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剂的制备
实验三 乳剂的制备

定性,为此常需加入乳化剂才能使其稳定。乳化剂通常为表面活性剂,其分子中的亲水基团
和亲油基团所起作用的相对强弱可以用 HLB 值来表示。HLB 值高者,亲水基团的作用较强,
即亲水性强,反之则亲油性较强。另外各种油被乳化生成某种类型乳剂所要求的 HLB 值并不
相同,只有当乳化剂的 HLB 值适合被乳化油的要求,生成的乳剂才稳定。然而单一乳化剂的
3、操作注意
因本品用于烫伤的治疗,处方植物油应干热灭菌后使用,投药瓶亦应灭菌、干燥。
(四)营养乳剂
1、处方
豆油
10%
豆磷脂
1.1%
甘油
2.5%
蒸馏水
加至 100%
2、 操作
2
取豆磷脂及甘油共置烧杯中搅拌,必要时置水浴上加热使豆磷脂分散均匀,再加入水及
豆油,共置组织捣碎机中,以 8000-12000 r/min 搅拌匀化 3min,即成乳剂。
鱼肝油、阿拉伯胶、西黄芪胶、尼泊金乙酯、液体石蜡、氢氧化钙、花生油、豆油、豆
磷脂、甘油、吐温 80、司盘 80
天平、显微镜、乳钵、量筒、试管、具塞刻度试管、玻璃棒、刻度吸量管、烧杯、瓶签、
瓶塞等
四、实验内容与操作
(一)鱼肝油乳剂
1、处方
鱼肝油
12.5ml
阿拉伯胶
3.1g
西黄芪胶
0.17g
尼泊金乙酯
0.05g
剂的量。
本实验采用乳化法测定鱼肝油被乳化所需 HLB 值。该法是将两种已知 HLB 值的乳化剂,
按上述公式以不同重量比例混合,制成具有一系列 HLB 值的混合乳化剂,然后分别与油相制
成一系列乳剂,在室温或加速(如离心法)条件下,观察分散液滴的分散度、均匀度或乳析
乳剂的制备实验报告

乳剂的制备实验报告一、引言乳剂是一种由两种或以上互不相容的液体相均匀分散形成的体系,其中一种相被分散为细小的液滴或颗粒悬浮于另一种相中。
乳剂的稳定性是制备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而稳定性的改善和控制是乳剂研究的重点之一。
本实验旨在探究乳剂的制备方法以及提高乳剂稳定性的实验条件。
二、实验目的1. 掌握乳剂制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通过调整实验条件提高乳剂制备的稳定性。
三、实验原理乳剂的制备方法一般有机械法、物理方法和化学法三种。
其中机械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可以通过高速搅拌、高压均质或低温乳化等方式将两相混合。
物理方法则是利用共存界面活性剂降低两相之间的表面张力,使其分散成乳液体系。
化学法则是通过添加乳化剂或改变pH值来改善分散稳定性。
四、实验步骤1. 准备两个相互不相溶的液体:油相A和水相B。
2. 在试管中将油相A与水相B以适当比例混合。
3. 在单向搅拌器中,以适当的速度将两相搅拌混合。
4. 若乳剂制备不稳定,可尝试添加不同的乳化剂或调整pH值。
5. 观察乳剂制备的稳定性,并记录实验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尝试了不同的乳化剂添加和pH值调节来改善乳剂制备的稳定性。
结果表明,在添加适量的乳化剂后,乳剂的稳定性得到了明显改善。
乳化剂可以在油相和水相之间形成界面活性层,减少两相间的表面张力,从而使乳剂更好地稳定。
另外,调节pH值也对乳剂制备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我们发现,在一定范围内,通过适当调节酸碱度,可以使乳剂的稳定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这是因为乳化剂在不同pH条件下会发生电离或分解,进而改变乳剂的表面性质,影响乳剂的稳定性。
六、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制备了乳剂,并通过添加乳化剂及调节pH值来提高乳剂制备的稳定性。
乳剂的稳定性对于应用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为乳剂制备和稳定性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七、实验总结乳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农业等领域的体系。
了解乳剂的基本原理和制备方法,掌握乳剂稳定性的改善和控制方法对于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乳剂的制备实验结论

乳剂的制备实验结论
乳剂是一种在药物中常见的制剂形式,它主要是将药物与甘油或其他润滑剂的混合物经物理加工制备而成。
作为一种药物毒性较低、口服溶解时间较快等优点的制剂形式,乳剂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药物均采用乳剂制备。
为了更好地认识乳剂是如何制备,一组实验组在实验室进行了针对乳剂制备的实验,并经数据分析研究出了以下结论:
首先,乳剂的制备依赖于药物和润滑剂之间的稳定性,选择具有良好稳定性的药物和润滑剂对乳剂的制备至关重要。
在实验中,实验组选择采用人参、丹皮等均具有良好药物稳定性的药物,以及甘油为润滑剂,用以提高乳剂的制备效率。
其次,实验结果显示,采用热加工工艺可以显著地提高乳剂的制备效率。
在实验过程中,实验组将药物与润滑剂混合均匀,然后经加热至80℃,冷却至30℃,最后经过十分钟的搅拌,乳剂制备完成。
结果发现,经加热后的乳剂比未被加热的乳剂拥有更好的口感和溶解性,从而确保乳剂具有良好的口服溶解性和药效持久性。
此外,实验还发现,在乳剂制备过程中,对于润滑剂的比例也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而言,若润滑剂比例太高,乳剂会变得太粘稠,不易口服,容易过早溶解;而若润滑剂比例太低,乳剂会变得太稠硬,影响口服溶解性,也无助于提高药物稳定性。
此外,实验结果还表明,润滑剂比例的选择对乳剂的质量和性能影响很大,应根据各种不同的乳剂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比例。
综上所述,乳剂的制备受药物稳定性、润滑剂的比例以及加工工艺的影响极大。
本次实验研究,以确定乳剂制备过程中关键因素,为药品行业提供了较为准确的制剂方法,有助于促进药物新制剂的研发工作。
实验报告5乳剂的制备与乳剂型基质的制备

实验报告5乳剂的制备与乳剂型基质的制备实验目的:1.熟悉乳剂的制备原理和方法;2.学习乳剂型基质的制备方法。
实验仪器和药品:仪器:电热磁力搅拌器、离心机药品:乳化剂、油相、水相、防腐剂。
实验原理:乳剂是将油滴分散在水相中形成的稳定分散体系。
乳剂的制备一般包括两个步骤:乳化和稳定化。
乳化是将油相和水相彻底混合均一,稳定化是利用乳化剂的表面活性作用使乳剂保持稳定。
乳剂型基质是指用于制备乳剂的载体,一般可分为油相和水相。
油相一般是具有良好溶解性的油性成分,可以是单一成分或混合物,如油状润肤油和油状乳化膏。
水相是指含有水性成分的部分,一般是指水、维生素B6等溶于水的物质,用于溶解水溶性药物。
实验步骤:1.制备乳剂:按照乳剂的制备原理,首先将乳化剂加入到油相中,并加热至乳化剂完全溶解。
然后将水相加热至相同温度,将油相缓慢滴加入水相中。
2.搅拌乳化:使用电热磁力搅拌器将两相均匀搅拌约30分钟,使乳剂形成。
搅拌过程中需控制温度和搅拌速度,确保油相和水相混合均匀。
3.离心:使用离心机将制备好的乳剂离心,去除气泡和大颗粒物质,使乳剂更加稳定。
实验结果和讨论:成功制备了乳剂型基质,并得到了稳定的乳剂。
乳剂的外观呈乳白色,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乳剂的粒径均匀,没有明显的沉淀和杂质。
乳剂的制备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药物和需要进行调整。
如果药物是水溶性的,可以将药物溶解在水相中;如果药物是油溶性的,可以将药物溶解在油相中。
乳剂的稳定性可以通过调整乳剂的pH值、添加防腐剂等方法进行改善。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乳剂的制备原理和方法,掌握了制备乳剂型基质的操作技巧。
乳剂作为一种常见的药物剂型,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具有良好的药效和稳定性。
对于乳剂的制备和质量控制,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乳剂的原理和配方设计,以及相应的实验技术和标准。
乳剂的制备及检测

(3)将制得的乳剂置高压均质机中,在800 -1000Kg压力下,乳化1-2次,即得。
(4)镜检:记录最大和最多乳滴的直径。
三、乳剂类型鉴别及转型实验
(一)类型鉴别
1. 稀释法:取乳剂少许,加水稀释,如能用 水稀释的为O/W型,否则为W/O型。
2. 染色法:将乳剂样品涂在载玻片上,用油 溶性染料苏丹-Ⅲ以及水溶性染料亚甲蓝 各染色一次,在显微镜下观察,苏丹-Ⅲ 均匀分散的乳剂则为W/O型,亚甲蓝均匀 分散的为O/W型。
阿拉伯胶 聚山梨酯-80
豆磷脂 聚山梨酯-80
油相
水相
乳化剂
借助机械提供的 强大能量制成乳 剂,可不考虑混 合顺序。
乳匀机 乳剂
制备乳剂时应依制备量和乳滴大小的要求选择 设备。小量制备多在乳钵中进行,大量制备可选用 搅拌器、乳匀机、胶体磨等器械。
高压均质机的工作示意图
试料投入 试料吸入!
剪切力! 冲击力! (超声波)
高圧送液!! Max.150 MPa
- 1000Kg压力下均质1次,收集乳剂。 (5)镜检:记录最大和最多乳滴的直径。
(二)聚山梨酯-80为乳化剂
1. 处方
豆油(d=0.91) 聚山梨酯-80 蒸馏水
11ml 5ml 适量
————————————
共制成
100ml
2. 操作
(1)取聚山梨酯-80,加适量蒸馏水搅匀, 再加入豆油及余下的蒸馏水,用液体高速 剪切机以16000r/min速度匀化0.5min - 1min ,即得。
分散
非均相
一种液体
另一种液体
乳剂
实验原理
乳剂的小液滴(分散相)一般为0.1~ 100μm,由于表面积大,表面自由能大,因 而具有热力学不稳定性,为此,制备时需加 入适宜的乳化剂才能使之稳定。
乳剂的制备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
• 仪器:乳钵,刻度离心管,试剂瓶,离 心机,显微镜,磨塞量筒,普通天平等.
• 材料:鱼肝油、阿拉伯胶粉、西黄 耆胶粉、花生油、豆油、液体石蜡、 氢氧化钙溶液、吐温-80、豆磷脂.
四、实验内容
一 手工法制备乳剂
1、以阿拉伯胶为乳化剂
处方
豆油ρ=0.91
13ml
阿拉伯胶细粉
3.1g
实验三 乳剂的制备
基本型实验
一、 实验目的
• 1掌握乳剂的几种制备方法.
• 2掌握混合乳化剂HLB值的计算公
式. • 3熟悉乳剂类型的鉴别.
二、实验原理
• 乳剂的制备方法有油中乳化剂法干 胶法、水中乳化剂法湿胶法 及新生 皂法nascent soap method等.小量制 备时可用乳钵,大量生产可用搅拌机、 乳匀机、胶体磨完成.
12ml 4g
0.5g 0.1ml 0.3ml 适量
适量
30ml
• 制法
• 干胶法
• 1 取阿拉伯胶粉与西黄耆胶粉共置于干燥 的乳钵中,加入液状石蜡,研匀,使胶粉分散.
• 2 加水8ml,研磨至发出噼啪声,即成初乳.
• 3 再加入羟苯乙酯醇溶液、糖精钠溶液、 香精和适量的蒸馏水,使成30ml,研匀即得.
• 2.染色镜检法
• 用玻璃棒蘸取液状石蜡乳和石灰搽剂少许 分别涂于载玻片上,用亚甲蓝溶液水溶性染 料和苏丹Ⅲ溶液油溶性染料分别染色一次, 并在显微镜下观察着色情况,使亚甲蓝均匀 分散者为O/W型乳剂,使苏丹Ⅲ均匀分散者 为W/O型乳剂,由此可判断乳剂所属类型.
• 五、试验结果 • 1. 将手工法制得乳剂的实验结果填于下表.
蒸馏水
适量
共制成
50ml
乳剂制备实验报告结果(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学习乳剂的基本制备方法,掌握乳剂的稳定性评价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乳剂的制备效果。
二、实验原理乳剂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相溶的液体组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其中一种液体以液滴的形式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
乳剂的制备方法有机械搅拌法、超声波乳化法、胶体磨法等。
本实验采用机械搅拌法制备乳剂。
三、实验材料1. 材料:油相(植物油)、水相(蒸馏水)、乳化剂(吐温-80)、助溶剂(Span-80)、稳定剂(聚乙烯醇)、食盐。
2. 仪器:搅拌器、烧杯、温度计、秒表、移液管、滤纸、滤网。
四、实验步骤1. 配制水相:将蒸馏水加入烧杯中,加入吐温-80和Span-80,搅拌均匀。
2. 配制油相:将植物油加入另一个烧杯中,加入聚乙烯醇,搅拌均匀。
3. 制备乳剂:将水相倒入油相中,开启搅拌器,搅拌速度为1000 r/min,搅拌时间为10分钟。
4. 稳定乳剂:在搅拌过程中,加入食盐,搅拌均匀。
5. 静置:将制备好的乳剂静置一段时间,观察其稳定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乳剂的制备效果:通过实验,成功制备了乳剂。
观察发现,乳剂呈均匀的白色乳液,无明显分层现象。
2. 乳剂的稳定性:将制备好的乳剂静置24小时后,观察其稳定性。
结果表明,乳剂无明显分层现象,说明乳剂的稳定性较好。
3. 影响乳剂稳定性的因素:(1)乳化剂:本实验采用吐温-80和Span-80作为乳化剂,结果显示乳剂稳定性较好。
吐温-80和Span-80具有较好的表面活性,能降低油水两相的界面张力,有利于乳剂的稳定。
(2)搅拌速度:实验中搅拌速度为1000 r/min,搅拌时间10分钟。
结果表明,搅拌速度和时间的合理搭配有利于乳剂的稳定。
(3)稳定剂:本实验采用聚乙烯醇作为稳定剂,结果表明乳剂稳定性较好。
聚乙烯醇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在乳剂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乳剂分层。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成功制备了乳剂,并验证了乳剂的稳定性。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机械搅拌法制备乳剂,选用合适的乳化剂、稳定剂以及合理的搅拌速度和时间,可以制备出稳定性较好的乳剂。
药剂学-6 乳剂的制备

乳剂的制备一、目的和要求1.掌握乳剂的一般制备方法及乳剂类型的鉴别方法。
2.掌握测定油乳化所需HLB值的方法。
二、基本概念和实验原理(一)基本概念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经乳化而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称为乳剂(也称乳浊液);分散的液滴称为分散相、内相或不连续相,一般直径在0.1~100μm;包在液滴外面的液相称为分散介质、外相或连续相。
乳剂可分为水包油(o/w)型或油包水(w/o)型,常采用稀释法和染色镜检法鉴别。
乳浊液是一种动力学及热力学不稳定的分散体系,故处方中除分散相和连续相外,还加入乳化剂使乳剂稳定,并且一般需在一定的机械力作用下进行分散。
乳化机的稳定机理可能是由于在分散液滴表面形成单分子膜、多分子膜、固体粉末膜等界面膜,减低了界面张力,防止液滴相遇时发生合并。
常用的乳化机有各种表面活性剂、阿拉伯胶、西黄耆胶等。
(二)实验原理小量制备乳剂时,可采用在乳钵中研磨或瓶中振摇等方法;大量生产乳剂时,采用搅拌机、乳匀机和胶体磨来制得。
一般系根据混合乳化剂的HLB值和油乳化所需HLB值来选择乳化剂,当选用的乳化剂的HLB值符合油乳化所需HLB值时,制得的乳剂比较稳定。
由于用一种乳化剂时往往难以达到这种要求,故通常将两种以上的乳化剂混合使用。
混合乳化剂的HLB值可按下式进行计算:HLB1·W1+HLB2·W2+···+HLBn·WnHLB混和=W1+W2+···+Wn(2-6)式中:HLB1、HLB2···HLBn———各个乳化剂的HLB值;W1 、W2···Wn———乳化机的重量。
测定油乳化所需HLB的方法,是将两种以上已知HLB的乳化剂,按式(2-6)以不同重量比例配成具有不同HLB值的混合乳化剂,然后与油制备成一系列乳剂,在室温条件或采用加速试验的方法(如离心法)观察所制乳剂的乳析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表面活性剂性质与应用
一、知识与能力要求
1.掌握表面活性剂在药剂中的应用。
2.能根据药物制剂配制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
二、实验内容
(一)表面活性剂润湿
1.取两个小烧杯,加入50ml水,分别加入炉甘石、硫磺各0.5g,,搅拌。
实验现象:
分析讨论:
2.加入几滴润湿剂新洁尔灭润湿硫磺
实验现象:
分析讨论:
(二)表面活性剂乳化
1.液体石蜡乳的制备
【处方】
液体石蜡5ml
2.5%西黄耆胶浆5ml
软皂1g
【操作】
⑴取上述药物在乳钵中研磨,即得。
⑵用亚甲蓝、苏苏丹Ⅲ染色
实验现象:
分析讨论:
2. 乳剂的转相
⑴在上述乳剂中加入20%氯化钙溶液2ml,研磨。
⑵用亚甲蓝、苏苏丹Ⅲ染色。
实验现象:
分析讨论:
3.乳剂的破坏
在上述乳剂中加入新洁尔灭2ml,研磨。
实验现象:
分析讨论:
(三)起昙现象
取小烧杯,加水10ml,加入1ml吐温-80,水浴加热至浑浊,放冷。
实验现象:
分析讨论:
(四)液状石蜡乳化所需HLB值的测定
制备方法:按各组方处方量称取药品,(吐温-80与司盘-80用小量杯称量),各组分在乳钵中研磨制成初乳后分次转移至50ml量杯中加水定容至30ml即得。
质量检查:将制备好得乳剂混合均匀后静置30min,观察现象,评价液体石蜡乳化所需的最佳HLB值。
(Hu为上层液面高度,Ho为乳剂的总高度)已知:吐温-80 HLB=15.0;司盘-80 HLB=4.3
三、作业布置
1.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原因
2.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