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治疗

合集下载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诊治和药物治疗方案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诊治和药物治疗方案

药物作用 靶位改变
➢ 拓扑异构酶gyrA、 parC基因突变导致 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耐药;
➢ armA等16S rRNA甲 基化酶导致几乎所有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 药;
药物到达作用靶 位量的减少
➢ 包括外膜孔蛋白通 透性的下降及外排 泵的过度表达。外 排泵高表达在鲍曼 不动杆菌多重耐药 中发挥重要作用。
剂量
➢推荐的多黏菌素E的 剂量为每天2.5~ 5mg/kg,分2~4次 静脉滴注;
不良反应
➢肾毒性及神经系统 不良反应发生率高, 对于老年人、肾功能 不全患者特别需要注 意肾功能的监测;
耐药性
➢多黏菌素E存在明显 的异质性耐药,常需 联合应用其他抗菌药 物。
常用治疗药物
4.替加环素
01
➢ 甘氨酰环素类抗菌药物的第一个 品种,甘氨酰环素类为四环素类 抗菌药物 米诺环素的衍生物;
2
国外常使用 氨苄西林/舒巴坦,国内 多使用 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鲍曼不动杆 菌感染;
3
对于一般感染, 舒巴坦的常用剂量不 超过4.0g/d;
4 对MDRAB、XDRAB、PDRAB感染国外推荐 可增加至6.0g/d,甚至8.0g/d,分3~4次给 药。肾功能减退患者,需调整给药剂量。
常用治疗药物
鲍曼不动杆菌具有在体外 长期存活能力,易造成克 隆播散。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危险因素
长时间住院 入住监护室 接受机械通气
侵入性操作 抗菌药物暴露 严重基础疾病
PART 耐药机制
TWO
耐药机制
产生抗菌药物 灭活酶
①β内酰胺酶: ➢ 最主要的是D组的
OXA-23酶 ➢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 头孢菌素酶(AmpC) ➢ B类的金属β-内酰胺酶; ②氨基糖苷类修饰酶

鲍曼不动杆菌治疗共识

鲍曼不动杆菌治疗共识
在文献调研和专家讨论的基础上,形成了初步的共识草案 。经过多次修订和完善,最终形成了目前的《鲍曼不动杆 菌治疗共识》。
共识的主要内容
01
02
03
04
05
共识主要内容包括以下 几个方面
诊断:对鲍曼不动杆菌 感染的诊断提出了具体 的要求和建议,包括病 原菌的检测、药敏试验 、感染源的查找等。
治疗:针对不同类型和 程度的鲍曼不动杆菌感 染,提出了具体的治疗 建议和方案,包括抗生 素的选择、给药途径和 剂量、联合用药等。
《鲍曼不动杆菌治疗共识 》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共识概述 •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治疗现状 •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 未来展望与挑战 • 参考文献
01
共识概述
背景和目的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常见的医院感染病原菌,由于其多耐药 性,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为了规范鲍曼不动杆菌 的治疗,提高感染控制效果,降低耐药率,制定了本共识。
感染控制杂志, 2021, 20(1): 1-6.
03
参考文献3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马明远, 赵红梅, 王丽娟. 中国实
用内科杂志, 2020, 40(11): 1083-1088.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新药研发及治疗进展
新药研发
针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问题,新药研发是未来的重要方 向,目前已有一些新型抗生素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治疗进展
随着对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机制的深入了解,针对其感染途径 和机制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探索中,有望在未来取得突破。
提高感染控制意识和加强合作
公众意识
提高公众对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认知和意识,加强预防和控制措施的宣传和 教育。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研究及感染治疗控制方面的新进展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研究及感染治疗控制方面的新进展

中国卫生产业193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研究及感染治疗控制方面的新进展邝咏云云南楚雄州人民医院,云南楚雄 675000[摘要] 鲍曼不动杆菌是临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分布在自然和医院环境中,它有极强环境适应能力和获得外源性耐药基因的能力,易在医院内引起暴发流行。

近年来,多重耐药及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医院感染增多,可引起呼吸道相关性肺炎、尿路感染、菌血症等,由于临床治疗困难,引起了广泛关注。

泛耐药菌株几乎无药可治,病死率极高,因此它们被称为21世纪革兰阴性杆菌中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 R SA )”[1]引起广泛关注。

本文主要就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流行情况、耐药机制研究及临床感染治疗控制方面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临床治疗;医院感染[中图分类号] R5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3)10(c)-0193-02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近年来的感染在增多,且其耐药性日益严重,已引起临床和微生物学者的严重关注。

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也可引发败血症、泌尿系感染、继发性脑膜炎等。

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的环境中分布很广且可长期存活,对危重患者和CCU 及ICU 中的患者威胁很大,也将此类感染称做IC U 获得性感染。

国内耐碳青霉稀类的鲍曼不动杆菌发展很快,在最近发现的“多重耐药”与“耐碳青霉烯类”的鲍曼不动杆菌(M DR A B )和(CR A B ),在我国内地很多地方均已出现,所以要引起高度警惕,并要及时采取重要措施。

1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流行现状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 DR A B ),通常指的是对抗绿脓的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抗生素复合制剂、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五类抗菌药物中三类以上耐药的菌株,泛耐药菌株鲍曼不动杆菌(PDR A B )通常指对以上抗菌药物均耐药的菌株[2]。

目前,我国临床分离的M D R A B 和P D R A B 有逐年上升趋势,根据2010年中国耐药监测网数据[3]显示,鲍曼不动杆菌位于临床分离阴性菌的第三位,5523株不动杆菌属(鲍曼不动杆菌占89.6%)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为57.1%和58.3%,其中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从2009年17.0%升到21.4%。

鲍曼不动杆菌治疗共识

鲍曼不动杆菌治疗共识

应用前景和展望
01
拓展共识应用范围
在不断完善《鲍曼不动杆菌治疗共识》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更广泛
的领域,如烧伤、ICU等,为更多患者提供有效的诊疗方案。
02
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引入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不断完善和
提升《鲍曼不动杆菌治疗共识》的水平。
03
推动科研创新
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投入,开展针对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防治研
02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治疗现状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
1 2 3
天然耐药
鲍曼不动杆菌具有天然耐药性,对多种常用抗 菌药物表现为耐药。
获得性耐药
通过基因突变或外部环境因素影响,鲍曼不动 杆菌可能获得新的耐药基因,导致耐药性增强 。
耐药机制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主要包括药物外排泵 、药物靶点改变以及产生灭活酶等。
《鲍曼不动杆菌治疗共识》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共识概述 •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治疗现状 •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 临床案例分析 • 共识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01
共识概述
背景和目的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常见的医院感染病原菌,由于其多耐药 性,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为了规范鲍曼不动杆菌 的治疗,提高感染控制效果,降低耐药率,制定《鲍曼不动 杆菌治疗共识》至关重要。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如头孢菌素、青霉素类等,但对于耐药的鲍曼不 动杆菌感染治疗效果有限。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如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对多种耐药菌具有广 谱抗菌活性,可用于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
04
临床案例分析
案例一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治疗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治疗
最 主 要 的 是 D 组 的 OXA-23 酶 , 部 分 菌 株 还 携 带 超 广 谱 β- 内 酰 胺 酶 (ESBLs)、头孢菌素酶(AmpC)和B类的金属β-内酰胺酶
②氨基糖苷类修饰酶。
各种修饰酶的底物不同,可导致一种和几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
(2)药物作用靶位改变:
拓扑异构酶gyrA、parC基因突变导致的喹诺 酮类抗菌药物耐药;
β内酰胺酶抑制剂舒巴坦对不动杆菌属细菌 具抗菌作用,故含舒巴坦的复合制剂对不 动杆菌具良好的抗菌活性。
• 头孢哌酮 • 氨苄西林
/舒巴坦
/舒巴坦
1
2
• 舒巴坦
3
临床应用的品种有:亚胺培南、美罗培南、 帕尼培南及比阿培南,可用于敏感菌所致 的各类感染,或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广泛 耐药以及全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
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剂量常需1.0g Q8h或1.0g Q6h。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美罗培南剂量可增至2.0g Q8h。
分为多黏菌素B及多黏菌素E(colistin,黏菌 素),临床应用的多为多黏菌素E。可用于广 泛耐药以及全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
该类药物的肾毒性及神经系 统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对于 老年人、肾功能不全患者特 别需要注意肾功能的监测。
菌感染
(4)全耐药 鲍曼不动杆菌
感染
根据药敏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 林/舒巴坦或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可联合 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或氟喹诺酮类抗菌 药物等。
①以舒巴坦或含舒巴坦的复合制剂为基础: 联合米诺环素(或多两环素)、多黏菌素E、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等;
②以多黏菌素E为基础:联合含舒巴坦的复 合制剂(或舒巴坦)、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指对目前所能获得的潜在有抗不动杆菌活性 的抗菌药物均耐药的菌株。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治疗及护理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治疗及护理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治疗及护理
刀客特万
目录
01 鲍 曼 不 动 杆 菌 感 染 的 特 点 02 鲍 曼 不 动 杆 菌 感 染 的 治 疗 03 鲍 曼 不 动 杆 菌 感 染 的 护 理
鲍曼不动杆菌感 染的特点
感染原因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免疫力低下: 患者自身免疫 力低下,容易 受到细菌感染
谢谢
环境因素:医 院、养老院等 场所,容易滋 生细菌,导致 感染
细菌传播:通 过接触、空气 等途径,细菌 传播至患者体 内
抗生素滥用: 长期使用抗生 素,导致细菌 产生耐药性, 增加感染风险
感染症状
01
发热:体温升高, 可能伴有寒战、
头痛等症状
02
咳嗽:干咳、咳 痰,可能伴有胸 痛、呼吸困难等
症状
03
接受过抗生素治疗 的患者:抗生素治 疗可能导致肠道菌 群失调,从而增加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
的风险
鲍曼不动杆菌感 染的治疗
药物治疗
1
抗生素:如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
2
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伊曲康唑等
3
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等
4
免疫调节剂: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
5
辅助治疗药物:如维生素、矿物质等
01
物理治疗:如 按摩、热敷等, 缓解患者不适
03
02
心理护理:关 注患者心理状 况,减轻心理 压力
04
康复训练:根据 患者病情,制定 康复计划,帮助 患者恢复健康
鲍曼不动杆菌感 染的护理
饮食护理
饮食原则:清淡、易消 化、营养丰富
A
避免刺激性食物:辛辣、 油腻、生冷等

重症患者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困境与出路

重症患者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困境与出路

《重症患者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困境与出路》。

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的病死率高达30%~70%,是ICU中导致重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多药耐药(MDR)阴性菌所致的严重感染明显增加,成为威胁重症患者的主要杀手。

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具有强大的获得性和克隆传播的能力,多重耐药、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呈世界性流行,甚至是爆发性流行,并且伴随着其耐药性的不断增强。

因其表现出高度的耐药性,我们可能面临着无药可治的局面,故本篇就其流行病学情况及其耐药发展趋势、耐药的机制及目前的治疗选择、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暴发的防控等问题介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面临的困境,探讨其可能的出路。

首先,我们复习一下鲍曼不动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鲍曼不动杆菌为革兰阴性球杆菌,短杆状,革兰氏染色不易脱色,常成对排列。

有荚膜、有菌毛,无芽孢、无鞭毛,无动力,严格需氧、非乳糖发酵、氧化酶阴性、过氧化氢酶阳性,无鞭毛无孢子。

属于假单胞菌目的莫拉菌科。

鲍曼不动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水等自然环境中,适合生活在15~40℃之间,最适合的温度为33-35℃,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但也可以存活在干燥、无生命的环境中,存活时间长达28d。

鲍曼不动杆菌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

鲍曼不动杆菌是人体的正常菌群,健康人皮肤常有低密度、短暂性菌落,喉、鼻、气管和肠道等部位菌落少见。

鲍曼不动杆菌菌落能吸附在人体上皮细胞和黏膜上,与塑料和金属表面接触后形成生物膜,从而引起导管有关的感染,医院环境中也存在鲍曼不动杆菌的污染,如床上用品、座椅、床架、桌子、各种用水用气管道,手接触的部分如门把、计算机键盘,都可能有菌落形成。

近年来,不动杆菌属在临床样本中的分离率逐年提高,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占80%~90%。

鲍曼不动杆菌是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 它广泛分布于医院环境中,鲍曼不动杆菌感染通常出现在住院病人,特别是ICU 患者,可引起呼吸机相关肺炎、尿路感染、败血症、创口感染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

儿童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与治疗的选择

儿童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与治疗的选择
1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感染的暴发流 baumannii,PDRAB)感染在
。刘成军等u 0。对89例医
行"]。近年来MDRAB、XDRAB及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pan drug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全球各地的发生率明显上升。8
4.1
outbreal(of
碳青霉烯类
主要代表药物包括:亚胺培南/西司他
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alcoaceficus colo— nization and infection in closing the ICU
or all
丁、美罗培南、帕尼培南、多尼培南及比阿培南。尽管近年 来有关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报道很多,同时 缺乏临床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的支持,但碳青霉烯类药物 仍是治疗儿童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最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Ozdemir等¨…研究表明,PICU中的
rRNA甲基化酶导致几乎对所有氨基糖苷类耐药‘1“。 现在国内外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的相关形势非常严峻,
彬舒巴坦、哌拉西彬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73.6%、
76.5%、77.6%。
尤其是CRAB问题;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研发出一种能 有效治疗MDRAB的新药;因此严格控制院内感染是唯一 能降低鲍曼不动杆菌大规模传播的有效手段。 4鲍曼不动杆菌的药物治疗 最新的第43版《热病》对乙酸钙不动杆菌一鲍氏不动杆 菌复合群推荐的治疗方案:如果药敏试验是敏感的,首选亚 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或多尼培南。针对多重耐药菌 株:首选多黏菌素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或美罗培南(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剂量常需1.0g Q8h或1.0g Q6h。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美罗培南剂量可增至2.0g Q8h。
分为多黏菌素B及多黏菌素E(colistin,黏菌 素),临床应用的多为多黏菌素E。可用于广 泛耐药以及全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
该类药物的肾毒性及神经系 统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对于 老年人、肾功能不全患者特 别需要注意肾功能的监测。
最 主 要 的 是 D 组 的 OXA-23 酶 , 部 分 菌 株 还 携 带 超 广 谱 β- 内 酰 胺 酶 (ESBLs)、头孢菌素酶(AmpC)和B类的金属β-内酰胺酶
②氨基糖苷类修饰酶。
各种修饰酶的底物不同,可导致一种和几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
(2)药物作用靶位改变:
拓扑异构酶gyrA、parC基因突变导致的喹诺 酮类抗菌药物耐药;
annA等16S rRNA甲基化酶导致几乎所有氨基 糖苷类抗生素耐药。
(3)药物到达作用靶位量的减少: 外膜孔蛋白通透性的下降及外排泵的过度
表达。
鲍曼不动杆菌基因组显示 ,其富含外排泵基因,外排泵 高表达在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 药中发挥重要作用
感染治疗常用 抗(1菌)药舒:巴坦及含舒巴坦的β内酰胺类抗 生素的复合制剂; (2)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③以替加环素为基础:联合含舒巴坦的复 合制剂(或舒巴坦)、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多 黏菌素E、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氨基糖苷类 抗生素。
需通过联合药敏试验筛选有效的抗菌药物 联合治疗方案。
鲍曼不动杆菌易对多黏菌素异质性耐药, 但异质性耐药菌株可部分恢复对其他抗菌 药物的敏感性,因此多黏菌素联合β内酰胺 类抗生素或替加环素是可供选择的方案。
(3)多黏菌素类抗生素;
(4)替加环素;
(5)四环素类抗菌药物;
(6)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β内酰胺酶抑制剂舒巴坦对不动杆菌属细菌 具抗菌作用,故含舒巴坦的复合制剂对不 动杆菌具良好的抗菌活性。
• 头孢哌 酮/舒巴 坦
1
• 氨苄西 林/舒巴 坦
2
• 舒巴坦 3
临床应用的品种有:亚胺培南、美罗培南、 帕尼培南及比阿培南,可用于敏感菌所致 的各类感染,或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广泛 耐药以及全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
In broad terms, heteroresistance is defined as resistance to certain antibiotics expressed by a subset of a microbial population that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o be susceptible to these antibiotics according to traditional invitro susceptibility testing.
指对目前所能获得的潜在有抗不动杆菌活性 的抗菌药物均耐药的菌株。
严重基 础疾病
抗菌药 物暴露
长时间 住院
侵入性 操作
入住监 护室
接受机 械通气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最 常见的部位是肺部, 是医院获得性肺炎 (HAP)、尤其是呼吸 机相关肺炎(VAP)重 要的致病菌。
(1)产生抗菌药物灭活酶: ①β内酰胺酶;
米诺环素片剂或多西环素针剂100mg Q12h
多与其他抗菌药物联合治疗敏感鲍曼不动 杆菌感染。
国内常用0.6 g QD静脉滴注给药,对于严重 感染且肾功能正常者,可加量至0.8 g QD给 药。(阿米卡星或异帕米星)
(1)非多重 耐药鲍曼不
动杆菌感染
(2)多重耐 药鲍曼不动
杆菌感染
(3)广泛耐 药鲍曼不动
1、鲍曼不动杆菌 2、感染危险因素 3、耐药机制 4、感染治疗与抗生素选择
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 为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 界,属于条件致病菌。该菌是医院感染的 重要病原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也可 引发菌血症、泌尿系感染、继发性脑膜炎、 手术部位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
甘氨酰环素类抗菌药物。
对多重耐药和广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有一定 抗菌活性,早期研究发现其对全球分离的碳青 霉mg烯/L类。抗生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MIC90为2
用法:常用给药方案为首剂100 mg,之后50 mg Q12 h 静脉滴注。 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
美国FDA批准米诺环素针剂用于敏感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给药方 案为米诺环素100 mg Q12h,静脉滴 注。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对抗假单胞菌头孢菌素、抗假单胞菌碳青 霉烯类抗生素、含有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 合制剂、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氨基糖苷 类抗菌药物这五中抗菌药物中至少三种耐 药的菌株。
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仅对1或2种潜在有抗不动杆菌活性的药物 (主要指替加环素和多粘菌素)敏感的菌 株;
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杆菌感染
(4)全耐药 鲍曼不动杆
菌感染
根据药敏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 林/舒巴坦或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可联合 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或氟喹诺酮类抗菌 药物等。
①以舒巴坦或含舒巴坦的复合制剂为基础: 联合米诺环素(或多两环素)、多黏菌素E、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等;
②以多黏菌素E为基础:联合含舒巴坦的复 合制剂(或舒巴坦)、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