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数学应用案例

合集下载

数学就在身边小学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数学就在身边小学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数学就在身边小学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分析数学就在身边-小学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分析数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应用广泛且重要,我们身边的许多日常生活场景都离不开数学的运用。

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数学,并学习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些小学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来展示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1. 店家准备商品假设有一家杂货店要准备自己的商品,并安排在货架上供顾客购买。

店家需要考虑如何合理摆放不同种类商品的数量。

这就需要数学中的“倍数”和“因数”概念。

店家可以将商品的数量划分成不同的倍数,以便更好地管理和补充货物。

例如,某种商品的库存是30个,店家可以按照“5的倍数”进行摆放,即每行摆放5个,共摆放6行。

这样,当货物售罄时,店家就可以更方便地找出需要补充的数量。

2. 分配蛋糕小明过生日,他在班级里分发蛋糕给同学们享用。

假设蛋糕要被平均分配给20个同学,小明就需要运用到分数的概念。

小明可以将蛋糕切成20等份,确保每个同学都能够平均分到一份。

除了分数的运用,小明还需要用到简单的加法和除法,以确保蛋糕的切分是准确的,并且每个同学分到的蛋糕有相同的块数。

3. 花园设计小华的家有一个蔬菜花园,他和父母一起决定如何设计种植蔬菜的区块。

在设计过程中,小华需要考虑到每种蔬菜的生长周期和范围,以确保每种蔬菜都能够得到足够的空间和养分。

他需要运用到面积和周长的概念,以及将花园分成不同大小的区域,用来种植不同的蔬菜。

此外,小华还需要计算蔬菜的生长速度和需要的水量,以确保蔬菜的种植得到适当的照顾。

4. 家居购物小玲的家需要重新装修,她和父母一起去商场选购家具。

在购买过程中,他们需要考虑到房间的大小以及家具的尺寸,以便更好地进行家具的搭配。

小玲可以运用到数学的测量知识,如长度、宽度、高度等,来确保选购的家具能够完美地适应他们的家中。

此外,他们还需要计算家具的价格,并根据预算进行购物决策。

数学的运用不仅可以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家具,还可以提升他们的购物智慧。

幼儿园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案例分享

幼儿园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案例分享

幼儿园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案例分享
幼儿园是孩子初步接触数学的重要环境,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数学案例。

以下是一个幼儿园老师分享的数学案例,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案例一:蔬菜摊
在幼儿园门口有一个蔬菜摊,每天早晨摊主都会把自家种的蔬菜摆在桌子上售卖。

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去了解这个摊子里面有哪些蔬菜,以及蔬菜的种类、数量和价格。

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观察每个蔬菜的颜色、形状和大小,并且了解了每种蔬菜的名称和价格。

老师还帮助孩子们算出每种蔬菜的价格和总价,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案例二:蚂蚁搬家
在幼儿园的操场上,孩子们发现了一群蚂蚁在搬运食物。

老师引导孩子们观察蚂蚁的行动,让孩子们感受到蚂蚁是如何分工协作完成搬运任务的。

同时,老师还引导孩子们计算蚂蚁搬运的速度和时间,让孩子们了解到数学在现实中的应用。

案例三:游戏时间
在游戏时间里,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玩了一个数字游戏。

老师将数字卡
片放在地上,孩子们根据数字卡片的大小和数量,将数字卡片从小到
大排列。

接着,老师让孩子们选出数字卡片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让
孩子们了解到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通过观察、思考和操作,培养了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

以上是幼儿园老师分享的三个生活中的数学案例。

通过这些案例,孩
子们能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从而增强对数学的
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同时,这些案例也能够帮助幼儿园老师更好地教
授数学知识,培养孩子们的数学能力和思维能力。

有趣的数学题(生活中应用到的数学)

有趣的数学题(生活中应用到的数学)

1.有个人爱占小便宜,一次他去买葱,得知一千克2元钱.买葱人又说:“我都买了,不过得分开称,用刀从中间切断,葱白每千克给你1元6角,葱叶每千克给你4角,合起来还是1千克2元钱,你买不买?”卖葱人一想觉得还可以,可是卖完后,他一算账,正好赔了一半,请问,他为什么会赔了这么多钱?(显然是1千克葱白1。

6元,1千克葱叶0.4元,加起来是2千克的葱一共2元钱,也就是说相当于1千克葱卖1元,当然会赔一半啦.)2.三个人去住旅馆,一共30块,后来老板说今天特价25,让服务员把5块钱还给他们,服务员却静静地收起2块钱,还给他们3块钱. 问题来了,本来30块时他们一人拿10块出来,后来服务员又还给他们一人1块,也就是他们一人拿了9块钱出来,9×3=27,再加上服务员那2块,27+2=29,那还有1块呢?(不要这样去理解,他们一人拿了9块钱出来,9×3=27,这27元中有25元作为房费,另外两元被服务员收起来了,应该是27=25+2,而不是27+2=29,最后一下为什么要再加上服务员那2块呢?应该是减去2元正好是25元,每人9元一共27,老板25,服务员 2块)3.有口井7米深有个蜗牛从井底往上爬白天爬3米晚上往下坠2米问蜗牛几天能从井里爬出来?【正确的答案是6天。

5天只能爬到进口,还没有爬出井口。

大家都没有注意到题意是爬出井口,而是按照爬到井口就是爬出井口的错误定势思维,得到结论5天。

其实第5天刚爬到井口,还没有爬出井口,晚上还得掉下去2米,这时离井口也就是2米,第6天才能真正爬出井口. 从数学上说:爬出井口的条件就是S>7.S=7,只能说爬到井口。

】4.把你的生日写下来,如1956、4、3,排成一个数195643,再将它倒着写一遍如346591,然后用大的减小的,346591—195643=150948,再将它各位数字相加,如1+5+0+9+4+8=27,若结果是两位数,再加起来,如2+7=9。

小学生的日常应用数学题

小学生的日常应用数学题

小学生的日常应用数学题数学是小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它不仅仅是一种抽象的理论,更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应用工具。

小学生通过学习数学,能够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小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本文将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展示小学生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应用题。

例一:购物计算小明去超市购买水果,他看到大苹果每斤售价5元,小苹果每斤售价3元。

他挑选了3斤大苹果和4斤小苹果,现在需要计算总共花费多少钱。

解答:我们可以用乘法来计算小明购买大苹果的花费:5元/斤 × 3斤 = 15元。

同样地,计算购买小苹果的花费:3元/斤 × 4斤 = 12元。

最后,把两个结果相加得到总花费:15元 + 12元 = 27元。

因此,小明需要花费27元购买这些水果。

例二:公交车换乘小红每天乘坐公交车去上学,她需要先坐公交车A,在C站下车,再转乘公交车B到达学校。

公交车A每隔10分钟有一班,车程20分钟;公交车B每隔15分钟有一班,车程25分钟。

小红每天早上7点离开家,她最早能几点到达学校?解答:首先计算公交车A的班次,每隔10分钟有一班,从7点开始算的话,第一班公交车A在7点出发,第二班是7点10分,第三班是7点20分,依此类推。

我们可以通过除法来计算从7点到C站下车一共需要多少班:20分钟 ÷ 10分钟/班 = 2班。

也就是说,小红需要坐两班公交车A才能到达C站。

接下来计算公交车A的时间消耗:2班 × 10分钟/班 = 20分钟。

得出小红在C站下车的时间是7点20分。

再计算公交车B的班次,每隔15分钟有一班,从7点20分开始算的话,第一班公交车B在7点20分出发,第二班是7点35分,第三班是7点50分,依此类推。

我们可以通过除法来计算从7点20分到学校一共需要多少班:25分钟 ÷ 15分钟/班≈ 1.67班。

也就是说,小红需要坐约两班公交车B才能到达学校。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应用题混合运算有哪些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应用题混合运算有哪些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应用题混合运算有哪些1、商店运来8筐苹果,每筐30千克,4天全部卖完。

平均每天卖出多少千克?2、小红家今年养了4箱蜜蜂,共收蜂蜜380千克,去年平均每箱收蜂蜜84千克。

今年每箱平均产蜜量比去年高多少千克?3、刘师傅23天共加工4255个零件,王师傅平均每天比刘师傅多加工18个。

王师傅每天加工零件多少个?4、一台拖拉机每小时可以运货2吨。

照这样计算,6台这样的拖拉机5小时可以运货多少吨?5、拖拉机每分钟行300米,卡车每分钟比拖拉机多行300米,卡车6分钟多少米?6、食堂运来500千克煤,烧了7天还剩325千克。

平均每天烧煤多少千克?7、王老师买2个篮球,用了144元。

又买了3个足球,每个足球的价钱和篮球的价钱同样多。

买足球用了多少钱?8、每人每天可装配自行车14辆,照这样计算,8人工作7天,一共装配自行车多少辆?9、330个同学乘4辆汽车去郊游。

前3辆车各坐82个同学,第四辆车要坐多少个同学?10、商店搞促销活动,每条毛巾8元,买三条送一条。

妈妈一次买三条毛巾,每条便宜多少钱?11、学校买来810本练习册,一年级领走168本,二年级领走165本,还剩多少本?12、一列火车挂了10节车厢。

其中9节各有118个座位,另外一节有60个座位。

这列火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13、小林家一天收鸭蛋8个,收鸡蛋的个数是鸭蛋的7倍。

一共收多少个蛋?14、学校买来400盒彩色粉笔,买来的白粉笔比彩色粉笔的3倍少15盒,白粉笔买了多少盒?15、长颈鹿能活25年,大象的寿命是它的3倍。

大象能活多少年?大象比长颈鹿能多活多少年?16、从甲地到乙地,如果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5千米,4小时到达。

如果乘汽车只需2小时。

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17、小菲每次从家到学校要用时15分,那么小菲每天在家和学校往返2次,要用多少分?合多少小时?18、一个粮食加工厂碾了一批大米。

已经装满96袋,每袋75千克,还剩2700千克没有装袋。

小学数学知识成功应用案例

小学数学知识成功应用案例

小学数学知识成功应用案例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实用的学科,它贯穿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基础的数学知识,这些知识将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成功应用数学知识的案例,下面就来看几个有趣的例子。

案例一:购物打折小明去商场购物,发现一件原价为100元的衣服正在进行打折活动,打八折。

小明想知道这件衣服打完折后的价格是多少。

他迅速运用数学知识计算,将原价100元乘以打折的百分比80%,得到80元。

于是,小明知道这件衣服打完折后的价格是80元。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帮助我们计算价格、比较折扣等。

案例二:制作蛋糕小红的妈妈要给她庆祝生日,决定为她制作一个美味的蛋糕。

她查阅了蛋糕的食谱,需要用到一些数学知识。

首先,她需要计算蛋糕的尺寸,根据食谱上的要求,蛋糕的直径应为20厘米。

她还需要计算蛋糕的体积,以确定需要的材料量。

她知道蛋糕的高度为8厘米,于是她使用数学公式计算出蛋糕的体积为πr²h,即3.14乘以10²乘以8,得到约2513.6立方厘米。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数学知识在烹饪中的应用,帮助我们计算尺寸和材料量。

案例三:旅行路程小明的家庭计划去旅行,他们打算驾车前往目的地。

小明的爸爸查阅了地图,发现目的地距离他们家有250公里。

小明好奇地问道:“我们要开多久才能到达目的地?”小明的爸爸利用数学知识帮助他计算。

他知道车的平均速度为每小时60公里,于是他用目的地距离除以车的平均速度,得到大约 4.17小时。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数学知识在旅行中的应用,帮助我们计算路程和时间。

案例四:购买食品小华去超市购买食品,他看到一包饼干的包装上写着每100克含有20克的糖。

小华想知道这包饼干含有多少糖。

他利用数学知识计算,将饼干的重量除以100克,然后乘以糖的含量20克,得到饼干含有的糖的克数。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数学知识在购买食品中的应用,帮助我们计算成分和营养。

数学应用实践小学生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案例

数学应用实践小学生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案例

数学应用实践小学生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案例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实用的学科,它不仅仅存在于书本上,更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对小学生来说,数学应用实践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他们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实际的操作与应用。

本文将通过一些有趣的案例,探讨小学生如何在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

案例一:购物计算小明去超市购买了一些食品和生活用品,他拿到了一张购物清单,清单上标有每种商品的价格和数量。

小明想通过这个案例来练习加法和乘法运算,并计算出总共需要支付多少钱。

清单如下:商品名称价格(元)数量面包 2.53鸡蛋 1.26牛奶 5.82小明首先计算面包的总价:2.5 × 3 = 7.5元,然后计算鸡蛋的总价:1.2 × 6 = 7.2元,最后计算牛奶的总价:5.8 × 2 = 11.6元。

小明将三种商品的总价相加:7.5 + 7.2 + 11.6 = 26.3元。

通过这个案例,小明巩固了加法和乘法的运算,也学会了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来计算购物费用。

案例二:制作折线图小红是一名小学生,她对运动员的身高和体重很感兴趣,想通过制作折线图来比较不同运动员的身高和体重差异。

她收集到了一些运动员的数据,并进行了整理。

运动员身高(cm)体重(kg)小明 140 35小红 150 40小刚 160 45小华 155 42小杰 145 38小红首先绘制出横轴和纵轴,横轴表示身高,纵轴表示体重。

然后,她按照每个运动员的身高和体重,在坐标系中标出相应的点。

最后,她用直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形成了一条折线图。

通过制作折线图,小红不仅复习了坐标系的概念,还了解了如何将数据可视化表示。

这样的实践使她对数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提高了她的综合运用能力。

案例三:烘焙食谱小芳非常喜欢烘焙,她希望通过烘焙实践来巩固数学知识。

她找到了一份巧克力蛋糕的食谱,并计划按照食谱制作蛋糕。

食谱如下:材料数量面粉(克)200糖(克)100巧克力(克)150鸡蛋(只) 3牛奶(毫升)100小芳首先将食谱中的每种材料按照需要的数量准备好。

小学数学知识实际运用案例

小学数学知识实际运用案例

小学数学知识实际运用案例数学是一门普遍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学科,它不仅仅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和理论,更是一种实际运用的工具。

在小学阶段,我们学习了许多基础的数学知识,这些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并能帮助我们解决各种问题。

下面,我将通过一些实际案例来展示小学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

案例一:购物计算小明去超市购物,他看中了一款价格为98元的玩具。

超市正在进行打折活动,所有商品都打8折。

小明想知道他需要支付多少钱。

这个问题涉及到了小学阶段学习的百分数和四则运算知识。

小明只需要将原价98元乘以打折后的折扣率0.8,即可得到最终支付的金额78.4元。

案例二:时间计算小红每天早上7点起床,她需要花费30分钟洗漱和换衣服,然后再花费20分钟吃早餐。

她想知道如果想在7点30分之前完成这些活动,她应该几点起床。

这个问题涉及到了小学阶段学习的时间和运算知识。

小红只需要将起床时间7点减去总共需要花费的时间50分钟,即可得到她应该几点起床的答案6点10分。

案例三:面积计算小明的家有一个长方形的花园,长为10米,宽为5米。

他想知道这个花园的面积是多少。

这个问题涉及到了小学阶段学习的面积和乘法知识。

小明只需要将长10米乘以宽5米,即可得到花园的面积50平方米。

案例四:体积计算小红想要买一个装满水果的圆形篮子,篮子的直径为20厘米,深度为15厘米。

她想知道这个篮子最多能装多少升水果。

这个问题涉及到了小学阶段学习的体积和圆的面积知识。

小红只需要先计算篮子的底面积,即半径为10厘米的圆的面积,然后再将底面积乘以篮子的深度15厘米,最后将结果转换为升,即可得到篮子最多能装多少升水果的答案。

案例五:图形推理小明看到一组图形,其中有一个图形是不同的。

他想知道这个不同的图形是哪一个。

这个问题涉及到了小学阶段学习的图形和推理知识。

小明只需要观察每个图形的特点,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然后找出与其他图形不同的那个。

通过以上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小学数学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研究学习
——生活中的数学应用案例及做一个尽可能大的长方体
生活中无处不存在数学,数学是应用到我们的每个细节。

学数学不是当死知识,而是要灵活运用。

我们只有真正的学好数学,才能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这天,我正在玩物理学具,因为电学下学期还要学,所以我就玩起了电学里的连接电路。

看着那一闪一亮的灯泡,我突然心中起了一个问号,灯泡的容积怎么求呢?那不方不正,又不是球形的灯泡,又怎么能计算求出它的容积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碗里面灌满水,然后倒出来量。

可是灯泡又扭不开,也不可能打碎,这怎么求。

我低头思考了一会,就想出办法。

我首先找出一个玻璃钢(鱼缸),然后将灯泡放进去,测量说升高了多少。

然后套用公示:升高的高度*长*宽,就计算出来了。

还有一个实例:过年的时候,小姑要和姑父回家乡过年,说是要给我带纪念品。

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走的,等的我就急了,问爸爸,他这就考我了:“你小姑回去一周,平年2月有28天.,你算算吧。


我不假思索的回答,“她7号回来,对不对?”
知道我是怎么算的吗?是这样的。

设这七天最中间的一天为x,得到一个方程:
(x-3+x-2+x-1)+x+(x+1+x+2+x+3)=28
解得x=4 4+3=7
数学在生活中十分有用,只有不断探索,才会获得更多收获
做一个尽可能大的长方体
步骤
1.准备:一张边长为20 cm的正方形纸板,一个无盖的长方体,以及剪刀、直尺、透明胶、细沙。

2.操作:展开一个无盖长方体
3.设疑:一张正方形的纸怎样才能制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
(1)几何思想
(2)把小正方形的边长在2.5cm到4cm之间进行细分,按0.5cm的间隔取值,即分别取2.5cm,3cm,3.5cm,4cm时,折成的无盖长方体形纸盒
的容积将如何变化?请学生按照昨天所分的小组填写下面的表格:
从这个表格我们可以看到,当x=4时,体积是576cm3,x=5时,体积是500 cm3,这说明x大于4时,体积会逐渐减小,说明x大于4cm时,体积会越来越小!这样,要使体积最大,x的值只可能在2.5cm到4cm之间。

所以,我们今天要把小正方形的边长在2.5cm到4cm之间进行细分,按0.5cm 的间隔取值,即分别取2.5cm,3cm,3.5cm,4cm时,折成的无盖长方体形纸盒的容积将如何变化?请你们按照昨天所分的小组填写下面的表格:
不到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