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市基本情况

合集下载

彭州市

彭州市

工业
2021年,彭州市工业增加值298.88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工业用电量46.19亿千瓦时,增长9.4%。规模 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8.4%。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长113.6%,制造业增长18.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 产供应业下降2.3%。分行业看,石油加工业增长36.9%,医药行业增长12.1%,建材行业增长1.8%,化工行业下 降21.9%,机械行业增长36.0%,家具行业增长66.9%。从主要产品产量来看,化学药品原药增长37.2%,中成药 产量下降23.4%,水泥产量下降8.4%,盐酸产量增长35.1%,钢结构产量下降1.0%,家具产量增长123.9%。
2021年,彭州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19.49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4.84万亩,产量25.14万吨;油 料作物播种面积8.39万亩,产量1.51万吨;中药材播种面积6.49万亩,产量1.74万吨;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 47.05万亩,产量122.35万吨。生猪出栏39.04万头,比上年增长11.8%;家禽出栏706.76万只,增长5.9%;肉类 总产量4.01万吨,增长9.1%。
历史沿革
名称由来
建制沿革
美丽彭州《元和郡县志》释为“彭州以岷山导江,江出山处,两山相对,古谓之天彭门,因取以名”。
彭州市龙兴寺(3张)战国,秦昭襄王二十二年(前285年),结束在蜀封侯置相管理制度,在今彭州市境设繁 县,为蜀郡十二县之一。
南朝梁武帝天监(502一519)中,分繁县地置东益州,辖南晋寿郡(治地今九陇关口)。西魏废帝二年 (553),置九陇郡,治九陇县,领九陇、青阳、陇泉三县,皆在今彭州境内。北周武成二年(560),徙九陇郡 治于繁县并改名九陇县,另置新繁县。
彭州市有大小河流90条,分属沱江、岷江水系。丹景山镇以北山区和市境东南部的大片面积属沱江流域,市 境西南和南部边界地区属岷江流域。属沱江流域的河流,主要有湔江及其分支流的白水河、白鹿河、鸭子河、小 石河、马牧河和濛阳河等;属岷江流域的有蒲阳河等。

我可爱的家乡--彭州

我可爱的家乡--彭州

九 峰 山
大诗人陆游八百多年前在成都期间,遍访彭 州花户名园名花,考察研究天彭牡丹,在淳熙 五年正月写下了著名的《天彭牡丹谱》.文章开 始就说:牡丹在中州,洛阳为第一:在蜀,天彭为第 一.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三月,诗圣杜甫应彭 州刺史高适之邀到彭州丹景山光赏牡丹.面对漫 山遍野的牡丹花丛,杜甫赞叹不已,写下了著名的 《花底》.记得以前初中老师说过,该诗是历史上 咏彭州牡丹的开山之作,也是中国最早的牡丹诗 之一……
牡丹不仅为历代名流学者、文人向 往,钟爱,平民百姓更是如此,每年四 月花期,人们蜂拥而至,朝山、拜佛、 赏花,热闹非凡,不亚于洛阳。
不让中州独得艳, 倾城千古自流芳。 马龙车水管丹景, 山下形成闹市场。
彭 州 美 食
九尺镇位于彭州 市以东的10公里处, 当地人民历来有养殖 的习惯。早在清代乾 隆年间就以该地的板 鸭而闻名于世,畅销 锦城,久经不衰。在 1986年被四川省誉为 “板鸭之乡”。
龙 兴 塔寺 舍 利 宝
合柏 与 有 “ 的在 抱树 外 高 领 天彭 。和 界 大 报 主州 千 分 厚 修 教市 丈 隔 实 院 神白 树 开 的 ” 哲鹿 至 来 围 , 学古 今 。 墙 当 院镇 仍墙,地 回 然外并人 水 苍 据 有 称 “村 翠 称 两 为 圣, 挺 为 道 上 母有 拔 书 牌 书 领一 , 院 楼 院 报所 需 竣 式 。 修历 两 工 大 书 院经 三 时 门 院 ”百 人 栽 将 四 ,年 才 植 修 周 简沧 能 的 院 原 称桑 ――
牡 丹 之 乡
唐朝,彭州牡丹 扬名天下,南宋著名 诗人陆游赞曰:“牡 丹在中州,洛阳第一; 在蜀,天彭第一”。 现在,彭州已成为中 国南方最大的牡丹光 赏基地,牡丹花也被 确定为彭州市“市 花”。

四川成都彭州市简介

四川成都彭州市简介

四川成都彭州市简介四川成都彭州市简介四川成都彭州市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西北部,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优美,被誉为西北之门和天府之国的重要门户城市。

下面,让我们逐步介绍彭州市的独特魅力。

第一步:了解彭州市的历史彭州市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是黄河文明、龙山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彭州曾经是古蜀文明的一部分,历史上因其冶铜业发达而享有盛名。

随着时间的推移,彭州市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交通、商贸和工业基地。

第二步:探索彭州市的自然风光彭州市地处秦岭山脉的南彭州盆地,自然风光十分绮丽。

四季分明,春、夏、秋、冬各有千秋,拥有着大面积的森林、草原和湖泊,非常适合户外探险和旅游。

其中著名的景点有善水、云门山、秦岭大峡谷等。

第三步:品尝彭州市的美食彭州市是中国的麻辣风味之一,这里有许多著名的美食,如:彭州豆花、彭州火锅、彭州炝锅、彭州鸭、彭州麻辣兔等,在成都的美食中也占有独特的地位。

第四步:了解彭州市的现状如今,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彭州市也在快速发展中。

作为成都的近邻,彭州市已经成为了成都的重要辐射区域和重要产业基地之一,涌现出了大量的科技企业和现代服务业公司。

彭州还是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对环境保护也非常注重。

总结彭州市是一个充满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城市,又兼有现代科技和服务业的发展潜力,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还有着著名的美食文化。

作为四川省的一部分,彭州市无论在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方面都有很多值得称道的亮点。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彭州市会越来越好,吸引更多的人们前来参观、旅游和投资。

彭州市地理环境

彭州市地理环境

彭州市地理环境
彭州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北部,地处成都平原东部,东临都江河,南接成都市郫都区和大邑县,西邻邛崃市,北与青白江区相接。

彭州市地理环境优越,地势起伏较小,属于成都平原的一部分,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下面将从地势、气候、水系等方面介绍彭州市的地理环境。

地势
彭州市地势平坦,海拔较低,整体呈现平原地貌。

市区地势较为平坦,无明显山脉,主要地形特征为平原和丘陵地带。

彭州市地势起伏不大,便于农业发展和城市建设。

由于地势平坦,市区水系发育良好,有利于农田灌溉和交通发展。

气候
彭州市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冬季温和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降水充沛,适宜农作物生长。

春季气候宜人,百花盛开;夏季炎热多雨,气候潮湿;秋季凉爽宜人,是出游的好时节;冬季寒冷干燥,需注意保暖。

水系
彭州市地处都江河流域,是成都平原重要的灌溉区之一。

市内水系发达,河流纵横交错,主要河流有都江河、彭江等,水资源丰富。

这些河流为彭州市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也为市民生活和工业用水提供保障。

都江河更是成都平原的母亲河,承载着丰富的灌溉资源和文化底蕴。

彭州旅游文化

彭州旅游文化

彭州旅游文化一、彭州基本概况彭州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北郊35公里,距双流国际机场54公里,是一个人口78万,幅员面积1426平方公里的县级市。

彭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相传4000多年前古蜀国就在此建都立国,都城“瞿上”,也就是我市的新兴镇。

《华阳国志》记载“鱼凫田于湔山,杜宇教民务农”,即在于此。

公元686年(唐武后垂拱二年)建彭州,公元1377年(明洪武十年)撤彭州建彭县,1993年11月18日,撤彭县设立彭州市。

彭州地处神秘的北纬30°附近,境内有许多奇异的自然风光。

我市处于成都平原与龙门山脉交接地带,南部是一马平川、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最低点乌鸦埝海拔489米;北部是群山争拱、积雪堆银的龙门山脉,最高处太子城海拔4812米,高低落差4323米。

“六山一水三分坝”的自然格局使彭州风光旖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彭州是中国三大商品蔬菜生产基地之一,年产蔬菜达10亿公斤。

彭州交通便利,共建成各类道路100余条,公路里程超过1000公里,位居四川省前列。

“川西旅游环线”和成彭高速公路为彭州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

彭州提出旅游兴市战略,把旅游业作为全市三大重点发展战略之一(工业富市、城建活市、旅游兴市)来着力打造,有力促进了我市旅游业的发展。

二、彭州四大旅游品牌彭州拥有龙门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白水河国家自然保护区和白水河国家森林公园四大国家级旅游资源品牌。

三、彭州旅游定位彭州旅游的定位为:“避暑胜地、休闲港湾”。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龙门山风景区,以其神秘的峡谷,奇险的栈道,银色的瀑布,绚丽的彩虹,碧绿的潭水,古朴的原始森林……而被人们赞誉为“百里峡谷一线天,千座奇峰染林岚。

薄雾轻抹烟云画,瀑布飞泉落深渊”。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夏季清凉宜人,年平均气温只有17.5℃,全年最高气温也不超过25℃,因而享有“避暑胜地”、“天然氧吧”等美誉。

九峰山是川西著名的佛教名山之一,有四座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山峰,终年积雪。

彭州位于成都市北部,距成都市区25公里,幅员面积1420平方公里,人口78

彭州位于成都市北部,距成都市区25公里,幅员面积1420平方公里,人口78

请大家对本材料认真进行学习了解彭州市投资指南彭州概况Profile of Pengzhou概况Profile彭州位于成都市北部,距成都市区25公里,幅员面积1420平方公里,人口79万,自然格局“六山一水三分坝”;属成都19个区(市县)之一,处于四川省主要经济圈-成德绵经济圈内,自秦汉以来,建县设郡达2000多年,素有“天府金彭,蜀汉名区”的美誉。

如今,彭州已是建国以来四川省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中国石油四川年产80万吨乙烯和1000万吨炼油工程落户之地,是成都石化基地、四川省级重点工业开发区大学产业园区所在地;彭州还是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五教汇聚,和谐共处之地。

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产业体系,优质的政务环境,为投资商居家、置业、发展创造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

Located in the north of Chengdu, Pengzhou is 25 km away from Chengdu downtown ,with an area of 1,420 km2 and a population of 790 thousand. The natural pattern of Pengzhou is 60% mountain, 10% water surface and the rest 30% plain. It is one of the 19 districts (counties) governed by Chengdu and lies in the Chengdu-Deyang-Mainyang Economic Zone—a key economic zone in Sichuan province, and it is reputed as ―Golden Pengzhou on the Land of Abundance and Famed District in Sichuan‖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Qin and Han Dynasty with a history as a county 2000 years ago. Nowadays, Pengzhou has become a place where the largest industrial project of Sichuan province – annual output of 800,000 tons ethylene and 10 million tons of oil refining of PetroChina in Sichuan. It is the petrochamical base of Chengdu,the locus of Sichuan Provincial Ke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and University Industrial Park; It is also a p lace where the Buddhism, Taoism, Catholicism, Christianism and Islamism living along with each other in harmony. The rare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improved infrastructure, favorable industrial system and high quality governmental environment provide timely, favorable graphical and supported-by-all conditions for the investors to settle down, do business and develop.交通运输便捷Convenient Traffic有5条出入境高等级公路,其中成彭高速全长19公里,川A、川O牌照车辆(货车除外)免费通行;随着双向6车道成都沙西线彭州段的竣工通车、双向8车道成德快速通道及成都三环路至成彭高速路高架桥的动工建设,彭州的公路交通运输状况将得到极大的改善;有1条铁路,年运输能力2000万吨;距双流国际机场70公里,经机场高速、绕城高速、成彭高速相连接,仅需40分钟车程就可直达彭州市区。

彭州调研报告

彭州调研报告

彭州调研报告彭州调研报告一、引言彭州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西北部,是成都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

彭州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是一座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城市。

本次调研主要目的是了解彭州的经济发展状况、旅游业发展情况以及挖掘潜在的发展机遇。

二、经济发展状况彭州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截至2021年,彭州的GDP达到了1200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率超过8%。

彭州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农业、制造业、旅游业和电子信息产业。

农业方面,彭州以生产蔬菜和水果为主,产品销往成都市及周边地区。

制造业方面,彭州拥有多家规模较大的企业,涉及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电子产品等领域。

旅游业是彭州的重要产业,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度假。

电子信息产业是彭州未来的发展重点,政府鼓励推动相关企业在彭州投资建设。

三、旅游业发展情况彭州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具备发展旅游业的良好条件。

目前,彭州的旅游业发展较为活跃,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呈稳定增长态势。

彭州的旅游景点主要包括战国彭城遗址、翠微湖、玛瑙湾、竹海等。

其中,战国彭城遗址是彭州的重要历史文化遗址,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旅游吸引力。

翠微湖是彭州的知名景点,湖水清澈见底,周围环境幽静宜人,吸引了大量游客来此观光和休闲。

玛瑙湾和竹海则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而著名,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美妙感受。

尽管旅游业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旅游服务质量不高、旅游设施相对滞后等,需要加大相关投入和改善。

四、潜在的发展机遇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潜在的发展机遇。

首先,彭州可以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进一步加强与成都市的合作,拓宽销售渠道。

其次,彭州可以加大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升级换代,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再次,彭州可以通过拓展旅游产业链,丰富旅游产品和服务,增加游客的消费需求和满意度。

此外,彭州还可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吸引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进驻。

彭州乡村振兴报告

彭州乡村振兴报告

彭州乡村振兴报告一、背景介绍彭州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境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乡村文化。

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受到城市化的冲击和乡村人口外流的影响,彭州的乡村经济逐渐萎靡不振。

为了推动彭州乡村振兴,提升农民收入和生活质量,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振兴计划和政策。

二、乡村振兴战略1. 发展特色农业彭州市紧抓自然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通过培育壮大优质农产品品牌,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政府还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引导农民发展绿色环保的农业种植方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标准。

2. 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为了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彭州市加大对农业产业链的投入。

通过引进企业、合作社等各类主体,推动农村产业与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业等产业融合发展。

此外,政府还鼓励农民参与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组织,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

3. 优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彭州市注重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环境质量和居住条件。

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

同时,鼓励农民参与基础设施的管理与维护,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4. 振兴乡村文化旅游彭州市以丰富的乡土文化和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积极振兴乡村文化旅游。

政府鼓励农村民宿、农家乐等乡村旅游业态的发展,提供优惠政策和支持,吸引更多的游客到彭州市观光旅游,推动农民增收。

三、乡村振兴效果经过几年的推动和实施,彭州市的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在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方面,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农民通过合作社参与农村产业经营,实现了规模化经营和利益共享。

同时,农村产业链的延伸也带动了乡村就业,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其次,在乡村基础设施改善方面,彭州市的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

农民过去出行不便、用水不便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再次,乡村文化旅游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彭州市基本情况
彭州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距离主城区25公里,幅员面积1421平方公里,人口80万。

境内蕴藏了丰富的矿产、药材和旅游等资源,自然风光秀美,是名扬全国的“蔬菜之乡”,是中国三大牡丹观赏基地之一,更是成都市北部的生态屏障。

彭州交通物流便捷。

彭州距成都主城区25公里,拥有全省第一条双向八车道高速——成彭高速,正加快建设成都第三绕城高速、彭新快速通道、彭郫第二快速通道,规划建设彭汶高速和彭州旅游客运专线,驱车30分钟即可到达成都、德阳、绵阳等省内中心城市,是成渝经济圈区发展轴的西北区域合作中心。

彭州基础配套完善。

彭州的能源供应充足,城市供排水管网完善,教育事业发达,有西华大学、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彭州中学、成都石化工业学校等优质学校;医疗设施完备,有彭州市人民医院、彭州市中医院、彭州市妇幼保健院三级乙等医院3个。

彭州主动融入成都市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发展大局,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大力发展优势产业集群(成都航空动力产业集群、成都绿色化工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增材制造产业集群、山地文旅产业集群、都市农业产业集群),加快建成生态名城、产业强市、幸福彭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