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受力计算
电梯的承重力计算公式

电梯的承重力计算公式电梯是现代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它能够在建筑物内部垂直运输人员和货物,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
在设计和制造电梯时,承重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着电梯的安全性能和运行效率。
本文将从电梯承重力的计算公式入手,介绍电梯承重力的相关知识。
电梯承重力的计算公式为:F = m g。
其中,F为承重力,单位为牛顿(N);m为电梯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g为重力加速度,单位为米每秒平方(m/s^2)。
在实际应用中,电梯的质量通常是已知的,因此我们只需要计算重力加速度g,即可得到电梯的承重力。
重力加速度g是一个物理常数,通常取值为9.8米每秒平方。
它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所产生的加速度,也是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
在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大小近似为9.8米每秒平方,因此在实际计算中,我们可以将重力加速度取为9.8米每秒平方。
在计算电梯承重力时,我们需要考虑到电梯本身的质量以及电梯内部的人员和货物的质量。
电梯的质量通常由制造厂商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确定,并在电梯的相关资料中进行标明。
而电梯内部的人员和货物的质量则是动态变化的,因此在实际运行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电梯承重力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在设计和运行电梯时更好地理解电梯的负荷情况,从而保证电梯的安全性能和运行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电梯的设计负荷和使用情况,通过计算承重力来确定电梯的额定载重量,从而确保电梯在运行过程中不会超载,保障乘客和货物的安全。
除了电梯的承重力,我们还需要考虑到电梯的结构强度和安全装置等方面的因素。
电梯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外部力的作用,如风荷载、地震力等,因此在设计和制造电梯时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电梯的安全性能。
此外,电梯还需要配备各种安全装置,如限速器、紧急制动器等,以确保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保护乘客和货物的安全。
总之,电梯承重力的计算公式为F = m g,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电梯的承重力,从而确定电梯的额定载重量,保证电梯在运行过程中不会超载,保障乘客和货物的安全。
电梯受力计算

电梯受力计算一、曳引力校核1.钢丝绳曳引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轿厢装载至125%额定载荷的情况下应保持平层状态不打滑;(2)必须保证在任何紧急制动的状态下,不管轿厢内是空载还是满载,其减速度的值不能超过缓冲器(包括减行程的缓冲器)作用时减速度的值。
(3)当对重压在缓冲器上而曳引机按电梯上行方向旋转时,应不可能提升空载轿厢。
GB7588-2003附录M 提示曳引力计算采用下面的公式:),(;2121曳引机向上方向旋转对重压在缓冲器上用于轿厢滞留工况动工况用于轿厢装载和紧急制ααf f e T T e T T ≥≤式中:ƒ—当量摩擦系数; α—钢丝绳在绳轮上的包角, rad ;T 1、T 2—曳引轮两侧曳引绳中的拉力。
e —自然对数的底,e ≈2.718 2.校核步骤(1)求出当量摩擦系数 ƒ a)对曳引轮为半圆槽和带切口半圆槽,使用下面公式:γβγβπβγμsin sin 2sin 2cos 4+---⎪⎭⎫ ⎝⎛-=f式中:μ——摩擦系数。
β——下部切口角度值, rad ; γ——槽的角度值, rad ; 式中的γβγβπβγsin sin 2sin 2cos 4+---⎪⎭⎫ ⎝⎛-的数值可由绳槽的β、γ数值代入经计算得出;也可以从下图直接查得:1.601.651.701.751.801.851.901.952.002.052.102.152.209092949698100102104106绳槽下部切口角度ß计算值绳槽上部角度γ=30°绳槽上部角度γ=45°绳槽上部角度γ=60°图8-1b) 对曳引轮为V 形槽,使用下面公式:轿厢装载和紧急制停的工况:。
,对于经硬化处理的槽槽;,对于未经硬化处理的2sin 1sin 2sin 14γμββπβμ=--⎪⎭⎫ ⎝⎛-=f f轿厢滞留的工况:理的槽。
,对于硬化和未硬化处2sin1γμ=fc) 计算不同工况下ƒ值摩擦系数μ使用下面的数值:装载工况μ1=0.1;轿厢滞留工况μ2=0.2;紧急制停工况μ3= 10/11.0sv + (v s ——轿厢额定速度下对应的绳速,m/s )。
电梯常用计算(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电梯常用计算简介1曳引电动机客容量校核:)(102 vK)(1 Q kW N η-=式中:N —电动机功率(kW ); K —电梯平衡系数; Q —额定载重量(kg ); V —额定速度(m/s );. η—机械传动总效率;(教材(3-6)的V 应该为曳引轮节经线速度,或把公式中的 i 去掉,否则计算会出错)根据功率的定义和换算关系, 102k g f .m /s =1k W102⇐101.972⇐1000kgf/g n (重力加速度)102vK)(1 Q - 电梯满载上升工作时理论功率电机的功率应折算电梯机械传动总效率η,对蜗轮蜗杆曳引机电梯η=0.5-0.65, 对无齿轮曳引机电梯η=0.8-0.85,η102 v K)(1 Q - 电机的功率例设电梯额定载重量Q=2000kg ,额定速度v=0.5m/s,钢丝绳曳引比i=2,平衡系数k=0.5,曳引轮直径D=640mm ,盘车手轮直径d=400mm ,减速器减速比为I=32,机械传动总效率η=0.68。
请校核曳引电动机功率N ; 解:kWQv K N 2.768.01025.02000)5.01(102)1(=⨯⨯⨯-=-=η电动机的校核还应包括曳引机过载能力校核、起制动时间验算;电动机热容量验算。
2 曳引机输出扭矩M 1()Nm n 9500Ni ηΜ11=,式中,N 1—电动机功率;( kW)1n —电梯额定转速,r/min ;η一曳引机总效率,由曳引机厂提供;或根据蜗杆头数Z 1及减速箱速比i 来估算,Z 1=1,η=0.75~0.70; Z 1=2,η=0.82~0.75; Z 1=3,η=0.87~0.82;Z 1=41,η=0.92~0.87。
(i 数值大效率低)3 曳引机高速轴最大扭矩实际正常运行最大扭矩M 按超载10%计算(平衡系数ϕ按最小取值)。
m)(N 2rg )QD (1.1Μn1•-=k , M <M 1则满足要求。
电梯基础受力计算

施工电梯混凝土基础受力计算参考方案
一、电梯基础的相关计算:
(一)由于工地施工升降机安装在回填土之上,回填土的承载力是无法满足升降机的受力要求的,为了安全,我方建议采用基础打桩的方式,可以采
用五根桩的方式(中间布置一根,其余四根桩四个角均匀分布),钢筋
混凝土基础的制作可参考厂家说明书:6米(长)×4.6米(宽)×0.35
米(高)。
(二)电梯的重量计算(安装总高度为110米)
1、底笼重量:1.296吨
2、吊笼重量:2×1.06吨=2.12吨
3、载重量:2×2吨=4吨
4、传动架:2×1吨=2吨
5、标准节重量:74×0.17吨=12.58吨
(注:每个标准节高度为1.5米,重量为0.17吨)
6、钢筋混凝土重量:6×4.6×0.35×2.4=23.18吨
即:(1)该升降机对混凝土基础的总受力为:
(1.296+2.12+4+2+12.58)×2.1=46.19吨;其中安全系数为2.1;
(2)升降机和混凝土基础对单桩压力为:
(46.19+23.18)÷5=13.86吨
二、注意事项
1、该升降机安装高度为110米,采用五桩方式的混凝土基础时,单桩抗压力不能小于13.86吨;
2、施工方根据以上所要求的单桩抗压力,结合工地实际土层结构,选择桩的大小及打桩深度;
3、桩头钢筋须与混凝土基础的钢筋笼绑扎在一起,增加整体牢固性;
4、混凝土基础制作图如下:
广西建工集团建设机械租赁有限公司
2014年3月31日。
电梯井基础承载力计算公式

电梯井基础承载力计算公式首先,我们需要确定电梯井的荷载情况。
电梯井基础的承载力计算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荷载:1.自重荷载:指电梯井本身的重量,包括电梯井墙壁、地面等的重量。
2.载荷荷载:指电梯和乘客的重量。
3.风荷载:指建筑物承受的风力对电梯井的作用力。
4.地震荷载:指地震对电梯井的冲击力。
5.温度荷载:指温度变化对电梯井的影响,包括温度膨胀和收缩等。
下面是电梯井基础承载力计算的一般公式:Q=G+QL+Qw+Qe+Qt其中Q代表电梯井基础的承载力;G代表自重荷载;QL代表载荷荷载;Qw代表风荷载;Qe代表地震荷载;Qt代表温度荷载。
下面逐个介绍这些荷载的计算方法:1.自重荷载的计算:自重荷载可以通过电梯井的体积与材料密度的乘积来计算。
具体计算公式为:G=V×ρ其中,V代表电梯井的体积,ρ代表材料的密度。
2.载荷荷载的计算:载荷荷载可以通过电梯井设计载荷与每平米地板面积的乘积来计算。
具体计算公式为:QL=Qd×A其中,Qd代表设计载荷,A代表电梯井的地板面积。
3.风荷载的计算:风荷载可以通过风荷载计算公式来计算。
风荷载计算一般根据国家规范进行,需要考虑电梯井在建筑物上的位置,建筑物高度等因素。
4.地震荷载的计算:地震荷载可以通过地震荷载计算公式来计算。
地震荷载计算一般根据国家规范进行,需要考虑电梯的位置以及地震区域的震级等因素。
5.温度荷载的计算:温度荷载可以通过温度变化对电梯井材料产生的应变来计算。
具体计算方法需要考虑材料的温度膨胀系数和温度变化范围。
通过以上公式和计算方法,可以计算出电梯井基础的承载力。
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一些修正和调整,以确保基础的安全和稳定性。
电梯相关计算公式

电梯相关计算公式地坑地面承受载重:4gn(P ﹢Q)P —空轿厢和轿厢支承的零部件的质量,如部分随行电缆、补偿链或链等的质量和。
Q —额定载重量。
g ṇ—重力加速度9.8m/s²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转速计算公式:n=60ƒ/p曳引电动机的容量在初选和核算按净功率计算: P =(1−K )QV 102η或P =(1−K )QV 线102ηiP —电动机功率(Kw )K —电梯平衡系数;Q —额定载重(Kg );V —额定速度(m/s )V 线—曳引轮节圆的线速度(m/s )η—机械传动总功率i —钢丝绳绕绳倍率电梯的额定速度与绕比:υ=πDN 60i₁i₂υ—电梯额定速度(m/s )D—曳引轮计算直径N—电动机额定转速(r/min)i₁—减速比i₁=Z₂Z₁=蜗轮齿数/蜗杆头数i₂—电梯曳引比,1:1绕法取1,2:1绕法取2对重总重计算:W=G+KQW—对重装置的总重量G—轿厢自重Q—额定载重量K—平衡系数,取0.4~0.5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速:n=60ƒ(1-S)/Pn—电动机转速ƒ—电源频率P—定子绕组的磁极对数S—转差率,也称为滑差检测电梯轿厢的位移:S=πDIR ▪n NS—轿厢位移D—曳引轮节圆直径Ι—曳引比,一般为1,2,3,4 R—减速比N—旋转编码器码盘上固有的透光孔槽,一般为512、1024、2048、4096、8192等,其意义代表电动机旋转一周旋转编码器输出的脉冲数;n—在电梯电路的高速计算单元中记录到的脉冲数对曳引绳的强度要求,体现在静载安全系数上;静载安全系数:静=Pn TK静—钢丝绳的静载安全系数P—钢丝绳的最小破断拉力(N)n—钢丝绳根数T—作用在轿厢侧钢丝绳上的最大静载荷力(N)制动器制动力矩计算:M=W·D2ieM—制动器制动力矩W—悬挂重物,包括最长钢丝绳起重轿厢及最大起重量(Kg)D—制动轮直径i—减速箱减速比e—曳引比(定动滑轮组传动倍率)(通常在考虑安全系数时,交流电梯取1.5。
电梯受力计算范文

电梯受力计算范文电梯受力计算是指对电梯在运行过程中所受的各种力进行详细的计算和分析。
电梯是一种用于运载人员和货物的垂直运输设备,其运行时需要受到多种力的作用。
了解电梯受力计算的原理和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电梯的运行机制和安全性能。
电梯受力计算的核心原理是牛顿第二定律和受力平衡原理。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运动状态受到作用在其上的合力的影响。
对于电梯来说,合力主要包括电梯的自重力、绳索张力、驱动装置的推力以及摩擦力等。
根据受力平衡原理,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各个方向上的合力应当为零,才能保证电梯的稳定运行。
首先,我们来计算电梯的自重力。
电梯的自重力是垂直向下的,大小等于电梯的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即Fz = mg,其中m为电梯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
其次,我们来计算电梯的绳索张力。
电梯悬挂在绳索上,绳索张力提供了电梯的支撑力,负责抵抗电梯的自重力。
理想情况下,绳索的张力是均匀分布的。
但实际上,绳索张力在不同高度上可能不同,因为电梯的自重力会引起绳索的弯曲。
对于单根绳索,绳索上下两端的张力大小相等。
对于多根绳索来说,每根绳索上的张力之和等于电梯的自重力,即Fz=T1+T2+T3+...+Tn,其中T1、T2、T2...Tn分别表示各个绳索上的张力大小。
最后,我们来计算电梯的摩擦力。
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摩擦力,它的大小与电梯的运行速度、重量和摩擦系数等参数有关。
电梯的摩擦力主要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两种。
静摩擦力指的是电梯在起动阶段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静摩擦系数乘以电梯的自重力。
动摩擦力指的是电梯在运行过程中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动摩擦系数乘以电梯的自重力。
综上所述,电梯在运行过程中所受的各种力包括自重力、绳索张力、驱动装置的推力以及摩擦力等。
通过对这些力的计算,我们可以了解电梯的运行机制和运动状态。
电梯受力计算是电梯设计和安全性评估的重要内容,它有助于保证电梯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电梯受力计算

一、曳引力校核1.钢丝绳曳引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轿厢装载至125%额定载荷的情况下应保持平层状态不打滑;(2)必须保证在任何紧急制动的状态下,不管轿厢内是空载还是满载,其减速度的值不能超过缓冲器(包括减行程的缓冲器)作用时减速度的值。
(3)当对重压在缓冲器上而曳引机按电梯上行方向旋转时,应不可能提升空载轿厢。
GB7588-2003附录M 提示曳引力计算采用下面的公式: 式中:?—当量摩擦系数; α—钢丝绳在绳轮上的包角, rad ; T 1、T 2—曳引轮两侧曳引绳中的拉力。
e —自然对数的底,e ≈2.718 2.校核步骤(1)求出当量摩擦系数 ?a)对曳引轮为半圆槽和带切口半圆槽,使用下面公式: 式中:μ——摩擦系数。
β——下部切口角度值, rad ; γ——槽的角度值, rad ;式中的γβγβπβγsin sin 2sin 2cos 4+---⎪⎭⎫ ⎝⎛-的数值可由绳槽的β、γ数值代入经计算得出;也可以从下图直接查得:图8-1 b) 对曳引轮为V 形槽,使用下面公式:轿厢装载和紧急制停的工况: 轿厢滞留的工况: c) 计算不同工况下?值摩擦系数μ使用下面的数值:装载工况μ1=0.1;轿厢滞留工况μ2=0.2;紧急制停工况μ3=10/11.0s v +(v s ——轿厢额定速度下对应的绳速,m/s )。
(2)计算 е?α分别计算出装载工况、轿厢滞留工况、紧急制停工况的е1?α、е2?α、е3?α 数值。
(? 数值在步骤①求出;钢丝绳在绳轮上包角α的弧度值由曳引系统结构得到) (3)轿厢装载工况曳引力校核(按125%额定载荷轿厢在最低层站计算,轿底平衡链与对重顶部曳引绳质量忽略不计) 式中:T 1、T 2——曳引轮两侧曳引绳中的拉力,N ; Q ——额定载重量,kg ;K ——电梯平衡系数; W 1——曳引钢丝绳质量,kg ;W 1≈H(电梯提升高度,m) ×n 1(采用钢丝绳根数) ×q 1(钢丝绳单位长度重量,kg/m) ×r(曳引钢丝绳倍率);W 2——补偿链悬挂质量,kg ;W 2≈H(电梯提升高度,m) ×n 2(采用补偿链根数) ×q 2(补偿链单位长度重量,kg/m)r ——曳引钢丝绳的倍率; g n ——标准重力加速度,m/s 2α(gn ≈9.81m/s 2) 校核:轿厢装载工况条件下应能满足 21T T ≤е1?α,即曳引钢丝绳在曳引轮上不滑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