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天津博物馆感想
参观天津博物馆观后感(精选10篇)

参观天津博物馆观后感参观天津博物馆观后感(精选10篇)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
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参观天津博物馆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参观天津博物馆观后感篇1天津作为中国近现代的先驱城市,百年激荡征程所留下的文物史迹都需要珍藏,也正因此天津博物馆在展示近代中国历史方面拥有着无可比拟的权威性。
天津博物馆新馆开门纳客已将近半月,很多人的观后感都是新馆充满时代感、突破了博物馆的传统印象,总之归纳起来就是很“潮”。
然而您可知它的发展史其实几经曲折?此次“重展新颜”的天津博物馆又有什么“门道”可看?萌芽中国博物馆的沃土天津的沃土滋养了近现代博物馆的萌芽。
据天津博物馆研究馆员陈克介绍,中国早期的博物馆的产生基本是沿着两条路径,一种是由外国传教士创建的或是附属在教会学校中的博物馆,另一种就是由国人自己建的博物馆,多少与当时的博览会有点关系。
而谈及国人自建博物馆的拓荒者,就要说到创建了天津教育品陈列所的陈宝泉。
陈宝泉是近代教育家,在日本留学期间就在策划效仿日本博物馆成立中国人自己的博物馆。
陈回国经过准备,于1905年2月10日在玉皇阁成立了教育品陈列馆,并受到社会的热烈欢迎。
据当年《教育杂志》引用《日日新闻报》9月1日—29日统计,陈列馆共接纳了观众7121位,特别是其中有女观众2251位,这个观众量今天看来对于一个小博物馆也不算少了。
陈克特别指出天津的这座教育品陈列馆,其实比现在被很多人认为的中国第一座国人创办的博物馆——南通博物苑还要早,除了根据张謇日记记载南通博物苑在1906年还在规划外,《南通市志》也认为南通博物苑在民国元年(1912年)才建成开放,而天津教育品陈列所早在1905年2月已经开门纳客了。
虽然只是个专题博物馆,虽然后来被合并只存在了三年,但教育品陈列馆应该是中国人建的第一个博物馆。
那它跟现在的天津博物馆又有什么关系呢?您接着往下看。
2024年天津市博物馆读后感简洁版

2024年天津市博物馆读后感简洁版天津市博物馆是我近期参观的一家博物馆。
作为一座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的城市,天津博物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进入博物馆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宏伟壮观的建筑。
建筑外观设计简洁而大气,彰显着古朴的东方元素。
走进博物馆内部,我感受到了古老文明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氛围。
展览区域划分清晰,每个展馆都有其独特的主题。
在参观过程中,我特别被博物馆丰富的展品所吸引。
每一个展品都仿佛是一个个潜藏的宝藏,让我穿越时空与历史相遇。
从古代文物到现代艺术品,每一件展品都展示了天津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我学习到了许多关于天津的历史和传统,也对这座城市充满了更多的好奇和热爱。
除了展览区域,博物馆还设有交互式体验区。
这里不仅让我可以亲自动手参与,感受历史文化的乐趣,还能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更深入地了解展品的背后故事。
例如,在一个古代手工艺品展览区,我亲自尝试了制作陶瓷的过程,欣赏了传统工艺带来的美感。
这种互动体验不仅增加了参观的乐趣,也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天津的传统文化。
另外,博物馆还设有专门的教育活动区域,为小朋友们提供了一个与文物互动学习的机会。
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使他们对历史和文化保持好奇心。
我看到孩子们在这里充满激情地参与各类教育活动,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总的来说,天津市博物馆是一家非常具有教育和娱乐性的博物馆。
通过参观,我不仅了解了天津的历史文化,还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博物馆的丰富展品、交互式体验和教育活动为参观者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文化体验。
我相信,这样的博物馆将继续为更多的人带来难忘的学习和享受。
天津博物馆观后感三篇

天津博物馆观后感三篇参观天津博物馆后,你收获了什么知识呢?下面是我精心为您整理的天津博物馆观后感,希望您喜欢!天津博物馆观后感篇一一走近天津博物馆,我就被博物馆前卫的造型所吸引,博物馆大量使用了西方最时尚的玻璃和钢铁建材,从外面看建筑设计整体就像一只正在展翅高飞的天鹅。
我不禁感慨正是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的发展才成就了今日的天津博物馆。
听解说员介绍,经过各个方面的努力,天津博物馆已发展成为一座大型历史艺术类综合性博物馆,历史类文物与艺术类文物并重是其收藏的一大特色。
馆藏各类文物近20万件,包括书法、绘画、青铜器、陶瓷器、玉器、玺印、砚台、甲骨、钱币、历史文献、近现代文物、地方民间工艺等多个门类,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近千件。
藏品数量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博物馆共分三层,一层为办公区,二、三层为展览区。
我们参观了《百年集珍———馆藏文物精品陈列》、《中华百年看天津》等展厅,字画、古玩、瓷器、砚台、木器等各类珍品经过精心设计摆布、揭裱、整修,放置于镜柜中,在和谐雅致的灯光照衬下,显示出非凡的气度。
"中华百年看天津"是我们参观的最后一站,同时也是最壮观的一站。
它分大九部分:天津历史沉淀、英勇悲壮的抗争、工业文明启蒙、殖民统治见证、北洋亲政的诞生、中西文化交汇、北方经济中心、日本侵华基地、红色风暴的雷鸣。
这里荟萃了自古至今在天津的历史人物以及出现的文物,早期电报机模型,20世纪的织布机、纸钞货币、汇票,北宁铁路机车模型„„看着这些具有历史传统的种种,我犹如回到了20世纪,身处在那个年代的街区,亲眼见证中国的兴衰。
在看日本侵华基地这部分的时候,我的心在抽疼。
绞刑架上无辜的中国百姓,土坑中紧闭双眼的孩子„„我们一路跟着历史的足迹,回顾着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所经历的耻辱,艰辛,让我们对这段历史有了一个感性而深刻的认识。
天津博物馆观后感 天津博物馆观后感

天津博物馆观后感天津博物馆观后感参观了天津博物馆后,很多人都受益匪浅。
不仅仅是欣赏到了优美典雅的展品,更感受了中华民族灿烂而又悠久的历史文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天津博物馆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天津博物馆观后感篇一我一直都非常喜欢参观博物馆,因为那里的很多东西都能吸引我的目光。
每去一个地方,我都会去当地的博物馆看看,一方面是出于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一些风土人情。
但是说来惭愧,我在天津上学已经一年有余了,可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却从来都没有去过天津的博物馆。
在20**年**月12日这一天的上午,我们班组织同学们参观天津文化中心的天津博物馆,全体同学参加了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活动,我终于得以看见天津博物馆的“庐山真面目”了。
天津博物馆是一座历史艺术类综合性博物馆,收藏特色是中国历代艺术品和近现代历史文献、地方史料并重,现有古代青铜器、陶瓷器、玉器、书法、绘画、文房用具、甲骨、地方民间工艺及近现代历史文献等各类藏品。
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天津博物馆新馆。
这是一座层次错落,空间感极强的现代化建筑。
进入博物馆,可以看到馆内共有五层。
我们主要参观了开放的二层、三层和五层的展厅。
二层展厅主题为“耀世奇珍”,主要展出馆藏古代青铜器、玉器、书画、瓷器、工艺等类别文物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珍品。
三层展厅主题为“中华百年看天津”,展示了天津自鸦片战争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一百年间的风雨历程,揭示了天津发展成为中国北方最大工商业城市和中西文化交汇前沿的曲折过程。
三层开放的展厅最多,展出物品种类最多,我们参观的时间也最长。
每个展厅都有一个非常诗意的名字,突出了各展厅的主题。
“线走风姿”展出的是明清时期的书法。
明清时期是中国书法发展的重要阶段,书法家们的书法各自具有独特的风格。
看着这些如同舞姿般优美的书法作品,我深刻的体会到,中国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不仅是中华文化瑰宝,而且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奇葩。
天津博物馆线上参观心得体会100字

天津博物馆线上参观心得体会100字(三篇)第一篇:天津博物馆位于天津市河西区的银河广场,它的建筑外形象一只展翅飞翔的天鹅,非常富有时代感以外艺术性,已经成为天津的地标性建筑物。
它是一座集合类文物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
天津博物馆的馆藏特别丰富,涉及了各个层面,馆内珍藏了各种文物,如:书画,玉器,瓷器,青铜器,各类钱币,甲骨等等。
据介绍,天津博物馆的藏玉自成系统,精品荟萃,共有2000件左右。
时代从原始社会跨越至距今约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特别要说的是商代,战国与西汉的藏玉,可圈可点,在国内的博物馆中也可以说是首屈一指。
在绘画中这里的藏品更是精品。
当然我所介绍的还都只是天津博物馆的展品中的极少的一部分,其中还有更多的珍品,都是绝世瑰宝。
通过这次参观天津博物馆,我不仅仅是欣赏到了优美典雅的展品,更加增长了自身的知识与阅历,对于我一个外省人来说,还感到了现在天津的快速发展与创新,经典的馆藏,造型独特的馆院,这都是是天津人民的智慧与汗水,这次的参观也更加深了我努力学习的动力。
第二篇:火辣辣的太阳烤着大地,把我晒得嗓子都冒烟了。
我多想在家吹空调啊!爸爸却把我拉去了博物馆。
我和几个好朋友们坐车去武汉市博物馆。
一路上我不停的埋怨爸爸,干吗把我拉过来。
我们下了车,走到了博物馆门口,我突然感到阵阵的凉意,进去了后,十分凉快。
那里面漂亮极了,就像仙境一样。
我们都不住的赞美道:“哇塞!真美啊!”这时谁还抱怨呢?我们看到了许多展品,有夏、商、周三朝创建的,中国历史上灿烂的青铜文化,有乐器和兵器等。
唐代有唐三彩。
南宋有鎏金释迦牟尼佛。
明代有鎏金菩萨像。
还有清代的双凤交颈玉执壶。
似乎我们的眼睛都要看花了,还有现代人做的工艺品。
剪出来的鱼似乎要从纸上跳起来,用布做的哪吒拿着荷花趴在荷叶上,就如真的一样!我真佩服人们这高超的技术啊,能做出这么棒的工艺品!人们都在努力,才能做出这么好的作品。
我们也一起努力吧!争取能拿到更好的成绩,加油!第三篇:今天,我们乘车来到了位于钟书路100号的无锡博物馆,这时一个长方形的一个建筑物,外观全是金色的,馆身都是透明的玻璃,整个建筑独具匠心。
天津博物馆观后感

天津博物馆观后感本文是关于天津博物馆观后感的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天津博物馆坐落于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与平江道交口的银河广场,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拥有1.1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展厅和功能齐全的文化休闲设施,其建筑外形为自湖面展翅飞翔的天鹅,线条流畅简洁,极富时代感与艺术性,颇具特色。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天津博物馆观后感,欢迎阅读。
天津博物馆观后感一我参加了新华社的摄影小记者培训班。
5月16日,齐老师又组织外拍活动了,这次,我们去了天津自然博物馆。
自然博物馆可真大呀!齐老师说它像一只美丽的白天鹅,可是,我看着像一个大白面包。
我们一进入博物馆就被两只巨大的恐龙化石吸引住了。
它们可太大了,太高了,比双层公交车还要大还要高,都快到屋顶了;长着很长很长的脖子和长长的尾巴,头却很小,简直跟脖子不成比例。
它们叫马门溪龙。
在它们旁边的那只霸王龙的样子凶猛极了,巨大的头颅,张着血盆大口,露着尖利的牙齿,后腿粗壮有力而前肢很弱小。
抬头一望,屋顶上还悬挂着翼龙的化石。
齐老师说,摄影师要用和普通人不一样的视角拍摄景物,这次我们学习仰拍。
可是,仰拍很难,相机总在抖动,很难对准焦距,脖子很累。
最后,在爸爸的帮助下才完成拍摄。
在二楼我又看到了甲龙、兰伯龙、李氏蜀龙,长着三只犄角的三角龙和小巧可爱的鹦鹉嘴龙等各式各样的恐龙化石。
还有很多海洋动植物的化石和标本。
二楼的光线暗,我们要用慢的快门速度、大的光圈和高的感光度,才能完成拍摄。
在拍摄一个鸮鸟贝化石时,由于快门速度很低,为防止相机抖动,我不得不把两只胳膊肘支在台子上拍摄。
我还拍摄了猛犸象、大白鲨和很多古生物化石的照片。
记得《小哥白尼》和好几本书上说过,生物是进化而来的,包括我们人类。
可是,很多生物都灭绝了。
有的科学家推测说,地球温度突然下降,恐龙身上没有毛又没有冬眠的习惯,就冻死了;还有人说,地球上的哺乳类动物变多,它们吃恐龙蛋,使恐龙灭绝了;还说,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火山喷发,恐龙来不及逃跑,就灭绝了。
天津市博物馆读后感经典版(二篇)

天津市博物馆读后感经典版天津市博物馆作为天津市的重要文化场所之一,是我们了解天津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
近期我就去参观了天津市博物馆,被它的丰富收藏和精美展品所震撼。
在这篇读后感中,我将分享我对天津市博物馆的感受和一些值得关注的展品。
一、天津市博物馆的建筑和氛围天津市博物馆的建筑庄重大气,展馆的设计融入了现代化的元素,给人一种时尚和舒适的感觉。
进入博物馆后,我被宽敞明亮的展览空间所吸引,展品的摆放和布局非常精致,使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整个博物馆的氛围庄重肃穆,给人宁静的感觉,使我更加专注地去欣赏展品。
二、展品的丰富多样性天津市博物馆的展品丰富多样,涵盖了天津历史文化的各个方面。
其中,我最为印象深刻的是宋代青瓷和清代玉器的展览。
这些展品不仅保存完好,而且制作精细,展示了古代工艺技术的高超和艺术的美感。
我还看到了一些古代的书画作品和文物,这些展品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意义,也给人带来了审美的享受。
三、展览的设计和叙事方式天津市博物馆的展览设计非常精巧,每个展区的布局都很有创意和主题感。
在展览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像是一位时间旅行者,通过观看展品和展示展品的环境,我不仅了解到了天津的历史和文化,还了解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和人文风情。
展览还配备了详细的文字解说和多媒体展示,使观众更容易理解和吸收知识。
四、博物馆的教育意义天津市博物馆作为一个教育场所,不仅仅是提供展示展品的天津市博物馆读后感经典版(二)天津市博物馆是一座位于天津市中心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它展示了天津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品。
我有幸参观了天津市博物馆,并对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天津市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十分独特,既保留了传统的文化元素,又融入了现代的建筑风格。
博物馆的外观犹如一座庄严肃穆的宫殿,给人以庄重而美丽的感觉。
而博物馆内部的展厅则明亮宽敞,给人以舒适的参观体验。
我特别喜欢博物馆内部的设计,它既展示了历史的庄严和丰富,又体现了现代的功能和美感。
天津博物馆观后感1000字

天津博物馆观后感1000字导语:天津博物馆是一座历史艺术类综合性博物馆~收藏特色是中国历代艺术品和近现代历史文献、地方史料并重~现有古代青铜器、陶瓷器、玉器、书法、绘画、文房用具、甲骨、地方民间工艺及近现代历史文献等各类藏品。
本文是品才网小编精心编辑的~希望能帮助到你!天津博物馆观后感1000字一走近天津博物馆~我就被博物馆前卫的造型所吸引~博物馆大量使用了西方最时尚的玻璃和钢铁建材~从外面看建筑设计整体就像一只正在展翅高飞的天鹅。
我不禁感慨正是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的发展才成就了今日的天津博物馆。
听解说员介绍~经过各个方面的努力~天津博物馆已发展成为一座大型历史艺术类综合性博物馆~历史类文物与艺术类文物并重是其收藏的一大特色。
馆藏各类文物近20万件~包括书法、绘画、青铜器、陶瓷器、玉器、玺印、砚台、甲骨、钱币、历史文献、近现代文物、地方民间工艺等多个门类~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近千件。
藏品数量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博物馆共分三层~一层为办公区~二、三层为展览区。
我们参观了《百年集珍———馆藏文物精品陈列》、《中华百年看天津》等展厅~字画、古玩、瓷器、砚台、木器等各类1 / 10珍品经过精心设计摆布、揭裱、整修~放臵于镜柜中~在和谐雅致的灯光照衬下~显示出非凡的气度。
“中华百年看天津“是我们参观的最后一站~同时也是最壮观的一站。
它分大九部分:天津历史沉淀、英勇悲壮的抗争、工业文明启蒙、殖民统治见证、北洋亲政的诞生、中西文化交汇、北方经济中心、日本侵华基地、红色风暴的雷鸣。
这里荟萃了自古至今在天津的历史人物以及出现的文物~早期电报机模型~20世纪的织布机、纸钞货币、汇票~北宁铁路机车模型……看着这些具有历史传统的种种~我犹如回到了20世纪~身处在那个年代的街区~亲眼见证中国的兴衰。
在看日本侵华基地这部分的时候~我的心在抽疼。
绞刑架上无辜的中国百姓~土坑中紧闭双眼的孩子……我们一路跟着历史的足迹~回顾着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所经历的耻辱~艰辛~让我们对这段历史有了一个感性而深刻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观天津博物馆感想
我一直都非常喜欢参观博物馆,因为那里的很多东西都能吸引我的目光。
每去一个地方旅游,我都会去当地的博物馆看看,一方面是出于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一些风土人情。
但是说来惭愧,我在天津上学已经两年有余了,可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却从来都没有去过天津的博物馆。
在2012年12月6日这一天的下午,我们班组织同学们参观天津文化中心的天津博物馆,我终于得以看见天津博物馆的“庐山真面目”了。
天津博物馆是一座历史艺术类综合性博物馆,收藏特色是中国历代艺术品和近现代历史文献、地方史料并重,现有古代青铜器、陶瓷器、玉器、书法、绘画、文房用具、甲骨、地方民间工艺及近现代历史文献等各类藏品。
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天津博物馆新馆。
这是一座层次错落,空间感极强的现代化建筑。
进入博物馆,可以看到馆内共有五层。
我们主要参观了开放的二层、三层和五层的展厅。
二层展厅主题为“耀世奇珍”,主要展出馆藏古代青铜器、玉器、书画、瓷器、工艺等类别文物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珍品。
三层展厅主题为“中华百年看天津”,展示了天津自鸦片战争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一百年间的风雨历程,揭示了天津发展成为中国北方最大工商业城市和中西文化交汇前沿的曲折过程。
三层开放的展厅最多,展出物品种类最多,我们参观的时间也最长。
每个展厅都有一个非常诗意的名字,突出了各展厅的主题。
“线走风姿”展出的是明清时期的书法。
明清时期是中国书法发展的重要阶段,书法家们的书法各自具有独特的风格。
看着这些如同舞姿般优美的书法作品,我深刻的体会到,中国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不仅是中华文化瑰宝,而且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奇葩。
“寄情画境”展出的是明清时期的绘画,展览将各流派绘画自身发展演变的过程直观呈现的同时,勾勒出明清中国绘画的总体面貌。
“青蓝雅静”展出的是明清时期的青花瓷器。
我们都知道,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中国的瓷器不仅深受国人的喜爱,还受到外国人的青睐,远销海外。
而青花瓷胎质细腻,釉质滋润,白地蓝花,具有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效果,更能给人以清新素雅的美感。
“安和常乐”展出的是以“福、禄、寿、喜”为主题的文物,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颂扬。
“器蕴才华”全面展示馆藏文房清供精华,这些展品材质丰富,雕刻细腻,制作精巧,折射出中国古代文人的优雅生活和审美情趣。
估计在那样有意蕴的环境中,人们会更乐意读书学习吧。
“志丹奉宝”展出的是天津收藏家捐献的文物。
这些收藏家不惜倾注一生心血,致力于古物收藏,殚精竭力地保护、传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
建国后,众多收藏家出于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政府的信赖,纷纷化私为公,慷慨捐献累累家珍。
这样无私的精神和真挚的爱国情怀,让我们深深地感动和敬佩。
“聚赏珍玉”展示的是中国古代的玉器。
中国是世界上开采和使用玉最早、最广泛的国家,玉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和作用。
“玉”代表着纯净、美好,儒家讲究“君子必佩玉”,很多人以收藏玉为乐,古代的文人雅士更是以“玉”来自比——温润如玉,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美感啊!也许正因如此,我对玉器一直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玉器总是能在第一时间里吸引我的目光,让我久驻不前。
“沽上风物”展示了天津的民间艺术,这也是所有展厅中比较有意思的一个展厅,其中最好玩的还要数“泥人张”了。
虽然我曾在课本上了解过泥人张,但是来到天后津看到批量生产的“泥人张”,不免有些失望,那些作为商品出卖的“泥人张”更多的是靠色彩来表现,而不是靠真正的泥塑来表现。
在博物馆中看到的“泥人张”虽然色彩没有那么鲜艳,但却是真正的靠“泥”来完成人物的动作、神情,所有的作品都是那样的精美,惟妙惟肖。
参观了天津博物馆后,我受益匪浅。
我不仅仅是欣赏到了优美典雅的展品,感受了中华民族灿烂而又悠久的历史文化,更加增长了自身的知识与阅历,了解了天津的人文历史和发展历程。
看到那些优雅的古代展品,我深深地体会到,与古人相比,我们少了份恬淡闲适,更多的是浮躁虚荣。
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需要的是淡泊名利的心境,需要的是心灵的净化。
与此同时,时代在发展,我们不能因古代文化的璀璨而沾沾自喜,也不能因耻辱的历史而止步不前。
文化是由人来延续,由人来创造,作为华夏子孙,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同时也要放眼世界,吸取他国的优秀之处,跟上时代的步伐,创造更多属于我们自己的灿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