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电感电容测量仪报告
电容电阻电感测量仪设计报告

简易数字式电阻、电感和电容测量仪摘要本系统主控制部分采用TI公司的16位超低功耗单片机MSP430F149。
以自制电源作为LRC测量模块和各个主要控制芯片的输入电源,测量原理是通过测量电阻、电容或者电感和标准电阻各自的引起的频率变化,利用频率与电阻、电容、电感的函数关系推算出电阻值、电容值或者电感值。
测量的原理是LM311组成的LC震荡器的震荡回路的频率由单片机采样,然后再依据震荡频率计算出对应的电容或电感值,以及由NE555多谐振荡电路实现对电阻的测量。
软件设计部分使用C语言编程编写了包括控制测量程、按键处理、电阻电感电容计算、液晶显示程序。
利用MSP430F149单片机控制测量和计算结果,测量结果采用12864液晶模块实时显示。
关键词: MSP430F149、NE555芯片、LRC测量、12864液晶目录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1)1.1系统方案选择 (1)1.2系统软硬件总体设计 (1)1.2.1硬件部分 (1)1.2.2软件部分 (2)2系统模块设计 (3)2.1硬件模块设计 (3)2.1.1电感电容测量模块 (3)2.1.2电阻测量模块 (4)2.1.3主控制模块 (5)2.1.4 AD采样模块 (5)2.1.5 液晶显示模块 (5)2.2软件模块设计 (5)2.2.1 控制测量程序模块 (5)2.2.2按键处理程序模块 (6)2.2.3电阻电感电容计算程序 (7)2.2.4液晶显示程序模块 (7)3系统测试 (8)3.1测试原理 (8)3.2测试方法 (8)3.3测试结果 (8)3.4测试分析 (9)4系统总结 (9)参考文献: (10)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1.1系统方案选择方案一.基于模拟电路的测量仪利用模拟电路,电阻可用比例运算器法和积分运算器法,电容可用恒流法和比较法,电感可用时间常数法和同步分离法等,虽然避免了编程的麻烦,但电路复杂,所用器件较多,灵活性差,测量精度低,现在已较少使用。
实验一-元器件识别与测量报告

实验一-元器件识别与测量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模拟电路中的元器件进行实验,掌握元器件的识别方法和测量方法。
实验器材: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LED灯、万用表。
实验原理:电阻:电阻是模拟电路中最常用的基本元器件之一,它的作用是阻止电流通过。
电阻常用欧姆表(万用表的RX2000档)进行测量,欧姆表两个引脚触碰电阻的两端,将欧姆表选择在阻值档,读数即为所测量电阻值。
电容:电容是一种可以储存电荷的器件,它的使用广泛,例如在振荡电路、滤波器、隔离器及稳压器等电路中。
测量电容时,在万用表的CX档下,将万用表的两个测试引脚分别接于电容的两端,此时万用表所显示的数字即为所测量电容值。
电感:电感是一种具有阻碍电流变化的器件,它是通过在绕线上产生的电磁感应来阻碍电流的通过。
测量电感时,将万用表选择在LX档位,将它的两个测试引脚分别接在电感两端,读数即为所测量电感值。
二极管:二极管属于半导体元器件,它的作用是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有时也能在脉冲电路中使用。
二极管有正极端和负极端,直流电通过时,在正极端,它的电流低而在负极端电流较高,反转时二极管处于截止状态。
测试二极管,将万用表选择在二极管测试位置上,将引脚分别接在二极管的两个端子上,此时万用表会显示二极管的正向电压降。
三极管:三极管是一种具有电流放大作用的半导体元器件,它的应用非常广泛。
测试三极管时,先要确定三极管的类型及引脚排列方式,再将万用表选择在三极管测试位置上,将万用表的三个引脚分别接在三极管的三个引脚上,并记录下三极管对接每对引脚之间的值。
LED灯:LED灯是一种能将电能转换成光能的半导体元器件,广泛应用于显示屏、灯具等领域。
测试LED灯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利用电池或电流源来点亮它,如果LED灯点亮了,则说明反向电压大于它的Zener电压。
此外,还可以用万用表来测量LED灯的正向电压和电流。
实验步骤:1、将测试元器件放置在台面上。
2、根据实验所需元器件的种类和型号分别测试。
电子物料测量实验报告

电子物料测量实验报告一、引言电子物料的测量是电子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电子产品的设计、生产、维修等过程中,需要对电子元器件的参数进行精确的测量,以确保其性能和可靠性。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常见电子物料的测量方法,并了解测量仪器的使用原理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目的1. 学习掌握电阻、电容和电感的测量方法;2. 学习使用万用表、LCR仪和示波器等测量仪器;3. 理解测量误差的来源和减小方法。
三、实验步骤1. 电阻的测量1. 准备一个已知电阻值的电阻器,使用万用表进行电阻值的测量;2. 分别使用不同档位的万用表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3. 计算不同档位下的测量误差,并进行分析。
2. 电容的测量1. 准备一个已知电容值的电容器,使用LCR仪进行电容值的测量;2. 分别使用不同频率的测试信号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3. 计算不同频率下的测量误差,并进行分析。
3. 电感的测量1. 准备一个已知电感值的电感线圈,使用LCR仪进行电感值的测量;2. 分别使用不同频率的测试信号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3. 计算不同频率下的测量误差,并进行分析。
4. 示波器的使用1. 准备一个已知信号的示波器,观察并记录示波器上信号的波形和参数;2. 调整示波器的各种参数,并观察对波形的影响;3. 分析并解释示波器参数与波形之间的关系。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阻的测量通过测量不同档位的万用表对已知电阻值的测量结果,得到各个档位下的测量误差。
进一步分析发现,测量误差主要受到万用表内部电阻、接触电阻等因素的影响。
为减小误差,应选择合适的测试档位,并采用四线制测量方法。
2. 电容的测量在不同频率下进行电容测量时,可以观察到测量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
这是因为电容器本身存在损耗,导致其等效电容值随着频率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测试频率,以减小测量误差。
3. 电感的测量电感线圈的测量结果也受到频率的影响。
简易电阻、电容和电感测试仪报告概述

简易电阻、电容和电感测试仪1.1 基本设计要求(1)测量范围:电阻100Ω~1MΩ;电容100pF~10000pF;电感100μH~10mH。
(2)测量精度:±5% 。
(3)制作4位数码管显示器,显示测量数值。
示意框图1.2 设计要求发挥部分(1)扩大测量范围;(2)提高测量精度;(3)测量量程自动转化。
摘要:本系统是依赖单片机MSP430建立的的,本系统利用555多谐振荡电路将电阻,电容参数转化为频率,而电感则是根据电容三点式振荡转化为频率,这样就能够把模拟量近似的转换为数字量,而频率f是单片机很容易处理的数字量,一方面测量精度高,另一方面便于使仪表实现自动化,而且单片机构成的应用系统有较大的可靠性。
系统扩展、系统配置灵活。
容易构成何种规模的应用系统,且应用系统较高的软、硬件利用系数。
单片机具有可编程性,硬件的功能描述可完全在软件上实现,而且设计时间短,成本低,可靠性高。
综上所述,利用振荡电路与单片机结合实现电阻、电容、电感测试仪更为简便可行,节约成本。
所以,本次设计选定以单片机为核心来进行。
关键词:430单片机,555多谐振荡电路,,电容三点式振荡一、系统方案电阻测量方案:555RC多谐振荡。
利用RC和555定时器组成的多谐振荡电路,通过测量输出振荡频率的大小即可求得电阻的大小,如果固定电阻值,该方案硬件电路实现简单,通过选择合适的电容值即可获得适当的频率范围,再交由单片机处理。
综合比较,本设计采用方案三,采用低廉的NE555构建RC多谐振荡电路,电路简单可行,单片机易控制。
电容测量方案:555RC多谐振荡同样利用RC和555定时器组成的多谐振荡电路,通过测量输出振荡频率的大小即可求得电容的大小,如果固定电阻值,该方案硬件电路实现简单,能测出较宽的电容范围,能够较好满足题目的要求。
采用低廉的NE555构建RC多谐振荡电路,电路简单可行,单片机易控制。
电感测量方案:电容三点式采用LC配合三极管组成三点式震荡振荡电路,通过测输出频率大小的方法来实现对电感值测量。
电路参数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常用仪器测量电路参数的方法。
2. 理解电路参数(如电阻、电容、电感、电压、电流等)在电路中的作用。
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主要测量电路中的电阻、电容、电感等参数。
以下为各参数的测量原理:1. 电阻测量:利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某段导线的电阻值。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值等于电压与电流的比值。
2. 电容测量:利用交流信号源和示波器测量电路中电容的充放电过程,根据电容的充放电公式计算电容值。
3. 电感测量:利用交流信号源和示波器测量电路中电感的自感电压,根据自感电压与电流的关系计算电感值。
4. 电压测量:利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某点的电压值。
5. 电流测量:利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某段导线的电流值。
三、实验仪器与器材1. 万用表2. 示波器3. 交流信号源4. 电阻、电容、电感等电子元件5. 电路连接线6. 电路实验板四、实验步骤1. 搭建电路:根据实验要求,将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按照电路图连接在电路实验板上。
2. 电阻测量: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某段导线的电阻值。
3. 电容测量:a. 将电容与电阻串联,接入交流信号源。
b. 用示波器观察电容的充放电波形。
c. 根据电容的充放电公式计算电容值。
4. 电感测量:a. 将电感与电阻串联,接入交流信号源。
b. 用示波器观察电感的自感电压波形。
c. 根据自感电压与电流的关系计算电感值。
5. 电压测量: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某点的电压值。
6. 电流测量: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某段导线的电流值。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1. 电阻测量:记录万用表读数,计算电阻值。
2. 电容测量:记录示波器显示的电容充放电波形,计算电容值。
3. 电感测量:记录示波器显示的电感自感电压波形,计算电感值。
4. 电压测量:记录万用表读数,计算电压值。
5. 电流测量:记录万用表读数,计算电流值。
六、实验结果与讨论1. 通过实验,我们成功测量了电路中的电阻、电容、电感等参数。
电工测量认识实验报告

电工测量认识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电工测量认识实验,学习电工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测量方法,熟悉测量仪器的操作和使用,并掌握常见电路参数的测量技巧。
实验原理1. 电压的测量在电路中,电压是电势差,在测量电压时需要将测量仪器的两个测量极准确接到待测电压的两个测量点上,通常使用万用表或示波器来测量电压。
2. 电流的测量电流是电荷通过一定截面的导体的数量,测量电流时需要将电流测量仪器与待测导体相连接,通常使用电流表或示波器来测量电流。
3. 电阻的测量电阻是电流通过一个导体时产生的阻碍,可以使用电阻档位的万用表或者专用电阻测量仪器来测量电阻。
4. 电感的测量电感是导体中储存电磁能量的能力,测量电感时通常使用LCR表或RLC桥等仪器进行测量。
5. 电容的测量电容是导体具有储存电荷的能力,可以使用LCR表或电容表等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实验步骤1. 根据电路图连接待测电路。
2. 通过万用表或示波器等仪器,依次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电感和电容。
3. 记录测量结果,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4. 结束实验,对实验仪器进行归位和整理。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万用表进行了电压、电流、电阻的测量,LCR表进行了电感和电容的测量。
所得实验数据如下:1. 电压测量结果:我们通过万用表测量了待测电路中各个节点的电压,测量结果如下:- 节点A电压:3.5V- 节点B电压:4.2V- 节点C电压:2.8V2. 电流测量结果:我们使用万用表测量了通过待测电路中的电流大小,测量结果如下:- 通过电阻R1的电流:0.5A- 通过电容C1的电流:0.2A3. 电阻测量结果:我们使用万用表的电阻档位测量了待测电路中的电阻值,测量结果如下:- 电阻R1的阻值:10Ω- 电阻R2的阻值:20Ω4. 电感测量结果:我们使用LCR表测量了待测电路中电感的大小,测量结果如下:- 电感L1的大小:0.5H- 电感L2的大小:1H5. 电容测量结果:我们使用LCR表测量了待测电路中电容的大小,测量结果如下:- 电容C1的大小:10uF- 电容C2的大小:100uF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测量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待测电路中各个参数的具体数值,这对于后续的电路分析和设计非常重要。
stm32电容测量仪实验报告

stm32电容测量仪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STM32的电容测量仪,通过测量电容值来评估电容器的性能。
实验原理:
电容是一种存储电荷的元件,它由两个导体板之间的绝缘介质组成。
电容的大小与导体板之间的距离和绝缘介质的介电常数有关。
本实验采用了简单的充放电方法来测量电容值。
实验步骤:
1. 搭建电路:将待测电容器与STM32开发板相连,利用STM32的GPIO 口来控制充放电电路。
2. 设计程序:根据测量电容的原理,设计一个程序来控制充放电过程,并测量充电时间和放电时间。
3. 采集数据:通过程序获取充放电时间,并计算出电容值。
4. 显示结果:将测量得到的电容值通过串口或LCD显示出来,以便用户查看。
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多次实验,我们成功地测量了不同电容器的电容值。
实验结果表明,测量值与实际值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这可能是由于电路中的电
阻和电感等元件的影响导致的。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
实验总结:
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电容测量的原理与方法,并成功地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STM32的电容测量仪。
我们还发现了测量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并提出了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的建议。
这将有助于我们在实际应用中更准确地测量电容值,并评估电容器的性能。
展望: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改进电容测量仪的设计,提高测量精度,并尝试应用更复杂的测量方法来提高测量效率。
另外,我们还可以将电容测量仪与其他传感器结合起来,构建一个多功能的电子测量系统,以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电学实验基础实验报告(2021年整理)

电学实验基础实验报告(2021年整理)一、背景电学实验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必修的实验之一,它以电学理论为基础,运用实验手段,对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电感、电容等相关物理量进行测量,并验证相关的理论。
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电路中物理量和元件特性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二、实验目的1. 熟悉常见的测量仪器和使用方法;2. 理解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电压分压定律、电流分流定律等电学基本定律;3. 掌握串、并联电路的基本特性及相关量的测量方法;4. 学会应用模拟仪器(如万用表、示波器等)进行电路电流、电压等基本参数的测量。
三、实验仪器及材料1. 直流电源;2. 两个电阻分别为100 Ω 和470 Ω,一个可变电阻;3. 电容和电感器各一个;4. 万用表和示波器各一个。
四、实验步骤1. 搭建串联电路(图1),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计算并比较实际电阻值和理论值(欧姆定律)。
4. 搭建电压分压电路(图4),通过调整可变电阻,测量电路中不同位置的电压值,验证电压分压定律。
6.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容放电过程,测量电容器的电压与时间的关系,并记录实验数据。
五、实验数据及分析本次电学实验中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1. 测量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实际电阻值:R₁ = 99.7 Ω,R₂ = 470.2 Ω。
实际电阻值:R = 65.6 Ω。
理论电阻值:1/R = 1/R₁ + 1/R₂ = 1/100 + 1/470 = 0.0158;R = 1/0.0158 = 63.3 Ω。
电流:I₁ + I₂ = 0.007 A + (0.009 - 0.007) A = 0.009 A。
电压:U₁ = 5 V,U₂ = 0.002 V,U₃ = U₁ - U₂ = 4.998 V。
实验结果:U₀ = 10 V,U₁ = 7 V,U₂ = 3 V。
理论值:U₁ = U₀ × R₁/(R₁ + R₂) = 7.092 V;U₂ = U₀ × R₂/(R₁ + R₂) = 2.908 V。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阻电感电容测试仪的设计与制作论文编号B甲1301参赛题目电阻电感电容测试仪的设计与制作参赛学校山东理工大学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指导老师李震梅唐诗参赛队员姓名吴硕刚王鹿鹿张兵联系方式电阻电容电感测试仪的设计与制作摘要: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数字式RCL自动测量仪。
该系统由STC89C52、DDS、自校准电路、分压及R运算电路、频率测量及控制电路、高精度交流/有效值转换电路、DAC、译码控制电路、液晶显示电路等构成,采用AD9850产生高精度的正弦波信号,采用电压比例算法推算出电阻、电容值或者电感值。
测量电路由八级标准电阻、继电器和NEC5532组成,能自动选择相应的标准电阻挡级及标准信号源的频率,完成量程的自动转换。
用单片机控制测量和计算结果,运用自校准电路提高测量精度,采用1602液晶模块实时显示数值。
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本设计性能稳定,测量精度高,超过设计要求。
关键词: STC89C52,测量,DDS,显示,频率The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Resistance Capacitance & InductanceTest InstrumentThis paper presents a Digital Automatic RCL Meter based on MCU. This system consists of STC89C52, DDS, Self-calibration circuit, V oltage divider and RCL operation circuit, Frequency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circuit, High Precision AC / RMS conversion circuit, DAC, Decoding control circuit, and LCD display circuit. The high-precision sine wave signal was produced by AD9850, The resistance, capacitance and inductance can be calculated by voltage ratio algorithmThe measurement circuit consists of eight standard resistance, relays and NEC5532. It can automatically select the appropriate level of resistance and frequency of signal source, fulfill the automatic switch of measurement range.The measurement and calculation were controlled by chip microcomputer.The self-calibration circuit was used to improve the measurement accuracy. The real-time values were displayed by 1602 LCD module.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is stable with high accuracy; the capacity of the system is over the design requirements.Keywords: S TC89C52, measurement, DDS, dislay, frequency前言电阻、电容、电感精确测量仪是实验室及工程中经常遇到的常用仪器。
而目前现有RCL测量仪,测量范围较窄。
而且它对于大电容、电感及小电容、电感的测量精度不够高、智能化程度不够好,仪器极其昂贵,限制了普通电子实验人员的使用。
随着单片机技术的发展,电阻、电容、电感的测量精度要求越来越高。
可以实现仪表测量的自动化,并能进行数据分析处理,以达到仪表的高可靠性、高精度和多功能。
本设计提出了一种利用MCS51系列的STC89C52RC单片机和DDS函数信号发生器来实现自动电阻、电容、电感的测量、Q值等。
精度高,范围宽,能显示信号频率、电压、测量时间、并有存储功能,此仪器还可以完成对其它参数的测量。
1.方案比较、论证与选择1.1 电阻、电感、电容测量方案比较、论证与选择(1)电桥法: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被广泛采用,现已派生出许多类型。
但电桥法测量需要反复进行平衡调节,测量时间长,很难实现快速的自动测量。
(2)谐振法:要求较高频率的激励信号,一般不容易满足高精度的要求。
由于测试频率不固定,测试速度也很难提高。
(3)伏安法:最经典的方法,它的测量原理来源于阻抗的定义。
即若已知流经被测阻抗的电流相量并测得被测阻抗两端的电压,则通过比率便可得到被测阻抗的相量。
显然,要实现这种方法,仪器必须能进行相量测量及除法运算.综合考虑,方案(3)综合性能优于其它两中方案,能在稳定的正弦波信号源下较为精确的测出待测元件的电阻、电容和电感的值。
所以从测量速度和测量精度双重方面考虑,方案(3)满足测量准确度要求,且电路原理简单,连线方便,成本很低。
故本设计电阻、电容和电感测量网络采用方案(3)。
1.2 信号发生器方案比较、论证与选择(1)石英晶体振荡电路:频率计振幅稳定性较好,比较适合作为波形发生器。
但波形发生频率由晶振频率决定,频率不便于调节。
本设计要求信号连续可调,故不能达到要求。
(2)传统的直接频率合成技术(DS):该类方法能实现快速频率变换,具有低相位噪声以及所有方法中最高的工作频率。
但由于采用大量的倍频、分频、混频和滤波环节,导致其结构复杂、体积庞大、成本昂贵,而且容易产生过多杂散分量。
(3)锁相环式频率合成器(PLL):该类技术具有良好窄带跟踪特性,可选择所需频率信号,抑制杂散分量,且省去大量滤波器,有利于集成化和小型化。
但由于锁相环本身是个惰性环节,锁定时间较长,因而频率转换时间较D长,且由模拟方法合成的正弦波的参数(如幅度、频率和相位等) 都难以定量控制。
(4)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器(Direct Digital Frequency Synthesizer):该类方法具有高频率稳定度,可达2的n次方个频点(N为相位累加器位数)、高频率分辨率、频率纯度高以及极短的频率转换时间(可达us量级)、输出相位噪声低,对参考频率源的相位噪声有改善作用。
此外,全数字化结构便于集成,输出相位连续,频率、相位和幅度均可实现程控,体积小、重量轻,能够实现任意波形。
综合考虑,方案(4)各项性能和指标都优于其他几种方案,能使输出频率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够达到的频点最多,幅值稳定性好,抗噪声效果好,控制方便。
充分体现了模块化设计的要求,而且这些芯片及器件均为通用器件,在市场上较常见,虽价格也稍比其它信号发生器贵些,但本设计中是用正弦交流信号测量电阻、电容和电感。
对其精度有较高的要求,且其测量范围大。
所以,考虑到要求样品制作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本设计正弦信号发生器采用方案(4)。
2.总体方案设计图1.系统原理总框图系统原理总框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由STC89C52、标准正弦波产生芯片、标准电阻电容或电感串联分压电路(RCL分压网络)、精密运放电压跟随器、高精度交流/有效值转换电路(AD637)、ADC模数转换电路、运放NE5532、波形整形及频率测量电路、1602液晶显示。
通过单片机控制DDS芯片产生标准正弦波。
将DDS产生的正弦波信号接标准电阻、电容或电感串联分压电路,待测元件(电阻、电容或电感)接入测量网络,经过电压跟随电路采集出RCL分压网络中标准电阻两端的电压值,经过继电器开关送到AD637高精度电压有效值转换芯片,通过AD模数转换将RCL分压网路电路的标准电阻两端的电压有效值输入单片机中。
另外,当单片机开机、复位或通过按键控制时,单片机通过波形整形及频率测量电路DDS产生的正弦波信号的频率进行高精度测量。
单片机记录其频率值。
通过将单刀双掷开关打向DDS正弦波发生器输出端测量DDS函数发生器产生的正弦信号的有效值。
并将此有效值记录在单片机中。
另外通过单片机控制测量网络自动选取适当的标准电阻,以减小测量误差。
3.单元模块设计2.1 单片机控制部分的原理及设计图2.单片机控制模块框图本设计方案以STC89C52RC控制其它各模块的正常运行,通过按键控制让单片机对不同种类的电子元件进行测量,对于给定的元件(电阻、电容或电感),通过按键使单片机识别所测元件的类别。
然后单片机通过标准电阻、电容或电感分压电路估测所测元件的值。
尔后单片机根据估测的值自动与自身程序中设置的档位进行对比判断,控制选择最适合的正弦信号频率值和电阻、电容或电感分压电路中标准电阻的阻值,再进行一次测量,输出测量结果,通过单片机1602液晶显示器显示出来,这样可以减小计算误差。
另外,单片机对DDS信号输出端进行电压频率和幅值分别进行进行采集,这样更能精确的测出DDS输出端输入到电阻、电容或电感分压电路的精确值。
也可以减小单片机的测量误差。
2.2 DDS全数控函数信号发生器设计测量信号产生电路AD9850 芯片是美国ADI 公司生产的高集成度DDS ,接上精确的时钟源,采用单片机控制,可产生一个频谱纯净、频率和相位都可编程控制的模拟正弦信号。
此正弦信号可直接用作频率信号源或转换成方波而用作时钟脉冲。
测量信号产生电路如图3所示。
AD9850 芯片有并行加载和串行加载2 种方式,图2所示是串行加载电路连接图。
单片机只需要4 根信号线就可以对AD9850 编程。
DATA_IN 是数据加载串行输入线,FQ_UD 和W_CL K是2 根时钟控制线,控制DA TA _IN引脚上数据输入的时序,RESET 是AD9850 芯片的复位线。
在125 MHz 时钟下,输出正弦信号和脉冲信号的频率范围为0. 291 Hz~40 MHz ,可通过编程任意输出其间的频率值,使用方便,频率准确度高。
图3.DDS数控函数信号发生器电路图2.3标准、电容或电感串联分压电路设计电阻、电容或电感串联分压电路(RCL 分压网络)框图所示,其中R S 为100欧姆的精密电阻,R 0~R 7为标准精密电阻。
V CC控制1.电阻测量原理电阻高精度测量较好的方法之一是采用与标准电阻相比较的方法,其原理是在待测电阻R x 与标准电阻R b (在电路中为R 1或R 2等表示)的串联电路中加一交流电压.1U , 标准电阻R b 上电压为.2U==.1.2U U A xs b bR R R R ++x R =S b R R AR --b2.电容电感测量原理由于电容和电感属电抗元件,因此需要采用直流信号与交流信号结合的方法,以此来减小测量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