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媒结晶和冻干粉针剂的区别
中国药典对冻干粉针的水分要求

中国药典对冻干粉针的水分要求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国药典是我国药品标准化的权威文件,其中包含了各种药品的质量标准、生产工艺以及用药说明等内容。
冻干粉针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剂型,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在药典中对于冻干粉针的水分要求十分重要,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
什么是冻干粉针?冻干粉针是指将药物先溶解成液体后,再通过冷冻和真空干燥的工艺制成的药物制剂。
冻干粉针的特点是易保存、便携、溶解快等,因此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药典中,对于冻干粉针的水分含量有严格的要求。
水分是冻干粉针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直接关系到该药物剂型的质量和稳定性。
一般来说,冻干粉针的水分含量过高会导致药品在保存过程中易发生结块或者容器破裂等问题,影响药物的效果和稳定性;而水分含量过低则可能导致药物在溶解时速度过快,容易引起过敏或其他不良反应。
根据中国药典的规定,冻干粉针的水分含量应该符合以下标准:在开瓶后24小时内,其相对湿度不应超过5%。
这个标准是根据临床使用的需要和药品稳定性所确定的,可以有效地保障药物质量和安全性。
为了保证冻干粉针的水分符合要求,生产厂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每一个步骤,包括原料的选用、生产工艺、包装材料的选择等。
在原料的选择上,厂家需要确保原料的干燥程度符合要求,避免在后续生产过程中水分过高。
在生产工艺上,需要精密控制冷冻和真空干燥的过程,确保水分能够充分蒸发,同时不影响药物的有效成分。
在包装材料选择上,需要考虑包装材料对水分的吸附和透气性,选择适合的包装材料以确保药品在包装后不受外界影响。
第二篇示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冻干粉针的水分含量应符合以下要求:一、注射用冻干粉针的水分含量不得超过氟间苯酰胺或氟硝西林含量的5%。
二、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为称量法。
在生产过程中,冻干粉针的水分含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水分过高会导致冻干粉针在贮存中受潮结块,影响其稳定性和药效,甚至引起细菌感染,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冻干制剂

冻干制剂一、冻干制剂并不难冻干机体积硕大,动辄充栋盈屋。
庞然如斯,总不免让人产生难以驾驭的错觉。
其实,从冻干机理来看,冻干机无非就是一种两台大冰箱加一个真空泵的结构。
其中一个冰箱首先负责把药品冻成冰块,然后开动真空泵营造一种低真空的环境。
在此减压环境下,物体的沸点、熔点等热常数都相应降低,因而,箱内的药品轻微受热后即能在低温条件下从固体升华为气体。
这些气体随即流向另外一个大冰箱,被捕捉下来重新凝结成冰块。
当药品的水分完全抽干以后,便完成了一个冻干过程。
冻干操作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当数对制品共熔点(或共晶点)温度的把握。
如果能够在制品温度上升到共熔点之前把大部分的水分抽去,那么成功也就为期不远了。
所谓共熔点,就是溶液全部凝结的温度。
常用的共晶点测量仪器主要是基于相变过程中电阻率突变的原理来制作的。
但不少品种对共熔点(或共晶点)温度的要求并不需要过于精确,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在预冻阶段通过视窗来观察制品性状的变化来获得。
当制品开始结冰的时候,浸入制品中的电热偶所探测到的温度会突然回升,这是因为结冰过程的放热现象所造成的。
这时候,我们录得的温度就大致接近于共熔点(或共晶点)温度。
在共熔点(或共晶点)之前抽去90%以上的水分的过程在专业术语上称为一次干燥期。
判断一次干燥结束的时间也是比较重要的。
过早或过晚判断,都会造成冻感、干品质的降低或能量和时间的消耗。
最直观的方法,是根据制品的形状来判断。
一次干燥后期,大部分水分被抽去。
就好象随着洪水退去,墙面的水线不断下降一样,我们可以观测到制品上面也有一条水线不断下降,直至消失。
水线消失,也就意味着一次干燥即将结束了。
第二种方法,可以根据箱内压力的变化趋势来加以判断,当大部分被抽去以后,箱内的压力将不断下降,直至呈现线形。
第三种方法,可以根据制品温度的变化来判断。
当大部分被抽去以后,我们会发现,制品的温度与搁板的温度会越来越接近。
为了缩短干燥时间,除了可在预冻阶段的晶形做文章以外,还可以在升华阶段适当地掺入气体,使真空值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一般不宜超过30Pa)。
粉针剂两种工艺的区别

粉针剂两种工艺的区别
粉针剂是指将药物制成粉末状,并固定在针管中的一种剂型。
粉针剂的制备工艺主要有两种:冷冻法和干燥法。
1. 冷冻法:首先将药物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然后通过减压冷冻的方式将溶液快速冷冻成为冰晶,随后在真空条件下将冰晶进行干燥,最后将得到的粉末填充入针管中。
冷冻法制备的粉针剂可以保留药物的活性成分,在制备过程中不易受到热和氧气的破坏,因此适用于热敏性药物的制备。
2. 干燥法:将药物溶解或悬浮在适当的溶剂中,然后通过喷雾干燥或喷雾结晶等方法将溶液或悬浮液快速喷射到高温的干燥室中,使溶剂迅速蒸发,从而得到药物的粉末。
干燥法制备的粉针剂制程简单,生产效率高,适用于大批量生产,但可能会造成药物活性成分的损失。
综上所述,冷冻法适用于热敏性药物的制备,能够保留药物的活性成分;而干燥法则适用于大批量生产,但可能会造成部分药物活性成分的损失。
具体选择哪种工艺,需要根据药物的性质和要求来决定。
执业药师备考考点:注射用无菌粉末及冷冻干燥制品

执业药师备考考点:注射⽤⽆菌粉末及冷冻⼲燥制品概述:注射⽤⽆菌粉末简称粉针。
凡是在⽔溶液中不稳定的药物,他们不能制成⽔溶性注射剂更不能在溶液中加热灭菌,如青霉素G、⼀些医⽤酶制剂及⾎浆等⽣物制剂,均需制成注射⽤⽆菌粉末。
注射⽤⽆菌粉末的⽣产必须在⽆菌室内进⾏,特别是⼀些关键⼯序,更应严格要求,可采⽤层流洁净装置,保证⽆菌⽆尘。
注射⽤⽆菌粉末的质量要求与注射⽤⽔溶液基本⼀致,其质量检查,都应符合《中国药典》2010版关于注射⽤药物的各项规定及注射⽤⽆菌粉末的各项检查。
注射⽤⽆菌粉末可分为两种,⼀种是将原料精制成⽆菌粉末,并在⽆菌条件下直接进⾏分装。
另⼀种是将药物制成灭菌⽔溶液,进⾏⽆菌分装,然后进⾏冷冻⼲燥,在⽆菌条件下密封制成注射⽤粉末,也称冻⼲制品。
根据⽣产⼯艺条件和药物性质不同,将冷冻⼲燥法制得的粉末,称为注射⽤冷冻⼲燥制品,⽽⽤其他⽅法如⽆菌溶剂结晶法、喷雾⼲燥法制得的称为注射⽤⽆菌分装产品。
冷冻⼲燥不仅在制剂⼯业⽣产上⾮常重要,⽽且在医学上也得到⼴泛应⽤。
注射⽤冷冻⼲燥制品:冷冻⼲燥是将需要⼲燥的药物溶液预先冻结成固体,然后在低温低压条件下,从冻结状态不经过液态⽽直接升华除去⽔分的⼀种⼲燥⽅法。
凡是对热敏感在⽔溶液中不稳定的药物,可采⽤此法制备。
冷冻⼲燥的优点是:①不耐热药物可避免因⾼热⽽分解变质;②所得产品质地疏松,加⽔后迅速溶解恢复药液原有的特性;③含⽔量低,⼀般在1%~3%范围内,同时⼲燥在真空中进⾏,故不易氧化,有利于产品长期贮存;④产品中的微粒物质⽐⽤其他⽅法⽣产者少,因为污染机会相对减少;⑤产品剂量准确,外观优良。
冷冻⼲燥制品不⾜之处,例如溶剂不能随意选择,需特殊设备,成本较⾼。
注射⽤⽆菌分装产品:(⼀)注射⽤⽆菌粉末物理化学性质的测定为了制订合理的⽣产⼯艺,⾸先对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进⾏研究,主要测定物料的热稳定性,临界相对湿度、粉末的晶型和粉末松密度(⽐容)。
(⼆)⽣产⼯艺1.原材料准备2.分装分装3.灭菌和异物检查4.印字包装(三)⽆菌分装⼯艺中存在的问题1.装量差异2.可见异物(澄明度)问题3.⽆菌度问题4.贮存过程中的吸潮变质。
冻干粉针剂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解析

冻干粉针剂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解析冻干粉针剂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剂型,通常用于注射给药。
它具有长久的保存期限和易于分配的优点,因此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冻干粉针剂的质量控制必不可少,以确保其安全有效的使用。
本文将对冻干粉针剂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进行分析,以期帮助生产企业提高产品质量,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冻干粉针剂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主要包括原料质量控制、制剂过程控制和成品质量控制三个方面。
原料质量控制是冻干粉针剂生产的第一道关。
在制药工艺中,原料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
在选用原料时,必须首先严格把关原料的来源及质量证明书,确保原料符合国家药典及相关法规的要求。
对原料进入生产车间后,需要建立相应的原料进厂、储存、分装、使用、检验、退库的记录并建立相应的档案。
必须对原料进行全面的检验及分析,确保原料的特性和纯度符合要求,以及不存在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对于可能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的原辅料,还需要建立相应的跟踪和追溯制度,确保产品质量的可控性和可追溯性。
制剂过程控制是冻干粉针剂生产的重要环节。
在制剂过程中,需要对每一个关键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剂工艺流程及标准操作规程,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进行详细的规范。
在制剂过程中,需要对各个环节的原料混合、配料、制粒、均质、填充、封口、冻干等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每个步骤都符合要求。
还需要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确保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和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制剂过程中还需要建立相应的持续改进机制,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的效率。
冻干粉针剂的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面的、持续的、全过程的控制。
只有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才能确保产品的安全有效、稳定一致。
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充分理解和掌握冻干粉针剂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要求,建立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度和检测分析体系,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患者的用药安全。
关于冻干粉针剂的三个问题

关于冻干粉针剂的三个问题大家下午好,这里有三个问题请教:1、冻干粉针剂可见异物超标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对空瓶和胶塞的抽样检验可见异物都是合格的,料液的抽检同样合格,可是就是在灌装完毕半加塞之后再取样检验就出现可见异物不合格的情况。
2、冻干粉针剂在预冻阶段出现冻不均匀的情况,也就是一部分已经完全冻实,外观看是白色固形物;另一部分还是透明状,即使加长时间到6个或者8个小时,结果还是一样没什么变化。
对此感觉困惑。
3、冻干粉针剂在冻干结束后,发现大部分产品出现了萎缩,严重的都凝固在瓶底一点点,最严重的直接成了少量溶液。
说明一点,不是温差的原因。
我考虑是捕水器的原因,但还没得到证实。
1、冻干粉针剂可见异物超标,我个人的看法是:a.如果是微粒,最有可能仍是胶塞所带来的,尤其对质量不稳定的胶塞,在溶液中很易产生白点异物,何况取样检验胶塞时也有样品代表性问题。
b.如果是其它异物,可能从料液中或设备表面带进的。
2、冻干粉针剂在预冻阶段出现冻不均匀的情况,我个人的看法是:a. 估计是预冻的温度高于共熔温度.b.也有可能是隔板的平整度不够,或冻干瓶接触隔板的面积不均匀。
3、冻干粉针剂在冻干结束后,产品出现了萎缩,我个人的看法是:a.可能是大量升华的后期升温的速度太快,以至制品中水的升华速度大于捕水器捕水速度,冻干不能维持高的真空状态,出现少量液态的水,将已干层的产品部分溶解或半溶解状态,将原有的水汽通道堵塞,制品出现”崩塌”现象而出现萎缩,最终没有完全升华出去的冰形成溶液。
b.可能是半压塞时盖在瓶口才严紧,使水份不易出来所致.c.有可能在放瓶时向里推得太里面,有部份瓶己脱离板面所致。
4.升华阶段五小时后保不住真空可能也是捕水器的能力不足或升温的速度太快的原因。
由于对楼主公司的设备情况和产品及其操作情况都不了解情况下只能做一般解答,也不定能解决问题,所以仅作参考。
水针剂vs粉针剂

水针剂的优点
水针剂的优点
水针剂与粉针剂相比
局部耐受性好 便利性好 不良反应少 在有效刺激排卵时所用时间短 在达到同样治疗目标时用药总剂量少
2.17th World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Fertility Societies Melbourne Convention Centre, Melbourne,Austrilia November 25-30,2001 3.R. Odem;ASRM 2001
1.EMEA 2005
水针剂与粉针剂对比
对比试验3
New Treatment Options for 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Enhancing Patient Convenience
R. Odem;ASRM 2001
水针剂与粉针剂对比
试验目的
通过与冷冻干粉制剂比较,获得促卵 泡素β水溶液皮下注射安全性和有效 性的相关信息
目录
粉针剂与水针剂 水针剂与粉针剂对比 水针剂的优点
粉针剂与水针剂
粉针剂与水针剂
粉针剂
冰冻干粉制剂是在无菌环境下将药液冷 冻成固态,抽真空将水分升华干燥而成的 无菌粉注射剂 。 [1]
水针剂
水针剂是相对于粉针剂来说的,水针剂 是已经溶解了药物的注射液 。 [2]
1. SCIENTIFIC DISCUSSIONEMEA 2005 2. 17th World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FertilitySocieties Melbourne Convention Centre, Melbourne, Austrilia November 25-30,2001
冻干粉针剂的优点

冻干粉针剂的优点
一、冷冻干燥在低温下进行,因此对于许多热敏性的物质特别适用。
如蛋白质、微生物之类不会发生变性或失去生物活力。
因此在医药上得到广泛地应用。
二、在低温下干燥时,物质中的一些挥发性成分损失很小,适合一些化学产品,药品和食品干燥。
三、在冷冻干燥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和酶的作用无法进行,因此能保持原来的性状。
四、由于在冻结的状态下进行干燥,因此体积几乎不变,保持了原来的结构,不会发生浓缩现象。
五、干燥后的物质疏松多孔,呈海绵状,加水后溶解迅速而完全,几乎立即恢复原来的性状。
六、由于干燥在真空下进行,氧气极少,因此一些易氧化的物质得到了保护。
七、干燥能排除95-99%以上的水份,使干燥后产品能长期保存而不致变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媒结晶和冻干粉针剂的区别
注射剂(不包括输液)一般分为液体针剂和粉针剂两种,而粉针剂又可分为冻干粉针剂和溶媒结晶针剂,两者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两种粉针的粉末生产工艺不同。
冻干法是将药品的无菌溶液快速冻结到零下40度左右。
然后在真空条件下,慢慢加热,使溶液的水分升华,同时保持冻结状态,减少药品的降解。
冻干后药品多空疏松,表面积大,易于溶解。
但是,降解物比较多,为无定形晶体,稳定性差。
溶媒结晶法是在合适的介质(一般都是有机溶媒)里,通过调节PH值或温度等条件使药品析出结晶,结晶过程也是一种纯化过程。
将结晶分离出来,另外真空干燥,降解物少,结晶大,药品稳定,不易降解,但不易溶解。
2.两种粉针的粉末纯度和溶解度不同。
冻干法由于不能除去任何杂质,所以有关物质偏高,纯度相对较差。
但因该过程在低温下进行,对于许多热敏性的物质特别适用。
溶媒结晶法因为结晶过程中很多杂质留在母液里,从而能够去除较多的杂质,因此产品纯度一般相对于冻干法要高。
溶解速度则冻干粉针剂要比溶媒结晶针剂快。
目前,一般抗生素多为溶媒结晶粉,而生物制品以及一些生化药物选用冻干工艺。
因此,希望护士在配药时,特别是对于溶解速度相对较慢的溶媒结晶粉针剂,要注意观察,确保全部溶解后方可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