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A关于破坏实验的一些最新看法和要求(中文版本)

合集下载

FDA关于破坏实验的一些最新看法和要求(中文版本)

FDA关于破坏实验的一些最新看法和要求(中文版本)

FDA关于ANDA强制降解试验的观点:强制降解试验为方法学验证中的重要内容,为了解国外对强制降解试验的要求,根据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第36卷5期中“FDAPerspectives: Scientific Considerations of Forced DegradationStudies in ANDA Submissions”一文(发布时间为2012年5月2日,作者为Ragine Maheswaran),对FDA关于强制降解试验的相关要求进行了翻译整理,具体内容如下:一、强制降解试验简介强制降解试验也称破坏性试验,其试验目的明确。

强制降解试验可预测原料药的稳定性或影响制剂的纯度、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因素。

了解不同破坏条件下药物的降解产物和降解途径是非常必要的。

强制降解试验可以为分析方法的建立、说明书的制定和处方设计的确定等提供有益的参考。

样品破坏的程度取决于药物本身的性质和产品的剂型。

ICHQ1B为光稳定性试验提出了一些建议,在ICH稳定性指导原则和验证指南中,没有可以参考的关于其他降解条件的建议,对于氧化和水解降解研究也仅有有限的信息。

原料药与辅料分析方面的药物专著可以为不同原料药的各降解条件提供参考。

二、仿制药强制降解试验研究存在的问题仿制药申请时提供的强制降解试验研究数据不完整是申报的一大缺陷。

美国仿制药申报常见缺陷解读(CMC部分)已经出版,常见的一些例子说明,强制降解试验的缺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原料药在各破坏条件下均不产生降解。

请重复破坏试验以获得足够的降解产物,若没有产生降解,请提供依据。

破坏条件过于剧烈,导致大部分药物均被降解。

请用温和的破坏条件或减少样品暴露时间以产生相关的降解产物。

请注意即使你已经用含量测定的方法对破坏的样品进行了检测,为了验证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具有稳定性指示功能,破坏的样品也应用有关物质的方法进行测定。

请提供所做的验证试验数据,以证明用以检测未破坏样品和破坏样品的方法能够检测出所有的降解杂质。

美国FDA分析方法验证指南中文译稿[1]

美国FDA分析方法验证指南中文译稿[1]

1II. 背景 (2)III. 分析方法的类型 (3)A. 法定分析方法 (3)B. 可选择分析方法 (3)3 C. 稳定性指示分析 (3)IV. 对照品……………………………………………………………………………4A. 对照品的类型 (4)B. 分析报告单 (4)C. 对照品的界定 (4)V. IND 中的分析方法验证 (6)VI. NDA, ANDA, BLA 和PLA 中分析方法验证的内容和格式 (6)A. 原则 (6)B. 取样 (7)C. 仪器和仪器参数 (7)D. 试剂 (7)E. 系统适应性实验 (7)F. 对照品的制备 (7)G. 样品的制备 (8)H. 分析方法 (8)L. 计算 (8)J. 结果报告 (8)VII. NDA,ANDA,BLA 和PLA 中的分析方法验证 (9)A.非法定分析方法 (9)1.验证项目 (9)2. 其它分析方法验证信息 (10)a. 耐用性 (11)b. 强降解实验 (11)c. 仪器输出/原始资料 (11)3.各类检测的建议验证项目 (13)B.法定分析方法 (15)VIII. 统计分析…………………………………………………………………………15A. 总则 (15)C. 统计 (16)IX. 再验证 (16)X. 分析方法验证技术包:内容和过程……………………………………………17A. 分析方法验证技术包 (17)B. 样品的选择和运输 (18)C. 各方责任 (19)XI. 方法………………………………………………………………………………20A. 高效液相色谱(HPLC) (20)B. 气相色谱(GC) (22)C. 分光光度法,光谱学,光谱法和相关的物理方法 (23)D. 毛细管电泳 (23)E. 旋光度 (24)F. 粒径相关的分析方法 (25)G. 溶出度 (26)H. 其它仪器分析方法 (27)附件A:NDA,ANDA,BLA 和PLA 申请的内容 (28)附件B:分析方法验证的问题和延误 (29)参考文献……………………………………………………………………………………30术语表………………………………………………………………………………………32This guidance provides recommendations to applicants on submitting analytical procedures, validation data, and samples to support the documentation of the identity, strength, quality, purity, and potency of drug substances and drug products.1. 绪论本指南旨在为申请者提供建议,以帮助其提交分析方法,方法验证资料和样品用于支持原料药和制剂的认定,剂量,质量,纯度和效力方面的文件。

美国FDA分析方法验证 中英文

美国FDA分析方法验证 中英文

美国FDA分析方法验证指南中英文对照2012-03-05 10:37I. INTRODUCTIONThis guidance provides recommendations to applicants on submitting analytical procedures, validation data, and samples to support the documentation of the identity, strength, quality, purity, and potency of drug substances and drug products.1. 绪论本指南旨在为申请者提供建议,以帮助其提交分析方法,方法验证资料和样品用于支持原料药和制剂的认定,剂量,质量,纯度和效力方面的文件。

This guidance is intended to assist applicants in assembling information, submitting samples, and presenting data to support analytical methodologies. The recommendations apply to drug substances and drug products covered in new drug applications (NDAs), abbreviated new drug applications (ANDAs), biologics license applications (BLAs), product license applications (PLAs), and supplements to these applications.本指南旨在帮助申请者收集资料,递交样品并资料以支持分析方法。

这些建议适用于NDA,ANDA,BLA,PLA及其它们的补充中所涉及的原料药和制剂。

FDA最新版-药物分析程序及方法验证指导原则-中文翻译版

FDA最新版-药物分析程序及方法验证指导原则-中文翻译版

药品及生物制品的分析方法和方法验证指导原则目录1.介绍 (1)2.背景 (2)3.分析方法开发 (3)4.分析程序内容 (3)A.原则/范围 (4)B.仪器/设备 (4)C.操作参数 (4)D.试剂/标准 (4)E.样品制备 (4)F. .................................................................................................................... 标准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5)G.步骤 (5)H.系统适应性 (5)I.计算 (5)J.数据报告 (5)5.参考标准和教材 (6)6 分析方法验证用于新药,仿制药,生物制品和DMF (6)A.非药典分析方法 (6)B.验证特征 (7)C.药典分析方法 (8)7.统计分析和模型 (8)A.统计 (8)B.模型 (8)8.生命周期管理分析程序 (9)A.重新验证 (9)B.分析方法的可比性研究 (10)1.另一种分析方法 (10)2.分析方法转移的研究 (11)C.报告上市后变更已批准的新药,仿制药,或生物制品 (11)9.美国FDA 方法验证 (12)10.参考文献前言本指导原则草案,定稿后,将代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目前关于这个话题目前的想法。

它不会创造或赋予或任何人的任何权利,不约束FDA 或公众。

您可以使用另一种方法,如果该方法符合适用的法律和法规的要求。

如果你想讨论一个替代方法,请与FDA 工作人员负责实施本指南。

如果你不能确定适当的FDA 工作人员,请拨打本指南的标题页上所列的电话号码。

介绍:该修订指南草案将取代行业2000 年的指导分析方法和方法验证草案,并最终确定后,也将取代1987 年美国FDA 行业指南《提交的样品和分析数据的方法验证》。

该草案提供了有关申请人如何提交分析程序和方法验证数据来支持说明原料药和制剂具有强度、质量、纯度和效用的文件。

FDA关于ANDA强制降解试验的观点

FDA关于ANDA强制降解试验的观点

FDA关于ANDA强制降解试验的观点强制降解试验为方法学验证中的重要内容,为了解国外对强制降解试验的要求,本公司根据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第36卷5期中“FDA Perspectives: Scientific Considerations of Forced Degradation Studies in ANDA Submissions”一文(发布时间为2012年5月2日,作者为Ragine Maheswaran),对FDA关于强制降解试验的相关要求进行了翻译整理,具体内容如下:一、强制降解试验简介强制降解试验也称破坏性试验,其试验目的明确。

强制降解试验可预测原料药的稳定性或影响制剂的纯度、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因素。

了解不同破坏条件下药物的降解产物和降解途径是非常必要的。

强制降解试验可以为分析方法的建立、说明书的制定和处方设计的确定等提供有益的参考。

样品破坏的程度取决于药物本身的性质和产品的剂型。

ICH Q1B为光稳定性试验提出了一些建议,在ICH稳定性指导原则和验证指南中,没有可以参考的关于其他降解条件的建议,对于氧化和水解降解研究也仅有有限的信息。

原料药与辅料分析方面的药物专著可以为不同原料药的各降解条件提供参考。

二、仿制药强制降解试验研究存在的问题仿制药申请时提供的强制降解试验研究数据不完整是申报的一大缺陷。

美国仿制药申报常见缺陷解读(CMC部分)已经出版,常见的一些例子说明,强制降解试验的缺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原料药在各破坏条件下均不产生降解。

请重复破坏试验以获得足够的降解产物,若没有产生降解,请提供依据。

破坏条件过于剧烈,导致大部分药物均被降解。

请用温和的破坏条件或减少样品暴露时间以产生相关的降解产物。

请注意即使你已经用含量测定的方法对破坏的样品进行了检测,为了验证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具有稳定性指示功能,破坏的样品也应用有关物质的方法进行测定。

请提供所做的验证试验数据,以证明用以检测未破坏样品和破坏样品的方法能够检测出所有的降解杂质。

美国FDA药物分析程序及方法验证指导原则(中文版)

美国FDA药物分析程序及方法验证指导原则(中文版)

药品及生物制品的分析方法和方法验证指导原则目录1.介绍...................... (1)2.背景..................... .. (2)3.分析方法开发. ..................... . (3)4.分析程序内容.............................................. ......... ..................................... .. 3A.原则/范围 (4)B.仪器/设备............................................. . (4)C.操作参数.............................................. .. (4)D.试剂/标准............................................. . (4)E.样品制备.............................................. .. (4)F.标准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5)G.步骤......... ....................................... (5)H.系统适应性..... (5)I.计算 (5)J.数据报告 (5)5.参考标准和教材............................................ (6)6分析方法验证用于新药,仿制药,生物制品和DMF (6)A.非药典分析方法............................................. (6)B.验证特征 (7)C.药典分析方法............................................. .. (8)7.统计分析和模型 (8)A.统计 (8)B.模型 (8)8.生命周期管理分析程序 (9)A.重新验证 (9)B.分析方法的可比性研究............................................ . (10)1.另一种分析方法............................................... .. (10)2.分析方法转移的研究 (11)C.报告上市后变更已批准的新药,仿制药,或生物制品 (11)9.美国FDA方法验证............................................... . (12)10.参考文献前言本指导原则草案,定稿后,将代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目前关于这个话题目前的想法。

FDA最新工艺验证指南(2011.1版)北大中英对译-已打印

FDA最新工艺验证指南(2011.1版)北大中英对译-已打印
/AnimalVeterinary/GuidanceComplianceEnforcement/GuidanceforIndustry/default.htm
中文译稿:北京大学药物信息与工程研究中心 info@
另外的副本可从以下部门得到: 马里兰州银泉市新罕布什尔大道10193号2201室 药品信息处,对外信息办公室, 邮政编码:20993 电话:301-796-3400; 传真:301-847-8714
Guidance for Industry
行业指南 Process Validation: General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工艺验证:一般原则与规范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Center for Drug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CDER) Center for Biologics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CBER) Center for Veterinary Medicine (CVM) January 2011 Current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CGMP) Revision 1 美国卫生与人类服务部 食品药品管理局 药物评价和研究中心(CDER) 生物制品评价和研究中心(CBER) 兽药中心(CVM) 2011年1月 现行药品质量生产管理规范(CGMP) 修订版 1
/BiologicsBloodVaccines/GuidanceComplianceRegulatoryInformation/Guidances/default.htm
and/or Communications Staff, HFV-12 Center for Veterinary Medicin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7519 Standish Place, Rockville, MD 20855 (Tel) 240-276-9300

FDA关于ANDA强制降解试验的观点

FDA关于ANDA强制降解试验的观点

FDA关于ANDA强制降解试验的观点2016-02-15HPC药闻药事风险管理谢大侠强制降解试验为方法学验证中的重要内容,为了解国外对强制降解试验的要求,根据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第36卷5期中“FDA Perspectives: Scientific Considerations of Forced Degradation Studies in ANDA Submissions”一文(发布时间为2012年5月2日,作者为Ragine Maheswaran),对FDA关于强制降解试验的相关要求进行了翻译整理,具体内容如下:一、强制降解试验简介强制降解试验也称破坏性试验,其试验目的明确。

强制降解试验可预测原料药的稳定性或影响制剂的纯度、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因素。

了解不同破坏条件下药物的降解产物和降解途径是非常必要的。

强制降解试验可以为分析方法的建立、说明书的制定和处方设计的确定等提供有益的参考。

样品破坏的程度取决于药物本身的性质和产品的剂型。

ICH Q1B为光稳定性试验提出了一些建议,在ICH稳定性指导原则和验证指南中,没有可以参考的关于其他降解条件的建议,对于氧化和水解降解研究也仅有有限的信息。

原料药与辅料分析方面的药物专著可以为不同原料药的各降解条件提供参考。

二、仿制药强制降解试验研究存在的问题仿制药申请时提供的强制降解试验研究数据不完整是申报的一大缺陷。

美国仿制药申报常见缺陷解读(CMC部分)已经出版,常见的一些例子说明,强制降解试验的缺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原料药在各破坏条件下均不产生降解。

请重复破坏试验以获得足够的降解产物,若没有产生降解,请提供依据。

2.破坏条件过于剧烈,导致大部分药物均被降解。

请用温和的破坏条件或减少样品暴露时间以产生相关的降解产物。

3.请注意即使你已经用含量测定的方法对破坏的样品进行了检测,为了验证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具有稳定性指示功能,破坏的样品也应用有关物质的方法进行测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DA关于ANDA强制降解试验的观点:强制降解试验为方法学验证中的重要内容,为了解国外对强制降解试验的要求,根据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第36卷5期中“FDAPerspectives: Scientific Considerations of Forced DegradationStudies in ANDA Submissions”一文(发布时间为2012年5月2日,作者为Ragine Maheswaran),对FDA关于强制降解试验的相关要求进行了翻译整理,具体内容如下:一、强制降解试验简介强制降解试验也称破坏性试验,其试验目的明确。

强制降解试验可预测原料药的稳定性或影响制剂的纯度、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因素。

了解不同破坏条件下药物的降解产物和降解途径是非常必要的。

强制降解试验可以为分析方法的建立、说明书的制定和处方设计的确定等提供有益的参考。

样品破坏的程度取决于药物本身的性质和产品的剂型。

ICHQ1B为光稳定性试验提出了一些建议,在ICH稳定性指导原则和验证指南中,没有可以参考的关于其他降解条件的建议,对于氧化和水解降解研究也仅有有限的信息。

原料药与辅料分析方面的药物专著可以为不同原料药的各降解条件提供参考。

二、仿制药强制降解试验研究存在的问题仿制药申请时提供的强制降解试验研究数据不完整是申报的一大缺陷。

美国仿制药申报常见缺陷解读(CMC部分)已经出版,常见的一些例子说明,强制降解试验的缺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原料药在各破坏条件下均不产生降解。

请重复破坏试验以获得足够的降解产物,若没有产生降解,请提供依据。

破坏条件过于剧烈,导致大部分药物均被降解。

请用温和的破坏条件或减少样品暴露时间以产生相关的降解产物。

请注意即使你已经用含量测定的方法对破坏的样品进行了检测,为了验证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具有稳定性指示功能,破坏的样品也应用有关物质的方法进行测定。

请提供所做的验证试验数据,以证明用以检测未破坏样品和破坏样品的方法能够检测出所有的降解杂质。

请对破坏样品中已知和未知的降解产物进行列表总结。

请确定检测软件对峰纯度检测的峰高要求。

请说明破坏样品质量不守衡的理由。

请鉴别原料药与辅料相互作用产生的降解产物。

光稳定性研究表明药品对光敏感,请解释这一点是如何在分析方法,生产工艺以及药品运输过程反映出来的。

在仿制药申请中,尽量减少以上缺陷,通常会建议在申请过程中报告强制降解试验的相关信息。

强制降解试验获取的信息能够为开发稳定性指示分析方法、生产工艺,产品运输和储存条件的确定提供依据。

三、如何进行强制降解试验1、降解条件典型的强制降解主要包括四种机制:高温、水解、氧化和光降解。

选择适当的破坏条件,如酸碱和氧化剂的浓度、破坏温度、适宜的破坏时间,以实现样品最佳降解程度。

样品破坏过度会产生在药品稳定性研究过程中和正常破坏条件下均不会产生的二次降解产物,这并不是降解试验的目的。

因此,控制样品降解达到预期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为了实现有目的的降解,应制定适宜的降解研究方案。

同时为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的放置条件提供依据。

通常认为样品降解量应在5~20%之间。

对于含量限度为标示量的90%~110%的小分子药物,即使在文献中有更广泛的推荐范围作为参考(例如,10~30%),通常允许10%的降解量。

降解试验破坏条件越剧烈,则越容易产生二级降解产物。

1.1光稳定性光稳定性试验是强制降解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光敏感药物尤为重要。

ICH Q1B指导原则提出了新原料药和制剂的光稳定性试验条件。

原料药、固体/液体制剂,应暴露在总照度不低于1.2×106 Lux •hr,近紫外能量不低于200w•hr/ m2的条件下,相同样品应同时暴露在日光灯和近紫外灯下。

可控制合适的温度以减少局部温度变化效应。

光破坏样品要检查样品是否有物理性质(如外观、溶液的颜色或澄清度)、含量和降解产物的变化。

Q1B中列出的决策树可以用来确定药物的光稳定性试验条件。

产品标签应列出产品适宜储存条件,要注意仿制药标签应和参考上市药物标签以及美国药典(USP)相关建议(如适用)保持一致。

1.2热稳定性热破坏试验条件(例如:干热破坏和湿热破)应比ICH Q1A中推荐的加速试验条件剧烈。

固体原料药和制剂应同时暴露于干热和湿热条件下,而液体制剂可以暴露于干热条件下。

建议破坏温度应高于加速试验温度的10℃,相对湿度为75%或者更高。

破坏试验也可以在更高温度条件下进行短时间破坏。

对破坏样品进行多个时间点检测,能够充分提供降解速率、一级与二级降解产物的信息。

即使药物较稳定,产生较少降解产物或无降解产物产生,也应确保破坏强度高于在加速条件下(40℃)放置6个月的破坏强度。

1.3酸碱水解原料药与制剂应在常温或更高温度条件下,以溶液状态进行酸碱水解破坏试验,酸碱种类和浓度的选择取决于药物本身的特点。

其中一种酸碱破坏试验方案为样品于室温条件下放置,在不同pH条件下破坏两周,并且破坏程度建议应不高于15%。

酸降解一般采用0.1mol/L-1.0mol/ L的盐酸或硫酸,碱降解采用0.1mol/L-1.0mol/ L的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溶液。

对于脂溶性药物,可选择惰性溶剂溶解药物,在选择助溶剂时,应考虑药物分子中存在的官能团不与助溶剂发生反应。

了解化合物的相关性质对于选择破坏条件是有用的,例如,一个化合物含有酯基,则它对碱是不稳定的,则可选择较低浓度的碱进行破坏,在不同时间点对样品进行测定,能够了解降解速率和区分一级、二级降解产物。

1.4氧化破坏氧化破坏试验相对较复杂,过氧化氢应用较广泛,因为能够用它来模拟辅料中可能含有的过氧化物,其他氧化剂,如金属离子,氧气,以及自由基引发剂(例如,偶氮二异丁腈,AIBN)也可以应用。

氧化剂种类和浓度的选择取决于药物本身的性质。

原料药在溶液状态下,制剂在溶液或固体状态下进行氧化破坏。

据报道,样品放置于室温,在中性条件下经浓度为0.1%到3%的过氧化氢破坏7天,最多能产生20%的降解产物。

在不同时间点对样品进行测定,以选择所需的降解水平,不同的降解条件会产生相同或不同的降解产物,降解的类型和程度取决于样品的官能团和降解条件。

2、分析方法2.1试验方法首选检测方法是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原因如下:与水和有机溶剂具体良好的相容性,准确度好,灵敏度高,能够检测极性化合物。

通过选择合适的色谱柱、柱温,调节流动相的pH值,从而达到各峰的分离。

低保留,极性较大的杂质会在溶剂峰前出峰。

梯度洗脱作为分析方法的一部分,流动相中有机相比例由低到高过度,能够检测出低保留极性化合物和高度保留的非极性化合物。

也可以用梯度方法对破坏样品进行检测,来评估目前的洗脱方法是否能够对样品进行有效的检测,选择的样品溶液和流动相应能充分反映和检测出药物本身、潜在杂质和降解产物。

破坏样品的制备方法应尽可能地模拟分析过程中所用的样品制备方法。

对酸碱破坏样品溶液进行酸碱中和稀释是必要的。

破坏样品的图谱应与空白溶液和未破坏样品的图谱进行对比,从而确定各降解产物的降解途径。

计算杂质含量时,应扣除空白峰,空白,未破坏样品和破坏样品的图谱均应显示所有的已知和未知杂质的含量。

另外,手性化合物应该用手性分析手段来确定手性化合物的纯度和稳定性。

分析方法应有足够的灵敏度以检测出较低水平的杂质,(例如,应检测出0.05%浓度的杂质或者更低浓度的杂质),并且峰响应值应在线性范围内的峰响应值以下。

分析方法应能检测到稳定性研究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杂质(浓度为报告限度浓度或更低),依据ICH的要求和稳定性研究结果,来决定降解产物是否应该被鉴定和界定。

常规检测方法(例如柱色谱法)或联用技术(例如,LC–MS,LC–NMR)均可应用于降解产物的鉴别和界定。

通过使用这些技术可以更深入的了解杂质结构,以及了解各杂质是否存在基因毒性警示结构,并对这些杂质进行严格的控制。

还应注意的是,对在稳定性研究过程中产生的超过界定阈值限度的杂质应进行界定。

可以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对各破坏样品进行检测(例如,紫外和质谱),所用的检测器应具有三维数据分析的能力,例如,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或质谱分析能够检测到光谱的非均匀性。

当主峰和杂质峰紫外吸收图谱相似或者系统噪音水平过高从而掩盖了杂质或降解产物时,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可进行多波长检测。

具有相同分子量和官能团的化合物(例如非对映异构体)会呈现出相似的紫外吸收图谱。

这种情况下,需要改变色谱参数以实现色谱峰的分离。

应选定最佳波长来检测和定量潜在杂质和降解杂质。

如果被分析物、杂质和降解产物紫外吸收没有重叠,则应对样品进行多波长检测。

在方法开发时,应对汇总不同检测波长下杂质的信息以发现峰值分布的异同。

2.2峰纯度检测峰纯度是一种方法开发的辅助工具,当不同化合物共同洗脱时,依据化合物的光谱特性来反映峰纯度指标。

未破坏样品和破坏样品的峰纯度或峰均匀性是根据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光谱信息确立的。

用于确定峰光谱纯度的仪器软件,相关参数应按照生产厂商的说明书进行设置,并确定峰纯度检测时对色谱峰峰高的要求。

因为吸光度值过大,紫外检测呈非线性,应同时设置仪器阈值,以确保共洗脱峰均能被检出,并选择参比光谱的最佳位置。

在梯度洗脱过程中,应验证软件自动校正不断变化的溶剂峰的能力。

峰纯度检测不是确定检测峰是否为纯峰的绝对证明,当共洗脱峰光谱相似、样品浓度低于检测限浓度、检测峰没有发色团,或者样品没有溶解的情况下,峰纯度检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3质量守衡尽管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破坏样品均能达到质量平衡,但这种方法能使稳定性指示方法更加充分。

此法可以通过样品测量值、所有杂质和降解产物的测量值之和与未破坏样品初始值接近100%的程度来确定,在计算时适当考虑产生的分析误差。

尽量使所有的破坏样品均达到质量守衡。

若样品质量不守衡,则应进行深入研究,并对这种情况给出说明。

由于被分析物和杂质紫外吸收情况有显著差异,应用外标法对样品进行检测。

挥发性杂质的潜在损失、非紫外吸收化合物的形成,不保留杂质,强保留杂质等情况都应被考虑在内。

交替检测技术,例如示差折光检测器与液质联用可以用来检测非紫外吸收的降解产物。

3、研究终点确保样品在各降解条件下进行充分的暴露后即可终止强制降解试验,药物分子典型活化能从12 kcal/mol变换到24kcal/mol。

一种化合物不一定在每种降解条件下均产生降解,暴露极值的一般准则可参考相关文献。

一些稳定药物在任意降解条件下均不会产生降解,可以通过在药物中加入已知杂质来建立分析方法,同时应保证各峰能够达到基线分离。

另,在使用药典和USP <621>中概述的限制使用的方法,降解试验是没有必要研究的。

因为同一药物的不同晶型可能具有不同的稳定性特征,当一个仿制药产品晶型不同于RLD产品晶型时,原料药应进行降解试验来评价多晶性药物的理化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