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老年服务需求专题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分层视角下沪籍老人养老需求的调查研究

分层视角下沪籍老人养老需求的调查研究

分层视角下沪籍老人养老需求的调查研究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对于沪籍老人养老需求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

本调查研究旨在从分层视角分析沪籍老人养老需求,为政府和社区提供科学依据,制定合理的养老政策和服务。

一、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沪籍老人,包括工作人员、退休人员、失业人员等在内的各个层次,年龄从60岁以上的老人选取。

二、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包括定量和定性两种方式。

定量调查主要采用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和量表等形式,定性调查采用深度访谈,以了解老人养老需求的具体情况。

三、调查内容1.老人养老的意愿和打算:调查老人是否有养老的意愿,如果有的话,是否打算在家中养老,或者选择去养老院。

2.老人养老的条件和能力:调查老人的经济状况、健康状况、生活自理能力等,以评估他们是否适合在家中养老,还是需要借助养老院等机构。

3.老人对于养老服务的需求:了解老人对于不同形式的养老服务的需求,包括医疗护理、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

4.老人对于社区养老的态度和期望:调查老人对于社区养老的态度和对社区养老服务的期望,包括居住环境、社交活动、文化娱乐等。

5.老人对于政府养老政策的认知和评价:调查老人对于政府养老政策的了解程度和对政策的认可度和评价。

四、数据分析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可以得出沪籍老人养老需求的整体情况和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为制定养老政策和完善养老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的调查结果将有助于政府和社区了解沪籍老人养老需求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养老政策和服务措施。

调查结果也为养老院等机构提供参考,改善养老服务质量,满足老人的需求。

六、调查周期本次调查预计需要两个月的时间,包括问卷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等环节。

七、调查保障本调查遵守伦理原则,保护被调查对象的隐私和权益。

调查结果将严格保密,仅供研究使用。

八、总结通过本次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全面了解沪籍老人的养老需求,为改善老人的养老生活以及制定社会的养老政策提供参考建议。

分层视角下沪籍老人养老需求的调查研究

分层视角下沪籍老人养老需求的调查研究

分层视角下沪籍老人养老需求的调查研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老年人养老需求的调查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分层视角下沪籍老人养老需求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对不同层次的老年人养老需求进行深入分析,为政府和社会提供参考和借鉴。

文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调查方法和样本情况;二、沪籍老人养老需求的分层分析;三、研究结果及讨论;四、结论与建议。

一、调查方法和样本情况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选取了上海市内不同社区的老年人作为研究样本。

在问卷设计上,将老年人养老需求的满意度、健康状况、居住环境等内容纳入考量,并针对不同层次的老年人进行差异化设计。

结合实地访谈方式,深入了解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和心理感受。

在样本选择上,我们通过分层抽样的方式,选取了不同年龄、不同收入和不同居住地的老年人,确保了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和可信度。

二、沪籍老人养老需求的分层分析根据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我们将沪籍老人的养老需求分为三个层次:经济需求、生活需求和心理需求。

具体分析如下。

经济需求:老年人中的大多数人来自60年代和70年代的劳动者,他们普遍存在养老金不足、医疗费用高昂、子女经济负担过大等问题。

这部分老人渴求政府和社会的更多支持,希望提高养老金水平、降低医疗费用、加强社会福利等。

生活需求:在生活需求方面,老年人普遍关注居住环境、医疗保障、日常生活照料等问题。

许多老人因为养老金有限而无法享受到良好的养老服务,希望政府和社会提供更多的长期护理服务、养老院建设等。

心理需求:许多老年人也面临着孤独、抑郁等心理问题。

他们渴望有更多的社交活动、关爱关怀和心理辅导,以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三、研究结果及讨论通过以上分层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是多方面的、复杂的。

他们既需要物质上的支持,也需要心理上的关怀。

在社会发展和政策制定上,应该更加重视老年人的需求,多方位地提供养老服务。

通过访谈我们还发现,老人们对居家养老的需求越来越大。

上海城市养老问题调研报告

上海城市养老问题调研报告
调研透视
上海城市养老问题调研报告
□ 延经苹
上海是我国老龄化程度最高
的 大 型 城 市 ,养 老 服 务 需 求 大 、负 担重。2018 年末,上海市 60 岁及以
上 海 是 我 国 老 龄 化 程 度 最 高 的 大 型 城 市 ,养 老 服 务 需 求 大 、负 担 重 。 为 贯 彻 落 实 中 央 推 进 养 老 服 务 发
日 托 类 居 家 上 门 服 务 。 此 外 ,部 分 养老机构还提供周末子女探望老 人 的 班 车 服 务 ,附 近 老 人 助 餐 服 务 等。养老机构在满足老人基本日 常 生 活 需 求 之 外 ,不 断 丰 富 完 善 功
(二)社 区 养 老 日 均 接 待 量 大 受访的 9 家综合为老服务中 心 ,日 均 接 待 人 数 在 100 人 以 上 的 有 5 家,其中 2 家接待量高达 250 人 以上。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整合社
服 务 机 构 增 长 迅 速 。 2018 年 ,上 海
市社区托养机构中长者照护之家
共 计 155 家 ,床 位 数 4298 张 ,比 上
年 增 加 868 张 ;社 区 老 年 人 日 间 照
护机构 641 家,月均服务人数 2.5 万
人 ,增 加 0.2 万 人 。 为 整 合 社 区 养
老 资 源 ,大 力 发 展 社 区 综 合 为 老 服
供给之间的不平衡仍然存在。
图 1 2016-2018 年 养 老 机 构 数 和 内 设 医 疗 机 构 数
2019 年第 8 期 29
STATISTICAL THEORY AND PRACTICE
养 机 构 ,长 者 照 护 之 家 实 现 街 道
(乡 镇)全 覆 盖 。 近 年 来 社 区 托 养

上海居家养老调研报告总结

上海居家养老调研报告总结

上海居家养老调研报告总结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上海市居家养老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访谈,我们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得出了以下结论:1. 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上海市老年人口占比不断增加,居家养老需求日益迫切。

预计未来几十年,养老服务需求将持续增长。

2. 养老服务供应不足:目前上海市居家养老服务供应相对不充足,尤其是高质量的养老服务资源缺乏。

导致部分老年人无法得到及时和充分的关怀和照料。

3. 家庭照料压力大:由于家庭结构变化和经济压力,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依赖于家庭照料。

然而,大部分家庭并没有充足的时间和能力来提供专业的养老服务。

4. 养老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目前市场上出现很多养老服务机构,但质量良莠不齐。

一些机构存在服务不规范、护理人员素质低等问题,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为了改善上海市居家养老的现状,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大养老服务供应: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养老服务供应的投入,促进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行业,提高养老服务的覆盖率和质量。

2. 建立健全评估体系:建立科学、全面、可靠的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评估体系,从照料需求、服务质量等多个维度评估服务机构,为老年人选择合适的服务提供参考。

3. 培养专业养老服务人才:加强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道德水平,确保老年人能够得到专业、温暖、人性化的照料。

4. 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大对养老服务机构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养老服务市场的良性发展。

通过本次调研报告的总结与建议,我们希望能够引起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共同努力推动上海市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上海老人调研报告

上海老人调研报告

上海老人调研报告上海老人调研报告摘要:本文通过对上海市老年人群体进行调研,收集了有关老年人生活状况、健康情况、家庭关系和社交活动等方面的数据,分析了老年人所面临的问题和需求,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调研目的和方法为了了解上海老年人的生活现状和问题,我们针对上海市某社区的老年人进行了问卷调研。

调研对象包括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共发放问卷300份,有效回收问卷250份。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老年人的基本信息、家庭关系、健康状况和社交活动等方面的数据。

二、调研结果分析1. 老年人的家庭关系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老年人的家庭状况比较稳定,有80%的老年人与子女同住,仅有20%的老年人独自居住。

然而,相当一部分老年人与子女的关系并不紧密,仅有35%的老年人表示与子女有良好的沟通和互动。

此外,有5%的老年人甚至表示与子女疏远或无法沟通。

2. 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令人关注。

有50%的老年人存在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等;有30%的老年人存在认知问题,如记忆力减退和注意力不集中等;有15%的老年人存在运动障碍,如行走困难和关节疼痛等。

3. 老年人的社交活动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的社交活动较为有限。

有70%的老年人很少参加社交活动,如朋友聚会、户外旅行和健身活动等;有20%的老年人只是偶尔参加社交活动;只有10%的老年人经常参加社交活动,与其他老年人交流和交友。

三、问题与需求分析1. 家庭关系问题由于一些老年人与子女关系疏远或无法沟通,导致他们感到孤单和无助。

因此,需要加强家庭关系的建设,促进老年人与子女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2. 健康状况问题老年人普遍存在慢性疾病、认知问题和运动障碍等健康问题。

因此,需要加强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和照护,提供定期的健康体检和康复训练服务。

3. 社交活动问题老年人的社交活动较为有限,很少参加社交活动。

因此,需要提供丰富多样的社交活动,如开设老年人俱乐部、举办文艺演出和组织户外旅行等,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交活动。

分层视角下沪籍老人养老需求的调查研究

分层视角下沪籍老人养老需求的调查研究

分层视角下沪籍老人养老需求的调查研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也日益凸显出来。

在这个背景下,各个城市和社区都在不断地推动老年人养老服务的建设和发展。

本研究针对沪籍老人的养老需求进行了调查研究,从分层视角出发,分别考察了经济、社会和心理三个维度对老人养老需求的影响。

具体研究结果如下:一、经济层面对老人养老需求的影响经济层面是老年人养老需求的重要因素之一。

据本次调查的结果显示:沪籍老人的经济状况直接关系到他们对养老服务需求的选择和使用。

调查数据表明,经济状况较好的老人更倾向于选择高质量、高水平的养老服务;而经济状况差的老人则更注重服务的价格和实用性。

由此可见,在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中,经济因素应被重视。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弱势老人的扶持力度,推出更加实惠的养老政策和服务。

社会层面是老年人养老需求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社会层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社会支持、社会活动、社会情感等方面。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社会关爱和社会支持的缺失会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健康和幸福感,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同时,长期缺乏社交活动、关爱和支持,还会导致老年人的孤独感、无助感和抑郁情绪等不良心理反应。

因此,政府和社会应该注重发展老年人社交活动和交流的平台,增强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和社会情感。

心理层面是老年人养老需求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本次调查中,发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养老需求具有较大的影响。

老年人的失落感、孤独感、无助感等不良心理反应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养老需求。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管理,积极开展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服务。

同时,家庭成员和社区服务人员应加强对老年人的关爱和支持,多与老年人沟通,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总结:沪籍老人的养老需求具有明显的分层特点,涉及到经济、社会和心理等多个维度。

为了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政府和社会应该注重帮助老年人解决他们的经济困难,同时加强对老年人的社会关爱和心理健康管理,切实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优质、个性化的养老服务。

上海养老服务情况汇报

上海养老服务情况汇报

上海养老服务情况汇报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服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海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养老服务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下面将对上海养老服务的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上海市政府大力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大了对养老服务设施的投入。

目前,上海各区设立了多家养老服务机构,包括养老院、社区养老中心和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等,为老年人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其次,上海养老服务的质量不断提升。

养老服务机构普遍引进了先进的养老设
备和技术,提高了服务水平。

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了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

此外,上海养老服务的覆盖面不断扩大。

除了城市中心地区,各个郊区和新城
区也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养老服务设施,让更多的老年人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养老服务。

再者,上海养老服务的社会参与度也在不断提高。

政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
服务,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养老产业,推动养老服务业的多元化发展。

同时,也鼓励志愿者组织和社会团体参与到养老服务中,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最后,上海养老服务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老年人
的政策,包括养老金发放、医疗保障、护理补贴等,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的保障和福利。

总的来看,上海养老服务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养老服务的投入,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让老年人能够享受到更好的养老生活。

希望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能够为上海的养老服务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海老年人照料护理服务及养老意愿调查状况

上海老年人照料护理服务及养老意愿调查状况

上海老年人照料护理服务及养老意愿调查状况(2017年3月27日)2015年8月,全国启动了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上海地区调查,涉及浦东、闵行、奉贤、宝山、虹口、普陀、黄浦、杨浦和崇明9个区县的144个调查点,调查人数4320人,有效问卷4301份。

2016年10月,上海市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对浦东、杨浦、黄浦、普陀、徐汇、静安、闵行、虹口、长宁9个区的1100个60岁以上的老年人开展了“上海市老年人养老意愿调查”,有效问卷1025份。

现就两次调查中有关上海老年人照料护理服务、养老意愿及养老支出情况等主要数据发布如下:一、总体评价上海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方面,总体状况良好,日常活动完全能自理的老年人占93.3%,完全不能自理的占4.5%。

照料状况方面,多数老年人能够得到照料,家庭成员依然是最重要的照料者。

此外,家政服务人员(保姆、小时工等)的选择率也显示出了照料服务社会化的趋势。

上海老年人养老意愿方面,多数老年人不愿意离开家居环境接受照料,越是高年龄组的人群,在家的意愿越高;“自己照顾自己”和“在家由家人照顾”比例最高。

表示“在养老机构”、“异地养老”和“视情况而定”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说明历经多年家庭照料功能社会化的变迁以及社会照料服务体系的发展,老年人对于未来的照料问题具有了较为成熟的认识和多元的选择。

但同时显示,选择“高端养老公寓或住宅”的比例不高,老年人群对于养老机构的价格承受能力仍然偏低。

二、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上海地区调查基本情况1、老年人的照料状况。

有13.1%的老年人表示需要照料。

在这部分老年人之中,有89.4%的表示有人照料。

而主要照料者之中,选择率最高的依次是配偶、儿子和女儿,分别为30.7%、23.2%和18.8%,表明在现阶段,家人依然是最重要的照料者;此外,家政服务人员(保姆、小时工等)的选择率也达到13.5%,明显超过其余选项,显示出了照料服务社会化的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老年服务需求专题调研报告
上海市老年服务需求专题调研报告(摘要)
上海市民政局
当前,上海60岁以上老年人口260.78万人,占总人口的19.28%;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40.70万人,占总人口3.01%,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5.61%;百岁以上老人已有548位。

根据经济发展新形势、人口发展新特征,科学规划老年服务事业、提升老年服务质量,成为当务之急。

为掌握上海老年服务需求的第一手资料,上海市民政局对上海市老年服务需求展开专项调查研究。

本次调查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两部分。

问卷调查从上海19个区共抽取样本1096个;深度访谈老人100名。

根据调查数据,我们分析与思考如下:
一、上海老年服务需求现状评析
(一)居家养老成为养老服务需求主要模式,亟待完善社区老年服务体系
调查显示:有八成老人希望居家养老。

高年龄、低收入、低学历、城郊结合部、与子女同住的老人更希望居家养老。

在选择了居家养老的被访者中有41.7%的老人认为自己之因此选择居家
养老就是根本不愿意离开家人。

隔代家庭的家政服务需求最为强烈、高龄老人对家政服务则认知不深。

(二)社区医疗服务成为需求核心,亟待强化老年卫生服务举措
数据表明:为老服务的重心是老年医疗服务,社区医疗服务成为社区老年服务的核心需求。

有72.6%的老人认为医疗服务的就近与便利及其重要。

同时,对重病及费用的担忧普遍存在,有22.1%的老人对患重病可能导致的经济困难表示忧虑。

(三)不同群体文体活动需求各异,亟待提升老年活动满意度
调研发现:老人的日常生活仍以家庭内部活动为主。

经常光顾社区老年活动室老人仅占受访老人的15.2%,而54.5%的受访老年人表示没有去过社区的老年活动室。

(四)法律服务需求量小,亟待专业服务介入
数据显示:94.7%的问卷受访老人认为自己的权益没有受到侵害。

在老年权益受到侵害的19位受访者中,经过街道居委会解决的相对较多,占36.8%,依靠亲属解决的达到36.9%,选择忍气吞声、不了了之的占26.3%。

(五)老年教育服务偏重养生保健,亟待提高老年教育的整体水平
研究表明:部分老人接受再教育的意愿不强,仅有22.3%的受访者愿意参加学习活动。

在愿意参加学习活动的受访者中,“养生”仍是提及率最多的学习项目,为54.9%。

(六)精神慰籍需求强烈,亟待营造亲情环境
数据显示:多数老人家庭和睦、与家人交流频繁、对外界敬老环境较满意。

受访老人与家人的交流属非常频繁与比较频繁的合计比率为52.1%。

部分高收入高学历老人和纯老家庭精神慰籍需求旺盛。

同时,依靠宗教排遣内心孤独和寻求沟通机会的老人增多。

(七)其它服务需求日渐旺盛,亟待满足多样化需求
调查表明:不少老人社会参与感强烈。

22.7%的受访者愿意参加慈善公益活动,20.5%的受访者愿意参加社区志愿服务,4.6%的受访者有再就业兼职需求。

中心城区多数受访者表示社区的公益活动和团体性活动匮乏。

二、上海老年服务需求存在问题
(一)养老机构有效需求不足和有效供给不充分并存
从需求上看,老年人口迅速增加导致“人比床多”,但受传统观念、经济条件等限制,对养老机构的有效需求不足。

根据调查,42.7%的受访老人选择居家养老的原因之一就是养老机构收费太高,有61%的老人希望每月养老机构收费低于800元,能够接受1600以上费用的老人不到2%;有9.7%的老人表示愿意到机构养老,但在未来五年中能够将这种意愿转变成现实的老人仅占其中22%,也就是说受访老年人中仅有2.1%(9.7×22%)的老人是真正有明确意愿进入机构养老的。

从供给上看,当前上海养老床位40136张,空间布局不合理导致养老机构供给不充分。

(二)助老服务人员热情较高与专业化水平较低并存
管理人员有热情、有干劲,但缺乏工作经验和管理手段;服务人员肯吃苦、不怕累,但文化水平低、专业服务知识匮乏。

精神慰籍、医疗护理等深层次助老服务提供数量和提供力度不够。

同时,助老服务队伍不稳定现象严重。

(三)居家养老服务补贴需求巨大与筹资渠道单一并存
上海市民政局用于全市居家养老经费补贴仅36万元,增加到1800万,主要源于社会福利彩票所筹款项,但仍不能完全满足全市260万老人的巨大需求。

福利彩票收入的不确定性和各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