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电池工作原理
原电池工作原理

原电池工作原理一、概述原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它由两个或者多个不同金属的电极和电解质组成。
当电解质中存在化学反应时,电极上的电子会发生迁移,从而产生电流。
本文将详细介绍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二、原电池的构成1. 电极:原电池由两个电极组成,分别称为阳极和阴极。
阳极是电池中电子的出口,而阴极是电子的入口。
常见的阳极材料有锌、铝等,而阴极材料则有铜、银等。
2. 电解质:电解质是连接阳极和阴极的介质,它通常是一个可导电的溶液。
电解质中存在化学反应,使得电子能够在阳极和阴极之间传输。
3. 电池壳体:电池壳体用于保护电极和电解质,并提供结构支持。
通常由金属或者塑料制成。
三、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基于化学反应。
以下以锌-铜原电池为例,来说明原电池的工作过程。
1. 阳极反应:在锌-铜原电池中,锌是阳极。
当电池连接外部电路后,锌会发生氧化反应,将锌离子(Zn2+)释放到电解质中。
同时,锌原子失去两个电子,成为离子态。
锌(Zn)→ 锌离子(Zn2+)+ 2电子2. 阴极反应:在锌-铜原电池中,铜是阴极。
当电池连接外部电路后,铜离子(Cu2+)会从电解质中吸收两个电子,并在阴极上还原成铜原子。
铜离子(Cu2+)+ 2电子→ 铜(Cu)3. 电子流动:在阳极和阴极之间,电子会通过外部电路流动,从阳极流向阴极。
这个电流可以用来做功、驱动设备等。
4. 离子传输:为了维持电荷平衡,离子也会在电解质中传输。
在锌-铜原电池中,锌离子会在电解质中向阴极迁移,同时铜离子会在电解质中向阳极迁移。
5. 反应速率: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还与反应速率有关。
反应速率取决于电极和电解质的性质,温度以及电池的设计等因素。
四、原电池的应用原电池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1. 电子设备:原电池被广泛用于电子设备,如手持游戏机、遥控器、闹钟等。
它们提供便携式的电源。
2. 汽车:原电池也被用作汽车的起动电池。
它们能够提供足够的电流来启动发动机,并为车辆的电子设备供电。
电化学-原电池

电化学—原电池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1、电流是如何产生的?先考虑Zn片。
在如是体系中,Zn有失去电子的趋势,失去电子之后自身变成Zn2+进入到溶液中。
失去的电子可能会经过导线来到Cu片,那么就需要有物质(微粒)在Cu片上得到这些电子,否则Cu片上电子累积而其所带负电荷不被中和,是不可能的。
考量Cu片这边,Cu本身属于金属单质,金属单质不存在负价,所以不可能是Cu片本身得到电子,那么只有与Cu片接触的溶液中寻找可以得到电子的微粒。
由于溶液中存在CuSO4,故Cu2+可以于Cu片表面得到电子,成为Cu单质,在Cu表面析出(因为必须接触到Cu片才能够从Cu片得到电子)。
由此电子在导线中流动,也就产生了电流。
而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质变化则是Zn→Zn2+,Cu2+→Cu。
这样的装置能够对外输出电能,被称为原电池。
所以原电池是能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几个基本定义由于这个装置能够产生电流,向外输出电能,所以可以和物理中的相关定义联系起来。
在物理学中,向外输出电能的装置是电源。
在一个完整的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电流的方向被规定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而事实上,在电路中移动的是电子,所以电子的流向就应该是正电荷移动方向的反方向,也就是电流方向的反方向。
电流是正极流出,负极流入,那么电子就是负极流出,正极流入。
所以对于原电池,将流出电子(即失去电子,这个说法将更常用)的一极称为负极,将流入电子(即得到电子)的一极称为正极。
电极名称负极正极电极材料Zn片Cu片电极反应Zn-2e-===Zn2+Cu2++2e-===Cu反应类型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电子流向由Zn片沿导线流向Cu片电流方向由Cu片沿导线流向Zn片在氧化还原的原理中,失去电子化合价上升,是被氧化;得到电子化合价下降,是被还原。
结合这个特点,可以丰富对原电池正负极的认识。
负极:失去电子,化合价上升,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得到电子,化合价下降,发生还原反应这是最重要的判断依据。
原电池工作原理

原电池工作原理一、引言原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电子设备、交通工具、能源储备等。
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对于我们理解电池的性能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二、原电池的基本概念原电池是由两种不同金属或金属化合物之间的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装置。
它由两个电极和电解质组成。
其中一个电极称为阳极,另一个电极称为阴极。
阳极和阴极之间通过电解质连接,形成一个闭合的电路。
三、原电池的工作原理1. 化学反应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基于两种不同金属之间的化学反应。
在原电池中,金属A是阳极,金属B是阴极。
当金属A与金属B接触时,它们之间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在这个过程中,金属A会被氧化,产生正离子A+,同时金属B会被还原,吸收电子。
这个反应会导致金属A的阳离子在电解质中向阴极迁移,而电子则通过外部电路从阳极流向阴极。
2. 电解质电解质在原电池中起到连接阳极和阴极的作用。
它通常是一个溶液或固体,能够导电。
电解质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会随着化学反应的进行而迁移,维持电路的闭合。
3. 电势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涉及到电势差的产生。
电势差是指电池两个电极之间的电位差异。
在原电池中,当化学反应发生时,阳极和阴极之间会产生电势差。
这个电势差会驱动电子在外部电路中流动,从而产生电流。
4. 闭合电路为了让电子在外部电路中流动,我们需要将电池的阳极和阴极通过导线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闭合电路。
这样,电子就可以从阳极流向阴极,完成电能的转化。
四、原电池的类型原电池有很多种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干电池、碱性电池、锂电池等。
它们在化学反应、电解质和电势差等方面存在差异。
不同类型的原电池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具有不同的性能和特点。
五、原电池的优缺点1. 优点原电池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等优点。
它们可以随时随地提供电能,适用于移动设备和紧急情况下的电源需求。
2. 缺点原电池的能量密度相对较低,使用寿命有限。
一旦电池内的化学反应耗尽,它们就需要被更换或充电。
原电池工作原理

原电池工作原理一、概述原电池,也称为原电池电池,是一种能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它由两个电极和介质电解质构成,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子流动,从而产生电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其相关知识。
二、原电池的构成1. 电极:原电池由两个电极组成,分别为正极和负极。
正极是电池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如锌、铅等。
负极是电池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通常由非金属材料制成,如铜、银等。
2. 电解质:电解质是电池中起到导电作用的物质,通常是溶于水或者其他溶剂中的离子化合物,如盐酸、硫酸等。
电解质能够使正负极之间形成离子流动的通道。
三、原电池的工作原理1. 氧化反应:在原电池中,正极发生氧化反应,即正极材料失去电子。
例如,当锌作为正极时,锌会氧化成锌离子(Zn2+),同时释放出两个电子(2e-)。
Zn → Zn2+ + 2e-2. 还原反应:在原电池中,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即负极材料接受电子。
例如,当铜作为负极时,铜离子(Cu2+)会接受两个电子,还原成金属铜。
Cu2+ + 2e- → Cu3. 电子流动:在原电池中,正极释放的电子通过外部电路流向负极,形成电流。
这种电子流动是由于正负极之间的电势差所驱动的。
4. 离子流动:在原电池中,正极释放出的锌离子(Zn2+)通过电解质流向负极,而负极释放出的铜离子(Cu2+)则通过电解质流向正极。
这种离子流动是为了维持正负极之间的电荷平衡。
5. 化学反应:在原电池中,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离子流动会引起化学反应,从而维持正负极之间的电势差。
这种化学反应是原电池能够持续工作的关键。
四、原电池的应用原电池具有体积小、分量轻、使用方便等优点,因此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1. 电子产品:原电池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如手提电话、数码相机、电子手表等,为这些设备提供电能。
2. 交通工具:原电池被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为它们提供动力。
3. 军事领域:原电池被用于军事设备,如导弹、雷达等,为其提供电能。
原电池工作原理

原电池工作原理一、概述原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它由正极、负极和电解质组成。
原电池工作原理是通过化学反应将正负极之间的电子转移,从而产生电流。
本文将详细介绍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二、正负极的化学反应1. 正极反应正极是原电池中的氧化剂,它接受电子并参预化学反应。
常见的正极材料有氧化铅、氧化锌等。
以氧化铅为例,正极反应可以表示为:PbO2 + 4H+ + 2e- → Pb2+ + 2H2O2. 负极反应负极是原电池中的还原剂,它释放电子并参预化学反应。
常见的负极材料有锌、铁等。
以锌为例,负极反应可以表示为:Zn + 2H+ → Zn2+ + H2↑三、电解质的作用电解质是原电池中的离子传导介质,它负责维持正负极之间的离子传输。
常见的电解质有硫酸、盐酸等。
电解质在原电池中起到以下几个作用:1. 提供离子:电解质在溶液中离解成正负离子,提供了正负离子之间的传输通道。
2. 维持电中性:正极释放的正离子和负极释放的负离子通过电解质中和,维持了电解质的电中性。
3. 维持电位平衡:电解质中的离子传输可以维持正负极之间的电位平衡,使电池正常工作。
四、电池的工作过程1. 开路状态当原电池未连接外部电路时,正负极之间没有电流流动,此时处于开路状态。
2. 闭路状态当原电池连接外部电路时,正负极之间形成为了闭合回路,电流开始流动。
具体的工作过程如下:a. 正极反应:正极接受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释放出正离子。
b. 负极反应:负极释放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负离子。
c. 电解质传输:正负离子通过电解质传输,维持电解质中的电中性和电位平衡。
d. 外部电路:电子从负极通过外部电路流向正极,产生了电流。
e. 闭合回路:电子从正极回到负极,形成为了闭合回路,电流持续流动。
五、电池的特性与应用1. 电压:原电池的电压取决于正负极材料和电解质的选择。
不同的原电池具有不同的电压特性,常见的原电池电压为1.5V、3V、9V等。
2. 容量:原电池的容量表示其能够提供的电能量,常用单位为安时(Ah)或者毫安时(mAh)。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反应原理)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反应原理)原电池,也称为“干电池”,是一种最基本的电池,是一种单次使用的电池,它最初的电化学能量存储是通过电池产生放电电流时的化学反应转化而来的。
它是一种在大家生活里经常使用到的电源,如闹钟、遥控器、挂钟等小型电器,它们一般都使用原电池作为电源。
一、理解电池在学习原电池工作原理前,我们需先掌握电池的概念。
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装置,而原电池就是其中最简单的一种。
正常情况下,由于一个简单的导体中的自由电子能很容易形成电流,所以当一对电极被置于电解质中时,他们会将可利用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通过外部的电路连接受到纵向电场而形成电子流。
二、原电池工作原理原电池中的主要构成部分包括锌阳极、二氧化锰阴极、电解液和分隔器。
1. 阴极反应(1)由于二氧化锰(MnO2)是一种强氧化剂,所以它能够从电解液FeCl3 中将氧原子取出并将氯原子脱除,产生氢离子和水。
这个过程如下:MnO2 + HCl → MnCl2 + H2O(2)当氢离子与二氧化锰反应时,氧原子再次进入氧化底物的三恒定构构造中(Mn(OH)3),如下:2 MnO2 + 2H+ → Mn2O3 + H2O(3)由于此反应的趋势,这个依赖于FeCl3 的阳离子Fe2+ 会将氢离子还原为氢气,使反应继续进行。
这个方程是:Fe2+ + 2 H+ → Fe3+ + H2↑2. 阳极反应(1)需要将FeCl3 作为电解质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它能够易于将金属锌的反应速度加快。
这个由两个过程完成。
Zn → Zn2+ + 2e-Zn2+ + 2Cl- → ZnCl2(2)这些反应机制共同产生了电子,这些电子出现在电池的外部电路上并形成了电流。
三、结论和未来展望总之,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可以从阳极反应、阴极反应和开路电压三个方面来讲解。
虽然原电池的储存能量相对较少,但由于其结构简单、体积小、批发价格低廉等优点,使其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但目前的原电池还是不解决其不能充电、不能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问题。
原电池知识点总结

原电池知识点总结(二)引言: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领域。
在本文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原电池的知识点,包括电池的工作原理、种类和应用等方面。
概述:原电池是指利用化学反应中直接释放出的电能来提供电流的电池。
与其他电池相比,原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较低的成本,因此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正文内容: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1.化学反应: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化学反应,其中发生一种化学反应,通过这种反应产生电能。
2.电解质:原电池中的电解质是促进化学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增加反应速率并提高电池的效率。
3.电极:原电池由正极(阳极)和负极(阴极)组成,其中正极是化学反应发生的地方,负极是电子流入的地方。
二、原电池的种类1.碱性电池:碱性电池是原电池中最常见的一种,它使用碱性电解质,如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并使用氢氧化银作为阳极。
2.酸性电池:酸性电池使用酸性电解质,如硫酸或盐酸,并使用金属作为负极和阳极。
3.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常见的可充电原电池,它使用锂离子作为电荷传递剂。
三、原电池的应用1.电子产品:原电池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如手持设备、计算机和摄像机等。
它们提供了便携式能源,使这些设备可以在没有外部电源的情况下工作。
2.交通工具:一些低功率的交通工具,如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汽车,也使用了原电池。
这些电池提供了高能量密度和长时间的续航能力。
3.太阳能储能:原电池可用于太阳能系统中的能量储存,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供后续使用。
4.医疗设备:医疗设备如心脏起搏器和听觉设备等,通常使用原电池作为电源,以提供持久且可靠的能量供应。
5.应急设备:原电池还广泛应用于各类应急设备,如防灾电源和便携式手电筒,以备不时之需。
总结:原电池是一种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设备,具有高能量密度、长使用寿命和较低成本的特点。
它们的工作原理基于化学反应,关键组成部分包括电解质和电极。
原电池工作原理

原电池工作原理一、概述原电池,也称为化学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它由两个电极和介质电解质组成,通过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二、原电池的组成1. 电极:原电池由两个电极组成,分别是正极和负极。
正极通常由一种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制成,如铅、锌、银等。
负极通常由一种活泼的金属制成,如铜、铝等。
2. 电解质:电解质是连接正负极的介质,它可以是液态、固态或者是半固态。
电解质中通常含有可溶解的离子,如酸、碱等。
三、原电池的工作原理1. 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基于氧化还原反应。
在原电池中,正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是指正极上的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还原反应是指负极上的金属离子获得电子,还原为金属原子。
这两个反应共同构成了电池的工作过程。
2. 电子流动:在原电池中,正极和负极之间会产生电子流动。
具体来说,正极释放出电子,负极接受这些电子。
电子在外部电路中流动,从而产生电流。
3. 离子流动:除了电子流动外,原电池中还会发生离子流动。
在电解质中,正极处会释放出正离子,负极处会释放出负离子。
这些离子在电解质中流动,从而维持了电荷平衡。
4. 电位差产生:由于正极和负极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导致正极和负极之间形成了电位差。
这个电位差是原电池的电动势,也就是电池的电压。
电动势的大小取决于正极和负极的材料以及电解质的性质。
四、原电池的应用原电池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1. 电子设备:原电池常用于电子设备,如手提电脑、手机、数码相机等。
这些设备通常使用锂离子电池或镍氢电池作为原电池。
2. 交通工具:电动车、电动汽车等交通工具也使用原电池作为能源。
锂离子电池和燃料电池是常见的电动车电池。
3. 家庭用品:原电池还广泛用于家庭用品,如闹钟、遥控器、手电筒等。
碱性电池和锂离子电池是常见的家用电池。
4. 工业应用:原电池在工业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如储能系统、备用电源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电池的分类
普通锌锰干电池
一次电池 碱性锌锰电池 锌银纽扣电池 铅蓄电池
化学电池 二次电池 银锌蓄电池
锂离子电池 燃料电池 氢氧燃料电池等
2、普通干电池
负极:Zn – 2e- = Zn2+
正极: 2NH4++ 2e- = 2NH3+H2 总反应:Zn +2NH4+= Zn2++ 2NH3+H2
负 极
电子流出 相对活泼 M - ne- = Mn+
(氧化反应)
一般:减小
离子移动方向 阳离子移向该极 阴离子移向该极
【巩固练习1】
用铜片、银片、 Cu(NO3)2 溶液、 AgNO3 溶液、导线 和盐桥(装有琼脂-KNO3的U型管)构成一个原电池。 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C
①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 ② 正 极 反 应 为 : Ag++e-=Ag , ③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 ④将铜片浸入 AgNO3 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 电池反应相同 A. 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C
【巩固练习2】确定下列原电池的正负极, 写出各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和总方程式。
Cu Al
Cu
Al
Cu
Al
稀硫酸
NaOH溶液
浓HNO3
①
②
③
电极方程式规律
1、遵循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规律 2、负极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为氧化产物, 正极:氧化剂的电子为还原产物。 注意溶液的酸碱性不同,产物的书写形 式不同 3、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守恒: 4、负极+ 正极=总反应
从理论上讲,自发进行的放热的氧化还 原反应均可设计成原电池 【例1】在理论上下列反应中可设计成原电池 的是( D )
A. C(s)+H2O(g)=CO(g)+H2(g) ΔH>0 B. Ba(OH)2· 8H2O(s)+NH4Cl(s)=BaCl2(aq)+ 2NH3· H2O(l)+8H2O(l) ΔH>0 C. CaC2(s)+2H2O(l)=Ca(OH)2(s)+C2H2(g) ΔH<0 D. CH4(g)+2O2(g)=CO2(g)+2H2O(l) ΔH<0
除特殊情况外,质量轻、体积小而输出电能多、功率大、储存 时间长的电池,其质量好。
电池的应用
军用
动力电池
民用
二次储能电池应用方向
移动电站
发电辅助电站
小型蓄电
太阳能蓄电器
太阳能路灯
草坪灯
杀虫灯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是以固体氧化锆-氧化钇为电解 质,这种固体电解质在高温下允许氧离子(O2-)在其 间通过,该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多孔电极 a、 b均不参与电极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有O2参加反应的a极为电池的负极 B.b极的电极反应为:H2 - 2e- =2H+ C.a极的电极反应为:O2 + 2H2O + 4e- = 4OHD.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H2 + O2
燃料电池
氢氧燃料电池 (1)电极:惰性电极(石墨或Pt) (2)电解质溶液
介质 酸性 中性 碱性
电池反应: 2H2 +O2 = 2H2O 负极 正极
2H2 - 4e- = 4H+ O2 + 4H+ + 4e-= 2H2O 2H2 - 4e- = 4H+ O2 + 2H2O + 4e-= 4OH2H2 +4OH-- 4e- = 4H2O O2 + 2H2O + 4e-= 4OH-
练习2:根据下式所表示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 一个原电池: Cu(s) + 2Ag+(aq) = Cu2+(aq)+ 2Ag(s) ⑴装置可采用烧杯和盐桥,画出此原电池的 装置简图; ⑵注明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 ⑶注明外电路中电子的流向; ⑷写出两个电极上的电极反应。
Cu(s) + 2Ag+(aq) = Cu2+(aq)+ 2Ag(s) +
⑴装置可采用烧杯和盐桥,
e-
C
Cu
—
画出此原电池的装置简图;
⑵注明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 ⑶注明外电路中电子的流向;
AgNO3 ⑷写出两个电极上的电极反 应。 Cu-2e- =Cu2+ 负极Cu: CuSO4
正极C:
2Ag++2e- =2Ag
反思
A
G
B
原电池一定要有活泼性不同的 两电极吗?
不一定。 因为原电池的电极材料本身可以不参加 反应,而只起到导电和做载体的作用。 例如燃料电池。
反应原理
化学 化学
2
[知识回顾] ② ③ 判断下列装置能否构成原电池,并思考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Cu C
①
Zn Cu
②
③
④
盐桥
⑤
【实验1】
盐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uSO4
盐桥: 内装含KCl饱和溶液的琼脂 ,离子在盐桥中能移动。 盐桥的作用: 沟通内电路 ,使连接的两溶液保持电中性。
此电池的优点:能产生持续、稳定的电流。
减少污染
节约资源
琼脂简介
琼脂,学名琼胶, 又名洋菜,冻粉,燕菜精,洋粉,寒天。琼脂是 由海藻中提取的多糖体,是目前世界上用途最广泛的海藻 胶之一。用藻类制成的琼脂是半透明、无定形的粉末、薄 片或颗粒。琼脂不溶於冷水,能吸收相当本身体积20倍的 水。易溶於沸水,稀释液在42℃仍保持液状,但在37℃凝 成紧密的胶冻。琼脂为细胞壁的组成成分,含有复杂的碳 水化合物、钙与硫酸盐。 琼脂用于食品中能明显改变食品的品质,提高食品的档次。 可用作增稠剂,凝固剂,悬浮剂,乳化剂,保鲜剂和稳定剂. 广泛用于制造粒粒橙及各种饮料,果冻,冰淇淋,糕点,软糖, 罐头,肉制品,八宝粥,银耳燕窝,羹类食品,凉拌食品等等. 琼脂在化学工业,医学科研,可作培养基,药膏基及其他用 途。
铅蓄电池 用途:
电动自行车、汽车、发电站等都要用到它
优点:可重复使用、电压稳定、使用方便、
安全可靠、价格低廉 主要缺点: 比能量低、笨重、废弃电池污染环境
燃料电池是一种连续地将燃料和氧化剂的 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化学电池。(氢气、 烃、肼、甲醇、氨、煤气燃料电池……)
氢氧燃料电池
酸性电解质: 负极: 2H2-4e-==4H+
原电池工作原理
较活泼的金属失去电 子发生氧化反应,电 子从较活泼金属(负极) 通过外电路流向较不 活泼的金属(正极)。 负极: M-ne-=Mn+
氧化反应
正极: Nm++me-=N
还原反应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原电池正负极的比较
比较项目
电子流动方向 金属活泼性 电极反应 电极质量变化
正 极
电子流入 相对不活泼 Nm+ + me- = N (还原反应) 增大或不变
正极: O2+4H++4e-==2H2O 总反应:2H2+O2==2H2O 碱性电解质 负极: 2H2-4e-+4OH-==4H2O 正极: O2+2H2O+4e-==4OH总反应: 2H2+O2==2H2O
【例2】有人将铂丝插入氢氧化钾溶液中作电极,并 在两极片上分别通甲烷和氧气形成电池,从而设计出 一种燃料电池。该电池中通甲烷的铂丝为 负 极,发 生的电极反应为 CH4+10OH--8e-=CO32-+7H2O 。 该电池工作时(放电)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 为 CH4+2O2+2KOH=K2CO3+3H2O 。 电池工作时溶液的pH值将 变小 (填“不变”、“变 小”、“变大”)。
纽扣电池
小型高性能燃料电池
用途广泛的电池
用于“神六”的太阳能电 池
笔记本电脑专用电池 手机专用电池
纽扣电池
摄 像 机 专 用 电 池
最小燃料电池直径只有3毫米
1.锌银钮扣电池
电极分别为Ag2O和Zn 电解质溶液为KOH
负极:Zn +2OH--2e- =ZnO+H2O
正极:Ag2O + H2O+ 2e- =2Ag+2OH- 总反应: Zn+Ag2O=ZnO+2Ag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2.加快某些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
氧化还原反应一经设计成原电池,反应速率 会大大加快
【例1】为了加快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速率, 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 ①加热; ②适当增大硫酸的浓度; ③锌粒换用锌粉; ④ 纯锌换用粗锌;
⑤加入Cu或CuSO4、CuCl2等。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3.制做化学电源
干电池
(负极) 锌筒 (正极) 石墨棒 NH4Cl、ZnCl2 和 H2O等 MnO2和C
2MnO2+H2=2MnO(OH) ZnCl2+4NH3=[Zn(NH3)4]Cl2 碱性锌-锰干电池、 其他干电池: 银-锌纽扣电池等
普通锌-锰干电池的结构
优点:携带方便
缺点:电量小,污染大
3、碱性锌-锰干电池 电解质: 电池反应: Zn+2MnO2+2H2O=2MnOOH+Zn(OH)2
构建原电池,测出正负极, 负极金属活泼性>正极金属
【例】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 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 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a、c相连时,c极上 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d质量减轻,则四种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为: ( B ) A.a > b > c > d B.a > c > d > b C.c > a > b .> d D. b > d > c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