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疗指南ppt课件
合集下载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诊治和管理指南(2024版)解读PPT课件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一种在妊娠期出现瘙痒及黄疸为特点的重要的妊娠期并发症,ICP患者的预后良 好,但由于ICP导致围产儿死亡率、新生儿窒息率和宫内窘迫率增加,使剖宫产率增加。
发病机制
ICP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雌激素代谢异常、遗传及环境因素等有关。研究表明,雌激素水平升高可 能增加胆汁酸代谢障碍,导致胆汁淤积;遗传因素如基因多态性也可能与ICP的发病有关;环境因素如季节、地 域等也可能影响ICP的发病。
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密切监测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避免使用对孕妇和胎儿 有害的药物。
非药物治疗手段介绍
营养支持
保证充足热量和蛋白质摄 入,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 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湿润,避免 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浴用品 。
心理干预
加强心理疏导和支持,减 轻孕妇焦虑和恐惧情绪。
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
01
02
03
04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孕周制定 个体化治疗方案。
轻度患者可在门诊治疗,加强 监护,定期随访。
重度患者需住院治疗,密切监 测母儿情况,及时终止妊娠。
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如多 胎妊娠、既往妊娠期肝内胆汁 淤积症病史等,应提前干预和
治疗。
04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 者管理策略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控制血压,解痉治疗,必要时终止妊娠。
羊水过少
寻找并去除病因,增加补液量,必要时终止 妊娠。
妊娠期糖尿病
控制饮食,胰岛素治疗,加强母儿监护。
胎膜早破
根据孕周、母胎情况等决定是否保胎治疗或 终止妊娠。
06 总结与展望
指南更新要点回顾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PPT课件

黄疸
20%-50%的患者于瘙痒发生后的 数日至数周内(平均为2周)出现黄 疽,黄疸程度一般较轻,有时仅巩膜 黄染,同时伴有尿色加深,粪色变浅 等高胆红素血症的表现,分娩后数日 内消失,个别可持续走产后1月以上。 ICP孕妇有无黄疸与胎儿预后密切相 关,有黄疸者的羊水污染、新生儿窒 息和围生儿死亡率明显增加。
显增加
4 引起新生儿颅内出血及新生儿神经系统后遗症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表现
1
瘙痒
临床表现
2
黄疸
3 其他症状和体征
瘙痒
皮肤瘙痒是首先出现的症状,常发生于 妊娠28-30周,亦有极少数患者在妊娠 12周 左右出现瘙痒症状。瘙痒常呈持续性,白昼 轻,夜间加剧。一般先从手掌和脚掌开始, 然后逐渐向肢体近端延伸甚至可发展到面部, 但极少侵及黏膜。瘙痒程度不一,可自轻度 瘙痒至重度瘙痒,个别因重度瘙痒引起失眠、 疲劳、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及脂肪痢。另 外,大多数患者在分娩后数小时或数日内迅 速消失,少数在一周或以上消失。
• (2)对于在32周内发病者,伴有黄疸、妊高症或双胎妊娠、或 既往有死胎、死产等不良孕产史者应立即住院监护:①每日吸氧 2次,每次30-60分钟;②适当增加休息时间,取左侧卧位,改善 胎盘循环;③遵医嘱给予高渗葡萄糖、维生素及能量合剂,既达 到保肝作用又可提高胎儿对缺氧的耐受性,从而改善妊娠结局。 由于ICP主要危害胎儿,因此护士应加强胎儿监护的管理,及时 发现问题,并及时报告医生。
LOR EM
Thank you
谢谢您的观看!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护理评估 1 (一)病史 2 (二)身心状况 3 (三)诊断检查
LOREM IPSUM
DOLOR
评估既往有无不良孕产史,如流产、早产、死产、围生儿死亡及低体重儿 等;既往妊娠或家庭中有无类似病史;口服避孕药后有无胆汁淤积发病史 等。孕妇在妊娠中、晚期出现皮肤瘙痒和黄疸是ICP最主要的表现。护士 在询问病史时应着重了解患者发生皮肤瘙痒及黄疸开始的时间、持续时间、 部位以及伴随症状,如恶心、呕吐、失眠等。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PPT课件图文

CHAPTER
预防措施
定期产检
通过定期产检可以及早发现妊 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及时采
取干预措施。
饮食调整
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维 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有助于 预防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控制孕期体重
孕期过重或肥胖会增加妊娠期肝 内胆汁淤积症的风险,保持适当 的孕期体重有助于预防该病。
避免环境因素
避免长期接触有毒化学物质或重 金属等环境因素,可以降低妊娠 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发生风险。
护理方法
药物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 物进行治疗,如降胆酸
药物和保肝药物等。
监测病情
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护理
定期监测孕妇的肝功能、胆 汁酸水平和胎儿状况,以便
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 间,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 波动,有助于缓解病情。
案例二
患者B,妊娠32周出现类似症状,但未及时就诊,导致胎儿宫内死亡。经病理检查 证实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案例启示与经验教训
01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 症状包括皮肤瘙痒、黄疸 等,应尽早诊断和治疗。
02
药物治疗是缓解症状的 有效手段,但需在医生 指导下使用。
03
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保 障母婴安全。
病理机制
ICP的病理机制主要涉及胆汁淤积、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等过程,导致肝功能受 损和胆汁酸盐代谢异常。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皮肤瘙痒、黄疸、尿色加深、肝功能 异常等。瘙痒通常先于其他症状出现 ,且白天轻夜间重。
诊断标准
根据孕妇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 检查进行诊断。实验室检查包括肝功 能检查、胆汁酸检测和胆红素检测等 。
预防措施
定期产检
通过定期产检可以及早发现妊 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及时采
取干预措施。
饮食调整
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维 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有助于 预防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控制孕期体重
孕期过重或肥胖会增加妊娠期肝 内胆汁淤积症的风险,保持适当 的孕期体重有助于预防该病。
避免环境因素
避免长期接触有毒化学物质或重 金属等环境因素,可以降低妊娠 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发生风险。
护理方法
药物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 物进行治疗,如降胆酸
药物和保肝药物等。
监测病情
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护理
定期监测孕妇的肝功能、胆 汁酸水平和胎儿状况,以便
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 间,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 波动,有助于缓解病情。
案例二
患者B,妊娠32周出现类似症状,但未及时就诊,导致胎儿宫内死亡。经病理检查 证实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案例启示与经验教训
01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 症状包括皮肤瘙痒、黄疸 等,应尽早诊断和治疗。
02
药物治疗是缓解症状的 有效手段,但需在医生 指导下使用。
03
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保 障母婴安全。
病理机制
ICP的病理机制主要涉及胆汁淤积、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等过程,导致肝功能受 损和胆汁酸盐代谢异常。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皮肤瘙痒、黄疸、尿色加深、肝功能 异常等。瘙痒通常先于其他症状出现 ,且白天轻夜间重。
诊断标准
根据孕妇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 检查进行诊断。实验室检查包括肝功 能检查、胆汁酸检测和胆红素检测等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PPT课件幻灯片

遗传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决定了孕妇的易感性,而环境
因素则诱发其发生并决定严重程度。
药物:一些减少胆小管转运胆汁的药物,如肾移植后服用
的硫锉嘌呤可引起ICP。
三、高危因素
孕妇因素 本次妊娠因素
1、孕妇因素 (1)孕妇年龄大于35岁; (2)具有慢性肝胆疾病,如丙肝、胆结石、胆囊炎、有口
服避孕药诱导的肝内胆汁淤积病史;
(3)家族中有ICP者; (4)前次妊娠有ICP史,据报道再次妊娠ICP复发率在
40%~70%。 2、本次妊娠因素 (1)双胎妊娠孕妇ICP发病率较单胎显著升高; (2)人工受精后孕妇ICP发病相对危险度增加。
四、ICP对母儿的影响
1、对孕妇的影响 ICP患者伴发明显的脂肪痢时,
脂溶性维生素K的吸收减少,致使凝血功能异常, 导致产后出血。
2、对胎婴儿的影响 由于胆汁酸毒性作用使围
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升高。可发生胎儿窘迫、 早产、羊水胎盘胎粪污染。此外,尚有不能预测 的胎儿突然死亡、新生儿颅内出血等。
五、临床表现
1、皮肤瘙痒 无皮肤损伤的瘙痒是ICP的首发症状。瘙痒
一般始于手掌和脚掌,后渐向肢体近端延伸甚至可发展到 面部。瘙痒程度不一,常持续性,白昼轻,夜间加剧。多 于分娩后24~48小时缓解,少数在1周或1周以上缓解。
2、黄疸 10%~15%患者出现轻度黄疸,一般不随孕周的
增加而加重。ICP孕妇有无黄疸与胎儿预后关系密切,有 黄疸者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率均显著增加。
3、皮肤抓痕 四肢皮肤出现因瘙痒所致条状抓痕。
4、其他 一般无明显消化道症状,少数孕妇出现上腹不适,
轻度脂肪痢。
六、诊断
1、临床表现 孕晚期出现皮肤瘙痒、黄疸等不适。
因素则诱发其发生并决定严重程度。
药物:一些减少胆小管转运胆汁的药物,如肾移植后服用
的硫锉嘌呤可引起ICP。
三、高危因素
孕妇因素 本次妊娠因素
1、孕妇因素 (1)孕妇年龄大于35岁; (2)具有慢性肝胆疾病,如丙肝、胆结石、胆囊炎、有口
服避孕药诱导的肝内胆汁淤积病史;
(3)家族中有ICP者; (4)前次妊娠有ICP史,据报道再次妊娠ICP复发率在
40%~70%。 2、本次妊娠因素 (1)双胎妊娠孕妇ICP发病率较单胎显著升高; (2)人工受精后孕妇ICP发病相对危险度增加。
四、ICP对母儿的影响
1、对孕妇的影响 ICP患者伴发明显的脂肪痢时,
脂溶性维生素K的吸收减少,致使凝血功能异常, 导致产后出血。
2、对胎婴儿的影响 由于胆汁酸毒性作用使围
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升高。可发生胎儿窘迫、 早产、羊水胎盘胎粪污染。此外,尚有不能预测 的胎儿突然死亡、新生儿颅内出血等。
五、临床表现
1、皮肤瘙痒 无皮肤损伤的瘙痒是ICP的首发症状。瘙痒
一般始于手掌和脚掌,后渐向肢体近端延伸甚至可发展到 面部。瘙痒程度不一,常持续性,白昼轻,夜间加剧。多 于分娩后24~48小时缓解,少数在1周或1周以上缓解。
2、黄疸 10%~15%患者出现轻度黄疸,一般不随孕周的
增加而加重。ICP孕妇有无黄疸与胎儿预后关系密切,有 黄疸者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率均显著增加。
3、皮肤抓痕 四肢皮肤出现因瘙痒所致条状抓痕。
4、其他 一般无明显消化道症状,少数孕妇出现上腹不适,
轻度脂肪痢。
六、诊断
1、临床表现 孕晚期出现皮肤瘙痒、黄疸等不适。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ppt课件

早期诊断:注意瘙痒症状的出现, 胆酸的检测
胎儿监护:胎动计数, 胎心电 子监护, 脐血流测定 ,羊膜腔 穿刺
疾病严重程度的判断
轻度:生化指标:血清总胆汁酸10-39umol/L.甘胆酸
10.75-43umol/L,总胆红素﹤21umol/L,直接胆红素 ﹤6u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00U/L,天冬氨酸氨 基转移酶﹤200U/L。临床表现:瘙痒为主,无明显其 他症状。
• 对围产儿的影响:
围产儿死亡率64~110‰,产时胎儿 宫内窘迫率18%,羊水胎粪污染率 27%,早产率35%
六.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
1.妊娠期出现皮肤瘙痒, 2.TBA升高, 3.AST及ALT升高, 4.可伴有黄疸, 5.一旦分娩症状即很快消失 鉴别诊断主要是与妊娠合并肝炎鉴别
七.处理
未发现不良影响,但我们担心长时间 大 剂量用药可能对患者的糖代谢、免疫力 及胎儿的发育产生影响。 用法与用量: 6mg/d,每12小时一次,共四次 应用于34周前,估计7天内可能发生早产 的ICP患者
联合治疗
UCDA 250mg 口服 3/日;联合 SAMe 500 mg 静滴2/日
辅助治疗
护肝治疗 改善瘙痒症状 血浆置换 维生素K的应用:支持产前使用维生素K
四.临床表现
瘙痒:为首发症状,12周前1.2%,13-27 周23.2%,28-40周69.2%,典型者最早发 生于手脚掌或者脐周,渐向四肢发展,波 及前胸后背及腹壁。
黄疸:发生率在文献中15-60%,国内吴味 辛报告55.4%,戴钟英报告15%。
胆红素:文献中报道总胆30.78ummol/L,最 高达137ummol/L,直胆22.23ummol/L,最高达 85.5ummol/L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诊治和管理指南(2024版)解读PPT课件

对于希望再次妊娠的患者,应提供专业咨 询和指导,加强孕前检查和孕期管理。
预防措施
遗传咨询
建议患者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感染等诱发 因素,降低再次发病风险。
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的患者,应提供遗传咨询 和基因检测服务。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产后出血预防措施
01
02
03
风险评估
对所有孕妇进行产后出血 风险评估,包括既往产后 出血史、多胎妊娠、羊水 过多等高危因素。
未来需要加强对ICP患者的长期随访和远期预后评估,为制定更加科学
、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数据支持。
THANKS
根据患者病情、胎儿宫内情况和孕周 等因素综合判断。
终止妊娠方式
可选择阴道分娩或剖宫产,具体应根 据患者和胎儿情况而定。
产前评估与准备
终止妊娠前需进行全面评估,做好产 前准备工作。
新生儿抢救准备
预计新生儿可能出现窒息等风险时, 应做好抢救准备工作。
产后随访及再次妊娠建议
产后随访
再次妊娠建议
产后应定期随访,评估产妇恢复情况和新 生儿健康状况。
预防性使用宫缩剂
在胎儿娩出后,立即使用 宫缩剂以加强子宫收缩, 减少产后出血风险。
产后出血急救准备
制定产后出血急救预案, 确保在发生出血时能够迅 速有效地进行救治。
肝功能异常处理方法
监测肝功能
定期监测孕妇的肝功能指 标,包括转氨酶、胆红素 等,及时发现肝功能异常 。
保肝治疗
对肝功能异常的孕妇进行 保肝治疗,包括使用保肝 药物、营养支持等。
盘功能减退或胎儿窘迫。
ICP患者胎儿窘迫的发生率较正 常孕妇显著增高,需密切监测胎
儿情况。
早产风险
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至不足37 周间分娩者。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共22张PPT)

酸、胆红素变化不平行。升高波动在正常值的2~10倍,分娩后10d左右转为正常
,不遗留肝脏损害。
• 2.α-谷胱甘肽转移酶:血清α-谷胱甘肽转移酶水平上升是反映肝细胞损害快速
而特异的指标。其在ICP诊断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可能优于胆汁酸和肝酶。
• 3.α-羟丁酸脱氢酶:研究发现,ICP孕妇血清α-羟丁酸脱氢酶水平较健康孕妇 有显著升高,且其升高水平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碱性磷酸酶呈正相关 ,但能否作为评估ICP严重程度的指标未见支持性的证据。
(3)每日吸氧3次,每次30min,以改善胎儿胎盘氧供;
• (1)生化指标:血清总胆汁酸≥40μmol/L,血清甘胆酸 有关胆红素升高的研究报道结果相差颇大。
α-谷胱甘肽转移酶:血清α-谷胱甘肽转移酶水平上升是反映肝细胞损害快速而特异的指标。 (1)起病大多数在妊娠晚期,少数在妊娠中期;
≥43μmol/L,总胆红素≥21μmol/L,直接胆红素 1.胎动:评估胎儿宫内状态最简便及时的方法。
重不等,无皮疹,少数孕妇可出现轻度黄疸; • (3)患者全身情况良好,无明显消化道症状; • (4)可伴肝功能异常,主要是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氨
基转移酶水平轻、中度升高; • (5)可伴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
• (6)分娩后瘙痒及黄疸迅速消退,肝功能也迅速恢复正常。 • 三、确诊要点 • 鉴于甘胆酸敏感度强而特异度弱,总胆汁酸特异度强而敏感度
• 瘙痒发生后2~4周内部分患者可出现黄疸,发生率为.20%~50%,多数仅轻度 黄疸,于分娩后1~2周内消退。
• 三、皮肤抓痕
• ICP不存在原发皮损,而是因瘙痒抓挠皮肤出现条状抓痕,皮肤活检无异常表现
。尽管ICP不存在原发皮损,但由于该病的特殊性和对胎儿造成的风险, 有学者提出将ICP的皮肤表现归属于妊娠期皮肤病的一种。
,不遗留肝脏损害。
• 2.α-谷胱甘肽转移酶:血清α-谷胱甘肽转移酶水平上升是反映肝细胞损害快速
而特异的指标。其在ICP诊断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可能优于胆汁酸和肝酶。
• 3.α-羟丁酸脱氢酶:研究发现,ICP孕妇血清α-羟丁酸脱氢酶水平较健康孕妇 有显著升高,且其升高水平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碱性磷酸酶呈正相关 ,但能否作为评估ICP严重程度的指标未见支持性的证据。
(3)每日吸氧3次,每次30min,以改善胎儿胎盘氧供;
• (1)生化指标:血清总胆汁酸≥40μmol/L,血清甘胆酸 有关胆红素升高的研究报道结果相差颇大。
α-谷胱甘肽转移酶:血清α-谷胱甘肽转移酶水平上升是反映肝细胞损害快速而特异的指标。 (1)起病大多数在妊娠晚期,少数在妊娠中期;
≥43μmol/L,总胆红素≥21μmol/L,直接胆红素 1.胎动:评估胎儿宫内状态最简便及时的方法。
重不等,无皮疹,少数孕妇可出现轻度黄疸; • (3)患者全身情况良好,无明显消化道症状; • (4)可伴肝功能异常,主要是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氨
基转移酶水平轻、中度升高; • (5)可伴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
• (6)分娩后瘙痒及黄疸迅速消退,肝功能也迅速恢复正常。 • 三、确诊要点 • 鉴于甘胆酸敏感度强而特异度弱,总胆汁酸特异度强而敏感度
• 瘙痒发生后2~4周内部分患者可出现黄疸,发生率为.20%~50%,多数仅轻度 黄疸,于分娩后1~2周内消退。
• 三、皮肤抓痕
• ICP不存在原发皮损,而是因瘙痒抓挠皮肤出现条状抓痕,皮肤活检无异常表现
。尽管ICP不存在原发皮损,但由于该病的特殊性和对胎儿造成的风险, 有学者提出将ICP的皮肤表现归属于妊娠期皮肤病的一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疗指南ppt课件

x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疗指南
目录/Contents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引言 高危因素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 第七部分
x
诊断 治疗 产科处理
x
第一部分 引 言
ICP
• 是一种重要的妊娠期并发症 • 仍是导致围产儿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 其发生具有明显地域和种族差异
第四部分 辅助检查
4、其他
• 肝炎标志物:单纯ICP者,病毒学系列检查阴性 • 肝脏B超:无意义,强调不建议常规检查 • 肝脏活检:有创操性,且对ICP临床意义不大,仅在诊断不明,
病情严重时进行 • ICP胎盘光镜及电镜检查:
胎盘绒毛板及羊膜均有胆盐沉积 合体滋养细胞肿胀、增生、合体芽增多,血管合体膜减少,绒毛间质水肿、
x
第四部分 辅助检查
1、胆汁酸系列
• 胆汁酸—胆汁中胆烷酸总称,人类包括多种胆酸 • 甘胆酸—初级胆酸与甘氨酸结合,妊娠妇女血中胆汁酸升高以甘胆酸
为主,各地标准不一(以正常值上限二倍) • 综述近年文献对胆汁酸系列比较一致的评价是
胆汁酸水用于评估ICP严重程度 甘胆酸敏感性强,可作为筛查和随访ICP的指标 肝功能和(或)总胆汁酸升高就足以支持ICP的诊断和程度,甘胆酸
• 在胎心监护出现不可靠图形,临床又难于做出确切判断时选用 • 作为胎儿宫内情况的瞬间指标,敏感性、特异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羊膜腔穿刺和羊膜镜检查:不建议常规检查
x
第六部分 治 疗
3、门诊管理
门诊治疗指针: 轻症、无症状或轻度;无规律宫缩;<39周
方 法: 评 估:
口服降胆酸药物,7-10天为一个疗程
• 孕周<32周,1—2周复查 • 孕周>32周,1周复查 • 孕周>36周,每周复查两次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疗指南
目录/Contents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引言 高危因素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 第七部分
x
诊断 治疗 产科处理
x
第一部分 引 言
ICP
• 是一种重要的妊娠期并发症 • 仍是导致围产儿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 其发生具有明显地域和种族差异
第四部分 辅助检查
4、其他
• 肝炎标志物:单纯ICP者,病毒学系列检查阴性 • 肝脏B超:无意义,强调不建议常规检查 • 肝脏活检:有创操性,且对ICP临床意义不大,仅在诊断不明,
病情严重时进行 • ICP胎盘光镜及电镜检查:
胎盘绒毛板及羊膜均有胆盐沉积 合体滋养细胞肿胀、增生、合体芽增多,血管合体膜减少,绒毛间质水肿、
x
第四部分 辅助检查
1、胆汁酸系列
• 胆汁酸—胆汁中胆烷酸总称,人类包括多种胆酸 • 甘胆酸—初级胆酸与甘氨酸结合,妊娠妇女血中胆汁酸升高以甘胆酸
为主,各地标准不一(以正常值上限二倍) • 综述近年文献对胆汁酸系列比较一致的评价是
胆汁酸水用于评估ICP严重程度 甘胆酸敏感性强,可作为筛查和随访ICP的指标 肝功能和(或)总胆汁酸升高就足以支持ICP的诊断和程度,甘胆酸
• 在胎心监护出现不可靠图形,临床又难于做出确切判断时选用 • 作为胎儿宫内情况的瞬间指标,敏感性、特异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羊膜腔穿刺和羊膜镜检查:不建议常规检查
x
第六部分 治 疗
3、门诊管理
门诊治疗指针: 轻症、无症状或轻度;无规律宫缩;<39周
方 法: 评 估:
口服降胆酸药物,7-10天为一个疗程
• 孕周<32周,1—2周复查 • 孕周>32周,1周复查 • 孕周>36周,每周复查两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绒毛间隙狭窄、新生绒毛较多,有的绒毛内无血管生长,绒毛小叶间新绒毛
互相粘连,使绒毛间腔更加狭窄
ü 胎盘重量、容积及厚度与正常妊娠胎盘无差异
09.07.2020
.
10
第五部分 诊 断
枣庄市妇幼保健院
1、妊娠期筛查
•ICP部分地区发病率较高,临床无特征性表现,一旦疾病进展,已 对胎儿造成严重后果,有筛查必要 •产前检查常规询问有无瘙痒,有症状者即测定并跟踪血胆酸变化 •发现妊娠合并黄疸、肝酶和胆红素升高者,即测定血甘胆酸和总胆 汁酸 •ICP高危因素者:28周测定血胆酸,测定结果正常者3-4周后重复 •一般孕妇32-34周常规测定血胆酸
• 前次妊娠为ICP,再次妊娠ICP复发率大约为 40—70%
.
4
第三部分 临床表现
枣庄市妇幼保健院
1、瘙痒
•为主要首发症状 •初起为手掌、脚掌或脐周瘙痒,可逐渐加剧延及四肢、躯干、颜面部 •瘙痒程度各有不同,夜间加重,严重者引起失眠 •70%以上发生在妊娠晚期,平均发病孕30周,少数在孕中期出现瘙痒 •瘙痒大多在分娩后24-48小时缓解,少数>1周 •不存在原发皮损,因瘙痒抓挠皮肤出现条状抓痕 •皮肤活检无异常表现
临床症状:瘙痒严重;伴有其他症状
特殊性:<34周出现ICP、双胎、子痫前期、复发性ICP、曾因
ICP致围产儿死亡者
09.07.2020
.
15
第五部分 诊 断 4、早发型 ICP
枣庄市妇幼保健院
临床观察到ICP存在与发病孕周相关的围产结局差异,有学者提出早发型概念
有研究以妊娠30周发病为界,甚至更早至28周发病为界, 认为早期发病者其围产儿结局差
09.07.2020
.
5
第三部分 临床表现
枣庄市妇幼保健院
2、其他表现
黄疸 •瘙痒发生后2—4周内部分患者可出现黄疸,多数仅轻度黄疸 •发生率为20—50% •分娩后1-2周内消退 •瘙痒大多在分娩后24-48小时缓解,少数>1周
少数病例可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轻微脂肪痢等非特异性表现 极少数孕妇体重下降 极少数维生素K相关凝血因子缺乏,可能增加产后出血
? 但发病时间与前述生化指标、不良围产解决的关系仍需大样本的临床数据论证
09.07.2020
.
11
妊娠期筛查流程
有症状
随 时
ICP高危因素者
正常孕妇
32 28
周
周
结果正常
CG和总胆汁酸
09.07.2020
.
12
第五部分 诊 断
枣庄市妇幼保健院
2、临床诊断
诊断基本要点 •起病多为妊娠晚期,少数妊娠中期 •以皮肤瘙痒为主要症状,程度轻重不等,无皮疹 •少数出现轻度黄疸、肝功能异常
[1] 2011年第一版指南 [2] 2015年第二版指南 [3] 自第一版指南出版后——诊治的规范化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统一命名
09.07.2020
.
3
第二部分 高危因素
枣庄市妇幼保健院
• 年龄 >35岁
• 有慢性肝胆疾病,如:丙型肝炎、非酒精性肝硬化、胆结石、
胆囊炎、非酒精性胰腺炎
• 家族中有ICP者
确诊要点 •总胆汁酸是诊断可靠指标
•总胆汁酸升高 ≥10umol/L可诊断为ICP
09.07.2020
.
13
第五部分 诊 断
枣庄市妇幼保健院
3、疾病严重程度判断——轻型
生化指标: • 血清总胆汁酸10-30umol/L • 总胆红素<21umol/L,直接胆红素<6umol/L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00U/L •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200U/L
09.07.2020
.
6
第四部分 辅助检查
枣庄市妇幼保健院
1、胆汁酸系列
•胆汁酸—胆汁中胆烷酸总称,人类包括多种胆酸 •甘胆酸—初级胆酸与甘氨酸结合,妊娠妇女血中胆汁酸升高以甘胆酸
为主,各地标准不一(以正常值上限二倍) •综述近年文献对胆汁酸系列比较一致的评价是
ü 胆汁酸水用于评估ICP严重程度 ü 甘胆酸敏感性强,可作为筛查和随访ICP的指标 ü 肝功能和(或)总胆汁酸升高就足以支持ICP的诊断和程度,甘胆酸
枣庄市妇幼保健院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疗指南
09.07.2020
.
1
目录/Contents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引言 高危因素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枣庄市妇幼保健院
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 第七部分
诊断 治疗 产科处理
09.07.2020
.
2
第一部分 引 言
枣庄市妇幼保健院
ICP
• 是一种重要的妊娠期并发症 • 仍是导致围产儿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 其发生具有明显地域和种族差异
09.07.2020
.
9
第四部分 辅助检查
枣庄市妇幼保健院
4、其他
•肝炎标志物:单纯ICP者,病毒学系列检查阴性 •肝脏B超:无意义,强调不建议常规检查 •肝脏活检:有创操性,且对ICP临床意义不大,仅在诊断不明,
病情严重时进行 •ICP胎盘光镜及电镜检查:
ü 胎盘绒毛板及羊膜均有胆盐沉积
ü 合体滋养细胞肿胀、增生、合体芽增多,血管合体膜减少,绒毛间质水肿、
测定稳定性差
09.07.2020
.
7
第四部分 辅助检查
枣庄市妇幼保健院
2、肝酶系列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有重要性 ü正常或轻度升高,波动在正常值2—10倍 ü变化与血清胆汁酸,胆红素变化不平行 ü分娩后10天左右转为正常,不遗留肝脏损害
a—谷胱甘肽转移酶
ü 是反映肝细胞损伤快速而特异指标 ü 在ICP诊断中敏感性及特异性可能优于胆汁酸和肝酶 a—羟丁酸脱氢酶
临床症状
• 瘙痒为主 • 无明显其他症状
09.07.2020
.
14
第五部分 诊 断
枣庄市妇幼保健院
3、疾病严重程度判断——重型
生化指标: • 总胆汁酸≥ 30umol/L(一项研究胆汁酸>40umol/L,羊水 粪染率较轻度ICP高一倍,44比22% ) • 总胆红素≥ 21umol/L,直接胆红素≥ 6umol/L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200U/L •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200U/L
ü 研究提示其水平较正常妊娠有显著性升高
ü 能否作为评估ICP严重程度的指标未见支持研究
09.07.2020
.
8
第四部分 辅助检查
枣庄市妇幼保健院
3、胆红素系列
•胆红素升高—研究报道结果相差颇大 •血清总胆红素正常或轻度升高,平均30-40umol/l •最高不超过170umol/l •以直接胆红素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