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二氧化碳练习
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一、选择题1、某实验小组试图采用甲、乙两装置来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以观察装满水并倒置的试管中有无气泡产生作为实验指标),图中所产生的气体是什么气体,具有什么特点()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使快要熄灭的木条复燃④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2、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把一盆植物和一只小白鼠一同放到一个玻璃罩内,结果小白鼠和植物都能存活很长时间,但后来有人重复这个实验,有的成功,有的却没有成功,以下关于对这一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并不科学,没有可重复性B、该实验的成败与否,要看是否将装置置于阳光下C、该实验说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与小白鼠需要的氧气达到了平衡D、该实验说明光合作用需要的二氧化碳与小白鼠呼出的二氧化碳达到了平衡3、光合作用实验中,若将叶的主脉切断,一切按规范操作,则发现叶片先端遇碘液未变蓝色。
此实验说明()A、光合作用需要光B、光合作用产生淀粉C、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D、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4、水绵常成团漂浮在水面的原因是()A、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积存在一起,使水绵团上浮B、吸收了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使水绵团上浮C、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积存在一起,使水绵团上浮D、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植物体变轻而上浮5、地球上的氧气主要来自绿色植物的()A、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6、大自然是我们绝好的课堂。
当你和同学们漫步绿树成荫、遍地青草的林问小路上,你会感觉到空气特别地清新和湿润,此时你会想到这是绿色植物的什么作用改善了空气的质量()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呼吸作用和运输作用C、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D、蒸腾作用和运输作用7、家庭中养鱼可以增加生活情趣、陶冶情操,养鱼时,人们喜欢在鱼缸中放一些新鲜绿色水草,主要目的是()A、增加水中氧的含量B、能美化环境C、清洁鱼缸里的水D、起到杀菌作用8、随着“特色农业”的蓬勃发展,葡萄种植已成为包河区大圩镇的一大亮点。
2021-2023年浙江省各市(杭州温州台州等)中考科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1空气、氧气、二氧化碳

专题11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一.选择题(共3小题)1.(2023•温州)如图为某学校开展的逃生演习画面,同学们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有序跑向操场。
据图可知,此次演习针对的是( )A .寒潮B .火灾C .台风D .泥石流2.(2022•温州)在“烹饪与营养”实践活动中(如图),灶内的木材燃烧一段时间后火焰变小,某同学用长木棒挑开木材堆后,火焰重新变旺,这是因为( )A .灶内的木材变更多B .木材的着火点降低C .木材接触更多空气D .木材的导热性变强 3.(2022•湖州)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实现的是( ) A .CO 2→+H 2OH 2CO 3B .Fe 2O 3→高温+CO FeC .S →△+Fe FeS D .CuO →+H 2O Cu (OH )2二.填空题(共4小题)4.(2022•湖州)洗衣机槽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Na 2CO 4),过碳酸钠是一种白色晶体,溶于水时会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化学方程式为:Na 2CO 4+H 2O ¯¯Na 2CO 3+H 2O 2)。
现取少许过碳酸钠晶体,加入水形成溶液。
(1)取少量二氧化锰加入试管中,再加入适量该溶液,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为了检验该气体,可用 。
(2)待不再产生气泡时,得到的溶液呈 (选填“酸性”或“中性”或“碱性”)。
(3)生成的碳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
5.(2021•金华)实验室提供H 2O 2溶液、二氧化锰、KClO 3和KMnO 4四种药品及如图所示装置。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根据提供的药品,写出一种实验室制取O 2的化学方程式 ;(2)选择装置B 和C 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①将导气管移出水槽;②加热;③装药品;④收集;⑤熄灭酒精灯;⑥检查装置气密性。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
6.(2022•台州)《天工开物》中介绍了用碳和氧化锌在高温条件下冶炼锌的方法,化学方程式为:2ZnO+C 高温¯2Zn+CO 2↑。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常见气体的检验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全国通用)-常见气体的检验(含答案)一、单选题1.若要除去CO2中少量的CO,应采用的方法是()A. 将混合气体点燃B. 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C. 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氧化铜粉末D. 把混合气体从一个容器倒到另一容器2.区别氮气、氧气和空气三种气体,应采用的方法是()A. 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B. 分别观察颜色C. 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D.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3.要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少量一氧化碳气体,正确的方法是()A.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B.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石灰水C.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碳D. 将混合气体点燃4.除去一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可采用的方法是()A. 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B. 把混合气体点燃C. 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 把混合气体倾倒到另一个容器中5.为鉴别分别盛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三瓶气体,应选用的方法是( )A. 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B. 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 将气体分别通入盐水中D.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6.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可将混合气体()A. 点燃B. 通入澄清石灰水C.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 通过木炭层进行吸附7.除去CO2中的CO,下列方法正确的是()A. 点燃B. 通过澄清石灰水C.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 通过灼热碳层8.下列操作中,可以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A. 观察气体颜色B. 闻气体的气味C. 插入燃着的木条D. 倒入澄清的石灰水9.要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的一氧化碳,应该采用的方法是()A. 把混合气体点燃B. 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C. 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D. 把混合气体由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中二、填空题10.按下图所示装置,持续通入气态物质X,可以看到玻璃管中有红色物质生成,无水CuSO4变蓝(资料:无水CuSO4遇水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X可能是(________)A.氢气和水蒸气B.氢气和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D.________11.科学家利用碱性膜、镍和二氧化锰电极制成尿素燃料电池,只要吸入尿液,就能获得电能,并产生水、氮气和二氧化碳.一个成年人每星期所排出的尿液转化的电能,足以供一辆电动自行车行驶60km.氮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密度略小于空气,难溶于水.若要从氮气和二氧化碳混合物中分离出氮气,请选择必要的装置并按顺序连接(用字母表示):________.12.某同学要鉴别三瓶无色气体: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他将燃烧的木条,分别伸入三个瓶中,木条燃烧更旺的一瓶为________,火焰熄灭的一瓶为________,火焰无明显变化的一瓶为________.13.水煤气是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而生成的气体,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氢气及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某课题组同学为验证水煤气的成分,设计如下实验装置:请分析上面信息后回答:①利用上述装置验证水煤气中四种成分的依次顺序是________(填气体的化学式);②装置C的目的是________,装置E内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③实验中两次用到装置A,其目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14.除去CO中混有少量的CO2,可将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________,也可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炽热的________;除去CO2中混有的CO,可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的________.15.有三瓶无色气体,它们分别是氧气、空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为区别它们,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四个集气瓶中,使木条燃烧状况不变的是________,使木条剧烈燃烧的是________,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是________.16.甲、乙、丙三个集气瓶,分别盛有氧气、氮气、空气中的一种,试根据如图所示操作及发生的现象,判断甲、乙、丙各瓶中所盛的是哪一种气体?则甲瓶中是________,乙瓶中是________,丙瓶中是________.17.甲、乙、丙三个集气瓶分别盛有空气、氧气、氮气中的一种,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瓶中,观察到的现象依次为:甲中火焰熄灭,乙中木条继续燃烧如初,丙中木条燃烧更旺.则可判断出甲、乙、丙三瓶气体中依次甲是________;乙是________;丙是________.18.甲乙丙(1)图甲所示的实验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
2020年人教版生物七上《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步练习(含答案)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8.生命活动离不开氧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种子萌发需要消耗氧气
B.植物呼吸产生氧气,动物呼吸消耗氧气
C.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D.细胞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9.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制造的有机物有( )
A.水 B.无机盐 C.二氧化碳
D.葡萄糖
10.绿色植物被称为“食物之源”是因为它能进行( )
15.温室大棚的建立,让我们每年都能早早地吃上新鲜的草莓,图 1 为草莓大棚,图 2 为不同 波长(对应不同颜色)光的吸收值及对应的光合作用强度。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温室大棚的建立,主要是为草莓的正常生长提供适宜的__________,夜晚适当降低 温度能提高草莓的产量,原因是___________。 (2)草莓能吸收、转换光能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__。” 温室大棚顶棚-般采用无色玻 璃,据图 2 分析,不采用绿色玻璃(只有绿光能够透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温室大棚的可控性强,如:温室大棚可放养蜜蜂,对于草莓来说,养蜜蜂的作用是 ___;还可以采取____________等措施(答出一条即可), 提高草莓产量。
A.蒸腾作用 B.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
D.吸收作用
11.根据我们现有知识,你认为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证明了什么问题( )
①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②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水
③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④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
⑤小白鼠生活和蜡烛燃烧都消耗氧气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
D.①②③④⑤
12.《天工开物》中记载:“寸麦不怕尺水,尺麦只怕寸水”。这句话的意思是,小麦幼苗期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课时练习(含参考答案)

熄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气体.现象明显,方案可行;D、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只能鉴别二氧化碳气
体,无法鉴别空气和氧气,此项方案不可行。故选 C。
考点:气体的性质与检验
2.既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
达到目的是( )
A.木炭 B.硫磺 C.铁丝 D.红磷
6.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木炭燃烧 B.苹果腐烂 C.植物呼吸 D.菜刀生锈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木炭燃烧,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正确;B、苹果腐烂,是苹果与
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C、植物的呼吸,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
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D、菜刀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分发生的不容易察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木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B、硫磺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硫气体;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
燃烧;D、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且生成物是固体。故选:D 。
考点:氧气的性质
3.李潇的老师在课堂上给同学们出了这样一道题:①这是一种常见的气体;②这种气体与人的呼吸密切
相关;③这种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根据以上提示,你认为这种气体是( )
觉的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故选:A 。
考点:缓慢氧化
7.燃烧时人类获取能量的重要反应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
(1)硫磺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
,文字表达式为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实验现象为
,实验时集气瓶底
加少量水的原因是
.
(2)工业生产上使用氧炔焰切割或焊接金属.其原理是以乙炔气体作燃料,通过氧气瓶输入氧气,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呼吸和消化》练习题

2.1感受我们的呼吸练习题一、填空。
(1)吸气,是含有的空气由鼻子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的过程。
此时胸腔,腹部。
(2)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到气管,再由或呼出的过程。
此时胸腔,腹部。
(3)我们呼吸时吸入的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
(4)一呼一吸算次呼吸。
二、选择。
(1)下列器官不参与呼吸的是()。
A.肺部B.胃C.气管(2)鱼用()呼吸。
A.鳃部B.嘴部C.鳞片(3)()是维持生命的必需气体。
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三、实验探究3右图是演示呼吸运动的模型图,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结构名称:A. B.C. D.(2)当用手往上顶橡皮膜D时,小气球变瘪表示过程,拉下橡皮膜D时,小气球鼓起表示过程。
四、培优训练下图是肺吸气和呼气时的示意图,请在图中的括号中标注“吸气"或“呼气”。
(1)当吸气时,胸部和肋骨向运动;当呼气时,胸部和肋骨向运动。
也就是说,当吸气时,由胸骨和肋骨等围成的胸腔容积;呼气时,胸腔容积。
(2)当吸气时,腹部;呼气时,腹部。
原因是的下降和上升。
参考答案:1.(1)氧气肺扩张收缩(2)肺口腔鼻收缩放松(3)氧气二氧化碳(4)一2.(1)B (2)A (3)B3.(1)气管肺胸腔膈肌(2)呼气吸气4. 吸气呼气(1)外下内上变大变小(2)扩张收缩膈肌2.2 呼吸与健康生活练习题一、填空题。
(1)通过分析探讨哪些活动会影响我们每分钟呼吸的次数,运动都会我们的呼吸次数,呼吸次数的增加对我们的健康是有的。
(2)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
(3)人体通过呼气和吸气这种呼吸运动,不断进行着与外界的交换。
(4)我们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吸入进人血液,呼出排出体外。
(5)与平静状态相比,运动后呼吸次数都会。
(6)下面是某同学在学习这一课时进行的记录。
从上面的数据中,我发现每分钟呼吸次数是最少的,每分钟呼吸次数是最多的。
二、选择题。
八下科学-二氧化碳专题训练

二氧化碳(学案与练习)姓名一、基础知识回顾:1.二氧化碳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溶于水。
2.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一般情况下,既不能,也不,也不。
(1)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2)与石灰水反应:(化学方程式)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及检验方法(1)实验室制法:原理:收集方法:法;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如果能,则是二氧化碳。
4.二氧化碳的用途与其性质关系“干冰”,可做致冷剂,用于冷藏食品和人工降雨;一般情况下,CO2,可用于灭火。
5.臭氧层的作用:,对生物有保护作用。
6.温室效应的成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对地球起着作用。
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森林面积急剧减少,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快,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二、听课笔记:三、例题与练习【例1】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A.二氧化碳用作灭火剂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D.二氧化碳参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提高农作物产量练习: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但也是一种宝贵的碳氧资源。
在高温高压下以CO2和NH3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同时有水生成。
这是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成功范例。
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实验室现有大理石、高锰酸钾、稀盐酸、稀硫酸和紫色石蕊溶液及相关的仪器和用品,小辉同学要通过实验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的性质。
请结合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连接A和B并将实验装置图补充完整;(2)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B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一般情况下仪器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气相关练习题

氧气相关练习题1. 氧气(O2)是一种重要的气体,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
下面是一些与氧气相关的练习题,帮助您巩固对氧气的了解。
问题一:氧气的化学符号是什么?氧气的化学符号是O2,其中O代表氧元素。
问题二:氧气是如何生成的?氧气可以通过多种方法生成,以下是其中几种常见的方法:- 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葡萄糖。
- 电解水:通过电解水可以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氧气在阳极生成。
- 热分解金属氧化物:某些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可以分解释放出氧气。
问题三:氧气的主要用途有哪些?氧气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主要用途如下:- 医疗:氧气可以被用于供氧疗法,帮助呼吸系统不足的病人提供氧气供应。
- 工业:氧气可被用于燃烧过程和氧化反应,如金属冶炼、焊接和化学合成等。
- 潜水:氧气被用于潜水装置中,供潜水员在水下呼吸使用。
- 航天:氧气是宇航员在航天探测器和太空站中维持生命所需的重要气体。
- 土壤改良:氧气可以施用于土壤中,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微生物活动。
问题四:氧气是如何在呼吸过程中参与的?氧气在呼吸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氧气在呼吸过程中的参与方式:- 吸入:人们通过呼吸器官(如鼻腔和肺部)吸入氧气。
- 氧气传递:被吸入的氧气会经由肺泡进入血液中,然后通过血液循环传递到身体各个部位。
- 细胞呼吸:氧气最终到达细胞内线粒体,参与细胞呼吸过程中的能量产生。
问题五:氧气在火焰中起什么作用?火焰是由燃烧过程产生的可见的发光和放热现象。
氧气在火焰中起着助燃作用。
燃烧的基本过程是氧气与可燃物质(如木材或燃料)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水和热能。
没有足够的氧气供应,燃烧过程会停止。
通过这些练习题,您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氧气的相关知识。
对于不同的行业和领域,氧气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了解其基本特性和用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用和利用氧气的好处。
记得多做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气、二氧化碳练习
1.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A.不放出氧气
B.放出氧气速率慢
C.放出氧气总量减少
D.放出氧气速率不变
2.下列有关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二氧化锰是所有反应的催化剂
B.加人二氧化锰能使氯酸钾分解放出氧气的质量增加
C.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变
D.要使氨酸钾分解放出氧气,必须加人二氧化锰,否则反应不能发生
3. 能证明某无色无味气体是CO2的操作及现象是
A.将燃着的木条伸人集气瓶,木条燃烧更旺
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人集气瓶,木条复燃
C.将气体通人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D.将气体通人蒸馏水中,有气泡逸出
4.下表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或现象推理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主要因素,其中不合理的是
5. 我们曾经做过以下一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①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②CO2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③CO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④CO2不支持燃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 下列反应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碳+氧气 二氧化碳
B.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C.氧化汞 汞+氧气
D.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7. 二氧化碳能灭火,但不能用下列性质解释的是
A.它能溶于水
B.一般情况下,它不能燃烧
C.它的密度比空气大
D.一般情况下,它不支持燃烧
8. 农业科技人员向农民建议:在利用温室进行种植生产时,可向温室中通人适量二氧化碳。
这是因为
A.二氧化碳可使害虫窒息死亡,从而防治病虫害
B.二氧化碳可以产生温室效应,使室温升高
C.二氧化碳可以灭火,使用后可预防火灾
D.二氧化碳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产量
9. 如图所示,将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花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①试管内液面上升
②试管内溶液变红
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
④试管内溶液变蓝
⑤试管内溶液不变红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⑤
10. 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碱式碳酸铜 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B.镁+氧气 氧化镁
C.酒精+氧气 二氧化碳+水
D.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11. 如图,A 代表化合反应,圆B 代表氧化反应。
下列反应能归类到C 处的是
A.木炭燃烧
B.石蜡燃烧
C.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D.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
12. 如图2-1-6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气体的收集装置,请回答:
(1)写出标号仪器名称:a____ 、b___ 、c___ 、d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若从控制反应速率和节约药品的角度考虑,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编号)。
(3)实验室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可选择装置C 作发生装置,其反 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如果用高锰 酸钾制取氧气,装置C 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 ,这样 改动的原因是 。
(4)D 、E 、F 、G 都是实验室中气体的收集装置,其中不能用来收集氧气的是 ,(填字母编号)。
(5)若用图2-1-6所示的G 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填 “e”或“f")端导管口,若 ,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13.
如图2-1-8是实验室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其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3)利用C 装置收集一瓶氧气, 完成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图E 所示),为防止瓶中
氧气逸出损失,红热的木炭伸人集气瓶时,应注意的操作是 。
(4)利用D 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木条放在 (填“a"或“b”)处。
14. 如图2-2-12
是自然界碳的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后回答:
(1)自然界CO 2的来源途径有 (任写一点)。
(2) CO 2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是促进植物的_ 等,不利影响有 (任写一点)。
(3)人类降低空气中CO 2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CO 2排放;二是增加CO 2消耗。
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方式或途径: 。
(4)有人认为自然界中CO 2越多越好,也有人认为CO 2越少越好,最好没有。
你认为这两种 观点是否正确? ,理由是 。
J5. 将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依次通过如图2-2-13所示的装置,写出A 、B 两装置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得出的结论。
(1)A 装置中的现象是 ;验证的性质是 。
(2)B 装置中的现象是 ;验证的性质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