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技能大赛

计算机基础技能大赛
计算机基础技能大赛

第四届计算机基础技能大赛策划书一.活动背景

在计算机技能高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物,它拥有众多多可以帮助我们创造更大利益的功能。要利用好计算机,让他为我们带来益处,我们就必须首先掌握好计算机基础操作技能。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计算机而忽视了其他的积累,因此电讯职业学院团委支持举办本次技能大赛,提高全院同学们学习计算机基础的积极性。

二.活动名称:第四届计算机基础技能大赛

三.活动目的:提高全院同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丰富大学校园文化生活,活跃校园气氛,拓展同学们的文化视野,培养的创新意识,营造良好的社团文化气氛,让同学们在以后的日子里有着美好的回忆。

四.举办单位

团委主办,院学生会社会实践部及计算机社团承办。

五. 活动优势:

本次活动是全校举行的有一定专业知识技能的竞赛,计算机技术是社会发展更新速度很快的一种技术,同学们的积极性会很高,也会认真积极的参与,本次活动面向全院宣传,提高了我们

活动的关注程度!比赛届时,将会邀请学校的领导代表出席,各系的学生代表也将会到场观看比赛,场面正式,一定会在科技文化月的发展进程中烙下一个深深的烙印。

六.活动内容:

活动口号:同样的舞台,不一样的精彩!

活动要求:这次活动以提高计算机基础只是水平为目的,为了培养的团队合作能力,以2人为一组报名,比赛分为初赛,决赛进行。活动形式:初赛,决赛

活动时间:

报名;2013年10月28日到2013年10月31日

初赛:2013年11月06日

决赛:2013年11月11日(注:如初赛后统计决赛领导到场人数少就推迟到11月13日)

活动地点:

初赛:机房(暂定)

决赛:X阶梯教室

活动对象:

所有对计算机知识感兴趣的同学(每班限制五组,每组最多两人)

参赛形式:

1.比赛在学校机房和某阶梯教室举行,提供电脑,进行伤及实际

操作(ppt word excle)

2.个人组队以系或班的名义参赛

活动开展方式:

冠名宣传重庆电讯职业学院“计算机基础技能大赛”

宣传安排工作:

为了保证大多数同学本次比赛活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需进行大量的宣传工作,并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

1.宣传以扫楼方式进行由电讯职业学院计算机社团进行宣传,由社会实践部告知各个班的负责人,由各班负责人宣传并统计本次活动的参赛人员,再上交到计算机社。

2.宣传从2013年10月28日开始,提前做好准备,28日海报2张(分别在超市和26栋寝室宣告栏上),并进行宣传单的发放。九.报名事宜

1. 报名事宜:各班负责人处报名(班长)

报名预计时间:2天。

2. 活动细节:初赛:初赛将于在机房(暂定)举行,由计算机社团出题。

十.活动预算

奖品

一等奖:音响

二等奖:LED键盘

三等奖:游戏鼠标

优秀奖:散热器

互动奖:鼠标垫

奖品预算

一等奖260元(一组),二等奖180元(一组),三等奖120元(一组),优秀奖40元(五组),证书50元,宣传单30元,横幅80元,鼠标垫50元。

大约共计1000元

赛后总结

赛后由社会实践部及计算机社团共同做好赛后工作,整理出赛事情况,并交给相关负责人上传到学校网站。

需要注意的问题:教室安静、教室清洁、比赛公平、维持秩序(负责人员,于赛前20分钟,拷在操作所用的机子上,并负责保证题目的安全性。)

活动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1.冷场、无聊【亲友团一起参与活动,设置相关问题,为参赛人员

额外加分,调动积极性,防冷场】

2.题目一样后面的同学就知道操作步骤

3.时间太长,可能会导致提前做完和离场【一起讨论比赛时间安排】

4.请老师

5.电脑、照相机

“计算机基础技能大赛”比赛规则及流程

一、分员、监督员各1名,专家评审组5名。

二、各参赛队伍准时到达比赛场地。

三、主持人介绍各参赛队伍、评委、嘉宾;竞赛设主持人2名,由

主持人宣读比赛规则

四、比赛正式开始

1.比赛全体参赛队伍通过上机方式进行;

2.比赛采用上机操作测试,测试内容包括以下几块:

①文字处理软件Word

②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

③幻灯片软件PowerPoint

五、注意事项

1.各队伍成员必须在赛前二十分钟到场,若果比赛开始还有队

伍没有到场则视为该队放弃比赛。

2.参赛选手不得携带任何文字资料上场。

3.初赛答卷时各队员应严格遵守考场规则独立完成考题,如有

违背考场纪律者则取消其参赛资格。

1、必答题环节队员独立作答,其他人员不得提示,如有违背

规则则视为放弃答题。

2、亲友团互动环节有主持人提问,亲友团回答正确可为参赛

者加分,打错不加分。

3、如比赛结束出现队伍分数相同的情况则让分数相同的队伍

选题做答分出胜负未止。

4、如比赛题目出现异议,该队队员可以提出,结果由裁判裁

定。

计时办法:

计时员规定时间已到,选手未答题,主持人会宣布答题时间已到,此时选手必须停止答题。

奖品设置:

本次竞赛将评出一等奖(一组),二等奖(一组),三等奖(一组),优秀奖(五组)。

一等奖:音响

二等奖:LED键盘

三等奖:游戏鼠标

优秀奖:散热器

互动奖:鼠标垫

重庆市电讯职业学院社会实践部及计算机社团

2013年10月11日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应用》课程 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一)本课程定位与性质 本课程是中级技工学校的公共基础课,是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第一层次,本课程除了要 求学生通过结束课程考试外,还要求通过广东省高新技术办公软件中级考证。 (二)本课程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习、掌握计算机最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2.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的初步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对办公软件文档的排版 和数据的处理能力。 3.为今后的后继计算机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本课程任务 1.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掌握 Windows7 的使用方法, 具有操作微机系统的初步能力。 2.了解计算机文字和表格处理的基本知识,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法。 3. 掌握 Word 2003 文字编辑软件、 Excel 2003 表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Word 和 Excel 综合应用。 (四)课程适用专业、年级、开课时间 1.本课程适:中级技工学校各专业一年级 2.开课时间:第一学年(两学期) (五)课程总学时学分要求 本课程总共105 学时(理论44 学习,实践61 学时)见附表--学时分配表

附:学时分配表 学时分配 章次内容学时 讲授实践第一单元Windows 系统操作1055第二单元文字录入与编辑1046第三单元Word 格式设置与编排1046第四单元表格的制作与设置844第五单元Word 文档的版式1046第六单元Excel 工作簿操作1055第七单元Excel 数据管理1257第八单元Word 与 Excel 综合应用1055其他期中、期末、等级考试复习25817 合计1054461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学时:48(讲课32,上机实习16) 学分:2.5 授课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适用专业:非计算机专业(不包括工学电类) 教材(名称、主编或译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大学计算机基础王保旗,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8 大学计算机基础上机指导迟丽华,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8 主要参考资料: 大学计算机基础冯博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9 大学计算机基础李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9 大学计算机基础应用教程刘春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8 计算机应用技术教程基础范慧琳,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8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本课程是为全校非计算机专业(不包括工学电类)大学一年级新生开设的一门计算机基础必修课。内容涉及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工作原理、计算机的主要应用技术概述(包括日常办公处理、多媒体、网络、数据库等方面的基础性、概念性知识及典型软件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信息安全和社会道德问题等。课程定位为计算机知识非零起点的大学新生,目的是从应用计算机的角度扩展学生的视野,使他们能在一个较高层次上认识和应用计算机,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技术奠定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本课程为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按照本大纲开课的各专业同一教材、统一内容、统一要求、统一考试。 2.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基础性、概念性的知识应从应用的角度出发进行讲解,并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通过典型软件工具的使用来加深理解,提高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兴趣。 3.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

(1)了解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历程、发展趋势以及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2)理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软硬件基本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方法。 (3)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基本功能;熟练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压缩软件、系统维护等实用工具的使用方法;了解其他常用微机操作系统的特点。 (4)了解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概念、基本组成和关键技术;熟练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熟练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方法;基本掌握演示文稿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 (5)理解计算机网络相关的概念、术语;了解计算机网络协议、体系结构;了解Internet 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WWW浏览、收发E-mail、利用FTP下载文件等访问Internet资源的基本方法;掌握Windows网络功能的基本使用方法;了解基本的网页设计方法和步骤。 (6)理解多媒体技术的相关概念和术语;了解动画的概念及动画制作过程。 (7)理解数据库的相关概念和术语;掌握利用Access建立数据库的基本使用方法。 (8)了解计算机及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防病毒软件的使用方法;了解防火墙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4.本课程无需先修课程 三.教学内容 1.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 信息与数据 信息技术及其主要特征 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 计算机的产生及发展历程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多媒体技术的概念与应用领域 数据技术的概念与应用领域 信息安全技术及应用领域 了解信息与数据的关系和含义,了解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了解多媒体技术、数据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的概念与应用领域。 2.计算机组成及工作原理 冯式计算机结构 计算机指令与程序 计算机硬件概念及主要硬件

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项目教学资源建设

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项目教学资源建设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项目教学资源建设”研究报告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1.项目背景 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体系对于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要直接在大面积教学上发挥作用,必须有载体,即一批经典或优秀的实验项目和案例,以系统地诠释这个体系以及实验单元、技能点的内涵。但是,计算机基础教学有一个先天的困难:它没有数理化学科的深厚沉淀,又没有国外现成成果可搬,以应用为主的基础教学的积累随技术更新很快被淘汰,使我们这一领域的教学缺乏基础,比如难以说清楚 C语言的哪几个程序是经典的、网络的哪几个实验是传统的、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哪几个习题是最基本的、数据库的哪几个案例最典型等,所以供学生做的实验和练习五花八门。这在教学中导致不论是上课,还是给学生布置作业、做实验,都有很大的随意性。 为解决以上问题,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09年6月启动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项目教学资源建设”项目,加快对实验项目教学资源的建设。 2.项目的目标和内容 本项目立项意图是集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级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精华资源,编着《计算机基础经典实验案例集》,精心打造一批科学的、权威的、具指导性的实验项目和案例。希望能够借这一建设项目为提升中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验水平、规范课程教学奠定扎实的基础,

期望通过若干年的努力和不断积累,凝练出一批传世的经典实验项目和案例,成为教师的得力工具,为训练学生创新思维提供支持。 《计算机基础经典实验案例集》是一套丛书,它针对《计算机基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简称《基本要求》)提出的以下计算机基础6门核心课程编写:“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 丛书分为9个分册:《大学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Visual Basic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Access)》、《数据库技术(SQL Server)》、《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基础》。 每一分册包括实验项目和典型实验案例,实验项目有两类:经典项目和现代项目。一般而言,经典项目是指具有内容基础性、适用普遍性、实验平台无关性特点,因此这类项目要认真凝炼,使之成为“经典”。现代项目强调应用性、趣味性,是一类贴近技术进步的项目。设计典型实验案例的目的,是希望用几个接近实际应用的案例把本领域的主要实验单元和技能点串联起来,引导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展示完整的实验设计以规范和严格实验教学;因此,它包含了求解实验项目的完整栏目: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内容、参考样章、实验指导、实验报告要求、实验思考题和建议环境。 3.项目质量和期望

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中心改造升级项目建议书 2017年

附件1 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中心改造升级项目 一、总论 1、项目名称 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中心改造升级项目(基于云计算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项目) 2、申报单位概况 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中心下设计算机公共基础实验室、计算机软件实验室、计算机多媒体实验室、教科研实验室。中心现分布于不同的教学楼的3个楼层,实验室建筑面积1200多平方米,设备总值280余万元。中心面向全校各二级学院,承担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计算机专业课程实验、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类课程实验及业余时间面向全校学生的开放性实验等任务,平均每学年开设实验课程接近100门,实验人数6500人以上,实验人时数25万次以上。 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新计算机专业技术的开展与应用都在对机房建设、实验环境、教师教学、实验室管理等都带来模式的革新。基于云计算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被越来越多的院校采纳,为打造我校数字化虚拟实验教学环境,建构学校实验教学云计算基础平台,加快推进数字化虚拟实验室建设,创新实验室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建立学校特色实验课程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探索数字化实验教学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创新;推动课程教学与信息资源的有机整合,完善工程化实验教学体系等要求,我中心现申请升级改造基础教学实验中心设备及环境、建设基于云计算数字化教学资源管理与考试平台,创建考试中心,提升学校实验实训教学面貌,加强教师人员培养档次。 3、拟建地点 拟建在综合楼5--6层,规模15间实验室、1个数据服务中心 4、建设内容与规模 建设内容包含三个方面: (1)改造和升级原有计算机机房设备。 实验中心现有计算机600余台,实验室布局分散,该方案实施应前先搬迁现在所有实验室进行集中建设(搬迁方案见原提交的搬迁报告:综合楼或重型楼)。目前实验室有335台为2012年以前购置,故障率高,维护成本增加,在两年内需要进行更新换代。因此在此基础上利旧建设350点的智能云桌面平台,实现机房设备升级。建设内容:实验数字服务中心机房1间、数据存储服务器2台、网络管理服务器2台、云平台管理服务器8台、云终端控制器350台、移动管理平台5个、网络布线及实验室装修等。 (2)建设网络无纸化考试平台 目前无纸化考试平台的应用在许多高校中逐渐取代纸质试卷考试模式,今年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也开始在部分省市高校试点,而今年计算机工程学院的中职对口高考技能测试的考核中已经开始试

大一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期末考试题

1、在Windows启动后,要执行某个应用程序,下列方法中,___ D __是错误的。 A.在资源管理器中,用鼠标双击应用程序名 B.利用“开始”菜单的“运行”命令 C. 在资源管理器中,选择应用程序,击Enter键 D.把应用程序快捷方式添加到“开始”菜单的“程序”--“启动”组中 2、在Word中,系统默认的中文字体是(B)。 (A)黑体 (B)宋体 (C)仿宋体 (D)楷体 3、在Excel中,使用“保存”命令得到的文件格式为___ D ____。 A、.doc B、.exe C、.txt D、.xls 4、在PowerPoint中,可对母版进行编辑和修改的状态是(C)。 (A)幻灯片视图状态 (B)备注页视图状态 (C)母版状态 (D)大纲视图状态 5、IP地址是由一组长度为(C)的二进制数字组成。 A.8位 B.16位 C.32位 D.20位 6、下列IP地址中,不正确的是(C)。 (A)192.42.34.212 (B)202.116.37.228 (C)202.116.38.256 (D)222.200.132.253 7、下面不属于局域网络硬件组成部分的是(D)。 A.网络服务器 B.个人计算机工作站 C.网络接口卡 D.调制解调器 8、网络传输的速率为8Mbit/s,其含义为(B)。 A.每秒传输8兆个字节 B.每秒传输8兆个二进制位 C.每秒传输8000千个二进制位 D.每秒传输800000个二进制位

9、在一座办公楼内各室计算机连成网络属于(B)。 A.WAN B.LAN C.MAN D.GAN 10、PC机的(C)一般由静态RAM组成。 (A)外存 (B)CMOS系统参数存储器 (C)Cache (D)主存 11、计算机的工作过程本质上就是(A)的过程。 A.读指令、解释、执行指令 B.进行科学计算 C.进行信息交换 D.主机控制外设 12、微型计算机常用的针式打印机属于(A)。 (A)击打式点阵打印机 (B)击打式字模打印机 (C)非击打式点阵打印机 (D)激光打印机 13、操作系统是(A)。 (A)计算机与用户之间的接口 (B)主机与外设之间的接口 (C)软件与硬件之间的接口 (D)高级语言与汇编语言之间的接口 14、“32位微机”中的32指的是(B)。 (A)微机型号 (B)机器字长 (C)内存容量 (D)存储单位 15、要表示从0到99999的所有的数,至少需要用(D)位二进制数。 (A)14 (B)15 (C)16 (D)17 1、在Windows中的“任务栏”上显示的是(A)。 (A)系统正在运行的所有程序 (B)系统后台运行的程序 (C)系统禁止运行的程序 (D)系统前台运行的程序 2、在Word中,要将页面大小规格由默认的A4改为B5,则应该选择“页面设置”命令中的(D)选项卡。 (A)页边距 (B)纸张来源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课程内容改革: 目前我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包含了《计算机基础及应用》、《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四门课程。对于大一新生,全校各专业的学生都开设了《计算机基础及应用》,进入大一下学期,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分别开设了《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从而使计算机公共课程与各专业的计算机课程有机衔接。形成了有序的课程体系。 二、课程教学学时数改革:见机房课表和教学任务书 三、课程教学管理改革 ●2008年成立公共课部,对全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进行统筹管理; ●在日常教学管理中,推进课程组建设,成立了四个课程组; ●在学生意见反馈上,利用教学管理QQ群和院系联系人制度保障 信息的沟通和教学中问题的处理; 四、教学师资力量: ●要求全院教师、特别是副高以上的教师带一个班的计算机基础

课程。引导尽量多的优秀专职教师担任计算机基础课程。 ●在校其他部门,挑选、聘用一批计算机专业的在职员工,作为 兼职的计算机基础教师。培养了一批稳定的师资队伍。 ●聘用在读研究生作为兼职教师,严格把关。坚持试讲制度, 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不聘。 五、考核形式改革:采用无纸化考试 六、学生作业提交方式改革:教师在服务器建立班级账户,学生通 过局域网提交作业,教师随时可以查看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完成作业的时间;也方便学生在实验课内无法完成作业可以在其他时间补交。见实验档案文件夹。 七、课程建设: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四门课程中,《计算 机基础及应用》课程已经通过校级精品课程验收;《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建设依托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已经成功申报了校级精品课程,目前正在建设中;《程序设计基础》校级精品课程的申报工作也已启动。 八、教材建设: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 员会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关于“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指导意见(2007年),组织有多年计算机基础教学经验、教学效果好的优秀教师编写相关课程的教材;并紧跟社会需求,每三年对教材进行重新编写;

计算机基础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现代交换技术》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规划)交换是整个通信网络的核心,《现代交换技术》课程主要讨论交换基础知识,电路交换技术、信令系统、分组交换和ATM交换技术、IP交换技术以及下一代网络与软交换等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交换技术与通信网的概念,理解交换技术的分类,掌握交换网络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硬件结构和软件系统,了解程控交换机的性能指标;掌握信令的概念和功能、信令方式和NO.7信令系统;了解通信工程设计与综合布线技术;掌握分组交换的基本原理和帧中继技术;理解ATM基本原理和体系结构,掌握TCP/IP原理和IP交换技术。掌握下一代网络的体系结构和软交换的工作原理及组网技术,熟悉当今电话通信发展的新技术,为今后各种专业课的学习和从事通信技术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 总结多年课程教学的经验,在分析研究交换技术发展方向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实际,建立一套既符合我院学生实际情况,又具备可操作性的课程教学体系。通过课程建设使本课程的教学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形成立体化教学的新模式,培养学生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能够熟练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在将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使本课程的建设在我院达到先进水平。 二、精品课程建设的整体思路 《现代交换技术》作为一门公共专业课,所涉及的学生人数多、专业面广、影响大。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掌握必要的现代交换理论已成为我院学生必备的素质要求。 《现代交换技术》课程是面向我院所有高职高专学生的公共专业课。课程内容着重讲解交换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新交换技术,并努力增加最新交换技术如IP交换、软交换技术的比重。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掌握现代交换技术的基本概念;能对交换网络进行简单的数据配置;具备一定的设备和网管操作能力;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代交换技术》是一个理论性很强的课程,我们的教学指导思想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精讲多练,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自学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1. 在教学观念上,要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此利用了吴静老师在2009/2010学年第1学期的教改成果,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分组讨论环节,通过讨论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2.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课程录像等现代教学资源,注意声、文、图、动有机结合,将抽象内容形象化、深奥内容通俗化。在课堂教学中充分

(重要)大学计算机基础_大一_考试必备题库

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题库及答案 一、单选题练习 1.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C)组成。 A.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B.主机和外部设备 C.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 2.以下软件中,(D)不是操作系统软件。 A.Windows xp B.unix C.linux D.microsoft office 3.用一个字节最多能编出(D )不同的码。 A. 8个 B. 16个 C. 128个 D. 256个 4.任何程序都必须加载到(C )中才能被CPU执行。 A. 磁盘 B. 硬盘 C. 内存 D. 外存 5.下列设备中,属于输出设备的是(A)。 A.显示器B.键盘C.鼠标D.手字板 6.计算机信息计量单位中的K代表(B )。 A. 102 B. 210 C. 103 D. 28 7.RAM代表的是(C )。 A. 只读存储器 B. 高速缓存器 C. 随机存储器 D. 软盘存储器 8.组成计算机的CPU的两大部件是(A )。 A.运算器和控制器 B. 控制器和寄存器C.运算器和内存 D. 控制器和内存 9.在描述信息传输中bps表示的是(D)。 A.每秒传输的字节数B.每秒传输的指令数 C.每秒传输的字数D.每秒传输的位数 10.微型计算机的内存容量主要指( A )的容量。 A. RAM B. ROM C. CMOS D. Cache 11.十进制数27对应的二进制数为( D )。 A.1011 B. 1100 C. 10111 D. 11011 12.Windows的目录结构采用的是(A)。 A.树形结构 B.线形结构C.层次结构D.网状结构 13.将回收站中的文件还原时,被还原的文件将回到(D)。 A.桌面上B.“我的文档”中C.内存中D.被删除的位置 14.在Windows 的窗口菜单中,若某命令项后面有向右的黑三角,则表示该命令项(A )。A.有下级子菜单B.单击鼠标可直接执行 C.双击鼠标可直接执行D.右击鼠标可直接执行 15.计算机的三类总线中,不包括(C )。 A.控制总线B.地址总线 C.传输总线 D.数据总线 16.操作系统按其功能关系分为系统层、管理层和(D)三个层次。 A.数据层 B.逻辑层 C.用户层 D.应用层 17.汉字的拼音输入码属于汉字的(A)。 A.外码 B.内码 C.ASCII码D.标准码 18.Windows的剪贴板是用于临时存放信息的(C )。 A.一个窗口B.一个文件夹C.一块内存区间D.一块磁盘区间 19.对处于还原状态的Windows应用程序窗口,不能实现的操作是(D )。 A.最小化 B.最大化C.移动D.旋转 20.在计算机上插U盘的接口通常是(D )标准接口。 A.UPS B.USP C.UBS D.USB 21.新建文档时,Word默认的字体和字号分别是(C )。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 教学学时:32(理论)+32(实践) 课程学分:3 先行课程: 适用专业:非计算机类专业 参考教材: 1. 《大学计算机基础》云南大学出版社 2011年2月(主编:张洪明、陈环、刘玉菊、布瑞琴、朱有才) 2. 《大学计算机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8月(主编:周艳萍、施洋) 3.《大学计算机基础》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7年9月(主编:张洪明) 4.《大学计算机基础》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年8月(主编:郭晔) 一、课程性质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面向全校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公共课程。针对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规律,与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和技能密切结合,大学计算机基础向学生系统介绍以操作系统、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包括计算机系统构成、操作系统、办公信息处理、计算机网络、信息检索与安全、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网页设计等内容的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全面提升计算机文化基础的层次,体现文化和信息意识,突出计算机知识的基础性和实用性。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较全面和系统地了解计算机的软、硬件技术和网络的基本概念,具备在网络环境下应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和信息处理能力。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和信息处理原理。 2.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一般知识和操作技术。 3.熟练掌握Word、Excel、PowerPoint的使用和操作。 4.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掌握简单的Html网页设计语言的使用,掌握 Dreamweaver 网页制作基本技术。 5.了解多媒体图像、音频、视频等基本原理,掌握Flash等软件的一般使用。 6.了解和掌握信息检索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 (二)职业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获取计算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具有使用计算机工具进行文字处理、数据处理、信息获取三种能力。 (三)素质养成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和工作作风;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意识和职业道德 4.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信息化处理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四)职业资格证书考核要求 获得云南省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一级C类考证)

计算机基础与综合编程实验报告word文档

《计算机基础与综合编程实验》报告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计算机类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日期

1 实验目的 通过迭代式开发,深入掌握C语言的文件、链表、结构体、动态内存管理等技术,开发实现一个计费管理软件。 2 系统功能与描述 1.添加卡与查询卡的操作 (1)添加卡信息。 ①介绍 添加卡信息时,将添加的卡信息保存到工程目录下的card.ams文件。 ②输入 a、输入菜单项编号1实现“添加卡” b、添加卡信息时输入的卡信息 c、保存卡信息的文件路径 ③处理 a、获取保存卡信息的文件路径。 b、获取添加的卡信息。卡信息包括:卡号、密码、开卡金额、卡状态、开卡时间、截止时间、最后使用时间、使用次数、累积金额。 c、将每个卡信息组装成一条字符串,一张卡的每个信息间用“##”分隔。 d、将保存的卡信息的字符串写到工程目录下的card.ams文件末尾。 ④输出 a、保存成功,则显示添加的卡信息。 b、保存失败,则提示添加卡信息失败。 (2)查询卡信息:

①介绍 从工程目录下的card.ams文件中,读取并解析卡信息,将卡信息显示到界面中。 ②输入 a、输入菜单项编号2实现“查询卡” b、card.ams文件中的卡信息 ③处理 a、获取保存卡信息的文件路径。 b、逐行读取该文件中的卡信息并解析。 c、将将解析结果保存到内存中,在界面上显示读取出来的卡信息。 ④输出 a、读取失败,提示没有该卡的信息。 b、读取成功,则在界面输出卡号,状态,余额,累计使用,使用次数,上次使用时间,一共六个信息。 2.上机: ①介绍 根据用户输入的卡号和密码,判断该卡能否进行上机。更新可以上机卡的状态。 ②输入 a、输入菜单项编号3,实现“上机功能” b、输入卡号和密码 c、链表和文件中添加过的卡信息 ③处理 a、执行上机操作时,从卡信息文件中获取卡信息,添加到链表中。 b、以卡号和密码为条件,遍历链表中的卡信息,找到与输入条件相符的卡信息。 c、如果找到,以列表方式显示该卡的上机信息,并更新卡信息。如果未找到,就提示用户。 ④输出

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建设方案

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建设方案 目前计算机应用技术涉及到几乎所有的机关、企业、事业、公司单位,任何有关IT行业的单位都需要用到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对计算机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工作就变的十分重要,因此,该专业的适用领域非常广泛。由于计算机应用领域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高,要求从事该职业的人员要熟悉计算机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具备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一定的文化素养。为此,计算机应用专业现代化建设就成业推动我国各企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动力资源。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人才,在全国提升人力资源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的来源依赖于课程这个主渠道。而我们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开设的时间不长,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在校领导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专业建设不断完善、成熟,教育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从市场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情况来看,我们的计算机教学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因此,课程建设是重点,它的建设要从修订教学计划入手,对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系统改革,构建素质、能力为主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新模式。课程建设与改革是迫切的,必须的,同时也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一、计算机应用专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教育目标受某一社会发展阶段对文化优化、对人才就业的现代化影响,而教育既承担人的培养任务,又有文化发展的前瞩性目标。所以,教育目标既是现代化的课题,又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改革。对我国现代化而言,还是一个由中国国情出发,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体转换过程。因而,在专业现代化建设的教育体系里,计算机应用专业对文化整体转换过程。因而,在专业现代化建设的教育体系里,计算机应用专业对文化整体现代化的需求,对教育内部现代化的评价标准,对教育外部赶超世界水平,产业发展优势的定位,都有许多亟待研究的现代目标。 (一)教学目标 1.明确培养目标。 针对当前我校学生基础理论相对薄弱,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社会需求较大的特点,对我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学改革,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为主。其主要的培养方向是: (1)能熟练使用办公自动化软件、胜任计算机日常维护和保养的电脑操作人员; (2)能进行简单网页制作、网页动画设计、产品演示课件制作的企业Internet维护与应用人员; (3)能熟练使用PhotoShop等图形图片处理软件进行印刷图片、产品广告、网页图片及课件设计与制作的人员。 (4)能熟练运用电路基础及单片机课程的知识。 (5)能进行一定能力的软件设计与开发。

大学计算机基础考试试题

山东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期末补考试题 (时间:110分钟共100分) 年级:2014级专业考试科目:大学计算机 试题类别: A (A/B/C) 考试形式_闭_(开、闭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现代信息技术是一种综合性技术,它的支柱技术主要包括________。 A、微电子技术、网络技术和材料技术 B、自动化技术、人工智能和控制技术 C、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 D、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 2、目前普遍使用的微型计算机,所采用的逻辑元件是______。 A、电子管 B、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C、晶体管 D、小规模集成电路 3、以下对于ASCII码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全称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可用来表示128个字符 B、标准ASCII码使用7个二进制位对字符进行编码 > C、ASCII码字符储存时占一个字节,最高位为1 D、ASCII码是使用最广泛的西文字符集 4、在计算机内部用于存储、交换、处理汉字时所使用的编码叫做 A、国标码 B、机内码 C、区位码 D、字形码 5、电子计算机技术在半个世纪中虽有很大的进步,但至今其运行仍遵循着一位科学家提出的基本原理。他就是。 A、哈夫曼 B、爱因斯坦 C、爱迪生 D、冯·诺依曼 6、在PC中,当相互联系的两个设备在处理速度上存在差异时,经常会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A、采用新的指令系统 B、修改设备间的接口 C、采用新的制作工艺 D、添加缓存 7、若一幅分辨率为640*480的彩色图像,量化的像素深度为16位,则没有经过压缩至少需要________字节来存放该图像文件。 - A、600KB B、1200KB C、9600KB D、300KB 8、24×24汉字点阵字库中,表示10个字形需要________字节。 A、72 B、720 C、240 D、720K 9、若一台计算机的字长为4个字节,这意味着它。 A、能处理的数值最大为4位十进制数9999 B、能处理的字符串最多为4个英文字母组成 C、在CPU中作为一个整体加以传送处理的数据为32位 D、在CPU中运行的结果最大为2的32次方 10、要结束一个应用程序可以使用快捷键________。 A、Alt+Esc B、F1 C、Ctrl+Esc D、Alt+F411、Windows中,网上邻居的作用是。 A、查看并使用网络中的资源 B、保存文件的碎片 C、存放被删除的文件 D、查看管理本地计算机的所有资源 12、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A、硬盘中的信息可以直接被CPU处理 B、软盘中的信息可以直接被CPU处理 C、内存中的信息可以直接被CPU处理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3、关于Windows的菜单命令,若某个命令后跟有“…”,则表示______。 A、执行该命令后将有一个对话框出现 B、该命令现在处于设定状态 { C、该命令处于运行中 D、用鼠标指向该命令后将有下一级联菜单出现 14、下列名称中,可作为文件主名的是_________。 A、SYS B、CON C、TEST*1 D、PRN 15、以下关于Windows 2000中桌面设置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通过控制面板中“显示”程序项的“外观”选项卡只能改变桌面和窗口的颜色 B、通过“显示”程序项的“效果”选项卡可以配置显卡 C、通过“显示”程序项的“背景”选项卡可以设置背景图案和墙纸 D、屏幕保护程序的作用是为了保护用户的视力 16、Word 中,如果用户选中了大段文字,不小心按了空格键,则大段文字将被一个空格所代替。此时可用_____ 操作还原到原先的状态。 A、替换 B、粘贴 C、撤消 D、恢复~ 17、在Word编辑状态下,操作的对象经常是被选择的内容,若鼠标在某行左边的选定栏,下列哪种操作可以仅选择光标所在的段落 A、单击鼠标左键 B、将鼠标左键击三下 C、双击鼠标左键 D、单击鼠标右键 18、以下关于格式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击格式刷,只能一次复制格式 B、双击格式刷,可多次复制格式 C、使用格式刷会替换目标文本的内容 D、格式刷可用于复制文本或段落的格式 19、在EXCEL的单元格中,如要输入数字字符串0344(电话号码)时,应输入___________。 A、0344 B、"0344" < C、0344' D、'0344 20、在Excel2000中,如果一个单元格中的显示为:“#####”,这表示。 A、公式错误 B、数据错误 C、行高不够 D、列宽不够 21、在Excel中,利用填充柄可以将数据复制到相邻单元格中,若选择含有数值的左右相邻的两个单元格,按左键向右拖动填充柄,则数据将以_____ 填充。 A、等差数列 B、等比数列 C、左单元格数值 D、右单元格数值 22、将Excel工作表中单元格E8的公式“=$A3+B4”复制至G8,应变为________。 A、公式错误 B、=$A3+D4 C、=$A3+B4 D、=$C3+D4 23、在Excel中,当公式中出现被零除的现象时,产生的错误值是_____ 。 A、#N/A! B、#DIV/0! C、#NUM! D、#VALUE! 24、在Excel中,在打印学生成绩单时,对不及格的成绩用醒目的方式表示(如用红色表示等),当要处理大量的学生成绩时,利用________命令最为方便。 】A、查找B、条件格式 C、数据筛选D、定位 25、某公式中引用了一组单元格,它们是(C3:D7,A2,F1),该公式引用的单元格总数为_________。 A、4 B、8 C、12 D、16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建设方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建设方案 课程教学是决定学校人才培养、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最基本要素,也是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的根本性体现。课程的精品化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从过程来看,精品课程建设更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在全区各中等职业、技工学校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程,也是自治区中职、技工学校进行计算机应用能力技能鉴定和等级考核大纲对应的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努力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使学生具有信息时代所要求的基本科学素质,并能站在信息时代发展的前列,推动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步伐。该课程虽然多年来在多所学校已被列为省级精品课程,但作为一门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类公共基础必修课,从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的目标出发,着眼于推动我区信息化建设发展步伐,我们有必要把该课程的精品化建设作为一种社会责任秉承“系统工程建设”的理念,不断地去完善它。 一、课程建设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经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遵循因材施教原则,突出教学过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推动理论与实践、文化基础与专业技能、学习做人与学习做事的结合。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精品专业建设,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课程建设总目标 本课程建设总体目标:一方面,通过建立健全课程标准及课程考核体系、规范教学文件、教学资料和创建适用的实习实训基地,使得

教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另一方面,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教学质量。达到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 三、课程建设依据 我校承担着我区商贸流通领域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任务,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教育的不断重视,近年来学校生源结构变化较大,加上信息化技术更新频繁,信息技术类课程建设任务不断加大,特别是根据自治区教育厅2007年下发的《关于在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进行计算机应用能力技能鉴定和等级考核的通知》(新教职成〔2007〕1号)文件和中职、技工学校在能否很好地推动我区信息化建设步伐,促进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工作,提高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技能水平,推行职业资格证书等工作的实施环节,《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精品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四、课程建设思路及步骤实施阶段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持续改进,长期积累和沉淀。结合本课程特点,建设思路和步骤分如下阶段实施:分析就业需求和课程培养目标-进行课程总 体设计与步骤实施阶段-分析教学任务实施的可行性-明确课程建设 目标-确定课程建设内容-建设保障-实施-总结-持续改进。 (一)分析就业需求和课程培养目标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面向全校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承载着培养全校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潜在行业技能的双重教学任务,为使学生尽快地适应社会,实现学校与企业“无缝接轨”的教学目标。通过深入学生实习、就业所在的企业进行调查并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到学校对学生进行培训,请毕业生返校座谈等与企业沟通方式,了解社会对技工学生的需求,从而使课程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根据教学目标,随时调整教学内容,保持与时俱进。同时,

重庆科技学院大学计算机基础考试题及答案

重庆科技学院大学计算机基础考试题及答案

题干【1】是空,答案在题后面。 【1】软件是指专门为某一应用目的而编制的软件。应用 【1】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直接基础。微电子技术 【1】语言是独立于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高级 157.6875D=【1】B。 10011101.1 1KB内存最多能保存【1】个ASCII码。 1024 2个字节代码可表示【1】种不同的状态(要求计算出结果)。32768 33.125D=【1】B。100001.001 8个二进制位可表示【1】种不同的编码状态。 256 8位无符号二进制数能表示的最大十进制数是【1】。255 CAD的中文意思是【1】。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设计 CPU能直接访问的存储器是【1】。内存□主存□内存储器□主存储器□RAM和ROM CPU通过【1】与外部设备交换信息。内存□内存储器□主存储器□主存

B的存储空间(要求计算出结果)。 200 按使用的主要元器件分,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代。它们所使用的元器件分别是电子管、【1】、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晶体管 按照16×16 点阵存放国标码GB2312-80中一级汉字(共3755个)的汉字库,所占的存储空间数大约为【1】KB(要求计算出结果、取整数部分)。117 标准ASCII码字符集采用的二进制码长是【1】位。7□七 采用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属于第【1】代计算机。四□4 从软件的角度来说,高级语言编译程序属于【1】软件。系统 存储器是由许多存储单元组成的,为使计算机能识别这些单元,给每个单元一个编号,这些编号称为【1】,计算机就是根据它来访问存储器的。 地址 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英文简称是【1】。VLSI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采用的物理器件是【1】。 电子管

修订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编号: 120007 英文名称:Foundation of Computer Application授课对象:全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课程类型:公共必修课先修课程:无 学时:72学分:4 课程简介: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公共必修课。本课程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以“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计算思维能力”作为计算机基础课程培养目标,重点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和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熟练应用OFFICE办公软件完成文档编辑、数据处理、演示文稿制作等工作任务,能利用网络搜索信息及下载文件,收发电子邮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熟练操作计算机的能力。 建议选用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张小梅等主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目: 1、《大学计算机》蒋加伏等主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计算机应用基础》黄逸凡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3、《计算机应用基础(winsows7+office2010)》周利明主编南明大学出版社 4、《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2级教程:MS Office高级应用(2013年版)》教育考试中心高等教育出版社 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20%,考勤成绩占10% 期末考试占70% 执笔人:李小红,范建坤 编写时间:2014年12月

第一部分: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本课程是面向全校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通过比较系统、概括性地讲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础知识与应用技术,并配合必要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能力和思维方法,使计算机成为学生获取知识、提高素质的有力工具,促进相关学科的学习,为今后学习、生活奠定计算机应用的基础。其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的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结构、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文字、表格、演示文稿制作与处理的能力,具有初步的Internet网使用能力,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安全知识,形成必备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将来应用计算机进行文字、表格处理、演示文稿的制作、网络信息检索、电子邮件收发以及网络的学习、毕业论文的排版等奠定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目的: (1)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2)为后继的计算机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必备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结构、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文字、表格和幻灯片制作与处理的能力,具有初步的Internet使用能力,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安全知识,形成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三、课程的内容与学时分配

大学计算机基础考试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物理器件采用晶体管的计算机被称为( ) A、第一代计算机 B、第二代计算机 C、第三代计算机 D、第四代计算机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著名的"人机大战"中,世界象棋冠军下棋输给电脑,说明电脑比人聪明 B、随着社会信息化与计算机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 C、因为计算机不能完全模拟人脑的功能,故电脑没有多大用 D、计算机已经可以模拟人脑的功能,故以后会取代人类 3、计算机的CPU每执行一个( ),就完成一步基本运算或判断. A、语句 B、软件 C、程序 D、指令 4、下列四种软件中,属于系统软件的是 ( ) A、WPS B、Word C、Excel

D、DOS 5、32位微型计算机中的32是指( ) A、微机型号 B、机器字长 C、存储单位 D、内存容量 6、微型计算机中,I/O设备的含义是( ) A、输入设备 B、输出设备 C、输入输出设备 D、控制设备 7、对于R进制数,在每一位上的数字可以有( )种 A、R/2 B、R–1 C、R D、R+1 8、计算机中的机器数有3种表示方法,下列()不属于这3种表示方式。 A、反码 B、原码 C、补码 D、ASCII码

9、汉字的国标码由两个字节组成,每个字节的取值均在十进制()范围内。 A、33~126 B、0~127 C、161~254 D、32~127 10、能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设备并使得应用软件能方便、高效率地使用这些设备的是()。 A、数据库 B、编辑软件 C、操作系统 D、键盘 11、Windows98桌面的背景颜色可在显示器属性对话框中的()选项卡内设置。 A、背景 B、外观 C、刷新 D、设置 12、下列操作中()不能打开“控制面板”。 A、在“开始”菜单的“设置”子菜单选取 B、在“开始”菜单的“运行”子菜单中选取 C、在“我的电脑”窗口中选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