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_釉料制备及施釉
施釉的名词解释

施釉的名词解释施釉,作为一种常见的手工艺术技巧,是一种在陶瓷制品上涂覆特殊液体的过程。
施釉的目的是为了增强陶瓷制品的美观度和保护性能。
通过施釉,可以赋予陶瓷作品更加丰富的色彩和纹理,同时也能增加其表面的光滑度和防水防尘的能力。
施釉这一工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文明时期。
当时,人们发现通过将特殊材料涂覆在陶器表面,不仅可以提高陶器的美观,还能够增加陶器的耐用性和防水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施釉逐渐成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陶瓷工艺技巧,被应用在各个领域的陶瓷制品制作中。
施釉的主要过程是将特殊的釉料均匀地涂布在陶瓷制品的表面。
釉料由多种不同的成分组成,例如矿物粉末、氧化物、碱金属等等。
这些成分在高温下熔化,形成一层保护性的涂层。
施釉之后,陶瓷制品经过烧制,釉料与陶瓷表面结合,形成一种持久的保护膜。
施釉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
首先,需要对陶瓷制品进行清洁和磨光,以确保釉料能够均匀地附着在表面上。
接下来,根据设计师的意愿,选择合适的釉料颜色和纹理。
不同的釉料含有不同的矿物质,因此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质地效果。
在涂布釉料之前,还需要对釉料进行混合和稀释,以确保涂布的流动性和均匀性。
当准备工作完成后,可以开始施釉的过程。
一般来说,施釉可以通过喷涂、浸涂、刷涂等不同的方法进行。
喷涂是一种快速且均匀的方法,适用于大面积的陶瓷制品。
浸涂是将陶瓷作品完全浸入釉料中,使其表面均匀受釉。
刷涂则是使用刷子将釉料均匀地涂抹在陶瓷表面上。
施釉之后,陶瓷制品需要进行烧制。
烧制的温度和时间取决于釉料的成分和陶瓷制品的类型。
在烧制的过程中,釉料会熔化并与陶瓷表面结合,形成一层保护性的釉层。
烧制完成后,陶瓷制品表面会出现光亮、平滑的质感,并且釉料的颜色也会得到更好的呈现。
施釉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涂覆过程,它还蕴含着对陶瓷制品美学的追求和对工艺技巧的掌握。
通过施釉,设计师可以赋予陶瓷作品独特的色彩和纹理,使其更具个性和魅力。
施釉也是陶瓷制品保护性能的重要一环,可以增强陶瓷制品的耐用性和防水性。
釉料制备及施釉

2.池炉
• 图3-6-6为良种不同池炉的结构示意图。 • ??????????????????
池炉与坩埚相比,具有以下特 点:
• (1) 熔块料与火焰直接相接触,受 气氛影响。 • (2) 产量高,劳动条件好,易实现 自动化。 • (3) 结构简单,维修费用低 • (4) 熔块料中易挥发组分有损失, 但仍呢感保证熔块质量。
2浇釉法
• 浇釉是将胚体放在旋转的机轮上,釉浆 浇在胚体中央,借离心力使得浆体均匀 散开。或使釉浆流过半球浇釉器表面在 流向胚体。此发适用于盘碟或者单面层 瓷砖或胚体强度较差的胚体。
3喷釉发
• 利用喷枪或喷雾器将釉浆成雾滴使之附 在胚体上。胚与枪的距离、喷釉压力、 釉浆密度决定釉层厚度,此发适用与大 型,薄壁或形状复杂的生胚。可多次喷 釉以增加厚度,近年来卫生陶瓷生产线 上采用自动喷釉,并设计出静电喷釉, 使之操作时损失大为减少。
1.
熔块的配制原则
• ( 1 )( SiO2+B2O3 ):( R2O+RO ) = ( 1 : 1 ) — (3:1)。此外必须考虑PbO、B2O3和碱金属氧 化物在高温时的挥发。 • ( 2 )在熔块中碱金属氧化物与碱土金属氧化 物之比小于1:1 • (3)熔块中的酸性成分须含SiO2 , 但如果加 入B2O3,则SiO3与B2O3之比宜大于或等于2:1。 • (4)熔块中Al2O3不宜超过0.2mol(釉式),
二、釉熔体的粘度、润湿性和 表面张力
在成熟温度下,釉的粘度过小,则流动性过大,容 易造成流釉、堆釉及干缺陷;釉的粘度过大,则流 动性差,易引起橘釉、针眼、釉面不光滑,光泽不 好等缺陷。 釉的表面张力对釉的外观质量影响很大。表面张力 过大,阻碍气体的排除和熔体的均化,在高温时对 坯的湿润性不好,容易造成缩釉缺陷;表面张力过 小,则易造成“流釉”(当釉的粘度也很小时,情 况更严重),并使釉面小气孔破裂时形成针孔难以 弥合,形成缺陷。
陶瓷的施釉

陶瓷的施釉一、釉的概念釉是熔融在陶瓷制品表面上一层很薄很均匀的接近玻璃的物质。
二、施釉的概念施釉是将深度一定的釉浆,即悬浮在水中的釉料,利用压缩空气喷到生坯表面上。
生坯很快地吸收湿釉中的水分并形成一定的较硬的表面。
在烧成后的制品表面就形成300到400微米厚度的釉层。
三、施釉步骤1、制釉(分为白釉和色釉两类进行说明)(1)白釉高档的豪华卫生陶瓷产品,已经有了使用锡的氧化物的釉面配方;中低档产品釉的配方中使用了硅酸锆。
使用专用的预混原料,锡熔块釉只需与水混合并加入到原料中。
粒度一般控制在10微以下,颗粒占65%~75%。
当烧到“70~1230℃时,就玻化而形成白釉,几乎可以不考虑缩釉。
这是所用的釉面配方之一。
第二种配方,锆乳浊釉。
要将釉料球磨至粒度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占到75%~85%,才能在1150~1230C温度范围内烧成时,形成比较好的釉面。
乳浊剂费用较低,但准备费用较高,更重要的是,因为颗粒细小,有约3%的产品易发生缩釉缺陷。
这就需要有较好的生产条件。
若其中90%~100%的产品可以卖到标准价格,使用硅酸锆则比较经济合理:若需重烧,考虑到一般重烧损失及费用,就不够经济了。
而第三种釉可以在原料消耗和生产工艺之间达成折衷。
它需要球磨几个小时,使70%~80%的颗粒小于10微米。
考虑产品的外观要求,上述原料都必须经过充分的烧成,而且要达到同样质量。
由于每种成分都经过严格测试,在产品经过窑炉烧成后,就能够获得理想的釉面。
釉浆必须至少一个月测试一次,即将釉浆喷到两个经过标准干燥的、未经烧成的测试片表面。
然后在实验室的窑炉中烧成,这种窑炉可以使其中一个试样升温到1250℃,另一个(放在窑炉尾部区域)则升温到1150℃,分开进行测试烧成。
烧成膨胀率也必须一个月测试一次,并与坯体进行比较。
(2)色釉彩色制品价格较高,而且也比白色制品畅销。
但由有色原料制备色釉要比制备白釉贵得多。
因此在喷釉时,应严格控制釉层的厚度,这就需要有一个灵敏度高的控制系统。
陶瓷的施釉

陶瓷的施釉一、釉的概念釉是熔融在陶瓷制品表面上一层很薄很均匀的接近玻璃的物质。
二、施釉的概念施釉是将深度一定的釉浆,即悬浮在水中的釉料,利用压缩空气喷到生坯表面上。
生坯很快地吸收湿釉中的水分并形成一定的较硬的表面。
在烧成后的制品表面就形成300到400微米厚度的釉层。
三、施釉步骤1、制釉(分为白釉和色釉两类进行说明)(1)白釉高档的豪华卫生陶瓷产品,已经有了使用锡的氧化物的釉面配方;中低档产品釉的配方中使用了硅酸锆。
使用专用的预混原料,锡熔块釉只需与水混合并加入到原料中。
粒度一般控制在10微以下,颗粒占65%~75%。
当烧到“70~1230℃时,就玻化而形成白釉,几乎可以不考虑缩釉。
这是所用的釉面配方之一。
第二种配方,锆乳浊釉。
要将釉料球磨至粒度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占到75%~85%,才能在1150~1230C温度范围内烧成时,形成比较好的釉面。
乳浊剂费用较低,但准备费用较高,更重要的是,因为颗粒细小,有约3%的产品易发生缩釉缺陷。
这就需要有较好的生产条件。
若其中90%~100%的产品可以卖到标准价格,使用硅酸锆则比较经济合理:若需重烧,考虑到一般重烧损失及费用,就不够经济了。
而第三种釉可以在原料消耗和生产工艺之间达成折衷。
它需要球磨几个小时,使70%~80%的颗粒小于10微米。
考虑产品的外观要求,上述原料都必须经过充分的烧成,而且要达到同样质量。
由于每种成分都经过严格测试,在产品经过窑炉烧成后,就能够获得理想的釉面。
釉浆必须至少一个月测试一次,即将釉浆喷到两个经过标准干燥的、未经烧成的测试片表面。
然后在实验室的窑炉中烧成,这种窑炉可以使其中一个试样升温到1250℃,另一个(放在窑炉尾部区域)则升温到1150℃,分开进行测试烧成。
烧成膨胀率也必须一个月测试一次,并与坯体进行比较。
(2)色釉彩色制品价格较高,而且也比白色制品畅销。
但由有色原料制备色釉要比制备白釉贵得多。
因此在喷釉时,应严格控制釉层的厚度,这就需要有一个灵敏度高的控制系统。
陶瓷工艺中的釉料制备及应用

陶瓷工艺中的釉料制备及应用一、何克服陶瓷制品釉面无光的缺陷:1、产生原因:①釉料这熔剂少,熔点高,烧成温度不够。
②施釉太薄,或施釉时釉料未经搅拌均匀。
③已施釉的坯体接近于多孔性的吸水性强的坯体和器物时,很轻易使有釉的坯体釉面受到影响。
④燃料中硫磺过多,烧成二氧化硫气体和灰份与釉料化合而生成硫化物,从而提高了釉熔点,促使釉面产生无光。
2、克服措施:①适当增加釉的浓度或多上几次釉。
②适当增加釉料中的熔剂,降低耐火度,或适当提高烧成温度。
③已施釉的坯体要避免接近无釉或某此吸水性强的器物,无釉坯和釉坯不能在同一匣钵内烧成。
光泽釉,半无光釉,无光釉与碎纹釉:各种釉料对于光线吸收不同,而区别为光泽釉、半无光釉、无光釉及碎纹釉品种。
上述釉料均呈色丰富,釉色种类很多,仅就瓷砖釉料的发展趋势将逐渐转向半无光、无光釉系列。
无光釉用成色元素不多,但釉色很丰富,已经形成高岭质无光釉、碱性无光釉、二氧化硅质无光釉种类。
其中,又以钡无光釉、锌无光釉、镁无光釉为其主要代表。
此外还有结晶型无光釉、锂辉石析晶型无光釉、难溶性无光釉等类型。
碎纹釉是釉面生成网状龟裂纹,适宜于瓷砖装饰,最早起源于我国的碎瓷产品。
后来西方国家将其用于瓷砖装饰,收到格外美的效果。
由于坯釉的膨胀系数不同而发生龟裂现象,碎纹釉的配制方法有五种:如采用两种具有不同收缩率的釉,将有高收缩率的釉料施于普通釉上,烧成后上层釉龟裂可以透见下层釉;增加釉的可溶性使釉的收缩增加,如增加长石与硼酸的量;增加釉的收缩率,减少坯的收缩率;使产品急冷工艺也可生成碎纹釉;有的釉在经年放置后也能形成碎纹釉。
如法国采用在普通釉料中增加二氧化硅,矾土或碱类的方法,制成碎纹釉品种。
有的采用多次烧成方法以形成不同的碎纹与颜色效果。
陶瓷的釉面光泽度与配方间关系:瓷器的光泽度与釉层表面的平整光滑程度和折射率有关,它取决于光线在釉面产生镜面反射的程度,是成瓷产品的重要表观质量指标之一,假如釉层表面光滑,反射效应强烈,则光泽度就好。
《釉料制备及施釉》课件

施釉方法:刷釉、喷釉、浸釉等 施釉时机:在坯体干燥后进行 施釉厚度:根据釉料种类和施釉方法确定 施釉温度:根据釉料种类和施釉方法确定 施釉环境:保持清洁、干燥、通风 施釉效果:均匀、光滑、无气泡、无裂纹
施釉机:用于将釉料均匀地涂在陶瓷制品 表面
釉料搅拌机:用于搅拌釉料,使其均匀混合
釉料过滤机:用于过滤釉料中的杂质,保 证釉料质量
釉料粉末
施釉:将干燥的釉料粉 末施于陶瓷制品表面,
形成釉层
原料选择: 不同原料 对釉料性 能影响不 同
配方比例: 不同配方 比例对釉 料性能影 响不同
烧制温度: 不同烧制 温度对釉 料性能影 响不同
烧制时间: 不同烧制 时间对釉 料性能影 响不同
烧制气氛: 不同烧制 气氛对釉 料性能影 响不同
烧制工艺: 不同烧制 工艺对釉 料性能影 响不同
球磨机:用于粉碎原料, 使原料颗粒均匀
搅拌机:用于混合原料, 使原料充分混合
压滤机:用于过滤原料, 去除杂质
干燥机:用于干燥原料, 使原料达到合适的湿度
釉料选择:根据 陶瓷制品的种类 和用途选择合适 的釉料
釉料调配:根据 釉料的种类和比 例进行调配,保 证釉料的均匀性 和稳定性
施釉工具准备: 准备施釉所需的 工具,如刷子、 喷枪等
汇报人:PPT
釉料输送泵:用于将釉料输送到施釉机或 喷釉机
喷釉机:用于将釉料喷涂在陶瓷制品表面, 提高施釉效率
釉料回收设备:用于回收施釉过程中产生 的废釉料,减少浪费
光泽度:釉料表面的光泽程度 透明度:釉料对光线的透过程度 硬度:釉料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
耐热性:釉料在高温下的稳定性和耐久 性
耐腐蚀性:釉料对酸、碱等化学物质的 耐受性
环保型釉料:研发无毒、无害、环保的釉料,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功能性釉料:开发具有特殊功能的釉料,如抗菌、自清洁、耐高温等 智能化施釉:采用自动化、智能化的施釉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 3D打印技术: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复杂形状的釉料,满足个性化需求
第十章釉料制备及施釉

釉——指的是覆盖在陶瓷坯体表面上的玻璃状薄层。 目的与作用:改善陶瓷产品的外观质量(如光泽度、 颜色、画面等)或者提高产品的技术与使用性能(如机械强 度、化学稳定性、电绝缘性、防污性、渗水透气性、辐射散 热能力等)。 使用:将调制好的釉浆涂布在坯体外表,经过高温煅 烧后,它会熔融、平铺开来,冷却后形成玻璃状薄层,和坯 体结合在一起。
配釉时常用的乳浊剂有悬浮乳浊剂(SnO2, CeO2,ZrO2,Sb2O3);析出式乳浊剂(ZrO2·SiO2, TiO2,ZnO );胶体乳浊剂(碳、硫、磷)。
着色剂 它促使釉层吸收可见光波,从而呈现不同颜色。一
般有三种类型: ①有色离子着色剂,如过渡元素及稀土元素的有色
离子化合物,如Cr3+,Mn3+,Mn4+,Fe2+, Fe3+, Co2+,Co3+,Ni2+,Ni3+,La、Nd、Rh等的化合物。
2.拟定釉的组成范围:
a、在成功的经验配方基础上加以调整
b、参考釉的组成_釉成熟温度图等文献资料和经 验数据加以调整;
c、参考测温锥的标准成分进行配料。
3.配方计算:
a、生料釉的计算可参照坯料的配方计算。
b、熔块釉的计算包括两部分,即熔块和生料 应分别进行计算
三、釉层的形成
釉料在加热过程中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从原料配方到釉层形成的反应为原料的分解、化合、熔 化及凝固。
可按不同的依据将釉分为许多类,常用的见表 10-1
从外观质量来区别,常用的有三类:
1. 透明釉 釉层主要是透光性良好的玻璃组成,长石釉、石灰釉和石 灰-碱釉都属这类。为与滑石质瓷或骨灰瓷胎相匹配,日渐发展 了滑石瓷釉和骨灰瓷釉。 2. 颜色釉 它是有不同的着色剂微粒均匀分散在釉料的玻璃相中,而 形成不同色泽的釉面,我国的青釉、铜红釉、花釉等产品是珍 贵的产品。 3. 艺术釉 它是日用瓷及陈列瓷的装饰釉料,除颜色釉以外,还有结 晶釉、碎纹釉、无光釉等。
陶艺施釉方法

陶艺施釉方法陶艺施釉方法是制作陶瓷作品必不可少的一步,其实也是整个制作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从几千年前的古代文化遗产,到现代艺术创作的时代,陶艺施釉方法一直都是重要的程序之一。
施釉不仅能增加代表性和装饰性,同时也能提高陶瓷作品的质量和耐久性。
本文将探讨不同种类的陶艺施釉方法及其制作过程,分为釉下法、涂釉法以及其他特殊的施釉方法。
一、釉下法釉下法是一种通过在釉液中加某些特定的金属氧化物来制作固定图案的施釉方法。
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古代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的陶艺制作中,也被称为“耀州窑釉下彩”、“黄唐窑”、“谷口窑”、“毛彩”等。
这种施釉方法通常需要先用素白釉对素胎造型进行第一次施釉,后用细毛刷在釉面上绘制图案,最终再次施上彩釉将其固定。
做到这一点需要先将器具放入炉中,在高温下均匀加热。
二、涂釉法涂釉法是应用最广泛的陶艺施釉方法之一。
它是一种使用湿润的釉液将整个表面包裹起来,通常需要施在生胎上且需进行多次涂刷才能达到需要的效果。
根据不同的陶艺特点,有多种涂釉法可供选择。
在施釉过程中,重点是掌握好涂釉的质量和厚度。
这是影响釉面质量和艺术效果的关键因素。
常见的涂釉法包括“直接涂釉法”、“浸泡涂釉法”、“喷瓷涂釉法”等。
三、其他特殊的施釉方法除了以上两种常见的施釉方法,还有一些特殊的施釉基础方法,它们被广泛应用于陶瓷领域。
其中最出色的一种是蓝宝石釉。
蓝宝石釉是一种釉料,它由三部分组成:硼、铝和氧。
这种釉料在高温中变成一种玻璃材料,其甚至比普通陶器釉面更加美妙。
其他有趣的特殊施釉方法包括“晶体釉”、“翻沉珐琅釉”、“穿孔釉”等。
总之,陶艺施釉方法是影响陶瓷作品质量和美感的关键因素。
在选择和应用陶艺施釉方法时,制作者应该对不同种类的施釉方法有足够的了解,具体到对涂釉的厚度和质量有深入的掌握。
这需要长时间的沉淀,积累和练习。
如果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陶艺师,深入学习陶艺施釉方法是不可避免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釉的作用
一般釉的厚度只有坯体厚度的1%-3%,但经过窑火焙烧 后,就紧紧附着在瓷胎上,使瓷器致密化、光泽柔和,又不
透水和气,给人明亮如镜的感觉。同时可以提高使用强度,
起到防止污染,便于清洗等作用。 (1)釉能够提高瓷体的表面光洁度。 (2)釉可提高瓷件的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 (3)提高瓷件的电性能,如压电、介电和绝缘性能。 (4)改善瓷体的化学性能。 (5)使瓷件与金属之间形成牢固的结合。 (6)釉可以增加瓷器的美感,艺术釉还能够增加陶瓷制 品的艺术附加值,提高其艺术欣赏价值。
均质玻璃所具有的一般性质,而且这些性质随温度和组成变化的规律也极近于玻璃 ) ; 有光泽,硬度大;抗酸碱的侵蚀;质地致密,对液气均呈不渗
透性质。 2. 不同之处:玻璃组成类型多,如磷酸盐玻璃、硼酸盐玻璃等; 釉属硅酸盐玻璃;釉中 Al2O3多;坯釉接触面上相互作用;釉的均匀 程度较差,含有气泡、未反应石英或新生成的晶体。
1.5 3.0
3.0 0.08 2.92 2.92 0.20 2.72 0.46 2.26
剩余 引入0.10mol高岭土 剩余
引入0.23 mol烧高岭土
剩余
引入2.26 mol石英 剩余
2.26 0
3.计算各原料用量
原料 钾长石 石灰石 摩尔数 0.25 0.56 摩尔质量 556.8 100.0 重量 139.20 56.00 重量百分数(%) 32.69 13.15
范围内成熟;对二次烧成制品的釉料,一般釉烧温度低于 素烧温度60-120℃。
四、釉料的配方计算
(一)釉式的计算(同坯式)
(二)釉料配方的计算
1. 生料釉的计算
选用的原料一般为较纯的矿物原料或化工原料,配方
中不宜含有可溶性原料,釉式中保留 0.05 ~ 0.10mol 高岭
土,以提高釉浆悬浮性、结合强度,其余 Al2O3 由煅烧粘 土供给,以减少干燥或烧成收缩。
5.引入MgO的原料,菱镁矿、白云石、滑石等,采用菱镁矿时,
用量不宜超过6%,否则产生缩釉缺陷;滑石一般煅烧后的使用。
6.引入ZnO的原料,透明釉中引入量一般控制在5%
以下,由锌白引入,生锌白活性大,与水生成氢氧化锌
,使釉浆稠化,所以要煅烧后使用。
7.引入PbO的原料,铅丹(Pb3O4)
铅白(碱式碳酸铅,2PbCO3· Pb(OH))
COMPANY LOGO
威 震 山 川
COMPANY LOGO
纺 织 少 女
白菜蜗牛
COMPANY LOGO
陶瓷的衣裳——釉
我们日常使用的陶瓷器,一般都穿着一身光润、平滑的衣裳,特
别是日用陶瓷,对“衣裳”更为讲究,有的洁白如玉,有的五彩缤纷,
十分美观。陶瓷的这种衣裳,名叫“釉”。 汉字中的釉,其含义是指有油状的光泽,所以用“油”字来表示 瓷器表面的光泽,但又因为“油”字代表食物,经后人修改取表示光彩 的“采”,加上油字的“由”,合成为“釉”字。
COMPANY LOGO
4、做好胚体之后,一般需要一段时间的干 燥过程。
5、先将烧后的胚土底部扫上蜡水,以免沾上 釉彩,然后将釉彩淋於胚土上或将胚土浸于釉 彩。
COMPANY LOGO
已 经 完 工 的 陶 瓷
COMPANY LOGO
景 德 镇 陶 瓷
(3)按照烧成温度进行分类
烧成温度<1150 ℃的釉,为低温釉。 烧成温度介于1150~1250 ℃的釉,为中温釉。 烧成温度>1250 ℃的釉,为高温釉。
COMPANY LOGO
§10.2
釉的组成与配方计算
一、釉用原料的分类
按照各成分在釉中所起的作用: 1.玻璃形成剂(网络形成剂) 2.助熔剂 3.乳浊剂 4.着色剂
2.助熔剂-网络变性体
单键强度<251KJ/mol
不能单独形成玻璃,一般处于玻璃网络之外,所以又称为网
络外体。主要有:Li2O、Na2O、K2O、PbO、CaO、MgO等。
促进高温化学反应,加速高熔点晶体(SiO2)结构键的断裂
和生成低共熔点化合物,调整釉层物理化学性质(机械强度,粘度,
化学稳定性等。
陶瓷制作过程
COMPANY LOGO
1、将泥土搓好,直至挤出所有空气
2、先将泥土转到拉胚机的正中位置,然后在泥土中开一 个洞,再将洞口拉至所需大小,最后将泥士拉高,直至 所喜爱的高、阔及厚度
3、当胚土干至坚硬时,将胚土倒转固定 于拉胚机上用修胚刀修齐胚土底部
8.引入B2O3的原料,硼酸H3BO3、硼砂(Na2B4O7)。
三、釉料配方的设计原则 为了确定釉料的配方,首先①要考虑釉层性能的
要求,如釉面为透明或乳浊、光泽或无光、釉层硬度、 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及电气绝缘性能等。②掌握坯 体的类型与组成、烧成工艺等。初步拟定制釉、施釉、 烧釉的工艺条件。
总的原则:釉适应坯体
釉是附着于陶瓷坯体表面的一种连续的玻璃质层,或者是一种玻璃 体与晶体的混合层。釉的产生可能是古代垒石烹食时所用含钙石头与炭
灰而生成,也可能是受贝壳表面美观质感的启发,有意识地用贝壳粉作
为原料制成。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学会了用岩石和泥巴 制成釉来装饰陶瓷了。到了汉代又发明了用铅作助熔剂的低温铅釉,后 来陶瓷艺人利用窑灰自然降落在坯体上能化合成釉的现象,进而用草木
灰作为制釉的一种原料。
COMPANY LOGO
现代日用陶瓷生产所用的釉分为石灰釉和长石釉。石灰
釉是用釉果(类似瓷石的一种天然矿物原料)和灰釉(主要
成份氧化钙)配制而成。长石釉主要由石英、长石、大理石、 高岭土等组成。在石灰釉和长石釉中加入金属氧化物,或渗 进其它化学成份,就会成为各种各样的釉色。
例1. 按下列釉式计算配方量 0.56CaO 0.06MgO 0.13ZnO 解:1.确定引用原料种类 按所给釉式成分要求,选用钾长石、石灰石、烧滑石、烧氧化锌 · 0.58Al2O3 · 4.5SiO2
、高岭土、烧高岭土及石英作为配料原料。
2.满足釉式中各成分
氧化物 釉式
K2 O 0.25
CaO 0.56 0.56 0.56 0
5.其它辅助剂
1. 玻璃形成剂: 玻璃相―釉层的主要物相 网络形成体
1)氧离子场强要大
玻璃 B 2O 3 P2O 5
(阳离子电荷与其离子半径平方之比)一般来说,电
SiO2-硅酸盐
荷较高,离子半径较小的阳离子及其化合物是玻璃网络形成剂
2)氧化物的化学键键强要大,单键强度(化合物分解能与阳离子配位数之
§10.1 釉的种类
按坯体类分: 瓷釉、陶釉;
按烧成温度分: 低温釉,中温釉,高温釉;
按釉面特征分类: 白釉大概是人们出于对银器的钟爱,颜色釉是以其
五彩缤纷受到人们的欢迎,结晶釉的纹样变幻美丽动人,
窑变纹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裂纹釉清晰古朴、高雅别 致。除上述外,还有无光釉、乳浊釉、食盐釉等。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千姿百态的流 动釉、神奇莫测的变色釉、霞光闪烁的彩虹釉、贵如明珠 的夜光釉等新品种。
MgO 0.06 0.06 0.06 0.06 0
ZnO 0.13 0.13 0.13 0.13 0.13 0
Al2O3 0.58
SiO2 4.5
引入0.25mol钾长石 剩余
引入0.56mol石灰石 剩余 引入0.02mol烧滑石 剩余
引入013mol烧氧化锌
0.25 0
0.25 0.33
0.33 0.33 0.33 0.10 0.23 0.23 0
1.按制备方法分类
生料釉:
全部原料都不经过预选熔制,直接加水调制而成浆。
熔块釉:
釉料制浆前,先将部分原料熔制成玻璃状物质并用水淬
成小块(熔块),再与其余原料混合球磨成釉浆。
盐釉:
此釉不须事先制备,而是在产品煅烧至高温时,向窑内投
入食盐,盐的挥发物使坯体表面形成薄层玻璃物质。
土釉:
此釉是天然有色粘土经淘洗后直接作为釉料使用。
3.乳浊剂-保证釉层有足够的覆盖能力
熔体析出的晶体、气体或分散粒子折射率不同,光线散射产
生乳浊。
1)悬浮乳浊剂-不溶于釉,以悬浮状态存在 SnO2、CeO2、ZrO2、SbO3 2) 析出式乳浊剂-冷却时从熔体中析出微晶 ZrO2、SiO2、TiO2 3) 胶体乳浊剂-C、S、P、F
4.着色剂- 釉层吸收可见光波,呈现不同颜色。
2.按熔剂类型分:
长石釉
熔剂成分主要是长石,主要用于硬质瓷和卫生瓷器 长石釉中KO2+NaO2<0.6mol, SiO2含量高 主要原料:长石、石英、石灰石、粘土, 1250℃以上
特点:硬度较大、光泽强、略呈乳白色、熔融范围宽、较适合
釉上彩饰,与含SiO2较高的坯体结合良好。
石灰釉
主要熔剂CaO(>0.5mol),主要用于各种陶器、瓷器 利于釉下彩饰。不足点:熔融范围窄、白度差、气氛不当易产生气 泡等缺陷,近来已被滑石釉、长石釉等所取代。
特点:适应性强、透光性好、硬度较高、还原焰烧成,白里泛青、
镁质釉
在石灰石釉中引入白云石或滑石, MgO>0.5mol
特点:熔融温度提高、温度范围拓宽,白度、透光度均提高。 不足处:釉浆易沉淀、与坯的附着力差。
锌釉—ZnO>0.5mol
制造结晶釉的一个重要体系。
铅釉及铅硼釉
成熟温度低、熔融温度范围宽、光泽好、弹性好、釉面硬度低 、化学稳定性差、需先制成熔块再进行配釉 如:PbO•0.1~0.5Al2O3• (1~2)SiO2 900~1000℃ 陶器、釉面砖
1) 釉的膨胀系数应接近坯的膨胀系数,并可略小一点。 2) 釉的组成应能保证在烧成过程中与坯体形成一定厚度 的中间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