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2023-2024年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考点复习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人教版原卷)

2023-2024年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考点复习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人教版原卷)

期末知识大串讲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章节考点复习讲义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知识点01:三位数加三位数1.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加法,对齐,从加起,把写在相应的数位上。

2.三位数加三位数(一次进位)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相加满十,就3.连续进位加法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时,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4.加法的验算验算加法,可以再算一遍,或者再算一遍。

知识点02:三位数减三位数1.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减法,把对齐,从减起,把写在相应的数位上。

2.三位数减三位数(一次退位)笔算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一次退位减法,对齐,从减起,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加上再减。

知识点03:加、减法验算1.连续退位加、减法几个三位数连加列竖式计算,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满十,就向前一位上进1;计算的减法时,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当10,与后再减。

2.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计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时,当个位上不够减,十位上又是0时,要先从百位上退1到十位,再从十位上退1到个位,然后从个位依次减起。

3.加、减法的验算被减数-差= ,减数+差=4. 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一定要先分析题意,弄清题目是要求我们求精确的数值,还是粗略的数值,从而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考点01:万以内数的加法1.(2022三上·蓬江期中)一根铁丝长600米,第一次用去了368米,第二次用去了129米,铁丝比原来短了()米。

A.103 B.113 C.497 2.(2022三上·巨野期中)如图所示,对应的口算58+57=115的方法是()。

A.先算58+50=108,再算108+7=115B.先算50+57=107,再算107+8=115C.先算50+50=100,再算8+7=15,最后算100+15=115D.先算50+50=100,再算100+8=108,最后算108+7=1153.(2022三上·永吉期中)估算576 +28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知识点梳理一、知识点梳理1.三位数加两、三位数1)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加到哪一位,就把结果写在那一位的下面。

(2)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3)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1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加法的验算: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或根据原来的竖式把相同数位上的数从下往上再加一遍。

2. 三位数减两、三位数(1)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减得的差就写在那一位上。

(2)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2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在这一位上加10 再减。

(3)被减数中间有0 的连续退位减法:笔算方法: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被减数又是0 时,先从百位退1 到十位,再从十位退1 给个位,个位上加10 再减。

减法验算方法:(1)用被减数减差,看结果是否等于减数;(2)用差加减数(或减数加差),看结果是否等于被减数。

3. 解决问题(1)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问题:3①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估大或估小。

②两位数连加的笔算方法同样适用于三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相加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二、重点、难点知识梳理1.重点:(1)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2)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加法;(3)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4)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2.难点:(1)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列竖式计算时,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在前一位的右下角靠近横线的地方标注进位的小1,前一位相加时要加上这个进位1。

(1)被减数中间有0 的连续退位减法:被减数中间有0,如果个位不够减,十位的0 上面标退位点,再从百位上退1 给十位,十位的0 就变成加9 再减,个位上加10 再减。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一、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 加法。

- 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加法。

- 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百位加百位。

例如:321 + 131,个位上1+1 = 2,十位上2 + 3=5,百位上3+1 = 4,结果是452。

- 三位数加三位数进位加法。

- 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例如:345+287,个位上5 + 7 = 12,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写2;十位上4+8+1(进位的1)=13,满十向百位进1,十位写3;百位上3+2 + 1(进位的1)=6,结果是632。

- 加法的验算。

- 交换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看和是否相同。

例如计算234+123 = 357,验算时计算123+234,如果结果也是357,则计算正确。

- 用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看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

如上面的例子,357 - 234=123或者357 - 123 = 234,也能说明计算正确。

2. 减法。

- 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减法。

- 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百位减百位。

例如:567-234,个位上7 - 4 = 3,十位上6-3 = 3,百位上5 - 2=3,结果是333。

- 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

- 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10,与本位上的数相加后再减。

例如:432 - 158,个位上2减8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12 - 8 = 4;十位上3被借走1剩2,2减5不够减,再从百位退1当10,12 - 5 = 7;百位上4被借走1剩3,3-1 = 2,结果是274。

- 减法的验算。

- 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否等于减数。

例如567-234 = 333,验算567 - 333 = 234。

- 用差加上减数,看是否等于被减数。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 知识归纳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 知识归纳

2020年最新
第4单元位置与变化
考点一:辨方向(一定要先画上方向标,再找方向)
去动物园看看
(1)小猴住在森林俱乐部的( )面。

(2)狮子住在森林俱乐部的( )面。

(3)小兔住在森林俱乐部的( )面。

(4)老虎住在森林俱乐部的( )面。

(5)猫东面住着( ),西面住着( )。

(6)小狗住在狮子的( )面,住在小兔的( )面。

考点二:平移和旋转
下面这些现象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现象。

升国旗时,国旗的升降运动是()现象。

飞行中的直升机,其螺旋桨做()运动。

拉开抽屉时,抽屉做()运动。

小朋友踢毽子时,毽子做()运动。

垂直升降的电梯做()运动。

自行车的车轮转了一圈又一圈是()现象。

【数学三年级上】三年级上册数学考点梳理-第三单元 测量 第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减法(含解析)

【数学三年级上】三年级上册数学考点梳理-第三单元 测量 第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减法(含解析)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减法(二)-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核心考点梳理讲义【知识梳理】知识点11.笔算从个位加起,哪位相加满十,就向前进“1”。

笔算加法时,数位要对齐。

2.估算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十满十向百位进13.验算方法相互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加数位置交换后重新计算求和,验算相加所求的和与计算相加所求的和结果一致方为正确。

4.计算万以内的减法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

计算前一位时,不要忘记先减去退掉的“1”。

5.普通减法和退位减法的联系和区别相同点: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不同点:前面学过的题目计算时不需要退位。

小小计算题720+100=525-200=390+310=360-340=600-292=158+300=3600-325=430-250=小小估算题393-120≈82+391≈89+488≈3+411≈897-503≈906-82≈估算时根据实际情境把接近整十整百的看成整十整百的数进行口算,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列竖式计算827-144=386+592=578-174=【典例精讲】典例精讲1:先想一想是否有进位,再计算并验算407+395=【解答】典例精讲2:【解答】典例精讲3:把下面计算错误的算式改正过来【解答】把下面计算错误的算式改正过来个位不够减往前一位借一当十,点上借位点一定记得在前一位减一【巩固练习】练习题一:小小填空题练习题二:解决问题1.超市一共卖出615箱豆奶,还剩342箱豆奶没有卖出,超市原来有多少箱豆奶?2.一套餐桌椅的价格是487元,比一个衣柜便宜315元,一个衣柜要多少元?3.小剧场共有700个座位,一年级去了358人,二年级去了339人。

小剧场的座位够不够坐?如果够坐,还空多少个座位?如果不够坐,还缺多少个座位?4.(1)文具店一共有多少支笔?(2)钢笔比铅笔多多少支?【归纳总结】笔算方法: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

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1、口算(1)、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想乘法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利用数的组成利用表内除法计算,用被除数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求出商后,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商的末尾添上几个0。

(2)、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一位数,在得数的末尾添上与被除数的末尾同样多的0。

(3)、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直接用两位数的十位与个位上的数分别除以一位数即可。

(4)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能整除):看两位数十位上的数里面最多有几个除数,然后两位数分一分,如92÷2,9里面有4个2,所以将92分成80和12,然后用分得的整十数和两位数分别除以除数,得到的结果再相加。

如80÷2=40,12÷2=6,40+6=46。

2、笔算(1)、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被整除)的笔算方法: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在那一位的上面写上商。

(2)、除法的验算:验算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3)、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先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十位上余下的数要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4)、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5)、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笔算方法: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被除数的中间或末尾除以除数不够商1时,一定要在那一位的上面商0占位。

注意: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余数要比除数小;在商的个位上写0占位,余数就是被除数个位上的数。

3、判断商是几位数(1)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一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判断依据,两位数首位上的数是否小于除数,如果小于除数商是一位数,否则商是两位数。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四单元)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四单元)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四单元易错知识点一、加减法的计算法则1.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2.减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退1当10,加上本位上的数再减;2.加减法的估算把数看作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再口算确定数的范围。

注意:在遇到估算钱的实际问题时,要估大不估小。

3.加减法的验算(1)加法的验算方法有两种:1)交换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看两次的计算结果是否相等。

2)用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看结果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

(2)减法的验算方法有两种:1)用被减数减差,看结果是否等于减数。

2)把减数与差相加,看结果是否等于被减数4.解决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时,先分析清楚具体的情况,再进行解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四单元易错知识点一、加减法的笔算1.笔算相同点(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算起2.笔算不同点(1)加法: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2)减法: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退1当10,加上本位上的数再减。

二、加减法的估算结合实际,把算式中的数分别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数或几百几+数……再口算确定得数的范围。

三、加减法的验算1.加法验算(1)交换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看两次的计算结果是否相等。

(2)用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看结果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

2.减法验算(1)用被减数减差,看结果是否等于减数。

(2)用差加减数,看结果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易错题解析例1:计算702-354思路解析竖式计算,从个位算起。

个位上2减4不够减,十位上的数是0,所以先从百位退1,十位得到一个1,再退给个位,十位上剩下9个十。

正确解答例2:购物(1)小刚想买一辆自行车,一个篮球和一盏台灯,大约需要准备多少钱?(2)小刚买这三种商品各一件,收银员应收多少钱?思路分析第(1)问题中是大约,所以这道题需要估算,在实际生活中,像消费这方面尽量往多估算,209估算为210,498估算为500,295估算为300。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1、口算(1)、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想乘法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利用数的组成利用表内除法计算,用被除数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求出商后,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商的末尾添上几个0。

(2)、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一位数,在得数的末尾添上与被除数的末尾同样多的0。

(3)、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直接用两位数的十位与个位上的数分别除以一位数即可。

(4)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能整除):看两位数十位上的数里面最多有几个除数,然后两位数分一分,如92÷2,9里面有4个2,所以将92分成80和12,然后用分得的整十数和两位数分别除以除数,得到的结果再相加。

如80÷2=40,12÷2=6,40+6=46。

2、笔算(1)、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被整除)的笔算方法: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在那一位的上面写上商。

(2)、除法的验算:验算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3)、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先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十位上余下的数要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4)、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5)、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笔算方法: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被除数的中间或末尾除以除数不够商1时,一定要在那一位的上面商0占位。

注意: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余数要比除数小;在商的个位上写0占位,余数就是被除数个位上的数。

3、判断商是几位数(1)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一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判断依据,两位数首位上的数是否小于除数,如果小于除数商是一位数,否则商是两位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1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2、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作10,加本位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3、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4、加法公式:加数 + 加数 = 和和 - 另一个加数 = 加数5、减法公式:被减数 - 减数 = 差差 + 减数 = 被减数或被减数 = 差 + 减数被减数 - 差 = 减数6、口算时:例:(1)35+48,先算35+40=75,再算75+8=83。

(2)72-28,先算72-20=52,再算52-8=44或先算72-30=42,再算42+2=447、问题中出现“大约”、“约”、“估一估”、“估算”、“估计一下” “应准备”等词语时,都是用估算。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2(一)口算除法1、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用表内除法计算:先用被除数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0。

(2)用乘法来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1)除数不变,将三位数视为百、十甚至百,然后用口算的基本方法计算。

(2)想口诀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二)笔算除法1.牢牢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书写方法、步骤和格式,尤其是商的中间和末尾为0的书写公式的书写方法。

(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法则,除数是一位数,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不够除,再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被除数那一位的上面。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用“0”占位。

每一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会判断商是几位数。

比较除数与被除数位的大小,如果被除数位上的数比除数小,那么商一定比被除数少一位;如果被除数位上的数比除数大或相等,那么商和被除数的位数相等。

3、除法的验算方法:(1)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2)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4、关于0的一些规定:(1)0不能作除数。

(2)相同的两个数的除法商为1。

(由于这个数可以整除,所以不是0)(3)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0乘任何数都得0。

5、乘除法的估算:4舍5入法。

如乘法估算:81×68≈5600,就是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得5600。

除法估算:493÷8≈60,就是把493估成480(480是8的倍数,也最接进492),然后再口算480÷8得60。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31、一年有12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是大月,有31天;四、六、九、十一月是小月,有30天;二月平年有28天,闰年有29天。

2、全年天数: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

3、判断平年、闰年:(A)年份能被4除尽而没有余数的是闰年,有余数的。

为平年;(B)整百整千的年份要能被400除尽才是闰年。

4、比年大的时间单位是世纪,1世纪=100年。

5、用24时计时法表示:(A)上午时间直接读出钟面上时间即可;(B)下午的时间在钟面上所指时间的基础上加上12小时。

6、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1小时=60分,1分=60秒,1刻=15分,一昼夜=24小时,1周=7天。

7、经过的天数的计算分为三种情况:(A)头尾都算:结束时间-开始时间+1(B)头尾都不算:结束时间-开始时间-1(C)头尾算其一: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4测量1.日常生活中,数量相对较少的物品可以作为单位(毫米、厘米、分米);体积大的物体通常用米来度量;一般测量长距离的单位是(公里),也叫(千米)。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分硬币、尺子、磁卡、小按钮和钥匙的厚度约为1毫米..4.计算长度时,只能加减相同的长度单位。

提示:换算长度单位时,将大单位改为小单位,并在数字末尾加0(如果关系中有几个0,则加几个0);把小单位改成大单位会去掉数字末尾的0(如果关系中有几个0,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①进率是10: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0分米=1米,10厘米=1分米,10毫米=1厘米,②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00厘米=1米,100毫米=1分米③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1公里==1000米,1000米=1千米,1000米=1公里6、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把公斤换算成吨就是去掉数字末尾的三个零。

7、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000千克=1吨1000克=1千克倍的认识1.倍数的意义:要知道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先确定谁是1的倍数,然后再用另一个数与之比较。

另一个数中有几个1的倍数。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这个数×倍数=这个数的几倍长方形和正方形1.有四条直边和四个角的封闭图形称为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三角形不容易变形)7.封闭图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8、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变式:①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②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变式: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中括号在数学中的含义四则运算中,表示计算顺序,括号之后,大括号之前;表示两个整数的最小公倍数;表示未知数字的整数部分;在函数中,它代表函数的闭区间;线性代数中的表示矩阵;用正则表达式表示的一组字符。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⑴边边边: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⑵边角边: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⑶角边角: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⑷角角边: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⑸斜边、直角边: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5有余数的除法1、余数:在整数的除法中,只有能整除与不能整除两种情况。

当不能整除时,就产生余数,取余数运算:指整数除法中被除数未被除尽部分。

例如27除以6,商数为4,余数为3。

2、余数的性质:余数有如下一些重要性质(a,b,c均为自然数)(1)余数小于除数。

(2)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余数=被除数—除数×商。

3、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把一些物体平分,有时有余数,有余数。

比如有23盆花,每组5盆。

最多能放几组,再放几盆?23÷5=4(组)……3(盆)其中,被除数23,除数5,商4,余数34、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每一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余数<除数)如:23÷5=4……3,其中(余数3<除数4)5、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被除数=商×除数+余数或被除数=商×除数可能性1、不可能和一定’,都表示确定的现象。

‘可能’,表示不确定的现象。

2、请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说一说。

①一定:太阳一定从东边升起,月亮一定绕着地球转,地球一定每天都在转动,每天一定都有人出生,人一定要喝水……②可能:三天后可能下雨,花可能是香的,明天可能有风,下周可能会考试。

③不可能: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升起,地球不可能绕着月亮转,鲤鱼不可能在陆地上生活。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6四边形知识点【正方形】概念:有四条等边和四个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特点:有四个直角,四条边相等。

(正方形既是长方形又是菱形)周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长方形】概念:有一个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

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周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平行四边形】概念:两组对边互相平行的四边形,它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

(正方形、长方形数属于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特点: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周长: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两条边的边长相加×2【梯形】概念: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

特点: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周长:上底+下底+两腰长度【等腰梯形】概念:两个等腰梯形,两个底角相等,是有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特点:有一组平行的对边,腰等长。

周长:上底+下底+两腰长度【菱形】概念: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行是菱形。

特点:①四条边都相等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③一条对角线分别平分一组对角周长:两条不同的边长相加×2【每个四边形都有哪些联系】1、正方形既是长方形,也是菱形。

2、正方形、长方形数属于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3、正方形还是特殊的长方形。

角的认识知识点1、角的组成: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

2、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跟角的开口大小有关系:角的开口越大,角就越大;开口越小,角就越小。

3、角的分类,按照角的大小可以分成: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本学期不需要掌握,孩子知道即可,课上讲过)4、锐角: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也就是:锐角<90°(角的度数不要求掌握,了解即可)直角:度数是90°的角叫直角,也就是:直角=90°。

钝角:比直角大比平角小的角叫钝角,也就是:90°<钝角<180°5、做题时,如果让画出一个什么角,画完后一定要有一个表示角的小标志,即直角是一个直的小折线,钝角锐角都是小弧线是否标出顶点和边要看题目具体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