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
下呼吸道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治疗体会

(87%) 6.5 获得临床改善或治愈; 2 例接受碳青霉烯类抗 另 2 生素治疗, 包括单独用药 1 例和联合用药 9例( 3 联合左氧氟 沙星 6 , 例 阿米卡星2 , 例 复方磺胺 甲恶唑 1 , 例 中 例) 2 2 1 3例(90%) 5.9 获得临床改善或治愈。 本组 1 9例死亡, 其中 1 2例死于重症肺炎, 例死于其他基础疾病。 7
和扩散, 给抗感染治疗带来严峻挑战。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近
阿米 卡 星 左 氧 氟 沙 星
2.1 9 3 4.8 6 0
1. 5 0 3 1. 9 9 3
6 .4 0 3 3.3 4 5
两年下呼吸道感染鲍曼不动杆菌患者的细菌学特点、 抗菌药 物选择及疗效,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 法
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据美国医院感染监测网( NS 以及 N I)
21 药敏结果 .
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 的耐药率大多在
5.0 0 0%以上, 对头孢哌酮/ 舒巴坦较敏感(02 %)其次是 6.3 ,
亚胺培南(41 %) 5.0 和左氧氟沙星(60 %)见表 1。 4.8 ( ) 22 抗菌药物选择与疗效 . 5 4例患者中 3 2例接受头孢哌酮/ 舒巴坦治疗, 包括单 卡 星2 , 例 复方 磺胺 甲恶唑 2 , 例 庆大 霉素 1 ) 2 例 例 , 2
d m i l y ofa i t ba t r a e o og cne o c e b um a nni i f c i i n e tons: e— ad
vlp n i jr u l el l ain [] eo me twt ma bi h at i i t sJ . h op c h mp c o
鲍曼不动杆菌治疗共识

共识的主要内容
01
02
03
04
05
共识主要内容包括以下 几个方面
诊断:对鲍曼不动杆菌 感染的诊断提出了具体 的要求和建议,包括病 原菌的检测、药敏试验 、感染源的查找等。
治疗:针对不同类型和 程度的鲍曼不动杆菌感 染,提出了具体的治疗 建议和方案,包括抗生 素的选择、给药途径和 剂量、联合用药等。
《鲍曼不动杆菌治疗共识 》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共识概述 •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治疗现状 •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 未来展望与挑战 • 参考文献
01
共识概述
背景和目的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常见的医院感染病原菌,由于其多耐药 性,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为了规范鲍曼不动杆菌 的治疗,提高感染控制效果,降低耐药率,制定了本共识。
感染控制杂志, 2021, 20(1): 1-6.
03
参考文献3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马明远, 赵红梅, 王丽娟. 中国实
用内科杂志, 2020, 40(11): 1083-1088.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新药研发及治疗进展
新药研发
针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问题,新药研发是未来的重要方 向,目前已有一些新型抗生素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治疗进展
随着对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机制的深入了解,针对其感染途径 和机制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探索中,有望在未来取得突破。
提高感染控制意识和加强合作
公众意识
提高公众对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认知和意识,加强预防和控制措施的宣传和 教育。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联合治疗

通讯作者 : 修清玉
山东 医药 2 1 0 2年第 5 2卷第 1 5期 导细 菌产 生继 发耐药 可能 性低 ¨ 。另外 , 黏菌 素 多 B对 产 MB s 产 诱 导 型 A p L、 m C酶 、 质 粒 型 A p 产 mC 酶 的 A A 的抑 菌率 均 很 高 (>9 % ) , 明 目前 B 7 说
果。
动杆菌 的单药治疗已显现 出其局限性。近年来体 内 试验 证 实 , 种抗 菌 药 物 联 合 应 用 可 以缩 小 细 菌 耐 两
药 突变 选择 窗 , 减少 耐药 突变体 产 生 的机 会 , 从而 有 效 控制 耐 药 j 。抗 菌 药 物 与 外 排 抑 制 剂 联 合 可 以
对 产 MB s产诱 导 型 A p L、 m C酶 、 质 粒 型 A C酶 产 mp
2 6 多黏 菌 素 B联 合其 他 抗 菌药 物 .
部 分 临床 研
究证 明 , 黏 菌 素 B加 利 福 平 , 黏 菌 素 B加 其 他 多 多
抗 菌 药物 ( 括 亚 胺 培南 、 罗 培 南 、 苄 西 林/ 包 美 氨 舒
同时须 积极 预 防泛耐 药 鲍 曼 不 动杆 菌 感 染 , 隔 离 从
福平单药治疗 A 分别在体外试验 4 、 内试验 b 8h 体
2 2 替 加环 素 联 合 多黏 菌 素 B 替 加 环 素 又 称 丁 .
缩小 突 变选 择窗 , 但作 用 弱于 两种抗 菌 药物联 合 , 由
此 推测 , 高 于 MI 在 C浓 度 的 抗 菌 药 物 压 力 下 , 变 突
甘 米诺 环素 , 即在 米诺环 素上 加上 了长 长 的侧 链 , 该 侧链 具 有两 大作用 , 一方 面 可增加 与靶 位结合 力 , 对 细菌核 糖体结 合 的紧密 程度 是其 它 四环 素类 药物 的
鲍曼不动杆菌治疗共识

应用前景和展望
01
拓展共识应用范围
在不断完善《鲍曼不动杆菌治疗共识》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更广泛
的领域,如烧伤、ICU等,为更多患者提供有效的诊疗方案。
02
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引入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不断完善和
提升《鲍曼不动杆菌治疗共识》的水平。
03
推动科研创新
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投入,开展针对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防治研
02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治疗现状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
1 2 3
天然耐药
鲍曼不动杆菌具有天然耐药性,对多种常用抗 菌药物表现为耐药。
获得性耐药
通过基因突变或外部环境因素影响,鲍曼不动 杆菌可能获得新的耐药基因,导致耐药性增强 。
耐药机制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主要包括药物外排泵 、药物靶点改变以及产生灭活酶等。
《鲍曼不动杆菌治疗共识》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共识概述 •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治疗现状 •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 临床案例分析 • 共识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01
共识概述
背景和目的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常见的医院感染病原菌,由于其多耐药 性,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为了规范鲍曼不动杆菌 的治疗,提高感染控制效果,降低耐药率,制定《鲍曼不动 杆菌治疗共识》至关重要。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如头孢菌素、青霉素类等,但对于耐药的鲍曼不 动杆菌感染治疗效果有限。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如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对多种耐药菌具有广 谱抗菌活性,可用于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
04
临床案例分析
案例一
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完整版本

土壤等医院外环境中分离出来。 ❖ 鲍曼不动杆菌不是一个到处存在的微生物,主要存在
于医院环境中。
Towner KJ. J Hosp Infect. 2009,73:355-363
鲍曼不动杆菌:机会致病菌
碳青霉烯耐药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
不动杆菌属( Acinetobacter spp.)
❖ 非发酵、革兰阴性菌 ❖ 至少有30多个基因种,
目前已命名的有18个 ❖ 鲍曼不动杆菌属于基因
种2
❖ A. calcoaceticus ❖ A. baumannii ❖ A. haemolyticus ❖ A. junii ❖ A. johnsonii ❖ A. lwoffii ❖ A. radioresistens ❖ A. ursingii ❖ A. schindleri ❖ A. parvus ❖ A. baylyi ❖ A. bouvetii ❖ A. towneri ❖ A. tandoii ❖ A. tjernbergiae ❖ A. gerneri ❖ A. beijerinckii ❖ A. gyllenbergii
株数
100 243 377 186 247 532 706 244 503 595 782 294 422 292
亚胺培南
耐药
敏感
50.0
48.0
33.3
62.9
63.1
35.8
47.0
43.8
61.9
38.1
62.7
36.7
67.5
32.1
12.3
87.7
46.8
53.0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

生存能力强
鲍曼不动杆菌可在干燥环 境中存活,并能在医疗器 械上形成生物膜,难以清 除。
感染易感性
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引起医 院获得性感染,特别是免 疫系统较弱的患者。
鲍曼不动杆菌的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
通过直接接触患者或接触 污染的环境传播。
医疗器械污染
医疗器械如呼吸机、导管 等在使用过程中可能被鲍 曼不动杆菌污染。
空气净化
使用空气净化器或定期开窗通风,以减少空气中的细菌数量。
垃圾处理
及时清理和处置医疗废物和感染性垃圾,防止交叉污染。
医疗设施的消毒和清洁
严格遵守消毒程序
按照医院或医疗机构的规定,对医疗器械、仪器和表面进 行定期消毒。
清洁和消毒医疗设备
在使用医疗设备之前,确保其已经过适当的清洁和消毒程 序。
隔离感染源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可能引发骨感染, 导致骨痛、骨折等症状。
心内膜炎
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可能引发心内膜炎, 导致心脏疾病和心脏瓣膜损伤。
03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诊断
初步诊断
临床表现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如发热、 咳嗽、呼吸困难等,医生可以对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做出初步诊断。
流行病学史
了解患者的生活环境、接触史和 旅行史,有助于医生判断是否为
02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症状
常见症状
发热
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后,患者通常 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能升高
至38℃以上。
咳嗽
咳嗽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常 见症状之一,通常为干咳,痰 液较少。
呼吸困难
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 状,尤其是在活动或躺下时。
胸痛
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可能导致胸 痛,通常在深呼吸或咳嗽时加
重症患者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困境与出路

《重症患者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困境与出路》。
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的病死率高达30%~70%,是ICU中导致重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多药耐药(MDR)阴性菌所致的严重感染明显增加,成为威胁重症患者的主要杀手。
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具有强大的获得性和克隆传播的能力,多重耐药、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呈世界性流行,甚至是爆发性流行,并且伴随着其耐药性的不断增强。
因其表现出高度的耐药性,我们可能面临着无药可治的局面,故本篇就其流行病学情况及其耐药发展趋势、耐药的机制及目前的治疗选择、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暴发的防控等问题介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面临的困境,探讨其可能的出路。
首先,我们复习一下鲍曼不动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鲍曼不动杆菌为革兰阴性球杆菌,短杆状,革兰氏染色不易脱色,常成对排列。
有荚膜、有菌毛,无芽孢、无鞭毛,无动力,严格需氧、非乳糖发酵、氧化酶阴性、过氧化氢酶阳性,无鞭毛无孢子。
属于假单胞菌目的莫拉菌科。
鲍曼不动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水等自然环境中,适合生活在15~40℃之间,最适合的温度为33-35℃,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但也可以存活在干燥、无生命的环境中,存活时间长达28d。
鲍曼不动杆菌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
鲍曼不动杆菌是人体的正常菌群,健康人皮肤常有低密度、短暂性菌落,喉、鼻、气管和肠道等部位菌落少见。
鲍曼不动杆菌菌落能吸附在人体上皮细胞和黏膜上,与塑料和金属表面接触后形成生物膜,从而引起导管有关的感染,医院环境中也存在鲍曼不动杆菌的污染,如床上用品、座椅、床架、桌子、各种用水用气管道,手接触的部分如门把、计算机键盘,都可能有菌落形成。
近年来,不动杆菌属在临床样本中的分离率逐年提高,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占80%~90%。
鲍曼不动杆菌是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 它广泛分布于医院环境中,鲍曼不动杆菌感染通常出现在住院病人,特别是ICU 患者,可引起呼吸机相关肺炎、尿路感染、败血症、创口感染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
儿童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与治疗的选择

baumannii,MDRAB)感染的暴发流 baumannii,PDRAB)感染在
。刘成军等u 0。对89例医
行"]。近年来MDRAB、XDRAB及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pan drug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全球各地的发生率明显上升。8
4.1
outbreal(of
碳青霉烯类
主要代表药物包括:亚胺培南/西司他
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alcoaceficus colo— nization and infection in closing the ICU
or all
丁、美罗培南、帕尼培南、多尼培南及比阿培南。尽管近年 来有关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报道很多,同时 缺乏临床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的支持,但碳青霉烯类药物 仍是治疗儿童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最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Ozdemir等¨…研究表明,PICU中的
rRNA甲基化酶导致几乎对所有氨基糖苷类耐药‘1“。 现在国内外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的相关形势非常严峻,
彬舒巴坦、哌拉西彬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73.6%、
76.5%、77.6%。
尤其是CRAB问题;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研发出一种能 有效治疗MDRAB的新药;因此严格控制院内感染是唯一 能降低鲍曼不动杆菌大规模传播的有效手段。 4鲍曼不动杆菌的药物治疗 最新的第43版《热病》对乙酸钙不动杆菌一鲍氏不动杆 菌复合群推荐的治疗方案:如果药敏试验是敏感的,首选亚 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或多尼培南。针对多重耐药菌 株:首选多黏菌素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或美罗培南(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terson DL, CID 2007; 45: 1179
常见糖非发酵菌 Non-fermenters
假单胞菌属
铜绿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
不动杆菌属
鲍曼不动杆菌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Definitions of MDR, XDR, PDR by Falagas
Definitions of PDR, XDR and MDR: 多重耐药 MDR (multidrug resistance): resistance ≥3 classes of antimicrobials 极度耐药 XDR (extensive drug resistance): resistance to all but 1 or 2 泛耐药 PDR (pandrug resistance): resistance to ALL
XDR is used for both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and common bacteria
The rapid increasing of bacterial resistance changes the definition such as MDR
Controversy of definitions between Paterson and Falagas in CID
Why PDR defined as resistant to all antimicrobials? The prefix “pan-” means “all” or “whole” Semantically, “extreme” (first used in the field of oncology/hematology) cannot be more inclusive than “pan-”
Quinolones: Ciprofloxacin, Levofloxacin
plus to:
Ticarcillin-clavulanate, Ampicillin-sulbactam Aminoglycosides including amikacin Tigecycline Polymyxins (colistin and polymyxin B)
There is no organization or association responsible for giving the definitions
Different definitions of PDR are made by different professional persons
23
革兰阴性菌中40%(12337/31002)为糖非发酵菌
(脑膜败血金黄杆菌 Chryseobacterium meningosepticum )
Percentage (%)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
OUTLINE
不动杆菌在临床分离菌中的比例 不动杆菌的耐药性问题 不动杆菌感染的抗菌治疗
Confusion of MDR, XDR, PDR definitions
The definitions of MDR, XDR, PDR are somewhat confusing:
Extreme Drug Resistance (XDR) for common GNB3
1. 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 2006; 55: 301
2. Falagas M, CID 2008; 46: 1121
3. Paterson DL, CID 2007; 45: 1179
窄食单胞菌属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产碱杆菌属
粪产碱杆菌 Alcaligenes faecalis
伯克霍尔德菌属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Burkholderia cepacia
黄杆菌属(金黄杆菌属)
脑膜败血黄杆菌 Flavobacterium meningosepticum
38 36 34 32 30 28 26 24 22 20
Year
上海地区糖非发酵菌 在革兰阴性杆菌比例的上升趋势
(Wang F, et al. Int J Antimicrob Agents 2003; 22: 444)
37
36
35 35
35
34 34
34
34
33
33
32
30 30
28
26 26 25
Falagas M, CID 2008; 46: 1121
Definition of XDR (Extreme Drug resistance) for GNB by Paterson
Lacking susceptibility to:
β-lactams: Cefepime, Ceftazidime, Imipenem, Meropenem, Piperacillin/tazobactam
Paterson D, CID 20difference of “X” in XDR
Extensive Drug Resistance (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 (XDR) for M. tuberculosis1 and common gramnegative bacilli2
Alfa Institute of Biomedical Sciences, Greece Tufts Univ. MA, USA
Univ.of Queensland Centre for Clinical Research, Australia
Falagas M, CID 2008; 46: 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