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附件采用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发展概况
电力配件行业知识点总结

电力配件行业知识点总结一、电力配件行业简介电力配件是指用于电气设备和电力系统的各种配套元件,用于电力的输送、分配、变换和控制等各个环节。
电力配件行业因其在电气设备生产和电力系统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其发展和技术水平成为一个国家电气工业发展的标志。
电力配件行业包括电力电缆、电力开关、电力电子元器件、电力绝缘件、开关设备、仪表、电力隔离开关等产品。
二、电力配件行业的发展趋势1. 绿色环保: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电力配件行业将会朝着绿色环保方向发展,推动产品的节能、低碳、环保化。
2. 智能化: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配件行业将会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推动产品的智能化设计和智能化控制。
3. 国际化:电力配件行业将会趋向国际化,推动产品的国际化设计、国际标准和国际市场拓展。
4. 高端化:电力配件行业将会朝着高端化的方向发展,推动产品的高端技术、高端材料和高端品质。
5. 差异化:电力配件行业将会趋向差异化发展,推动产品的功能差异化、结构差异化和品牌差异化。
三、电力配件行业的产品分类1. 电力电缆:电力电缆是用于输送和分配电能的电气设备,包括高压电缆、中压电缆和低压电缆等不同种类。
2. 电力开关:电力开关是用于电气设备和电力系统的电气连接和断开的开关设备,包括高压开关、中压开关和低压开关等不同种类。
3. 电力电子元器件:电力电子元器件是用于电力系统的功率电子元器件,包括整流器、逆变器、变频器、软启动器和电力电容器等不同种类。
4. 电力绝缘件:电力绝缘件是用于电力设备和电力系统的绝缘材料和绝缘元件,包括绝缘胶、绝缘板、绝缘杆和绝缘套等不同种类。
5. 开关设备:开关设备是用于电力系统的控制和保护设备,包括断路器、接触器、隔离开关和电力继电器等不同种类。
6. 仪表:仪表是用于电力系统的参数测量和显示设备,包括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和电能表等不同种类。
7. 电力隔离开关:电力隔离开关是用于电力系统的隔离和安全断开设备,主要包括高压隔离开关和低压隔离开关等不同种类。
电缆绝缘技术的前沿发展与趋势

电缆绝缘技术的前沿发展与趋势在现代社会,电力的稳定供应对于各行各业的正常运转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至关重要。
而电缆作为电力传输的重要载体,其绝缘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缆绝缘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呈现出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前沿趋势。
一、新型绝缘材料的涌现传统的电缆绝缘材料,如聚乙烯、交联聚乙烯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电力传输的需求,但在一些特殊环境和高性能要求下,逐渐暴露出一些局限性。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科研人员不断探索和研发新型绝缘材料。
例如,纳米复合材料在电缆绝缘领域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
通过在聚合物基体中添加纳米级的无机填料,如纳米二氧化硅、纳米蒙脱土等,可以显著改善绝缘材料的电气性能、机械性能和耐热性能。
纳米粒子的小尺寸效应和界面效应能够有效地阻碍电荷的传输和积聚,提高绝缘材料的击穿强度和耐局部放电性能。
另外,高温超导材料也为电缆绝缘技术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高温超导电缆具有零电阻、大容量输电等优点,但其绝缘要求极为苛刻。
新型的高温超导绝缘材料,如高温超导带材的多层绝缘结构和液氮冷却绝缘系统,正在不断研发和完善中,有望在未来实现更高效、更节能的电力传输。
二、绝缘结构的优化设计除了材料的创新,电缆绝缘结构的优化设计也是提高绝缘性能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电缆绝缘结构通常采用单层或多层均匀绝缘,而现在,更加复杂和精细的绝缘结构设计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例如,采用多层不同介电常数的绝缘材料组合,可以改善电场分布,降低电场集中程度,从而提高绝缘的可靠性。
此外,通过在绝缘层中引入应力控制结构,如应力锥、应力管等,可以有效地缓解电缆终端和接头处的电场应力,减少局部放电和绝缘老化的风险。
还有一种趋势是发展自修复绝缘材料和结构。
当绝缘材料受到机械损伤或电老化时,能够自动进行修复,恢复其绝缘性能。
这种自修复功能可以大大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三、智能监测与诊断技术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电缆绝缘的智能监测与诊断技术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中压电缆附件的现状和发展

O 引 言
目前 现场 多采用压接技术 , 需要一定 的专业设备。而采用螺栓
21 绕 包 式 电缆 附 件 绕 包 式 电缆 附 件 是 指 绝 缘 和 屏 蔽 均 使 用 连 接 技 术 , 场 施 工 时 仅 需 要 一支 力 矩 扳 手 , 能达 到 导 体 行 可 靠 性 , 同时 也 大 大 降 低 了 现场 安 装 工 作 量 。 随 着 我 国 城 市 化 进 程 的加 速和 城 乡人 民生 活 水 平 的 提 高 , 城 在 从 结 构 上 而 言 , 缩 电缆 附 件 和 预 制 式 电缆 附件 基 本 一 致 , 仅 冷 仅 市特别是大中城市 配电网络 中电缆应用的 E例越来越高。从而带动 是材料性能和处理 上有些差 异。 E 了 电缆 附 件 产 品 的 强大 需 求 , 促 进 了 其产 品研 发 改 进 的 速 度 。 也 25 浇铸式电缆 附件 利用 热固性树脂材料 , . 现场浇铸在经过处 1 电缆 附 件 的 作 用 理 后 的 电缆 末 端 或 接 头 处 的模 子 或 盒 体 内 , 固化 后 而 形成 的 电缆 附 在 电缆 终端和接 头处 , 由于 电缆 金属护 套和屏蔽 层断 开 , 使得 件 。 特 别 适 用 于 塑 料挤 包绝 缘 电缆 和 浸 纸 绝 缘 电缆 的 互连 。 电场 分 布 比 电缆 本 体 复 杂 得 多 ,在 电缆 终 端 电场 存 在 轴 向 应 力 , 因 26 可 分 离 连 接 器 允 许 电缆 和 其 他 设 备 和 电 缆 连 接 或 断开 的 . 此 需 要 使 用 电缆 附件 来 实现 电缆 的 连 续 和 驳 接 , 一 个 能 满 足 一 定 全绝缘 电缆附件, 即 如终端、 接头和分支接头等。可分离连接器主要的 绝 缘 与 密 封 要 求 的连 接 装置 。 使用对象是全密封开 关柜 、 充气环 网单 元、 电缆 分支箱等设备 , 可以 电缆有导体、 缘、 绝 屏蔽和护层 等四个主要结构层 , 电缆 附件 中 看作 是一种新型的电缆终端。 并且更多的使用 了预制式终端的结构。 作 为 电缆 线 路 组 成 部 分 的 电缆 终 端 头 、 间接 头 , 须 使 电缆 的 四 中 必 从上述 电缆附件产品分 类中不难 看 出, 可简化现场安装要 求的 个 结 构 层 分 别 得 到 延 续 , 且 实 现 导 体 连 接 良好 , 缘 可 靠 , 封 良 预 制及 冷 缩 技 术 已经 在 电缆 附 件 发 展 中 占 有 重 要 的地 位 。 并 绝 密 好 和 足 够 的 机 械 强 度 , 保 电缆 终 端 和 电缆 接 头 的 质 量 , 能 保 证 确 才 3 电缆 附件 产 品新 技 术 的 应 用 整 个 电缆 配 电 网络 的供 电可 靠 性 。 31 导 体 连 接 对 导 体 连 接 的基 本 技 术 要 求 是 : 体 连 接 良好 : . 导 2 3k 5 V及 以 下 中 压 电缆 附件 的分 类 对于 终端 , 电缆导 电线 芯与出线杆 、 线端之间耍连接 良好 ; 接 对于 中 目前 , 照 主 绝 缘 成 型工 艺 , 用 3 k 按 常 5 V及 以下 电缆 终 端 和 中 间 间 接 头 , 电缆 导体 与连 接 管 之 间 要 连 接 良好 。 即 要 求 连 接 点 的接 触 接 头 主 要 可 分 为 绕 包 式 、 缩 式 、 缩 式和 预 制 式 等 四种 常 用 产 品 电阻 小 而 且 稳 定 。 与 同长 度 同截 面 导 线 的 电阻 比较 , 装 比值 应不 热 冷 新 型式。此外还有应用于特定 产品范围的浇铸式和可分离式 电缆附件 大于 1 。
新材料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新材料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近年来, 新材料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且这项技术在很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电子设备等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新材料技术的不断创新, 我们能够预测到, 新材料技术在未来将会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和变革。
一、新材料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领域1.1 发展现状:在新材料技术领域, 我国的研发水平和成果十分丰硕,已经取得了很多独立创新的成果,比如:π咔嗪、碳化硅、新型陶瓷、锂离子电池、纳米技术等等。
1.2 应用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新材料技术在以往的基础上, 也取得了很多突破性的进展。
如在航空航天领域, 压电智能材料、成功运动等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在汽车领域, 新型钢材、复合材料等材料的应用, 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重要手段。
在医疗器械领域, 硅片以及纳米材料等也具备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很多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 利用新材料技术来提高生命科学研究效率和准确性。
二、新材料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2.1 智能化与可持续智能化材料的发展是未来新材料的主流趋势。
智能材料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了诸多智能材料种类。
该材料具有自修复、传感、响应等智能特征,可以根据外部条件自主调节智能物性。
与此同时, 可持续性也是新材料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新材料的生产和使用将会更加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2 具有记忆性的智能材料智能材料的一项重要发展方向, 是具有记忆性的智能材料。
这类材料可以根据外界的温度、光线和电磁场等环境刺激来调节智能物性, 包括智能形态、智能颜色和智能形状等方面的应用。
这类材料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 尤其在医疗器械、航空航天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
2.3 新型能源材料新能源材料是新材料技术另一个热门领域,其发展将解决减缓降低氧气层臭氧破坏的问题,并且这类新型能源材料的研发,也将解决环境和资源问题, 例如: 太阳能电池、蓝光发光二极管(LED)和锂离子电池等。
高压直流交联聚乙烯电缆应用与研究进展

高压直流交联聚乙烯电缆应用与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高压直流交联聚乙烯(LPE)电缆因其优良的电性能、机械性能和耐热性能,在电力传输和分配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高压直流LPE电缆的应用现状与研究进展,以期为电缆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将简要介绍高压直流LPE电缆的基本结构、性能特点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随后,重点分析当前高压直流LPE电缆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现状,包括城市电网、新能源发电、海上风电等领域。
同时,针对电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如绝缘老化、载流量限制、环境适应性等,进行深入探讨。
在研究进展方面,本文将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在高压直流LPE电缆材料、制造工艺、运行维护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研究方法和实验数据,揭示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趋势。
本文将对高压直流LPE电缆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以期推动电缆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电力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二、高压直流交联聚乙烯电缆的基本原理与结构高压直流交联聚乙烯电缆(LPE电缆)是现代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原理和结构设计对于保障电力传输的安全与效率至关重要。
基本原理:LPE电缆的基本原理基于直流电场下的绝缘介质特性。
在直流电压作用下,电缆的绝缘层需要承受持续的电压应力,因此要求其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
LPE材料通过化学交联反应,提高了其分子链间的连接强度,从而增强了其绝缘性能和耐热性能,使其适用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结构设计:LPE电缆的结构设计主要包括导体、绝缘层、屏蔽层、护套等几部分。
导体通常采用高导电性的金属材料,如铜或铝,以减小电阻和能量损失。
绝缘层是电缆的核心部分,由交联聚乙烯材料制成,通过控制交联程度和材料配方,可以实现不同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
屏蔽层通常由半导电材料制成,用于减少电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高电缆的抗干扰能力。
电缆接头技术的最新发展与应用

电缆接头技术的最新发展与应用在现代社会,电力的稳定供应对于各行各业的正常运转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至关重要。
而电缆作为电力传输的重要载体,其接头技术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缆接头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为电力行业带来了更高效、更可靠的解决方案。
一、电缆接头技术的发展历程电缆接头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
早期的电缆接头主要采用简单的绕包和压接方式,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实现电缆的连接,但在密封性、绝缘性能和机械强度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容易导致故障的发生。
随着材料科学和制造工艺的不断进步,热缩式电缆接头逐渐出现。
这种接头通过加热使其收缩,从而紧密包裹在电缆上,提供了较好的绝缘和密封性能。
然而,热缩式接头在安装过程中需要使用明火,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其对环境温度的适应性也有限。
随后,冷缩式电缆接头应运而生。
冷缩式接头利用弹性材料的记忆特性,在常温下即可实现收缩和安装,无需加热,操作更加简便安全。
同时,冷缩式接头的性能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条件。
近年来,预制式电缆接头成为了研究和应用的热点。
预制式接头在工厂中预先制作完成,经过严格的测试和检验,现场安装时只需进行简单的组装即可。
这种接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大大缩短了安装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最新的电缆接头技术1、纳米技术的应用纳米技术的引入为电缆接头技术带来了新的突破。
通过在接头材料中添加纳米颗粒,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电气性能、机械强度和耐老化性能。
例如,纳米改性的绝缘材料能够有效降低局部放电的发生,提高电缆接头的绝缘可靠性。
2、智能监测技术随着物联网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智能监测技术在电缆接头中得到了应用。
通过在接头处安装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接头的温度、湿度、局部放电等参数,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隐患,并进行预警和处理。
这有助于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运维,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
3、 3D 打印技术3D 打印技术为电缆接头的制造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2024年电缆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电缆附件市场规模分析引言电缆附件是指在电缆安装和使用过程中需要附加的各种设备和配件,如电缆接头、电缆夹具、电缆沟盖板等。
电缆附件市场规模的分析对于电缆行业的发展和相关企业的战略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增长趋势、竞争态势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探讨电缆附件市场的潜力和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近年来,电缆附件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根据市场研究报告,2019年电缆附件市场规模达到XX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超过XX亿元。
市场规模的增长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电力行业的发展: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电力行业对电缆附件的需求不断增加。
特别是在新能源发电领域,对电力输配系统的建设和升级需求巨大,进一步推动了电缆附件市场的增长。
2.通信行业的发展: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行业对电缆附件的需求增长迅猛。
尤其是在5G通信建设和宽带网络覆盖的推动下,电缆附件市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3.建筑行业的需求:建筑行业是电缆附件市场的重要需求方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建筑行业对电缆附件的需求稳步增长。
特别是在高层建筑和大型工业园区等项目中,电缆附件的应用广泛。
增长趋势电缆附件市场的增长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压电缆附件的需求增长:随着电力系统的升级和电力输配设备的新建,高压电缆附件的需求呈现增长态势。
这主要因为高压电缆附件在电力输送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连接和保护作用,因此其需求量与电力系统的发展紧密相关。
2.电动汽车充电桩市场的崛起:电动汽车充电桩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力设备,对电缆附件的需求增长迅猛。
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充电桩的建设和应用日益普及,推动了电缆附件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3.环保要求的影响: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进,对电缆附件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
传统的电缆附件材料中含有一些有毒物质,如铅、汞等,不符合环保标准。
因此,环保型电缆附件的需求逐渐崛起,推动了市场的创新和转型。
110KV电力电缆附件结构浅析

110KV电力电缆附件结构浅析【摘要】本文作者具有多年的110 kv电力电缆附件现场安装经验,针对国内110 kv电力电缆附件的使用情况,简要介绍了几种典型的110 kv电力电缆附件结构,对110 kv电力电缆附件设计、选型、安装维护具有借鉴意义【关键词】电缆附件;终端 gis终端;中间接头;油封;尾管;复合套管;应力锥;屏蔽罩1.110 kv电力电缆附件发展及现状110 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附件在10年前基本依靠进口,大都是随电缆一快进来,外国人做接头,不让我们看,我国能对这些附件安装的人员就很少,更不用说生产了。
随着110 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的国产化,进口电缆的比例越来越小,而国内电缆附件基本还是空白,一些国外附件生产厂家纷纷和国内电缆厂家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参与投标。
由于110 kv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在做试验时,需要做水终端,电缆附件的接头制作的核心操作技术逐渐被一些电缆厂家的试验人员所掌握,国外附件厂家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把部分电缆厂家的人员培训成为附件安装人员。
当你对电缆附件有了一定认识后,你会发现电缆附件的开发其实就是应力锥的开发,其核心技术是应力锥的设计与生产。
随后国内出现了很多具有电缆附件生产能力的厂家,比较早的有长沙电缆附件公司等。
近几年来,国内110 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附件的发展速度很快,出现了一大批具有110kv电缆附件生产能力的厂家。
但是在观念上国内很多用户还不能接受国产附件,另一方面国产附件在质量上也参差不齐,因此目前国内生产的110kv电缆附件还未在国内市场占主导地位。
2.110kv 电缆附件的结构2.1终端的应力锥2.11应力锥的作用应力锥的主要作用是均匀电缆主绝缘屏蔽末端的场强并加强该处绝缘,在设计时一半采取喇叭型半导电屏蔽锥来均匀电缆主绝缘屏蔽末端的场强,另一半采取绝缘材料来做加强绝缘。
有两点影响应力锥的作用,一是应力锥和电缆的抱紧力,应力锥和电缆之间不应存在间隙,另一个是应力锥的材料可能溶于硅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伏电缆时常暴露在阳光之下,太阳能系统常常会在恶劣环境条件下使用,如高温和紫外线辐射。
在欧洲,晴天时将导致太阳能系统的现场温度高达100°C。
目前,我们可采用的各种材料有PVC、橡胶、TPE和高质量交叉链接材料,但遗憾的是,额定温度为90°C的橡胶电缆,还有即便是额定温度为70°C的PVC电缆也常常在户外使用,目前国家金太阳工程频频上马,有许多承建商为了节省成本,不选择太阳能系统专用电缆,而是选择普通的pvc 电缆来替代光伏电缆,显然,这将大大影响系统的使用寿命。
光伏电缆的特性是由其电缆专用绝缘料和护套料决定的,我们称之为交联PE,经过辐照加速器辐照以后,电缆料的分子结构会发生改变,从而提供其个方面的性能。
抗机械载荷实际上,在安装和维护期间,电缆可在屋顶结构的锐边上布线,同时电缆须承受压力、弯折、张力、交叉拉伸载荷及强力冲击。
如果电缆护套强度不够,则电缆绝缘层将会受到严重损坏,从而影响整个电缆的使用寿命,或者导致短路、火灾和人员伤害危险等问题的出现。
光伏电缆的性能电性能1.直流电阻成品电缆20℃时导电线芯直流电阻不大于5.09Ω/km。
2浸水电压试验成品电缆(20m)在(20±5)℃水中浸入时间1h后经5min电压试验(交流6.5kV或直流15kV)不击穿。
3长期耐直流电压样品长5m,放入(85±2)℃的含3%氯化钠(NaCl)的蒸馏水中(240±2)h,两端露出水面30cm。
线芯与水间加直流0.9kV电压(导电线芯接正极,水接负极)。
取出试样后进行浸水电压试验,试验电压为交流1kV,要求不击穿。
4绝缘电阻成品电缆20℃时绝缘电阻不小于1014Ω·cm,成品电缆90℃时绝缘电阻不小于1011Ω·cm。
5护套表面电阻成品电缆护套表面电阻应不小于109Ω。
其他性能1.高温压力试验(GB/T2951.31-2008)温度(140±3)℃,时间240min,k=0.6,压痕深度不超过绝缘与护套总厚度的50%。
并进行AC6.5kV、5min电压试验,要求不击穿。
2湿热试验样品在温度90℃、相对湿度85%的环境下放置1000h,冷却至室温后与试验前相比,抗拉强度变化率≤-30%,断裂伸长率的变化率≤-30%。
3耐酸碱溶液试验(GB/T2951.21-2008)两组样品分别浸于浓度为45g/L的草酸溶液和浓度为40g/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温度为23℃,时间168h,与浸溶液前相比,抗拉强度变化率≤±30%,断裂伸长率≥100%。
4相容性试验电缆整体经7×24h,(135±2)℃老化后,绝缘老化前后抗拉强度变化率≤±30%,断裂伸长率变化率≤±30%;护套老化前后抗拉强度变化率≤-30%,断裂伸长率变化率≤±30%。
5低温冲击试验(GB/T2951.14-2008中的8.5)冷却温度-40℃,时间16h,落锤质量1000g,撞击块质量200g,下落高度100mm,表面不应有目力可见裂纹。
6低温弯曲试验(GB/T2951.14-2008中的8.2)冷却温度(-40±2)℃,时间16h,试棒直径为电缆外径的4~5倍,绕3~4圈,试验后护套表面不应有目力可见裂纹。
7耐臭氧试验试样长度20cm,干燥器皿内放置16h。
弯曲试验所用试棒直径为电缆外径的(2±0.1)倍,试验箱:温度(40±2)℃,相对湿度(55±5)%,臭氧浓度(200±50)×10-6%,空气流量:0.2~0.5倍试验箱容积/min。
样品放置试验箱72h,试验后护套表面不应有目力可见裂纹。
8耐气候性紫外线试验每个周期:洒水18min,氙灯干燥102min,温度(65±3)℃,相对湿度65%,波长300~400nm条件下的最小功率:(60±2)W/m2。
持续720h后进行室温下弯曲试验。
试棒直径为电缆外径的4~5倍,试验后护套表面不应有目力可见裂纹。
9动态穿透试验室温条件下,切割速度1N/s,切割试验数:4次,每次继续试验样品须向前挪动25mm,并顺时针旋转90°后进行。
记录弹簧钢针与铜线接触瞬间的穿透力F,所得均值≥150·Dn1/2N(4mm2截面Dn=2.5mm)10耐凹痕取3段样品,每段样品上相隔25mm,并旋转90°处共制作4个凹痕,凹痕深度0.05mm 且与铜导线相互垂直。
3段样品分别置于-15℃、室温、+85℃试验箱内3h,然后在各自相应的试验箱内卷绕于芯轴上,芯轴直径为(3±0.3)倍电缆最小外径。
每个样品至少一个刻痕位于外侧。
进行AC0.3kV浸水电压试验不击穿。
11护套热收缩试验(GB/T2951.13-2008中的11)样品切取长度L1=300mm,在120℃烘箱内放置1h后取出至室温冷却,重复5次这样的冷热循环,最后冷却至室温,要求样品热收缩率≤2%。
12垂直燃烧试验成品电缆在(60±2)℃放置4h后,进行GB/T18380.12-2008规定的垂直燃烧试验。
13卤素含量试验PH及导电率样品置放:16h,温度(21~25)℃,湿度(45~55)%。
试样二个,各(1000±5)mg,碎至0.1mg以下的微粒。
空气流量(0.0157·D2)l·h-1±10%,燃烧舟与烧炉加热有效区边缘之间距≥300mm,燃烧舟处的温度须≥935℃,离燃烧舟300m处(顺空气流动方向)温度须≥900℃。
试验样品所产生气体通过含有450ml(PH值6.5±1.0;导电率≤0.5μS/mm)蒸馏水的气体洗瓶收集,试验周期:30min。
要求:PH≥4.3;导电率≤10μS/mm。
Cl及Br含量样品置放:16h,温度(21~25)℃,湿度(45~55)%。
试样二个,各(500~1000)mg,碎至0.1mg。
空气流量(0.0157·D2)l·h-1±10%,样品被均匀加热40min至(800±10)℃,并保持20min。
试验样品所产生气体通过含有220ml/个0.1M氢氧化钠溶液的气体洗瓶吸取;将两个气体洗瓶的液体注入量瓶,同时应用蒸馏水清洗气体洗瓶及其附件并注入量瓶加至1000ml,冷却至室温后,用吸管将200ml被测溶液滴入量瓶中,加入浓硝酸4ml,20ml0.1M硝酸银,3ml硝基苯,然后搅拌至白色絮状物沉积;加入40%硫酸铵水溶液及几滴硝酸溶液予以完全混合,用磁性搅拌器搅拌,加入硫氢酸铵滴定溶液。
要求:两个样品测试值的均值:HCL≤0.5%;HBr≤0.5%;每个样品测试值≤两个样品测试值的均值±10%。
F含量25~30mg样品材料放入1L氧气容器中,滴2~3滴烷醇,加入5ml0.5M氢氧化钠溶液。
使样块燃尽,将残留物通过轻微的冲洗倒入50ml的量杯中。
将5ml缓冲液混合于样品溶液及冲洗液中,并达到标线。
绘制校准曲线,侧得样品溶液的氟浓度,通过计算获得样品中的氟百分比含量。
要求:≤0.1%。
14绝缘、护套材料机械性能老化前绝缘抗拉强度≥6.5N/mm2,断裂伸长率≥125%,护套抗拉强度≥8.0N/mm2,断裂伸长率≥125%。
经(150±2)℃、7×24h老化后,绝缘及护套老化前后抗拉强度变化率≤-30%,绝缘及护套老化前后断裂伸长率变化率≤-30%。
15热延伸试验20N/cm2负重下,样品经(200±3)℃、15min的热延伸试验后,绝缘及护套伸长率的中间值应不大于100%,试件从烘箱内取出冷却后标记线间距离的增加量的中间值对试件放入烘箱前该距离的百分比应不大于25%。
16热寿命根据EN60216-1、EN60216-2阿列纽斯曲线进行,温度指数为120℃。
时间5000h。
绝缘及护套断裂伸长率保留率:≥50%。
之后进行室温下弯曲试验。
试棒直径为电缆外径的2倍,试验后护套表面不应有目力可见裂纹。
要求寿命:25年。
介绍几种线缆的区别RVV与KVV、RVVP与KVVP其参考标准(JB8734.5-1998)区别:RVV和RVVP里面采用的线为多股细铜丝组成的软线,即RV线组成。
KVV和KVVP里面采用的线为单股粗铜丝组成的硬线,即BV线组成。
作为KVV和KVVP的延伸即为KYJV和KYJVP,改变就是在KYJV和KYJVP所采用的绝缘材料是硅烷交联绝缘料。
AVVR与RVVP区别:东西一样,只是内部截面小于0.75平方毫米的名称为AVVR,大于等于0.75平方毫米的名称为RVVP.SYV与SYWV其参考标准(YD/T1174-2001,YD/T1175-2001)区别:SYV是视频传输线,用聚乙烯绝缘。
SYWV是射频传输线,物理发泡绝缘。
用于有线电视。
RVS与RVV2芯区别:RVS为双芯RV线绞合而成,没有外护套,用于广播连接。
RVV2芯线直放成缆,有外护套,用于电源,控制信号等方面YZ、YZW与YC、YCW其参考标准(JB8735-1998):区别:YZ、YZW是中型橡套软电缆,用于各种移动电器设备和工具。
电压等级为300/500V。
YC、YCW是重型橡套软电缆,用于各种移动电器设备,能够承受较大的机械外力作用。
电压等级为450/750V。
且在导体截面相等前提下,YC、YCW要比YZ、YZW的护套厚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