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土族风情
彩虹部落,土族风情

中国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带你去一个你曾经去过或者没去过的地方。
彩虹部落,土族风情土族是我国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青海、甘肃两省,现有人口37万人(2011年)。
青海互助是全国土族居住最集中、人口最多的县份,也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
土族人自称是彩虹部落,2006年我第一次来到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
彩虹部落的名称源于互助土族妇女传统服饰中的彩虹袖。
在这片土地上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谚,土族阿姑(姑娘的意思)穿上彩虹袖,“走起路来摆三摆,蜜蜂彩蝶赶不走;拂袖跳起安召舞,恰似彩虹下凡来”。
这无疑是对彩虹袖最诗意的咏叹和赞美,互助县也因此赢得了“彩虹之乡”的美誉。
彩虹袖俗称花袖,土族语称“秀苏”,如今已由传统的红、绿、黑、黄、白五色演变为用红、黄、蓝、白、黑、紫、绿七色的布料缝制的套袖。
关于彩虹袖起源的传说就不去细说了,这里红色代表太阳、绿色代表草木、黑色代表土地、黄色代表五谷、白色代表乳汁,而后的蓝色和紫色也有着土族人民对不同的自然景物的寓意和尊崇。
总之,土族是一个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民族。
坐公交从县城来到城郊的互助土族故土园,刚好遇到有为游客表演,就蹭着观看。
当年用胶片相机拍下一些照片。
表演开始,主人向客人敬献哈达和奶茶。
土族人民能歌善舞,她们为客人表演流行歌曲,其实他们更擅长唱花儿。
花儿也叫少年,花儿与少年,唱起来很好听(见我的前一篇文章)。
轮子秋轮子秋是一项集体合作,融运动和歌舞为一体的民间娱乐活动。
最早的轮子秋是在每年冬季碾完场后,人们在平整宽阔的麦场或者宽敞的场地上,将大板车的车轴连同轱辘竖起来,底扇压上碌碡或大石头,顶扇绑一横杆或梯子,横杆或梯子两头栓上皮绳,荡秋人坐在绳圈里,这样车轮载着荡秋,人在空中飞速旋转,围观的人载歌载舞,为荡秋者加油、喝彩。
现在的轮子秋已演化为用钢管做顶柱、钢板做下轮盘、装上滚珠轴承,饰以彩旗飘带的较为先进的民族娱乐体育器材,是土族人独具民族特色的娱乐工具和民间竞技体育活动,深受土族群众的喜爱。
介绍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的导游词范文

介绍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的导游词范文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是一座旨在展示土族文化、传统手工艺、风土人情的民俗景区。
该园区座落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互助土族自治县,占地面积约2000余亩,是互助县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
一、旅游景点简介进入景区,大家首先会看到的是土族农耕文化展示馆。
这里展示有土族传统生产生活用具、藏医草药、土族麻雀、传统戏曲表演等等。
接着,穿过黑头村,漫步在绿树掩映的景区内,我们来到了土族民居群落,可以看到土民居优美的建筑、弓弩手演技高超的射箭表演、舞狮及民俗表演等等。
二、土族民俗文化介绍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以土族文化为主题,呈现了土族民居群落、农耕文化、传统手工艺、饮食习惯等土族特色。
土族是我国民族中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青海、甘肃、宁夏、新疆等地区。
土族喜食牛肉,喜穿麻衣,男女短衫长裤,女子头戴发饰。
土族的马术表演尤为出色,人们称他们是“马背上的杂技高手”。
三、民俗表演内容介绍景区内还有土族传统歌舞表演、飞天琴演奏、竹马表演、马上搏杀表演等等。
其中,马上搏杀表演最为特别,亮眼程度也最高。
表演者们身穿传统装束,搭配鞍具和弓箭,历经训练和表演,竟然真实地完成了一场马上搏杀的表演。
四、园区特色产品介绍互助园区有许多传统土产,例如地毯、酥油点心、青稞酒、藏药饮料等等,是大家来这里不容错过的特色产品。
在景区内探访土族的习俗、欣赏其表演,尝尝土族独特的风味,更好地理解了土族的生活,也在丰富我们的人生体验。
五、游览建议景区较大,建议游客选择一日游或者分步游览。
在旅行团或者自由行中计划好行程,注意时间安排,以充分游览互助土族故土园内的所有景点和表演节目,并且呼吸清新的空气,享受这里的乡村风光。
六、交通方式互助土族故土园距离西宁约250公里,旅游交通较为便利。
民众可以选择在西宁汽车站乘坐班车直达互助县,车程约为6个小时。
也可以选择在西宁市内的长途汽车站搭乘前往互助县的班车。
七、总结互助土族故土园是展现青海土族文化的典型旅游景点之一。
互助县土族文化

互助县土族文化结题报告班级:高二一班指导老师:王锋组长:魏琳组员:王生贞包亚楠韩生燕孙晓燕应忠敏保积成引言土族作为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世代繁衍生息于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东北角,其所居住的河湟谷地是非常典型的民族杂居区,在历史上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地带,各历史时期不断有不同民族迁徙流动,是我国西北各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地。
土族在漫长且复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由于其周边汉族、藏族分布地域与人口数量的绝对优势,土族在长期与汉、藏民族杂居的过程中,除保持了本民族传统婚恋、仪礼等文化、习俗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来自汉族、藏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宗教、民俗、语言、艺术等都不同程度地呈现出多元文化特征,形成独特的民族风格。
其民歌在形成的过程中,除受到本民族固有文化形态的影响外,自然也受到当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
以下仅从土族及其周边民族的宗教信仰、民俗风情、使用语言、民间音乐四方面对土族民歌种类、音乐形态、唱词语言等方面的特点及区域性特征的成因加以尝试性探析。
摘要:一、互助土族文化艺术二、土族人民生活风俗三、土族任命宗教信仰研究内容一、土族文化特点二、土族文化具有哪些风俗?三、土族艺术品四、土族服饰五、土族歌谣六、土族风土人情研究方法一、项目设计二、调查法研究过程调查阶段:首先,我们根据互助土族著名建筑物入手,采取调查方法(拍照,查资料)调查工具:相机,网络,书本资料研究结果一、土族文化特点土族服饰:土族服饰最大的特点是:以七彩袖为主的服饰,代表着七色彩虹,互助土族自治县便成了彩虹的故乡。
土族服饰风格独特。
男女上衣都有绣花高领,男子常穿斜领,袖镶黑边的长袍,腰系绣花长带,穿大裆裤,小腿扎上黑下白的绑脚带,戴毡帽,穿云纹布鞋,老年人长袍外套,黑坎肩。
妇女穿绣花小领镶边衣衫,两袖有五色布组成,外套黑,蓝,紫花边看见。
土族盘绣:图案讲究,花鸟兽石,美观大方,朴素耐久。
通常有“石榴花”,“云纹花”,“寒雀探海”“狮子滚绣球”……土族文艺土族人民能歌善舞,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艺术,民间文学广为传诵。
感受士族民族风情的句子

感受士族民族风情的句子
1.在中国青藏高原东部、祁连山南麓,有一方神奇而美丽的土地。
它宛如唐蕃古道上的一颗遗珠,透过历史的烟尘,在岁月的磨砺中闪射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这里就是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
互助土族故土园。
近日,我们来到互助土族自治县,亲身感受了土族人民的热情,感受了土族人民纯朴的乡土文化风情。
2.走进土族人家助土族自治县。
互助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义接地带,祁连山支脉达板山麓,北山国家森林公园,相被茂盛,河流湍急,悬崖林立,藏禽隐兽,是动植物考察、飘流、沐浴、登山、攀岩、观赏风光、写景吟诗、进行生态旅游和探险旅游的胜地。
佑宁寺、白马寺、五峰寺既是历史潮流悠久的宗教圣地,又是风光旖旎的游览胜地。
3.土族妇女擅长刺绣,她们用智慧和巧手,美化生活,装饰自己。
姑娘们长到七八岁,就在母亲、姐姐们的启迪下,开始拿针弄线,学做绣花。
经过几年的苦练,掌握了民间剌绣的基本功,从简单的针扎、荷包、衣领、围兜、腰带,到大型的人物、山水、佛像等都能刺绣。
土族民间刺绣种类较多,彩线的运用,颜色的搭配,都有鲜明的民族和地方特色。
寻找彩虹的故乡

寻找彩虹的故乡文 图/晋华向着蓝蓝的天空看,艳丽的彩虹挂天边。
那不是彩虹挂天边,是土族阿姑的花袖衫。
——土族民歌几日前行走西宁,顺路探访了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让我惊喜的是在这隐秘的土族聚居区,发现了土族特有的手工刺绣技艺——盘绣。
土族被称为“彩虹民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土族儿女,不仅能歌善舞、热爱生活,而且服饰文化尤为引人注目。
看来来往往的土族妇女,人人从头到脚用刺绣装扮,身着五彩缤纷的“彩虹衣衫”,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真不愧是名符其实的 “彩虹的故乡”。
更加幸运的是,我寻访到了编织“彩虹”的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族盘绣传承人李发秀。
一针一线编织的“彩虹”找到李发秀的家非常顺利。
初一见李大姐,她的一身土族传统装扮瞬间就惊艳了我们的双眼:满身艳丽的色彩,领口胸前精致的盘绣,古朴之风扑面而来。
在宽敞明亮的客厅里,李发秀左手拿布料,右手拿针,熟练地游走在黑色绣布上面,专心致志,沉浸在自己的盘绣世界里……对我们的到来,李发秀大姐非常高兴,她的绣品工作台上,红、黄、绿、蓝、桂红、紫、白等七色线整齐地摆放着。
几幅将绣完的作品有石榴、五瓣梅,有太极图,还有一些土族的传统图案,每一幅都呈现出迷人的彩虹色。
我不想打断李大姐的工作,反而更想亲眼看看她是怎样用一针一线编织“彩虹”的。
这指尖上的“彩虹”并非虚言,从李大姐的选线中就能看得出来。
原来,盘绣须选用上等丝线,每种颜色色彩的搭配要根据绣品的规格、内容而定。
她准备绣的一幅“太阳花”纹样,在土族传统中喻意为富贵长寿。
为了达到镶色和顺,每种色彩要从深到浅配十多个色级的绣线,“只有这样才能配色协调、鲜艳夺目。
”配线就已经这么复杂了,而针法却更是十分独特,“无论是我国其他民族,还是其他地区,至今尚未发现能与土族盘绣的针法相媲美的绣品!”李发秀不无自豪地说。
她专门放慢速度让我仔细观察针法。
土族盘绣不用棚架,而是直接用双手操作,针法是“一针两线”,即用一根绣花针,两条色彩相同的丝线,其中一条做盘线,另一条做缝线,作盘线的一根挂在右胸衣服上,作缝线的一根线穿在针眼上。
土族风俗土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奇特的中国土族婚礼)

土族风俗土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奇特的中国土族婚礼)未去青海之前,我对土族毫无了解,几乎都没听说过。
作为我国56个民族之一,土族相对人口比较少,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土族总人口不足29万人。
我国的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甘肃等地,以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最为集中。
关于土族的族源,有着不同的说法,新中国成立后,依据他们的集体意愿,统一称为“土族”,并沿用至今。
土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
在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我邂逅一场别开生面的“土族婚礼”。
土族人民有重礼仪的传统,土族的婚礼,一般分提亲、定亲、送礼、婚礼仪式、谢宴等流程,其实跟传统的汉族也差不多。
但不管是自由恋爱,还是父母指婚,都必须先由男方父母请媒人去向女方求婚。
待女方家长同意后,双方家长会同媒人一起商量定婚。
有趣的是,在双方议礼的时候,女方家会故意索要很多彩礼,但男方家的媒人和长辈经过频频敬酒和多说好话,最后会争取到一个合适的彩礼,令双方都满意。
定亲后,男方家要在三个月内把主要彩礼,请媒人送至女方家。
按土族传统,在未娶亲之前,新郎不得到女方家去。
土族婚嫁,大多在每年正月举行。
在结婚之前的一个月,男方家要请神择吉日,定下结婚的日子。
至于婚礼仪式,更是热闹非凡。
土族人能歌善舞,不仅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在土族举办婚礼时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整个婚礼是在一整套完整、欢乐的歌舞中进行的。
而且姑娘在离开家之前,一般还要哭嫁,感谢山神土主、父老乡亲、父母兄长等亲人的养育之恩和深厚情谊,场面甚是感人。
新郎来接亲,先要向岳父母敬献哈达,拜神佛,礼毕上炕喝茶、吃饭。
伴娘阿姑们会边唱歌边跳"安昭"舞,一直持续到深夜,过程涉及的歌舞有20几种,难怪有人说,土族婚礼就是一场歌舞盛典。
第二天清早,新娘梳妆打扮,头戴五颜六色的纱巾,骑马返回新郎家。
新娘离开后,家人会将一把红筷子扔到院子里,新娘母亲会将新娘穿过的衣服扔到墙外,代表女儿已经出嫁。
关于民俗变迁的一点思考——以青海省互助县土族为个案

摘要民俗,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地域生态人文环境中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稳定性的心理行为特征。
但是,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会随着外界客观环境和时代条件而发生变迁的。
本文以互助县土族为个案,采用田野观察和资料搜索的方法,以传统民俗作为社区文化研究的对象,考察了该县传统民俗文化变迁的现象。
同时在人类学相关的文化变迁理论的指导下,探究了产生这种变迁的原因及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互助县土族民俗变迁Consideration on Folklore Transformation:A Case Study of Tu Nationality in Huzhu County of Qinghai Province //Yu LiAbstract Folklore is stable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that a particular nationality forms during a long period of practical activities in the specific regional ecological-humanistic environment.However,it is not unchangeable.It varies depending on external objective environment and conditions of the age.The thesis takes the case of the Tu Nationality in Huzhu County and adopts the method of fieldwork and material colle-cting,takes the traditional folklore as the object of study,inves-tigates the phenomenon of the traditional folklore culture changes in the county.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related cultural change theory in anthropology,it also explores the causes and effects of the transformation.Key words Huzhu County;Tu Nationality;folklore transformat-ionAuthor's address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nd Sociology,Qing-ha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810007,Xining,Qinghai,China1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本学期前些时候,我们去互助县做过调研活动。
土族的传统节日及风俗

土族的传统节日及风俗摘要:1.土族的传统节日1.1 擂台会1.2 重阳节1.3 送灶神1.4 跳神会1.5 春节2.土族的风俗习惯2.1 饮食2.2 礼仪2.3 婚姻仪式正文:一、土族的传统节日1.1 擂台会擂台会是土族人民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二月初二举行。
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赛马、摔跤、比武等体育活动,同时还会进行唱山歌等传统娱乐活动。
1.2 重阳节重阳节是土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举行。
在这一天,青海省土族人们会携带柴火、酒食等,成群结队地去郊外登山。
1.3 送灶神送灶神是青海省土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腊月二十四日举行。
在这一天,人们将黄泥抹在厨房的墙壁上,上面点一些白点,象征着灶神。
1.4 跳神会跳神会是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东瀛姚马庄一带土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
1.5 春节春节是土族人民最盛大的节日。
在春节前十多天,人们就开始准备,村村户户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
除夕吃年饭,唱家曲,给将要出嫁的姑娘举行戴天头”仪式,各家各户行接神礼,同时还要敬奉灶神和门神。
大年初一,全家大小跪拜神佛,祈求一年平安。
然后给远方亲友拜年,进行娱乐活动。
正月十五年节,人们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二、土族的风俗习惯2.1 饮食土族人民的主食以青稞为主,小麦次之,蔬菜较少,平日爱饮奶茶。
他们十分注重饮食卫生,用饭时每人都有固定的碗筷。
2.2 礼仪土族人民有重礼仪的传统,他们忠实守信,尤其尊敬长者。
如路遇相识的老人,要下马问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位朋友大家好:
欢迎来到美丽的青海。
(欢迎词)青海位于中国的西北部,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总面积72万平方公里。
四周与甘肃、四川、西藏、新疆接壤,是连接西藏、新疆与内地的纽带,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丰富。
而在青海的东北部地区生活着我国一个古老的民族——土族。
今天我们将去游览的便是全国唯一的一个土族自治县,即互助土族自治县,我们将在这里感受青海的少数民族土族的民俗风情。
从这里前往互助大约行驶四十分钟左右,我将利用这段时间给大家介绍一下土族的民俗风情。
土族在西北地区的历史源远流长,据史记载,土族是吐谷浑人的后裔,融合元代蒙古驻主军,逐渐形成为现在的土族。
它的语系主要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今互助、民和、同仁三大方言区。
土族至今仍保留着其民族特有民俗文化和生活习惯。
土族,过去以畜牧业为主,后业发展为以农业为主,信仰喇嘛教,属黄教格鲁派,同时还信奉本教、道教。
1955年正式成立互助土族自治县,距省会西宁市场32公里,是国家4A级景区。
境内交通便利,青藏铁路、兰西高速公路穿越高寨镇而过,平大公路、威北公路、宁互公路连接境内主要景点。
它集中了游览、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民俗宗教朝觐为一体的综合型项目,而极具土族特色民族文化、发育完好的高原生态系统、历史悠久的宗教文化和青稞酒文化构成了互助旅游的四大品牌,同时,它以“二月二擂台会”、“六月六花儿会”、“丹麻会”等民间传统节庆活动和观经会、庙会等吸引着大量游客。
近年来,在青海发展起来的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开幕式也在此举行,为互助增添了一份色彩。
我想大家对互助土族被称作“彩虹的故乡”早有耳闻,但是大家知道这其中的缘由吗?唉,对这位游客说的很好,这是因为土族妇女一般穿乡花小领斜襟长衫,袖子用红、黄、黑、绿、白等不同颜色拼成,恰似天上的彩虹,因此,这里被誉为“彩虹的故乡”,这些颜色还具有象征意义:黑色象征对土地的眷恋、绿色象征生机、生命延续;黄色是对丰收的渴望,金色是财富的象征,能为人们带来幸福;白色代表圣洁、纯洁、善良。
红色代表光明、驱走黑暗,以及对太阳的敬仰;蓝色象征土族性格直率,正如蔚蓝的天空、浩淼的大海;紫色象征灵魂不灭。
而男子戴白色织锦镶边的毡帽,穿开衩长袍或大襟短装。
土族是一个欢快的民族,热情好客,不论你来自何方,他们都会把你当作朋友。
说完服饰不得不提的那便是土族的婚礼了,土族人家对婚礼是很讲究的,不论是自由恋爱还是父母决定的,婚礼都要履行说谋、订亲、讲礼和结婚仪式等程序。
而土族人民是非常重礼仪的,尤其注重尊敬长者,如路上遇到相识的老人,要下马问候。
并且我们的土族人热情好客,主人常说“客来了,福来了”。
如果到土族家里去做客必须喝三次三杯洒,即客人进门时,主人会拿出本地所产的青稞酒迎候在大门口,即所说的迎客“临门三杯酒”不能喝酒或不会喝酒的人,用中指蘸三滴,对空弹三下即可免喝。
,喝完这三杯酒便邀进上炕入座,喝“吉祥如意三杯酒”,而当客人要离开时,热情的土族又敬上三杯酒,称之为“上马三杯酒”。
土族忌讳吃圆蹄牲畜像马、骡、驴之类的,所以各位游客到土家里做客时千万不要提这些哦,不然会被认为不敬的。
说了这么多,大家可能会问有哪些好玩的、好看的地方,不急,下面听我一一道来。
互助土族有风景如画的北山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达11.3万公顷。
整个公园内风景秀丽、奇景迭出,有药水泉瀑布,达坂红叶、胡勒天池,擎天一柱、十二盘坡、孔雀崖、妖魔洞等王牌景点。
公园的旅游设施也十分健全,有森林宾馆、帐房宾馆、石龙山寨。
游客还可骑马、登山、射箭、狩猎、野炊等,体验山林野趣,回归大自然。
“轮子秋”是土族人创造的一项体育娱乐项目,曾代表土族参加了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好评,并且在2009将轮子秋”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土族舞蹈“安召舞”节奏明快、场面热烈,是土族人欢乐的表达方式。
其中始建于1604年的佑宁寺,规模宏大,气势不凡,大小经堂金碧辉煌,建筑彩绘独具特
色。
鼎盛时期僧侣曾达到7000多人,有“湟北诸寺之母”之称。
好了,说了这么多我们也到达了目的地,而土族人民正在表演“轮子秋”我想大家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观看了,但是请允许我在这里稍加啰嗦两句,大家要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请依次下车。
带小孩的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小孩。
接下来的时间就留给大家观赏游览,亲身感受、体验淳朴、独特的土族风情。
一个半小时我们在此集合。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