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黄河》:《保卫黄河》-歌词,《保卫黄河》-赏析 保卫黄河 歌词
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保卫黄河》作品分析

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保卫黄河》作品分析《保卫黄河》是钢琴协奏曲《黄河》的第四乐章,由中国作曲家光未然创作于1969年。
这是一首具有饱满激情和激昂气势的乐曲,将黄河与中国人民的意志力和奋斗精神紧密结合在一起。
整个乐曲的结构简洁明了,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静音前奏,以简单的和弦和重复的音符引出全曲的主题;第二部分是主题的呈现,由钢琴独奏和管弦乐队共同演奏;第三部分是高潮部分,旋律嘹亮,气势磅礴,展现了黄河的壮丽景色和中国人民的英勇精神。
钢琴独奏是全曲的灵魂,音符起伏有力,音符之间富有变化和对话。
通过钢琴独奏的技巧运用,演奏者既表现了黄河宽广深沉的形象,又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斗志和勇气。
管弦乐队则与钢琴形成对话和配合,使音乐更加立体和丰富。
乐曲在节奏上极富变化,时而急促激动,时而缓慢悠扬。
快速的乐章以短促的音符和连续的技巧展示了黄河的奔腾流动。
慢板的部分则以优美的旋律和柔情的琴音表达了对黄河的深深眷恋和对祖国的热爱。
整个乐曲充满了民族音乐的特色,融合了中国古典音乐的元素。
作曲家通过引用黄河的民歌,使乐曲更具中国特色,更能表达中国人民对黄河的深情厚意。
作曲家还运用了传统的民乐器,如二胡和笛子,增加了乐曲的音色层次和民族情调。
《保卫黄河》是一首富有爱国主义情怀的乐曲,展现了中国人民对祖国黄河的深情厚意和保卫家园的责任感。
通过音乐的力量,作曲家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激励着每个中国人在保护环境、保卫家园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保卫黄河》是一首独具风格和情感的作品。
它通过优美的旋律和饱满的节奏表达了对黄河的无限热爱和对祖国的无比自豪,同时也将中国人民的坚韧意志和奋斗精神传递给每一位聆听者。
《保卫黄河歌词》

《保卫黄河歌词》
(共唱三遍,进行曲速度)
*(音乐响起后13秒开始唱)
第一段: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冈万丈高.
河东河北
高梁熟了.
万山丛中,
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
游击靳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
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
(停顿一秒)
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国”唱半秒钟,紧接着唱第二段,中间不停顿)第二段: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冈万丈高.
河东河北
高梁熟了.
万山丛中,
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
游击靳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
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
(停顿一秒)
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
(第二段与第三段中间有间奏,间奏十秒钟后开始唱第三段)第三段: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冈万丈高.
河东河北
高梁熟了.
万山丛中,
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
游击靳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
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
(停顿一秒)
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国”音唱6个数时间结束)。
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保卫黄河》作品分析

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保卫黄河》作品分析1. 引言1.1 简介《黄河》钢琴协奏曲第四乐章《保卫黄河》是中国著名作曲家施如受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首曲子是在1939年,抗战初期创作的,作为抗日战争期间宣传抗战的音乐作品,具有强烈的政治宣传色彩。
这个作品共有五个乐章,每个乐章都以表达对祖国的深情厚爱和对抗日战争的坚定信念为主题。
第四乐章《保卫黄河》通过激昂的旋律和强烈的节奏,展现了中国人民保卫黄河的决心和勇气。
整个乐章气势磅礴,情感激昂,具有史诗般的气势。
这首协奏曲在演奏时要求演奏者具有非常高的技巧和力度控制能力,需要表达出战斗的紧张感和激烈的对抗。
演奏者还需准确地表现出作曲家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与赞美,使听众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能够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激荡。
这首钢琴协奏曲第四乐章《保卫黄河》是一部富有民族气息和强烈爱国情怀的音乐作品,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音乐价值,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1.2 创作背景《黄河钢琴协奏曲》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第四乐章《保卫黄河》更是这部作品中的巅峰之作。
创作背景可以追溯至1939年,由中国著名作曲家冼星海创作,指挥家谭元元指挥,并由钢琴家李延泽演奏。
这部作品创作在抗日战争期间,时任重庆国立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的冼星海,受到了当时黄河抗击洪水和日寇侵略的启发,创作了这部代表中国人民抗战精神和爱国情怀的音乐作品。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中国人民饱受战火之苦,黄河更是中国人民的母亲河,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记忆。
冼星海通过这部作品展现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保卫家园、捍卫民族尊严的决心和信念。
《保卫黄河》这一乐章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色彩,旋律磅礴宏大,激情澎湃,极具感染力。
这部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和民族气节,更将黄河这条千年文明的象征融入体现了祖国大好河山与人民的伟大团结。
2. 正文2.1 音乐特点分析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保卫黄河》是一部具有浓厚爱国主义情感的音乐作品,其音乐特点也体现了这种情感。
黄河大合唱保卫黄河歌词

但是,中华民族的儿女啊
谁愿意像猪羊一般,任人宰割
我们要抱定必死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
河东河北高梁熟了,万山丛中
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
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
保卫黄河,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风在吼
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
河东河北高梁熟了,万山丛中
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
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
保卫黄河,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风在吼
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
河东河北,高梁熟了
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保卫黄河》赏析

保卫黄河——《黄河大合唱》选曲1.作品分析《保卫黄河》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七乐章。
歌曲的齐唱为多乐句的单乐段结构,后面采用卡农的形式写成轮唱,具有进行曲的风格。
歌曲以跃动的、生机勃勃的音调,以快速大跳的动机和逐步扩张的音型,生动地表现了游击健儿前赴后继、英勇战斗,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奔赴战场的壮丽情景。
这首歌采用了民间打击乐的节奏和广东狮子舞音乐的旋律为素材,从而使歌曲显得明快、豪放,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在齐唱之后,采用二部、三部、四部轮唱的形式,形成一种此起彼伏的浩大声势。
在轮唱中,“龙格龙格”的衬词穿插其间,使音乐显得富有变化,妙趣横生。
这种艺术手法,很容易使人联想:革命的武装力量在斗争中逐步发展壮大。
它犹如黄河的滚滚洪流,势不可挡,侵略者必将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在轮唱之后,有一大段器乐的间奏。
它不仅进一步渲染了气氛,刻画了形象,还用逐步转调的方法为歌曲的最后部分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转调后的合唱,更凸显了中国人民誓将侵略者消灭干净的坚强决心。
2.背景材料《黄河大合唱》作于1939年3月,由光未然(张光年)作词,冼星海作曲。
1938年冬,武汉沦陷后,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由陕西东渡黄河,到达山西吕梁山抗日根据地。
途中,光未然亲临险峡激流、怒涛漩涡、礁石瀑布的险地,目睹了黄河船夫与惊涛骇浪博战的情景,聆听了水手们高亢激越、深沉有力的船工号子……这一切激起了他创作的激情和灵感,一首长诗——《黄河吟》应运而生。
1939年,光未然与冼星海在延安相见。
在西北旅社的一间窑洞里,演剧队举办了一个朗诵会,光未然亲自朗诵了这首长诗。
冼星海听后,约请光未然将其改成歌词,并激动地表示:“我有把握把它写好。
”后来,冼星海夜以继日地工作,仅用了六天的时间便谱好了《黄河大合唱》。
1939年3月31日脱稿,4月13日在陕北公学礼堂首演,由邬析零指挥。
这次演出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便传遍全国。
同年5月11日,为庆祝鲁艺成立一周年,由冼星海亲自指挥再次演出了《黄河大合唱》。
保卫黄河,歌词,串词,朗诵词,报幕词

保卫黄河,歌词,串词,朗诵词,报幕词女:黄河,一条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男:黄河,一条炎黄子孙的母亲河,女:您的胸怀依偎着13亿中华儿女男:您的血脉连接着960万神州大地,女:从雪山草地、大渡河边走来,我们用悲壮的歌声回眸历史男:从枪林弹雨和日寇的封锁线走来,我们伴着歌声奋勇杀敌女:看,龙的传人团结起来了,合: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女:黄河,一条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男:黄河,一条炎黄子孙的母亲河,女:您的胸怀依偎着13亿中华儿女男:您的血脉连接着960万神州大地,女:从雪山草地、大渡河边走来,我们用悲壮的歌声回眸历史男:从枪林弹雨和日寇的封锁线走来,我们伴着歌声奋勇杀敌女:看,龙的传人团结起来了,合: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但是,中华民族的儿女啊,谁愿意像猪羊一般任人宰割?我们要抱定必胜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保卫黄河朗诵词女:黄河,一条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男:黄河,一条炎黄子孙的母亲河,女:您的胸怀依偎着13亿中华儿女男:您的血脉连接着960万神州大地,女:从雪山草地、大渡河边走来,我们用悲壮的歌声回眸历史男:从枪林弹雨和日寇的封锁线走来,我们伴着歌声奋勇杀敌女:看,龙的传人团结起来了,合: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女:黄河,一条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男:黄河,一条炎黄子孙的母亲河,女:您的胸怀依偎着13亿中华儿女男:您的血脉连接着960万神州大地,女:从雪山草地、大渡河边走来,我们用悲壮的歌声回眸历史男:从枪林弹雨和日寇的封锁线走来,我们伴着歌声奋勇杀敌女:看,龙的传人团结起来了,合: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但是,中华民族的儿女啊,谁愿意像猪羊一般任人宰割?我们要抱定必胜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黄河大合唱朗诵词保卫黄河朗诵词(精选)女:黄河,一条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男:黄河,一条炎黄子孙的母亲河,女:您的胸怀依偎着13亿中华儿女男:您的血脉连接着960万神州大地,女:从雪山草地、大渡河边走来,我们用悲壮的歌声回眸历史男:从枪林弹雨和日寇的封锁线走来,我们伴着歌声奋勇杀敌女:看,龙的传人团结起来了,合: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三、保卫黄河朗诵词第一章《黄河船夫曲》(朗诵词) 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你渡过黄河吗?你还记得船上的船夫拼着性命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吗?如果你已经忘掉的话,那么,你听吧!第二章《黄河颂》(朗诵词)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保卫黄河》串词朗诵词解说词《保卫黄河》歌词

《保卫黄河》串词朗诵词解说词《保卫黄河》歌词
《保卫黄河》串词朗诵词解说词 1
:一代代文人墨客,面对滔滔黄河,无不激情澎湃,用他们如椽之笔,为黄河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的颂歌;
:是啊,在抗日战争期间,诗人光未然作为时代的歌手,站在高山之巅,代表英雄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响了时代的最强音;
:今天,就让我们踩着那雄健有力的节拍,再一次感受那澎湃激昂的《保卫黄河》吧!
:下面请欣赏由轻纺工程与艺术学院的同学们演唱《保卫黄河》
《保卫黄河》串词朗诵词解说词 2
谁愿意像猪羊一般任人宰割
我们要抱定必胜的决心
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
《保卫黄河》歌词
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
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冈万丈高
河东河北高梁熟了
万山丛中
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
游击健儿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
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
经典爱国歌曲《保卫黄河》歌谱及歌词

经典爱国歌曲《保合唱》第七乐章。歌曲采用齐唱、轮 唱的演唱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是抗日军民广为传播的一首歌曲。 本文是小编精心收集的,仅供参考 !
经典爱国歌曲《保卫黄河》歌谱及歌词 mv 保卫黄河 - 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 词: 光未然 曲: 冼星海 风在吼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冈万丈高 河东河北高梁熟了 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端起土枪洋枪 挥动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 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风在吼
2
1
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冈万丈高 河东河北高梁熟了 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端起土枪洋枪 挥动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冈万丈高 河东河北高梁熟了 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端起土枪洋枪 挥动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卫黄河》:《保卫黄河》-歌词,《保卫黄河》-赏析
保卫黄河歌词
《保卫黄河》:《保卫黄河》-歌词,《保
卫黄河》-赏析保卫黄河歌词
话题:保卫黄河歌词文化大革命表现手法黄河
《保卫黄河》是《黄河大合唱》第七乐章。
作词:光未然(张光年),作曲:冼星海。
歌曲采用齐唱、轮唱的演唱形式。
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是抗日军民广为传播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采用了民间打击乐节奏和广东狮子舞音乐旋律为素材,使歌曲显得明快、豪放、音乐形象分外鲜明,并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
全曲采用了进行曲体裁、以短促跳动、振奋人心的音调、响亮的战斗口号、铿锵有力的节奏,形象地刻画了游击健儿端起土枪洋枪、挥动大刀长矛,在青纱帐里、万山丛中,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战斗的壮丽场景。
保卫黄河歌词_《保卫黄河》 -歌词《保卫黄河》(朗诵词)《保卫黄河》但是,中华民族的儿女啊,谁愿意像猪羊一般,任人宰割,我们要抱定必胜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多声部合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
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保卫黄河歌词_《保卫黄河》 -赏析《保卫黄河》全曲采用了进行曲体裁、以短促跳动、振奋人心的音调、响亮的战斗口号、铿锵有力的节奏,以快速大跳的动机和逐步扩张的音型,使歌曲充满力量的感情,形象地刻画了游击健儿端起土枪洋枪、挥动大刀长矛,在青纱帐里、万山丛中,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战斗的壮丽场景。
这首歌采用了民间打击乐节奏和广东狮子舞音乐旋律为素材,使歌曲显得明快、豪放、音
乐形象分外鲜明,并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
歌曲一,四部分合唱,二、三部分轮唱,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恰似黄河的波涛滚滚奔流,势不可挡。
轮唱时“龙格龙格”的人声伴唱,听来变化无穷,情趣横生,增强了生动、活跃、乐观的气氛。
巧妙地隐喻了抗日武装队伍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终于汇成了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它将压倒一切敌人,显示了英雄民族的伟大气魄。
轮唱之后的1大段器乐间奏,不仅渲染了气氛,刻画了形象,又为结束段转向高潮作好了铺垫,使结束段更凸显了中国人民誓将侵略者消灭干净的坚强决心。
钢琴协奏曲《黄河》是根据我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的不朽名作《黄河大合唱》改编而成。
钢琴协奏曲《黄河》始创于1969年“文化大革命”初期。
《保卫黄河》是钢琴协奏曲《黄河》的第四乐章,采用自由
变奏曲式写成。
其结构:引子+主题+变奏+变奏?+变奏?+变奏?+变奏?+变奏?+变奏?+插部+变奏?(尾声)。
钢琴协奏曲《黄河》在创作中运用了西洋古典钢琴协奏曲的表现手法,在曲式结构上又体现了中国传统风格,以标题性组曲的形式写成。
今天,这部脍炙人口的作品已冲出国门,成为一部在世界范围内音乐会舞台上经常演出的曲目。
电子琴合奏曲《保卫黄河》更是动人,全曲共分4个声部,音色分别是钢琴、钢琴、弦乐、低音弦乐。
此曲共有7大章。
要求演奏者同时弹奏不同的音符来完成合奏。
因此需要演奏者团结合作。
保卫黄河歌词_《保卫黄河》 -词作者光未然光未然(1913,2002.1.28 )中国诗人,文学评论家。
原名张光年。
湖北光化人。
1927年在家乡参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30年代起从事进步戏剧活动和文学活动。
1936年在武汉发表歌词《五月的鲜花》,谱曲后在抗日救亡活动中广泛传唱。
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在延安首次上演。
1940年去重庆,从事文艺活动,创作长篇叙事诗《屈原》。
1949年后,一直在北京从事文艺活动。
先后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以张光年署名发表了大量文学、艺术评论。
文章立论谨严,文风洒脱,勇于面对重大文艺现象发表意
见。
保卫黄河歌词_《保卫黄河》 -曲作者冼星海冼星海(1905,1945),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中国作曲家。
曾用名黄训、孔宇。
祖籍广东番禺。
1905年6月13日生于澳门1个贫苦船工的家庭,1918年入岭南大学附中学小提琴,1926年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国立艺专音乐系学习。
1928年进上海国立音专学小提琴和钢琴,并发表了著名的音乐短论《普遍的音乐》 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从师于著名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保罗?杜卡。
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院。
在肖拉?康托鲁姆作曲班学习。
留法期间,创作了《风》《游子吟》《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等十余首作品,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大量战斗性的群众歌曲,并为进步影片《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话剧《复活》《大雷雨》等谱写音乐。
抗战开始后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二队,后去武汉与张曙一起负责开展救亡歌咏运动。
1935年至1938年间,创作了《救国军歌》《只怕不抵抗》《游击军歌》《路是我们开》《茫茫的西伯利亚》《祖国的孩子们》《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
1938年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并在“女大”兼课。
教学之余,创作了不朽名作《黄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等作品。
1940年去苏联学习、工作,1945年10月30日卒于莫斯科。
在冼星海短促的一生中,创作生活约10余年,《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和影响最大的一部代表作。
1/2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