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2023最新-初中历史鸦片战争优秀教案模板【最新5篇】

初中历史鸦片战争优秀教案模板【最新5篇】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国门,是中国被侵略的开端。
下面是牛牛范文的小编为您带来的5篇初中历史鸦片战争优秀教案模板,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牛牛范文给您的好友哦。
高一历史鸦片战争教学设计篇一教师首先提问学生鸦片战争的影响。
一、英法发动侵略战争1、英法美提出“修约”要求及实质教师提问:①19世纪5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迅速提高的生产力驱使资产阶级向全球扩张,寻找更为广阔的市场。
英国侵略者满以为中国广阔的市场为他们敞开了。
但是结果非常的却不理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讲授鸦片贸易的背景时教师有所交代,所以学生回答此问题比较容易。
②既然结果不理想,英国采取了什么补救办法呢?其结果又是如何呢?学生回答此问题比较容易。
教师此时简单介绍一下“修约”的内容,以强化学生的感情。
③通过以上的研究分析,请你们概括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
与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比较,是否一样呢?学生通过比较,很容易得出结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教师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还可以从战争的手段上来比较。
引发学生思考。
由此导出“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二、《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1、攻占大沽、天津和《天津条约》的签订阅读教材中《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下面三个思考题:①有否与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相似的内容?②有哪些新增加的内容?③与鸦片战争后的不平等条约对比分析,《天津条约》使列强得到或扩大了哪些侵略权益?学生经过分析思考,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
2、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和《北京条约》的签订关于战争再起,教师首先提醒学生关于世界历的两个值得注意的事件:一个是1857年,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再一个就是英国于1859年刚镇压了它的殖民地--印度的反英大起义。
以使学生对战争再起有较清醒的认识。
关于《北京条约》的签订,由学生看书,掌握《北京条约》内容既可。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鸦片战争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一课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鸦片战争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掌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国家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课件、多媒体设备、图片资料等。
四、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引入鸦片战争主题,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提问导入。
–提问:你们知道鸦片战争吗?它对中国有什么影响?–鼓励学生大胆回答,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学习(30分钟)1.学习鸦片战争的起因。
–利用课件和图片资料,向学生展示鸦片战争的起因:英国向中国输入大量鸦片,导致中国社会的混乱和人民的生活困境。
–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英国要向中国输入鸦片?这对中国有哪些影响?2.学习鸦片战争的经过。
–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鸦片战争的经过:英国发动战争,占领中国的港口和岛屿,迫使中国签订了不平等的条约。
–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为什么会输给英国?是否存在内外因素?3.学习鸦片战争的结果。
–讲解鸦片战争的结果:中国失去了领土和主权,经济遭受巨大打击,中国社会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态。
–引导学生思考: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有哪些?如何评价这场战争?梳理归纳(10分钟)1.整理学生的回答,梳理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2.引导学生总结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拓展延伸(10分钟)1.提出问题:鸦片战争是怎样影响中国的社会变革的?2.小组讨论,展示讨论结果。
总结反思(5分钟)1.点评学生的表现,鼓励学生参与讨论。
2.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五、课堂作业1.综合课堂学习和讨论的内容,写一篇200字左右的作文,论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六、板书设计鸦片战争•起因:英国向中国输入大量鸦片•经过:英国发动战争,占领中国港口和岛屿•结果:中国失去领土和主权,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提问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然后通过展示资料和讲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高中历史第一课《鸦片战争》教案(最终5篇)

高中历史第一课《鸦片战争》教案(最终5篇)第一篇:高中历史第一课《鸦片战争》教案高中历史第一课《鸦片战争》教案鸦片曾经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别名叫“福寿膏”,它真的能让人添福增寿吗?东星资源网准备了《鸦片战争》教案,欢迎查阅!《鸦片战争》一、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通过对中英《南京条约》内容、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过程与方法以生活化事件以及战争视频作引入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创设情境及学生分组调查、讨论,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和创造性,锻炼其合作、自主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认识到“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规律,从而激发学生立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中英《南京条约》难点: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是新学期的开始。
我们历史的学习也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中国近代史。
展示:通过展示视频鸦片战争的经过,美丽的罂粟花引入本课,观看后说明:中英两国远隔重洋,一个在亚欧大陆东端,一个在亚欧大陆西端。
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在19世纪中期爆发战争呢?这场战争能否避免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课鸦片战争。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2页正文第一自然段内容,指出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情况?茶叶、生丝呢绒、布匹(清前期中英贸易情况——中国出超,英国入超,英国处于贸易逆差地位)教师引导: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想到了什么?(答案提示:鸦片)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第3页图片、数据资料;同时出示一则材料,让学生分析讨论: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多媒体课件展示材料:(鸦片)槁人形骸,蛊人心志,丧人身家,实生民以来未有之大患,其祸烈于洪水猛兽。
——魏源(答案提示:财政危机、政治更加腐败、军队战斗力下降)3.教师过渡:面对鸦片的输入所造成的严重危害,道光帝派主力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高中历史《鸦片战争》教学教案大全

高中历史《鸦片战争》教学教案大全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鸦片战争》教学教案大全,希望大家喜欢!高中历史《鸦片战争》教学教案大全一【教学内容】《鸦片战争》(人教版)·历史·高一(必修)第四单元第10课,需1课时【教材分析】《鸦片战争》这一课包括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经过、结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影响等内容,其中两个鸦片战争的背景和影响为重点,正确理解“虎门销烟与鸦片战争爆发的关系”和“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为难点。
教材以19世纪初英国的对外侵略扩张讲起,作为一个导入,由此帮助学生进行一个回顾性的知识连接,帮助学生为本课的学习提供背景材料,并进一步向学生提出疑问:英国在经过一个多世纪的侵略扩张后,已经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殖民帝国,为什么还要把中国作为他的下一个目标?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
由此进入这堂课的重点问题:分析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简单讲述经过,对于结果《南京条约》的签订,要引导学生分析条约的危害。
影响是另一个重点,要使学生明确,它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接着在以列强侵略的不可满足性导入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简单的一笔带过,重点讲结果即《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并比较两者的内容和给中国带来的危害有什么变化?接着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最后可以提出两个问题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总结:1、两次鸦片战争清政府为什么会战败?2、学完本课你有什么启示?请学生回答后教师做总结,点明“落后挨打”“思变才能崛起”的道理,进而帮助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学情分析】1、学生在初中时已经学习过《鸦片战争》这一课,对鸦片战争已经有深刻感性认识。
2、鸦片战争既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又是中国屈辱史的开端,学生在平时的爱国主义教育中也接触的比较多。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课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课《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鸦片战争的基本史实,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本课教材共分为三部分:战争前的中英关系、鸦片战争的经过、鸦片战争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是,对于鸦片战争这样重大历史事件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深化。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分析鸦片战争,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鸦片战争的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教学难点: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历史图片等,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历史情境,增强学生的代入感。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案例分析法:以鸦片战争为例,分析战争的过程和影响,引导学生从中汲取历史教训。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制作与鸦片战争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等,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历史资料。
2.历史资料:收集与鸦片战争相关的书籍、论文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3.课堂讨论:提前准备与鸦片战争相关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鸦片战争的历史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
提问:“你们知道鸦片战争吗?它对中国有什么影响?”2.呈现(10分钟)介绍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鸦片战争的经过,让学生了解战争的实际情况。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鸦片战争的基本史实。
八年级历史上册《鸦片战争》教案新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2)掌握《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2)运用史料对比分析法,深入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重视。
(2)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2.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鸦片战争的原因及其与中国近代史的关系。
2.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鸦片战争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结果,以及《南京条约》的内容。
2. 互动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鸦片战争原因、过程和影响的看法。
3. 史料对比分析法:引导学生运用史料,深入剖析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鸦片战争的纪录片片段,引发学生对鸦片战争的兴趣。
(2)简要介绍鸦片战争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鸦片战争的过程。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鸦片战争的原因和结果。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史料,分析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2)分享讨论成果:各组代表发言,总结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4. 讲解《南京条约》:(1)讲解《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2)分析《南京条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5. 史料对比分析:(1)展示不同史料,让学生对比分析鸦片战争的过程和结果。
(2)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6. 总结与拓展:(1)总结鸦片战争的历史教训。
7.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初中历史鸦片战争教案6

初中历史鸦片战争教案61. 了解鸦片战争的起因及背景。
2. 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3. 掌握鸦片战争的基本历史事件及其演变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影响。
难点:理解鸦片战争成因的复杂性,掌握事件的演变过程。
教学方法:讲述、讨论、视频呈现。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图片或视频介绍鸦片战争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鸦片战争是如何发生的吗?它对中国有什么影响?二、学习鸦片战争的起因(15分钟)1. 讲述鸦片战争的起因,介绍英国对中国进行贸易的情况。
2. 分析鸦片战争的原因:英国鸦片输华、中国贸易失衡、英国侵略行为等。
三、探讨鸦片战争的过程(20分钟)1. 介绍鸦片战争的主要事件:林则徐禁烟、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爆发等。
2. 讨论鸦片战争的发展过程,探究中国在战争中的表现和英国的侵略行为。
四、分析鸦片战争的影响(15分钟)1. 讨论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开埠通商等。
2. 思考鸦片战争对中国的长远影响:带来社会变革、触动国家命脉等。
五、总结(5分钟)1. 回顾鸦片战争的主要内容,强化学生对事件的理解。
2. 引导学生总结鸦片战争的启示和教训。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鸦片战争的读后感。
2.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挥创造力,深入理解鸦片战争的意义。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影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思考能力。
同时,通过讨论和总结,学生也加深了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认识,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多角度思考,拓展视野,提高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410《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2)运用史料教学法,选取与鸦片战争相关的历史文献、图片等,让学生在解读史料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本质。
(3)采用案例教学法,以鸦片战争为例,引导学生从全球史观的角度,分析近代以来世界历史的变迁。
3.视频播放:播放一段关于鸦片战争的视频,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冲击下,更加直观地了解战争的过程。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展开教学内容。
1.战争背景:详细介绍鸦片战争爆发前的国内外形势,如清朝政治腐败、经济衰落,英国工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扩张等。
2.战争过程:讲解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及重要战役,如林则徐禁烟、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爆发、南京条约签订等。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的情感态度,通过对鸦片战争的学习,认识到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重要性。
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在鸦片战争中表现出的顽强抵抗精神,传承民族优秀传统。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有其内在规律,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历史借鉴。
4.邀请同学们结合所学,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以及在全球史观下的地位。请同学们以演讲或辩论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分享,以提高同学们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5.布置一道拓展性作业: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如何逐步走向现代化,并撰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论文。要求论文结构合理,论述有力,体现历史发展的脉络。
2.设计一份关于鸦片战争的知识问答卷,包含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以检验同学们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鼓励同学们互相交换答题卷进行互评,共同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学目标
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和后果,理解中国战败的原因,认识战败对中国政局的影响。
2、培养学生根据史实作出分析得出史论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根据史实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培养学生用史实论证问题的能力。
3、通过揭露资本主义列强在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在中国所犯的种种罪行,教育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了解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二、教学重点
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和影响。
《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等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危害。
三、教学难点
鸦片战争的背景,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题探究法、小组讨论式生本教育法、比较法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环节:
一、自主学习:课前下发预习学案,要求学生根据学案提前预习课本,并将重点知识在课本中标注出来,若有疑问提前做出标记,以备上课交流。
二、导入新课:(幻灯片)
导入新课:(指导学生回忆第三单元的主要内容。
)17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在西欧逐步建立并巩固了自己的统治,西方各国相继建立了资本主义政体。
继而,他们为争夺更广阔的世界市场而疯狂扩张。
鸦片战争一声炮响,改变了古老中国的命运,也开始了中国一个多世纪的屈辱史。
教师:(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百年屈辱史的开端:第十二课鸦片战争
三、教学过程:
学生预习成果展示融合进教学过程中
(一)教师设问:结合初中所学及课本提示,总结鸦片战争的背景
[探究学习]
公元1644年,一支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开始南下,铁骑越过长城,直达北京,象征着皇权的紫禁城落入了满族人之手。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帝国,大清,开始了。
中国近2000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继续延续下去……几乎同一时期的1640年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议会打出“自由”的旗号,号召人民维护被国王践踏的自古就有的权利……
播放鸦片战争影视资料提示,完成下表。
1、结合教材P50第一子目的预习,完成下列表格,并结合以下图表谈谈你对鸦片战争之前的中英历史发
展对比的认识。
[关键词:高速发展
....].
....闭关锁国
2、请阅读教材P50第一子目相关内容,结合教材回答:(预习成果展示)
(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2)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那些危害?
(3)面对鸦片肆虐,清政府的态度是如何变化的?
(4)虎门销烟的原因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3、(归纳总结)根据下列材料启示,结合教材思考: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是否就没有鸦片战争?(尝试探究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
1640年,英国开始了资产阶级革命。
此后一二百年,西方主要国家相继完成向近代工业国家的转变。
这些西方国家疯狂地越洋抢滩,掠夺金钱,贩卖奴隶,开辟市场,建立殖民统治。
早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已经完成了对印度、新加坡、缅甸、伊朗、阿富汗等国家的侵略和占有。
(基本上形成了对中国的包围态势。
)---岳麓版必修Ⅱ第6课
归纳总结:鸦片战争的背景。
•国际背景(根本原因):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为夺取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侵略扩张,迫切要求打开中国大门。
•国内背景:清王朝闭关锁国,沉醉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之中。
•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对华走私鸦片
•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硝烟
(二)鸦片战争的过程及影响(预习成果展示)
鸦片战争大致过程,总结中国失去了哪些权益?[关键词:议和
..].结合内容解释。
.......
....被迫
..南京条约
五口通商
....→A、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B、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赔款→A、清政府财政更加困难B、中国人民的负担大大增加
割地→A、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B、香港岛成为以后英国侵略中国的基地
协定关税→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
归纳鸦片战争的影响:课本P51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大致经过,总结中国在这次战争中有失去了那些权益[关键词:天津条约
....北.
京条约
...].(预习成果展示)
........
2、、总结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造成的影响是什么?[关键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现代化
...].
........洋务运动
(四)、【探究学习】
1、中英两国之间的鸦片战争,英国远道而来,中国在本土作战,请结合教材53页解析与探究回答为什么中国战败?
(1)客观原因:
(2)主观原因:
(3)根本原因:
(4)主要教训:
2、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继续和扩大)
3、概述两次鸦片战争中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我们从中学习哪些精神?
四、[板书设计]在黑板板书,并且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
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对外侵略扩张 ------------扩大侵略权益
(中国封建制度腐朽衰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五、[课堂小结]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灾难,但也给中国人学习西方近代文明创造了某种客观条件,终于使沉醉于“天朝上国”梦幻中的封建士大夫开始惊醒。
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洋务运动兴起,中国现代化运动由此蹒跚起步……
六、作业布置
完成第12课基础训练
七、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