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里的借代三大类
诗歌修辞手法—借代

诗歌既是文字的艺术,又是情感的表达。
为了使诗歌具有更深度、更富于表现力,诗人常常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其中,借代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手法,通过借用其他事物来代指表达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感情,使诗歌更具意境和感染力。
本文将从借代的定义、分类以及在诗歌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借代是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它通过以别的对象、事物或抽象概念来代表原对象,从而产生一种比喻的效果。
借代能够起到具体形象化、概括和夸张的作用,使诗歌更加生动、富有表现力。
首先,借代可以分为直接借代和间接借代。
直接借代是指通过借用一个具体的形象来代指另一个对象或概念,如“陈如玉”的“陈”即指人名,而代表的是“美丽”、“清秀”的意味。
间接借代则是通过借用一个与原对象有联系的事物来代指原本的对象,如“血泪”一词在诗歌中常常用来代指痛苦和悲伤。
其次,借代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人物借代、物象借代、抽象概念借代等。
人物借代是指通过借用某个人物形象来代指一类人或某种思想情感。
例如,诗人用“李白”来代指豪放不羁的诗人形象,用“杜甫”来代指悲愤时代的诗人形象。
物象借代则是通过借用某个具体的物象来代指某种意象或表达情感,比如用“明月”来代指爱情中的温馨与浪漫。
抽象概念借代则是通过借用某种抽象概念来代指一种情感或意境,如用“云烟”来代指离别的忧伤。
再次,借代在诗歌创作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和效果。
首先,借代能够丰富诗歌的表现力。
通过借用与原对象有关联的事物,能够使诗歌更加形象具体,更加富有表现力。
其次,借代能够起到意境烘托的作用。
通过借用一些特定的形象或意象,能够为诗歌营造出一种特殊的氛围,增加诗歌的艺术效果。
此外,借代还能够产生一种比喻的效果,使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和内涵。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借代在运用时要准确、恰当。
诗人应根据诗歌的主题和受众的理解能力,选择合适的借代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过于奇特或过于晦涩的借代可能会使诗歌变得难以理解和接受。
因此,诗人在运用借代时,应该注重与语境的搭配,避免过度使用或机械使用借代手法。
借代的例子大全古诗词高中

借代的例子大全古诗词高中
1、想当年,金戈铁马——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金戈铁马代指精锐部队。
2、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文天祥《过零丁洋》干戈代指战争。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丝竹代指音乐。
4、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管弦代音乐。
5、晋阳之事,寡人危,社稷殆矣.-《韩非子•难一》社稷代国家。
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庙堂借指朝廷。
7、布衣之怒.-《唐睢不辱使命》布衣代平民。
8、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贺铸《浣溪沙•楼角初销一缕霞》粉香指梅花。
9、今夜还先醉,应烦红袖扶-白居易《对酒吟》红袖代指美女。
10、如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白成灰.-李商隐《马嵬》红粉代指美女。
诗联的修辞手法之四:借代

诗联的修辞手法之四:借代通俗的说,是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这种修辞方法叫借代。
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用出现,而用“借体”来代替。
借代有人的名称借代,物的名称借代,事件借代,按照具体借代的方法,我们通常将借代分为以下几种:1、以部分代表整体。
如以“帆”代“船”,“发肤”代“身体”等。
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帆”就是借代“船”。
2、以人或是事物的特征代本体。
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人或是事物的名称。
如“铁衣”借代边防战士,“旌旗”借代“军队”,如高适《燕歌行》“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其中“铁衣”因为边防战士多身着铁衣而以此借代“边防战士”,“玉箸”本义白如玉的筷子,先用来借代战士家属思念战士的“泪”,再以“泪”来借指战士家属。
又如陈毅《梅岭三章》“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中“旌旗”作为军队的标志而用以借代军队。
再如李商隐《隋官》“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中“日角”借指唐高祖李渊,因为李渊的额角隆起形如日。
此类还有一些特殊的借代,即以相关体来借代本体,如郭沫若挽邹韬奋联“瀛谈百代传邹子,信使千秋哭贾生”中“邹子”是战国阴阳家邹衍,人称“谈天衍”,一语双关借指邹韬奋以及其在文坛的卓越地位;其中“贾生”指西汉杰出政治家贾谊,死时年仅33岁,此也借指邹韬奋,含有痛挽邹韬奋英年早逝之意。
再如张謇挽宋教仁联“何人忍贼来君叔,举世谁为鲁仲连”,因为宋教仁被袁世凯派人刺杀身死,而东汉名将“来君叔”在入蜀时被敌军派人刺杀,此以他来借指宋教仁;“鲁仲连”是战国时齐人,擅于谋略,曾周游列国,为众人排忧解难,以他来借指宋教仁,惋惜宋教仁之英才。
3、工具代本体。
如陆游《谢徐志义》“平生闻若人,笔墨极奇峭”中“笔墨”就是以书写工具“笔墨”来借指文章。
高中语文 高三一轮复习:诗歌中的借代

借代是一种修辞手法,指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的名称来称呼它。
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注意:二者之间没有相似点,只有相关性。
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语句拥有形象突出、特点鲜明、文笔精炼、具体生动的效果。
借代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2.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念奴娇·赤壁怀古》)3.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1.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陈毅《梅岭三章》)2.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3.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赋得古原草送别》)4.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赠孟浩然》)具体代抽象1.南国烽烟正十年。
(《梅岭三章》)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春望》)3.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扬州慢》)4.举酒欲饮无管弦。
(《琵琶行》)工具代本体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2.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过零丁洋》)3.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蝶恋花》)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1.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琵琶行》)2.绿珠捧琴至,文君送酒来。
(庾信《春赋》)3.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李贺《南园十三首》)4.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短歌行》)官职代本体1.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琵琶行》)2.江州司马青衫湿,宣城太守知不知。
(《红线毯》)3.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3)古诗中的借代

(3)古诗中的借代借代是指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的运用可使形象突出,特点鲜明,语言简练而含蓄。
具体有以下几种:(一)以事物之特征或标帜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52.《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王维(唐)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袞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早朝前宫中官员各尽职守,卫士头戴红巾象雄鸡高唱报告天明,专门掌管皇帝衣服的官员正把绣有彩饰的皮衣捧进宫廷。
早朝中层层叠叠的宫殿大门如九重天门,迤逦打开;万国的使节拜倒丹墀,朝见天子,威武庄严。
蔽日的障扇被晨曦照临着向前移动;香炉的轻烟依傍着皇上的龙袍升腾。
朝拜后皇上就要召见贾舍人用五色纸起草诏书;只听到贾舍人服饰铿锵的声音他已回到中书省接受任务去了。
这是一首描写朝廷庄严华贵的唱和诗。
全诗写了早朝前、早朝中、早朝后三个阶段,写出了大明宫早朝的气氛和皇帝的威仪,同时还暗示了贾至的受重用和得意。
其诗雍容伟丽,造语堂皇,格调十分谐和。
文中“佩声归到凤池头”,“佩声”是指身上佩带的饰物发出的声音,这里代人,具体代指贾至。
不言人而言“佩声”,于“佩声”中藏人的行动,使“归”字产生具体生动的效果。
“万国衣冠拜冕旒”以“衣冠”代表官吏,以“冕旒”代表天子,也是以标帜代替事物的借代方法。
如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朱门”借代为富贵之家。
(二)以事物之所属或所在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53.《琴歌》李颀(唐)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主人置备了上等的好酒,宴请大家乐醉今宵。
邀请了一位琴艺高手轻轻弹奏广陵曲谱为酒助兴。
外面月光如水倾泻在静默的城垣上,不时有乌鹊惊飞;银霜满树,木叶萧萧,寒风吹衣,好一派凄冷肃杀之气!室内钢炉中的炭火熏染檀香,明亮的华烛闪烁生辉。
高三一轮复习:诗歌中的借代

借代是一种修辞手法,指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的名称来称呼它。
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注意:二者之间没有相似点,只有相关性。
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语句拥有形象突出、特点鲜明、文笔精炼、具体生动的效果。
借代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2.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念奴娇·赤壁怀古》)3.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1.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陈毅《梅岭三章》)2.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3.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赋得古原草送别》)4.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赠孟浩然》)具体代抽象1.南国烽烟正十年。
(《梅岭三章》)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春望》)3.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扬州慢》)4.举酒欲饮无管弦。
(《琵琶行》)工具代本体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2.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过零丁洋》)3.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蝶恋花》)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1.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琵琶行》)2.绿珠捧琴至,文君送酒来。
(庾信《春赋》)3.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李贺《南园十三首》)4.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短歌行》)官职代本体1.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琵琶行》)2.江州司马青衫湿,宣城太守知不知。
(《红线毯》)3.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借代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借代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借代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借代是不直接说出或写出事物的本名,而是借用和它密切相关的事物名称来代替的修辞手法。
恰当地运用借代手法,既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又可以避免用词的重复,使文章语言富于变化和有幽默感。
借代在古诗词中运用十分广泛,在解读时,要注意领略诗词运用此手法的妙处。
下面列举几种古诗词中常见的借代手法加以分析,所用例句均出自初高中课本。
1.以特征、标志代本体(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朱门”古代王侯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色以示尊贵,古以“朱门”为贵族邸第的代称。
这里代指富贵人家。
(2)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晏殊《蝶恋花》)“朱户”即朱门,代指富贵人家。
(3)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旌旗”,旗帜,这里代指军队。
(4)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雕花栏杆和玉石台阶,这里代指故国的宫殿。
(5)玉勒雕鞍....游冶处(欧阳修《蝶恋花》)“玉勒雕鞍”,玉制的马衔,精雕的马鞍;代指华贵的车马及乘坐的人。
(6)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杨炯《从军行》)“凤阙”,汉武帝曾在长安建造凤阙,凤阙成了长安的标志,这里代指长安。
(7)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李白《将进酒》)“钟鼓馔玉”,鸣钟鼓,食精美的食物。
代指富贵利禄。
(8)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赵嘏《长安晚秋》)“南冠”:戴着楚冠的楚国俘虏。
后代指囚徒或战俘。
(9)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姜夔《鬲溪梅令》)“玉钿”:用珠玉制成的花朵状的女子首饰。
这里代指落梅。
(10)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红巾翠袖”:女子装饰,代指美人。
2.以颜色代本体(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高二语文知识古诗文中的借代

高二语文知识古诗文中的借代“借代”就是不直接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
“借代”也叫“换名”,这样的换名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古诗文中“借代”的方式有以下几种:一、以特征来代本体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用“朱门”代替显贵之家。
②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当官的而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人,在全国这样广大地域中,有几个人呢?)用“缙绅”代一般做官的人。
因古代大臣把笏插在腰带里,所以称作官的`人为“缙绅”。
缙,插;绅,腰带。
二、以部分代整体①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以帆船的突出部分“帆”代整个船。
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以“摧眉”代低头三、以具体代抽象①举酒欲饮无管弦。
(白居易《琵琶行》)以“管”“弦”代表管乐器、弦乐器,这里代表音乐。
②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遥想当年,刘裕率兵北伐,队伍兵强马壮,气吞山河,如同猛虎。
)以“金戈铁马”来代精锐的部队。
③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廉蔺列传》)(蔺相如只是凭着他能说善辩建立了功劳,但是地位竟在我之上。
)以“口舌”代表辩说。
四、以专名代通名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范仲淹《岳阳楼记》)"骚”本指《离骚》,此处作了“诗”的通称。
五、以官职代人①江州司马青衫湿。
(白居易《琵琶行》)以“司马”代白居易,因白居易曾任九江郡司马。
②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杜甫《春日忆李白》)以“开府”代庾信,以“参军”代鲍照。
因庾信在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世称庾开府;鲍照曾任荆州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
六、以作者、产地代本体①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以传说中发明酒的人“杜康”代表酒②有一人控大宛,汗流而至。
(《李娃传》)(有一个人骑着大宛马,跑得汗流浃背地到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词里的借代三大类借代是诗词里经常使用的修辞格之一。
借代是用甲事物来替代乙事物;甲乙二事物没有雷同性质,但互相间存在某种关系。
借代运用得当,能使诗词生动活泼、简洁明了、声韵通畅。
我们说到比喻的时候,引用过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诗中的“沉舟”与“病树”是比喻,作者用来自比;而诗中的“帆”和“春”则是借代,分别用来指代“船”与“枝叶茂盛”。
帆与船,没有类似点,但它们关系紧密。
帆是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春与枝叶茂盛,也没有类似点,但因为春的到来,万木才枝叶茂盛,所以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唐诗宋词里很容易发现各类借代修辞格,但现在博友的诗文里也经常运用。
今天就先看看博友们的作品里的运用,做个借代的初步展示。
凡是我认为是借代格的词汇,都用红字表示,供大家审视酌定。
小区内散步感怀徐曾惠的博客竹木葱葱百草茵,晴天诱我晒精神。
咿呀诧愕骑龙马,白发奈何侍领巾。
确信轮椅非旧岁,长思颤舌失连音。
灰黄夕照沉楼峡,自问今生剩几春?菩萨蛮佳人一声鹤唳汗青今古名媛录,江山代有佳人出。
才美各擅长,花香翰墨香。
沉鱼兼落雁,闭月羞花伴。
蔡李上官班,诗文天下传。
见闻纪屾何故轻生厌世尘,遴将农药断青春。
一瓶下肚无风险,多谢公司假作真。
五律画青梅子十八眼里春山静,无寻岭上鸦。
观花惊燕子,听雨醉枇杷。
流水两三处,茅庐四五家。
心离尘世远,何必着袈裟?长大为国多贡献于孟融主席塑像在身边,主席教导记心间。
全面发展学本领,长大为国多贡献!博友上善若水雅和笔墨纸砚送君前,渔樵耕读归田园。
若得如水相为邻,人生何处不尽欢。
喝火令乱喝杨灵未极...........................瓦壶深处把心揪。
做的是茅台梦,品的二锅头。
..........................七绝无题仲达一瓶美酒作劾由,穷命澳官纱帽丢。
笑我天朝多富庶,敛银十万算清流。
七绝梦游三峡仲达三峡景色旧曾谙,纵酒船头向浪尖。
蜀水巴山寻李杜,月明星硕梦斑斓。
诗词里的借代(b.因果互代)借代可归纳分为三大类:因果互代,整零互代,专普名词互代。
因果互代是借代中最常见的,即事物的“原因”代替事物的“结果”,或相反。
但从实际情况看,“原因”代结果比较多。
因果借代又可细分几种不同情况,但根本的关系是因与果的关系。
比如作家代作品,“人人都来学李杜”,李杜指代李白、杜甫的作品。
因为有作家才有作品,所以是原因代替结果。
下面的各类例子,没有注明作者的,均来自上篇博文:《诗词里的借代(a.初展)》。
1.因代果情僧仓央嘉错----水若兮今生或许错参禅,风月三千,常教孤影诵经少。
来世但能还入梦,春山万里,不使此身负卿多。
此诗中的“风月”和“春山”都指“红尘生活”,是造成他减少“佛事”的原因。
2.果代因沉鱼兼落雁,闭月羞花伴。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都是见到美色后产生的结果,现在都用来指四大美女。
3.容器代内容瓦壶深处把心揪。
做的是茅台梦,品的二锅头。
瓦壶是普通容器,内部装的什么让人揪心。
代替什么内容呢?一定不是他喜欢的茅台或二锅头。
4.地名代地主毛泽东《送瘟神》春风杨柳万千条,六忆神州尽舜尧。
神州是中国的古地名,此句用来指代神州,即中国土地上的居民。
一瓶下肚无风险,多谢公司假作真。
公司生产农药,没有毒死轻生者,因为农药质量很差。
这里的公司指代公司的老板,即主人。
5.产地代产物何故轻生厌世尘,遴将农药断青春世尘,即尘世,宗教界表示与“天堂”、“仙界”相对应的凡尘,即普通人生活的地方,句中代替平民生活。
6.作家代作品蜀水巴山寻李杜,月明星硕梦斑斓。
这里指李白、杜甫作品里所描写的山水风光。
7.工具代操作者确信轮椅非旧岁,长思颤舌失连音。
轮椅,是工具,这里指使用工具的人,即腿脚不便的人。
今年坐轮椅的又换了,去年的不见了。
8.标志代物品心离尘世远,何必着袈裟?袈裟是佛教徒的标志,指代和尚。
一瓶美酒作劾由,穷命澳官纱帽丢。
纱帽是旧时代中国官员的冠戴。
纱帽标志官员身份。
这里指澳大利亚一官员因一瓶酒而丢了官。
做的是茅台梦,品的二锅头。
茅台是茅台酒的牌子,二锅头是北京牛栏山二锅头的俗称,以此称谓指代“酒”。
9.工具代产品笔墨纸砚送君前,渔樵耕读归故里。
这里的笔墨纸砚的文房四宝,是书画文具,用来指代工具产生的成品,如诗词书画等。
10.职业代人员笔墨纸砚送君前,渔樵耕读归故里句中的渔樵耕读指代从事渔业、木业、农业、学业的人员。
诗词里的借代(c.整零互代)整零互代,主要分:整体与部分、整体与个体、大类与小类、材料与物品、抽象与具体等之间的互相替代关系。
这类借代的好处,也是使诗词的词汇变化灵活,避免重复,有时还可增加生动形象的效果。
任何修辞方法的运用都要适合词汇所处的整体语境,不宜孤立地生硬套用。
1.部分代整体宋-葛胜仲《临江仙》二月风光浓似酒,小楼新湿青红。
这句里的青红指代红花草木之类,即颜色部分指代该颜色的整体物品。
唐-裴迪《华子岗》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此句里的履是足的部分,翠是草木的颜色,分别代足迹和草木。
唐-高骈《对雪》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六出指雪花形状,指代雪花。
宋-贺涛《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凌波指美女的身段步态,用来指代美人。
芳香尘埃足迹指代美人。
徐曾惠的博客《傻观登华山照》红红绿绿上华山,哈哈嘻嘻度险关。
眼看逶迤云海里,心随起伏秃岩间。
红红绿绿,旅游人的穿着颜色;哈哈嘻嘻,旅游人的欢声笑语,均用来指旅游者。
徐曾会的博客《言长纸短》抛开帘外月朦胧,贯注当年挑玉虫。
玉虫是灯花中的花药,当花药大而亮时,灯光昏暗,必须把它们挑落。
这里指代灯花,进而指代油灯。
徐曾惠的博客《小区园内散步有感》咿呀诧愕骑龙马,白发奈何侍领巾。
确信轮椅非旧岁,长思颤舌失连音。
灰黄夕照沉楼峡,自问今生剩几春?咿呀,指孩子咿呀学语声音,代表幼儿。
白发,指爷爷奶奶。
他们“变成了孙子孙女”,侍候孙辈。
领巾,指红领巾,进而指代中小学生。
颤舌,指颤动的舌头,发出北方赶马车的吆喝声:得儿儿儿驾!这里用来特指一位一边走路一边发颤音的老头。
连续几年相见,发现逐年变化。
开始,行走如常,发音清脆连续;后来行走拄拐了,发音音量小了;继而推轮椅了,最后不见那位老哥了。
难道他丢下轮椅驾鹤西去了。
常常思念。
春代年,春是年的一部分;或是年整体的一个个体。
2.整体代个体徐曾惠的博客《依东山闲人<凤凰南方古长城>韵》前人不测今人事,苗汉情亲促旅游。
苗汉,民族的集体名词,这里指代贵州云南地区的苗汉同胞们。
3.大类代小类南朝梁-范云《别诗》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木是类,指代小类叶子。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木代叶。
4.小类代大类晓翔LI 五律致青春四季复而循,人生只一春。
一春代一生。
春、年都是构成人生一世大类的次次类。
5.材料代产品宋-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汗青指构成古代书写历史的书简的材料。
隔山唱歌《画》胸中意境手中毫,纸上江山笔下潮。
绘就人生千万景,春秋无悔载歌谣。
毫代毛笔。
毫毛,是毛笔的材料。
清-程之鵕《抵金陵》一片伤心金粉地,落花时节到江南。
金粉地,繁华之地,指金陵;这与“金粉”金贵辉煌有关。
6.抽象代具体宋-苏轼《虞美人》无情汴水向东流,只载一船离愁,向西州。
离愁,抽象的精神状态,指代有重重离愁的人。
宋-汪莘《水调歌头- 客有言志者,未知其用,因赋》铁可折,玉可碎,海可枯,不论穷达生死,直节贯殊途。
直节,气节,抽象精神指代具有实际行为表现的志士仁人。
徐曾惠的博客《小区园内散步有感》竹木葱葱百草茵,晴天诱我晒精神。
精神指代身体。
诗词里的借代(d.普名专名互代)专用名词与普通名词,或别名,互相代替,同样使诗词的词汇灵活多变,方便调谐平仄;有的名称,或是别名,或有典故,有令人想象的余地,别生一番情趣。
1.普名代专名唐-杜甫《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便与先生成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
此句里的“先生”是普通名词,特指专用名词郑虔郑十八。
唐-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陵》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帝乡是普通名词,这里借指当时的京城长安。
唐-尉迟匡《塞上曲》残句:夜夜月为青冢镜,年年雪作黑山花。
青冢是普名,专指王昭君墓:与众不同,其他坟冢长白草,唯有昭君坟茔出青草,故曰青冢。
唐-杜牧《过骊山作》黔首不愚尔益愚,千里函关囚独夫。
独夫指代秦始皇。
(黔首,战国及秦朝时对百姓的称谓。
黔,与黎同,即黑色。
黔首,黎民,即黑头发之人。
本身是部分代整体)徐曾惠的博客《漫歌送南非之父曼德拉荣登天堂》千言万语一锤定:曼老功高坐碧莲。
碧莲,普称莲花,这里指代莲花宝座。
清-黄任《西湖杂书》宋家万里中原土,换得钱塘十顷湖。
此湖特指杭州的西湖。
于孟融《长大为国多贡献》主席塑像在身旁,主席教导记心间。
主席,为普通名词,在此诗中都特指毛泽东主席。
徐曾惠的博客《甲午新春东莞大扫黄有感》从来口岸贫穷县,一跃新城百业乡。
口岸、新城,均指东莞。
雁迹光踪《五律-农民工》文章两司马,茧手几青春?两司马,两个司马氏,普通名词,在这诗句里指代司马相如与司马迁。
2.专名代普名清-顾湄《感怀》莫说长江限南北,建康原是小朝廷。
建康,专有名词,指南北朝时的首都。
毛泽东《沁雨春--雪》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阙词中,出现了五个皇帝的专有名词,但他们指代中国封建社会的历代帝王。
与此对应的一般名词“风流人物”指中国人民,而不是毛泽东或中共中央领导人。
3.别名代正名唐-李商隐《无题》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蓬山,传说中的三神山之一的蓬莱的别称。
唐-杜甫《哀江头》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少陵野老,杜甫自称。
徐曾惠的博客《晨巡稻田》鲤鱼洲头无菊圃,九哥浪迹待人谋。
九哥,别名,指代知识分子“臭老九”。
徐曾惠的博客《甲午新春东莞大扫黄有感》百载神州沦贫弱,卅年赤县再辉煌。
神州、赤县,中国的古名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