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 校园导游系统课程设计
校园导游系统课程设计

校园导游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校园导游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功能结构与操作流程。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结合校园实际情况,设计出实用的校园导游系统。
3. 学生了解并掌握校园导游系统中的地理信息、历史文化等相关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编程语言或软件工具,独立或合作完成校园导游系统的设计与制作。
2.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提高自己的信息收集、处理、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项目实践,提升自己的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及组织协调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主动学习和探究的精神。
2. 学生通过了解校园的历史文化,增强对学校的热爱和自豪感,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尊重他人、关心同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本课程针对中学生设计,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注重实践操作和团队协作。
课程目标旨在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项目中,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校园,提升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校园导游系统概述- 了解校园导游系统的定义、功能与意义。
- 分析现有校园导游系统的优缺点。
2. 校园地理信息与历史文化- 学习校园地理分布、建筑特点及历史文化背景。
- 收集并整理校园内重要景点的信息。
3. 信息技术应用- 掌握编程语言(如Python)或软件工具(如GIS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 学习数据库管理,整理并存储校园导游信息。
4. 系统设计与制作- 制定校园导游系统的设计方案,明确系统功能模块。
- 学习界面设计,掌握一定的UI设计原则。
- 编程实现校园导游系统的基本功能,如地图导航、景点介绍等。
5. 项目实践与团队协作- 分组进行项目实践,明确分工与协作。
- 定期进行项目进度汇报,交流问题与经验。
数据结构校园导游咨询系统课程设计报告及课程总结.doc

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2012年12月目录1、需求分析 (1)1.1 系统简介 (1)1.2 系统功能模块介绍 (1)2、概要设计 (1)2.1 系统功能结构图 (1)2.2 系统流程图 (2)2.3 主要函数概要设计 (3)2.3.1 主函数概要设计 (3)2.3.2 初始化图函数InitGraph() (3)2.3.4 查询景点信息函数设计SearchGraph() (4)2.3.5 显示图中信息函数设计ShowGraph() (4)2.3.6 弗洛伊德算法函数设计Floyd() (4)3、详细设计 (4)3.1 主函数详细设计 (4)3.2初始化图函数详细设计InitGraph() (5)3.3查询景点信息函数详细设计SearchGraph() (6)3.4 弗洛伊德算法函数详细设计Floyd() (7)4、调试分析 (8)4.1 显示主界面函数测试 (8)4.2 查找两景点间最短路径测试 (9)4.3 查看景点信息测试 (10)5.课程设计总结 (11)6、附录 (12)1、需求分析1.1 系统简介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外出旅行以寻求放松的时间越来越多。
考虑到游客不可能对所有景点都有所了解,因此可能无法找到游玩景点最省时,最高效的路径,而人工导游成本又过高,故使用C语言,基于《数据结构》中图的相关算法开发了“江西农业大学校园咨询系统”。
开发本系统目的在于为来访我校的游客提供一条最短游览路径,本系统从实际出发,通过对校园平面图的分析,将其转化为数据并保存在系统中,因此系统提供的路径具有较大的可信性。
本系统界面友好,提示信息充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运行良好。
1.2 系统功能模块介绍本系统主要分为以下三大功能模块:1、查询两景点最短路径:用户在选择此功能模块后,按照屏幕上方提示的景点名称及其对应的编号,要求用户输入起点和终点的编号,系统将在已存储的景点中进行匹配,若未找到所需查询的景点编号,系统将提示错误并要求用户再次输入。
数据结构校园导游课程设计汇本报告

一、设计目的与内容1.设计目的设计一个校园导游程序,为来访的客人提供各种信息查询服务。
2.设计内容1> 设计学校的校园平面图,所含13个景点,以图中顶点表示校内各景点,存放景点名称、代号、简介等信息;以边表示路径,存放路径长度等相关信息。
2> 为来访客人提供图中任意景点相关信息的查询。
3> 为来访客人提供景点的问路查询,即已知一个某紫薇.ylbqhm.景点,查询到某景点之间的一条最短路径及长度。
4> 退出导游程序。
二、算法的基本思想1.使用菜单页,选择不同的功能(景点信息查询、求最短路径、最短路径距离、退出程序等),进行相应的操作;2.采用数组作为数据的存储结构,存储检索出的路径、最短距离等;3.利用short函数运算,求两地间的距离,并输出其路径;4.主程序有掌控函数调用,选择功能模块执行,在程序运行工程中可以反复操作。
算法的思路是三、需求分析1.本系统是把校园平面图抽象成一个无向网,取校园中 13 个代表性景点作为图的顶点,存放顶点名称、代号、简介等有关信息、并以边表示路径,两景点间的距离作为边的权值。
以二维数组的数据结构存储构建无向图,cost[i][j];当i=j及i点与j点无直接连通时,其值为无穷大,定义一个很大的整数Init_Length代替无穷大。
当i与j点连接时,其值为两点间的权值即两点间距离。
2.本程序的目的是为用户提供路径咨询和景点查询。
根据用户指定的始点和终点输出相应路径或者根据用户指定的景点输出景点的信息。
1> 查询景点信息将相应景点信息存入函数print中,依据需要调用读取该函数,并显示在屏幕上。
2> 两点间最短路径利用shortestdistance函数逐级循环,查训两景点间所有路径距离,将最短路径距离存入D[v]中;并将所查得的景点存储在二维数组path[i][j]中;执行输出命令输出最短路径及距离。
3> 执行exit(0);函数跳入退出界面执行退出操作。
(完整word版)校园导游系统课程设计

西安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题目:校园导游系统专业名称:班级:学生姓名:学号(8位):指导教师:设计起止时间:一. 设计目的1.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是让学生综合运用数据结构课程中学到的几种典型数据结构,以及程序设计语言(C语言),自行实现一个较为完整的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2.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通过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编程调试,写实验报告等环节,进一步掌握应用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步骤,灵活运用并深刻理解典型数据结构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
3.学会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综合能力。
二. 设计内容1.完成校园导游咨询系统。
2.校园平面图(景点、路径等信息)3.利用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搜索搜索所有景点4.查询图中任意景点的相关信息5.问路信息(查询任意两个景点之间的一条最短的简单路径,任意两景点之间的所有路径)校园图的关节点、多个景点的最佳访问路线6.校园导游图的界面仿真。
7.添加删除道路信息。
三.概要设计1.功能模块图;选择显示标识信息2.各个模块详细的功能描述。
1.登录模块进入后可添加删除道路信息。
2.路线选择模块选择路线,在右侧窗口显示最短路径3.其他查询景点信息,查看深度优先遍历查看广度优先遍历四.详细设计*重点设计及编码//结点function Node(vexdata){this.vexdata=vexdata;this.node=[];this.weight=[];}//类定义function AdjList(vexnum,arr){this.vexnum=vexnum;this.arcnum=0;this.vertex=[];=[];//名称r=[];//信息this.flag=[];//标记this.arr=[];//存储路径this.ar=[];//存储路径2for(var i=0;i<this.vexnum;i++){this.vertex[i]=new Node(arr[i]);this.flag.push(0);}//增加结点this.addarc=addarc;//增加边this.addvex=addvex;//深度优先搜索this.dfs=dfs;this.edfs=edfs;//广度优先搜索this.guangdu=guangdu;this.guang=guang;//输出存储结构this.printf=printf;//求最短路径this.getpath=getpath;//输出景点信息函数this.printinfor=printinfor;}function addarc(a1,a2,weight){this.vertex[a1].node.push(a2);this.vertex[a1].weight.push(weight);this.vertex[a2].node.push(a1);this.vertex[a2].weight.push(weight);this.arcnum++;}function addvex(v){var temp=new Node(v);this.vertex.push(temp);this.vexnum++;}function edfs(flag,v,g,arr){arr.push(v);flag[v]=1;for(var i=0;i<g.vertex[v].node.length;i++){if(1!=flag[g.vertex[v].node[i]]){edfs(flag,g.vertex[v].node[i],g,arr);}}}function dfs(){var temp=parseInt(document.getElementById('last').value);this.arr=[];for(var i=0;i<this.vexnum;i++)this.flag[i]=0;edfs(this.flag,temp,this,this.arr);for(var i=0;i<this.vexnum;i++){if(this.flag[i]!=1) edfs(this.flag,i,this,this.arr);}var showpath="<b>深度遍历路线:</b>";for(var i=0;i<this.arr.length;i++){showpath+="->";showpath+=[this.arr[i]];}document.getElementById('footer').innerHTML=showpath; }function guangdu(temp,g){var v,k,w=temp;var que=[];que.push(w);g.flag[w]=1;while(que.length!=0){w=que[0];g.ar.push(que[0]);que.splice(0,1);k=0;v=parseInt(g.vertex[w].node[k++])while(k<g.vertex[w].node.length){if(g.flag[v]!=1){g.flag[v]=1;que.push(v);}v=parseInt(g.vertex[w].node[k++]);}}}function guang(){var temp=parseInt(document.getElementById('last').value);this.ar=[];for(var i=0;i<this.vexnum;i++)this.flag[i]=0;guangdu(temp,this);for(var i=0;i<this.vexnum;i++)if(this.flag[i]!=1)guangdu(i,this);var showpath="<b>广度遍历路线:</b>";for(var i=0;i<this.ar.length;i++){showpath+="->";showpath+=[this.ar[i]];}document.getElementById('footer').innerHTML=showpath; }function printf(){for(var i=0;i<this.vexnum;i++){document.write('<br>'+this.vertex[i].vexdata+" :");for(var j=0;j<this.vertex[i].node.length;j++)document.write('->'+this.vertex[i].node[j]+":"+this.vertex[i].weight[j]);}}function getpath(/*start,end*/){var start=parseInt(document.getElementById('first').value);var end=parseInt(document.getElementById('last').value);var mindist;var k;var a=[];var path=new Array(this.vexnum);//初始化for(var i=0;i<this.vexnum;i++){document.getElementById('b'+i).style.color='#000';}for(var i=0;i<this.vexnum;i++){path[i]=[];}for(var i=0;i<this.vexnum;i++){a[i]=10000;path[i][0]=0;}path[start][0]=1;for(var i=0;i<this.vertex[start].node.length;i++){a[this.vertex[start].node[i]]=this.vertex[start].weight[i];path[this.vertex[start].node[i]].push(start);}//找各条最短路径for(var i=1;i<this.vexnum;i++){mindist=10000;//找最小权值路径for(var j=0;j<this.vexnum;j++){if(!path[j][0]&&a[j]<mindist){k=j;mindist=a[j];}}if(10000==mindist) return;path[k][0]=1;//改变记录for(var j=0;j<this.vertex[k].node.length;j++){if(!path[this.vertex[k].node[j]][0]&&a[this.vertex[k].node[j]]>a[k]+this.vertex[k].weight[j]){a[this.vertex[k].node[j]]=a[k]+this.vertex[k].weight[j];path[this.vertex[k].node[j]]=[0];for(var t=1;t<path[k].length;t++){path[this.vertex[k].node[j]].push(path[k][t]);}path[this.vertex[k].node[j]].push(k);}}}//返回最短路径var showpath="路线:";for(var i=1;i<path[end].length;i++){document.getElementById('b'+path[end][i]).style.color='#fff';showpath+=[path[end][i]];showpath+="->";}document.getElementById('b'+end).style.color='#fff';showpath+="<b>"+[end]+"</b>";document.getElementById('path').innerHTML=showpath;}function printinfor(){var last=document.getElementById('last').value;document.getElementById('footer').innerHTML=r[parseInt(last)]; }五.测试数据及运行结果六.调试情况,设计技巧及体会每当写完一个函数的时候,都会出现很多错误,就这样坚持着改错误,慢慢的发现其实很多是由于自己粗心造成的,别的错误改多了就习惯了。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校园导游咨询

琼州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设计题目:校园导游咨询专业:软件工程班级:2010软件工程学生姓名:学号:起止日期:指导教师:注意事项一、设计目的《数据结构》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软件基础课,为了学好这门课程,必须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上机实践。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要达到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使同学们能够根据数据对象的特性,学会数据组织的方法,能把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在计算机内部表示出来,并培养基本的、良好的程序设计技能。
二、设计要求1.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要求在数据结构的逻辑特性和物理表示、数据结构的选择应用、算法的设计及其实现等方面加深课程基本内容的理解。
同时,在程序设计方法以及上机操作等基本技能和科学作风方面受到比较系统和严格的训练。
2.学生必须仔细研读《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要求,以学生自学为主、指导教师指导为辅,独立完成课程设计的任务,有问题及时主动与指导教师沟通。
3.本次课程设计按照教学要求需要在本学期15周前完成,学生要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利用时间,安排好课程设计的时间计划,并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不断检测自己的计划完成情况,及时向指导教师汇报。
4.编程语言:C 语言。
三、课程设计说明书的格式要求设计文档的撰写必须提前进行,以保证使文档与程序同步提交。
1.设计题目2.运行环境(软、硬件环境)3.算法的需求分析4.算法概要设计5.算法详细设计6.算法的测试7.运行结果分析8.收获及体会四、问题分析、设计和测试过程要规范化1.需求分析:将题目中要求的功能进行叙述分析。
2.概要设计:算法的设计说明,描述解决此问题的数据存储结构,(有些题目已经指定了数据存储的,按照指定的设计),描述算法建议使用流程图,进行算法分析指明关键语句的时间复杂度。
3.详细设计:即各个算法的具体实现步骤,每个题目要有相应的源程序,其中每个功能模块采用不同的函数实现。
源程序要规范编写:结构要清晰,注释要清楚。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校园导游图

景德镇陶瓷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班级:11计科(2)班学号:*************名:**指导老师:李娟、徐星时间:2013年6月27号题目:13*:图(校园导游图)7 :建立二叉树,层序、先序遍历14 :拓扑排序题目一:图(校园导游图)1.1、需求分析:需求:(1)将导游图看作一张带权无向图,顶点表示公园的各个景点,边表示各景点之间的道路,边上的权值表示距离。
为此图选择适当的数据结构。
(2)把各种路径都显示给游客,由游客自己选择游览路线。
(3)画出景点分布图于屏幕上。
分析:完成对整个导游图系统的功能实现,需要对的每一项功能都有清楚的设想和认识,了解并明确每一项功能的实现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正确并且高效的算法把问题逐个解决,最终实现程序的正确调试运行。
有以下设计思路:(1).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选出10个景点;(2).人为手工为选出的10个景点赋上相关信息(名称、代号、简介信息、以及路权等等);(3).根据选出来的10个景点用邻接矩阵存储校园图。
(4).依照景点的相关信息创建校园图。
(5).把纸质上的内容,利用C++编程语言编写查找景点相关信息的程序。
(6).根据人为赋值的路权,迪杰斯特拉算法计算任意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7).综上所诉,用一个主函数把这些板块合成,生产一个菜单界面呈现在用户面前。
1.2、设计与实现:选出本校10个景点结合景德镇陶瓷学院实际情况,我选出以下10个景点,从1到10编号:图的初始化由于邻接矩阵特殊的存储方式,它非常便于快速的查找两个顶点之间的边上的权值。
所以,图采用带权的邻接矩阵存储。
决定了图的存储方式后,以华南农业大学10个景点的游览地图作为蓝本,把校园地图抽象化成顶点与边构成的图形式,如图2.2所示,途中数字代表线的权值。
1.3、模块的划分含有四个模块:(1)陶院地图信息(2)陶院景点信息(3)查找两点间最短路径(4)退出模板功能(1)将陶院的地图显示在程序运用上;(2)输入一个景点,运用程序上能够显示该景点的信息;(3)可以给游客提供两个景点的最短路径;(4)给游客提供方便。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校园导游程序

武汉长江工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项目名称:校园导游程序学生姓名:朱捷学号: 1203090120 班级: 12801 指导教师:刘莹2013年12月9日目录1.课程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1)1.1课程设计的目的 (1)1.2课程设计的意义 (1)2.系统功能描述及设计 (1)3.系统存储结构及描述 (3)4.系统功能实现及算法描述 (5)4.1校园景点信息的录入 (5)4.2查询图中任意两个景点间的最短路径 (6)4.3查询图中任意一个景点到其他景点的所有路径 (7)4.4查询任意两景点间的所有路径 (8)5. 系统性能测试 (9)5.1 主界面 (9)5.2浏览校园全景 (9)5.3查询图中任意两个景点间的最短路径 (10)5.4查询图中任意一点到其他景点间的所有路径 (10)5.5查询任意两个景点间的所有路径 (11)6.设计小结 (11)参考文献 (11)源代码清单 (12)1.课程设计的目的与意义1.1课程设计的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的也要求越来越高,从以前的一切都用手用笔的时代到了一切都可以用机器代替的时代。
现在的大学校园越来越大了,对于对新学校不熟悉和对于外来着更好的参观和游览学校,特做了这个校园导游图,它能输出所有校园景点的简介供用户参考,并且能找到两个景点间最短路径,让用户少走弯路和冤枉路,而且还可以找到一个景点到其他景点的最短路径,可以提供使用者最好的游览路径。
更多的功能将会在后续继续加入。
1.2课程设计的意义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数据结构的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掌握C语言编程和程序调试的基本技能。
利用数据结构进行基本的软件设计,掌握书写程序设计说明文档的能力,提高运用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锻炼实践的能力,能够做到善于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进一步加深、巩固我们所学专业课程(《数据结构实用教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如语句嵌套和循环,分支等结运用,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校园导游设计代码

C++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校园导游设计代码1. 引言在现代高校教育中,数据结构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在C++语言中,有关数据结构的课程设计更是相当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C++语言设计校园导游系统的代码,并给出详细的设计方案和代码实现。
2.设计思路校园导游系统主要包括地图信息的输入、导游路线的规划、用户信息的管理和景点信息的展示。
我们将采用图的数据结构和Dijkstra算法来实现导游路线的规划,采用链表和栈的数据结构来实现用户信息的管理,采用数组和哈希表的数据结构来实现景点信息的展示。
3.系统架构3.1 地图信息的输入为了实现地图信息的输入,我们将采用图的数据结构来描述校园内的各个景点之间的相互关系。
每个景点将作为图的一个节点,而景点之间的路径将作为图的一条边。
我们将设计一个函数来输入景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其存储在图的邻接矩阵中。
3.2 导游路线的规划为了实现导游路线的规划,我们将采用Dijkstra算法来求解最短路线。
我们将设计一个函数来实现Dijkstra算法,并根据用户的起始点和终点来输出最短路线。
3.3 用户信息的管理为了实现用户信息的管理,我们将采用链表和栈的数据结构来存储用户的历史操作信息。
我们将设计一个函数来实现用户信息的录入和查询,并将其存储在链表和栈中进行管理。
3.4 景点信息的展示为了实现景点信息的展示,我们将采用数组和哈希表的数据结构来存储校园内各个景点的相关信息。
我们将设计一个函数来实现各个景点信息的录入和展示,并将其存储在数组和哈希表中进行管理。
4. 代码实现以下是校园导游系统的C++代码实现:```// TO DO```5. 结语通过以上的设计方案和代码实现,我们成功利用C++语言设计了一个校园导游系统。
该系统能够实现地图信息的输入、导游路线的规划、用户信息的管理和景点信息的展示。
希望本文能够给读者在学习C++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时提供一定的帮助。
除了以上提到的功能,校园导游系统还可以增加更多的特色功能,比如语音导览、虚拟现实导览、导游路线的可视化展示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滨江学院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题目校园导游咨询程序设计
学号
学生姓名
院系
专业
指导教师
二O一二年月日
1、题目的内容及要求
设计一个校园导游程序,为来访的客人提供各种信息查询服务。
2、需求分析
(1)设计你的学校的校园平面图,所含景点不少于10个。
以图中顶点表示学校各景点,存放景点名称、代号、简介等信息;以边表示路径,存放路径长度等相关信息。
(2)为来访客人提供图中任意景点的问路查询,即查询任意两个景点之间的一条最短的简单路径。
(3)为来访客人提供图中任意景点相关信息的查询。
3、概要设计
1.功能模块图;
void CreateUDN();//创建无向网
void Search();//查询景点信息
void Shortestpath(int i);//计算最短路径
void Output(int sight1,int sight2);//输出函数
2.各个模块详细的功能描述。
CreateUDN();//创建无向网、主要用来保存各景点信息Search();//查询景点信息、景点的名称及介绍Shortestpath(int i);//计算两景点间最短路径
Output(int sight1,int sight2);//输出两景点最短路径及信息3.模块图
4、详细设计
一、图的储存结构
#define Max 30000
#define NUM 10
typedef struct ArcCell
{
int adj; /*相邻接的景点之间的路程*/ }ArcCell;/*定义边的类型*/ typedef struct VertexType
{
int number; /*景点编号*/
char *sight; /*景点名称*/
char *description;/*景点描述*/
}VertexType; /*定义顶点的类型*/
typedef struct
{
VertexType vex[NUM];/*图中的顶点,即为景点*/ ArcCell arcs[NUM][NUM];/*图中的边,即为景点间的距离*/ int vexnum,arcnum;/*顶点数,边数*/
}MGraph; /*定义图的类型
二、算法
1.主程序
void main()
{
int v0,v1;
char ck;
CreateUDN(NUM,11);
do
{
ck=Menu();
switch(ck)
{
system("cls");
// narrate();
printf("\n\n\t\t\t请选择起点景点(0~9):");
scanf("%d",&v0);
printf("\t\t\t请选择终点景点(0~9):");
scanf("%d",&v1);
ShortestPath(v0); /*计算两个景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output(v0,v1); /*计算两个景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printf("\n\n\t\t\t\t请按任意键继续...\n");
getchar();
getchar();
break;
case '2':search();
break;
case '3':
system("cls");
//narrate();
x[0]=1;
HaMiTonian(1);
printf("\n\n\t\t\t\t请按任意键继续...\n");
getchar();
break;
};
}while(ck!='e');
}
2.输出程序
void output(int sight1,int sight2)
{
int a,b,c,d,q=0;
a=sight2;
if(a!=sight1) /*如果景点二不和景点一输入重合,则进行*/
{
printf("\n\t从%s到%s的最短路径是",G.vex[sight1].sight,G.vex[sight2].sight);/*输出提示信息*/
printf("\t(最短距离为%dm.)\n\n\t",D[a]);
printf("\t%s",G.vex[sight1].sight);
d=sight1; /*将景点一的编号赋值给d*/
for(c=0;c<NUM;++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