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名胜古迹考察报告

合集下载

寻访古迹实践报告范文

寻访古迹实践报告范文

寻访古迹实践报告范文一、实践背景寻访古迹是一项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实践活动,通过前往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参观、探寻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遗址,可以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视野和感受。

本次实践活动,我们前往中国的山东省,寻访了历史悠久的孔庙和孔府。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其教导的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因此孔庙和孔府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之一。

二、实践过程我们的实践活动从早上开始,先来到了孔庙。

孔庙是供奉孔子的宫殿式建筑群,包括了上百间的大殿和楼阁,整个建筑群庄严肃穆,气势宏伟。

我们首先参观了大成殿,这是孔庙中最重要的建筑,也是孔子的正殿。

大成殿造型宏伟庄重,内部供奉着孔子的神像,正中摆放着装饰华丽的祭祀用品。

在大成殿前,许多游客正在虔诚地上香祭拜,表达对孔子的尊敬和敬意。

我们也跟着导游的引导,依次参拜了其他的殿宇和神庙。

在参观过程中,导游详细介绍了孔子的生平和儒家思想的内涵,使我们对孔子与儒家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下午,我们来到了孔府。

孔府是孔子后裔的居住地,也是一个典型的古代宅院。

孔府的建筑与传统的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相符,有庭院、房屋、书院等,并且保持着古朴的原貌。

在孔府内部,我们参观了孔子后人的住房和书院。

住房中的陈设、家具都是按照古代风格进行布置,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书院是孔子后人的学习和研究场所,内部墙壁上镶嵌着成排的书柜,展示着古代文献和典籍。

在这里,我们仿佛能够感受到古代学者的智慧和思考。

三、心得体会通过这次寻访古迹的实践活动,我收获了很多。

首先,我对孔子及其儒家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孔子被尊称为至圣先师,他的儒家思想提倡“仁爱”、“忠诚”、“礼义”,这些价值观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东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亲身参观孔庙和孔府,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儒家思想所倡导的道德观念对整个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

其次,我对中国传统建筑有了更深的认识。

孔庙和孔府的建筑既庄严肃穆又充满艺术美感,其特色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参观名胜古迹的实践报告

参观名胜古迹的实践报告

参观名胜古迹的实践报告一、引言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体验,参观名胜古迹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历史文化,感受古代智慧和艺术的魅力。

在本次实践中,我参观了某古迹,下面将就我的参观经历和所获得的收获进行分享和总结。

二、背景介绍这个古迹位于某地,是该地的重要历史遗迹之一。

该古迹建于某年,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它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旅游景点之一。

三、实践过程我在某年某月参观了这个古迹。

当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非常适合户外活动。

我提前了解了一些古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

到达古迹后,我首先参观了古迹的大门。

大门雄伟壮观,上面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和文字,展现了古代建筑艺术的高度。

穿过大门,我来到了古迹的内部。

古迹内部分为几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不同的建筑和景观。

我先参观了主要建筑物,这些建筑物保存完好,展示了古代建筑技术的精湛和创造力。

其中一座建筑是某某某,它的建筑结构非常复杂,内部装饰华丽,令人叹为观止。

在参观过程中,我还注意到了建筑中所使用的材料和施工工艺,这些都是古代智慧的结晶。

除了建筑物,古迹还有一些独特的景观和雕塑。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某某某,它是用某种材料制作而成,形状逼真,栩栩如生。

这些景观和雕塑通过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古代人们的审美和艺术追求。

在参观过程中,我还参观了古迹的附属设施,如博物馆和展览厅。

这些地方展示了古迹的历史背景、文物和相关文化。

通过观看展品和解说,我更深入地了解了古迹的重要性和价值。

四、收获与体会参观名胜古迹的实践给我带来了丰富的收获和深刻的体会。

首先,我对古代建筑和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实际观摩和学习,我学到了很多古代建筑的知识和技巧,也欣赏到了古代艺术的卓越之处。

我对古迹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古迹不仅是建筑物,更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传承。

通过参观古迹,我更好地理解了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思想精华。

参观名胜古迹也让我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人文的魅力。

祖国名胜古迹考察报告

祖国名胜古迹考察报告

祖国名胜古迹考察报告一、前言在这个美好的春天,我们来到了祖国的名胜古迹,进行了一次踏青之旅。

这次考察的地点是我国的四大古都之一——南京市。

南京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六朝古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美丽的自然风光。

我们一行人深入了解和感受了南京这座城市的魅力,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本文将着重介绍我们的考察经历和所见所闻,以及对南京这座城市的评价和建议。

二、考察旅程第一天:中山陵我们一行人第一站来到了中山陵,这是一座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陵墓,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石质建筑群之一。

中山陵以严谨庄重的建筑和瑰丽的园林而著称于世。

我们在中山陵内漫步,欣赏着如画的园林景色,感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中山陵的建筑群中,我们还看到了一些珍贵文物和展品,比如孙中山先生的遗物和图片等等。

从中山陵出来,我们来到了南京市区,途中欣赏了沿路的美丽风景。

第二天:夫子庙第二天早上,我们来到了南京市中心的著名景点——夫子庙。

夫子庙是南京市最古老的建筑之一,早在明朝时期就已经存在了。

在夫子庙内,我们欣赏了许多历史文化遗迹,比如明代建筑和文物等等。

夫子庙内还有各种文化气息浓厚的店铺,可以购买到很多传统文化商品。

下午,我们在夫子庙附近的秦淮河畔散步,欣赏风景、品尝当地美食、购买礼品。

第三天:明孝陵第三天我们来到了南京市东郊,考察的是明朝皇帝李世民的陵墓——明孝陵。

作为中国明朝世系皇帝建陵思想的具体体现,这里又以其庄严肃穆、布局严谨而著名于世。

在明孝陵,我们参观了望狱、太和殿、神道等历史建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宗庙建筑布局的严谨要求和丰富的象征意义。

三、对南京的评价和建议作为一座充满着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南京可以说是一个越来越受欢迎的旅游城市。

从我们这次考察的经历来看,南京既有古老的历史文化,又有现代的城市风貌,有大量的文化遗迹和名胜古迹,同时也有现代的商业和娱乐设施。

但是,我们也发现南京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古迹考察报告2篇

古迹考察报告2篇

古迹考察报告2篇本文目录古迹考察报告祖国名胜古迹考察报告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十月,五华区政协文史组按照年初工作计划,并按七届政协的相关组织程序,于14日至16日组织部分委员到文物保护和文史工作做得较好的建水、石屏县等地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参观考察。

主要考察了建水瓦窑村紫陶、石屏秀山、郑营村、石屏芦子沟民居建筑群、石屏一中、石屏明清古州衙、石屏文庙和袁嘉谷故居等文物古迹,以及沙甸新建的大寺。

此次参观考察活动,组织严谨有序,安排紧凑得当,委员们通过考察拓展了视野,丰富了知识,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考察情况简介1、瓦窑村建水紫陶建水紫陶,历史悠久。

1953年在xx举办的全国民间工艺品展览会上,建水紫陶与xx宜兴陶、xx石湾陶、xx荣昌陶一起被命名为中国四大名陶。

如今,随着原料的枯竭,市场上大品牌紫砂煲出现了制假现象,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建水紫陶,情况如何?带着这样的疑问,此行第一站,委员们实地走访了建水的做陶名家,参观了制陶工艺。

建水紫陶的生产主要集中在瓦窑村。

这是一个位于建水北部距县城2公里的村落,村内一溜排开有几十家紫陶手工作坊。

在当地老师的陪同下,委员们首先参观了制陶名家陈绍康的工作室,陈绍康大师是建水紫陶的代表性人物,瓦窑村人,出生于制陶世家,能书会画,精于雕刻设计,谙熟一整套建水制陶工艺流程,xx年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 称号,xx年6月,被命名为“xx 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他向大家简单介绍了紫陶制作的工艺,要经过镇浆制泥、手工拉坯、湿坯书画装饰、雕刻填泥、风干焙烧、打磨抛光等工序,做一把小茶壶的周期约15天。

并说建水紫陶目前没有造假,原因首先是没有大批量生产,原料暂时充足;其次,建水紫陶的工艺一般人很难仿得出建水紫陶独特的古拙韵味。

他还介绍了欣赏陶器的方法,主要看外形、看装饰、看做工,看茶壶要看它的水线,水线越长,质量越好,一把他自己制作的茶壶要1200元左右。

名胜古迹调查报告范文

名胜古迹调查报告范文

名胜古迹调查报告范文一、调查背景。

大家好!我一直对那些充满历史韵味的名胜古迹超级感兴趣。

最近呢,就专门对[名胜古迹名称]来了一场深入的探秘之旅,想知道这个地方到底有啥特别之处,为啥能在历史的长河里一直闪闪发光。

二、调查目的。

1. 了解[名胜古迹名称]的历史文化背景,就像扒一扒它的“老底儿”,看看它是怎么诞生的,又经历了啥沧桑变化。

2. 探究它现在的保护状况,毕竟这些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可不能在我们手里给弄坏咯。

3. 看看这个名胜古迹对当地旅游业的影响,毕竟现在旅游这么火,它肯定也出了不少力。

三、调查时间和地点。

1. 时间:[具体时间],这个时间选得可是很有讲究的哦。

天气不错,既不太热也不太冷,正好适合到处溜达考察。

2. 地点:[名胜古迹详细地址]。

一到这个地方,就感觉像是穿越回了古代,那氛围,绝了!四、调查方法。

1. 实地考察。

我就像个探险家一样,在名胜古迹里东瞅瞅西看看。

从大门开始,沿着那些古老的小道,把各个角落都走了个遍。

看看那些古建筑的结构啊,摸摸墙上的砖石,感受一下岁月的痕迹。

还特别注意了一下那些独特的建筑装饰,比如雕刻精美的门窗、古色古香的屋檐啥的。

2. 采访当地居民和游客。

碰到当地的大爷大妈,就凑上去跟他们唠唠嗑。

这些大爷大妈可都是活字典啊,知道好多关于这个地方的传说和故事。

还跟一些游客聊了聊,听听他们为啥来这儿,对这个地方有啥印象。

3. 查阅资料。

回来之后,又翻了不少书,还在网上搜了一大堆资料。

想把实地考察中不太明白的地方,再深入了解一下,就像给我的调查做个“知识补丁”。

五、调查结果。

# (一)历史文化背景。

1. 起源与发展。

[名胜古迹名称]可是相当有年头了,它建立于[具体朝代和年份]。

最开始呢,是[最初的用途,比如是某个达官贵人的府邸之类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功能也不断发生变化。

在[某个重要历史时期],它又变成了[新的用途]。

在这个过程中,它就像一个见证者,默默地看着历史的风云变幻。

寻访古迹社会实践报告

寻访古迹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古迹,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古迹的魅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行人于2021年暑期开展了寻访古迹的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古迹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以及保护现状,从而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激发我们对历史的热爱。

二、实践活动概况1. 活动时间:2021年7月10日至7月20日2. 活动地点:陕西省西安市、陕西省咸阳市、河南省洛阳市3. 参与人员:来自全国各地的10名大学生4. 活动内容:参观古迹、采访专家、实地考察、撰写报告三、实践活动过程1. 西安(1)兵马俑:我们首先来到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兵马俑坑,了解了秦始皇帝陵的规模和布局。

同时,我们还采访了相关专家,对兵马俑的制作工艺、历史背景进行了深入了解。

(2)大雁塔:随后,我们来到了唐代著名的佛教圣地——大雁塔。

在大雁塔内,我们参观了佛教文化展览,了解了佛教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玄奘法师纪念馆,对玄奘法师西天取经的壮举表示敬佩。

2. 咸阳(1)乾陵:我们来到了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合葬陵——乾陵。

在乾陵景区,我们参观了昭陵六骏、石刻群等历史遗迹,感受到了唐代帝王的雄伟气势。

(2)咸阳古城墙:我们还参观了咸阳古城墙,了解了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发展。

在古城墙上,我们还采访了当地居民,了解了古城墙的历史变迁。

3. 洛阳(1)龙门石窟:我们来到了著名的龙门石窟,参观了奉先寺、潜溪寺等石窟群。

在石窟内,我们欣赏了精美的佛教造像,了解了佛教艺术在我国的发展。

(2)白马寺:作为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在我国佛教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白马寺,我们参观了塔林、钟鼓楼等建筑,了解了佛教文化在我国的传播与发展。

四、实践活动总结1. 增强了文化自信:通过实地考察,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我国古迹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保护现状,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历史基地考察总结报告范文(3篇)

历史基地考察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考察背景为了深入了解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近日,我们组织了一次历史基地考察活动。

本次考察活动旨在通过实地参观历史基地,感受历史的厚重与魅力,激发同学们对历史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二、考察内容1. 参观地点:我国某著名历史基地2. 考察内容:(1)了解基地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2)参观基地内的文物古迹,感受历史文化的传承;(3)聆听历史讲解,了解相关历史事件;(4)参与互动体验活动,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三、考察过程1. 考察前,我们组织了座谈会,邀请历史专家对基地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进行了详细介绍,为考察活动奠定了基础。

2. 考察过程中,同学们认真聆听讲解,仔细观察文物古迹,积极参与互动体验活动,充分感受到了历史的魅力。

3. 考察结束后,我们进行了总结交流,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四、考察成果1. 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通过考察,同学们对我国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2. 提升了历史素养。

同学们在考察过程中,学习了历史知识,了解了历史事件,提升了自身的历史素养。

3. 培养了爱国主义精神。

在参观历史基地的过程中,同学们深切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培养了爱国主义精神。

4. 增进了团队协作能力。

在考察过程中,同学们相互帮助、共同学习,增进了团队协作能力。

五、考察总结1. 考察活动组织严密,取得了圆满成功。

2. 同学们积极参与,收获颇丰。

3.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继续关注历史,传承历史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4. 希望学校能继续组织此类活动,让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汲取智慧,砥砺前行。

报告人:XXX日期:XXXX年XX月XX日第2篇一、考察背景为深入挖掘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历史责任感,我们一行人于近期对某历史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

此次考察旨在了解历史基地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以及其在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方面的作用。

祖国名胜古迹考察报告

祖国名胜古迹考察报告

祖国名胜古迹考察报告尊敬的领导、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非常荣幸地向大家报告本次祖国名胜古迹考察的经历和感受。

本次考察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祖国的文化遗产和历史积淀,感受祖国大地的魅力,唤醒我们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

在这次考察中,我们先后参观了北京故宫、长城、天坛、颐和园、西安兵马俑等众多名胜古迹,每一个景点都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感受和启示。

故宫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

在漫步于廊宇之间的时候,我们仿佛穿越到了古代帝王的宫廷之中,感受到了古代文化的底蕴,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奇迹,历史悠久,文化瑰宝。

站在长城上,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宽广的胸怀和坚定的信心,同时更能感受到在极端环境下的人类生存意志和创新精神。

天坛是中国古代皇帝祭祀天地的场所,是古代中国宇宙观的表达和展示。

当我们站在天坛的中心,看着那庄严肃穆的圜丘和祈年殿,不禁感叹古代帝王的雄才大略和人民的智慧神秘。

颐和园则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代表,以其山水丽景、奇妙森林、精美建筑而闻名。

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现代园林工艺的发展和成熟,同时也深入体会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和谐相统一。

西安兵马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大型古建筑群,保存了大量的古代兵器和战争文化。

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古代文化的辉煌和丰厚,尤其是武器装备的精妙制造和科技创新。

所有这些景点和古迹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我们受到了文化的熏陶和历史的感召,也领略到了祖国的风貌和人民的奋斗。

总体来说,本次考察深刻启示我们爱国的情感和文化自信。

我们要时刻记住,祖国是最为强大和伟大的,我们应该保护和传承好祖国的优秀文化,并且要发扬祖国人民顽强拼搏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努力。

最后,感谢本次考察的组织者和领导,感谢我的同学们和老师们,让我们在这次考察中获得了如此珍贵的经历和收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祖国名胜古迹考察报告
XX年9月6日,湛江师范美术学院08书法班20名同学在班主任李永老师与乔志强博士的带领下外出专业学术考察。

历时3个星期的考察活动,踏遍祖国大好河山,寻访祖国名胜古迹,我们一路高歌,横跨五省(湖北,陕西,河南,山东,浙江),访六市(襄樊,西安,洛阳,曲阜,泰安,杭州)。

为的是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书法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同学们的艺术审美眼光,把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发扬光大,将书法这个古老的传统艺术继承和创新!
每年的金秋九月,我院的书法班都会由老师带队外出考察,这是书法班的传统,也是每位同学增长见识,提高个人素质的好机会!我们会继承这个传统,将书法艺术发光发热!
具体考察:
第一站:襄樊
地点:米公祠
9月6日,我们师生22人在湛江火车站乘坐1474次列车向湖北襄樊首站出发。

我们坐了28个小时的绿皮硬座火车,条件相当艰苦,对大多数没有坐过火车的同学来说可是一次考验!尽管路途艰辛,但也阻止不了我们的步伐!我们住宿是火车站旁廉价的招待所,吃的是便宜菜饭,买的是团体票,出门坐公车!同学们一路高歌,互相帮助与配合,一切都那么和谐愉快!
9月8号我们参观了著名的米公祠!
米芾,北宋著名书法家画家,字元章,号襄阳居士。

米公祠,原名米家庵,始建于元,扩建于明,后改名米公祠。

自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始,先后由米芾第十八代孙米瓒、十九代孙米爵、二十代孙米澎重建;清同治四年(1865年)再建。

祠内有纪念性建筑拜殿、宝晋斋、仰高堂等。

并珍藏有清雍正八年(1730年)由其后裔摹刻的米芾手书法巾45碣,其它碑刻145碣。

《米公祠及其石刻》1956年被公布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XX年05月25日,米公祠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米公祠位于襄樊市樊城西南汉水之滨的米公祠,原名米家庵,是为纪念中国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而修建的祠宇。

祠内亭台廊榭错落有致,五百年银杏巍峨参天。

画廊里陈列着米苏黄蔡遗墨石刻100多块,其书法艺术韵味生动,炉火纯青。

米公祠可谓一座巨大的艺术宝库。

第二站:西安
地点: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碑林、秦始皇兵马俑、西安博物院等地
9月8日晚我们从襄樊火车站乘坐k628班次火车去往西安。

9月9日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了西安,在西安美术学院附近找了旅馆安顿!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多、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9月10日,我们一早出发,参观了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陕西西安的一座国家级综合性历史类大型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以其丰富的文物藏品成为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殿堂,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

西安自古帝王都,历史上先后有周、秦、汉、唐等十三个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地上地下文物非常丰富。

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

陕西历史博物馆建成后,集中珍藏陕西地区出土的珍贵文物37万余件。

9月11日,参观碑林。

碑林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一座文化艺术宝库。

其创始者为北宋名臣吕大忠(陕西蓝田人),时任陕西转运副使。

碑林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石刻的集中点之一,也是历代名家书法艺术荟萃之地。

“碑林”由于碑林丛立如林,蔚为壮观而得名。

碑林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已它独特的收藏而成为中外驰名的艺术瑰宝。

西安碑林现收藏有自汉代至今的碑石、墓志近3000件,展出1089件,收藏碑石、墓志的数量为全国之最,且藏品时代系列完整,时间跨度达XX多年。

这里碑石如林,篆、隶、楷、行、草各体俱备,名家荟萃,精品林立,令人惊叹不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