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相关知识

合集下载

鲍曼不动杆菌专家共识

鲍曼不动杆菌专家共识

鲍曼不动杆菌专家共识引言鲍曼不动杆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是一种罕见但具有高度致病性的细菌,引起的疾病被称为巴氏杆菌病(Melioidosis)。

这种疾病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普遍存在,并且近年来出现了全球性扩散的趋势。

为了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的管理和控制,国际上一些专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形成了以下的专家共识。

一、鲍曼不动杆菌的基本特征•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属于土壤杆菌科(Burkholderiaceae)。

•其细胞形态为短杆状或直杆状,具有某些生物学特征,如荚膜的存在。

•鲍曼不动杆菌喜欢生长在湿度适中、含有机质的土壤中,特别是在稻田、蔗田等地。

•它是一种兼性厌氧菌,可以在氧气缺乏的环境下生存和繁殖。

二、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疾病•巴氏杆菌病(Melioidosis)是由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严重感染性疾病。

患者可表现为肺炎、败血症、脓毒症、心内膜炎等症状。

•巴氏杆菌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皮肤划伤、呼吸道进入人体。

•巴氏杆菌病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有较高的发病率,但近年来也在非热带地区报告了越来越多的病例。

三、鲍曼不动杆菌的防控措施1. 个人防护•对于有可能接触鲍曼不动杆菌的人群,如农民、实验人员等,应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等,避免直接接触。

•在进入疑似鲍曼不动杆菌暴露区域后,应注意及时洗手和清洁工作场所,避免细菌的传播和扩散。

2. 环境控制•确保水质卫生,特别是稻田、蔗田等农田的灌溉水或水源。

•加强农田管理,控制土壤湿度,避免造成细菌繁殖的有利条件。

•对于疫区或高风险区域,可采取灭菌措施,如喷洒杀菌剂等。

3. 医疗防控•对于确诊或疑似巴氏杆菌病患者,应尽快转入隔离区进行治疗,避免细菌在医院内传播。

•医疗机构应加强感染控制措施,如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诊疗区域的隔离等,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四、鲍曼不动杆菌的治疗和研究进展•目前,针对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主要是抗生素治疗,如氟喹诺酮类药物、β-内酰胺类药物等。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诊治和药物治疗方案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诊治和药物治疗方案

药物作用 靶位改变
➢ 拓扑异构酶gyrA、 parC基因突变导致 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耐药;
➢ armA等16S rRNA甲 基化酶导致几乎所有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 药;
药物到达作用靶 位量的减少
➢ 包括外膜孔蛋白通 透性的下降及外排 泵的过度表达。外 排泵高表达在鲍曼 不动杆菌多重耐药 中发挥重要作用。
剂量
➢推荐的多黏菌素E的 剂量为每天2.5~ 5mg/kg,分2~4次 静脉滴注;
不良反应
➢肾毒性及神经系统 不良反应发生率高, 对于老年人、肾功能 不全患者特别需要注 意肾功能的监测;
耐药性
➢多黏菌素E存在明显 的异质性耐药,常需 联合应用其他抗菌药 物。
常用治疗药物
4.替加环素
01
➢ 甘氨酰环素类抗菌药物的第一个 品种,甘氨酰环素类为四环素类 抗菌药物 米诺环素的衍生物;
2
国外常使用 氨苄西林/舒巴坦,国内 多使用 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鲍曼不动杆 菌感染;
3
对于一般感染, 舒巴坦的常用剂量不 超过4.0g/d;
4 对MDRAB、XDRAB、PDRAB感染国外推荐 可增加至6.0g/d,甚至8.0g/d,分3~4次给 药。肾功能减退患者,需调整给药剂量。
常用治疗药物
鲍曼不动杆菌具有在体外 长期存活能力,易造成克 隆播散。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危险因素
长时间住院 入住监护室 接受机械通气
侵入性操作 抗菌药物暴露 严重基础疾病
PART 耐药机制
TWO
耐药机制
产生抗菌药物 灭活酶
①β内酰胺酶: ➢ 最主要的是D组的
OXA-23酶 ➢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 头孢菌素酶(AmpC) ➢ B类的金属β-内酰胺酶; ②氨基糖苷类修饰酶

鲍曼不动杆菌的基本知识与检测方法

鲍曼不动杆菌的基本知识与检测方法

鲍曼不动杆菌的基本知识与检测方法
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属于不动杆菌属。

它是一种在医院和医疗机构中常见的病原体,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因此治疗起来比较困难。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基本知识与检测方法对于防控其传播和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

鲍曼不动杆菌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例如通过手、医疗设备、环境等。

该细菌可在皮肤、呼吸道、泌尿道等部位引起感染,导致肺炎、泌尿道感染、伤口感染等多种疾病。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患者通常病情较重,需要长时间住院治疗,增加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为了有效地控制鲍曼不动杆菌的传播和感染,需要对医务人员、患者和环境进行监测。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细菌培养、生化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等。

其中,细菌培养是确诊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金标准,可以通过采集痰液、血液、尿液等标本进行培养。

生化鉴定可以通过对细菌的生理特征进行分析,确定其属、种和亚种等分类信息。

药物敏感性试验可以指导医生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在检测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交叉感染和环境污染。

实验室工作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个人防护措施,如戴口罩、手套、护目镜等。

实验结束后需要对实验室进行彻底消毒,并按照医疗废物处理相关规定对废弃物进行处置。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难以治疗的病原体,加强对其基本知识与检测方
法的认识和掌握,有利于预防和控制其传播,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的健康水平。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和防控培训课件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和防控培训课件
实施接触隔离:MDRAB感染或定植患者应当单间安置,无条 件单间时相同致病菌感染的患者同室安置,或与感染多重耐药 鲍曼不动杆菌风险低的患者同室安置,仍不能达到时至少对患 者明确标识,床旁隔离。
加强环境清洁与消毒:正规培训保洁员、采用合格的消毒/灭 菌剂、采用有效的消毒方案和核查表是管理的关键环节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联合用药,尤其对XDRAB或PDRAB的感染 通常需要较大剂量 疗程常需要较长 根据不同感染部位选用组织浓度高的药物 肝、肾功能异常、老年人根据化验结果调整剂量 混合感染时需结合临床覆盖其他感染菌 需临床给予支持治疗和良好的护理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和防控
▪ 广州医学院一附院 ▪ 上海市儿童医院 ▪ 重庆医大一附院 ▪ 甘肃省人民医院 ▪ 新疆医大一附院 ▪ 安徽医科大学一附院 ▪ 昆明医学院一附院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和防控
8
CHINET耐药监测革兰阴性菌菌种分布
细菌 大肠埃希菌 克雷伯菌属 不动杆菌属 铜绿假单胞菌 肠杆菌属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变形杆菌属 流感嗜血杆菌 沙雷菌属 其他假单胞菌 其他嗜血杆菌 沙门菌属 柠檬酸杆菌属 伯克霍尔德菌属 莫拉菌属 合计
▪ 除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外,其余抗菌药的耐药率均>50% ▪ 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接近60%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和防控
15
2010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网数据
不同科室中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和防控
17
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机 制
产生抗菌药物灭活酶:β-内酰胺酶(主要是D组的 OXA-23酶,部分携带ESBLs、AmpC和B类的金属 β-内酰胺酶),氨基糖苷类修饰酶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 和防控

鲍曼不动杆菌

鲍曼不动杆菌

鲍曼不动杆菌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鲍曼不动杆菌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对于确诊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人,应尽量安置在隔离房间,实施床旁隔离,各项治疗、护理尽可能集中进行,操作前后严格洗手.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传播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因此,在执行侵入性操作前,护理抵抗力低下的病人或新生儿、接触伤口前后,接触粘膜、血液、体液、分泌物或处理污染物后应严格洗手,以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对有介入性检查治疗的病人,应掌握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加强病人的日常护理管理工作.对呼吸道治疗器械及各类侵入性管道如呼吸机的螺纹管、吸氧面罩、吸痰管、雾化设施、导尿管等严格清洗消毒并保持干燥,避免污染.原则上采用高压灭菌法消毒;对不耐高温、高压的材料,首选环氧乙烷灭菌;不耐高温、高压但耐湿的物品可采用高效化学消毒剂消毒.消耗性物品一次性使用.护士在使用前一定要检查物品包装袋的严密性,并查看物品的使用有效期,一旦发现或怀疑污染,或超过有效期,不得使用.2.保持医院环境清洁搞好环境卫生对预防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非常重要.医院环境清洁工作必须制度化,每天至少湿式清扫1次;加强容易忽视部位的清洁,如床头柜、电话机、门把手、病历、水龙头等;使用的清洁工具要洗涤,用后要洗净晾干.定期进行病房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必要时使用动态空气消毒机洁净空气.加强参观人员、探陪人员的管理,严格参观、探视制度,集中探视时间,控制探视,尽量减少室内过多人员流动,以免污染病室空气或带入过多病原体.3.鲍曼不动杆菌传播途径:空气传播,接触传播,自体易位或原位感染,通过接触人员的手,患者洗漱用品,物表传染,对湿热,紫外线,各种消毒剂有较强的抵抗力,加强接触人员的手消毒,有效氯浓度≥500mg/L,作用30秒,具有有效杀灭作用.生活垃圾及医疗垃圾均需喷洒含氯制剂后双层包装后外标示进行处理,采用高温及酸处理的方式,床单位含氯制剂擦拭,地面含氯制剂湿拖,拖把及抹布均单独使用,重视空气消毒.过氧乙酸及洗必泰效果最好.绿脓杆菌环境护理:为避免感染及防止交叉感染,将患者安排在单人房间,减少人员流动,减少探视;病室桌面、地面每天1次用消毒液消毒,每天2次开窗通风,每次30min,房间每天2次紫外线消毒,每次30min;床单、被褥、病号服每天至少更换一次,更换后用物按特殊感染衣物处理.伤口分泌物及用品集中消毒处理,器械专用,用高压灭菌处理,不能则采用2%戊二醛浸泡6小时灭菌处理.环境用%过氧乙酸或500--1000mg/L含氯制剂喷洒或擦拭消毒.严格控制交叉感染:由于绿脓杆菌主要为接触传染,它可通过患者的分泌物,血液,创面敷料和医务人员操作的手传播.一旦疑有或确诊绿脓杆菌感染,即行床边隔离,或将绿脓杆菌感染患者安排一室,患者换药后的敷料放置在贴标签的垃圾袋,送至医院垃圾处理处焚烧.患者的衣服,被单等也应放置专用的黑色塑料袋中送被服问消毒,清洗.工作人员接触每例病人要穿隔离衣或塑料围裙,戴于套.接触过绿脓杆菌町疑污染或污染物品的手均须肥皂水流水洗手两遍后再操作别的病人.每一例病人设立单独的空间,病室空气每天早晚紫外线消毒两次,每次60,并放除湿机除湿,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40~50.患者的床柜,床档每天用%过氧乙酸擦拭二次,病室地板用%过氧乙酸或1:200施康消毒液早,中,晚拖地三遍.所有床上用品都专人专用,敷料应一次性使用后销毁.作好深静脉置管护理,每天用碘酒,酒精消毒静脉置管处并更换灭菌塑料薄膜,留置时间不超过5天,拔管后做好静脉导管培养.一旦局部有绿脓杆菌感染,应禁止行各种侵入性检查和治疗.。

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解读

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解读
复方磺胺甲噁唑 哌拉西林 氨苄西林
抗菌药物
➢ 除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外,其余抗菌药的耐药率均>50% ➢ 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接近60%
2023/12/25
26
2005-2010年上海XX医院 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变化
18.6% 41.9% 32.2% 44% 59.3% 68.1%
2023诊/12/2治5 与防控的宝贵经验。
9
一、概述:共识目的和意义
2023/12/25
10
具抗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5+1+2类药物
• 抗假单胞菌头孢菌素
• 抗假单胞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 含有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包括哌拉 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 舒巴坦)
•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4.汪复等.2008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9;9(5):321-329 5.汪复等.2009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0;10(5):325-334 6.汪复等.2010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未发表)
不动杆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
•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 四环素
• 替加环素
• 多黏菌素
2023/12/25
11
•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
• 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Extensively Drug Resistant A. baumannii,XDRAB
日本某医院46人感染超级细菌“多重 耐药鲍曼不动杆菌”,9人死亡
• 2010年09月06日据日本媒体近日披露,有46名患者在日 本帝京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住院期间感染了几乎可以抵 抗所有抗生素的超级细菌——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其中9名患者的死亡因感染此种病菌所致。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及护理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及护理

次选药物:头孢菌 素类、青霉素类、 大环内酯类
联合用药:根据病 情和药物敏感性选 择两种或两种以上 药物联合使用
药物剂量和疗程: 根据病情和药物敏 感性调整药物剂量 和疗程,避免过度 使用和滥用药物
药物不良反应:注 意药物不良反应, 及时采取措施应对 和处理
治疗方案
抗菌药物治疗: 选择敏感抗生素, 如头孢他啶、亚 胺培南等
加强室内通风, 保持空气流通, 降低感染风险
避免与感染患 者密切接触, 减少感染机会
提高自身免疫 力,加强锻炼, 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
出现感染症状 时,及时就医, 并遵循医嘱进 行治疗和护理
专科护理
01
预防感染:保持环境清洁,加强
手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02
呼吸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预
03
营养支持:提供高蛋白、高热量、
防呼吸衰竭
高维生素饮食,增强免疫力
04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05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心理状况,
预防压疮
提供心理支持,减轻焦虑和恐惧
健康教育
保持良好的个 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避免 交叉感染
手术治疗:对于 严重感染患者, 可考虑手术治疗
支持治疗:保持 患者水、电解质 平衡,预防并发 症
护理措施:保持 患者皮肤清洁, 预防压疮等并发 症
心理护理:关注 患者心理状况, 给予心理支持与 疏导
药物剂量和疗程
01
药物选择:根据病情和患者情况选择 合适的药物
02
剂量:根据患者体重、年龄等因素确 定药物剂量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发热、咳嗽、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咳痰等呼吸道症状
痰培养等
影像学检查:X光片、 CT等

鲍曼不动杆菌

鲍曼不动杆菌

Β-内酰胺酶:以蛋白次序分为A、B、C、D四类 A类酶为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B类为金属酶、C类为头孢菌素酶AmpC酶 、 D类为苯唑西林酶(OXA酶) 其中D类OXA-23型是造成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品耐药主要基因型 国内外都有报道 外膜蛋白CarO缺失介导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性。 年阿根廷学者报道
• 其它还有膜通透性改变 • 及药品主动外排作用
鲍曼不动4杆/2菌1/2024
第20页
可移动遗传元件参加耐药基因传递
整合子等耐药基因转移单元参加机制
➢ 整合子是细菌基因组存在可移动遗传物质,可将许多耐药 基因整合在一起,由DNA和质粒介导,以接合方式在细 菌间传递,甚至是稳定传代,从而形成细菌多重耐药性。
几乎各类抗生素耐药表型及基因型都在鲍 曼不动杆菌上有所表现
1、耐药酶或称药品灭活酶产生 2、外膜蛋白降低缺失或突变 3、药品外排泵形成 4、药品作用靶位改变或受到保护 5、可移动遗传元件参加耐药基因传递
1、凌保东.鲍曼不动杆菌抗生素多重耐药性:耐药机制与感染治疗对策[J].中国抗生素杂志,.35
备注
该类药品肾毒性及神经系 统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对于 老年人、肾功效不全患者特 别需要注意肾功效监测.另 外,多黏菌素E存在显著异 质性耐药,需联合应用其 他抗菌药品。
近期各地汇报敏感性差异 大,耐药菌株呈增加趋势, 需依据药敏结果选取。由 于其组织分布广泛,血药浓 度、脑脊液浓低,需与其 他抗菌药品联合应用。
鲍曼不动4杆/2菌1/2024
第15页
第16页
鲍曼不动杆菌对惯用抗菌药品耐药情况
复方新诺明 左氧氟沙星 环丙沙星 妥布霉素 庆大霉素 阿米卡星 亚胺培南 头孢吡肟 头孢曲松 头孢他啶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氨苄西林/舒巴坦 哌拉西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相关知识
鲍曼不动杆菌
具有强大的获得耐药性和克隆传播的能力,多重耐药、广泛耐药、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呈世界性流行,已成为我国院内感染最重要的病原菌之一。

鲍曼不动杆菌是条件致病菌,广泛分布于医院环境,易在住院患者皮肤、结膜、口腔、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等部位定植。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MDRAB)
是指对下列五类抗菌药物中至少三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菌株,包括: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含有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包括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Extensively Drug Resistant A. baumannii,XDRAB)
是指仅对1~2种对其感染治疗有效的抗菌药物(主要是替加环素和/或多粘菌素)敏感的菌株;
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an Drug Resistant A. baumannii,PDRAB)
则指对目前所能获得的潜在有抗不动杆菌活性的抗菌药物(包括多粘菌素、替加环素)均耐药的菌株。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抗菌治疗原则
应综合考虑感染病原菌的敏感性、感染部位及严重程度、患者病理生理状况和抗菌药物的作用特点。

主要原则有:①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达50%或以上,经验选用抗菌药物困难,故应尽量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药物;②联合用药,特别是对于XDRAB或PDRAB感染常需联合用药;
③通常需用较大剂量;④疗程常需较长;⑤根据不同感染部位选择组织浓度高的药物,并根据PK/PD理论制定合适的给药方案;⑥肝、肾功能异常者、老年人,抗菌药物的剂量应根据血清肌酐清除率及肝功能情况作适当调整;
⑦混合感染比例高,常需结合临床覆盖其他感染菌;⑧常需结合临床给予支持治疗和良好的护理。

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常用抗菌药物
1. 舒巴坦及含舒巴坦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复合制剂:因β内酰胺酶抑制剂舒巴坦对不动杆菌属细菌具抗菌作用,故含舒巴坦的复合制剂对不动杆菌具良好的抗菌活性,国际上常使用氨苄西林/舒巴坦,国内多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

对于一般感染,舒巴坦的常用剂量不超过4.0g/天,对MDRAB、XDRAB、PDRAB感染国外推荐可增加至6.0g/天,甚至8.0g/天,分3-4次给药。

肾功能减退患者,需调整给药剂量。

1)头孢哌酮/舒巴坦:常用剂量为3.0g(头孢哌酮2.0g+舒巴坦1.0g)q8h或q6h,静脉滴注。

对于严重感染者可根据药敏结果与米诺环素、阿米卡星等药物联合用药。

2)氨苄西林/舒巴坦:给药剂量为3.0g q6h,静脉滴注。

3)舒巴坦:可与其他类别药物联合用于治疗XDRAB、PDRAB引起的感染。

2.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临床应用的品种有: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及比阿培南,可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各类感染,或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XDRAB或PDRAB感染。

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剂量常需1.0g q8h或1.0g q6h,静脉滴注。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治疗时,美罗培南剂量可增至2.0 q8h。

PK/PD研究显示,对于一些敏感性下降的菌株(MIC 4~16mg/L),通过增加给药次数、加大给药剂量、延长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静脉滴注时间如每次静滴时间延长至2~3h,可使血药浓度高于MIC的时间(T>MIC)延长,部分感染病例有效,但目前尚缺乏大规模临床研究。

3. 多粘菌素类抗生素:分为多粘菌素B及多粘菌素E(黏菌素),临床应用的多为多粘菌素E。

可用于XDRAB、
PDRAB感染的治疗。

国际上推荐的多粘菌素E的剂量为每天2.5mg/kg~5mg/kg或每天200万U~400万U(100万U 相当于多粘菌素E甲磺酸盐80mg),分2~4次静滴。

该类药物的肾毒性及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对于老年人、肾功能下降等患者特别需要注意肾功能的监测。

另外,多粘菌素E存在明显的异质性耐药,常需联合应用其他抗菌药物。

国内该类药物的临床应用经验少。

4. 替加环素(tigecycline):为甘氨酰环素类抗菌药物的第一个品种,甘氨酰环素类为四环素类抗菌药物米诺环素
的衍生物。

对MDRAB、XDRAB有一定抗菌活性,早期研究发现其对全球分离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MIC90为2mg/L。

近期各地报告的敏感性差异大,耐药菌株呈增加趋势,常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

由于其组织分布广泛,血药浓度、脑脊液浓度低,常需与其他抗菌药物联合应用。

美国FDA批准该药的适应证为复杂性腹腔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

常用给药方案为首剂100mg,之后50mg q12h静脉滴注。

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

5. 四环素类抗菌药物:美国FDA批准米诺环素针剂用于敏感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给药方案为米诺环素100mg
q12h静脉滴注,但临床资料不多。

国内目前无米诺环素针剂,可使用口服片剂或多西环素针剂(100mg q12h)与其他抗菌药物联合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

6.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这类药物多与其他抗菌药物联合治疗敏感鲍曼不动杆菌感染。

国外推荐剂量阿米卡星或异帕
米星每天15~20mg/kg,国内常用0.6g每天一次静脉滴注给药,对于严重感染且肾功能正常者,可加量至0.8g 每天一次给药。

用药期间应监测肾功能及尿常规,有条件的最好监测血药浓度。

7. 其他:对鲍曼不动杆菌具抗菌活性的其他抗菌药物尚有: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如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千万不能讳疾忌医
第三及第四代头孢菌素如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其他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但耐药率高,达64.1%~68.3%,故应根据药敏结果选用。

体外及动物体内研究显示,利福平与其他抗菌药联合对不动杆菌有协同杀菌作用,因其为治疗结核病的主要药物之一,不推荐常规用于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