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同室护理体会
浅谈母婴同室的护理工作体会

浅谈母婴同室的护理工作体会[摘要] 我医院开展母婴同室已来,通过不断的摸索与研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改和完善,并归纳提炼出共同参入式母婴同室婴儿护理与预见性母婴同室产妇护理指导,从而增加了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对医护人员的信任。
关键词:母婴同室;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135-02母婴同室是指孕妇产后和婴儿24h同室休养。
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母婴的身体健康和母乳喂养的成功与否。
现将我科母婴同室的护理工作探讨如下。
1做法和所取行的成效1.1 护理以宣传为主:母乳喂养在我国有着优良的传统,由于现在少数产妇为了自身形体美而放弃哺乳,或受奶粉销售商的影响,整个社会对母乳喂养的认识不足。
实行母婴同室、母乳喂养后,取消了婴儿室,禁止使用奶粉、奶瓶、奶头及各种奶的代制品,为了让产妇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和正确掌握母乳喂养的方法,我科在产前检查进做好孕妇及家庭的母乳喂养宣教,并对产后的产妇进行指导[1]。
1.1.1建立责任护士,指导母乳喂养;在母婴同室病区建立责任护士,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宣教,指导产妇正确的喂哺姿势,如何增加母乳分泌,使产妇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母乳喂养的方法,帮助奶胀的产妇挤奶,回收入奶库,改按时哺乳为按需哺乳,减轻产妇乳房胀痛的痛苦。
并向产妇及家属介绍新生儿的常规护理,巡查病房有无奶粉、奶瓶等,责任护士还定时放母乳喂养录像给家属及孕妇们看,并做好记录。
自从建立责任护士以来,我科实行母婴同室率为100%,按需哺乳率为100%,母乳喂养室为100%,新生儿住院用奶瓶率为0。
1.1.2定期护理查房:护士长及责任护理组长每周进行护理查房,认真分析护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了解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的程度,检查护士在执行母乳喂养工作落实的情况,做到奖惩分明。
1.2加强护理1.2.1提高护士业务素质及自身素质:为了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我科重视知识更新,母婴同室、母乳喂养是护理工作的新课题,我科对所有产科医护人员进行脱产学习母乳喂养知识,进行理论培训,掌握母乳喂养技巧,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新生儿科实习心得体会

新生儿科实习心得体会新生儿科,主要负责 NICU、新生儿病房、母婴同室及产房等等工作,在新生儿科实习的时候,可以写一写实习心得,积累更多的经验。
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新生儿科实习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新生儿科实习心得体会篇1在新生儿让我看到了生命的脆弱,小生命好脆弱啊!不过也见到了一些病,如早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黄疸,这三种是最多的。
早产儿一不留神他们的氧饱和度就会下降,这时就是他们出现了呼吸暂停了,早产儿的呼吸中枢发育不好,所以会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如果发现的及时,可以通过弹其足底、拍背等方式得到缓解。
但是如果过长时间没有发现的话就可能不是暂停了,那就呼吸停止,不能恢复了,所以病情观察非常重要,我在的时候基本上每天都会遇到好几次这种情况,从最开始的慌慌张张地喊老师来处理,到现在我已经可以淡定地处理这样的问题了。
当然,还有更严重的,这个时候,弹足底、拍背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了。
说到这个病人,是对我打击最大的一件事情了。
我觉得我现在都需要心理疏导了。
这个病人在我们科室的住院时间最久,将近两个月了吧,上个星期在的时候我们医生还开玩笑说这个宝宝真坚强。
确实是这样的,如果不给氧,他一天会发生好几次氧饱和度下降,但是每次都发现的及时,他都挺了过来,后来做了眼科手术,也挺了过来。
这周我去实习,就发现好像没见到他了,我想他或许出院了吧,心理不禁赞叹,他终于出院了,说真的,挺担心他的,他平时氧饱和度好的时候也浑身都发乌,看上去就蛮不正常的样子,他能出院实在是不容易。
我只能惋惜生命的脆弱,医生也把话说的太满了,没有见到病人怎么就能说病人一会儿就会好呢,可以让他们去附近的医院看看啊,免得耽误了时机。
当然这也只是病人家长的一面之词,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家长毕竟不是专业的护理人员,关于早产儿的饮食、保暖等都有很多的注意事项,单纯靠病人出院时的健康宣教,他们真正能记得的又有多少呢,比如喂养,可能宝宝吃奶呛到了,没有及时拍背,可能就会引起窒息,还有沐浴,他们有几个能够做好的呢。
月子会所工作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在月子会所工作的护士,我有幸见证了无数新生命的诞生,陪伴着产妇度过人生中最为特殊的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母婴护理工作的艰辛与快乐,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月子会所的工作环境相对封闭,产妇和新生儿在这里度过了一个月的时间。
这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必须具备极高的责任心和耐心。
每天,我都会按时巡视产妇和新生儿的情况,观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确保他们的健康。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产妇和新生儿建立良好的沟通,关心他们的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其次,月子会所的工作内容繁杂。
除了日常的护理工作,我们还需要负责产妇的饮食、卫生、心理疏导等方面。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护理技能,还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广泛的人文关怀。
例如,在为产妇提供饮食服务时,我了解到不同体质的产妇需要不同的营养搭配,于是我学会了根据产妇的体质和口味,为他们量身定制营养餐。
此外,月子会所的工作还要求我们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这里,我们是一个大家庭,大家共同为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保驾护航。
在工作中,我学会了如何与同事相互配合,共同解决问题。
例如,在产妇分娩过程中,我们需要密切配合妇产科医生,确保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在月子会所的工作中,我还学会了如何面对压力。
产妇在月子期间,可能会因为身体不适、心理压力等原因出现情绪波动。
作为护理人员,我们要学会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他们关爱和安慰。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
最后,月子会所的工作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生命的宝贵。
在这里,我见证了新生命的诞生,也见证了产妇们从痛苦到喜悦的转变。
这让我更加珍惜生命,也让我更加热爱自己的职业。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产妇和新生儿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总之,在月子会所的工作经历让我收获颇丰。
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体会

6 3 6 4 0 0四 川 平 昌县 妇 幼 保 健 院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6 1 4 x . 2 0 1 3 .
O 5. 3 0 o
班护士亲 自护送到新生儿科 , 与儿科 护士
母 婴 同室 是 指 母 亲 和婴 儿 每 天 2 4小
结 果
录, 加 强对细节 的管理 , 确保 护理 工作 全
面到 位。 结果 : 1 1 3 2例 新 生 儿 母 婴 同 室
得 到 了较 好 的 护 理 , 无 医院 感 染及 并发 症
的发生 , 无丢 失新 生儿现 象发 生 , 所有 产
妇 及 家属 无 医疗 纠 纷 发 生 , 均满意 出院。
护 理 论著
c 秘 | 蕺 s 蠢 c 0 M M U N { Y 0 ( ) c T 0 R s
母 婴 同 室新 生 儿 护理 体 会 Fra bibliotek陈 琴
Ke y wo r d s ma t e r n a l a n d c h i l d i n t h e s a me
致地观察与护理新生儿和产妇 , 有 助于及 时发现问题 , 解 决 问题 , 重点 观察 新生 儿 的体温 、 脐带 , 教会产妇如何哺乳 , 通 过监 控教育 , 提高 了产妇对喂养安全知识 的理 解, 增强 了新生儿 护理 知识 。另外 , 通 过 护理 , 也对 护理人 员提 出了更 高要 求 , 要 求护理人员要 全面 的产科 知识 和新 生儿 护理经验 , 要 有较 强 的责任 心和爱 心 , 指 导每一位产妇及新生儿 , 才 能 做 好母 婴 新 生儿 同室的护理 , 提 高护理质量。
母婴护理经验心得体会三篇

母婴护理经验心得体会三篇第一篇:喂养技巧母婴护理的关键之一是喂养技巧。
以下是我在母婴护理中学到的几个重要经验心得:1. 建立规律的喂养时间:给宝宝建立一个规律的喂养时间表,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惯。
尽量在固定的时间喂养宝宝,这样他们可以根据时间的信号来调整自己的饥饿感。
建立规律的喂养时间:给宝宝建立一个规律的喂养时间表,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尽量在固定的时间喂养宝宝,这样他们可以根据时间的信号来调整自己的饥饿感。
2. 采用正确的喂养姿势:在喂养宝宝时,正确的喂养姿势非常重要。
母乳喂养时,要保持正确的体位,确保宝宝可以正确吸吮。
使用奶瓶喂养时,要确保奶嘴的形状和大小适合宝宝的口腔。
采用正确的喂养姿势:在喂养宝宝时,正确的喂养姿势非常重要。
母乳喂养时,要保持正确的体位,确保宝宝可以正确吸吮。
使用奶瓶喂养时,要确保奶嘴的形状和大小适合宝宝的口腔。
3. 观察宝宝的饱食感:在喂养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宝宝的饱食感。
当宝宝开始表现出不感兴趣或吃得较慢时,可能是已经吃饱了。
及时停止喂食,避免过度喂养。
观察宝宝的饱食感:在喂养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宝宝的饱食感。
当宝宝开始表现出不感兴趣或吃得较慢时,可能是已经吃饱了。
及时停止喂食,避免过度喂养。
4. 了解宝宝的喂养需求:每个宝宝的喂养需求都不同。
了解宝宝的喂养需求,根据宝宝的吃饭量和成长发育情况来调整喂养计划。
比如,宝宝可能需要较频繁的喂养或者加入辅食。
了解宝宝的喂养需求:每个宝宝的喂养需求都不同。
了解宝宝的喂养需求,根据宝宝的吃饭量和成长发育情况来调整喂养计划。
比如,宝宝可能需要较频繁的喂养或者加入辅食。
第二篇:安全注意事项在母婴护理中,安全是首要关注的事项之一。
以下是我在母婴护理过程中的一些安全注意事项:1. 保持宝宝周围的环境安全:确保宝宝待的地方没有尖锐物品、易碎物或其他危险物品。
保持宝宝周围的环境整洁,避免摔倒或被不安全的物品伤害。
保持宝宝周围的环境安全:确保宝宝待的地方没有尖锐物品、易碎物或其他危险物品。
新生儿护理中母婴同室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新生儿护理中母婴同室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作者:王金平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8期【摘要】目的:调查研究新生儿护理中母婴同室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效果。
方法:采用随机法将68例产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母婴同室护理方法,对照组母婴异室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临床效果。
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组间资料采用卡方检验,X2=6.6430,P【关键词】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效果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医学技术不断发展,人们的健康知识以及法律意识也在提高,同时对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新生儿的护理[1]。
母婴同室属于现代产科中重要的新生儿护理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2]。
新生儿出生早期进行充分的接触与抚慰,可以有效减少产妇的并发症,提高新生儿的临床护理效果。
我院对2010年1月至2011年收治的68例产妇实施母婴同室护理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68例产妇,均分为实施母婴同室护理方法的观察组和母婴异室的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产妇年龄为21-34岁,平均年龄为(21±13)岁,孕周为37-42周,平均孕周为(37±5)周,新生儿体重为2501-3900g,平均体重为(2501±1399)g;对照组产妇年龄为18-32岁,平均年龄为(18±14)岁,孕周为37.5-41.3周,平均孕周为(37.5±3.8)周,新生儿体重为2500-3880g,平均体重为(2500±1380)g;两组产妇在性别、年龄、孕周、新生儿体重等一般资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观察组中的新生儿待分娩后清洗30 min放在产妇的胸前,直接性的接触产妇,达到吮吸反射,有助于建立母婴感情,护理人员应鼓励产妇对新生儿进行拥抱、抚摸与亲吻等方式刺激新生儿,使其进行感情交流。
母婴同室期间专科护理的研究与体会

母婴同室期间专科护理的研究与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母婴同室期间的专科护理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07年8月至2009年1月我院母婴同室期间的产妇200例,其中100例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作为对照组,剩下的100例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产妇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作为观察组。
分别以两组产妇产后恢复情况、新生儿喂养情况、产妇的焦虑程度及抑郁程度及护理满意度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并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喂养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p<0.05;观察组产妇的焦虑程度及抑郁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1;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
结论母婴同室期间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产妇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可有效的提高产妇身体恢复速度及新生儿的喂养情况,对于提高产妇护理期间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效果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母婴同室;专科护理现代临床研究发现,社会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素等与人类疾病的发展与转化均存在一定的联系[1],因此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护理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临床护理的需求,随之而来的以“产妇”为中心的护理模式逐步被临床护理工作人员所认可[2]。
女性分娩是女性一生中极其重要的阶段,该过程中产妇的心理及生理均会出现显著的变化,如果不能给予产妇产后良好的临床护理,极易对产妇产后身体的恢复及新生儿的喂养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如何有效的进行产妇的临床护理对于提高产妇产后身体恢复速度及保证新生儿的喂养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
基于此,笔者进行了母婴同时期间专科护理的相关临床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07年8月至2009年1月我院母婴同室期间的产妇200例,年龄25-37岁,平均年龄27.8±4.3岁,这200例产妇中,其中100例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作为对照组,剩下的100例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产妇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作为观察组。
月子中心护士工作感想

作为一名月子中心的护士,我有幸见证了许多新生命的诞生,也陪伴了许多新妈妈们度过人生中最为特殊的一段时光。
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
首先,我深感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月子中心是新生儿的第一个家,也是新妈妈们产后恢复的重要场所。
作为护士,我们肩负着保障母婴健康的重任。
从日常护理到产后康复,从心理疏导到生活照料,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为母婴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护理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照顾,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
其次,我体会到了护理工作的艰辛。
月子中心的护士工作繁重而琐碎,既要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又要处理日常护理工作。
尤其是产后新妈妈们,身体虚弱,情绪波动大,更需要我们耐心细致的关怀。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如何应对压力,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
再次,我收获了与患者之间的深厚感情。
在月子中心,我结识了许多可爱的宝宝和温柔的妈妈。
她们教会了我如何关爱他人,如何用爱心和耐心去对待每一个患者。
每当看到新妈妈们恢复得越来越好,宝宝们健康成长,我的内心就充满了喜悦和满足。
这种感情让我更加坚定了从事护理工作的信念。
此外,我还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在月子中心,我们是一个紧密团结的团队,每个人都在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在工作中,我们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这种团队精神让我明白了,只有团结协作,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最后,我认识到了自身价值的提升。
在护理工作中,我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总结,我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护士。
这个过程让我明白了,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总之,在月子中心的护理工作中,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
我将珍惜这段经历,继续努力,为母婴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医护人员能够加入到护理队伍中来,共同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婴同室护理体会
创建爱婴医院,实行母婴同室是促使母乳喂养成功的重要新举措。
胎儿娩出后交婴儿室护理,是产科传统管理方法,我院对该方法进行了改革,实行平产母婴同室护理,从2010年1月
至2010年12月共母婴同室护理180例,收到较好效果,早期频繁吸吮有助于尽早下奶,让婴儿吸吮到营养和免疫价值极高的初乳,尽早促使胎粪排出,使血中胆红素水平降低减少病理黄
疽[2]。
我院母乳喂养率达95%,婴儿黄疽率有原来的50%下降到2%。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产房内护理胎儿常规处理后,抱放在母亲胸前进行皮肤接触和吸吮乳头半小时[3]。
并告诉产妇新生儿状况、体重、性别及注意事项。
通过观察新生儿动作及吸吮反应,以分散减
轻产妇分娩造成的疲劳和疼痛。
使产妇在心理上有轻松愉快的感觉。
产后2小时如无异常,
连同新生儿一起送回病房护理[1]。
(二)病房内护理。
产妇和婴儿24h同室休养,护理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母婴的身体健
康和母乳喂养成功率。
母婴同室病房,墙壁上挂有母乳喂养宣传画、花篮等,每一房间安放一
台彩色电视机,病房宣教室每日定时向病区播放母乳喂养的宣教知识。
良好的休养环境,健康
的卫生宣教对产妇产生良好的刺激,加之热情周到的爱婴服务,受到了产妇的赞扬,同时有助于
泌乳。
可根据产妇的要求和室内条件,选择适当位置放好新生儿、要求室内安静、空气流通、温暖适宜、便于观察[1]。
我院专门设立了婴儿床,婴儿床紧靠产妇床,使婴儿与产妇能面对
面相看。
医护人员经常用和蔼、恳切的语言与乳母交谈,了解其情感变化和母乳喂养中存在的
问题,及时予以解决,消除其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耐心进行母乳喂养技术指导。
1.帮助乳母
以正确的体位、姿势和正确的吸吮姿势喂奶。
2.协助早开奶,按需哺乳,哺乳间隔时间最长不超
过3h,重视夜间喂哺[1]。
同时应向产妇宣传、讲解新生儿护理方面的知识,使其尽早学会科
学护理新生儿的本领。
3.此后应让产妇进食休息,由于分娩疲劳、产妇很快入睡。
此后应注
意新生儿呼吸道通畅。
另外医护人员应加强病房巡视,定时观察产妇及新生儿的情况,发现
异常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4。
教会乳母掌握手工挤奶的方法并协助挤奶。
禁止给婴儿任何
饮料、牛奶、水,不给橡皮奶头、奶瓶作安慰物,以免造成乳头错觉。
乳房护理a.保持乳房、乳头及双手清洁,但忌用肥皂或酒精之类物品擦洗,以免引起局部皮肤干燥、皲裂。
b.每次哺乳,
应两侧乳房交替进行,并挤空剩余乳汁。
促使乳汁分泌,预防乳管堵塞及两侧乳房大小不等。
c.
乳头皲裂时可用乳汁涂拭,继续哺乳,先喂健侧,患侧可行多次,短时间的喂奶。
d.戴合适的棉制
胸罩,做好心理护理因为乳汁的分泌是靠神经系统来调节,所以产妇的精神状态与泌乳直接有
关[1]。
(三)新生儿观察。
全部新生儿因为妊娠38-42周内出生,体重2500克以上,无窒息和发
育异常。
使用一次性尿布。
对护理时重点观察体温、吸吮、呼吸、大小便、精神状态、皮肤
颜色等变化②,做好新生儿护理和新生儿抚触工作。
(四)产妇的观察。
重视婴儿性别对产妇的心理影响: 分娩前孕妇对于胎儿性别有着不同的
希望和猜测;分娩后,既成事实,不同的产妇对婴儿的性别有着不同的满足欲和承受力。
兴奋和
失望不但影响着产后的子宫收缩和乳汁的分泌,同时也影响新生儿。
特别是基层医院,多数产
妇来自农村,文化水平低,重男轻女思想严重,更应认真做好思想工作。
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早了
解产妇心理状态及早发现异常做好心理护理及家属的反应等。
产后的常见疾病如:产后大出血、发热、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减少。
另外,我们还对180例产妇就母婴同室护理问题进行
调查,有86%产妇表示选同,9%反对、5%态度不明。
(五)母婴同室护理对产后泌乳的影响,母婴同室即母婴二十四小时在一起,分离时间不得超过一小时[3]。
实行母婴同室能提高母乳喂养率,传统方法主张新生儿,产后4-6小时按需哺乳
在没有实行母婴同室以前,母婴分离,有时产妇几天看不到自己的孩子,得不到喂奶,大部分产妇
乳汁减少,甚至无乳。
自实行母婴同室以来,所有的产妇都有足够的乳汁。
实行母婴同室后主
张新生儿娩出后半小时开始母婴肌肤接受30分钟,打破了按时哺乳方法。
实行母婴同室,
按需哺乳、保证了乳汁分泌量,减少乳胀痛苦[2]。
二、讨论
(一)实行母婴同室管理。
实行母婴同室护理是现代产科的发展趋向。
目前,许多国家设立了家庭化产科病房,实行陪
护分娩等,许多资料表示实行母婴同室护理制,优于传统的母婴分别护理,实践说明开展家
庭化产科病房、实行母婴同室护理时是一种深受孕产妇及社会欢迎的产科工作方法。
通过不
断完善改进、相信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推广。
(二)母婴同室护理优点。
母婴同室护理是一种必然趋势,因为新生儿出院后大多数是要母亲护理。
母婴同室是早期增
加母子间精神和心理上的联系,增加母婴的感情交流,母婴同室有利于母亲在医院中随时得
到哺乳指导[3],学会了正确的哺乳方法及照料、护理婴儿的能力,增加抚养信心,还可通过
按需哺乳这种频繁的吸吮及密切的接触,可使母亲乳汁分泌更早、更多、更快,并可预防过
度的奶胀和乳腺炎的发生,同时婴儿可获得充足和具有免疫力的初乳,对婴儿的健康发育有
重要作用[2]。
早期母乳喂养还避免了人工喂养造成的浪费,另外母婴同室护理还避免了婴儿
室内新生儿之间的交叉感染。
(三)母婴同室护理的缺点。
由于产妇过早护理新生儿,常会影响产妇休息,使产妇出现疲劳现象,另外,分娩后探视产
妇人多,时间长、也会增加产妇精神疲劳。
所以设立单间病房,保证安静环境、减少探视、
可有利于产妇身心恢复。
另一缺点是由于产妇对新生儿知识了解少,可能忽视新生儿异常。
因此加强病房巡视,实行责任制管理,宣传育儿保健各种知识,有助于异常情况的发现。
(四)母婴同室管理的体会,我院实行母婴同室护理时间也不久了,许多问题还有待于进一
步探讨和改进。
自实行以来,我们体会到:
1.实行母婴同室护理并不等于放松产妇和新生儿护理,相反由于加强病房巡视,增加责任感,从而促进了护理和管理质量的提高。
2.实行母婴同室护理,因为母乳是婴儿最佳的营养食品和饮料,就是让母亲与婴儿24小时
在一起,有利于母婴感情的交流[3]。
又防病、并加快产后康复,加强了母婴之间、家庭之间
的联系,增加了夫妻感情,同时又使产妇及亲属学到了医院对产妇和新生儿的知识,也改善
了产妇对住院分娩的安全信任感,使产科病房既体现出了医院特点,又体现出家庭化的温暖[1]。
参考文献
[1]母乳喂养培训教材,卫生部妇幼卫生司出版1992年11月主编,华嘉增,陈如钧.
[2]母乳喂养咨询培训课程学员手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卫生部妇幼卫生司出版,1996年3月,合编.
[3]母乳喂养绘画本,浙江省优生优育协会编印1992年12月主编,郑凯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