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股动脉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并发假性动脉瘤的护理进展
股动脉穿刺并发假性动脉瘤的护理

股动脉穿刺并发假性动脉瘤的护理摘要:随着介入导管诊疗技术的广泛应用及血液透析的广泛开展,医源性假性动脉瘤成为常见并发症,下面总结6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发病原因及护理。
关键词:股动脉穿刺假性动脉瘤护理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286【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256-02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是指行经皮穿刺后血液通过动脉壁裂口进入血管周围组织并形成一个或多个腔隙(瘤腔),收缩期动脉血液经过载瘤动脉与瘤腔之间的通道(瘤颈部)流入瘤腔内,舒张期血流回流到动脉内的一种病理现象。
发生涉及介入操作的各个环节、术前术后用药及患者自身血管解剖与功能状况。
一般发生在术后24~48h,患者自觉穿刺部位疼痛,穿刺部位出现进行性增大的肿块、搏动感、震颤以及血管杂音。
可出现血管破裂、压迫周围神经、血栓栓塞、皮下组织坏死等不良后果,因此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极其重要。
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本科收治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6例,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6例,男2例,女4例,年龄25~82岁,平均年龄65岁,其中3例是血液透析患者行股动脉穿刺后触摸局部有肿块,疼痛,大片瘀斑,3例是凝血功能差的患者行动脉血气分析后出现上述症状。
1.2 结果。
4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加压包扎,肢体制动后瘤体闭合,2例行外科手术治疗后好转出院。
2 病因2.1 术后制动不佳:某些高龄或有腰部疾患的患者难以忍受术后长时间下肢制动而过早屈腿,导致压迫止血时形成的血栓脱落或加压包扎处纱布移位,动脉穿刺处再次出血。
2.2 腹压增加:频繁而剧烈的咳嗽、用力排便等增加腹压的动作均可导致动脉穿刺处再次出血。
2.3 性别与年龄:女性由于股内收肌群不如男性发达,高龄患者肌肉相对萎缩,推测同样条件下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女性可能高于男性。
高龄患者可能高于青壮年。
脑血管介入术经股动脉穿刺局部并发症的发生及护理蔡晓萍

脑血管介入术经股动脉穿刺局部并发症的发生及护理蔡晓萍发布时间:2023-05-17T02:27:50.071Z 来源:《护理前沿》2023年08期作者:蔡晓萍[导读] 目的:讨论及研究脑血管介入术经股动脉穿刺局部并发症的发生及护理西宁市湟中区第一人民医院导管室青海西宁 810000摘要:目的:讨论及研究脑血管介入术经股动脉穿刺局部并发症的发生及护理。
方法: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50例,起始时间2022年1月份,截止时间2022年1月份,整个研究为期一年,分析该患者行经股动脉穿刺局部并发症的原因以及相关护理措施。
结果:50例患者有8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占比16.00%,通过有效治疗得到康复。
结论:为脑血管介入术患者提供经股动脉穿刺时,应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以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机率,提高治疗的效果。
关键词:脑血管介入术;经股动脉穿刺;局部并发症;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较高,该病具有较高致死率和致残率,对人们的健康造成较大影响。
随着当前医疗技术的进步,脑血管介入术被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当中,该种治疗方式更为安全、微创且治疗效果更佳,被广大患者所接受,但术后患者会出现并发症,因此有效的护理十分重要【1】。
本文主要讨论脑血管介入术经股动脉穿刺局部并发症的发生以及相关护理措施,详见下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参与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50例,时间为2022年1月份至2022年12月份,年龄分布在46-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35±2.16岁,女性患者26例,剩余的则为男性患者,分析所有患者各项资料,结果显示P>0.05。
1.2方法为所有患者提供局部麻醉,之后行经股动脉穿刺,置入5F动脉鞘,使用造影管常规进行主动脉弓上造影以及全脑室血管造影,之后拔除动脉鞘给予压迫止血器压迫6小时,观察患者的血管狭窄程度,如果已经达到CAS时应提供CAS治疗,患者手术之前提供硫酸氢氯吡格雷;拜阿司匹林口服,连续服用3-5天【2】。
肝癌介入术后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分析及护理对策

肝癌介入术后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分析及护理对策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肝癌介入术后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方法通过对我科2008年1月~2012年10月5例肝癌介入术后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进行观察, 了解本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和护理措施。
结果5例均治愈, 其中3 例经徒手压迫治愈, 1例在超声引导下压迫治愈,1 例压迫无效经行外科手术修补后治愈。
结论发生股动脉假性动脉瘤与介入术中穿刺技术不当,术后压迫包扎不当、肢体制动不当、过早或过度活动,高血压病等因素有关。
护理人员应根据假性动脉瘤发生的原因制订相应的护理对策。
【关键词】肝癌介入术假性动脉瘤原因护理对策【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3-0071-02肝癌介入治疗是指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将抗癌药物或栓塞剂注入肝动脉的一种区域性局部化疗,它是目前公认为非开腹手术治疗肝癌的首选方法,具有创伤小、安全性及成功率高、患者易接受等特点。
随着肝癌介入手术例数的增加,经股动脉行介入治疗术后的血管穿刺部位出现假性动脉瘤的机率亦增多。
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是经皮穿刺后血液通过动脉壁裂口进入血管周围组织,形成1个或多个与动脉相通的腔隙,血流在收缩期经动脉进入瘤体,舒张期反流入动脉的一种病理现象。
严重者可压迫周围神经、血管或瘤体破裂大出血而至死亡。
2008年1月~2012年10月我科共有5例肝癌介入术后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的患者。
现将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8年1月~ 2012年10月我科共有5例肝癌介入术后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的患者。
均为男性,年龄65~75岁,其中1例合并高血压,1例与术后过早、过度活动有关,1例合并糖尿病,1例因介入治疗操作不当引起,1例因术后压迫不当引起。
2例病人出现在介入治疗术后第 3天, 3 例病人出现在介入治疗术后第2天下床活动后发生。
1.2 临床表现一般发生在术后24h~ 48h,患者自觉穿刺部位疼痛,触之加剧,穿刺部位出现进行性增大的大片瘀斑、肿块,搏动感、震颤以及血管杂音。
股动脉穿刺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

12月经股动脉 穿刺行介入 手术的 204例 患者进 行 围手术期 的观 察及 护理 ,探 讨发 生假 性动脉 瘤 的相 关 因素 和护理 措施 。
结果 :20 4 例 患者 中有 2例 在术后 72 h出现假性动脉 瘤。在超 声定位下 ,徒 手压迫交通 口处 1 h后 ,动脉压 迫器加压 包扎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and Treatments on Concurrent Pseudo-aneurysm after Fem oral Artery Puncture LIU Xin (Department of Neurology,The Fou ̄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Shenyang 1 10032,China)
· 164 ·
沈 阳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enyang Medical College 第 16卷 第 3期 2014年 9月
股动脉穿 刺术后 并发假性动脉 瘤相关危险 因素分析及护理
刘 欣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 四医院神经 内科 ,辽 宁 沈 阳 110032)
[摘要 ]目的 :讨论 经股 动脉 穿刺行介入手术后 并发假性 动脉 瘤的相关危险 因素及护理 。方法 :对 2013年 1月至 2013年
[关键词 ]股动脉穿刺术 ;假性动脉瘤 ;护理 ;围手术期 ;危险 因素 ;超声 ;介入 ;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 R473.5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1008—2344(2014)03—0164—02
doi:10.3969/j.issn.1008—2344.2014.03.013
一例经股动脉介入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患者护理分享

穿刺部位观察 饮食
活动(主动、被动)
病例汇报
6月14日床旁交班:股动脉穿刺周 围皮肤青紫,触摸皮下有肿块,按 压无疼痛,皮温正常,足背动脉搏 动良好,报告医生。
床旁血管超声提示: 1.右股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2.右侧股动脉沟区混合回声包(大小 约42×19mm),考虑假性动脉瘤并 血栓形成肿 3.右侧腹股沟区皮下水。
2 术侧肢体制动,禁止屈伸,打弯,坐起,绝对卧床,加强宣 教引起重视取得配合。
3 给予留置尿管,减少活动,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
严密观察生命体症及穿刺部位情况,耐心听取患者主诉,如 4 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给予处理。
PSA的干预措施
术后第三天避开穿刺点给予硫酸镁湿热敷。
5
(方法:150毫升水加入50%硫酸镁粉150克,水温为40摄氏度,
肥胖 身高164cm 体重80kg
(BMI)(30.3)kg/㎡ 肥胖≥28kg/㎡
患者依从性较差
PSA的临床表现
局部搏动性肿块、 血管杂音
01
压迫包块近端动脉
02
时包块缩小,震颤及
血管杂音减弱
03
伴有局部疼痛和瘀斑
PSA的干预措施
1 超声探头指引下压迫,使血流及频谱信号消失,弹力绷 带加压包扎修复。
使用无菌纱布覆盖于包块处,湿热敷30分钟,每日两次)
6 每日病房紫外线消毒。
7 定期复查血管超声。
8 加强巡视,严格交班。
穿刺部位观察
术后天数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六天 第十一天
疼痛 肿胀 无无 有有 有有 有有 无有 无有
皮温 正常 正常 增高 增高 正常 正常
超声检查 (大小约42×19mm)包块
脑血管介入术后穿刺点并发假性动脉瘤的护理

脑血管介入术后穿刺点并发假性动脉瘤的护理发表时间:2016-10-21T15:47:49.547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19期作者:磨莉[导读] 探讨脑血管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并发假性动脉瘤的护理干预。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西南宁 530021【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并发假性动脉瘤的护理干预。
方法:对320例经股动脉穿刺脑血管介入穿刺部位并发假性动脉瘤的6例患者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
结果:6例患者经精心护理无护理并发症,10~15d好转出院。
结论:脑血管介入虽有一定的风险,但做好术前、术后宣教,提高患者依从性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关键词】股动脉;假性动脉瘤;脑血管造影;护理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PSA)指动脉管壁被撕裂或穿破,血液从破口流出被邻近的组织包裹而形成的血肿,临床表现为穿刺部位局部有肿块、淤斑、膨胀性搏动、可触及收缩期震颤、闻及收缩期杂音[1]。
2013年2月至2015年5月我院行脑血管造影320 例,术后6例患者穿刺部位发生假性动脉瘤,经积极采取护理措施,均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13年2月至2015年5月我院行脑血管造影 320 例,6例患者发生股动脉PSA,占1.9%;男3例,女3例,年龄45~78岁;合并高血压病4例,糖尿病2例,肥胖1例;6例均行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并确诊为股动脉PSA。
1.2 方法6例患者均采用徒手联合绷带包扎沙袋压迫法。
患者取平卧位,常规皮肤消毒,取股动脉及腹韧带交点为压迫点,在穿刺点上方1.5~2.5cm处,取1块7x8x9cm方纱做支点,用一手掌跟压迫动脉,另一手辅助加压,压迫力度为血管杂音消失,足背动脉搏动微弱或消失,持续按压30 min,表面再覆盖5块7x8x9cm方纱,以2条弹力绷带交叉包扎24h,2Kg沙袋压迫。
嘱患者压迫后绝对卧床休息,患肢制动12 h,平卧24 h,用改良约束带约束术侧肢体踝关节于床尾。
股动脉介入术后假性动脉瘤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股动脉介入术后假性动脉瘤患者的观察及护理假性动脉瘤是指动脉管壁被撕裂或穿破,血液自此破口流出而被主动脉邻近的组织包裹而形成血肿。
随着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发展,以及抗凝,抗学血小板药物的使用,假性动脉瘤成为介入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我科从2013年01月至06月行PCI术后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瘤5例,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5-78岁;其中植入一枚支架2例,2 例三支病变,未植入支架;1例血管无明显异常,未植入支架,术后均予宽胶布,沙袋局部压迫8小时,术肢制动6-12小时。
1.2临床表现3例患者在术后2天穿刺部位出现明显肿胀,可触及波动性肿块,患者主诉感疼痛难忍,2例患者外观穿刺部位无明显肿胀,平卧位休息时无特殊感觉,下床行走时伤口穿刺处感牵拉痛,5例经超声多普勒检查均确诊为假性动脉瘤。
1.3结果2例于徒手压迫1小时,然后用弹力绷带包扎,沙袋压迫24小时瘤口闭合,2例徒手压迫1小时然后弹力绷带包扎,沙袋间隔压迫72小时瘤口闭合,1例间断压迫5天瘤口闭合。
2原因分析假性动脉瘤的发生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抗凝药的应用介入术前充分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有助于减少支架植入术后急性或亚急性血栓形成,但可增加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
因此,术前应正确使用抗凝剂治疗,对术程较长、使用过量抗凝药的患者术后压迫和观察时间要长。
(2)肥胖者和高血压患者体形肥胖者多为老年人,皮下脂肪层较厚,动脉粥样硬化者多,穿刺时动脉搏动不明显,给穿刺带来困难,压迫时又较难找准穿刺点,以致压迫不彻底,穿刺口闭合不完全。
高血压患者,术前如果没有完全把血压降到正常范围,或者术后患者焦虑引起血压的再度升高都会给压迫带来一定的难度,压迫时间不够就容易并发假性动脉瘤。
且高血压患者术后解大便时腹压增加,未完全闭合的股动脉穿刺口易在强大血压的冲击下破裂出血。
(3)患者的依从性患者依从性差是形成假性动脉瘤的原因之一,主要是医护人员没有做好术前教育或术后患者耐受性差,因紧张和肢体长时间制动带来的不适导致频繁换动体位。
经血管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原因分析及防护

同时 避 免 压迫 静 脉 引起 静 脉 血 栓 形 成 和肺 栓 塞 , 避 免 压 迫 亦 力 量 过 大 引起 下 肢 缺 血 或 局 部 皮 肤 组 织 坏 死 , 压 迫 处 理 无 经
4 1 穿刺部位的观察 术后 进人病房 , 了解患 者具体实行 . 要
的手 术 、 否 置入 支 架 、 入 支 架 数 量 、 中 抗 凝 药 物 的 应 用 是 置 术 量、 鞘管 的型 号 、 刺 过 程 是 否顺 利 , 于 糖 尿 病 、 血 压 、 穿 对 高 肥 胖 患 者 应 加 强 术 后 巡 视 , 般 每 3 i 察 1 。观 察 穿 刺 一 0 r n观 a 次 点 周 围 是 否 有 出 血 、 下 淤 血 及血 肿 形 成 , 股 沟 有 无 肿 块 , 皮 腹 如 有 不 适 , 及 早 报 告 医 生 给 予 处 理 , 做 好 记 录 。 同 时 观 察 应 并 穿 刺 侧肢 体远 端 血 液 循 环 情 况 , 足 背 动 脉 搏 动 、 肤 温 度 情 如 皮 况 。 还应 密切 观 察 患 者 生 命 体 征 的 变 化 , 为 患 者 收 缩 压 水 因 平增 高是 经 皮 冠 状 动 脉 介 入 治 疗 后 出现 股 动 脉 假性 动 脉 瘤 的
20 0 8年 1 ~20 月 09年 7月 , 我们对 l 经血管介 入术 0例
后 穿 刺 部 位并 发 股 动 脉 假 性 动 脉 瘤 患 者 的 原 因 进 行 分 析 , 以 提 出 有效 的 防护 措 施 。现 报 告 如 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32 抗凝药物的广泛应用 介入术 前要 充分应用抗 凝和抗 .
匹林 10m , 0 g 支架置入者术后常规低分子量 肝素 、 酸氯吡格 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股动脉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并发假性动脉瘤的护理进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介入技术因为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患者易接受等特点,在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其中假性动脉瘤是其中之一,国外文献报道发生率为
0.3%~8%[1]。
1 假性动脉瘤的概念和形成
假性动脉瘤(pesudoaneurysm.PSA)是血管外存在一个或多个腔隙,内部有血液流动,
并经通道(瘤颈部)与动脉相连,收缩期动脉血液经过瘤颈部流入瘤腔内,舒张期血液回流
到动脉内,由于瘤壁内没有动脉组织(如中膜或外膜),故称为假性动脉瘤[2]。
由于介入治
疗操作不当、肢体制动不到位、术后频繁改变体位、过早活动、压迫不当、肥胖/高血压/糖
尿病患者、抗凝药物的广泛应用等均可在术后24~48h内发生,患者自觉穿刺部位疼痛,触
之加剧,穿刺部位出现进行性增大的大片淤斑、肿块、搏动感、震颤以及血管杂音。
可出现
血管破裂、压迫周围神经、血栓栓塞、皮下组织淤血、坏死等不良后果[3-4]。
2 护理措施
2.1 术前护理
2.1.1 危险因素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年龄(动脉硬化者愈合慢)、体重(肥胖者难
找准穿刺点,以致压迫不彻底)、依从性(过早、频繁活动)、有无糖尿病(血管硬化加重)和高血压(高血压未控制理想时血管张力高,伤口愈合困难)、抗凝药的使用(凝血时间延长,加重出血倾向)[2、5]。
2.1.2 健康宣教术前指导患者训练床上大小便,告知患侧肢体制动的重要性和危害性,
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若患者仍不能重视并配合,首先鼓励患者,并告知可能会导致假性动脉
瘤的形成、症状和不良后果[6]。
2.1.3 心理护理介入治疗一种有创治疗,患者容易产生恐惧、焦虑心理。
支持性心理治
疗是心理治疗的最基本方式,它可以帮助患者认识问题、消除疑虑、增强信心,使患者认识
到控制情绪的重要性及围手术期进行心理干预的的必要性[7]。
因此,需要我们护理人员进行
术前探访,了解患者病情、心理状态等情况,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耐心解释,讲解
介入治疗的过程、术中配合、术后的注意事项,使其对介入治疗有一定的了解,消除术前紧张、焦虑情绪[8]。
2.1.4 提高穿刺技术操作人员手术过程中穿刺点过高或过低,或刺破动脉后壁等均可使
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增加,因此,操作人员必须在手术前对股动脉穿刺点进行准确定位,选
择大小合适的鞘管。
对肥胖等穿刺困难者,可在超声定位下进行穿刺或有资深的操作人员穿
刺[1]。
3 术后护理
3.1 压迫穿刺点和患侧肢体制动鞘管拔除后术后穿刺部位绷带加压包扎,沙袋(0.5~
1kg)压迫4~6h,术侧制动12~24h,保持术侧大腿伸直,避免咳嗽、打喷嚏及便秘、压迫
时间不足或患者过早活动等形成假性动脉瘤[9-10]。
3.2 重视患者主诉,严密观察伤口术后主动巡视患者并询问主诉,及时发现,尽早治疗,术后12小时每30分钟认真观察伤口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后改为每小时1次,一旦发现伤
口疼痛、肿块、听诊有血管杂音等情况时立即报告医生,给予重新加压包扎、压迫止血等处理,并重点观察血肿大小、足背动脉搏动、皮肤温度,做好交接班和护理记录[9-11]。
确定假性动脉瘤压闭后,局部用50%硫酸镁持续湿敷24h,24h后可每日用活血化淤的中药外敷6~
8h,5天后淤斑基本消失[1]。
3.3 全身皮肤观察术中、术后大剂量应用抗凝药的患者,应密切观察全身皮肤有无出血点,大小便颜色,有无牙龈出血、鼻衄等情况[
4.12]。
3.4 心理护理假性动脉瘤一旦形成,若肿块较大、局部疼痛时,很多患者会表现较为紧张、焦虑、烦躁、恐惧,也会加重患者心理反应。
因此,护理人员要及时做好安慰、解释和
鼓励,告知患者积极有效的加压处理后,血肿能逐渐吸收,不会对往后的生活造成影响[1-13];也可以指导家属从旁劝解,多陪伴患者,适当给予安慰,减轻心理负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
心[5、6]。
另外,焦虑、紧张的心理可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及血浆儿茶酚胺水平升高,使
全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有导致瘤体破裂的危险[15]。
3.5 避免局部压力增高(1)积极控制血压,保持病房安静,尽量减少探视。
(2)绝对
卧床休息,进食富含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造成腹压增高,引起伤口再次出血。
(3)有咳嗽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治疗[5、11]。
3.6 疼痛护理绷带加压包扎过紧可导致疼痛,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加压包扎的目的,指
导患者分散注意力,如听音乐、看书等,疼痛难忍时给予适当减压[13]。
综上所述,经股动脉介入治疗穿刺部位并发假性动脉瘤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此,医
务人员密切配合,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可降低发生率;严密观察病情,早期发现假性动脉瘤
的形成,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压迫、精心护理等干预、治疗措施,减轻患者的痛苦。
参考文献
[1] Pema LL.Olin JW,Goines D.etal Ultrasound-guided thrombin injection for the trea ment
of postca the terization pesudoaneurysms[J].Circulation.2000,102:2391-2395.
[2] 周文娟.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20例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
杂志,2008,11(8):1262-1263.
[3] 范新.肝癌介入术后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分析及护理对策[J].医药前沿,2013,5:71-72.
[4] 杜洪,邹春莉,伍婷婷.经血管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原因分析与
防护[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6):34-35.
[5] 黄静梅.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瘤2例患者的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院报,2011,32(8):1338-1339.
[6] 范小宁,靳玉萍,程春梅.5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临
床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3,26(11):354.
[7] 杜明艳,刘福源.心理干预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病人心理状况的影响[J].中国心
理卫生杂志,2001,15(1):412-414.
[8] 周敏敏,李倩,王锦丽.股动脉介入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的相关因素和护理体会[J].中
国医药指南,2013,11(35):574-575.
[9] 任亚姝.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原因分析及照护体会[J].疾病监测与控
制杂志,2012,6(8):508-509.
[10] 吕桂玲,郭继锐,田大静,等.经股动脉途径行心导管介入诊疗并发假性动脉瘤的护
理[J].河北医药,2009,31(23):3311-3312.
[11] 赵阳,何莉云,严金川.经股动脉途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并发假性动脉瘤的护理[J].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3):3545-3546.
[12] 陈亦莉.冠脉介入术后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护理[J].浙江实用医学,2009,14(2):165-166.
[13] 肖丽,王爱凤,张光芳,等.冠心病介入治疗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的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2):1844.
[14] 朱克群,杨莉莉,秦继红,等.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5):542.
[15] 潘棱,沈晓丽.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儿茶酚胺的探讨[J].华西医学,1998,13(4):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