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大学工商企业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
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学科专业建设总第272期DOI编码:10.3969/j.issn.1007-0079.2013.13.025特色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是国家为深化高校教学改革、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专业水平和特色而出台的一项重要举措。
特色专业建设既符合时代要求,又是体现自身价值、凝炼培育自身特色、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增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特色专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办学理念、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实验室建设等多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凝练特色。
目前,“特色”专业建设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校而异。
高校根据自身优势、专业和学科背景、地理环境、科研实力、行业特点等确定特色专业的建设方向,采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差异化策略,发现和培育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生长点,提升专业、学科实力。
“特色”是专业建设的生命力,是有别于同类专业独具匠心的同质竞争力,也是一所高校能否办出品牌专业的关键,因此必须在突出“特色”和“质量”上下功夫。
华北科技学院自动化专业始建于1993年,2003年升格为本科专业,2008年成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2009年被批准为教育部特色专业。
尽管本专业办学历史不长,但由于学校十分重视和着力加强特色专业建设工作,经过几年的发展,自动化专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树立工程教育理念,增强专业创新实力,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华北科技学院自动化专业以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具备工程实际应用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适应行业和产业发展的要求。
着力提升专业师资队伍的创新能力,凸显特色,培育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培养创新型工程人才。
树立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的意识,确立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结构优化、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特色专业,体现国家工程教育的发展方向。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领域几乎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当代发展最迅速、应用广泛、最引人瞩目的高新技术之一,也是推动新技术和产业革命、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关键技术。
“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背景下的应用型大学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会展策划与管理课程为例

“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背景下的应用型大学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会展策划与管理课程为例■ 李 岩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受到国家和各大高校的重视,只有落实到课程建设实践中,才能探究出现存的问题,从而为后续研究提供线索和启发。
在《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导下,西安欧亚学院会展策划与管理课程依据线下一流课程和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双标准进行建设,以产业需求为导向进行反向设计,结合OBE、POA和社会认知理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以培养兼具德育、能力和技能全方位素质人才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成长为目标,创新了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总结性学习“五段式”实践教学设计,重视与企业产教融合,校企共同开发课程,最终以培养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为根本目的,打造高质量课程,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教育部在2016年首次正式提出“一流本科教育”,自此学术界围绕一流本科教育的话题层出不穷。
一流本科教育作为一种政策性的口号,其核心内涵在于课程教学的高质量和高水平,这里所指的“一流”和“高”并非指代一流大学的本科教育,而是根据学校的不同培养目标和定位培养社会和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2019年《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中提出的第一条基本原则就是坚持分类建设。
依据高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建设适应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一流本科课程,实现不同类型高校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全覆盖。
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指出到2022年,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
应用型本科院校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强调结合地方产业特色,重视与企业产教融合,培养能直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西安欧亚学院作为全国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代表院校之一,一直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重视学生课堂学习过程和效果,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强调结合地方产业特色,重视与企业产教融合,培养能直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课程建设成果显著,得到了政府、同行的高度认可。
构建工商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碍 了实 践教 学 的发展 和教学 改革 的深入 。因此 , 究并 构建 一个 适 应应 用 型本 科专 业 的实践 教 学 及 考核 体 研 系对深 化教 学改革 , 优化 和完善应 用 型本科 教学体 系 , 对 顺应 独 立学 院对人 才 培养 模 式 的新 变 化 , 注重 学 生
收 稿 日期 :0 I1 — 2 1 一23 0
基金项 目: 吉林 省教育厅 高等学校教学建设与改革创新工作项 目——《 深化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子课题
作者 简介 : 邢鹤 (9 9 ) 女 , 17 一 , 吉林长春人 , 讲师 , 硕士 , 主要从事经济管理方 面研究 ; 吴安平 (9 0 ) 男 , 16 一 , 黑龙江林 口人 , 教授 , 主 要从事财务管理方 面研究 。
教学需要 , 实践教学的功能无法实现 。有些 院校依然存在管理类专业是少投入或不投入 、 多产 出、 高剩余 价
值、 高汇 报率 的专业 , 不是 我要 办这个 专业 , 而是 我不 能不 办这个 专业 等不 健康 的想法 。 () 3 师资条 件不 足 。实践教 学依 然需 要 依赖 教 师 和学 生 两个 主体 的互 动 , 师 的 主导 作 用短 期 无 法 替 教
实践教 学是 培养应 用型 本科人 才 的重要 途径 , 而构 建科 学合 理 的实践 教学 及考 核 体 系是 提 高 实践 教 学
质量 、 检验人 才培 养成 效 、 现人 才培养 目标 、 实 体现 人才 培养特 色 的重要 手段 。现 阶段 , 商管 理类应 用 型本 工
科 的实践 教 学存在 诸 多问题 , 实践 教学 考核可 有可无 , 考核 目标 模 糊 , 式 单一 , 术 粗放 , 形 成 科学 合 理 方 技 未
工商管理特色学科专业群建设思路与举措

工商管理特色学科专业群建设思路与举措作者:代春艳王兰罗泽举陈静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5年第30期摘要:阐述了重庆工商大学建设工商管理特色学科专业群的建设思路,指出了该校在学科结构优化、学科体制机制的创新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科研团队打造、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提高、学科的服务社会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提高等七个方面建设工商管理特色学科专业群的举措,为经管类高校建设特色学科专业群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商管理;特色学科群;专业建设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0-0265-02一、特色学科群是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经管类大学的重大战略抉择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在我国教育、科技和人才体系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
学科群作为一个整体,改变以往单兵作战、单科突进的方式,打破了学科间的阻隔,更注重对学科间的资源整合和优化,各学科之间相互依存、协同共生,形成学科整体合力和竞争力,共同促进学科群整体水平的提升。
实践证明,从学科到学科群的演进是现代学科发展的重要趋势,也为行业特色型大学整合学科资源、优化学科布局、创新学科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和契机,为建设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提供了战略性的突破口。
对于经管类大学,优势学科群打破了行政体制性壁垒,通过搭建跨学科的基础课程平台、开放的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平台,使多学科的师资、课程、仪器设备、科研场所、科研资料等资源实现自由共享,一方面避免了“麻雀式”的重复建设,让以往闲置的资源得到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防止资源的浪费,使存量资源得到优化使用;另一方面可以进行整体统筹规划,把人力、物力和财力资金用到最有效用的地方,实现增量资源及时有效扩大。
因此,特色学科群是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经管类大学的重大战略抉择。
重庆工商大学立足本校经管类特色学科优势,创新工作思路,在特色学科专业群建设中进行了系列探索。
应用型高校专业群教学团队建设探索与改革实践

97一、引言适应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战略定位,是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高校应用型转型有利于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化解市场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供给之间的供求矛盾,更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市场需求。
加快高校应用型转型,就是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高校办学定位、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教学体系、课程体系、教学团队等多方面进行系统改革。
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是应用型收稿日期:2020-05-27基金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1702068045);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FJJKCG17-136);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专项研究课题(FJJKHX16-055);福建江夏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J2016A001)作者简介:刘名远,男,江西吉安人,博士,福建江夏学院经济贸易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师管理研究。
龙翠芳,女,贵州锦屏人,博士,遵义师范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人口社会学、民族地区社会政策研究。
应用型高校专业群教学团队建设探索与改革实践刘名远1,龙翠芳2(1.福建江夏学院经济贸易学院,福建福州350108;2.遵义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遵义563006)摘要: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是应用型高校培养复合性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改革探索。
在深入分析应用型高校专业群教学团队职业素质及其特征基础上,认为“双师双能”和“创新创业”型教师是应用型高校专业群教学团队的主要类型。
专业群教学团队建设还处于认知不清的摸索阶段、专业教师与专业群教师角色定位模糊、专业群师资结构不合理、学科骨干教师以及“双师双能”和“创新创业”型教师严重不足。
为此,从专业群教学团队带头人培养、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产业链对接等多维度加强应用型高校专业群教学团队内涵建设。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专业群;教学团队;职业素质中图分类法: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583(2021)-0097-04Exploration and Reform Practice of Teaching Team Construc-tion of Specialty Group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LIU Ming-yuan 1,LONG Cui-fang 2(1.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Trade,Fujian Jiangxia University,Fuzhou 350108,China ;2.School of marxism Studies,Zunyi NormalCollege ,Zunyi 563006,China)The education mode of specialty group is the reform and exploration of compound,innovative and applied talents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The key to deepening the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of universities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alents tra-ining is to cultivate and build a high-quality teaching team.Based on the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aching team of the specialty group,the paper thinks the "dual-ability"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teachers are the main types of teaching teams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team of specialty group is still in the stage of cognitive confusion,the role orientation of specialty teachers and specialty Group teachers is inconspicuous,the teachers struc-ture of specialty group is unreasonable,the backbone teachers and "dual-ability"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teachers are seriously inadequate.Therefore,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team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from the multi-dimensions such as the training of the leaders of the teaching team,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teaching,the joint training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and the connection of the industrialchain.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Specialty Group;Teaching Team;Professional Quality第23卷第1期2021年2月遵义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Zunyi Normal UniversityV ol.23,No.1Feb.2021第23卷第1期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2月高校培养复合性、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改革探索,它通过打破或拓展学科专业边界,整合群内相关专业优质资源,实现学科专业及其知识、能力深度融合;通过专业群与产业群对接,提高应用型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产业转型发展的能力。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建设方案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建设方案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的通知(教发(2014)6号)精神,为加快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建设,促进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现结合本专业的具体情况,制定本专业建设规划。
一、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背景调研及现状分析工商管理作为管理学的重要分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它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如何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
广义的工商管理包含的领域很多,相关专业有工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会计等。
(一)行业背景分析1、区域特色经济需要具备一定行业知识技能的基层管理人才十二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将依托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提升和巩固传统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发展非资源产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发展重点包括:巩固提升能源和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壮大新型煤化工和冶金建材产业,引进农畜产品加工、轻工、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生物制药、电子信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推进品牌设计、包装、储运、营销、金融服务、工业设计、工业软件、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科技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发展。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使得未来内蒙古自治区人才市场最大需求将以企业一线及一线管理人才为主体。
2、中小企业需要通用型基层管理人才在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打造和培育各具特色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微型企业,加快中小企业在科技研发、工业设计、技术咨询、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发展,推动中小企业在软件开发、广告创意、电子商务等新兴领域拓展,中小企业对基层管理人才需求将十分巨大。
定位于企业基层管理岗位需求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是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懂管理、善沟通协调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将会有广阔的人才市场需求前景。
“双一流”背景下应用型本科一流专业建设实践与探索——以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国际贸易专业为例

2022年6月第22期Jun. 2022No.22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 AND TEACHING FORUM“双一流”背景下应用型本科一流专业建设实践与探索——以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国际贸易专业为例姜艳艳(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 教务处,浙江 金华 321013)[摘 要] 国家“双一流”建设为各层次高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抓住契机,建设一流专业,为学校更好的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在具体建设中,以应用型特色课堂、校企协同育人、课程资源建设、打造特色产业学院、培养“双师型”师资力量为着眼点,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阐述了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流专业建设的发展实践和路径,希望能够对同行高校提供借鉴和建议。
[关键词] 双一流;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产教融合[基金项目] 2021年度浙江省教育厅一流专业项目“国际经济与贸易”;浙江省国际贸易学线下一流课程;浙江省教育厅国际贸易实务线上线下混合一流课程[作者简介] 姜艳艳(1977—),女,吉林白山人,硕士,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主要从事产业经济管理与技术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22-0117-04 [收稿日期] 2022-01-30引言2019年4月,教育部推出《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这一通知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本科高校一流专业建设正式启动。
这为不同层次本科高校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挑战[1]。
应用型本科高等院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阵地,目前国家之间的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本质上就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只有拥有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才能推动经济发展,才能赢得未来的竞争。
并且,“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教育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2]。
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作为浙江省首批应用型示范高校,紧抓“双一流”建设的契机,重新对专业进行精准定位和培育,整合资源,集中优势师资,优化专业结构,办出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水平和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同类院校前列。
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选题

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选题工商管理毕业论文题目1、云南省德宏州烟草公司发展战略研究2、H公司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研究3、H公司绩效考核体系研究4、M银行客户关系管理体系构建研究5、房车温泉酒店项目开发试验示范研究6、基于农户信贷需求的YN农村信用社服务7、F电台绩效工资分配方案设计研究8、GN公司基于风险管控的内控体系建设与实施研究9、曲靖呈钢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绩效考核案例研究10、交通银行总行企业年金业务营销策略研究11、商业银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研究12、A矿业集团转型升级战略研究13、基于企业重组的萍钢公司核心竞争力研究14、基于TS16949标准的_H公司质量管理改善研究15、银行业基层网点对公业务转型研究A公司成本领先战略研究提要16、DFJY珠宝企业战略研究17、沈阳机床集团开发巴西市场问题研究18、建行J分行绩效管理考评体系研究19、_L公司环境管理体系构建研究20、FH集团公司项目合同管理研究21、江西JG学院绩效工资制度完善研究体系构建研究22、我国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23、YJ矿业集团矿山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研究24、江西傩文化管理问题及发展研究25、江西省监狱企业管理模式改进分析26、基于BSC的FZ学院专职教师绩效考核研究27、IBM _86服务器云南区分销渠道管理研究28、江苏物联网企业全面协同创新研究29、零售企业员工绩效考核的问题与对策研究30、_代工企业发展战略研究31、GS银行小企业金融业务发展研究32、QD银行业务发展模式研究33、高密市艺术剧院运营模式研究34、延长石油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研究35、沃华医药公司新产品开发策略研究36、江铜集团物流资源整合的研究及对策37、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管理模式研究38、RZ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环境问题研究39、山东黄金集团_C金矿发展战略研究40、沈阳华晨金杯汽车新产品营销模式研究41、A公司橡胶产品生产成本控制研究42、基于MG环境的雅豪公司财务战略的制定与实施43、M公司精益生产实施方案设计44、PSBS外商投资的成本效应分析45、南方航空公司企业大学建设方案研究46、辽宁建行BSRS软件项目需求管理研究47、辽宁卫视营销策略研究48、海鑫置业的二次创业成因与过程研究49、基于作业成本法的__H物业管理公司成本控制研究50、沈阳市全运会道路管网项目实施与控制研究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题目参考1、平衡计分卡:工商企业战略管理的新手段2、突出自身优势将中小企业品牌建设落到实处3、基于高职高专工商专业人才素质结构的课程体系研究4、现阶段高职财经类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5、政府绩效管理理论及其实践研究6、公共服务供给的组织间合作网络7、企业中个人的绝对权力与企业衰败8、项目管理:大学生社团管理的创新模式9、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措施10、德鲁克论管理的新范式11、税收精细化管理刍议12、政府治理与公司治理中委托代理问题比较及其启示13、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案例教学模式及其评析14、政府执行力研究现状15、工商管理类专业企业管理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16、构建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17、成都市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职业流向调查18、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19、我国工商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20、浅析市场调查与预测教学中实践能力的培养21、改革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培育实用型应用性人才22、中美工商企业管理文化比较研究析论23、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研究24、试论学校体育政策执行力的基本理论与构成因素25、“案例教学法”及其对管理学教学的启迪26、基于定货合同的供应商柔性分析和选择模型27、国有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研究28、浅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问题29、国外工商管理案例教学法及其借鉴30、宽就业口径下的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群构建31、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改革探讨32、实证方法在管理学研究中的应用33、基于专业群理念的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问题的改革探讨34、基于就业导向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施35、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模式探析36、论高职工商企业管理特色专业建设37、基于供应链管理(SCM)思想的中高职衔接38、适应企业需求,培养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人才39、论公共组织战略管理的核心40、商业医疗保险需求的调查与分析41、九型人格与政府领导力重塑42、浅谈管理沟通课程的教学43、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创新教育探索44、绩效管理在中国地方政府管理中应用的现状和缺陷45、浅谈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46、高职高专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管理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47、九型人格模型和政府领导力构建48、电力企业应提升供应链管理战略49、基于能力培养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研究50、实践导向的高职工商企业管理类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题目1、工商管理与市场经济信用体系建设研究2、新经济环境下如何加强企业工商管理水平3、工商管理信息化发展策略创新探究4、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探究5、新闻传媒在工商管理类教学中的应用6、如何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7、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8、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调查与分析9、经济社会发展对工商管理人才需求研究10、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11、工商管理中信息网络化的应用12、工商管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3、工商管理的基本职能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14、工商管理效能困境分析及效能发挥路径15、新经济形势下我国工商管理的现状与对策分析16、市场经济形势下工商管理的发展探讨17、分析新时代下工商管理的职能所在18、企业工商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探索19、浅谈工商管理对房地产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20、企业在工商管理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1、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探究22、新形势下企业工商管理的职能研究23、浅析现代工商管理的职能24、高职工商管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25、工商管理对促进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26、地方高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研究27、“互联网+”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28、工商管理专业困境及对策29、刍议工商管理理论教学的实践效果30、基于工商管理教育实践的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内在逻辑31、大数据提升工商行政管理服务和监管能力32、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33、社会需求背景下的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讨34、工商管理对企业转型的影响浅析35、探讨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36、企业工商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与管理模式研究37、解析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影响38、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究分析39、新时期工商管理的职能探索40、新时期工商行政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41、高校工商管理本科生就业竞争力问题及提升策略42、工商管理的热点问题及发展趋势探析43、浅谈如何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44、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探析45、试论工商管理的热点问题与发展趋势46、工商管理中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研究47、工商管理模式和企业会计研究分析48、基于新时期下工商管理职能的分析49、当前工商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现状与对策研究50、试述如何加强企业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选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型大学工商企业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
【摘要】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定位就是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在这种定位的影响下,应用型大学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设置和建设要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紧扣时代脉搏。
本文从市场的需求出发。
对应用型大学工商企业管理特色专业建设进行研究。
【关键字】应用型大学,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
应用型大学是相对于研究型大学和教学研究大学而言的,它是按照我国目前大学培养的特点,在我国经济建设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推动下产生的一种新类型的教育。
应用型大学的建设关键是办学要与市场合拍:设置的专业与市场合拍,培养的学生与市场合拍,学生所具备的素质与市场合拍,所以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定位就是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在这种定位的影响下,应用型大学专业的设置和建设要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紧扣时代脉搏。
工商企业管理是一门应用十分广泛的专业,它的目标是培养能够掌握工商管理前沿理论和专业实用技能,通过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经营决策和有效管理。
应用型大学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设置为专科,绝大部分学生毕业后直接走向工作岗位,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通过自考本科参加研究生考试,所以我们对学生培养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其能够快速适应企业环境并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
一、应用型大学工商企业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目标
(一)专业建设目标。
应用型大学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要培养具有
良好职业道德,能掌握管理、经济、法律等企业方面知识,具备相关能力,了解国家方针、政策,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生产、质量检验、人资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相关管理工作等的应用型管理人才。
(二)学生业务培养具体要求
1、知识要求。
掌握英语、计算机、政治、法律、统计等基础知识;掌握经济、管理、营销及现代企业营运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理论和知识;掌握财务管理、管理沟通、国际贸易等相关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
2、基本技能要求。
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及领导的基本能力;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掌握办公自动化操作系统;英语达到教育部门对高职高专的基本要求,能进行简单英语对话;具有较好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3、专业技能要求。
熟悉工商企业的经营活动,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问题的基本能力;熟悉我国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及法律体系,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掌握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具有统计分析、调研报告、营销方案及人力资源方案撰写方面的能力;具有利用计算机处理工商管理信息资料的能力;具备一定的财务管理能力;有较强的公关能力;具备一定的商务管理能力;具有营销策划能力等专业技能。
4、综合技能要求。
具备应有的法律知识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热爱本专业,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有较强的改革意识和
创新精神,身体健康;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有较强的改革意识和创新意识,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5、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要求学生具有人力资源管理师、助理物流师与商务策划师等相关的专业能力证书。
二、应用型大学工商企业管理特色专业建设方案
(一)调整教师结构,提高教学水平。
应用型大学工商企业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目标是为企业培养应用型管理人才。
这个目标也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要求:教师要具有较高的专业实践能力,最好能具有较长时间企业工作的成功经历。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绝大部分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到高校任教的模式,缺少工作经验。
这种模式也决定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以理论知识为主,缺少相应的实践知识的支撑,造成授课知识与企业实际要求相差甚远,导致学生毕业后需要较长实践才能融入企业环境,甚至企业需要重新对毕业生进行培训。
为了弥补这个缺陷,我们需要对现有的教师结构进行调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招聘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新教师。
新教师招聘可以适当向具有工作经验的人员倾斜。
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不仅可以丰富课堂内容,也为老教师打开新的视野,从而提高整体教师教学水平。
2、鼓励教师“走出课堂,走进企业“。
首先鼓励教师利用寒暑假到企业顶岗实习,为教师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架构沟通的桥梁,加快“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其次可以调整课程体系,部分课程可以让教师带领学生到合作企业实地授课,即提高授课水平,也能让学
生实际体验企业具体要求,为以后工作打好基础。
(二)调整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实践教学
1、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
目前在应用型大学授课过程中主要采用案例教学和引导式教学,虽然也会采用课上团队讨论的教学方法,但采用比例较少,总体说还是比较传统的“填鸭式”教育。
现代经济的发展强调创新,要想让我们的学生学会创新,我们的教师首先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引导变被动为主动。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应用型高校要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
2、重视实践教学。
提高学校实践或实训课程的开出率,选择合适的实践教学的模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对于在学时安排上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学科,授课教师要重视实践教学,积极备课,为学生安排合理的实践课授课大纲和授课内容,做到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
同时为了提高学生对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教师可以加大实践报告占期末总成绩的比例,引导学生重视实践课程。
(三)建立学院-教师-学生三级质量保证体系
1、学院牵头。
特色专业的建设离不开学院的支持和领导。
在工商企业管理特色专业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院的领导作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充分的政策支持。
如:根据专业建设的要求,引进专业教师;及时更新教学设备,提高多媒体的使用效率;制定政策,鼓励教师走出课堂,吸取更先进的知识等。
2、教师参与。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力量,因此教师的综合素质成为专业建设的关键因素。
学校首先要引进优秀的教师,保证教师队
伍的稳定型,同时也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水平。
在特色专业的建设过程中,学校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鼓励教师多提意见。
专业教师要在专业培养计划的指导下,调整授课计划,安排授课内容,使教学工作能够满足专业建设的需要。
3、学生配合。
专业建设是否成功的衡量标准是能否培养出合格的专业学生。
作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再了解专业培养计划的前提下,结合自身发展的目标,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发展计划,从而达到成长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应用型大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徐珊现代经济信息2012年11期
[2]综合职业能力视角下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于淑娟,经济研究导刊 2009年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