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rel2014使用技巧]使用地震剖面照片进行二维地震解释
Petrel地震地质解释和建模使用技巧

Petrel地震地质解释和建模使用技巧Petrel 合成记录工作流制作合成地震记录,进行层位标定和确定时深关系是地震解释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从Petel2009.1.1,开始Petrel里有两个制作合成记录的模块,一个叫Synthetics,一个叫Seismic-Well tie。
这里介绍如何使用Synthetics模块制作合成地震记录。
从Petrel 2007开始Synthetics模块有了很大改进。
最重要的变化是其结果可在Global well logs下有相应的synthetic目录,其相应时深关系可在数据表中显示。
对同一口井可产生多个合成记录,如图1-1,1-2所示。
Synthetics模块制作合成记录工作流主要分为两大步骤:按照已有数据产生合成记录通过welltop 进行时深关系调整(bulkshift或sqeeze/stretch)一、 生成合成记录1. 双击synthetic模块,打开合成记录主界面(如下图),选择create new folder,从界面中well 到well seismic 四个界面对合成记录中所需数据进行选择或创建,如图2所示。
Well:选择要做合成记录的井,可多选,但每口井必须有相应的数据(DT和子波)。
Sonic and time:确定原始输入数据及时深关系。
根据实际数据品质,如果有checkshot,可用来做DT曲线校正;所有井上时深关系以工区井目录,以及每口井的Settings界面里Time界面下设置为准,Synthetics界面里的Overwrite global time log项不启用。
Create synthetic seismogram:创建合成记录选择创建合成记录所需数据:Density、Acoustic Impedence、Reflectiotion coefficients和Wavelet。
如果这些数据都不存在,或者希望修改参数重新创建,则点击黄色星状按钮创建新数据。
地震资料二维解释

闭合和空校却存在一定的问题,后面还专门讲叠偏直接作图方法。
二维地震资料解释小结:
主要内容:收集资料、熟悉资料、地质建摸、加载数据、
层位标定、对比解释、闭合成图、速度建场、 变速空校、构造落实、提取属性、地质分析、 综合研究、预测储量、提供井位、交付报告。 关键技术:层位标定、目标处理、断层组合。 技术难点:速度场精度、空校方法。
法和步骤。
1、相位校正及波形、振幅、频率一致性处理
在解释工作开始后第一步加载,加载后首先看工区内的地震资
料相位是否一致, (二维资料的图头上已经标出了是小相位、零相 位。)如果相位不一致,用PostStack 可以进行相位一致性处理。第
二步是调查地震剖面的分辨率是否一致。分辨率不同,同相轴有胖 有瘦,难以闭合对比。这时作频率分析和统计,找出全区的通频带 一致部分。进行反褶积或带通滤波,使频率保持一致。第三步是调查 地震剖面上的振幅、能量是否一致。首先作振幅统计;可以看出最 高、最低、平均振幅。如果振幅不一致,进行振幅均衡处理可以使振 幅保持一致。
CH91-104与LY96-2相交剖面段(处理前)
CH91-104与LY96-2相交剖面段(处理后)
二维解释
层位标定技术
二维地震资料迭后一致性处理
精细速度场的研究
速度场的建立思路
以T0图和叠加速度为基础;充分利用 井孔的各种信息(钻井、声波、VSP), 通过一定的速度估算手段--层位控制模
二维解释
2、闭合差校正 二维资料普遍存在闭合差,因此除了上述各种之
外,还要作闭合差校正。 这一步是在做好相位、频率、振幅一致性处 理的基础上进行的。 闭合差校正的关键是选好基准面 (或参考层),多次反复计算和 修改校正量。 在一般解释系统上都有闭合差校正的功能,所选择的基 准面断层越少越好,越靠近目的层越好;所以这是一个边解释边进行 闭合差校正的交互迭带过程。
《地震剖面二维显示》课件

05
结论
地震剖面二维显示的重要性和意义
提高地震勘探效率
降低数据分析难度
通过二维显示,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地震波 在地下的传播情况,从而快速准确地识别 地质构造和异常体,提高勘探效率。
二维显示可以将复杂的地震数据以更直观 的方式呈现,降低数据分析的难度,使非 专业人员也能理解地震数据。
促进跨学科交流
辅助决策
矿产资源评估
矿体定位
利用地震剖面二维显示,可以定 位并圈定潜在的矿体,为矿产资
源评估提供基础数据。
矿产资源量估算
结合地震剖面二维显示和地质资料 ,可以对矿产资源量进行估算,为 矿产开发提供依据。
矿床类型分析
通过分析地震剖面二维显示,可以 对矿床类型进行判断,有助于后续 的开采和选矿工作。
地质灾害预警
地震监测
地震剖面二维显示可以用于监测 地壳活动,为地震预警提供依据
。
滑坡预警
通过分析地震剖面二维显示,可 以判断斜坡的稳定性,对滑坡灾
害进行预警。
泥石流预警
结合地质资料和地震剖面二维显 示,可以对泥石流灾害进行预警
,提前采取防范措施。
04
地震剖面二维显示的未来 发展
高分辨率显示技术
总结词
高分辨率显示技术将为地震剖面二维显示提供更清晰、更细腻的图像,使地震信息更加易于识别和解 释。
在灾害评估和环境监测中,二维显示 可以揭示地质构造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为灾害预防和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地质勘探与资源开发
在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勘探中,二维 显示有助于分析地下地质结构,提高 勘探成功率。
02
地震剖面二维显示的基本 原理
地震波传播原理
01
地震波在地壳中传播时,会受到 地层岩性、结构、地下水位等因 素的影响,产生反射、折射、绕 射等复杂的地震波场。
[Petrel2014使用技巧]基于地震数据体的属性建模方法
![[Petrel2014使用技巧]基于地震数据体的属性建模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fda8dfe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33.png)
[Petrel2014使⽤技巧]基于地震数据体的属性建模⽅法基于地震数据体的属性建模⽅法在井资料稀少的地区,合理的利⽤地震资料是对井间岩性、物性进⾏解释的有效⽅法。
利⽤Geobody模块,通过交汇基于遗传反演算法得到波阻抗体与主频体,定义不同岩性的值区间,最终得到由能够区别出各种岩性的离散型地震数据体。
Train Estimation Medol主要基于神经⽹络算法,能够模拟⼈脑,识别属性曲线与地震体之间的规律、最终完成对孔隙度、渗透率等属性的运算过程。
算法优势:1. 不依赖三维⽹格模型的相建模、属性建模技术;2. 神经⽹络算法保证计算结果具有更⾼的准确性;3. ⽆⽹格引⼊和粗化过程;4. 快速、⾼效的计算过程;1.提取地震属性依据地震数据体和测井曲线,提取多个与岩性、物性有关的属性体,如遗传反演AI 体、主频体、构造平滑体、Envelope、瞬时频率、甜点等属性体(图1)。
2.Geobody体解释激活地震体(Gen inversion),点击Insert box probe 插⼊三维Probe体,通过Manipulate Probe选择合适的体积⼤⼩,参考Grid Model、⽬的层位。
在Input ⾯板下的Geobody Interpretation Probes⽂件夹⾥⾃动产⽣⼀个Probe体。
右键>Setting,在弹出的对话框⾥选择Volumes,在2nd Cube⾥导⼊第⼆地震属性体(如 Dominant Freq.体), 点击对话框下⽅的Apply键,切换⾄Opacity⼦界⾯, 由默认的Histogram切换到Crossplot,在右侧区域选择某⼀特定颜⾊,点击Tools 下的第⼀排按钮,在两种属性的交汇图上,勾画特定的区域范围;例如,砂岩通常具有较⾼的波阻抗,呈现低频特征,观察3D Windows地震体的变化。
按住Ctrl键,切换另外⼀种颜⾊,选择泥岩等其它岩性,最终,将连续的地震数据体转变成离散的岩相数据体(图2)。
地震资料二维解释

C、结合构造,分析断层 切割关系, 研究断层对构造的控制
作用;利用构造运动的期次确定断层的切割关系。
一般情况下新断层切割老断层。
二维解释
D 、断层的级别: 结合地质、构造发育史定断层的级别;
主要根据地震剖面上断距,两侧对置的层位,波阻特征等。
一级断层:控制盆地的沉积,断到基底。盆地可研究生油层系、 资源量。 二级断层:控制构造带。构造带可以研究生储盖、生油构造。
二维解释
如上图所示: 当资料不清时,断层掉向不清,断层面的方向不同, 高垒和地堑不同的结果。断层至关重要。
二维解释
断层解释
A、定准断点 :根据波阻错断,水平剖面上有绕射波和断面波。 B、平面组合 :考虑断层的空间延伸关系,平面上可以连接, 但平面上不一定能过去;所以要多次反复平面 剖面对比。
模型验证 、多种信息综合研究等方面。
二维解释
(一)、准备工作 1 、野外, 了解野外工作方法、施工因素、井深、药量、基准面、 排列长度、组合个数…。(涉及到处理方法、解释精度) 2 、处理,了解处理的主要流程及处理效果。保幅、修饰和去噪手
段。
3 、钻井,收集钻井资料及钻井报告。
4 、地质,收集已有的邻区的地质、地震资料及成果报告。
二维解释
2、闭合差校正 二维资料普遍存在闭合差,因此除了上述各种之
外,还要作闭合差校正。 这一步是在做好相位、频率、振幅一致性处 理的基础上进行的。 闭合差校正的关键是选好基准面 (或参考层),多次反复计算和 修改校正量。 在一般解释系统上都有闭合差校正的功能,所选择的基 准面断层越少越好,越靠近目的层越好;所以这是一个边解释边进行 闭合差校正的交互迭带过程。
另外,还要了解目的层埋深、岩性、储集性,明确生储盖组合及 凹陷的构造格局、储层分布状况。如塔里木东河砂岩,岩性变化、 尖灭,华北地区找沙河街组的沙1、沙2、沙3段,小断块等。
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地震剖面的显示及对比解释

二维偏移剖面交点不闭合
时间剖面实际对比方法
8. 利用地质规律对比 地震波及其变化规律反映了地下构造的特点。应了解本区及邻区 的地质资料,如区域构造特点、地层接触关系、沉积环境、构造 形态、地震反射层与地质层位的关系等等。
9. 干涉带对比 干涉带:在时间剖面上,波互相干涉(如一次波与多次波的干涉, 反射波之间的干涉,反射波与特殊波的干涉等),致使同相轴出 现阶梯状、分叉和扭曲等。 ① 阶梯状同相轴和扭曲状同相轴的对比; 当两个振幅相等、波形相同的两同相轴相交时,则会出现阶梯状 同相轴(见下图 a); 如两个振幅不同的波干涉,则形成扭曲状同相轴(见下图 b) ; 都以最大波峰连线对比单波同相轴。
不同时移情况下 a) 阶梯状同相轴的形成; b)扭曲状同相轴的形成
时间剖面实际对比方法
② 分叉同相轴(见下图) 主要由地质因素引起的分叉原因有: ① 反射层系厚度变化,加厚方向上,单支同相轴分成两支 ; ② 反射层系出现岩相变化; ③ 不整合引起;
对干涉带进行实际对比时,还要仔细观察干涉带以外同相轴 的趋势及上下波组关系。
地震剖面的对比原则
4.连续性 横向上,将以上这些反射波的特征保持一定距离和范围,这种
性质称为波的“连续性”。 反射的连续性是由界面上下两组地层性质(速度、岩性、密度
、含流体等)稳定性决定的。 构造解释中,着重研究反射层外部形态,忽视反射层内部结构
的一些不连续的反射。连续性可作为衡量反射波可靠标志。 上述反射波识别标志是相互联系,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
同相轴分叉的地质意义图
时间剖面实际对比方法
10.剖面间的对比 较小范围内,其地质构造变化不大的时,在相邻几条平行测 线上,各时间剖面上反映的地质构造形态,断裂规律都很相 似,可以互相参照;对于断层、尖灭等异常现象,也应有相 应的反映
[Petrel2014使用技巧]使用地震剖面照片进行二维地震解释
![[Petrel2014使用技巧]使用地震剖面照片进行二维地震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03f7e39ed630b1c59eeb5ec.png)
使用地震剖面照片进行二维地震解释如果手头只有地震剖面截图或照片,而并非实际的地震数据,但是需要进行二维地震解释的时候,根据不同的解释数据用途,可以在Petrel中有三种方式来实现。
根据解释数据的不同用途: 1) 如果解释数据用于归档数据库, 那么断层可以直接在地震剖面截图上解释,而层位解释必须基于真是的地震数据,所以需要使用插件Blueback 来将图片转换为解释数据。
2) 解释数据用来在Petrel中创建三维构造模型。
断层可以直接在图像上解释(或解释为多边形),层位可以解释为多边形。
3) 如果解释数据是用来为其他软件生成输入数据,如IGEOSS Dynel 3D: Dynel 3D需要地震解释数据作为输入数据或者使用构造三角网格(如.ts文件) 。
此处介绍如何在petrel里不用插件进行解释。
解释步骤分解如下:第一步: 输入Bitmap图片1) 使用Bitmap格式加载图片(如图1)。
2) 设置选项右上角Independent edges保持depth(Z)垂直(如图2)。
第二步:插入general intersection进行解释1) 在任意文件夹右键插入general intersection。
2) 选择三点确定general intersection的位置。
第三步:使用Make/edit polygon开始解释层位1) 创建一个”pseudo”的interpretation filter来区分不同的polygon的图像来源(如图3)。
2) 使用append polygons的功能将属于同一层位的polygon合并成一个(如图4)。
第四步: 移动Intersection面板1) 一旦移动了intersection,设置正确的视角(此处设置为west如图5)。
2) 将前一图像解释的层位当作”neighbor”也显示在解释窗口协助(如图6)。
3) 解释该图像(如图7)。
第五步: 进行断层解释1) 因为断层解释独立与地震道,可直接激活Seismic interpretation进程进行解释(图8)。
[Petrel2014使用技巧] Petrel 中实现地震反演的方法和技巧
![[Petrel2014使用技巧] Petrel 中实现地震反演的方法和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ff731ef770bf78a652954e2.png)
Petrel 中实现地震反演的方法和技巧介绍地震反演的目标:在井控范围以外使用地震数据来描述岩性和流体属性。
所需井曲线:声波和密度。
确定性反演的步骤包括:使用合成记录对井曲线进行标定和校正、精确的时间-深度标定、确切的子波提取或者描述以及井曲线和地震数据的对应关系。
叠前和叠后的比较:叠后的结果是AI,声波阻抗。
信噪比比较好,不能解决入射角相关的属性问题。
叠前的结果是泊松比、拉梅系数等。
针对入射角相关属性。
可提取剪切模量信息。
Petrel遗传算法反演遗传反演是一种结合神经网络算法和遗传算法的反演技术。
主要用于通过数据间非线性关系解析获取声波阻抗信息。
其所需的输入数据为:地震振幅体和测井曲线。
其优势在于:运算快,误差小,可以应用于多种地球物理属性。
人工神经网络(ANN)是一种模拟人类神经细胞行为的算法,它的运行基于复杂的神经元关联网络。
遗传算法: 基于DNA链的运行原则,基因可以从父本向子本作转移和交叉互换。
数学运行框图如图5所示:工作流程示意如图6所示:基本工作流程框图见图7:实例分析步骤一、从GeoFrame中输出Petrel格式数据包。
Basemap -> send -> export to PetrelGeology Office -> tools -> export well data to Petrel步骤二、安装 GeoFrameDataConnectorForPetrel2009.1.msi ,插件对应功能显示如下:步骤三、输入压缩包。
步骤四、检查数据。
步骤五、合成记录标定。
步骤六、时间-深度转换。
步骤七、反演。
步骤八、结果评价与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地震剖面照片进行二维地震解释
如果手头只有地震剖面截图或照片,而并非实际的地震数据,但是需要进行二维地震解释的时候,根据不同的解释数据用途,可以在Petrel中有三种方式来实现。
根据解释数据的不同用途: 1) 如果解释数据用于归档数据库, 那么断层可以直接在地震
剖面截图上解释,而层位解释必须基于真是的地震数据,所以需要使用插件Blueback 来将图片转换为解释数据。
2) 解释数据用来在Petrel中创建三维构造模型。
断层可以直接在图像上解释(或解释为多边形),层位可以解释为多边形。
3) 如果解释数据是用来为其他软件生成输入数据,如IGEOSS Dynel 3D: Dynel 3D需要地震解释数据作为输入数据或者使用构造三角网格(如.ts文件) 。
此处介绍如何在petrel里不用插件进行解释。
解释步骤分解如下:
第一步: 输入Bitmap图片
1) 使用Bitmap格式加载图片(如图1)。
2) 设置选项右上角Independent edges保持depth(Z)垂直(如图2)。
第二步:插入general intersection进行解释
1) 在任意文件夹右键插入general intersection。
2) 选择三点确定general intersection的位置。
第三步:使用Make/edit polygon开始解释层位
1) 创建一个”pseudo”的interpretation filter来区分不同的polygon的图像来源(如图3)。
2) 使用append polygons的功能将属于同一层位的polygon合并成一个(如图4)。
第四步: 移动Intersection面板
1) 一旦移动了intersection,设置正确的视角(此处设置为west如图5)。
2) 将前一图像解释的层位当作”neighbor”也显示在解释窗口协助(如图6)。
3) 解释该图像(如图7)。
第五步: 进行断层解释
1) 因为断层解释独立与地震道,可直接激活Seismic interpretation进程进行解释(图8)。
2) 重新命名。
第六步:使用Make/edit polygon进行断层解释(与第五步互为替换)
1) 创建”pseudo”的interpretation filter来区分不同断层的图像来源(图9)。
2) 重新命名。
第七步: 使用Make/edit surface生成断面
1) 使用第五步生成的polygon作为输入数据生成断面(图10,11)。
2) 使用Convergent interpolation作为插值算法。
第八步: 生成3D Grid(仅供选择)
1) 在Fault Modeling下直接用fault polygons或者fault interpretation生成断层模型。
2) 在Make Horizon进程下用解释的horizon polygon(或surface)
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