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业噪声暴露调查及噪声暴露标准限值探讨
国际噪声控制工程学会关于作业场所噪声限值的报告

国际噪声控制工程学会关于作业场所噪声限值的报告三十多年前,许多国家已经制定了工作场所噪声暴露限值的标准。
对于过去制定的这些标准,国际上很少做些协调工作。
欧共体在制定噪声限值标准方面采取了一些协调措施,一些成员国已经采用了统一标准。
在欧洲,一些非欧盟国家和许多科研机构有一个总协议,即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ISO1999:1990“声学——职业噪声暴露测量与噪声引起的听力损伤评价”的标准是有效的,在制定限值指南时,各行政区域都应该采用。
该标准内容涉及,“最大可忍受或最大允许噪声暴露限值的选择……要求考虑到职业道德、社会、经济及政治因素,而不要顺从国际标准。
由于个别国家对这些因素理解不同,因此还要考虑国际标准范围以外的一些因素。
”在大多数工业发达国家,很少有人会对应该设定工作场所噪声限值提出质疑,但实施中所涉及的商业和财政支出经常被作为不遵守限值的原因而被提到。
管理上的困难、有效的费用和统一执行法规对可能希望减少噪声值的这些人来说还是一个阻碍因素。
因为为制定噪声暴露限值提供技术基础已变为至关重要。
然而法规评论阐述了立法者要考虑适合各国国情的因素,指出了每个国家对职业道德、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特别模糊的地方。
每个国家在制定标准考虑的因素有完全相同的地方,但在制定噪声限值和听力损失赔偿标准却是不同的(见表一)。
表一:部分国家制定噪声暴露限值的一些特点见表大多数国家噪声暴露标准订为85dB(8小时工作日A计权平均声值),只有荷兰订为80dB,而美国时间加权平均值为90dB(A计权)。
每减半暴露时间的声级(通常也被称做交换率)允许增加值为3dB,而巴西、以色列和美国允许增加5dB。
不同国家对制订噪声暴露最大声级有不同的标准,一般都订为115dB(A计权,快)—140dB (线性,峰值)。
许多国家要求,当噪声暴露值超过一定限值时,要执行工程控制和管理措施。
执行这些控制措施采取的形式有几种,其中包括对新机器噪声性能、听力测试计划、调整减少噪声暴露时间的工作计划或使用护耳器的一些特定要求。
工作噪音标准是多少

工作噪音标准是多少工作噪音标准是多少,是很多人在工作中关心的一个问题。
噪音是指在环境中引起不适的声音,而工作噪音则是指在工作场所中引起不适的噪音。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的规定,工作噪音是一种职业病危害因素。
那么,工作噪音标准是多少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首先,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工作噪音标准是由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来规定的。
国家标准是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的标准,而行业标准是指各个行业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所制定的标准。
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都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化管理的要求来确定的,具有法律效力。
其次,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的规定,工作噪音标准是根据工作场所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的。
例如,根据不同的工作场所和工作性质,工作噪音标准可以分为工厂车间噪音、建筑工地噪音、办公室噪音等不同类型的噪音标准。
这些标准是根据工作场所的特点和工作环境的要求来确定的,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
另外,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相关标准和指南,工作噪音标准是需要符合国际标准的。
国际劳工组织是一个致力于促进全球劳工权益和保护劳工健康的国际组织,其制定的标准和指南对于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因此,工作噪音标准不仅需要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还需要符合国际标准和指南的要求。
总的来说,工作噪音标准是多少,是一个需要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国际标准来确定的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雇主和劳动者都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标准和规定,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
同时,政府部门也需要加强对工作噪音标准的监督和管理,促进工作环境的改善和劳动条件的提高。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工作噪音对劳动者的危害,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噪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在噪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中,我们需要首先明确了解什么是噪声,噪声又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怎样的危害,接着我们将探讨我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对噪声环境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我们将总结回顾整篇文章所涉及的内容,以期对读者有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噪声,是指人们感觉不愉快的不规则声音。
在工作环境中,噪声是一种常见的环境因素,它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
长时间暴露在高强度的噪声环境中,会引起听觉疲劳、失眠、头痛、心血管系统疾病等问题。
噪声还可能导致工人产生情绪波动,影响工作效率,甚至造成意外事故。
控制和治理工作环境中的噪声是十分重要的。
我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对噪声环境的相关规定非常详细,主要包括对于噪声级别的监测和评估方法、工作场所的噪声限值、噪声暴露限值的超限处置等内容。
标准要求用人单位应该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来降低噪声对工作人员的危害,包括在源头进行降噪、戴耳塞或耳罩、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等。
标准对于噪声环境的监测评估及报告与记录也做出了具体的规定。
从整体来看,我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对噪声环境的规定相当严格,完全符合国际上的相关标准和要求。
标准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事故发生率。
然而,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些用人单位并未真正重视噪声环境的治理工作,导致噪声污染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各级监管部门需要对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并对违反标准规定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以确保标准的有效实施。
个人观点是,噪声污染是一个长期存在且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我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对于噪声环境的监测和管理提出了明确而全面的规定,这对于维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工作环境的谐和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仍需加强对标准的宣传和执行力度,让更多的用人单位和工作者了解并切实执行这一标准,以实现更好地工作环境和更高的生产效率。
在本文中,我们首先了解了噪声的概念和对人体的危害,随后详细探讨了我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对噪声环境的规定和要求,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声学 工作环境中噪声暴露的测量与评价导则

声学工作环境中噪声暴露的测量与评价导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在各行业和工作场所中,噪声暴露是一种常见的工作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噪声暴露不仅对工作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负面影响,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职业病和工伤。
因此,对于工作环境中噪声暴露的测量与评价导则的研究和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的目的是对工作环境中噪声暴露的测量与评价导则进行探讨和总结,以期为相关行业和工作者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参考。
文章将从噪声暴露的定义、影响因素、测量方法和评价指标等方面展开论述,同时还将介绍国际标准、法规和行业标准等相关规定,以及实际案例分析和声学工作环境中噪声暴露的管理建议。
本文的结构如下:首先,引言部分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目的和结构;接着,在正文部分将对噪声暴露的定义、影响因素、测量方法和评价指标进行详细阐述;然后,工作环境中噪声暴露的测量部分将详细介绍测量设备和方法、测量参数和准则、数据记录和分析以及结果解释和应用等内容;接下来,声学工作环境中噪声暴露的评价导则部分将介绍国际标准和法规、行业标准和指南,同时还包括实际案例分析和声学工作环境中噪声暴露的管理建议;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总结本文的主要发现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撰写,我们希望能够提高人们对工作环境中噪声暴露问题的认识,促进相关部门和企业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和保护,为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做出贡献。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根据文章的主题和内容进行编写,以下为参考示例:2. 正文2.1 噪声暴露的定义噪声暴露是指工作环境中个体暴露于噪声的程度和时长。
它是评估工作环境噪声对个体健康和安全影响的重要指标。
噪声暴露可以通过测量个体在工作环境中接触到的噪声水平来确定。
2.2 噪声暴露的影响噪声暴露对个体健康和工作效率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长期暴露于高噪声环境中可能引起听力损伤、心理压力、睡眠障碍等健康问题,同时也会降低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应尽早颁布职业噪声暴露标准(标准版)

应尽早颁布职业噪声暴露标准(标准版)By learning safety knowledge, we can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ortance of safety knowledge in daily life. Safe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life and life.( 安全常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应尽早颁布职业噪声暴露标准(标准版)噪声按产生的场所划分,可分为环境噪声和职业噪声。
环境噪声直接影响人们的休息、睡眠和工作,因影响面大,已受到党和国家及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并采取了许多相应的行政和技术措施,在资金方面也作了较大的投入。
1996年国家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使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更加有法可依。
相比这下,职业噪声对人们的严重危害,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我国有几千万人在超过国际标准值(每天工作8小时,噪声不超过85~90dB)的噪声环境下工作,不同程度受到噪声的危害,导致听力损害、心血管疾病,以及其它多种疾病。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我国至今没有正式颁发工作场所噪声暴露标准,以及有关听力保护法规,使得噪声危害严重的生产经营单位不以为然,不去采取措施降低噪声危害,保障职工身心健康。
也使得各级劳动执法监督机关无法对此进行监督。
所以,制定并发布听力保护及控制工作场所噪声暴露的有关法规已刻不容缓。
可在本位置填写公司名或地址YOU CAN FILL IN THE COMPANY NAME OR ADDRESS IN THIS POSITION。
我国工作噪声标准

我国工作噪声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我国工作噪声标准是指根据《工作场所噪声卫生规定》,对在工作场所产生的噪声进行限制和管理的一系列标准和要求。
工作噪声是指在工作场所中产生的噪声,可能对工作者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影响。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相关规定,工作环境中的噪声水平应受到严格控制,以保护工作者的听力和身体健康。
我国工作噪声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噪声限值标准根据《工作场所噪声卫生规定》,我国对不同工作场所和工作岗位制定了不同的工作噪声限值标准。
具体来说,根据噪声的强度和频率,对不同类型的工作场所和设备进行了分类,并规定了相应的噪声限值。
对于工厂车间、机器设备等高噪声场所,规定了更严格的噪声限值标准。
2. 设备噪声标准我国对制造、进口和使用噪声产生设备和设施的噪声标准也做出了规定。
这些设备包括机械设备、交通工具、建筑设施等。
制定设备噪声标准的目的是减少噪声源对周围环境和工作者的影响,保护工作者的健康和安全。
3. 噪声监测和评估要求根据工作噪声标准,企业应定期对工作场所产生的噪声进行监测和评估。
监测结果应准确反映出工作场所的实际噪声状况,并与标准进行比较。
如果发现工作场所的噪声超过了限值标准,企业应采取相应的控制和防护措施,以减少噪声对工作者的影响。
4. 防护措施要求根据工作噪声标准,企业应采取各种防护措施,以减少噪声对工作者的影响。
这些防护措施可以包括技术控制、工程控制、行政控制和个人防护等。
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护措施,并确保其有效实施,以保护工作者的听力和身体健康。
我国工作噪声标准是针对工作场所噪声进行的一系列管理和控制措施,旨在保护工作者的健康和安全。
企业和员工都应遵守相关标准和要求,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减少工作噪声对员工的危害,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文章2000字完】第二篇示例:我国工作噪声标准是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用来规范工作场所噪声水平的标准。
工作场所噪声标准

工作场所噪声标准工作场所噪声是指在工作环境中产生的各种噪声,可能对员工的健康和工作效率造成影响。
因此,制定和执行工作场所噪声标准对于保障员工的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至关重要。
首先,工作场所噪声标准应该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制定。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工作场所噪声被确定为一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因此必须严格控制。
根据国家标准,不同行业和不同工作环境的工作场所噪声标准也有所不同,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规定。
其次,工作场所噪声标准应该包括噪声测量和评估的要求。
对于工作场所噪声,必须进行定期的噪声测量和评估,以确保噪声水平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噪声测量应该由专业的测量机构进行,测量结果应该真实可靠。
同时,对于不符合标准的工作场所,必须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降低噪声水平,保护员工的健康。
另外,工作场所噪声标准还应该明确员工的健康监护和个人防护的要求。
对于长期接触高噪声的员工,必须进行定期的健康监护,及时发现和处理噪声对身体造成的影响。
此外,员工在工作时也应该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耳塞、耳罩等,减少噪声对个体的影响。
最后,工作场所噪声标准的执行应该得到严格监督和检查。
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机制,对各个工作场所的噪声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确保标准的执行情况。
对于违反噪声标准的单位和个人,必须进行严格的处罚,以起到警示作用。
总之,工作场所噪声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员工的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执行相关标准,才能有效地控制工作场所噪声,保护员工的健康,提高工作效率。
希望各个单位和相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工作场所噪声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共同营造一个安静、健康的工作环境。
职业病噪声聋诊断标准

职业病噪声聋诊断标准主要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病诊断标准》进行。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诊断标准:
1. 职业暴露史:患者必须有明确的职业暴露史,即长期或频繁接触噪声环境。
2. 听力损失:听力损失的程度和范围是诊断噪声聋的重要依据。
听力损失通常在噪声暴露后的一段时间内逐渐发展,早期可能表现为高频听力损失,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影响到语言频率的听力。
3. 听力测试:听力测试是诊断噪声聋的主要手段。
常用的听力测试包括纯音测听、言语测听等。
4. 排除其他原因:在诊断噪声聋时,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听力损失的原因,如耳部疾病、药物性耳聋、老年性耳聋等。
5. 职业病鉴定:如果患者满足上述所有条件,且其听力损失与职业暴露有关,那么可以诊断为职业病噪声聋。
需要注意的是,噪声聋的诊断需要由专业的医生进行,患者不能自行判断和诊断。
同时,预防噪声聋也非常重要,应尽量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的噪声暴露,并定期进行听力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职业噪声暴露调查及噪声暴露标准限值探讨
Investigation of occupational noise exposure and discussion of criteria limit levels of noise
exposure in China
宋瑞祥李孝宽朱亦丹王世强姚琨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054)
[摘要]:作业场所的噪声危害问题,很长时间以来就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
2007年7~10月调查人员对我国典型行业典型企业从业人员噪声暴露进行了调查,调查共涉及了3个行业(纺织行业、建材行业、机械加工)中的10个企业。
调查分析结果显示3个行业中噪声暴露情况严重。
深入研究分析了国外职业噪声暴露标准体系,对职业噪声暴露限值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在对国内噪声暴露调查和国外标准体系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我国职业噪声暴露标准限值应该建立在85dB(A)的基础之上,并提出了具体噪声暴露限值。
[关键字]:职业噪声;噪声暴露;噪声暴露标准;暴露限值
1.1引言
在工业企业作业环境中,噪声普遍存在。
据统计,世界范围内职业噪声暴露的人数约为4∼5亿,美国有3000万工人在超标噪声环境下工作,欧洲这个数字同样是3000万人[1]。
如果噪声暴露限值为85dB(A),保守估计我国超标噪声环境下工作的工人不会低于美国和欧洲的暴露人群。
目前,职业噪声已经成为最广泛的职业危害之一。
在高噪声环境中长时间工作,除了造成工人的听力损失外,还会对工人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等造成不良影响。
另外,噪声对报警信号的掩蔽,还是工伤死亡事故的重要配合因素。
1.2我国噪声暴露调查
2007年7月到2007年10月间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调查人员对湖北、重庆、安徽、河北、江苏5个省市进行了从业人员噪声暴露调查。
调查涉及了汽车加工制造、建筑材料、纺织3个行业;共涉及国有、集体、民营、中外合资、外商独资5个企业性质的10个企业;调查涉及从业人员近10万人。
测量仪器采用丹麦产B&K4436型噪声剂量仪和国产爱华AWA5610P型积分声级计;测量方法[2、3]参照ISO 9612-1997《声学-暴露在工作场中的噪声的测量和评定导则》(Acoustics - Guidelines for the measurement and assessment of exposure to noise in a working environment)。
调查结果见表1~3。
表1 纺织行业群体噪声暴露调查表
表2 机械行业群体噪声暴露调查表
表3 建材行业某水泥厂群体噪声暴露调查表
从表1~3的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纺织行业、机械制造行业和建材行业从业人员噪声暴露严重,尤其是纺织行业中的织造和机械制造行业中的冲压和铸造,且两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数量巨大,相关调查显示:截止到2007年5月,纺织行业从业人员已逾千万;机械制造行业中仅汽车零部件及发动机制造的从业人员就达到了122万人。
由此,我国职业噪声暴露问题可见一斑。
1.3 噪声暴露限值探讨
1.3.1各国噪声暴露标准值
表4 各国噪声暴露标准值[4]
*该国家现实行86/188/EEC标准
1.3.2 暴露限值
噪声暴露限值是指额定8小时工作日规格化噪声暴露级。
从表4可以看出,除了瑞典、加
拿大噪声暴露限值分别为80dB(A)和87dB(A)外,其他国家都是85dB(A)或90dB(A)。
一直以来85 dB(A)和90 dB(A)都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
听力保护的最基本目标是保证从业人员在常规日常生活环境中,听觉器官具有听到并理解
日常语言交流的听觉能力,也就是说保护从业人员在语频段听力不受损失。
一般来讲,代表语频段的频率为0.5 kHz、1 kHz和2kHz,也就是用这三个频点听阈的算术平均值来表征语频段听力是否损失(大于25dB为损失)。
根据ISO-1999标准[5、6],3kHz应作为听力损失频率考虑在内,也就是说3kHz 应该作为听力损失的保护频率参与听力损失平均阈值的计算,对于这一点,
目前国际社会普遍达成共识,但在执行上还存在差异。
美国环境保护署在1974年提出,日噪声暴露级控制在75dB(A)是保证公众不出现永久性听力损失(NIPTS)的安全值。
相关文献分析显示,80dB(A)的噪声对高频听力影响不是很大,当噪声值超过85dB(A)时高频段的听阈增幅较快,这表明噪声对高频段听力的损伤是在85dB(A)上下开始作用的;85dB(A)噪声有出现语频听力损伤的危险性,这种危险与接触噪声时间长短(工龄长短)及个体敏感程度存在正相关性。
表5~6给出的ISO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噪声暴露在
90dB(A)超过40年的人群,在500、1k、2kHz频率上的平均听力损失量和噪声暴露在85 dB(A)下人群在500、1k、2k、3kHz频率上的平均听力损失量相等都为2dB,对于噪声暴露在90dB(A)超过40年的人群,在500、1k、2kHz、3kHz频率上的平均听力损失量为4.5dB。
表5 暴露在85dB下工作40年后永久性噪声听力损失(NIPTS)值
表6 暴露在90dB下工作40年后永久性噪声听力损失(NIPTS)值
1.3.3 交换率
从表1中可以看出各国的噪声暴露标准、规范中普遍采用3dB作为交换率,只有美国、巴西等几个国家采用了5dB原则。
采用5dB作为交换率是遵循的等效应原则,3dB作为交换率则是遵循的等能量原则。
目前国际社会认为5dB等效应原则缺乏理论基础。
这是因为:①暂时性听力损失(TTS)和永久性听力损失(PTS)的定量关系尚不明确;②动物实验表明:虽然间歇性噪声理论上存在听力恢复,但是对工业噪声而言这种恢复是有限的,几乎可忽略的;③从数学的角度讲,3dB原则更严谨, 5dB原则不适合向上的外延;④等效应原则中暴露在115dB噪声环境中允许工作15min,这很可能引起过量的TTS;⑤3000Hz作为保护对象,3dB原则更合理,因为引起同样的TTS较高频率更敏感。
1.3.4 峰值噪声限值
峰值噪声限值是针对冲击噪声设定的听力保护限值。
目前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应采用C计权140dB作为峰值噪声限值。
冲击噪声和非冲击噪声共同遵守日噪声暴露限值。
这样可以避免用日噪声冲击次数进行评价时,冲击噪声持续时间不同带来的问题;也可以避免冲击噪声和非冲击噪声分开考虑导致的协同作用被忽视的问题,同时使噪声测量变得简便易行。
C计权的采用与不计权相比:一方面弱化了低频和高频噪声,使峰值噪声限值更真实的拟和人耳的听觉曲线,另一方面使冲击噪声测量过程中复现性更好。
1.4 我国噪声暴露标准
在对国内噪声暴露调查和国外标准体系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上,笔者认为我国职业噪声暴露标准限值应该建立在85dB(A)的基础之上,具体限值如表7所示。
表7 噪声暴露标准限值表
1.5 结论
通过对我国工业企业典型行业从业人员噪声暴露的调查,发现我国职业噪声问题严重。
目前,噪声性耳聋已成为我国最广泛存在的职业病之一。
职业噪声的危害已受到社会多方关注,职业噪声暴露标准的出台是保障工业企业从业人员远离噪声性耳聋的基础。
职业噪声暴露标准限值从我国的调查结果和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85dB(A)是最大限度保护从业人员的可行限值。
[参考文献]:
[1] ukka P.strarck ,Industrial hearing loss,Finnish institute of occupational Heahth,2003
[2] ISO 9612-1997 Acoustics - Guidelines for the measurement and assessment of exposure to noise in
a working
[4] JB/T 6982-93《声学-工作环境中的噪声的测量和评定准则》
[4] D.L. Johnson,Exposure Criteria Occupational Exposure Levels, Brüel, Bertrand, Johnson Acoustics Inc.
[5] ISO 1999-1990 Acoustics-Determination of occupational noise exposure and estimation of noise-induced hearing impairment
[6] GB/T 14366-93《声学-职业噪声测量与噪声引起的听力损伤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