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轻质氧化镁化工行业标准编制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20年第8号——镁行业规范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20年第8号——镁行业规范条件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20.02.28•【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20年第8号•【施行日期】2020.03.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原材料工业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20年第8号为进一步加快镁产业转型升级,促进镁行业技术进步,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率和节能环保水平,推动镁行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制定《镁行业规范条件》,现予以公告。
附件:镁行业规范条件工业和信息化部2020年2月28日附件镁行业规范条件为推进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行业技术进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规范条件。
本规范条件适用于已建成投产的镁矿山、采用硅热法冶炼工艺的镁冶炼企业,是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和规范发展的引导性文件,不具有行政审批的前置性和强制性。
本规范条件不包含电解法镁冶炼企业,鼓励发展电解法镁冶炼工艺,相关要求另行制定。
一、总体要求(一)镁矿山、冶炼企业应靠近具有资源、能源优势地区,须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矿产资源规划、环保及节能法律法规和政策、矿业法律法规和政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行业发展规划等要求。
其中,镁矿山企业须依法取得采矿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
采矿权人应按照批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初步设计和安全设施设计进行矿山建设和开发,严禁无证开采、乱采滥挖和破坏环境、浪费资源。
二、质量、工艺和装备(二)镁矿山、冶炼企业应建立、实施并保持满足GB/T19001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鼓励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第三方认证。
原镁产品质量应符合《原生镁锭》(GB/T3499)。
(三)镁冶炼企业须选择符合要求的白云石资源,采用生产效率高、能耗低、环保达标、资源综合利用效果好、安全可靠的先进生产工艺系统。
须拥有资源综合利用,节能,还原和精炼车间的冶炼尾气余热回收,收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尾气治理等工艺及设备,不得采用国家明令禁止或淘汰的设备、工艺。
标准编制说明规范方案

《标准编制说明》主要包括《标准编制说明》主要包括以下十方面容:(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等;(二)国家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国家标准主要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修订国家标准时,应增列新旧国家标准水平的对比;(三)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以及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七)国家标准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或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建议;(八)贯彻国家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等容);(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工业重质氧化镁化工行业标准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文件“发改办工业[2004]1951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下达2004年行业标准项目补充计划的通知》的要求,在2004年~2005年完成HG/T2679—1995《工业重质氧化镁》化工行业标准的修订工作。
该标准由天津化工研究负责起草,松江县金星化工厂参加起草,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会归口。
二产品概况1产品性质分子式:MgO分子量:40.30重质氧化镁性质:白色或米黄色粉末,不溶于水和乙醇,在空气中能逐渐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生成碳酸镁复盐。
在热水中能部分水化生成氢氧化镁。
重质氧化镁与氯化镁溶液拌和,易胶凝硬化生成镁氧水泥。
重质氧化镁随生产条件的不同,其活性有较大区别,在800℃~900℃下煅烧成的重质氧化镁有较大活性。
2产品用途重质氧化镁:在磁性材料行业用于采色电视机偏转线圈和其它铁氧体磁性材料,钢球抛光行业做抛光剂,电器行业做酚醛树脂原料,染料行业作对氨基苯酚的生产辅料,在玻璃、瓷、工业催化剂、环保行业也有应用。
工业轻质氧化镁标准

工业轻质氧化镁标准工业轻质氧化镁是一种常见的化工原料,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相应的标准来规范工业轻质氧化镁的生产和使用。
以下是工业轻质氧化镁标准的相关参考内容。
1. 名称和用途工业轻质氧化镁标准的首要内容是规定了产品的名称和用途。
例如,标准可规定产品名称为“工业轻质氧化镁”或“轻质氧化镁”,并明确其主要用途,如用于热保温材料、建筑材料或耐火材料等。
2. 规格和技术要求工业轻质氧化镁标准中应明确产品的规格和技术要求,包括外观、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理化指标等。
例如,标准可规定产品外观应为白色粉末状,化学成分应符合特定的范围要求,比如氧化镁含量不低于99%,或指定某些杂质元素的最大含量。
3. 试验方法工业轻质氧化镁的标准中应规定相关的试验方法,用于检验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例如,标准可包括氧化镁含量的测定方法、杂质元素的分析方法、物理性质的测试方法等。
这些试验方法通常会参考国际标准或行业规范,确保测试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包装和储运工业轻质氧化镁的标准应明确产品的包装和储运要求,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例如,标准可以规定产品应以密封包装方式进行,要求储存期限、储存条件等,同时还可要求在包装上标明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等必要信息。
5. 标志和质量证明工业轻质氧化镁标准还应规定产品的标志和质量证明要求。
例如,标准可以规定在产品包装上标明标志,以便于识别产品的种类和品牌。
此外,还可规定产品质量证明文件的种类和要求,如出厂合格证明、质量检验报告等。
6. 安全注意事项工业轻质氧化镁是一种化学物质,其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事项。
标准中应包含相关的安全注意事项,告知用户在使用、储存和处理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以确保人身安全和环境保护。
以上是工业轻质氧化镁标准的相关参考内容。
标准的制定旨在规范产品的生产和使用,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它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依据,为生产者提供了明确的指导,为用户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镁及镁合金板、带材 编制说明

《镁及镁合金板、带材》国家标准(讨论稿)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现用GB/T5154-2010《镁及镁合金板、带材》标准是我单位2010年起草修订的,历经1985、2003、2010三个版本,均为我单位起草修订,现行标准已发布运行九年。
在这九年的发展过程中,随着镁及镁合金应用领域的日益扩展,镁及镁合金生产设备的不断改造,市场对镁及镁合金板材的品种、状态需求越来越多。
镁及镁合金工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镁合金应用持续增量。
近年来镁合金在诸多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相应成果,如高强的航天、航空用镁材料,高性能的高铁用镁材料等,镁合金生产设备及技术也在相应的进步,有必要提升相应的产品标准。
本标准属于国内、国际标准同步标准,由我国承担为国际标准项目ISO NP 23700《变形镁及镁合金板材》与本项目《镁及镁合金板、带材》是同步推进的标准项目,为了保证ISO NP 23700《变形镁及镁合金板材》标准项目能够真实反映我国标准质量,有必要对国标进行同步修订;根据国标委发[2020]6号和有色标委[2020]8号《关于转发2020年第一批有色金属国家、行业、协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其中附件1的序号30(项目编号“20200724-T-610”)《镁及镁合金板、带材》国家标准由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中铝郑州轻金属研究院负责起草,完成年限为2021年8月。
二、工作简况标准制订计划任务正式下达后,立即成立了标准编制组,并落实起草任务,确定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拟定该标准的工作计划。
编制组分工明确,紧密合作,共同完成标准的修订工作。
本规范主编单位为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负责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预审稿、送审稿、报批稿及编制说明、标准报批书等各种文件的编制,并负责征求意见的汇总处理。
副主编单位为中铝郑州轻金属研究院,负责配合起草,资料收集、协助产品试验、技术参数的确定以及标准条款等。
镁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强度和比刚度高,电磁屏蔽效果好,导热性能号,抗震减震能力强,易于机加工成形和易于回收再利用等优点,是目前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以及JG 等领域都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修订工业氢氧化镁化工行业标准编制说明

修订工业氢氧化镁化工行业标准编制说明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文件“发改办工业[2005]739 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下达2005 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在2005 年~2006 年内完成HG/T 3607—2000《工业氢氧化镁》化工行业标准的修订工作。
1 、Mg(OH)2 58.34 白色固体粉末,结晶或无定形粉末。
难溶于水,不溶于碱性溶液,易溶于稀酸和铵盐溶液。
受热分解为氧化镁和水,初始分解温度为340℃,430℃时分解速度最快,到490℃时分解完全。
2 经过表面处理的氢氧化镁作为优良阻燃剂和填充剂可以应用于 EVA、PP、PVC、PS、HIPS、ABS 塑料中,也可用于不饱和聚脂、油漆和涂料中。
环保工程用作无污染的中和剂,造纸工业中的填充剂,气体净化、锅炉排烟与废油的脱硫剂;还用于镁盐制造、砂糖精制、制药、牙粉、保温材料、电线电缆、运输带、导风筒、电气器材、新型建材、玻璃钢制品、油漆以及作为土壤改良剂等。
采用一般合成法制得的普通型氢氧化镁,表面极性大,粒子之间集聚成团性强,在塑料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都很差,故用于制造镁盐、保温材料、烟气脱硫等。
采用特殊工艺过程制得阻燃性氢氧化镁,具有比表面积小,成团性差,与高分子材料相容性好,易分散的优点。
可以用作塑料的优良阻燃剂和填充剂。
3 3.1 根据碳酸钙和碳酸镁分解温度不同,在白云石煅烧时,将温度控制在 750℃以下,得到白云灰,经消化,除渣及固液分离、干燥等制得产品。
该法适用于大量生产含氢氧化镁稍低的产品。
3.2 以含有氯化镁的卤水为原料与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钙、氨水、氢氧化钠等)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而制得产品。
本法适用于生产含氢氧化镁稍高的产品。
3.3 卤水经过精制,除去杂质,送往电解槽,经电解获得氢氧化镁沉淀物,分离、干燥制得产品。
电解卤水法适用于制造产量较大的含氢氧化镁较高的氢氧化镁。
但能耗较高,不适于电力较紧张地区。
工业硫酸镁化工行业标准编制说明

修订《工业硫酸镁》化工行业标准编制说明1 任务来源根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文件“工信厅科[2014]236号《关于印发2014年第四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的要求,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技术委员会将于2016年完成《工业硫酸镁》化工行业标准的修订工作,计划编号为:2014-1842T-HG,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要起草单位有:莱州市莱玉化工有限公司、南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瑞升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淮安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重庆大学、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等。
2 目的意义工业硫酸镁是用途十分广泛的基础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印染细薄的棉纱布,作棉、丝的加重剂,木棉制品的填料。
还用于制革、肥料、瓷器、颜料、火柴、炸药、放火材料的制造等。
在医药上用作泻盐。
《工业硫酸镁》HG/T 2680—2009化工行业标准标龄已超过5年。
随着国内硫酸镁行业工艺技术革新以及应用领域的拓展,原标准中的指标设置及指标参数,已不能完全反映产品的性状,在节能、健康、安全、环保等方面很难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其劣势越来越凸现出来,制约着整个行业的发展,更不利于产品的出口,因此对现行标准进行修订是十分必要的。
本次修订,遵循“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按照产品的生产和使用的实际情况,修订化工行业标准《工业硫酸镁》HG/T 2680-2009,修订规格分类,提高指标要求,增加重金属、灼烧失量等指标参数,使产品质量更优,适用性更加广泛,品质更能符合行业发展要求,真正起到统一和规范市场的作用,达到提高产品质量、扩大产品出口的效果,对国内生产企业的生产管理和销售市场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3 产品概况3.1产品名称:工业硫酸镁英文名:Magnesium sulfate for industrial use3.2 分子式:MgSO4 相对分子质量:120.36(按2016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MgSO4·H2O 138.38(按2016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MgSO4·7H2O 246.47(按2016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MgSO4·n H2O(n是水合作用的平均值,为2~6之间整数)3.3 产品性质工业硫酸镁分为无水硫酸镁(MgSO4)、一水硫酸镁(MgSO4·H2O)、硫酸镁干燥品(MgSO4·n H2O)和七水硫酸镁(MgSO4·7H2O),无水硫酸镁、一水硫酸镁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或灰白色固体颗粒或粉末;硫酸镁干燥品和七水硫酸镁为白色或无色结晶颗粒或粉末。
《镁及镁合金冶炼安全生产规范》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镁及镁合金冶炼安全生产规范》编制说明一、工作简介1、任务来源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安全生产标准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国家有关部门相继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在预防生产安全事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我国的原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镁产品具有易燃易爆特性,镁及镁合金生产过程具有高温、高压、管道输送的特点,易发生各类生产事故,然而镁及镁合金冶炼至今没有专门的安全规范方面的国家标准,为了保障镁及镁合金冶炼企业的生产安全,为政府部门依法行政、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以及标准的科学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加快与国际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接轨,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制定《镁及镁合金冶炼安全生产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的要求,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将该强制性国家标准列入《关于下达2008年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安全生产等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综合[2008]168号),项目编号为:20082247-Q-450。
完成年限2010年,归口TC288和TC243。
2、主要工作过程(1)填写项目建议书我公司(宁夏华亿镁业股份有限公司)接受标准制定任务后,成立了标准起草小组,制定了工作计划。
2009年7月,根据有色标委[2009]68号文件《关于编制2009年有色金属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填写了《国家标准项目建议书》。
(2)小组调研《镁及镁合金冶炼安全生产规范》标准是一个强制性安全标准,为了标准制订工作的严谨性、科学合理性,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08年9月发文“关于进行国家标准《原生镁锭》和《镁及镁合金冶炼安全生产规范》第一阶段调研工作的通知【有色标秘〔2008〕111号】”,组织标准起草单位成立调研小组到相关企业进行现场调研。
调研小组于2008年9月14日至9月17日分别在宁夏惠冶镁业、山西同翔、五台云海镁业,进行现场考查、组织座谈,征求意见和建议。
关于编制轻质氧化镁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

轻质氧化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时间:高级工程师:高建关于编制轻质氧化镁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模版型)【立项 批地 融资 招商】核心提示:1、本报告为模板形式,客户下载后,可根据报告内容说明,自行修改,补充上自己项目的数据内容,即可完成属于自己,高水准的一份可研报告,从此写报告不在求人。
2、客户可联系我公司,协助编写完成可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跟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专业撰写节能评估报告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概要 (1)1.1.1项目名称 (1)1.1.2项目建设单位 (1)1.1.3项目建设性质 (1)1.1.4项目建设地点 (1)1.1.5项目主管部门 (1)1.1.6项目投资规模 (2)1.1.7项目建设规模 (2)1.1.8项目资金来源 (3)1.1.9项目建设期限 (3)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3)1.3编制依据 (3)1.4编制原则 (4)1.5研究范围 (5)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1.7综合评价 (6)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7)2.1项目提出背景 (7)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7)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7)2.3.1促进我国轻质氧化镁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8)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8)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8)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8)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9)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9)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10)2.4项目可行性分析 (10)2.4.1政策可行性 (10)2.4.2市场可行性 (10)2.4.3技术可行性 (11)2.4.4管理可行性 (11)2.4.5财务可行性 (11)2.5轻质氧化镁项目发展概况 (12)2.5.1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12)2.5.2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12)2.5.3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13)2.5.4轻质氧化镁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提出及审批过程 (13)2.6分析结论 (13)第三章行业市场分析 (15)3.1市场调查 (15)3.1.1拟建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 (15)3.1.2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 (15)3.1.3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 (16)3.1.4替代产品调查 (16)3.1.5产品价格调查 (16)3.1.6国外市场调查 (17)3.2市场预测 (17)3.2.1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17)3.2.2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 (18)3.2.3价格预测 (18)3.3市场推销战略 (18)3.3.1推销方式 (19)3.3.2推销措施 (19)3.3.3促销价格制度 (19)3.3.4产品销售费用预测 (20)3.4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20)3.4.1产品方案 (20)3.4.2建设规模 (20)3.5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21)3.6市场分析结论 (21)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22)4.1地理位置选择 (22)4.2区域投资环境 (23)4.2.1区域地理位置 (23)4.2.2区域概况 (23)4.2.3区域地理气候条件 (24)4.2.4区域交通运输条件 (24)4.2.5区域资源概况 (24)4.2.6区域经济建设 (25)4.3项目所在工业园区概况 (25)4.3.1基础设施建设 (25)4.3.2产业发展概况 (26)4.3.3园区发展方向 (27)4.4区域投资环境小结 (28)第五章总体建设方案 (29)5.1总图布置原则 (29)5.2土建方案 (29)5.2.1总体规划方案 (29)5.2.2土建工程方案 (30)5.3主要建设内容 (31)5.4工程管线布置方案 (32)5.4.1给排水 (32)5.4.2供电 (33)5.5道路设计 (35)5.6总图运输方案 (36)5.7土地利用情况 (36)5.7.1项目用地规划选址 (36)5.7.2用地规模及用地类型 (36)第六章产品方案 (38)6.1产品方案 (38)6.2产品性能优势 (38)6.3产品执行标准 (38)6.4产品生产规模确定 (38)6.5产品工艺流程 (39)6.5.1产品工艺方案选择 (39)6.5.2产品工艺流程 (39)6.6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 (39)6.7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40)6.7.1总平面布置原则 (40)6.7.2厂内外运输方案 (40)6.8仓储方案 (40)第七章原料供应及设备选型 (41)7.1主要原材料供应 (41)7.2主要设备选型 (41)7.2.1设备选型原则 (42)7.2.2主要设备明细 (43)第八章节约能源方案 (44)8.1本项目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44)8.2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44)8.2.1能源消耗种类 (44)8.2.2能源消耗数量分析 (44)8.3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45)8.4主要能耗指标及分析 (45)8.4.1项目能耗分析 (45)8.4.2国家能耗指标 (46)8.5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46)8.5.1工业节能 (46)8.5.2电能计量及节能措施 (47)8.5.3节水措施 (47)8.5.4建筑节能 (48)8.5.5企业节能管理 (49)8.6结论 (49)第九章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 (50)9.1设计依据及原则 (50)9.1.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50)9.1.2设计原则 (50)9.2建设地环境条件 (51)9.3 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51)9.3.1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51)9.3.2 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 (52)9.4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53)9.4.1 项目建设期环保措施 (53)9.4.2 项目运营期环保措施 (54)9.4.3环境管理与监测机构 (56)9.5绿化方案 (56)9.6消防措施 (56)9.6.1设计依据 (56)9.6.2防范措施 (57)9.6.3消防管理 (58)9.6.4消防设施及措施 (59)9.6.5消防措施的预期效果 (59)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 (60)10.1 编制依据 (60)10.2概况 (60)10.3 劳动安全 (60)10.3.1工程消防 (60)10.3.2防火防爆设计 (61)10.3.3电气安全与接地 (61)10.3.4设备防雷及接零保护 (61)10.3.5抗震设防措施 (62)10.4劳动卫生 (62)10.4.1工业卫生设施 (62)10.4.2防暑降温及冬季采暖 (63)10.4.3个人卫生 (63)10.4.4照明 (63)10.4.5噪声 (63)10.4.6防烫伤 (63)10.4.7个人防护 (64)10.4.8安全教育 (64)第十一章企业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65)11.1组织机构 (65)11.2激励和约束机制 (65)11.3人力资源管理 (66)11.4劳动定员 (66)11.5福利待遇 (67)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规划 (68)12.1建设工期的规划 (68)12.2 建设工期 (68)12.3实施进度安排 (68)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9)13.1投资估算依据 (69)13.2建设投资估算 (69)13.3流动资金估算 (70)13.4资金筹措 (70)13.5项目投资总额 (70)13.6资金使用和管理 (73)第十四章财务及经济评价 (74)14.1总成本费用估算 (74)14.1.1基本数据的确立 (74)14.1.2产品成本 (75)14.1.3平均产品利润与销售税金 (76)14.2财务评价 (76)14.2.1项目投资回收期 (76)14.2.2项目投资利润率 (77)14.2.3不确定性分析 (77)14.3综合效益评价结论 (80)第十五章风险分析及规避 (82)15.1项目风险因素 (82)15.1.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 (82)15.1.2技术风险 (82)15.1.3市场风险 (82)15.1.4资金管理风险 (83)15.2风险规避对策 (83)15.2.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规避对策 (83)15.2.2技术风险规避对策 (83)15.2.3市场风险规避对策 (83)15.2.4资金管理风险规避对策 (84)第十六章招标方案 (85)16.1招标管理 (85)16.2招标依据 (85)16.3招标范围 (85)16.4招标方式 (86)16.5招标程序 (86)16.6评标程序 (87)16.7发放中标通知书 (87)16.8招投标书面情况报告备案 (87)16.9合同备案 (87)第十七章结论与建议 (89)17.1结论 (89)17.2建议 (89)附表 (90)附表1 销售收入预测表 (90)附表2 总成本表 (91)附表3 外购原材料表 (93)附表4 外购燃料及动力费表 (94)附表5 工资及福利表 (96)附表6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97)附表7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表 (98)附表8 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表 (99)附表9 流动资金估算表 (100)附表10 资产负债表 (102)附表11 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103)附表12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105)附表13 项目投资现金量表 (107)附表14 借款偿还计划表 (109) (113)第一章总论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章,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章节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轻质氧化镁化工行业标准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文件“发改办工业[2004]1951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下达2004年行业标准项目补充计划的通知》的要求,在2004年~2005年内完成HG/T 2573—1994《工业轻质氧化镁、轻质碳酸镁》化工行业标准的修订工作。
该标准由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上海敦煌化工厂、上海实业振泰化工有限公司和山东海化股份有限公司氢氧化镁厂共同起草,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会归口。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文件“发改办工业[2004]1951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下达2004年行业标准项目补充计划的通知》的要求,在2004年~2005年内完成HG/T 2573—1994《工业轻质氧化镁、轻质碳酸镁》化工行业标准的修订工作。
该标准由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上海敦煌化工厂、上海实业振泰化工有限公司和山东海化股份有限公司氢氧化镁厂共同起草,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会归口。
二产品概况1 产品性质分子式:MgO分子量:40.30氧化镁有轻质和重质之分,一般在5mL/g以上的作为轻质。
轻质氧化镁为白色无定形粉末,无臭、无味、无毒。
难溶于纯水及有机溶剂,在水中溶解度因CO2的存在而增大,能溶于酸或铵盐溶液中。
熔点2852℃,沸点为3600℃。
经1000℃以上高温灼烧可转化为晶体;温度升高至1500℃以上则成死烧氧化镁或烧结氧化镁。
遇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镁复盐。
在空气中能逐渐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应密闭贮存,保持干燥。
2 产品用途用于制造陶瓷、搪瓷、耐火坩埚、耐火砖等。
用作磨光剂、粘合剂、油漆及纸张的填料,在人造纤维、橡胶(氯丁及氟橡胶)中作促进剂与催化剂,与氯化镁等溶液混合后可制镁氧水泥。
医药上用作抗酸剂和轻泻剂,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等病。
也用于玻璃、染料、酚醛塑料等工业。
在化学工业中用于制造金属镁和镁化学品,如硫酸镁、氯化镁及其他化学品,另外也用于水处理、烟道气的洗涤等。
3 生产工艺3.1 白云石和菱镁矿碳酸化法将白云石(xMgCO3•yCaCO3)或菱镁矿(MgCO3)煅烧,加水消化制得Mg(OH)2及Ca(OH)2,用CO2碳化得到碳酸氢镁和副产碳酸钙。
除去碳酸钙后母液(重镁水),再经热解,得到碱式碳酸镁,再经850℃~900℃煅烧8~10h,可制得轻质氧化镁。
3.2 卤水-碳铵法用卤水为原料,利用碳酸氢铵或碳化氨水生产轻质氧化镁。
卤水经净化后和碳铵进行复分解反应1~4h,生成碳酸镁沉淀。
用去离子水洗涤沉淀后,将碳酸镁进行干燥煅烧800℃~900℃得到轻质氧化镁。
3.3 卤水-纯碱法用卤水加水稀释到相对密度大约1.16左右,先精制,然后加入到反应釜中,在后搅拌下徐徐加入相对密度控制在1.16的纯碱精制溶液,使反应釜中的温度控制在55℃左右,使卤水和纯碱进行反应生产碱式碳酸镁沉淀,脱水使固液分离,除去清液,沉淀物经漂洗,离心分离等工序,先烘干,再在(700~900)℃进行煅烧,使碱式碳酸镁分解成氧化镁、二氧化碳,氧化镁经粉碎、风选制得轻质氧化镁。
3.4 卤水-氨法采用精制过的卤水与氨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将反应后物料进行过滤得氢氧化镁反应母液。
氢氧化镁经洗涤、烘干,煅烧得轻质氧化镁。
3.5 卤水-石灰法卤水为原料,以石灰或白云石为沉淀剂,生成氢氧化镁沉淀。
沉淀经过滤、洗涤、烘干及煅烧得轻质氧化镁。
3.6菱镁矿-硫铵法轻烧氧化镁与硫酸铵或硝酸铵反应,生成硫酸镁或硝酸镁和氨。
制得的硫酸镁又可吸收氨制取氢氧化镁。
氢氧化镁经洗涤、烘干及煅烧得轻质氧化镁。
3.7水镁石生产氧化镁采用优质水镁石通过高温煅烧生成轻烧水镁石粉,轻烧水镁石粉与氯化铵反应生成氯化镁,用氯化镁溶液吸收氨可生成氢氧化镁沉淀。
沉淀经过滤、洗涤、烘干及煅烧得轻质氧化镁。
3.8 蛇纹石生产氧化镁从蛇纹石中提取硫酸镁或氯化镁,然后用碳酸钠、碳酸氢铵、氨等作为沉淀剂,从镁盐中沉淀碳酸镁或氢氧化镁,再生产轻质氧化镁。
3.9 离子交换法以氯化镁和碳酸氢铵为原料经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制得。
三编制标准的原则和依据3.1 编制原则3.1.1 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3.1.2 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3.1.3 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3.1.4 符合用户要求,保护消费者利益,促进对外贸易。
3.2 编制依据3.2.1 国内外标准指标对比表(见附表1);3.2.2 国内外标准试验方法对比表(见附表2);3.2.3 国内生产厂质量月报(见附表3);3.2.4 编制过程中的验证数据。
四国内外标准对比及制标设想1 关于采用国外先进国家标准目前收集到了三个国外标准,分别为俄罗斯国家标准ГОСТ844—1979《工业煅烧氧化镁技术条件》,日本国家标准JIS K 6224—1995《橡胶用氧化镁》,美国商业条款A-A-59302—1998《工业氧化镁》;我国化工行业标准为HG/T 2573—1994《工业氧化镁》(国内外标准指标对比见附表1)。
各国外标准中,俄罗斯标准中规定了轻质氧化镁和活性氧化镁两类产品,其指标设置与我国化工行业标准基本一致。
日本标准适用于橡胶用氧化镁,个别指标与俄罗斯标准设置的有差别,主含量为800℃~900℃灼烧后氧化镁含量,相当于灼烧前含量为92.5%,低于俄罗斯标准,其他各项指标与俄罗斯标准相当。
美国商业条款标准,个别指标与其他标准设置的有差别,相同的各项指标中,除表观比重指标设置的较高,其它指标基本均低于俄罗斯标准和日本标准。
对比各国外标准日本标准只适用于橡胶用氧化镁,我国行业标准中涉及的应用领域较广,因此不适用于我国产品。
俄罗斯标准指标指标设置的较为合理,与现在修订的标准在结构上更为接近。
因此,工业轻质氧化镁修改采用俄罗斯标准ГОСТ844—1979《工业煅烧氧化镁技术条件》的Б类和В类。
并根据用户的意见适当的提高个别指标的要求。
2 分型本次修订在原行业标准的基础上,根据用途不同,新增设了一个型号,Ⅰ型主要用于塑料、橡胶、电线、电缆、染料、油脂、玻璃陶瓷等工业,原行业标准的设置基本一致。
Ⅱ型主要用于橡胶轮胎、胶粘剂、制革及燃油抑钒剂等工业。
3指标的对比及确定3.1 氧化镁含量Ⅰ型产品和Ⅱ型产品:原行业标准氧化镁含量三个等级分别规定为95.0%、93.0%、92.0%;俄罗斯标准轻质氧化镁分为Б类和В类,分别规定为93%、90%;原行业标准优于俄罗斯标准,基本能满足用户使用,本次修订Ⅰ型产品和Ⅱ型产品保持原行业标准指标不变。
3.2 氧化钙含量原行业标准氧化钙含量三个等级分别规定为1.0%、1.5%、2.0%;俄罗斯标准的Б类和В类,分别规定为1.2%、2.5%;原行业标准优于俄罗斯标准,根据目前生产和使用的实际情况,将Ⅰ型产品氧化钙含量指标值提高为 1.0%、1.0%、1.5%。
Ⅱ型产品氧化钙含量指标订为0.2%、0.2%、0.3%。
3.3 盐酸不溶物含量原行业标准盐酸不溶物含量优等品规定为0.10%,一等品规定为0.20%,合格品未规定;俄罗斯标准的Б类和В类,分别规定为0.1%、0.15%;原行业标准优于俄罗斯标准,基本能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因此本次修订Ⅰ型产品保持原行业标准不变。
Ⅱ型产品指标优等品和一等品订为0.15%、0.2%。
3.4 硫酸盐含量原行业标准硫酸盐含量只有优等品规定为0.2%,其他二个级别不规定;俄罗斯标准未规定该指标要求,原行业标准能满足用户要求,因此本次修订Ⅰ型产品保持原行业标准不变。
Ⅱ型产品:由于该型产品的用户对硫酸盐要求不高,根据企业生产实际和应用情况,三个级别指标值定为0.5%、0.8%、1.0%。
3.5 筛余物含量原行业标准通过150μm试验筛,筛余物含量三个等级分别规定为0.03%、0.05%、0.20%;俄罗斯标准的Б类和В类,分别规定为0.005%、0.1%,指标要求的较高;本次修订提高了对产品的粒度要求,增加了75μm的试验筛。
Ⅰ型产品和Ⅱ型产品,150μm试验筛三个等级的指标分别调整为0%、0.03%、0.05%,75μm试验筛三个等级的指标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设置为0.3%、0.5%、0.8%。
3.6 铁含量原行业标准铁含量三个等级分别规定为0.05%、0.06%、0.10%;俄罗斯标准的Б类和В类,分别规定氧化铁含量为0.08%、0.1%,相当于铁含量为0.056%、0.07%;原行业标准优于俄罗斯标准,能够满足用户的要求,因此本次修订Ⅰ型产品和Ⅱ型产品保持原行业标准不变。
3.7 锰含量原行业标准锰含量优等品规定为0.003%,一等品规定为0.010%,合格品未规定;俄罗斯标准的Б类和В类,分别规定为0.003%、0.006%;原行业标准的指标能够满足用户的要求,因此本次修订Ⅰ型产品和Ⅱ型产品保持原行业标准不变。
3.8 氯化物含量Ⅰ型产品:原行业标准氯化物含量三个级别分别规定为0.035%、0.10%、0.15%,俄罗斯标准的Б类和В类,分别规定为0.035%、0.08%;原行业标准的指标能够满足用户的要求,因此本次修订保持原行业标准不变。
Ⅱ型产品:由于该型产品的用户对氯化物要求不高,根据企业生产实际和应用情况,三个级别指标值定为0.15%、0.20%、0.30%。
3.9 灼烧失量Ⅰ型产品和Ⅱ型产品:原行业标准灼烧失量三个级别分别规定为3.5%、5.0%、5.5%,俄罗斯标准的Б类和В类,分别规定为5.5%、7.5%;原行业标准优于俄罗斯标准,能够满足用户的要求,因此本次修订保持原行业标准不变。
3.10 堆积密度Ⅰ型产品和Ⅱ型产品:原行业标准堆积密度三个级别分别规定为0.20%、0.20%、0.25%,俄罗斯标准的Б类和В类均规定为0.45%;原行业标准优于俄罗斯标准,能够满足用户的要求,因此本次修订保持原行业标准不变。
4 试验方法对比及确定各企业标准试验方法对比见附表2。
4.1 氧化镁含量的测定原行业标准氧化镁含量测定采用EDTA络合滴定法,以三乙醇胺做掩蔽剂,pH为10时,铬黑T为指示剂用0.02mol/LEDTA络合滴定,先测出镁钙合量,再减去钙含量。
俄罗斯标准中采用EDTA络合滴定法,在测定钙后的溶液中,加入盐酸溶解生成的氢氧化镁,再加氨水调节至所需的pH值,以酸性铬蓝黑为指示剂,用0.1 mol/LEDTA进行络合滴定。
日本标准的测定方法与我国行业标准相同。
行业标准所使用的方法为测定镁含量最为常用的试验方法,测定结果准确,本次修订仍使用该方法。
4.2 氧化钙含量的测定原行业标准氧化钙含量测定采用EDTA络合滴定法,以三乙醇胺做掩蔽剂,pH大于12时,钙羧酸钠盐为指示剂,用0.02mol/LEDTA络合滴定。
俄罗斯标准中采用EDTA络合滴定法,PH大于12时,以酸性铬蓝黑为指示剂,用0.05mol/LEDTA络合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