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分析法的五个内容
矛盾分析法原理及方法

(2)统一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同一性是相对的。
它包含两个方面,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双方共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二)方法论坚持用一分为二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一) 原理内容(1)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2)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3)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二) 方法论我们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三、矛盾的普遍性原理(一) 原理内容矛盾具有普遍性。
(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即事事有矛盾;(2)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二) 方法论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揭露矛盾,解决矛盾。
四、矛盾的特殊性原理(一) 原理内容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它包含三种情形:(1)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2)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3)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各有其特殊性。
(二) 方法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五、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一) 原理内容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1)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2)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二) 方法论(1)遵循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顺序。
(2)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的历史的统一。
六、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的原理(一) 原理内容(1)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2)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辩证统一的。
(二) 方法论(1)办事情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矛盾的有关知识资料

1、关于对立统一观点与对立统一关系的几道题(2014重庆卷)中国和俄罗斯是邻国,在历史上两国关系错综复杂,既有竞争也有合作。
运用对立统一关系原理,说明如何看待中俄关系的发展。
第一、矛盾双方既有斗争性又有同一性。
中俄双方经济上互补,政治上合作,文化上交融,具有同一性:中俄双方作为主权独立的大国,有各自的国家利益,具有斗争性。
第二,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中俄两国政治、经济、文化上合作是以各自的差异和对立为前提,没有差异和对立就没有合作:中俄两国在合作中又要维护各自的利益。
第三,矛盾双方既对立有同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中俄之间既竞争又合作,共同推动中俄关系发展(2013全国卷)近年来,莫高窟游客逐年增长,2012年全年接待游客量达到80万人次。
旅游旺季时,平均每天游客量逾4000人次,最多时约7000人次,而其最佳游客承载量在3000人次以内。
大量游客进入洞窟,二氧化碳长时间滞留,窟内空气湿度增大,温度上升,侵蚀壁画和彩塑;加之长期的风化和氧化作用,莫高窟壁画和彩塑正在缓慢退化。
结合材料一,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如何处理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14分)①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分)游客增多加大了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保护的压力,若限制客流会影响利用的效益,但合理利用和科学保护是能够相互促进的。
(4分)②应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分)从实际出发,探索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法,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利用,在合理利用中保护。
(4分)(2014.河南南阳高二模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市场经济需要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配合,充分尊重市场客观规律,政府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
主要矛盾和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

、主要矛盾和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
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方法论要求: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统筹兼顾。
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
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
而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矛盾的次要方面。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重视主流,但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
7、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辨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处于支配作用,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矛盾的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应用举例】例1:“过去的五年是我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在各个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前进的道路上还有不少矛盾和困难,工作中也有缺点和不足……我们要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扎扎实实地加以解决。
”(1)以上分析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道理?(2)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扎扎实实地加以解决?答:(1)体现了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6个辩证原则 求是

6个辩证原则求是
你可能是想要了解“六个辩证原则”,以下是为你提供的相关内容:
“六个辩证原则”是指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需要遵循的六种辩证思维方法。
这些原则包括:
1. 矛盾分析法:通过分析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和规律。
2. 质量互变规律:认识到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把握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
3.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理解事物发展的周期性和上升趋势。
4. 普遍联系观点:认识到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把握事物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5. 发展的观点: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认识到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要与时俱进。
6. 实践的观点: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认识。
矛盾的有关知识资料讲解

1、关于对立统一观点与对立统一关系的几道题(2014重庆卷)中国和俄罗斯是邻国,在历史上两国关系错综复杂,既有竞争也有合作。
运用对立统一关系原理,说明如何看待中俄关系的发展。
第一、矛盾双方既有斗争性又有同一性。
中俄双方经济上互补,政治上合作,文化上交融,具有同一性:中俄双方作为主权独立的大国,有各自的国家利益,具有斗争性。
第二,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中俄两国政治、经济、文化上合作是以各自的差异和对立为前提,没有差异和对立就没有合作:中俄两国在合作中又要维护各自的利益。
第三,矛盾双方既对立有同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中俄之间既竞争又合作,共同推动中俄关系发展(2013全国卷)近年来,莫高窟游客逐年增长,2012年全年接待游客量达到80万人次。
旅游旺季时,平均每天游客量逾4000人次,最多时约7000人次,而其最佳游客承载量在3000人次以内。
大量游客进入洞窟,二氧化碳长时间滞留,窟内空气湿度增大,温度上升,侵蚀壁画和彩塑;加之长期的风化和氧化作用,莫高窟壁画和彩塑正在缓慢退化。
结合材料一,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如何处理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14分)①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分)游客增多加大了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保护的压力,若限制客流会影响利用的效益,但合理利用和科学保护是能够相互促进的。
(4分)②应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分)从实际出发,探索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法,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利用,在合理利用中保护。
(4分)(2014.河南南阳高二模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市场经济需要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配合,充分尊重市场客观规律,政府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
高二政治矛盾知识点归纳

高二政治矛盾知识点归纳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政治哲学课本中矛盾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知识点,学生需要重点关注,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了高二政治矛盾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政治矛盾知识点高二政治矛盾知识点1:矛盾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即对立统一。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方法论】: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善于全面分析矛盾,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片面性、一点论【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处理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的关系;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贯彻邓小平一系列"两手抓"的思想: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说明在我国经济生活中,要正确处理市场与宏观调控、速度与效益、效率与公平、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产与消费、经济与教育、经济与人口、经济与资源、经济与环境等矛盾;说明在我国政治生活中,要正确处理民主与法制、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等矛盾;在社会生活中,要正确处理谦虚与骄傲、先进与落后、成绩与问题、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批评与自我批评等矛盾。
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统一。
高二政治矛盾知识点2: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原理内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在,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
【方法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不能混淆不同性质的事物,因为"万物莫不相异";说明我国农村在致富的过程中,不同的地区状况所走的路子不相同;说明我国城市企业在改革中,企业自身现状不同,经营方式、改革方式也不同;说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与宏观调控相结合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不同的地区、领域、部门、行业和不同的时期,二者相结合的范围、程度和形式也应有所差别;说明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必须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不同性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含义。
并能以正反两方面的实例说明为什么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在学生掌握了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基础上,集中对学生进行方法论教育。
通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方法,还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对这一科学方法的运用能力,即运用这一方法去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种种矛盾,要抱有正确的态度。
【教学重点回忆】一、什么是主要矛盾、次要矛盾。
二、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相互关系1.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
2.它们的区别是相对的,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相互关系1.辩证统一的关系。
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四、坚持两点论、重点论。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重点〕以及为什么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2、教学难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定义及方法导入新课:进入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东施效颦的故事〔以及图片〕,东施效颦的故事传为千古笑谈,大家并不陌生。
可是笑过之后,想一想东施究竟犯了什么错误呢?她告诉了我们什么哲学道理?教师讲解:东施抹煞了矛盾的特殊性,没有看到自己与西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盲目模仿、生搬硬套西施的捧心皱眉,结果丑上加丑,成为永远的笑料。
而我们在笑话东施的同时,更要引以为鉴、吸取教训,我们必须遵循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得知道分析的定义是什么。
请同学们看一下这几张小狗图片,并找出图片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请学生答复:略。
教师讲解:从图片中我们看出这是几只不同品种的狗,有玩具贵宾犬,迷你贵宾犬等等。
用这种的方法看问题就是分析,分析就是将研究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方面、因素和层次,并分别地加以考察的认识活动。
分析的意义在于细致的寻找能够解决问题的主线,并以此解决问题。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的原理和方法论总结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一、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辩证关系原理1.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矛盾即对立统一。
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始终不可分割的。
矛盾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两种基本属性。
2. 〖方法论〗: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即既要看看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的关系;既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既要看到矛盾的这一方,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方;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变。
)3. 〖反对〗:反对片面看问题(一点论),割裂对立统一关系,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重点掌握】1.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自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矛盾的客观性是指矛盾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2. 〖方法论〗:要求我们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还要坚持一分为二,两分法,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
3. 〖反对〗:反对回避、否认和掩盖矛盾,遇见矛盾绕着走的做法,又要反对片面地看问题的观点(一点论,绝对化,片面化)。
三、矛盾的特殊性原理【重点掌握】1.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矛盾分析法的五个内容
矛盾分析法的五个内容
矛盾分析法是指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进而解决矛盾的一种方法。
这是人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普遍的方法,根本的方法。
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核方法之一,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
它不仅能说明现在,而且能预测未来。
尤其对宏观的、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有它独到的作用。
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矛盾分析法的五个内容:
1、矛盾即对立统一,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既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又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
2.矛盾具有普遍性,要用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3.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接,要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5.构成复杂事物的矛盾有主次矛盾之分,每一矛盾有主次方面之分,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