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刘渡舟老先生的方子 过敏性鼻炎 特效 自己亲身试过 中考语文

合集下载

名医刘渡舟老先生的方子__过敏性鼻炎_特效_自己亲身试过_中考语文[1]

名医刘渡舟老先生的方子__过敏性鼻炎_特效_自己亲身试过_中考语文[1]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转贴参考2010-11-15 18:56过敏性鼻炎的治疗2009-11-02 08:37最近常在上班时间查一些东西,不方便看就给转到空间,没想到这么多人看。

此贴这么多人看,才知道不少人像我一样忍受着很大的痛苦这个帖子也是转的,我是学中药的,麻黄附子细辛汤很毒,附子和细辛都很毒,这个方子我没有用,不过如果有人想用用试试,建议附子一定要先煮上两三个小时,再加其它药一起煮,另外可以在其中加黄芪党参甘草干姜等。

我最近几天每天都泡脚,症状似乎缓解了不少,大家可以试试前面我给大家提过,麻黄附子细辛汤对过敏性鼻炎可以说是特效,但居然没人用。

我周围的朋友用过之后几乎没有不显效的。

这个方子很便宜,平均一天不到2块钱,方便,实惠。

唉,中医如此堕落了。

都是那般庸医整的!过敏性鼻炎是可以用中医治好的!!!如果不愿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可找前面的帖子察看详细方子和用法),也可以用如下药物泡酒。

效果也非常不错,但比麻黄附子细辛汤稍慢点。

但一般2天眼痒的症状可以减轻,一周内,鼻子通气,停止喷嚏,眼痒消失是可以达到的。

枸杞150g,黄芪150g,白术100g,防风50g,当归50g,60度白酒4斤。

泡5-7天即可喝。

每天搅动药酒一次。

如果腰膝寒凉者,加桂枝50g。

腰膝不凉着不用加。

此方是著名的玉屏风散加枸杞当归,滋阴补血,补气固表。

加桂枝的目的是散寒。

也曾经有不少单用玉屏风散治好过敏性鼻炎的。

每天早晚各空腹服30-40ml。

看自己酒量了。

但此药酒劲大,最好每次不超过1两。

毕竟是空腹服用。

当然,现在是冬天,如果能温服,效果更好。

再次告诫各位,不要随便用西药。

西药是治不好这个病的。

治本的关键在于提高自身免疫力。

麻黄附子细辛汤和玉屏风散都是提高免疫力的经典名方啊!!!如果能同时跑步锻炼身体,相信效果会更好了。

所谓的过敏源,其实就是寒凉!如果每天热水泡脚,泡至后背出汗,对此病也很有效果。

不愿吃药者,也可用艾炙或针灸足三里,肺俞等穴位。

刘渡舟医案)

刘渡舟医案)

【1】伤寒表实证刘××,男,50岁。

隆冬季节,因工作需要出差外行,途中不慎感受风寒邪气。

当晚即发高烧,体温达39.8℃,恶寒甚重,虽覆两床棉被仍洒淅恶寒,发抖,周身关节无一不痛,无汗,皮肤滚烫而咳嗽不止。

视其舌苔薄白,切其脉浮紧有力,此乃太阳伤寒表实之证。

《伤寒论》云:“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皆紧者,名为伤寒”。

治宜辛温发汗,解表散寒。

方用麻黄汤。

麻黄9g、桂枝6g、杏仁12g、炙甘草3g,一剂。

服药后,温覆衣被。

须臾,通身汗出而解。

[按语]麻黄汤为太阳表实证而设。

其病机是因风寒之邪客于太阳之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

因此临床症状表现为无汗而喘,和恶寒,头身疼痛的表实证候。

本方能发汗解表,宣通肺卫,畅达营阴,使寒邪从汗外出。

麻黄汤为发汗之峻剂,用之不当,易生它变。

不少临床医生畏惧麻、桂,不敢投用。

一见发热,便认为是温热之证,滥用辛凉之品,反令表寒闭郁,久久不解;或致久咳不止;或致低烧不退;或致咽喉不利等,不一而足。

盖表实证之“发热”,乃由卫阳闭郁,正邪交争所致,故发热必伴有恶寒。

这与温热病的发热不恶寒,并伴有口渴伤津之候,有其本质的区别。

风寒闭郁卫阳,故直须辛温发汗,寒随汗出,卫气一通,则发热自退。

即《内经》所谓:“体若燔炭,汗出而散”也。

使用麻黄汤时,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麻黄剂量应大于桂枝、甘草,否则将起不到发汗解表的作用。

这是因为桂枝、甘草能监制麻黄之发散。

若麻黄量小,则失去发汗解表之意义。

二是应先煎麻黄,去上沫,一面使人服后发生心烦。

【2】少阴伤寒唐××,男,75岁。

冬月感寒,头痛发热,鼻流清涕。

自服家存羚翘解毒丸,感觉精神甚疲,并且手足发凉。

其子恳求刘老诊治。

就诊时,见患者精神萎靡不振,懒于言语。

切脉未久,则侧头欲睡。

握其两手,凉而不温。

视其舌则淡嫩而白。

切其脉不浮而反沉。

脉证所现,此为少阴伤寒之证候。

肾阳已虚,老怕伤寒,如再进凉药,必拔肾根,恐生叵测。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作者:朱晓平来源:《饮食与健康·下旬刊》2017年第10期症状:过敏性鼻炎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取1~2个干红辣椒,用开水泡10分钟,或文火煮10分钟,再用棉签蘸辣椒水,伸入两个鼻孔里涂抹。

每日1次,7~10日为一疗程。

有一位50多岁的老农民,专程从乡下来找我。

老农民姓刘,得了过敏性鼻炎。

村里医生告诉他这个病得了就很难治好,只开了支喷雾剂给他,让他不舒服时就喷一喷。

但老刘一心想治好过敏性鼻炎,经同村人介绍,他来到省城的大医院看病,于是就找到了我。

我告诉他,根治过敏性鼻炎发作现在还是个世界性的难题,不过对它进行控制却是非常容易的。

我给老刘推荐了一个偏方,这偏方用起来有点难受,需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这个偏方就是用辣椒水来涂抹鼻子。

具体方法为:准备干红辣椒1~2个,放入一杯开水中泡10分钟,或者放到锅里文火煮10分钟,然后用棉签蘸辣椒水,伸入鼻孔里涂抹,范围要尽可能大。

每日一次,7~10日为一疗程。

老刘疑惑不解地说:“辣椒不是刺激鼻子的吗?古时候上大刑也有用辣椒水灌鼻子的,还能用来治鼻子的病?真让人难以置信。

”我笑着告诉他:“这一招确实是比较怪,但这个偏方却有着科学的依据。

我有许多患者都使用过此方,均起到很好的疗效。

”偏方的依据是这样的,鼻子接触过敏原后,鼻腔黏膜会出现炎症,进而导致过敏性鼻炎;在炎症过程中需要一种P物质(是广泛分布于细神经纤维内的一种神经肽)的参与,如果鼻腔里没有这种P物质存在的话,那么过敏性鼻炎就不会发作了。

辣椒里富含的辣椒素就能消耗P 物质,使它完全消除,这样再接触过敏原的时候,鼻炎就不会发作了。

这个方法在医学界也得到了认可,它比公认的激素疗法效果更好,甚至有机构专门开发了辣椒素喷鼻气雾剂。

不过这个方法一般人确实不太喜欢用,辣椒有很强的刺激性,开始使用时肯定不会感觉舒服,甚至还会使鼻涕增多。

但用的时间久了、次数多了,辣椒素慢慢消耗掉P物质后,刺激反应也就消失了。

名老中医过敏性鼻炎(鼻鼽)验方集锦+伤寒论治鼻炎的理法方药+过敏性鼻炎秘验方

名老中医过敏性鼻炎(鼻鼽)验方集锦+伤寒论治鼻炎的理法方药+过敏性鼻炎秘验方

名老中医过敏性鼻炎(鼻鼽)验方集锦+伤寒论治鼻炎的理法方药+过敏性鼻炎秘验方名老中医过敏性鼻炎(鼻鼽)验方集锦近来许多有过敏性鼻炎的患者,来信索要处方,因为每个人的情况虽然各异,但病因基本雷同,因此不再一一回复,将几位名老中医的验方奉上,供各位参考。

敬请谅解。

1.【固表通窍汤】【来源】邓铁涛,《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组成】五爪龙30克,木贼12克,菊花10克,玄参、白芍各15克,白蒺藜12克,桔梗10克,甘草6克,辛夷花10克,太子参15克,大枣4枚。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益气固表,疏风通窍。

【主治】过敏性鼻炎(鼻鼽)。

【疗效】屡用效佳。

【附记】本方名为笔者拟加。

方中五爪龙如缺,可用黄芪15克代。

临证应用,可随证加减。

2.【抗敏护卫汤】【来源】张梦侬,《临证会要》【组成】生黄芪、炙黄芪各12克,党参、北辽参、龙牡粉各15克,当归、白芍、焦白术、炙甘草、茯苓、熟附片各10克,桂枝5克,生姜3片,大枣5枚。

【用法】上药用开水浸泡10分钟,用小火熬2小时,每日1剂,日服3次。

可连服5~10剂。

【功用】益气固表,助阳护卫。

【方解】肺主气,外合皮毛,若肺气虚,卫阳弱,不能卫外,故对空气变异则过敏,风邪易入,客于鼻窍所致。

本方系从十全大补汤合桂枝汤加减化裁而成。

方用黄芪、党参、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等益气固表;加熟附子补助护卫;北沙参(即条参)补阴;龙牡粉收敛精气而止汗;合桂枝汤(桂枝、白芍、甘草、姜枣)祛风止汗、调和营卫;加黄芪、当归,则为归芪建中汤,以治阳虚汗出、恶风。

诸药协同,能大补元阳,使营卫气血俱充,则病邪不攻自解,此即“扶正祛邪”之意。

若以病小药大而议其非者,实不知此方之妙用。

如经实践,方知此病用此方之疗效。

【主治】过敏性鼻炎。

【疗效】临床屡用,均获佳效。

一般服3剂,最多10剂即获痊愈。

3.温阳止鼽汤【来源】申斌,《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桂枝、白芍、防风各6克,黄芪10克,炙甘草、蝉衣各3克,藿香、乌梅、诃子肉、茜草、徐长卿、干地龙各10克。

学用经方合方治自己过敏性鼻炎

学用经方合方治自己过敏性鼻炎

学用经方合方治自己过敏性鼻炎学用经方合方治自己过敏性鼻炎本人从2007年开始患过敏性鼻炎,长年性打喷嚏、流清涕、鼻塞、鼻痒眼睛痒(早晚严重);尤其每年7月下旬,清鼻涕如水滴样下滴,一会儿可以用完一卷纸巾,若不治疗3个月都不会缓减。

苦不堪言。

便溏,日行三、五次不定;后背有一块巴掌大的地方冷麻(尤其有外感时明显);小便近半年次数变多(小便清长),夜尿2--3次;自汗,动则出汗、饭后头面及上半身出汗;时常感觉怕冷,背部有凉感,腰部特别怕冷,肚脐以下腹部皮肤冰冷;四肢温和;手心爱出汗;前几年很渴,爱喝水但喝多了就直接呕出来,近一年不渴;不能吃冷的,否则胃疼;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苔经常厚腻;经常发咽喉炎;肛门潮湿,有时瘙痒,偶尔还会有点小肿;说话声音低,爱打瞌睡。

曾经中西药多年治疗,却极易复发。

曾经找中医院陈姓中医师不间断治疗半年无效。

后在中医院某国家级名医处治疗约45天,基本治愈。

但3个月后又复发了,再找该名医治,他说体质难以改变容易复发,只能复发了再来开药吃。

无奈从2015年3月开始自学中医,购买了上百本中医书籍,有一定基础后再套用一些名医验方,发现效果不佳,还曾经用李可的验方大剂量治疗一周无缓减;后来通过大量的医案学习以及所看经方书籍越来越多,逐渐发现用经方效果较好。

因为不太满意那些专业中医师甚至是国医大师(他也是经方名家,但用量基本按一两3g用药)的疗效,同时对李可老中医,刘志杰民间中医以及网上大量医师用经方一两按15克用药效果神奇的佩服,于是根据方证对应以及别人的用药经验,拟方思路如下(方子较大,用药量大味多,也有担心过。

不过仍坚持有是证用是方,有是病用是药来安慰自己。

):【苓桂术甘汤】:茯苓四两桂枝去皮三两白术二两甘草炙二两。

【肾着汤】:甘草二两白术二两干姜四两茯苓四两。

【麻附细汤】:麻黄二两细辛二两附子炮,去皮,破八片。

【人参汤】:人参甘草干姜白术各三两。

2015年12月11日用上四方合方再合【玉屏风散】加味:1、茯苓四两 30g,另加茯神木30g(睡眠不好)。

我国名老中医 秘方大公开

我国名老中医 秘方大公开

我国名老中医秘方大公开刘渡舟刘渡舟,辽宁营口人,1917年9月20日出生,1932年拜当地名医王志远为师学医,后转从谢泗泉学习,前后七年。

1956年在【北京中医学院】,从事中医教学与临床。

先后任古典医籍教研室主任、伤寒论教研室主任、教授,《北京中医学院学报》主编,【国务院?学位评审委员会】中医组成员。

刘渡舟教授著述颇丰,主要著述有《伤寒论通俗讲话》《伤寒论十四讲》《伤寒论诠解》《伤寒挈要》等书。

刘教授在【北京中医学院】从教36年,为中医人才培养做出了具大贡献。

自1978年以来,他指导培养了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0多名。

主持了2项国家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其中1项获1992年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柴胡解毒汤〕〔组成〕1.柴胡10克 2.黄芩10克 3.茵陈蒿12克 4.土茯苓12克 5.凤尾草12克 6.草河车6克〔主治〕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活动期,表现为谷丙转氨会显著升高,证见口苦、心烦胁痛、厌油食少、身倦乏力、小便短赤、大便不爽、苔白腻、脉弦者。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备注〕1、1钱=3.75g2、〔草河车〕即〔蚤休〕,乃常用草药。

俞慎初俞慎初教授(图中者),男,1915年10月出生,福建福清人。

系【福建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

俞老出生于中医世家,曾主编《现代医药》月刊。

任上海《复兴中医》杂志编辑,【复兴中医专科学校】教务主任,并任【上海中医专科学校】【中华国医专科学校】教师。

先后担任【福建省】政协委员,【中华医史学会】委员,【中国药学史学会】委员,【中国中医研究院】专题研究咨询专家,【福建省医史学会】主委、名誉主委,【陈修园学说研究会】主委、名誉主委,《福建中医药》杂志编委会副主委,【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理事,【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卫生部《中国医学通史》编委会委员,【福建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台北中医药研究会】顾问。

1989-1992年又先后被【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美国国际传记学院】编入《世界名人录》《澳大利亚及远东名人录》,被聘为国际传记协会顾问。

名家良方丨刘渡舟临床惯用经方19例

名家良方丨刘渡舟临床惯用经方19例

名家良方丨刘渡舟临床惯用经方19例刘渡舟,原名刘荣先,1917年10月9日出生于辽宁省营口市。

1938年,刘渡舟在大连志远药房坐堂行医。

为了让他铭记行医的职业道德,努力救治患者,使患者从疾病的苦海中得以解脱,他的父亲正式给他取字为渡舟。

1956年,刘渡舟到北京中医学院参加中医教学工作。

先后任伤寒教研组副主任、主任,兼任金匮教研组主任。

著有《伤寒论通俗讲话》、《伤寒论十四讲》、《伤寒论诠解》、《伤寒契要》、《新编伤寒论类方》等书。

临床善抓主证,擅用经方,认为抓住主证,不但是辨证的关键,而且也是取得疗效的关键,具有带动全局的作用。

1.加味柴胡汤治肝病柴胡12克,黄芩6克,党参9克,炙甘草6克,半夏9克,鳖甲、牡蛎各15克,红花、茜草各9克。

学习和运用体会本方功效疏通气血,软坚消痞。

主治肝炎邪衰、气病及血,症见面色青黑乏华,右胁作痛如针刺,尤以夜间为甚,或伴有腹胀;体乏无力、肝脾肿大,舌暗有瘀点或瘀斑,苔白,脉弦而涩者。

亦可用治早期肝硬化。

水煎服,每日1剂,10剂为一个疗程。

轻者2个疗程,重者4个疗程,即可明显收效。

刘渡舟先生方中参、草、姜、甲旨在扶正,柴胡、黄芩意在解毒;而牡蛎、茜草则是针对病理产物——症结(瘀血)软化消解。

提示我们,解毒时勿伤正气,扶正时勿恋毒邪;并要分清毒和虚孰轻孰重,然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方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2.五苓散治杂症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五药组成。

学习和运用体会病例1:碧某,女,1987年10月26日初诊。

患者病失音4个多月,已到了不能言语的程度,而由其家人代述病情。

曾服用大量清热滋阴之品及西药,均未获效。

患者音哑无声,咽喉憋塞,口渴欲饮,头目眩晕。

问其大便尚调,唯排溺不利,色白而不黄。

刘渡舟先生切其脉沉,视其舌则淡嫩,苔面水滑。

刘渡舟先生曰:此乃水气不化,津液不行,阳气不能温煦,阴气上蔽咽喉之证,夫津液者,能滋润官窍也。

今水蓄而不化津,则有凝而必有缺,故水淤者而津则反缺,是以咽干、口渴欲饮,而小便不利也。

中医大家刘渡舟治疗慢性鼻窦炎验案欣赏

中医大家刘渡舟治疗慢性鼻窦炎验案欣赏

中医大家刘渡舟治疗慢性鼻窦炎验案欣赏慢性鼻窦炎是一种以鼻塞、流脓涕、头昏、头痛、甚则嗅觉减退为主要表现一种疾病。

由于本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所以一旦患上此病,常出现数年或数十年的病程,给人带来长时间的痛苦,严重的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慢性鼻窦炎大多数是由于鼻窦内受多种细菌感染所致,而且患有慢性鼻窦炎的患者约为所有患鼻病人数的半数之多,而现代医学中除穿刺冲洗、手术疗法外,尚无理想的治疗措施。

在传统中医学里,人们常常把慢性鼻窦炎这一疾病归属到鼻渊当中,临床当中通过对患者的症状及舌脉的表现进行辩证施治,往往可以起到较好的疗效,中医大家刘渡舟老先生曾治疗一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治疗效果颇佳,其诊断和用药思路值得我辈研习。

经典医案韩某,女,38岁。

吉林延边朝鲜自治州人。

患鼻塞流浊涕近20年,曾在当地多方求治不效而来京。

经某大医院诊断为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给予滴鼻药物治疗,收效不显。

后劝其手术治疗,患者不允,来我处就诊。

刻下,鼻塞流浊涕、不闻香臭、头及目眶压痛,每于感冒后诸症加重。

夜卧则鼻塞不得息、张口代鼻呼吸,甚为难受,以致严重影响睡眠。

兼有咽喉不适、咳嗽吐黄痰。

舌苔白、脉浮弦。

诊断为风热上攻于脑,当疏散风热,通利鼻窍。

处方:川芎10g、荆芥6g、防风6g、细辛3g、白芷10g、薄荷2g(后下)、羌活5g、半夏12g、清茶10g(自加)、生石膏20g。

七剂。

二诊:药后疗效显著,鼻塞流浊涕已明显减轻,夜寐时已能用鼻自由呼吸,咳嗽吐痰已瘳。

守上方续服,荆芥、防风、羌活各增至10g,另加双花、连翘各10g。

三诊:诸症基本痊愈。

继以轻清疏散风热之方以资巩固。

后经随访,鼻渊已彻底治愈。

偶患感冒亦未诱发,嗅觉正常,而过去频繁感冒现象亦大有减少,夜寐时鼻息畅利。

患者面色红润光泽,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按语]鼻渊一证,始见于《内经》。

《素问·气厥论》云:“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

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转贴参考2010-11-15 18:56过敏性鼻炎的治疗2009-11-02 08:37最近常在上班时间查一些东西,不方便看就给转到空间,没想到这么多人看。

此贴这么多人看,才知道不少人像我一样忍受着很大的痛苦这个帖子也是转的,我是学中药的,麻黄附子细辛汤很毒,附子和细辛都很毒,这个方子我没有用,不过如果有人想用用试试,建议附子一定要先煮上两三个小时,再加其它药一起煮,另外可以在其中加黄芪党参甘草干姜等。

我最近几天每天都泡脚,症状似乎缓解了不少,大家可以试试前面我给大家提过,麻黄附子细辛汤对过敏性鼻炎可以说是特效,但居然没人用。

我周围的朋友用过之后几乎没有不显效的。

这个方子很便宜,平均一天不到2块钱,方便,实惠。

唉,中医如此堕落了。

都是那般庸医整的!过敏性鼻炎是可以用中医治好的!!!如果不愿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可找前面的帖子察看详细方子和用法),也可以用如下药物泡酒。

效果也非常不错,但比麻黄附子细辛汤稍慢点。

但一般2天眼痒的症状可以减轻,一周内,鼻子通气,停止喷嚏,眼痒消失是可以达到的。

枸杞150g,黄芪150g,白术100g,防风50g,当归50g,60度白酒4斤。

泡5-7天即可喝。

每天搅动药酒一次。

如果腰膝寒凉者,加桂枝50g。

腰膝不凉着不用加。

此方是著名的玉屏风散加枸杞当归,滋阴补血,补气固表。

加桂枝的目的是散寒。

也曾经有不少单用玉屏风散治好过敏性鼻炎的。

每天早晚各空腹服30-40ml。

看自己酒量了。

但此药酒劲大,最好每次不超过1两。

毕竟是空腹服用。

当然,现在是冬天,如果能温服,效果更好。

再次告诫各位,不要随便用西药。

西药是治不好这个病的。

治本的关键在于提高自身免疫力。

麻黄附子细辛汤和玉屏风散都是提高免疫力的经典名方啊!!!如果能同时跑步锻炼身体,相信效果会更好了。

所谓的过敏源,其实就是寒凉!如果每天热水泡脚,泡至后背出汗,对此病也很有效果。

不愿吃药者,也可用艾炙或针灸足三里,肺俞等穴位。

同样能治好。

但我对穴位不是很熟,没用过,只是看很多论文有过研究。

所以,艾炙或针灸我无法做具体指导。

我现在奇怪的就是为什么这么多人,这么多年鼻炎了,为啥不用这些经典的方法,而用西药!!!如果再没人用这些方法,那我就真是无语了。

呵呵,很好很好。

终于有朋友的症状减轻了。

甚感欣慰啊。

对于您的问题,回答如下:1,负责任的药师一般不给下方。

这个很正常。

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给下方,往往是不负责任的药师。

这个药量比《伤寒论》原方要轻得多,原方用的不是制附子,是炮附子,毒性比制附子大多了。

张仲景的经典明方流传几千年了,可惜庸医当道。

敢开此方的医生都不多。

现在的药药性远不如以前的野生药。

所以只要按我的说明服用,不会出任何问题。

如果过敏性史长,建议您继续服用一段时间,以清除余病。

2,考虑到您有哮喘和年龄问题,加炙甘草3-6g,可缓解症状。

停药后,哮喘加剧的情况即可恢复。

气虚也可引起哮喘,黄芪可以缓解。

3,所谓“细辛不过钱”的说法是指单用细辛一味药而言。

而且这个说法也只是教程说法,基本不准确。

《伤寒论》里用细辛的量远远过钱。

有名家用细辛超过过45g,也没出问题。

关键是要对症。

如果我搭脉之后,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下细辛的量。

曾经给过10g的量,也没出问题。

一般情况3g足矣。

再说因为没有脉象,所以先只能给3g。

如果寒重者,细辛3g远远不够。

至于麻黄附子的量,这个也需要辨证。

但一般情况麻黄10g,制附子15g足够了。

《伤寒论》里用炮附子达到30g以上的方子多的是。

关键在于久煎,附子久煎之后毒性被分解。

古四川人有喝附子粥的习惯,久熬之后无任何毒性。

原因是,长江水乃冰雪所化,寒气太重。

川人需要借附子之热散寒,否则必病。

当然,吃辣椒的道理也一样。

所以,每个地方的生活习惯是与当地气候有关的。

另外,如果能买到灵芝的话,最好灵芝黄芪一起煮粥喝。

灵芝扶正气之力强,黄芪补气之力强。

连续吃半个月左右之后根据情况可以停吃。

然后隔3-5天吃一次,这样可以长期巩固效果。

如果喜欢喝酒的话,我前面的帖子给过药酒的方子,也是补气血增强抵抗力的好方。

当然,如果还有别的病,需要另加别的药物。

一般中老年人会有气血虚,脾虚,肾阳虚的情况。

当归补血,黄芪人参补气,白术山药补脾,韭菜羊肉狗肉牛肉都是补阳之品,可以多吃。

希望您早日康复!我也不算白忙活了。

呵呵蒸桑拿会好一点,还要多锻炼,有氧的蒸了一次桑拿,当天晚上鼻子就不痒了,早上起来还流清涕,第二次后,早上不流清涕了。

说了这么多,两字最有效:保暖。

贡献一个偏方,我的慢性鼻炎就是这个偏方治好的。

搞个干净烟斗,再到中药房买干玉米叶。

通过烟斗燃烧玉米叶,从嘴里吸入,从鼻腔呼出,一天2次。

我坚持了3个月,彻底根治了慢性鼻炎。

不知道对过敏性鼻炎是否有效。

先与大家分享一下。

1)鼻炎患者很多都是过敏体质,所以需要相对远离过敏源、不要紧张和压抑、生活习惯要规律些;2)无论是否过敏性鼻炎,鼻炎都是有炎症的,大都是鼻炎病毒引起,所以必要时候还是要吃药(中药甚至抗生素)。

只有去除炎症,才有康复可能。

(当然准备要孩子前注意不要乱吃抗生素);3)对过敏严重的发作,类激素、激素喷雾器、吸入器的使用还是必要且有益的,还是那句话--只有去除炎症,才有康复可能。

且,喷雾的少量吸入和喷入,剂量很少,对人体副作用不大,远小于直接口服,副作用可能也小于你不用此药好得慢带来的对身体的伤害。

4)过敏、鼻炎去看中医,一般诊断结果都会包括肾虚、肝火旺等。

(但我其实没搞明白其间真正的因果关系:是肾虚、肝火旺会导致易过敏、得鼻炎呢,还是过敏、鼻炎发作久了人自然就肾虚、肝火旺。

)Anyway,所以,至少我的经历时,鼻炎发作厉害时候,体质差,怕风/冷,易感冒,但同时容易出汗。

所以,平时要穿着适当,不要太少,易着凉;不要太多,易出汗,也要着凉。

或者气温多变时节,多穿脱一件背心、外套。

5)在体质相对较好的季节、过敏和鼻炎的淡季(发作季节多治疗,恢复好了再锻炼),适当多锻炼身体,推荐慢跑、长距离散步和游泳,如果会打太极也不错。

我在国外是做些非剧烈运动的,跑过慢跑、骑自行车,回国以后走路也蛮多的,另外我在出国前不久就学会了打坐,现在也还坚持,不过现在时间教短,也就几分钟了。

早期,就有五官科医生建议我用冷水澡,从夏天坚持到冬天,当时我体质实在太差,没敢尝试。

6)鼻炎严重,睡眠时候影响呼吸,减少吸入氧气,会影响大脑,比较明显的一个症状是容易记忆力下降。

所以,鼻塞实在严重时候,必须多用嘴呼吸,虽然容易使得咽炎出现甚至加重、也比影响大脑好。

7)鼻炎严重,经常擦鼻涕、擤鼻涕,会造成鼻中隔(不知道字写得对否)偏斜,当年出国前,医生还建议我做鼻中腔手术呢,当时害怕、我没有同意!所以最好能做到只吸鼻涕(用吸鼻器或纸巾)。

过敏基本是有遗传的,过敏和鼻炎也都是相当难治的,但即使不能根治,只要短期内(1-3年)能缓解发的症状,让自己舒坦些,慢慢提升体质,长期(5-10年)以后可能也是有很大机会基本治愈的。

醋加大蒜,加热,闻包你治好过敏性鼻炎病症急发时候用西药或中西药治疗病症缓解时用中药(煎药调理)暂时没有病症、或症状不明显时,多锻炼慢慢提高体质,才是战胜鼻炎和/或过敏的通常可选道路。

很严肃的告诉各位,过敏性鼻炎是绝症……我,我父亲,母亲,都有,我父母都是医院的主任医师,并且他们的同事也很多都是过敏性鼻炎患者……我从初中开始得这个毛病,到现在已经10几年了,不过在辞职2年后稍有改观,可能和身体发胖抵抗力增加有关系,原来几乎每天一次,现在基本上每2周犯一次……天天坚持慢跑40分钟,已经彻底远离过敏性鼻炎的人飘过。

每天早上吃点蜂蜜,坚持1年,基本不再犯.另外再说些体会吧,过敏性鼻炎,特别是对冷空气过敏的,几乎全部都是因为体质弱造成的,中医认为是肾虚,以前我总觉得中医是胡扯,没科学根据,但现在我对肾虚和鼻痒的关系应该说是信服的,中医的确有道理!毕竟身体是一个器官关联性很强的组织我发现,吃些六味地黄丸+21金维他效果不错的说,肾气足,人才有精神最好的地黄丸是大颗粒,捏起来偏软的,20多一盒的那种,便宜点的九芝堂也可以因此我的经验表明,坚持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是关键。

或许跑步对于治疗过敏性鼻炎还是挺有用的。

稍懂点点中医,给大家一个名医刘渡舟老先生的方子吧。

已经用过多次,效果不错。

但一般药房可能不给抓药,因为每味都是毒药。

其实这是《伤寒论》上的经方,只要没有高血压,心脏病,安全得很。

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10g,制附子15g(一定要先煎30分钟以上),细辛3g。

一天一付(2块钱不到),小孩药量减半。

平日如果心跳比较快的人(90次以上),或汗出比较多的人另加炙甘草3g。

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禁用。

如果体质很差的人,喝完药后感觉口麻,恶心等症状,说明附子煎的时间不够,是附子中毒的迹象。

速服蜂蜜或绿豆汤,立解。

此方对付过敏性鼻炎效果很好,一般1-2付见效,坚持10付以上,应该一般情况下能治愈,但不能保证在某种条件下不复发。

愈后,最好能整点灵芝,黄芪熬粥喝一段时间,以巩固疗效。

没有灵芝单用黄芪也行。

鼻炎的根本在于肾虚,体寒,正气不足。

中医没有过敏之类的说法,所谓的过敏性鼻炎其实就是寒凉引起的,所以保暖很重要。

尤其是腰部和足部的保暖。

平时手脚凉,腰膝凉的人基本都有鼻炎。

现在的附子药性远不如以前了,而且制过之后一般也没剩多少毒性了,以前一般要求煎50分钟以上的(文火),现在30-40分钟基本差不多了。

别的药下去再文火煎20分钟即可。

居然就一个朋友问这个方子。

唉,此方对过敏性鼻炎和其他鼻炎相对来说算是特效药了。

看来中医真的是堕落了,只怪如今庸医太多,经方无人会用。

其实一部《伤寒论》就可以解决目前大多数的病痛了,只恨无人会用。

希望这位朋友贴上药后感觉,一般来说1-2付见效,最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