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知识50题
微波技术与天线总复习题及其答案

微波技术与天线基础总复习题一、填空题1、微波是一般指频率从 至 范围内的电磁波,其相应的波长从 至 。
并划为 四个波段;从电子学和物理学的观点看,微波有 、 、 、 、 等重要特点。
2、无耗传输线上的三种工作状态分别为: 、 、 。
3、传输线几个重要的参数:(1) 波阻抗: ;介质的固有波阻抗为 。
(2) 特性阻抗: ,或 ,Z 0=++I U 其表达式为Z 0= ,是一个复数; 其倒数为传输线的 .(3) 输入阻抗(分布参数阻抗): ,即Z in (d)= 。
传输线输入阻抗的特点是: a) b) c) d)(4) 传播常数:(5) 反射系数:(6) 驻波系数:(7) 无耗线在行波状态的条件是: ;工作在驻波状态的条件是: ;工作在行驻波状态的条件是: 。
4、负载获得最大输出功率时,负载Z 0与源阻抗Z g 间关系: 。
5、负载获得最大输出功率时,负载与源阻抗间关系: 。
6、史密斯圆图是求街均匀传输线有关 和 问题的一类曲线坐标图,图上有两组坐标线,即归一化阻抗或导纳的 的等值线簇与反射系数的 等值线簇,所有这些等值线都是圆或圆弧,故也称阻抗圆图或导纳圆图。
阻抗圆图上的等值线分别标有 ,而 和 ,并没有在圆图上表示出来。
导纳圆图可以通过对 旋转180°得到。
阻抗圆图的实轴左半部和右半部的刻度分别表示 或 和 或 。
圆图上的电刻度表示 ,图上0~180°是表示 。
7、阻抗匹配是使微波电路或系统无反射运载行波或尽量接近行波的技术措施,阻抗匹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问题,它们是:(1);(2);(3)。
8、矩形波导的的主模是模,导模传输条件是,其中截止频率为,TE10模矩形波导的等效阻抗为,矩形波导保证只传输主模的条件是。
9、矩形波导的管壁电流的特点是:(1)、(2)、(3)。
10、模式简并现象是指,主模也称基模,其定义是。
单模波导是指;多模传输是。
11、圆波导中的主模为,轴对称模为,低损耗模为。
微波技术__期末考试试卷

微波技术 期末考试试卷(A )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简答题(每小题3分) 1、 如何判断长线和短线?答:长线是传输线几何长度l 与工作波长λ可以相比拟的传输线(1.5分),(必须考虑波在传输中的相位变化效应),短线是几何长度l 与工作波长λ相比可以忽略不计的传输线(1.5分)。
(界限可以认为是/0.05l λ≥)。
2、 何谓分布参数电路?何谓集总参数电路? 答:集总参数电路由集总参数元件组成,连接元件的导线没有分布参数效应,导线沿线电压、电流的大小与相位与空间位置无关(1.5分)。
分布参数电路中,沿传输线电压、电流的大小与相位随空间位置变化,传输线存在分布参数效应(1.5分)。
3、 何谓色散传输线?对色散传输线和非色散传输线各举一个例子。
答:支持色散模式传输的传输线,(0.5分)色散模式是传输速度(相速与群速)随频率不同而不同的模式(0.5分)。
支持非色散模式传输的传输线(0.5分),非色散模式是传输速度(相速与群速)不随频率而改变的模式。
(0.5分) 色散模式传输线:波导(0.5分)非色散模式传输线:同轴,平行双导体,微带。
(0.5分) 4、 均匀无耗长线有几种工作状态?条件是什么?答:均匀无耗长线有三种工作状态,分别是驻波、行波与行驻波。
(1.5分) 驻波:传输线终端开路、短路或接纯电抗;(0.5分) 行波:半无限长传输线或终端接负载等于长线特性阻抗;(0.5分) 行驻波:传输线终端接除上述负载外的任意负载阻抗;(0.5分)5、 什么是波导中的模式简并?矩形波导和圆波导中的简并有什么异同? 答:不同模式具有相同的特性(传输)参量叫做模式简并。
(1分) 矩形波导中,TE mn 与TM mn (m 、n 均不为零)互为模式简并。
(1分) 圆波导的简并有两种,一种是极化简并。
其二是模式简并,(1分)6、 空气填充的矩形波导(宽边尺寸为a ,窄边尺寸为b )中,要求只传输10H 波型,其条件是什么?答:由于10H 的截止波长2c a λ=,而20H 的截止波长为a ,01H 的截止波长为2b ,若保证10H 单模传输,因此传输条件max (,2)2a b a λ<<(3分)。
微波技术基础试题三

一.简答:(50分)1.什么是色散波和非色散波?(5分)答:有的波型如TE波和TM波,当波导的形状、尺寸和所填充的介质给定时,对于传输某一波形的电磁波而言,其相速v p和群速v g都随频率而变化的,把具有这种特性的波型称为色散波。
而TEM波的相速v p和群速v g 与频率无关,把具有这种特性的波型称为非色散波。
2.矩形波导、圆波导和同轴线分别传输的是什么类型的波?(5分)答:(1)矩形波导为单导体的金属管,根据边界条件波导中不可能传输TEM 波,只能传输TE波和TM波。
(2)圆波导是横截面为圆形的空心金属管,其电磁波传输特性类似于矩形波导不可能传输TEM波,只能传输TE波和TM波。
(3)同轴线是一种双导体传输线。
它既可传输TEM波,也可传输TE 波和TM波。
3.什么是TE波、TM波和TEM波?(5分)答:根据导波系统中电磁波按纵向场分量的有无,可分为三种波型: (1)横磁波(TM 波),又称电波(E 波):0=H Z ,0≠E Z ; (2)横电波(TE 波),又称磁波(H 波):0=E Z ,0≠H Z ;(3)横电磁波(TEM ):0=E Z ,0=H Z 。
4.导波系统中的相速和相波长的含义是什么?(5分)答:相速v p 是指导波系统中传输电磁波的等相位面沿轴向移动的速度。
相波长λp 是指等相位面在一个周期T 移动的距离。
5.为什么多节阶梯阻抗变换器比单节阻抗变换器的工作频带要宽?(5分) 答:以两节阶梯阻抗变换器为例,设每节4λ阻抗变换器长度为θ,三个阶梯突变的电压反射系数分别为ΓΓΓ21,,则点反射系数为eeUU j j ir θθ42210--ΓΓΓ++==Γ,式中说明,当采用单节变换器时只有两个阶梯突变面,反射系数Γ的表达式中只有前两项,若取ΓΓ=10,在中心频率处,2/πθ=这两项的和为零,即两突变面处的反射波在输入端相互抵消,从而获得匹配;但偏离中心频率时,因2/πθ≠,则两个反射波不能完全抵消。
微波技术基础试题

10.9cm,求波导波长 g 和工作波长0
y
解:(1)
cE
y
2
m2
n2
2分
a b
b x
a
(2)用H z 做领矢
Hz
H0
cos
a
xe jz
Ey
j
kc2
a
H0
sin
a
xe jz
4分
Hx
j
kc2
a
H0
sin
a
xe jz
《微波技术基础》
或者用E y 做领矢
Ey
E0
sin
a
xe jz
1
4
(3) 不失一般性,理想定向耦合器设为S13=S24 ,
S14=S23 ,说明这样做的依据。
(4)证明理想的定向耦合器主路和副路相位相差90度。
0 0 S13 S14
[S]
0
0 S23 S24
S13 S23 S33 0
S14 S24 0 S44
| |
S13 |2 S23 |2
| |
S14 |21 S24 |21
S13 S2,4S14S23
S S1 13 3S S12* *43 SS1243S S2 2* *4 4 0 0
0 0 j
[S]
0
0
j
j 0 0
j
0
0
《微波技术基础》
五、(20分)已知矩形谐振腔 a2.2cm ,b1.0cm,l4.6cm, 内部工作在T E102 模式(空气填充)。 (1)求谐振波长 (2)写出腔内电场和磁场的表达式 (3)画出腔内的电、磁力线图。
《微波技术基础》
题库-微波技术与天线

微波技术与天线题库一、填空题1. 驻波比的取值范围为;当传输线上全反射时,反射系数为,此时驻波比ρ等于。
2. γ=α+jβ称为,其中α称为,它表示传输线上的波,β称为,它表示传输线上的波。
3. 特性阻抗50欧的均匀传输线终端接负载Z1为20j欧、50欧和20欧时,传输线上分别形10cm,如图所示:Z in=;Z in=;在z=5cm处的输入阻抗Z in=;2.5cm<z<5cm处,Z in呈性。
ρ=。
5. 无耗传输线的终端短路和开路时,阻抗分布曲线的主要区别是终端开路时在终端处等效为谐振电路,终端短路时在终端处等效为谐振电路。
6. 一段长度为l(0<l<λ/4)短路线和开路线的输入阻抗分别呈纯和纯。
7. 阻抗匹配分为阻抗匹配、阻抗匹配和阻抗匹配,它们反映Z0,根据各点在下图所示的阻抗圆( );( );⑤R<Z0,X=0 ( ); ⑥R=Z0,X=0 ( );⑦Г=0 ( ); ⑧SWR=1 ( );⑨=1Γ( ); ⑩ SWR=∞( ).9. 在导行波中, 截止波长λc最长的电磁波模称为该导波系统的主模。
矩形波导的主模为模, 因为该模式具有场结构简单、稳定、频带宽和损耗小等特点, 所以实用时几乎毫无例外地工作在该模式。
10. 与矩形波导一样,圆波导中也只能传输TE波和TM波;模是圆波导的主模,模是圆波导第一个高次模,而模的损耗最低,这三种模式是常用的模式。
11. 在直角坐标系中,TEM波的分量E z和H z为零;TE波的分量为零;TM波的分量为零。
12. 低频电路是参数电路,采用分析方法,微波电路是参数电路,采用分析方法。
13. 简并模式的特点就是具有相同的和不同的。
14. 微带线的弯区段、宽度上的阶变或接头的不连续性可能会导致电路性能的恶化,主要是因为这种不连续性会引入。
15. 写出下列微波元件的名称。
(a) (b) (c) (d)16. 下图(a)为微带威尔金森功分器,特性阻抗等于,其电长度L等于。
(完整版)微波课后作业题(部分)

习题课1.1 设一特性阻抗为50Ω的均匀传输线终端接负载R l =100Ω,求负载反射系数Γl ,在离负载0.2λ、0.25λ及0.5λ处的输入阻抗及反射系数分别为多少?解:根据终端反射系数与终端阻抗的关系10l 10100501100503Z Z Z Z --Γ===++根据传输线上任一点的反射系数与输入阻抗的关系2()j zlz ein 01()1()z Z Z z 得到离负载0.2λ、0.25λ及0.5λ处的输入阻抗及反射系数分别为2πj20.2λj0.8πλ1(0.2λ)3l eeZ (0.2λ)29.4323.79Ωin2πj20.25λλ1(0.25λ)3l e Z (0.25)25Ωin2πj20.5λλ1(0.5λ)3l e(反射系数具有λ/2周期性) Z (0.5)100Ωin (输入阻抗具有λ/2周期性)1.2 求内外导体直径分别为0.25cm 和0.75cm 的空气同轴线的特性阻抗;若在两导体间填充介电常数εr=2.25的介质,求其特性阻抗及300MHz 时的波长。
解:空气同轴线的特性阻抗为0.7560ln60ln65.9Ω0.25b Z a填充相对介电常数εr=2.25的介质后,其特性阻抗为60600.75lnln 43.9Ω0.252.25rb Z af =300Mhz 时的波长/=0.67m rc f1.4 有一特性阻抗Z 0=50Ω的无耗均匀传输线,导体间的媒质参数εr=2.25,μr=1,终端接有R l =1Ω的负载。
当f =100MHz 时,其线长度为λ/4。
试求:① 传输线实际长度; ② 负载终端反射系数; ③ 输入端反射系数; ④ 输入端阻抗。
解:①传输线上的波长为/=2m g rc f所以,传输线的实际长度为=0.5m 4gl②根据终端反射系数与终端阻抗的关系10l 101504915051Z Z Z Z --Γ===-++③根据传输线上任一点的反射系数与终端反射系数的关系220.2524949()5151j j zl z ee ④传输线上任一点的反射系数与输入阻抗的关系in 04911()51502500Ω491()151z Z Z z1.10 特性阻抗为Z 0=150Ω的均匀无耗传输线, 终端接有负载Z l =250+j100Ω,用λ/4阻抗变换器实现阻抗匹配(如图所示),试求λ/4阻抗变换器的特性阻抗Z 01及离终端距离。
微波的技术习题

微波技术习题思考题1.1 什么是微波?微波有什么特点?1.2 试举出在日常生活中微波应用的例子。
1.3 微波波段是怎样划分的?1.4 简述微波技术未来的发展状况。
2.1何谓分布参数?何谓均匀无损耗传输线?2.2 传输线长度为10cm,当信号频率为9375MHz时,此传输线属长线还是短线?2.3传输线长度为10cm,当信号频率为150KHz时,此传输线属长线还是短线?2.4传输线特性阻抗的定义是什么?输入阻抗的定义是什么?2.5什么是反射系数、驻波系数和行波系数?2.6传输线有哪几种工作状态?相应的条件是什么?有什么特点?3.1何谓矩形波导?矩形波导传输哪些模式?3.2何谓圆波导?圆波导传输哪些模式??3.3矩形波导单模传输的条件是什么?3.4何谓带状线?带状线传输哪些模式?3.5何谓微带线?微带线传输哪些模式?3.6 何谓截止波长?何谓简并模?工作波长大于或小于截止波长,电磁波的特性有何不同?3.7 矩形波导TE10模的场分布有何特点?3.8何谓同轴线?传输哪些模式?3.9为什么波导具有高通滤波器的特性?3.10 TE波、TM波的特点是什么?3.11何谓波的色散?3.12任何定义波导的波阻抗?分别写出TE波、TM波波阻抗与TEM波波阻抗之间的关系式。
4.1为什么微波网络方法是研究微波电路的重要手段?4.2微波网络与低频网络相比有哪些异同?4.3网络参考面选择的要求有什么?4.4表征微波网络的参量有哪几种?分别说明它们的意义、特性及其相互间的关系?4.5二端口微波网络的主要工作特性参量有哪些?4.6微波网络工作特性参量与网络参量有何关系?4.7常用的微波网络有哪些?对应的网络特性参量是什么?4.8微波网络的信号流图是什么?简要概述信号流图化简法则有哪些?5.1试述旋转式移相器的工作原理,并说明其特点。
5.2试分别叙述矩形波导中的接触式和抗流式接头的特点。
5.3试从物理概念上定性地说明:阶梯式阻抗变换器为何能使传输线得到较好的匹配。
微波阻抗试题及答案

微波阻抗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微波阻抗的国际标准值是多少?A. 50ΩB. 75ΩC. 100ΩD. 300Ω答案:A2. 在微波传输系统中,阻抗不匹配会导致什么问题?A. 信号增强B. 信号衰减C. 反射和驻波D. 频率变化答案:C3. 微波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与什么有关?A. 传输线的长度B. 传输线的材质C. 传输线的几何结构和介质特性D. 传输线的功率容量答案:C二、填空题4. 微波传输线中的反射系数是反射波与_______的比值。
答案:入射波5. 在微波工程中,通常使用_______来表示传输线上电压和电流的比值。
答案:特性阻抗三、简答题6. 简述什么是微波阻抗?答案:微波阻抗指的是微波传输系统中,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它是传输线上电压和电流的比值。
在理想情况下,微波传输系统的所有组件(如发射机、传输线、接收机)都应具有相同的阻抗值,以避免信号反射和功率损失。
7. 为什么在微波传输系统中需要考虑阻抗匹配?答案:在微波传输系统中,阻抗匹配是必要的,因为如果传输线和负载之间的阻抗不匹配,会导致信号反射,从而产生驻波,减少有效传输的功率,并可能引起传输线和接收机的损坏。
四、计算题8. 已知一个微波传输系统的传输线特性阻抗为50Ω,传输线上的电压最大值为120V,求传输线上的电流最大值。
答案: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 = 电压V / 阻抗Z,所以I_max = 120V / 50Ω = 2.4A。
9. 如果在上述问题中,传输线上存在一个反射系数Γ=0.2的负载,计算反射波的电压最大值。
答案:反射波的电压最大值V_reflected = Γ * V_max = 0.2 * 120V = 24V。
五、论述题10. 论述在设计微波传输系统时,如何实现阻抗匹配,并说明其重要性。
答案:在设计微波传输系统时,实现阻抗匹配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步骤:- 选择合适的传输线,确保其特性阻抗与系统组件(如天线、放大器等)的阻抗相匹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微波的波长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300GHz的电磁波,是无线电波中一个有限频带的简称,即波长在1米(不含1米)到1毫米之间的电磁波,是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的统称。
微波频率比一般的无线电波频率高,通常也称为“超高频电磁波”。
2、微波的性质微波的基本性质通常呈现为穿透、反射、吸收三个特性。
对于玻璃、塑料和瓷器,微波几乎是穿越而不被吸收。
对于水和食物等就会吸收微波而使自身发热。
而对金属类东西,则会反射微波。
3、介质的穿透性通过不同介质时,会发生折射、反射、绕射、散射及吸收等等。
电磁波的传播有沿地面传播的地面波,还有从空中传播的空中波以及天波。
波长越长其衰减也越少,电磁波的波长越长也越容易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
机械波与电磁波都能发生折射\反射\衍射\干涉,因为所有的波都具有波粒两象性.折射\反射属于粒子性;衍射\干涉为波动性。
4、天波与地波天波是靠电磁波在地面和电离层之间来回反射而传播的。
天波是短波的主要传播途径。
短波信号由天线发出后,经电离层反射回地面,又由地面反射回电离层,可以多次反射,因而传播距离很远(可上万公里),而且不受地面障碍物阻挡。
但天波传播的最大弱点是信号很不稳定的,处理不好会影响通信效果。
沿大地与空气的分界面传播的电波叫地表面波,简称地波,传播时无线电波可随地球表面的弯曲而改变传播方向。
长波无线电之传递,以地波为主。
其折射率在海面与平原之吸收率均较小。
在传播途中的衰减大致与距离成正比,因受气候影响甚微,在有效距离内通信可靠。
5、卫星通信卫星通信是地球上(包括陆地、水面和低层大气中)无线电通信站之间利用人造卫星作为中继站而进行的空间微波通信,卫星通信是地面微波接力通信的继承和发展。
我们知道微波信号是直接传播的,因此,可以把卫星通信看作是微波中继通信的一种特例,它只是把中继站放置在空间轨道上。
6、卫星通信使用哪些频段?由于卫星处于外层空间,即在电离层之外,地面上发射的电磁波必须能穿透电离层才能到达卫星;同样,从卫星到地面上的电磁波也必须穿透电离层,而在无线电频段中只有微波频段恰好具备这一条件,因此卫星通信使用微波频段。
目前大多数卫星通信系统选择在下列频段工作:(1) UHF波段(400 MHz/200 MHz);(2) L波段(1.6 GHz/1.5 GHz);(3) C波段(6.0 GHz/4.0 GHz);(4) X波段(8.0 GHz/7.0 GHz);(5) K波段(14.0 GHz/12.0 GHz;14.0 GHz/11.0 GHz;30 GHz/20 GHz)。
由于 C 波段的频段较宽,又便于利用成熟的微波中继通信技术,且天线尺寸也较小,因此,卫星通信最常用的是 C 波段。
7、微波检测根据微波反射、透射、衍射干射、腔体微扰等物理特性的改变,以及被检材料介电常数和损耗正切角的相对变化,通过测量微波基本参数(如幅度衰减、相移量或频率等)变化,实现对缺陷进行检测的方法。
8、超短波和微波的传播视距超短波特别是微波,频率很高,波长很短,它的地表面波衰减很快,因此不能依靠地表面波作较远距离的传播。
超短波特别是微波,主要是由空间波来传播的。
简单地说,空间波是在空间范围内沿直线方向传播的波。
显然,由于地球的曲率使空间波传播存在一个极限直视距离Rmax 。
在最远直视距离之内的区域,习惯上称为照明区;极限直视距离Rmax 以外的区域,则称为阴影区。
不言而语,利用超短波、微波进行通信时,接收点应落在发射天线极限直视距离Rmax 内。
受地球曲率半径的影响,极限直视距离Rmax 和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的高度HT 与HR 间的关系为:Rmax =3.57{ √HT (m)+√HR (m) } (km)考虑到大气层对电波的折射作用,极限直视距离应修正为Rmax =4.12 { √HT(m)+√HR (m) } (km)由于电磁波的频率远低于光波的频率,电波传播的有效直视距离Re 约为极限直视距离Rmax的70% ,即Re = 0.7 Rmax 。
例如,HT 与HR 分别为49 m 和1.7 m,则有效直视距离为Re = 24 km。
9、电波的绕射传播在传播途径中遇到大障碍物时,电波会绕过障碍物向前传播,这种现象叫做电波的绕射。
超短波、微波的频率较高,波长短,绕射能力弱,在高大建筑物后面信号强度小,形成所谓的“阴影区”。
信号质量受到影响的程度,不仅和建筑物的高度有关,和接收天线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有关,还和频率有关。
例如有一个建筑物,其高度为10 米,在建筑物后面距离200 米处,接收的信号质量几乎不受影响,但在100 米处,接收信号场强比无建筑物时明显减弱。
注意,诚如上面所说过的那样,减弱程度还与信号频率有关,对于216 ~ 223 兆赫的射频信号,接收信号场强比无建筑物时低16dB,对于670 兆赫的射频信号,接收信号场强比无建筑物时低20dB 。
如果建筑物高度增加到50 米时,则在距建筑物1000 米以内,接收信号的场强都将受到影响而减弱。
也就是说,频率越高、建筑物越高、接收天线与建筑物越近,信号强度与通信质量受影响程度越大;相反,频率越低,建筑物越矮、接收天线与建筑物越远,影响越小。
因此,选择基站场地以及架设天线时,一定要考虑到绕射传播可能产生的各种不利影响,注意到对绕射传播起影响的各种因素。
10、电波的多径传播在超短波、微波波段,电波在传播过程中还会遇到障碍物(例如楼房、高大建筑物或山丘等)对电波产生反射。
因此,到达接收天线的还有多种反射波(广义地说,地面反射波也应包括在内),这种现象叫为多径传播。
由于多径传输,使得信号场强的空间分布变得相当复杂,波动很大,有的地方信号场强增强,有的地方信号场强减弱;也由于多径传输的影响,还会使电波的极化方向发生变化。
另外,不同的障碍物对电波的反射能力也不同。
例如:钢筋水泥建筑物对超短波、微波的反射能力比砖墙强。
我们应尽量克服多径传输效应的负面影响,这也正是在通信质量要求较高的通信网中,人们常常采用空间分集技术或极化分集技术的缘由。
11、建筑物的贯穿损耗建筑物的贯穿损耗是指电波通过建筑物的外层结构时所受到的衰减,它等于建筑物外与建筑物内的场强中值之差。
建筑物的贯穿损耗与建筑物的结构、门窗的种类和大小、楼层有很大关系。
贯穿损耗随楼层高度的变化,一般为-2dB/层,因此,一般都考虑一层(底层)的贯穿损耗。
下面是一组针对900MHz频段,综合国外测试结果的数据:--- 中等城市市区一般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物,贯穿损耗中值为10dB,标准偏差7.3dB;郊区同类建筑物,贯穿损耗中值为5.8dB,标准偏差8.7dB。
大城市市区一般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物,贯穿损耗中值为18dB,标准偏差7.7dB;郊区同类建筑物,贯穿损耗中值为13.1dB,标准偏差9.5dB。
大城市市区一金属壳体结构或特殊金属框架结构的建筑物,贯穿损耗中值为27dB。
由于我国的城市环境与国外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比国外同类名称要高8---10dB。
对于1800MHz,虽然其波长比900MHz短,贯穿能力更大,但绕射损耗更大。
因此,实际上,1800MHz 的建筑物的贯穿损耗比900MHz的要大。
GSM规范3.30中提到,城市环境中的建筑物的贯穿损耗一般为15dB,农村为10dB。
一般取比同类地区 900MHz的贯穿损耗大5---10dB。
12、电磁波经过人体的损耗对于手持机,当位于使用者的腰部和肩部时,接收的信号场强比天线离开人体几个波长时将分别降低4---7dB和1---2dB。
一般人体损耗设为3dB。
13、车内电磁损耗金属结构的汽车带来的车内损耗不能忽视。
尤其在经济发达的城市,人的一部分时间是在汽车中度过的。
一般车内损耗为8---10dB。
14、微波天线辐射卫生标准(1)辐射标准由于各国的标准都不一样,我们选用的标准采用有关的《电磁辐射防护规定》要求:在一天24小时内,公众环境电磁辐射场的场量参数在任意连续6分钟内的平均值应满足下表的要求(2)实际电路的计算办法直接计算微波中继断面附近任意A点处的功密PA:一般在距离微波天线开口距离17.1D2/λ天线近区近空附近范围内,以A点至微波天线射线中心的距离为半径,计算出此横切面上的功率密度不大于:相应的平均功率密度f/7500(W/m2)和全身平均比吸收率=0.02(w/kg)即符合要求。
二、天线的设计、安装、使用的相关问题15、关于传输线的50、75欧的由来对于同轴线的的使用过程来看,它是最先应用到无线通信中的,直到现在,它的应用最为广泛。
对于同轴线,我们主要关心功率的传输及在传输过程中的能量衰减这两个问题。
为了能使同轴线传输的功率最大,就要使同轴线的内外导体有一个比值,对于空气为介质的同轴线来说,外半径/内半径= 常数E开方时,传输的功率为最大,此时的特性阻抗为30Ω。
外半径/内半径=3.59时,这是的衰减为最小,此时的特性阻抗为77Ω。
为了二者兼有,折中取值为50Ω,当然现在一些设备中75Ω的同轴线也在使用中,比如有线电视系统中。
16、关于空气阻抗电磁波在空气(真空)中传播时,这也是最为广泛应用的电磁传播,由于电场与磁场的存在,它们的比值为一个定值为120π,也正是这个值的存在,形成了电磁波的衰减传播。
17、请问天线的馈线的长短会影响发射机与天线的匹配吗?天线的馈线的长短会影响发射机与天线的匹配,最主要的原因是天线的馈线是有损线而非无损线。
天线与发射机的匹配有两点,一是阻抗匹配;二是功率的完全发射。
有损馈线阻抗匹配的计算过程见下面的图片所示。
功率的完全发射与馈线也有极大关系,这也是很多设备功率不能完全发射的原因,比如馈线损耗为 0.3DB/米,那么当馈线长度为10米时,功率就要衰减一半的,如果是100米长的馈线呢?功率可能要衰减没有了。
18、基础天线由于空气阻抗的存在,如何把高频电流变成电磁波传播出去,这中间就需要一个器件,当然,这个器件就是天线了。
天线也就可以认为是波源与空间的连接器了。
正如前面所述,为了能很好地把高频电流的能量传输出去,且要传输功率要高、衰减要小,天线的阻抗就要在77Ω与30Ω二者之前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对称振子的阻抗是75Ω左右,四分之一单极天线的阻抗为36Ω左右,在此,我们不得不承认大自然的力量之伟大。
这种情况下,也决定了这两种天线是一种基本天线了。
19、天线的作用与地位无线电发射机输出的射频信号功率,通过馈线(电缆)输送到天线,由天线以电磁波形式辐射出去。
电磁波到达接收地点后,由天线接下来(仅仅接收很小很小一部分功率),并通过馈线送到无线电接收机。
可见,天线是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的一个重要的无线电设备,没有天线也就没有无线电通信。
20、天线的大致分类天线品种繁多,以供不同频率、不同用途、不同场合、不同要求等不同情况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