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合成工艺学期末考试重点

合集下载

高聚物合成工艺学 考试重点

高聚物合成工艺学 考试重点

◆2、自由基聚合、聚合工艺,生产高分子有何特点?聚合工艺:本体聚合、乳液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特点:自由基聚合所得的均聚物或共聚物都是碳碳主链的线性高分子量聚合物。

在纯粹状态下是固体,由于结构规整性差,所以多数是无定型聚合物。

物理状态与Tg有关。

◆4、PVC生产工艺,用乳液法和悬浮法的特点和区别?两者喷雾干燥后产品PVC都是粉状物。

悬浮得到的产品粒径约为100微米,而乳液得到的粒径在数10微米左右。

但加入增塑剂调合后,乳液聚合干燥的产品则生成糊状分散体系,静置后不沉降,而悬浮法的产品不能生成糊状物。

所以树脂绝大数是由悬浮法生产而需要PVC糊进行塑料成型加工时则必须用乳液法。

◆5、自由基聚合合成橡胶一般采用什么工艺?为什么?乳液聚合。

因为合成橡胶在室温下为弹性体状态,容易粘结成块,所以不用本体和悬浮聚合生产。

如果用溶液聚合则增加溶剂回收工序,成本提高了。

◆6、本体聚合特点优点:无其他反应介质;产品纯度较高;过程简单,无需回收缺点:(1):散热困难原因:体系放热大,单体比热小,传热效率低解决方法:设计反应器时尽可能增大传热面积,采用分段聚合,进行预聚合;向单体中添加聚合物以降低单位质量物料放出的热量,降低转化能(2):凝胶效应原因:聚合不完全解决方法:后处理去除未反应的单体◆7、悬浮聚合的特点优点:(1):散热容易(2):以水作为介质,成本低,溶液产品易沉淀,分离方便(3):产品颗粒形状好,符合不同颗粒要求(4):体系粘度低,温度易控制,产品质量稳定,易搅拌,易除去,回收方便缺点:带有少量分散剂残留物,不易产生透明,绝缘性好的产品,分子量比溶液聚合高,杂质比乳液聚合少◆8、有机液滴在水相中稳定的条件(1):有机分散相与水连续相的界面之间应当存在保护膜或粉状保护层以防液滴凝结(2):反应器的搅拌装置应具备有足够的剪切速率以便凝结的液滴重新分散(3):搅拌装置的剪切力应当能够防止两相由于密度不同而分层。

高分子合成工艺学++6卷答案

高分子合成工艺学++6卷答案

洛阳理工学院/ 学年第二学期高分子合成工艺学期末考试试题卷(6)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26分)1、本体聚合 乳液聚合 悬浮聚合 溶液聚合2、异氰酸酯 多元醇 聚加成3、加成聚合反应 逐步聚合反应4、聚合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5、表面活性剂6、分为离子型、非离子型7、TiCl4-Al(C2H5)3 TiCl3-Al(C2H5)38、混缩产物9、锦纶10、浓缩法 直接合成法11、热硫化型 室温硫化型12、聚酰胺13、合成树脂14、单体溶胀的胶束评分标准每个空1分,多答、少答、错别字均不给分;同一空有两个意义相同的答案时,写上其一均给分。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A2、D3、C4、D5、A6、C7、B8、C9、A 10、A评分标准答对给1分。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1分)1、溶液聚合:将单体溶解在适当的溶剂(水或有机溶剂)中,在自由基引发剂作用下进行的聚合方法。

评分标准:完整答题给3分2、乳化剂:能使油水变成相当稳定且难以分层乳状液的物质。

结构中同时含有亲油/亲水基团。

评分标准:完整答题给3分。

3、反相乳液聚合可溶于水的单体制备的单体水溶液,在油溶性表面活性剂作用下与有机相形成油包水型乳状液,再经油溶性引发剂或水溶性引发剂引发聚合反应形成油包水(水/油)型聚合物胶乳。

评分标准:完整答题给3分,4、界面缩聚法:将可以发生缩聚反应的两种有高度反应活性的单体分别溶于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使缩聚反应在两相界面进行的方法。

评分标准:完整答题给3分5、互穿网络聚合物IPN:两种交联结构的聚合物相互紧密结合,但两者之间不存在化学键的聚合物体系。

评分标准:完整答题给3分。

6、热扭变温度:将试样置于油浴中,油浴以每分钟2℃的速度逐渐升高温度,试样中部承受负荷为1.875 MPa和469 kPa。

压杆下降为0.254 mm时的温度为该负荷的热扭变温度。

评分标准:完整答题给3分,“压杆”前2分,后1分7、熔融指数:在标准的塑性计中,加热到一定温度(一般为190℃),使聚乙烯树脂熔融后,承受一定的负荷(一般为2160g)在10min内经过规定的孔径(2.09mm)挤压出来的树脂重量克数。

高分子合成工艺学考试内容

高分子合成工艺学考试内容
品名 水 VC PVA HPMC 用量 18T 10 m3 3.3kg 2.2kg 品名 NH4HCO3 NaOH EHP 用量 7.0 2.0 16.7
4-5 悬浮聚合工艺控制因素
Technological Factors of Controlling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时间
实施方法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配方主要成分单体引发剂单体引发剂溶剂单体引发剂分散剂水单体引发剂乳聚合场所单体内溶剂内单体内胶束内聚合机理自由基聚合一般机理聚合速度上升聚合度下降容易向溶剂转移聚合速率和聚合度都较低类似本体聚合能同时提高聚合速率和聚合度聚合动力学遵循一般的自由基聚合的动力学过程04rp04xn06聚合过程特点p48p58p55p76生产工艺设备简单易制备板材和型材一般间歇法生产热不容易导出传热容易可连续生产
生产工艺
产物特性
较纯净,留有少量 分散剂
聚乙烯生产配方(213)
• • • • • 乙烯 氧和过氧化物 烷烃,烯烃,氢,丙酮,丙醛等 抗氧剂 润滑剂 etc
P215
压缩 聚合 分离 后处理
(1)聚合放热强烈
(2)聚合转化率较低
通常在20%一30%,因此大量的乙烯必须循环使用。 (3)平均分子量低 乙烯高压聚合的链终止反应非常容易发生,其 转化率较低,因此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小。 (4) 乙烯高温高压聚合,分子链支化
乙烯的杂质一般有甲烷、乙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硫化物等。 乙烯中杂质越多,则聚合物的分子量越低,且会影 响产品的性能。有的杂质如乙炔还可能引起爆炸。
一氧化碳和硫化物的存在会影响产品的电绝缘性能。 乙炔和甲基乙炔能参与反应,使聚合物的双键增 多,因此影响产品的抗老化性能。 工业上,乙烯的纯度要求超过99.95%。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原理-期末复习重点(升华提升版).docx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原理-期末复习重点(升华提升版).docx

1聚合物主要有哪几种聚集态形式?玻璃态(结品态)、高弹态和粘流态2线性无定形聚合物当加工温度T处于Tb < T <Tg, Tg<T<Tf, Tf <T <Td时,分别适合进行何种形式的加工?聚合物加工的最低温度?T<Tg玻璃态一一适应机械加工;聚合物使用的最低(卜-限)温度为脆化温度TbTg <T <Tf高弹态,非晶聚合物Tg <T <Tf温度区间,靠近Tf 一侧,粘性大,可进行真空、压力、压延和弯曲成型等;高弹形变有时间依赖性,加工屮有可逆形变, 加工的关键的是将制品温度迅速冷却到匹以下;结晶或部分结晶聚合物在Tg〜Tm,施加外力〉材料的屈服强度,可进行薄膜或纤维拉伸;聚合物加工的最低温度:玻璃化温发TgT > Tf (Tm)粘流态(熔体,液态)比Tf略高的温度,为类橡胶流动行为,可进行压延、挤出和吹塑成型。

可进行熔融纺丝、注射、挤出、吹塑和贴合等加工3熔融指数?说明熔融指数与聚合物粘度、分子量和加工流动性的关系,挤出和注塑成型对材料的熔融指数要求有何不同?熔融指数(Melt Flow Index)一定温度(T>Tf或Tm)和压力(通常为2.160kg )下,10分钟内从出料孑L (0=2.095mm )挤出的聚合物重量(g/ 10 min)。

a评价热塑性聚合物的挤压性;b评价熔体的流动度(流度4)= 间接反映聚合物的分子量大小;c购买原料的重要参数。

分子量高的聚合物,易缠结,分子间作用力大,分子体积大,流动阻力较大,熔体粘度大,流动度小,熔融指数低;加工性能较差。

分子量高的聚合物的力学强度和硬度等较高。

分子量较低的聚合物,流动度小,熔体粘度低,熔融指数大,加工流动性好。

分了量较低的聚合物的力学强度和硬度等较低4解释:应变软化;应力硬化;塑性形变及其实质。

几是塑料使用的下限温度;应变软化:材料在拉伸吋发热,温度升高,以致形变明显加速,并出现形变的细颈现象。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学复习要点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学复习要点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学复习要点5、特数某公支数=1000,1特=9旦,1特=10分特,1g/旦=0.0882N/te某=0.882cN/dte某=8.82cN/te某。

6、PET分子存在两种空间构象:(略)7、切片干燥的目的是除去水分、提高切片含水的均匀性、提高结晶度及软化点。

8、聚酯切片干燥设备分为间歇式和连续式两类。

10、聚酯纤维的熔体纺丝成型可分为切片纺丝和直接纺丝两种。

11、聚酯纤维一般一纺丝速度高低可分为常规纺丝、中速纺丝、高速纺丝和超高速纺丝。

12、冷却吹风工艺条件主要包括风温、风湿、风速。

13、TCS生产工艺特点:(略)14、根据不同纺速下纤维的DTA谱图,可以得到以下信息:在较低纺丝速度下,卷绕丝在低温侧(130度)附近仍有冷结晶峰出现,在高温侧(250度)附近有结晶熔融吸热峰,只有在卷绕丝进行拉伸热处理后,低温侧的冷结晶峰才消失。

但随着纺丝速度的提高,DTA曲线上的冷结晶峰逐渐减少并向低温方向移动,纺速达5000m/min以上时,冷结晶峰消失,而熔融峰随纺速提高逐渐变得尖锐,并略向高温侧移动。

15、在“涤纶长丝拉伸加捻机示意图”中2:卷绕丝,6:加热器,12:钢丝卷。

16、聚酯纤维的性质:1)力学性能:强度高、伸长率适中、模量高、回弹性好、耐磨性好。

2)化学稳定性:耐酸性、耐碱性、耐溶剂性。

3)耐微生物性。

17、简单介绍改进涤纶染色性的方法:1)分散性染料常压可染改性涤纶,2)制备阳离子染料可染的改性涤纶,3)制备用酸性染料可染的改性涤纶。

18、聚酰胺纤维是指纤维大分子主链由酰胺键连接起来的一类合成纤维。

19、根据己内酰胺水解聚合机理,可把己内酰胺的水解开环聚合分为三个阶段:1)己内酰胺的引发和加成,2)链的增长,3)平衡阶段。

20、聚己内酰胺的熔体黏度随着数均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加,在恒定温度下,有下列关系:(略)式中(略)为熔体黏度,(略)为数均分子量。

21、聚酰胺高速纺丝的卷绕速度较高,要求每个纺丝头的吐胶量比普通纺丝的吐胶量大得多,为此需增加螺杆挤出量和提高纺丝熔体的均匀性。

高分子合成工艺学++5卷答案

高分子合成工艺学++5卷答案

高分子合成工艺学++5卷答案洛阳理工学院/ 学年第二学期高分子合成工艺学期末考试试题卷(5)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26分)1、基本有机合成、高分子合成、高分子合成材料成型2、水3、亲水基团亲油基团4、胶乳颗粒成核颗粒增长5、缩合聚合反应6、共缩聚物7、固相缩聚法8、间歇式液相本体法、液相气相组合式连续本体法、淤浆法(又叫做溶剂聚合法)9、锦纶10、聚丙烯酰胺11、聚异戊二烯12、电解质凝聚法冷冻凝聚法13、生胶塑炼胶料混炼混炼胶的加工成型硫化14、粘度稳定剂15、聚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评分标准每个空1分,多答、少答、错别字均不给分;同一空有两个意义相同的答案时,写上其一均给分。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B,2、A,3、D4、B5、C6、B7、B8、C9、C 10、D评分标准选对给1分,。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1分)1、反相悬浮聚合法:将水溶性单体的水溶液作为分散相悬浮于油类连续相中,在引发剂作用下进行聚合的方法。

评分标准:完整答题给3分2、临界胶束浓度(CMC):表面活性剂分子形成胶束时的最低浓度。

评分标准:完整答题给3分。

3、配位聚合:是指烯类单体的碳-碳双键首先在过渡金属引发剂活性中心上进行配位、活化,随后单体分子相继插入过渡金属-碳键中进行链增长的过程。

评分标准:完整答题给3分,4、熔融缩聚法:无溶剂情况下,使反应温度高于原料和生成的缩聚物熔融温度,即反应器中的物料在始终保持熔融状态下进行缩聚反应的方法。

评分标准:完整答题给3分5、静态界面缩聚:分别含有两种可发生缩聚反应单体的水相与有机相静置分为两层液体时,其界面可以发生缩聚反应。

评分标准:完整答题给3分。

6、维卡耐热温度:将试样置于每小时升温50℃的等速升温烘箱中,试样上放置测试用金属针,面积为一平方毫米,负荷为50N。

金属针刺入塑料深度为1mm时的温度为维卡耐热温度。

评分标准:完整答题给3分,“金属针”前2分,后1分7、应力破裂:在使用过程中塑料时常需承受外界压力或存在有成型时产生的内应力,塑料可能对某种溶剂在无应力状态下稳定,但在应力下接触溶剂时产生破裂的现象。

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学期末考试复习

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学期末考试复习

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学期末考试复习1、降解:聚合物在成型、贮存或使用过程中,因外界因素如物理的(热、力、光、电、超声波、核辐射等),化学的(氧、水、酸、碱、胺等)及生物的(霉菌、昆虫等)等作用下所发生的聚合度减少的过程。

2、比热容单位质量材料升高1度时所需的热量,单位KJ/Kg、K3、表观密度指料粒在无外压力下包含空隙时的密度4、解取向:在热的作用下取向的大分子链趋向紊乱无序的自发过程称为解取向。

5、拉伸取向:大分子链、链段等结构单元在拉伸应力作用下沿受力方向的取向。

6、偶联剂:增强塑料中,能提高树脂和增强材料界面结合力的化学物质、偶联剂分子是一类多官能团物质,它的一端可与无机物表面的化学基团反应,形成牢固的化学键合,另一端则有亲有机物的性质,可与有机物分子反应或物理缠绕,从而把两种性质不同的材料牢固结合起来。

7、抗静电剂:是一类能够降低塑料表面电阻率,增大漏电速率,使静电不能在塑料表面积累的化合物、8、注射速率:指注射机单位时间内的最大注射量,是螺杆的横截面积与其前进速度的乘积、9、挤出胀大:亦称出口膨胀,是指塑料熔体被强迫挤出口模时,挤出物尺寸大于口模尺寸,截面形状也发生变化的现象。

10压延效应:是将接近粘流温度的物料通过一系列相向旋转着的平行辊筒的间隙,使其受到挤压或延展作用,成为具有一定厚度和宽度的薄片状制品。

1、熔点Tm是指结晶性聚合物中大分子链从有序状态转变到无序粘流态所需要的温度。

2结晶度不完全结晶的高聚物中晶相所占的质量分数或体积分数。

3、取向高聚物分子和某些纤维状填料,在成型过程中由于受到剪切流动(剪切应力)或受力拉伸时而沿受力方向作平行排列的现象。

4、等规度聚合物中等规异构体所占比例称为等规指数,又称等规度。

5固化速率:是热固性塑料成型时特有的也是最重要的工艺性能、它衡量热固性塑料成型时化学反应的速度等规指数:聚合物中等规异构体所占的比例。

比热容:单位质量材料升高1℃时所需要的热量,单位为KJ/Kg•K。

(完整版)高分子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高分子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35分)1、根据主链结构,可将聚合物大致分为--------、--------、-------、--------四类。

2、从聚合反应机理看,聚苯乙烯的合成属-------聚合,尼龙-66的合成属-------聚合,此外还有聚加成反应和开环聚合,前者例如--------,后者例如-------。

3、自由基聚合的特征是-------、-------、-------;阴离子聚合的特征是-------、-------、-------;阳离子聚合的特征是-------、-------、-------、-------。

4、聚异戊二烯可能存在的立构规整性聚合物有(写名称)-------、--------、-------、-------、-------、-------。

5、对Ziegler-Natta催化剂而言,第一代典型的Ziegler催化剂组成为----------,属-------相催化剂,而典型的Natta催化剂组成为---------,属--------相催化剂;第二代催化剂是--------;第三代催化剂是-------;近年发展较快的是-------。

6、单体的相对活性习惯上用-------判定,自由基的相对活性习惯上用-------判定。

在用Q、e值判断共聚行为时,Q值代表-------,e值代表-------;若两单体的Q、e值均接近,则趋向于-------共聚;若Q值相差大,则-------;若e值相差大,则-------。

Q-e方程的主要不足是-------。

7、从热力学角度看,三、四元环状单体聚合的主要推动力是-------,而十二元以上环状单体的聚合能力比环烷烃的聚合能力--------(大或小);从动力学角度看,杂环单体的聚合能力比环烷烃的聚合能力-------(大或小)。

8、共聚合的定义是-------。

9、某对单体共聚,r1=0.3,r2=0.07,该共聚属-------共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由基聚合方法:本体聚合、乳液聚合、悬浮聚合、溶液聚合。

离子聚合及配位聚合实施方法主要有本体聚合、溶液聚合两种方法。

在溶液聚合方法中,离子对紧密离子对疏松离子对自由离子共价键淤浆聚合如果所得聚合物在反应温度下不溶于反应介质中而称为淤浆聚合。

间歇聚合:聚合物在聚合反应器中分批生产的,当反应达到要求的转化率时,将聚合物从聚合反应器中卸出。

连续聚合:单体和引发剂(催化剂)等连续进入聚合反应器,反应得到的聚合物连续不断地流出聚合反应器。

解决废旧塑料途径:(1)作为材料再生循环利用(再生)(2)作为化学品循环利用(解聚成单体或裂解成燃油)(3)作为能源回收利用本体聚合(又称块状聚合):在不用其它反应介质情况下,单体中加有少量或不加引发剂发生聚合的方法。

特点聚合过程无其他反应介质,优点产物纯净,反应器有效容积大,后处理过程简单。

缺点放热量大,反应热排除困难,不易保持一定的反应温度乳液聚合是单体和水在乳化剂作用下形成的乳状液中进行聚合反应的一种聚合物生产方法。

反应体系主要由单体、水、乳化剂、引发剂和其它助剂所组成优点以水为介质速度快可直接应用不适用有机溶剂缺点固体聚合物时乳液需要破乳洗涤脱水干燥等工序成本高残留的乳化剂难于清洗洗涤时产生污水杂质含量高溶液聚合单体溶解在适当溶剂中在自由基引发剂的作用下进行的聚合方法优点温度易控制易于调节产品的分子量及分布易于输送可直接应用缺点单体浓度低聚合速度慢设备生产能力和利用率低单体浓度低向溶剂链转移使用有机溶剂时增加成本环境污染重有机溶剂回收困难悬浮聚合:将单体在强烈的搅拌及分散剂的作用下,分散悬浮于连续相水中乳液聚合生产ABS树脂1聚丁二烯胶乳的制备:去离子水,乳化剂交联剂分子量调节剂适量电解质2接枝聚合在橡胶胶乳中加入苯乙烯丙烯晴接枝3基体树脂去离子水乳化剂分子量调节剂引发剂苯乙烯丙烯晴4混合凝聚和后处理在接枝胶乳中加入防老剂将接枝共聚物与AS乳液打入凝聚釜加入适量的盐水和盐酸进行破乳ABS性能:A:耐油性,高拉伸性,强度与硬度B:弹性,高抗冲击性能S:良好的成型性能。

乳液聚合法生产ABS树脂流程:1.聚丁苯乙烯的制备:去离子水,乳化剂,交联剂,分子量调节剂,少量电解质2.接枝聚合:在橡胶胶乳中加入苯乙烯,丙烯腈接枝 3.基体树脂:去离子水,乳化剂,分子量调节剂,引发剂,苯乙烯,丙烯腈 4.混合,凝聚和后处理:在接枝胶乳中加入防老剂,将接枝共聚物与AS乳液打入凝聚斧,加入适量的盐水和盐酸,进行破乳。

均相本体聚合指生成的聚合物溶于单体(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

离子型聚合反应单体在阳离子或阴离子作用下,活化为带正电荷或带负电荷的活性离子,再与单体连锁聚合形成高聚物的化学反应阳离子聚合单体与引发剂或催化剂单体:具有强推电子取代基的烯烃类单体和共轭效应的单体。

工业生产主要单体:异丁烯、乙烯、环醚、甲醛、异戊二烯等。

引发剂或催化剂:a. 质子酸:HCl、H2SO4、HI、H3PO4、HF、CH3COOH等。

b. lewis酸:应用得最广。

阴离子聚合反应:单体种类:单烯烃类、共轭双烯烃类、丙烯酸酯类、环氧化物、环硫化物、内酯等。

(2) 阴离子聚合引发剂。

配位聚合反应是烯烃单体的碳-碳双键与引发剂活性中心的过渡元素原子的空轨道配位,然后发生位移使单体分子插入到金属-碳之间进行链增长的一类聚合反应。

高聚物的立体异构现象:由于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排布方式简称构型不同引起。

立构规整度(等规度)高聚物中有规立构高聚物所占的百分数链增长速度常数:乙烯>丙烯>l-丁烯>4-甲基-1-戊烯>苯乙烯陈化处理:使二元以上催化剂的各组分相互反应,转变为具有活性的催化剂操作方式:间歇和连续操作聚合物能溶于溶剂中形成均一溶液的称“溶液法”;聚合物不溶于溶剂而在溶剂中形成淤浆的的称“淤浆法”。

离子聚合与配位聚合生产工艺:1.单体纯度:含量至少在99%以上;2溶剂选择与精制:离子聚合可以是弱极性和非极性溶剂;配位聚合主要是脂肪烃;3:陈化处理:其作用是让二元以上催化剂的各组分相互作用,转变为具有活性的催化剂;4:聚合过程的操作方式分为间歇操作和连续操作。

脱灰:催化剂效率较低时须经脱灰处理。

其方法是脱除未反应单体后的物料用醇(甲醇、乙醇、异丙醇等极性物质)下的缩聚反应熔融法缩聚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基团数比;平衡常数;反应程度逐步加成聚合反应简称聚加成反应,某些单体分子的官能团可按逐步反应的机理相互加成而获得聚合物,但又不析出小分子副产物。

聚氨酯树脂合成原理:两步法(预聚体法):第一步,合成预聚体;第二步:预聚体进行扩链或交联。

扩链反应:预聚物通过末端活性基因的反应使分子相互连结而增大分子量的过程。

交联的方法交联剂交联加热交联利用聚氨脂分子自身结构中的氢键交联聚氨酯的主要原料:有机多元异氰酸酯及多元醇化合物【含有羟基的脂肪族聚醚或聚酯多元醇】,扩链剂【二元醇,二元胺】,交联剂,催化剂【叔胺类,有机锡类化合物】等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使用最广,耗量最大。

成泡剂a.水;b. 低沸点卤代烃,受热气化产生气泡(物理方法)。

混炼型聚氨酯橡胶a. 生产方法:采用两步法。

b. 原料:多元醇、异氰酸酯、扩链剂及交联剂。

聚氨酯橡胶的合成按加工方法可分为混炼型,浇注型,热塑性。

聚乙烯分类:高压、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性低密度和中等密度聚乙烯(LLDPE)高密度PE(HDPE)超高分子量聚乙烯(HMW-PE)改性聚乙烯熔融指数(MI):在标准的塑性计中,加热到一定温度(一般为1900C),使聚乙烯树脂熔融后,承受一定的负荷(一般为2160g)在10min内经过规定的孔径(2.09mm)挤压出来的树脂克数高压低密度聚乙烯聚合反应特点: 自由基聚合、高压、存在相分离,易产生支链(产品密度低)(1) 原料准备乙烯要求纯度应超过99.95%。

分子量调节剂主要有烷烃(乙烷、丙烷、丁烷、己烷、环己烷)、烯烃(丙烯、异丁烯)、氢、丙酮和丙醛等。

常见有丙烯、丙烷、乙烷。

添加剂(抗氧剂、润滑剂、开口剂、抗静电剂等)催化剂配制常用过氧化物引发剂,配制成白油溶液。

依靠引发剂的注入量来控制反应温度。

聚合过程a聚合反应条件, 反应温度130~350℃,压力122~303MPa;b.聚合反应设备,A 管式反应器B 釜式反应器c聚合过程中的链转移,A .向本分子链转移;B.自由基的β-位键断裂4.LLDPE 与LDPE 结构的比较:LLDPE: 仅含有α-烯烃共聚单体引入分子中的短支链. 常用的α-烯烃共聚单体为1-丁烯、1-己烯或1-辛烯。

聚合机理为配位聚合反应或阴离子聚合机理。

催化剂主要为Z-N催化剂(TiCl4+R3Al)或Phillips(CrO3/SiO2).聚合方法可采用淤浆聚合法,溶液聚合法、无溶剂的低压气相聚合法。

LDPE: 含有由本分子链转移产生的短支链或长支链.聚合机理为自由基聚合机理. 催化剂为氧或过氧化物引发剂. 聚合方法采用高压气相聚合法5.高密度聚乙烯(HDPE)相对密度为0.940及其以上的破坏催化剂的活性并使之转变为可溶于醇的化合物。

Z-N催化剂:由元素周期表第6-8族过渡金属元素钛、钒等的某些化合物主要是卤化物与第1-4族元素的烷基化和物,芳基化合物及氢化物等组成的催化剂体控制分子量分布的方法:1加分子量调节剂,主要是氢的数量;2:反应温度的高低3改变催化剂的组成;阴离子聚合引发剂:碱、路易斯碱和碱金属,金属羰基化合物、胺、磷化氢以及格氏试剂;离子聚合反应:单体在阳离子或阴离子作用下,活化为带正电荷或带负电荷的活性离子再与单体连锁聚合形成高聚物的化学反应。

离子聚合中溶剂的选择原则:应考虑溶剂极性大小,对离子活性中心的溶剂化能力,可能与引发剂产生后作用,熔点或沸点的高低,是否容易精制提纯,以及单体,引发剂和聚合物相容性等因素。

含有反应性官能团的单体经缩合反应析出小分子化合物生成聚合物的反应称为缩合聚合反应。

要求单体官能度≥2。

单体官能度:一个单体分子上反应活性中心的数目,用f 表示单体是2-2或2-官能度体系,则生成的大分子是线型结构的缩聚物,称线型缩聚物。

主要类型:聚酯、聚酰胺、聚酰亚胺、聚砜、芳香族聚杂环类。

4.如果一部分单体含有的反应性官能团数目大于2.则经缩聚反应生成的最终产物为体型结构的聚合物(简称为体型缩聚物)均缩聚物:一种单体参加的缩聚反应混缩聚物(异缩聚物):两种单体参加的缩聚反应共缩聚物:均缩聚体系和混缩聚体系加入其它单体进行缩聚缩聚反应是由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官能团的单体或各种低聚物之间的缩合反应。

而且任何聚体之间都可以进行缩聚。

熔融缩聚法:无溶剂情况下,使反应温度高于原料和生成的缩聚物熔融温度,即反应器中的物料在始终保持熔融状态下进行缩聚反应的方法。

溶液缩聚法:将单体溶解在适当溶剂中进行缩聚反应界面缩聚法:将两种单体分别溶于两种不互溶的溶剂中,再将这两种溶液倒在一起,在两液相的界面上进行缩聚反应,聚合产物不溶于溶剂,在界面析出固相缩聚法:反应温度在单体或预聚物熔融温度以下单体或预聚体在固态条件不溶解在单体中,沉淀出来成为新的一相(如氯乙烯)。

单体作为分散相悬浮于连续相中,在引发剂作用下进行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叫做悬浮聚合分散剂种类:(1)水溶性高分子分散剂(保护胶)a.包括蛋白质、明胶、淀粉等天然高分子,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等纤维素衍生物,以及聚乙烯醇、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等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用量为0.05-0.2%。

(2)无机粉状分散剂溶液聚合是将单体和引发剂溶于适当溶剂(水或有机溶剂)进行聚合的方法。

表面张力随溶质浓度增加而急剧降低达一定值后,浓度再增加表面张力变化很小这类化合物叫做表面活性剂a. HLB值:亲水亲油平衡值来衡量乳化剂分子中亲水部分和亲油部分对其性质所做贡献大小物理量。

HLB值越大表明亲水性越大;反之亲油性越大。

表面活性剂分子形成胶束时的最低浓度称“临界胶束浓度”(CMC)。

乳化剂:使不溶于水的液滴与水形成稳定分散体系-乳化液的物质。

乳化剂的分类:表面活性剂,一些天然产物和其他加工产品高分散性粉状固体临界胶束溶度:表面活性剂分子形成胶束是的最低浓度破乳——使乳液中的胶乳微粒聚集凝结成团粒而沉降析出。

破乳方法:加入电解质;改变pH值的破乳;冷冻破乳;机械破乳;高速离心破乳;加入有机沉淀剂破乳乳液聚合的组分:单体、乳化剂、反应介质、引发剂、分子量调节剂、电解质、终止剂等。

合成橡胶中还要加入防老剂、填充油等。

(1)单体:纯度要求>99%,应当不含有阻聚剂。

(2)反应介质:尽可能降低反应介质水中的Ca2+、Mg2+、Fe3+等离子含量。

(3)乳化剂:a.选择的乳化剂HLB值应和进行的乳液聚合体系匹配。

b. 选择与单体化学结构类似的乳化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