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俄语感叹词的对比浅析
2021分析俄、汉动物词比喻用法异同的认知范文1

2021分析俄、汉动物词比喻用法异同的认知范文 1.引言 人类语言中存在的大量动物词除指称各种具体动物之外,还被广泛用来喻指人或表达抽象概念。
例如,“蝎子”(скорпион)除了用来指称一种以昆虫为食、身体末端有毒钩的节肢动物外,还可以用来表示心肠狠毒的人;“狼”(волк)除了用来指称一种形状像狗、本性残忍而贪婪,吃兔、鹿,伤人畜的哺乳动物外,还经常用来表示凶狠残暴、阴险狡诈或贪婪的人。
在汉语和俄语中,“猪”(свинья)除可以指称一种肉可食用、皮可制革、鬃可制刷和其他工业原料的家畜外,还可以喻指懒惰的人和表达肮脏、愚蠢、贪婪、无礼、丑陋、卑鄙等抽象概念。
但语言事实同时表明,不同语言中同一动物词的隐喻用法往往并不完全一致。
如,在汉语中,“兔子”通常喻指动作快速、聪明、狡猾的人,而在俄语中人们通常用兔子(заяц)比喻弱小怯懦,无自卫能力的人。
传统语言学把包括动物词比喻用法在内的比喻性语言视为语言的异体表达形式,从而将其排除在研究的范围之外。
新兴的认知语言学是一种从认知角度探索语言本质和力图对各种语言现象做出统一解释的语言研究范式或方法,认为语言是人基于客观外部世界经验的认知的产物,包括动物词比喻用法在内的语言现象均可从认知的角度获得解释。
语言反映人的认知是认知语言学的核心原则。
语言只能是人们对现实世界进行“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的成果(王寅2012)。
譬如,“自行车在银行旁边”和“银行在自行车旁边”两个句子均不存在语法上的错误,但在语言运用中前者可接受,后者却不可接受。
结构主义语言学与转换生成语法对这种现象均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
但在认知语言学看来,由于在上述两个句子所涉及的知觉场景中,“自行车”是图形,“银行”是背景。
在概念层面,图形是较背景更突显的心理实体;在语言层面,句子的主语则是句子中最为突出的成分。
基于上述场景的概念组织体现在语言上,只有以“自行车”做主语,即“自行车在银行旁边”,句子才是可接受的自然的表达。
俄汉语法比较

成绩俄语和汉语语法差异课程名称授课教师院系年级专业姓名学号时间前言看起来中国和俄罗斯像两个世界,环境,风俗,艺术,语言,生活习惯,哲学都不一样。
但是如果仔细研究这些方面的问题就可以看出来很多相同的观点。
说到语言没有研究这个问题的人才认为差别太大,俄语什么方面一点也不像汉语。
俄语用的是字母,汉语用方块字,俄语每个词有几个因素,汉语最多具有三个因素,也不要说到汉语里面的声调。
而且这个意见不能算完全正确。
下面我想分析俄罗斯和中国语言语法差异,提供一些例子来相比造句法和声调。
俄语和汉语两个非常丰富的,有发展能力的语言。
像汉语俄语每个词具有大量的同义词,但是每个同义词带来自己的意义色彩。
这个特点让人更精确地说出自己的思想或更精彩的描述感情,但是在语言教学过程中让学习者感到很困难,因为在初级或中级阶段中学生还没有能力完全理解同义词的差异。
比如说“意义”和“意思”的差别不大,但是在用法上有差别。
虽然俄语里面的“СУТЬ”和“СМЫСЛ”实际上没有什么大的差别,但是在不一样搭配环境会带来不同的意思色彩。
刚才用的“虽然……,但是……”在俄语中也拥有,意思和语法完全相同,这就是“ХОТЯ……,ОДНАКО……”,一般在口语中变成“ХОТЬ……, НО(И)……”。
这样的例子特别多,所以可以说我们两个国家的语言也有很多相同的观点。
这方面的研究会在教学和教材编写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汉语里面的声调非常重要,他影响到词的意义,变声调才会变句话的意思,比如“死”(sǐ)和“四”(Sì)听起来很像,所以在中国“四”这个数字很少用的,高楼一般没有第四层,饭店里没有四号桌子等。
“风速”和“风速”,“影响”和“映像”例子无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遇到很多困难。
在俄语也存在这个问题,比如“ЗаМОК”(堡垒)和“ЗАМоК”(锁)或“аТЛАС”(地图集)和“АТЛаС”(缎子)。
另外俄语语法的难点就在每个词变化性,每个词具有很多变化方法,名词会变成副词或形容词,变化时声调也必须改,所以学俄语并不简单的事情!如果分析语气的问题可以遇到更多困难。
俄、汉语标点符号用法的差异

俄、汉语标点符号用法的差异俄语的标点符号与汉语以及其它语言一样,是书面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有时标点用错了,句子意义就截然相反。
例如:Помиловать нельзя , повесить.不能宽恕,应该绞死。
Помиловать , нельзя повесить .应该宽恕,不该绞死。
俄语的标点符号体系与汉语的标点符号体系可以说是大同小异。
但人们往往只注意到它的大同,而忽略了其小异。
因此,在写作或翻译时,常常出现乱用标点符号的现象。
先将这两种体系的一些差异简述于后:一、汉语的句号为“。
”,俄语的句号为“.”例如:Мы изучаем русский язык.我们学习俄语。
二、在同等成分之间,如果不用连接词连接,汉语使用顿号“、”,俄语则使用“,”号。
例如:Люди работали спокойно , споро, молчаливо .人们安心地、顺利地、默默地工作着。
Настоле лежала провизия:хлеб ,мясо ,соль,овощи .桌子上放着食物:面包、肉、盐、蔬菜。
Вклубе,наулицах,впарках,—вездесегоднябыломногонароду.今天,在俱乐部里、大街上、公园里到处都有很多人。
在同等成分之间,汉语也可用“,”号。
例如:鸟儿到处都有:在花园里,菜园里,打谷场上,街上。
三、在信函的称呼语后面,俄语常用逗号、感叹号或句号,而汉语则常用冒号。
应该说明的是,俄语里如在称呼后用逗号,则信函正文应用小写字母开始,如称呼后用感叹号,则正文是另一句话,要用大写字母开始,试比较作家费金马给高尔基的两封书信的开头,这里用了不同的标点:1、Дорогой Алексей Максимович,толькочтораспечаталвашеписьмои—каквсегда ,когдаприкасаюськчему —нибудьсвязанномусвами,—разволновался …亲爱的阿列克谢·马可西莫维奇,刚刚打开您的来信,就像往常一样,凡遇到与您用关的事,我都十分激动......2、Дорогой Алексей Максимович!Пишувам потому,чтомоистаранияувидетьвасвпоследниеднибылибезуспешными,ипотому ,чтояслышал,чтовыопятьуезжаетевМоскву.亲爱的阿列克谢·马可西莫维奇!我所以给您写这封信,是因为我争取在近日能见到您的愿望没能实现,是因为我听说,您又要去莫斯科。
浅谈俄汉颜色词语义对比

浅谈俄汉颜色词语义对比五光十色的客观世界对于全人类来说都是一样的,然而在不同的民族语言、不同的时代典籍或不同地域的方言口语中对不同颜色的称述、理解和好恶却经常可以发现许多差异。
这就充分地证明语言是经过人类的认知去理解和表达客观世界的,不同的人群在认知和表达世界时,由于受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社会规范等因素的影响,各种颜色对于不同民族的人在视觉和心理上所产生的联想和象征意义是不尽相同的。
在俄、汉不同的语境中,颜色词所指代的意义有时是完全相同的,有时会产生不等价意义。
красный(红色)16世纪以前,俄语中的красный不表示颜色,只表示性质,相当于красивый,хороший的意思。
比如:Красная площадь(红场)这一名称,最初是“美丽的广场”的意思。
但从16世纪以后красный一词转而表示颜色,比如:красное платье (红色的连衣裙),красный цветок(红花)等。
另外红色是血的颜色、生命的颜色。
所以红色被赋予了新的含义—“革命的” (революционный)。
我们都知道,俄国十月革命期间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中都组建了自己的军队—红军(красная армия),也有自己的旗帜—红旗(красный фраг)和自己的政权—红色政权(красная власть),出现了红区(красные районы)。
红色成了“布尔什维克”、“苏维埃”、“社会主义”的代名词,红色也就成为了苏维埃国家的颜色。
此外,红色还象征着“最珍贵的”含义,比如:красная дичь(珍禽),красная доска(红榜、光荣榜),красная цена(最高价),красное слово(妙语、俏皮话)等。
红色的各种附加意义已经深深扎根在人们的心里。
红色是我国文化中的基本崇尚色,它体现了中国人在精神和物质上的追求。
它象征着吉祥、喜庆,如把促成他人美好婚姻的人叫“红娘”;喜庆日子要挂大红灯笼、贴红对联、红福字;男娶女嫁时贴大红“喜”字;把热闹、兴旺叫做“红火”;形容繁华、热闹的地方叫“红尘”;把政治上要求进步、业务上刻苦钻研的人称为“又红又专”等;它也象征顺利、成功,如人的境遇很好被称为“走红”、“红极一时”;得到上司宠信的叫“红人”;分到合伙经营利润叫“分红”;给人发奖金叫“发红包”等;它还象征美丽、漂亮,如指女子盛妆为“红妆”或“红装”;把艳妆女子称为“红袖”;指女子美艳的容颜为“红颜”等它们都与好事相联。
略论汉俄语言对比研究的意义现状及角度

略论汉俄语言对比研究的意义现状及角度[内容摘要]本文简要论述了汉俄语言对比研究的现状、意义以及角度。
[关键词]汉俄语言对比研究意义现状角度对比语言学是上个世纪50年代形成的一门独立的语言学学科,而国内主要是从70年代后期随着吕叔湘等先生的相关论文的发表,才逐渐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
经过三十年的耕耘,对比语言学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总的看来“对比语法成果相对薄弱”。
近些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国内俄汉语言对比的状况相对于英汉、韩汉来说,的确不够活跃,不仅研究方法和手段比较落后,而且研究深度和广度也亟待加强。
这种情况对汉俄对比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说它是机遇是因为还有这么肥沃的一片科研沃土供我们开垦,说它是挑战是因为这项研究可供借鉴参考的前人研究成果相对来说比较少,这是一项具有尝试性和探索性的工作,难度比较大。
但是,这是一项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的工作,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限于篇幅,关于研究现状只能就所涉及的研究范围和层面作一简略的概述,不能展开述评。
希望通过我们的大致梳理,能够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角度有所借鉴。
一、语言对比研究的意义当代语言学不管是生成语法学派,还是认知语言学派,以及现代语言类型学派,它们的研究目标就是要发掘语言的共性规律。
这就需要明晰语言的共性和个性。
语言共性和个性的发掘是建立在语言的对比基础之上的,而这都离不开实实在在的具体语言的对比研究。
要搞清汉语和俄语的异同点,就要进行对比。
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只有比较,才能看出各种语文表现法的共同点和特殊之点。
”通过对比分析研究语法是我国老一辈语言学家的一个优良传统,也是现代语言学界的共识。
赵元任先生很重视语言的对比研究,他被聘去美国任教之后,论著多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中之一便是越来越深入地阐明中国语言的特点,比较中西语言的异同。
吕叔湘先生对通过对比研究语法更是重视,不仅提倡和外语对比,而且主张共时和历时的比较,普通话和方言的比较。
词汇学视角下的俄汉委婉语之比较

文化长廊词汇学视角下的俄汉委婉语之比较吴宇晗 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摘 要:委婉语存在于世界各民族的语言之中,分属于两种不同语系的俄语和汉语也不例外。
委婉语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对俄汉语中委婉语的对比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的理解俄汉两个民族的文化,从而提高俄语和汉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词汇学;委婉语;对比[中图分类号]:H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3-190-011.委婉语的概念委婉语(эвфемизм),源于希腊语中Euphemismos一词,这类词语经常被使用在需要委婉的表达思想的场合。
在我国,最开始是陈望道先生从修辞学方面对委婉语的定义进行了研究。
委婉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是是作为一种修辞格而存在的。
而后学者张宇平在其著作中对委婉语下的定义为:“用含蓄曲折的词语来代替那些不能只说的话,而其中其替代作用的具有含蓄曲折特点的词语称之为委婉语。
”随着近些年众学者对语言学的深入研究,俄语委婉语的定义也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也更加密切。
本文将从委婉语的构成方式以及日常口语中委婉语的类型两方面将俄汉委婉语进行对比,研究二者异同,从而减少中俄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
2.俄汉委婉语构成方式的对比俄汉两种语言分属两种全然不同的语系:俄语属于印欧语系中的东斯拉夫语支,而汉语则属于汉藏语系。
这种本质上的差异决定了俄语和汉语在词汇形态上有着很大的区别。
接下来从俄汉委婉语的构成方式上将两种委婉语词汇构成形态的异同进行对比。
2.1语音手段俄汉两种语言中的委婉语有一部分都是在需要提到一些禁忌语的时候,刻意避开原来的词语,转而使用发音相同、相近的词或字,从而使人们不会因为那些禁忌的词语而产生不好的联想,以此来达到委婉的目的。
但是尽管看上去他们同样是利用同音异义词发音相同或是相近而意义不同的这一手段,但其实所用的原理是不同的。
例如,俄语中经常会使用音节发音相似的特点,而汉语中则是习惯利用音同字不同的方法,使意思表达得更加委婉。
浅谈俄汉语词序比较

浅谈俄汉语词序比较中文摘要:俄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有多种表现形式,各自有着自己的语言特点。
词序的差异是两种语言差异的重要方面。
本文通过各种实例,对俄汉词序进行对比。
关键词:俄语,汉语,词序,比较词序,有时也叫语序,指语言里各种语言单位在句中组合的次序。
词序是一种重要的语法形式,或者说是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
任何语言的语法都有个词序问题。
词序不仅是表示语法结构、语法意义的形式,也是言语表达或修辞的手段。
俄语与汉语分别属于两大不同的语系(俄语属于印欧语系,到现在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一种拼音文字;而汉语则属于汉藏语系,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了,则是一种表意文字),在词汇语法意义方面,两种语言存在着许多差异,而这些差异则主要表现在词序上。
词序是指一个句子中各个成份的先后次序。
这一差异主要是由于俄、汉语的表达方式和思维习惯不同而造成的。
例如,俄语在时间、地点的表达方式上与汉语不同,总习惯于由小及大,而汉语则正好相反。
所以,汉语说“2000年10月4日”,俄语则表达为“4 октября 2000 года”;汉语说“吉林省长春市”,俄语则表达为“Город Чанчунь провинции Цзилинь”。
由于俄、汉语的词序存在着差异(两者的词序有时也有相同之处),我们就不能把汉语的词序照搬到俄语中去,也不能把俄语的词序硬套在汉语上,而是必须按照俄、汉语的词序习惯,将句子各个成份的先后次序作适当的调整。
无论在俄语中还是在汉语中,词序问题历来都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通常认为,俄语由于有比较丰富的词的形态变化,很多语法意义不是通过词序而是通过形态变化来表示的,因此词序相对比较自由。
其实,在俄语中,词序的作用非常重要。
一方面,词序起着重要的语法作用,它决定了句子的逻辑语义模式;另一方面,通过词序的变化达到不同的交际目的,词序是重要的语言表达手段。
在汉语中,词序是占主导地位的语法手段。
由于汉语缺乏俄语语言那样的形态变化,很多语法意义要通过词序来表示,汉语的句子类型也往往要通过词序来表示,所以为了加深读者对俄汉词序的正确理解,本文将就俄、汉语的词序作一些比较。
俄汉称呼语的语用学对比

俄汉称呼语的语用学对比摘要: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利用对话分析的方法分析了俄汉两部经典戏剧中称呼语的语用意义。
在对比俄汉称呼语差异的同时,也体现了它们在会话结构中的共同作用。
关键词:称呼语会话结构话轮语用1 引言称呼语是人们当面打招呼用的表示彼此关系的名称,不同语言在称呼方式的使用方面存在着差异。
称呼语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它能反映出不同语言特殊的民族文化特点,具有极其丰富的社会和文化内涵。
俄汉语在称呼语的使用上具有明显的文化差异。
俄语中多使用专用名词性称呼语,汉语中多使用职衔称呼语和亲属称呼语,这与两民族的社会、历史、文化及心理密切相关。
在俄罗斯文学和中国文学中老舍先生的《茶馆》和契诃夫的《樱桃园》分别都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试这两部具有代表性的戏剧为语料,分析剧本对话中称呼语的语用功能。
2 称呼语与语用学语用学是一门研究语言使用的学科,也就是从语言使用者的角度对语言进行研究和剖析。
美国语言哲学家Morris在研究作为语言哲学的符号学过程中,提出了著名的“符号三分说”。
他认为符号学由符号关系学(即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三个分支构成。
其中语用学研究“符号与符号解释者的关系”这一定义得到大部分语言学家的认可(何自然,陈新仁,2004:1)。
从语用学的角度对语言进行分析,可以帮助人们迅速地准确地获取信息、理解信息、交流信息。
然而,不同语言在称呼方式的使用方面存在着差异,在不同场合也会选用不同的称呼语。
以下是我们尝试从语用的角度来揭示俄汉称呼语在语言使用中所显现的规律及作用。
3 称呼语在会话结构中的作用一项典型的话语交际活动通常有一系列语句组成,因此要分析各个语句在整个交际过程中的语用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语用联系,就必须分析话语结构。
在语用学中,话语语用结构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会话结构(许余龙,2002:266)。
由于称呼语的语用功能典型地反映在会话交际中,脱离了会话结构来研究称呼语的语用原则是毫无意义的,因此研究会话结构中的称呼语是对称呼语进行语用分析的重要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俄语感叹词的对比浅析
作者:斯伟塔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03期
摘要:俄语和汉语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在其使用中有许多不同之处,本文主要从俄语与汉语感叹词的使用方面着手,对俄语和汉语中使用的感叹词进行简单对比。
关键词:汉俄语感叹词对比
作者简介:斯伟塔(TSIMASHCHUK SVIATLANA),女(1989.6-),白俄罗斯人,兰州大学文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中图分类号]:H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3--01
感叹词已经成为语言及日常交流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人类的情感、意愿都需要表达和实现,而感叹词正丰富和扩大了人类情感表达的方式和内容。
同时,感叹词语的表达功用往往能使语言更为丰富生动,对人物情感的表达及人物形象的刻画起到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感叹词语在口语体材的文学作品中也被广泛使用。
不同的语言使用不同的感叹词,除了一些由象声词构成的感叹词以外,其他感叹词不仅具有极高的语言特性,而且也有高度的文化特性。
不同语言中的感叹词不仅有质上的不同,而且在数量和使用频率上都有可能不同,所以汉俄语言中的感叹词是各自语言体系中较为独特的一个词类。
在以汉语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留学生对感叹词语的学习掌握情况也不尽如人意。
所以重新认识感叹词在语言使用中的地位,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首先来看俄语感叹词:俄语感叹词是作为表达所经受的情态,意愿和呼吁信号的词。
这最常是形态上不变,短促喊声的语音组合:о!奥!ой!唉!а!啊!ах!啊呵!эй!哎!等。
广泛流传一种看法认为,感叹词和情态词一样,不属于词类系统。
在句中感叹词照例在语法上同其他词没关系,也不是句子成分。
Что брат?Уже не трунишь,тоска берет –ага!怎么,老弟!已经不逗乐了,真愁人哪!А,не до слов теперь;啊,现在没心思说话。
汉语感叹词从性质和意义来说,与俄语感叹词相像:啊,哈,唉,喂,咳,哎呀,咳呀- а,ха,хай,ай,алло,о,ай-ай,хай-йа等,但有少数并不对应。
这类词没有语义,只表示情态意义。
我们从上面的例子看到,俄语感叹词一般放在句首或句中间,而且单独存在。
汉语大致如此。
Ха!Ты просто молодец!哈!你可真行!哎呀,你怎么还不明白?Ай-йа!Как же ты еще не понимаешь?俄语中感叹词作谓语的情况,在汉语中用动词来表示。
按意义俄语感叹词可分为主要的三类:1、情态感叹词:о 奥,ой 唉,а 啊,господи 天哪,черт возьми 见鬼;2、驱使感叹词:алло 喂,караул 来人哪,марш 走开,ату 去;3、与在说话中表示礼貌相联系的感叹词:спасибо 谢谢,до свидания 再见等。
原则上可以认为上述分类适用于汉语,但是两种语言的感叹词有所不同,如下:1、唉,啊,呀,哈哈,哎呀,天哪,见鬼,这些词都有与之对应的俄语感叹词,但是汉语不把表示感叹词意义的实词看作感叹词;2、表示呼吁的感叹词:喂,哎,停,去,救命,实质上也是感叹词。
有些与俄语的不尽相同;3、谢谢,你好,再见等,被称为文明礼貌用语,一般不认为是感叹词。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发展变化必然要受到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
因而叹词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着时代、地域、群体、语境等方面的差异。
1、时代差异
俄汉叹词用法、数量相对稳定。
随着语言发展而变化,感叹词也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受时代的影响。
自20世纪初中国新文化运动以来,大量古汉语中的“感叹字”已被白话“叹词”所取代,但个别文言叹字仍保留在书面语中,如:噫、呜呼、唏嘘等。
俄语中有些叹词也已经或逐渐被废弃,如:фьють,майна,ахтунг,сено-солома,дудки,полундра等。
2、地域差异
适应不同社会需要,叹词在地域上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汉语中“喏”仅限中国吴方言使用,“呢”和“嗱”为粤方言常用,“喋”长沙话的等。
“шо,тю”多为乌克兰用法,“что”多为俄罗斯用法,“што”则为白俄罗斯常用。
3、群体差异
有些叹词往往只在某一特定群体中使用。
汉语中的典型例子是北京地区女子所使用的“哟!”,而“啧啧”仅限于中国北方中老年妇女使用,如果男子使用,则违反了语用规则,被认为是娘娘腔。
俄语中的“опаньки”等表示惊异、这类感叹词女性用得比较多,而“ёлки-палки,ё-моё,жесть”这类感叹词则为男士所偏爱,“отставить”是军人用语,“баю-баю-баю,фи,фу”是儿语,“брависсимо”原为魔术师表演常用语。
4、语境差异
语境不同,汉语叹词的语气有强弱差别。
从强到弱,“喂、嗨、欸”表示招呼,“啊哟、哎哟、喔唷”表示痛苦,“嗐、咳、唉”表示伤感,等。
另外,汉语叹词表达情感时特别细致、复杂,同一叹词,伴随不同的语调,在不同语境中表达不同的情感。
俄语感叹词语境不同,感情色彩有文雅和粗野之分。
有的情调温柔,具有女性特色,如“уси-пуси,опаньки,авось”
等,表示惊异,不耐烦,难过等,与汉语“天哪”相似,如“батюшки,боже мой,ну господи” 等。
有的比较粗鲁,具有男性色彩,如оба-на,ё-моё,жесть”等。
通过以上对汉俄语叹词特性的对比研究,我们发现,俄语感叹词和汉语叹词在语用特性,句法作用等方面同多异少。
俄,汉两个民族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势必在语言层面上有不同的体现,也影响到汉俄叹词的不同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