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博特(缬沙坦氨氯地平片(Ⅰ))说明书

合集下载

评价缬沙坦氨氯地平片(Ⅰ)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评价缬沙坦氨氯地平片(Ⅰ)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评价缬沙坦氨氯地平片(Ⅰ)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马薇薇【摘要】目的观察临床治疗中使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Ⅰ)(商品名:倍博特)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5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缬沙坦单药治疗,观察组采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Ⅰ)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以及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7、0.60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9.544、9.896,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11,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578,P<0.05).结论使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Ⅰ)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其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8(012)019【总页数】2页(P110-111)【关键词】缬沙坦氨氯地平片(Ⅰ);高血压;有效性;安全性【作者】马薇薇【作者单位】610051 成都国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医院【正文语种】中文高血压是临床中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 其往往会导致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等问题, 因此对患者进行长期且有效的控压工作是十分重要[1]。

本文对临床使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Ⅰ)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相关研究,详细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12月本院治疗的50例高血压患者, 经检查后均符合临床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患者, 且患者同意参与相关研究。

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25例。

观察组男13例, 女12例;年龄25~76岁, 平均年龄(65.08±13.36)岁。

药品详情 - 副本

药品详情 - 副本

产品名称:伏格列波糖胶囊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0234产品类别:化学药品产品规格:0.2mg*30s剂型:胶囊剂生产厂家:浙江震元制药有限公司适应症:改善糖尿病餐后高血糖。

(本品适用于患者接受饮食疗法·运动疗法没有得到明显效果时,或者患者除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外还用口服降血糖药物或胰岛素制剂而没有得到明显效果时。

)用法用量:通常成人1次0.2mg(1次1片),1日3次餐前口服。

疗效不明显时,经充分观察可以将每次用量增至0.3mg(1次1.5片)。

不良反应:据国外文献资料,在服用1日0.6mg或0.9mg的965例中有154例(16.0%)、上市后的使用结果调查(2000年9月为止)的4446例中有460例(10.3%)出现了包括临床检查异常值在内的不良反应。

以下的不良反应是上述调查或自发报告等可看到的。

1、严重的不良反应(1)与其它糖尿病药物并用时有时出现低血糖(不到0.1~5%)。

另外,也有报告不并用其它糖尿病药物也偶见低血糖(不到0.1%)。

本品可延迟双糖类的消化、吸收,如出现低血糖症状时不应给予蔗糖而应给予葡萄糖进行适当处理。

(2)有时出现腹部胀满、肠排气增加(不到0.1~5%)等,由于肠内气体等的增加,偶尔出现肠梗阻样症状(不到0.1%),应充分进行观察,出现症状应进行停药等适当处理。

(3)偶尔出现暴发性肝炎、伴随AST (GOT)、ALT(GPT)等上升的严重肝功能障碍或黄疸(均小于0.1%)。

故应充分观察,出现异常时应进行停止给药等适当处理。

(4)严重肝硬化病例给药时,因伴随以便秘等为契机的高氨血症恶化、意识障碍(频率不明),所以应充分观察排便等状况,发现异常应立即进行停止给药等适当处理。

2、其它不良反应(1)消化系统:腹泻、软便、腹鸣、腹痛、便秘、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烧心(发生率在0.1~5%以下)、口腔炎、口渴、味觉异常、肠壁囊样积气症(0.1%以下)。

倍博特 说明书

倍博特  说明书

倍博特(缬沙坦氨氯地平片(Ⅰ))说明书【倍博特药品名称】通用名称:缬沙坦氨氯地平片(I)英文名称:ValsartanandAmlodipineTablets(I)汉语拼音:XieshatanAnlüdipingPian【倍博特成份】倍博特每片含缬沙坦Valsartan80mg,氨氯地平Amlodipine5mg【倍博特性状】倍博特为薄膜衣片,除去薄膜衣片显白色。

【倍博特规格】每片含缬沙坦80mg、氨氯地平5mg【倍博特适应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倍博特用于单药治疗不能充分控制血压的患者。

【倍博特用法用量】氨氯地平每日1次对于治疗高血压有效,而缬沙坦有效剂量为80-320mg。

在每日1次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的临床试验中,使用5-10mg的氨氯地平和80-320mg的缬沙坦,降压疗效随着剂量升高而增加。

缬沙坦的不良反应通常与剂量无关;氨氯地平的不良反应既有剂量依赖性的(主要是外周水肿)也有剂量非依赖性的,前者比后者常见。

用单药治疗不能充分控制血压的患者,可以改用倍博特。

添加治疗:氨氯地平单药治疗或缬沙坦单药治疗时,未能充分控制血压的患者可以改用倍博特进行联合治疗。

氨氯地平或缬沙坦单药治疗时发生剂量限制性不良反应的患者,可以改用倍博特,以较低剂量的单药成份联合另一成份来达到血压控制效果。

替代治疗:为方便给药,接受氨氯地平和缬沙坦单药联合治疗的患者可以改用相同剂量的倍博特进行治疗。

停用β受体拮抗剂的相关信息,请参见注意事项。

氨氯地平和缬沙坦均可在进食或空腹状态下服用。

建议倍博特与水同服。

肝肾功能损伤:轻中度肾功能损伤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如果重度肾功能损伤,则应慎用(见禁忌)。

肝损伤或胆道阻塞性疾病患者也应慎用倍博特(见注意事项)。

【倍博特药物过量】目前尚未获得服用倍博特过量事件。

缬沙坦过量的主要症状可能是低血压伴随头晕。

氨氯地平过量可能导致外周血管过度扩张,并可能引起反射性心动过速。

有出现显著而持久的全身性低血压及致命性休克的报道。

降压药缬沙坦说明书

降压药缬沙坦说明书

降压药缬沙坦说明书缬沙坦氨氯地平片(Ⅰ)(倍博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倍博特用于单药治疗不能充分控制血压的患者。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缬沙坦说明书,欢迎阅读。

缬沙坦商品介绍通用名:缬沙坦氨氯地平片(Ⅰ)生产厂家: Novartis Farmaceutica S.A.(西班牙)批准文号:H20100734药品规格:80mg:5mg*7片药品价格:¥68.6元缬沙坦说明书【通用名称】缬沙坦氨氯地平片(Ⅰ)【商品名称】缬沙坦氨氯地平片(Ⅰ)(倍博特)【拼音全码】XieShaTanAnLvDiPingPian(Ⅰ)(BeiBoTe)【主要成份】每片含缬沙坦Valsartan80mg,氨氯地平Amlodipine5mg。

【性状】缬沙坦氨氯地平片(Ⅰ)(倍博特)为薄膜衣片,除去薄膜衣片显白色。

【适应症/功能主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倍博特用于单药治疗不能充分控制血压的患者。

【规格型号】(80mg+5mg)*7s【用法用量】氨氯地平每日1次2.5-10mg对于治疗高血压有效,而缬沙坦有效剂量为80-320mg。

在每日1次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的临床试验中,使用5-10mg的氨氯地平和80-320mg的缬沙坦,降压疗效随着剂量升高而增加。

缬沙坦的不良反应通常与剂量无关;氨氯地平的不良反应既有剂量依赖性的(主要是外周水肿)也有剂量非依赖性的,前者比后者常见。

用单药治疗不能充分控制血压的患者,可以改用倍博特。

添加治疗:氨氯地平单药治疗或缬沙坦单药治疗时,未能充分控制血压的患者可以改用倍博特进行联合治疗。

氨氯地平或缬沙坦单药治疗时发生剂量限制性不良反应的患者,可以改用倍博特,以较低剂量的单药成份联合另一成份来达到血压控制效果。

替代治疗:为方便给药,接受氨氯地平和缬沙坦单药联合治疗的患者可以改用相同剂量的倍博特进行治疗。

停用受体拮抗剂的相关信息,请参见注意事项。

氨氯地平和缬沙坦均可在进食或空腹状态下服用。

建议倍博特与水同服。

肝肾功能损伤:轻中度肾功能损伤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倍博特)治疗高血压的r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倍博特)治疗高血压的r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倍博特)治疗高血压的r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樊春磊【摘要】目的探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倍博特)用于高血压疾病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9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而观察组则使用缬沙袒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75%,明显高于对照组76.59%的总有效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值无显著差异,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舒张压与收缩压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6%,明显低于对照组17.02%的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结论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倍博特)在高血压治疗中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并且用药安全性也较高,值得推广.【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8(024)015【总页数】3页(P144-146)【关键词】缬沙坦氨氯地平片;高血压;临床疗效;安全性【作者】樊春磊【作者单位】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辽宁盘锦 124010【正文语种】中文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疾病,多发于老年群体,这也是引发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1]。

在高血压的治疗上,长期有效降压是预防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主要方法[2]。

临床相关研究显示联合用药能够获得良好的降压效果,然而事实上药物种类增多往往会给患者带来诸多不变,大大降低患者治疗依从性,因此寻找一种单一治疗高血压的强效且安全药物非常重要。

近几年,本院在高血压病患的治疗中应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期间本院接受的94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版)中有关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诊断标准[3]。

且患者也都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

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Ⅰ)使用说明

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Ⅰ)使用说明

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Ⅰ)
【用法用量】口服,遵医嘱用。

【注意事项】1.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有过敏史者禁用。

2.肾功能不全者血清半衰期延长,须调整给药剂量。

3.相同剂量混悬剂与片剂服用后以前者为高;血药浓度以前者为高。

4.治疗化脓性链球菌感染疗程至少需10天。

5.中耳炎患者宜用混悬剂治疗。

6.对本品或头孢菌类抗生素有过敏史者禁用。

7.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8.新生儿及早产儿均应慎用。

9.高龄患者慎用。

10.肠炎患者慎用。

11.6月以下儿童不宜应用。

12.过去有青霉素过敏休克病史的患者慎用本品,因亦有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可能。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对本品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有过敏史者禁用。

【适应症】本品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咽炎、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中耳炎、尿路感染、单纯性淋病(宫颈炎、尿道炎)等。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理毒理】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儿童用药】1.新生儿及早产儿均应慎用。

2.6月以下儿童不宜应用。

【老人用药】高龄患者慎用。

【包装】12.5mg*7片/盒
【药物过量】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类型】处方药
【医保】非
【国家/地区】国产
【剂型】片剂
【药代动力学】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成份】主要成分为盐酸贝那普利,氨氯地平。

倍博特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Ⅰ)) 说明书.pdf

倍博特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Ⅰ)) 说明书.pdf
【倍博特性状】 倍博特为薄膜衣片,除去薄膜衣片显白色。
【倍博特规格】 每片含缬沙坦 80mg、氨氯地平 5mg
【倍博特适应症】 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倍博特用于单药治疗不能充分控制血压的患者。
【倍博特用法用量】 氨氯地平每日 1 次 2.5-10mg 对于治疗高血压有效,而缬沙坦有效剂量为 80-320mg。在每日 1 次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的临床试验中,使用 5-10mg 的氨氯地平和 80-320mg 的缬沙坦, 降压疗效随着剂量升高而增加。 缬沙坦的不良反应通常与剂量无关;氨氯地平的不良反应既有剂量依赖性的(主要是外周水 肿)也有剂量非依赖性的,前者比后者常见。 用单药治疗不能充分控制血压的患者,可以改用倍博特。 添加治疗:氨氯地平单药治疗或缬沙坦单药治疗时,未能充分控制血压的患者可以改用倍博 特进行联合治疗。 氨氯地平或缬沙坦单药治疗时发生剂量限制性不良反应的患者,可以改用倍博特,以较低剂 量的单药成份联合另一成份来达到血压控制效果。 替代治疗:为方便给药,接受氨氯地平和缬沙坦单药联合治疗的患者可以改用相同剂量的倍 博特进行治疗。 停用β受体拮抗剂的相关信息,请参见注意事项。 氨氯地平和缬沙坦均可在进食或空腹状态下服用。建议倍博特与水同服。 肝肾功能损伤: 轻中度肾功能损伤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如果重度肾功能损伤,则应慎用(见禁忌)。肝损 伤或胆道阻塞性疾病患者也应慎用倍博特(见注意事项)。
【倍博特注意事项】 低血压: 在安慰剂对照试验中,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无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有 0.4 出现过度低 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处于激活状态的患者(如服用高剂量利尿药血容量和/或盐不足 的患者)接受血管紧张素 II 受体拮抗剂时,可能出现症状性低血压。建议在服用倍博特前纠 正血容量不足的状况,或在开始治疗时进行密切的临床监测。 在心力衰竭或近发生心肌梗塞的患者和接受手术或透析的患者中开始治疗时需谨慎。心力衰 竭或心肌梗塞后的患者给予缬沙坦,通常会引起血压降低,但是如果能遵守给药指导,通常 不需要因为持续的症状性低血压而停止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对照临床试验中,接受缬沙坦 治疗的患者低血压发生率为 5.5,安慰剂组为 1.8。在缬沙坦急性心肌梗塞试验(VALIANT) 中,心肌梗塞后患者由于低血压引起停药的比例在缬沙坦治疗组中为 1.4,在卡托普利治疗 组中为 0.8。 由于氨氯地平引起的血管舒张作用是逐渐起效的,因此口服给药后报告发生急性低血压的很 少。虽然如此,与任何其他外周血管扩张药一样,氨氯地平给药时应小心,尤其对于严重主 动脉瓣狭窄的患者。 如果服用倍博特时发生过度低血压,应该让患者平卧,必要时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暂时性的 低血压并不是服用倍博特的禁忌,血压稳定后通常可以继续服用倍博特。 心肌梗塞或心绞痛增加的风险: 在开始接受钙通道阻滞剂治疗或在加大剂量时,罕见有患者(特别是在严重梗阻型冠状动脉 疾病的患者)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频率、持续时间或严重程度增加。此作用的机制 尚不清楚。 肝功能不全 氨氯地平的研究:氨氯地平经肝脏广泛代谢,在肝功能损伤患者中,血浆清除半衰期(t1/2) 为 56 小时,因此严重肝功能损伤患者应慎用氨氯地平。 缬沙坦的研究: 由于缬沙坦主要由胆汁清除,因此患有轻度至中度肝功能损伤的患者,包括有胆道阻塞疾病 的患者,缬沙坦血浆清除率降低(AUC 升高)。这些患者应慎用缬沙坦。 肾功能不全-高血压: 在对研究中,发现血清肌酸酐和

缬沙坦氨氯地平(倍博特)治疗老年蛋白尿临床疗效观察

缬沙坦氨氯地平(倍博特)治疗老年蛋白尿临床疗效观察

缬沙坦氨氯地平(倍博特)治疗老年蛋白尿临床疗效观察于凤侠;林树无;徐旺达【期刊名称】《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年(卷),期】2016(22)1【摘要】Objective To study the curative effect of valsartan amlodipine (Bebot) i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proteinuria.Methods 120 elderly patients with proteinuria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A, B, C by drawing lots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Group A was treated by amlodipine tablet, 5 mg/d, group B was treated by valsartan, 80 mg/d, and group C was treated by valsartan amlodipine, (80 mg : 5 mg)/d.Three groups were treated for 6months.Before the treatment, 3 months and 6 months of treatment later, the changes of blood pressure indexes and the differences in urine protein levels in three groups were observed.Results Before drug use,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BP and DBP between three groups (P>0.05).3 months of treatment later, SBP and DBP in three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treatment.SBP and DBP in group C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group A and B.6 months of treatment later, blood pressure indexes in group C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group A and B, but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 A and B (P>0.05).Before the treatment,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ro, BUN and SCr between threegroups (P>0.05).After treatment, Pro, BUN and SCr in three groups all decreased, and Pro, BUN and SCr after treatment in group C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group A and B (P<0.05).Conclusi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valsartan amlodipine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proteinuria is more significant than single application of valsartan or amlodipine.It can improve the urinary protein level, blood pressure and other indicators, of high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目的研究缬沙坦氨氯地平(倍博特)治疗老年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120例老年蛋白尿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分为A、B、C三组,三组均为40例,A组采取氨氯地平片治疗,5 mg/d;B组给予缬沙坦80 mg/d;C组给予缬沙坦氨氯地平(80 mg:5mg)/d;三组均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治疗3月及治疗6月后观察两组血压指标变化及治疗前后尿蛋白水平差异.结果用药前三组SBP及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月后三组SBP及DBP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C组SBP、DBP显著低于A、B 组,治疗6月后C组血压指标显著低于A、B组,而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三组治疗前Pro、BUN、 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Pro、BUN、SCr均降低,且C组治疗后Pro、BUN、SCr均显著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老年蛋白尿较单一应用缬沙坦或氨氯地平疗效更为显著,可改善尿蛋白水平、血压等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总页数】3页(P83-85)【作者】于凤侠;林树无;徐旺达【作者单位】110000 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干诊科;110000 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干诊科;110000 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干诊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倍博特)治疗高血压的r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J], 樊春磊2.利用平滑指数评价缬沙坦氨氯地平(倍博特)的降压作用 [J], 吴群;肖世南;鲁丽萍;李露;张海成;杨燕云3.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倍博特)降压、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研究 [J], 庞媛;臧红云4.评价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倍博特)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J], 周立东5.倍博特与缬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 [J], 陈学军;覃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倍博特(缬沙坦氨氯地平片(Ⅰ))说明书【倍博特药品名称】通用名称:缬沙坦氨氯地平片(I)英文名称:ValsartanandAmlodipineTablets(I)汉语拼音:XieshatanAnlüdipingPian【倍博特成份】倍博特每片含缬沙坦Valsartan80mg,氨氯地平Amlodipine5mg【倍博特性状】倍博特为薄膜衣片,除去薄膜衣片显白色。

【倍博特规格】每片含缬沙坦80mg、氨氯地平5mg【倍博特适应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倍博特用于单药治疗不能充分控制血压的患者。

【倍博特用法用量】氨氯地平每日1次2.5-10mg对于治疗高血压有效,而缬沙坦有效剂量为80-320mg。

在每日1次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的临床试验中,使用5-10mg的氨氯地平和80-320mg的缬沙坦,降压疗效随着剂量升高而增加。

缬沙坦的不良反应通常与剂量无关;氨氯地平的不良反应既有剂量依赖性的(主要是外周水肿)也有剂量非依赖性的,前者比后者常见。

用单药治疗不能充分控制血压的患者,可以改用倍博特。

添加治疗:氨氯地平单药治疗或缬沙坦单药治疗时,未能充分控制血压的患者可以改用倍博特进行联合治疗。

氨氯地平或缬沙坦单药治疗时发生剂量限制性不良反应的患者,可以改用倍博特,以较低剂量的单药成份联合另一成份来达到血压控制效果。

替代治疗:为方便给药,接受氨氯地平和缬沙坦单药联合治疗的患者可以改用相同剂量的倍博特进行治疗。

停用β受体拮抗剂的相关信息,请参见注意事项。

氨氯地平和缬沙坦均可在进食或空腹状态下服用。

建议倍博特与水同服。

肝肾功能损伤:轻中度肾功能损伤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如果重度肾功能损伤,则应慎用(见禁忌)。

肝损伤或胆道阻塞性疾病患者也应慎用倍博特(见注意事项)。

【倍博特药物过量】目前尚未获得服用倍博特过量事件。

缬沙坦过量的主要症状可能是低血压伴随头晕。

氨氯地平过量可能导致外周血管过度扩张,并可能引起反射性心动过速。

有出现显著而持久的全身性低血压及致命性休克的报道。

若服药时间不长,则可以考虑呕吐或洗胃。

健康志愿者在服用氨氯地平后立即或两小时后服用活性炭可显著减少氨氯地平的吸收。

因倍博特过量而导致的临床显著低血压,需要积极采取有效的心血管支持治疗,包括密切监测心脏和呼吸系统功能、抬高四肢,并注意循环体液量和尿量。

为了恢复血管张力和血压,在无禁忌症时亦可采用血管收缩药物。

静脉输注葡萄糖酸钙对逆转钙通道阻滞剂的效应也是有益的。

缬沙坦和氨氯地平均不可通过血液透析治疗去除。

服药与进食服药不受进食影响【倍博特禁忌】对倍博特活性成份或者任何一种赋形剂过敏者禁用。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见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目前尚无重度肾功能损伤(肌酐清除率<10ml/min)患者的用药数据。

遗传性血管水肿患者及服用ACE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治疗早期即发展成血管性水肿的患者应禁用倍博特。

【倍博特注意事项】低血压:在安慰剂对照试验中,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无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有0.4出现过度低血压。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处于激活状态的患者(如服用高剂量利尿药血容量和/或盐不足的患者)接受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时,可能出现症状性低血压。

建议在服用倍博特前纠正血容量不足的状况,或在开始治疗时进行密切的临床监测。

在心力衰竭或近发生心肌梗塞的患者和接受手术或透析的患者中开始治疗时需谨慎。

心力衰竭或心肌梗塞后的患者给予缬沙坦,通常会引起血压降低,但是如果能遵守给药指导,通常不需要因为持续的症状性低血压而停止治疗。

心力衰竭患者的对照临床试验中,接受缬沙坦治疗的患者低血压发生率为5.5,安慰剂组为1.8。

在缬沙坦急性心肌梗塞试验(VALIANT)中,心肌梗塞后患者由于低血压引起停药的比例在缬沙坦治疗组中为1.4,在卡托普利治疗组中为0.8。

由于氨氯地平引起的血管舒张作用是逐渐起效的,因此口服给药后报告发生急性低血压的很少。

虽然如此,与任何其他外周血管扩张药一样,氨氯地平给药时应小心,尤其对于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

如果服用倍博特时发生过度低血压,应该让患者平卧,必要时静脉输注生理盐水。

暂时性的低血压并不是服用倍博特的禁忌,血压稳定后通常可以继续服用倍博特。

心肌梗塞或心绞痛增加的风险:在开始接受钙通道阻滞剂治疗或在加大剂量时,罕见有患者(特别是在严重梗阻型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频率、持续时间或严重程度增加。

此作用的机制尚不清楚。

肝功能不全氨氯地平的研究:氨氯地平经肝脏广泛代谢,在肝功能损伤患者中,血浆清除半衰期(t1/2)为56小时,因此严重肝功能损伤患者应慎用氨氯地平。

缬沙坦的研究:由于缬沙坦主要由胆汁清除,因此患有轻度至中度肝功能损伤的患者,包括有胆道阻塞疾病的患者,缬沙坦血浆清除率降低(AUC升高)。

这些患者应慎用缬沙坦。

肾功能不全-高血压:在对单侧或双侧肾动脉狭窄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的ACE抑制剂的研究中,发现血清肌酸酐和血尿素氮升高。

在为期4天的缬沙坦治疗12名单侧肾动脉狭窄高血压患者的研究中,没有观察到血清肌酸酐或血尿素氮有明显的升高。

未在单侧或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中进行缬沙坦长期治疗研究,不过预期与ACE抑制剂作用相似。

由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受到抑制,可能会出现肾功能改变,尤其在血容量不足的患者中。

严重心衰患者的肾功能可能依赖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的治疗可能会引起少尿和/或进展性氮质血症,以及(罕见)急性肾衰竭和/或死亡。

充血性心力衰竭氨氯地平的研究:通常在心力衰竭患者中使用钙通道阻滞剂时需谨慎。

在一项安慰剂对照试验中,对1153名接受稳定剂量的ACE抑制剂、地高辛和利尿剂治疗的NYHAIII级和IV 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了氨氯地平(5-10mg/天)的研究。

短随访6个月,平均14个月。

对于生存率和心脏发病率(定义为危及生命的心律不齐、急性心肌梗塞或由于心力衰竭恶化而住院)没有不良影响。

在4项8-12周NYHAII/III级心力衰竭患者的研究中对氨氯地平与安慰剂进行了比较,研究包括697名患者。

在这些研究中,根据运动耐量、NYHA等级、症状或LVEF评估,没有心力衰竭恶化的证据。

缬沙坦的研究:一些心力衰竭患者在接受缬沙坦治疗时发生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和钾浓度升高。

这些反应通常轻微和短暂,在肾功能不足的患者中易发生。

可能需要降低剂量和/或停用利尿药和/或缬沙坦。

在缬沙坦的心力衰竭研究中,93的患者接受ACE抑制剂伴随用药,由于肌酐或钾水平升高而停止给药(总计缬沙坦1.0,安慰剂0.2)。

在缬沙坦的急性心肌梗塞研究(VALIANT)中,由于各种类型的肾功能不全而停药的比例在接受缬沙坦治疗的患者中为1.1,在接受卡托普利治疗的患者中为0.8。

心衰或心肌梗塞后患者的评估中应包含肾功能评价。

高钾血症:同时服用钾补充剂、保钾利尿剂、含钾的盐替代品或其他能增加钾浓度的药物(肝素等)时,应慎用倍博特,且密切监测钾浓度。

停用β-受体拮抗剂:氨氯地平不是β-受体拮抗剂,不能缓解停用β-受体拮抗剂后出现的危险。

因此停用β-受体拮抗剂时,必须逐渐降低剂量。

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狭窄,阻塞性心肌肥厚:与其他所有扩血管药物一样,主动脉瓣或二尖瓣狭窄,或阻塞性心肌肥厚患者服用倍博特,应特别小心。

对驾驶和操作机器的影响:尚未进行药物对驾驶和使用机械能力影响的研究。

考虑可能会出现偶见的头晕或疲劳等不良反应,驾驶和操作机器时应慎用。

【倍博特儿童用药】尚未确定倍博特在儿童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倍博特老年用药】在对照临床研究中,323(22.5)接受倍博特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年龄≥65岁,79(5.5)名患者年龄≥75周岁。

未观察到倍博特在此患者人群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具有总体差异,但不排除某些老年患者对药物敏感。

氨氯地平: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研究中,年龄在65周岁及以上的受试者人数不足,不能确定他们的药物反应是否与年轻受试者有所不同。

其他临床经验中没有发现老年患者和年轻患者之间有不同的反应。

通常来说,需谨慎选择老年患者中用药的剂量,一般从剂量开始,老年患者的肝、肾和心脏功能降低的发生率较高,并经常伴有其他疾病或正在接受其他药物治疗。

氨氯地平在老年患者中的清除率降低,导致AUC升高约40-60,因此需要以较低剂量开始治疗。

缬沙坦:在缬沙坦的对照临床研究中,1214(36.2)名接受了缬沙坦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年龄在65周岁或以上,265(7.9)名患者年龄在75周岁或以上。

在此患者人群中,没有观察到缬沙坦的有效性或安全性有总体差异,但不排除某些老年个体对药物敏感。

【倍博特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妊娠期:鉴于血管紧张素II拮抗剂的作用机制,不能排除其对胎儿的危害。

已经有报告表明:在妊娠第2个和第3个3个月时,子宫内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作用于RAAS的一种特定类别的药物)会给发育中的胎儿带来损伤,或者导致胎儿死亡。

此外,在回顾性资料中有在妊娠第1个3个月时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存在先天缺陷的潜在性风险。

已有孕妇无意中服用缬沙坦时,发生自然流产、羊水过少和新生儿肾功能不全的报告。

与其它直接作用于RAAS的药物相似,妊娠期妇女不应使用倍博特(见禁忌)。

对于育龄妇女,医生在处方作用于RAAS的药物时应告知其该类药物在妊娠期的潜在风险。

如果用药期间发现妊娠,应立即停用倍博特。

哺乳期:缬沙坦和/或氨氯地平是否经人乳汁排泄尚不明确。

缬沙坦经泌乳大鼠的乳汁排泄,因此哺乳期妇女禁用倍博特。

【倍博特不良反应】倍博特的研究:在超过2600名高血压患者中进行了缬沙坦氨氯地平片的安全性评价;其中超过1440名患者接受了6个月以上的治疗,超过540名患者接受了1年以上的治疗。

不良反应通常轻微且短暂,只有极少数情况下需要停药。

不良反应的总体发生率为非剂量依赖性,且与性别、年龄和种族均无关。

在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中,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组有1.8的患者由于副作用而停药,安慰剂组中此患者比例为2.1。

常见的停药原因为外周水肿(0.4)和眩晕(0.2)。

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中,至少2的接受倍博特治疗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并且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组(n=1437)中的发生率高于安慰剂组(n=337)的不良反应有:外周水肿(5.4比3.0)、鼻咽炎(4.3比1.8)、上呼吸道感染(2.9比2.1)和头晕(2.1比0.9)。

不到1的患者发生体位性事件(直立性低血压和体位性头晕)。

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中,缬沙坦氨氯地平片组出现的其他不良反应(≥0.2)列于下文。

不能确定这些不良反应是否由倍博特引起。

血液和淋巴系统疾病:淋巴结病。

心脏疾病:心悸,心动过速。

耳部和内耳迷路疾病:耳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