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料的性质及制备工艺分析

合集下载

第十章釉料制备及施釉.

第十章釉料制备及施釉.
②胶体粒子着色剂,呈色的金属与非金属元素与化 合物,如Cu,Au,Ag,CuCl2,AuCl3.
③晶体着色剂,指的是经高温合成的尖晶石型,钙 钛矿型氧化物及柘石榴型、榍石型、锆英石型硅酸盐。
其他辅助剂 为了提高釉面质量、改善釉层物化性能,控制釉
浆性能(如悬浮性,与坯体的粘附性)等常加入一些添 加剂。
影响熔融温度的因素
化学组成 细度 混合均匀程度 烧成时间
2. 釉的粘度与表面张力
在成熟温度下,釉的粘度过小,则流动性过大,容易 造成流釉、堆釉及干釉缺陷;
釉的粘度过大,则流动性差,易引起桔釉、针眼、釉 面不光滑,光泽不好等缺陷。
流动性适当的釉料,不仅能填补坯体表面的一些凹坑, 而且还有利于釉与坯之间的相互作用,生成中间层。
(1)热膨胀系数对坯、釉适应性的影响 因釉和坯是紧密联系着的,对釉的要求是釉熔体
在冷却后能与坯体很好的结合,既不开裂也不剥落, 为此要求坯和釉的热膨胀系数相适应。
一般要求釉的热膨胀系数略小于坯。
(2)中间层对坯、釉适应性的影响
中间层可促使坯釉间的热应力均匀。发育良好的 中间层可填满坯体表面的隙缝,减弱坯釉间的应力, 增大制品的机械强度。
釉的基本特点:
•釉层的性质和玻璃有许多相似之处。
•由于釉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的组成较一般的玻璃 更为复杂,而且其结构又受烧成条件的影响,烧后的 釉层中总还保留有一些异相颗粒。
•釉不是单独使用的材料,而是粘附在坯体上的“外 衣”;要求其性能和坯体相适应;高温下,釉料还会 和坯体发生一定程度的反应。所以,釉层的组成、显 微结构与性质各方面又和玻璃有明显的差异。
差的产品施釉。
喷釉法 是利用压缩空气将釉浆通过喷枪喷成雾状,使之
粘附于坯体上。 釉层厚度取决于坯与喷口的距离,喷釉的压力和

陶瓷烧制技术中的釉料配方与应用

陶瓷烧制技术中的釉料配方与应用

陶瓷烧制技术中的釉料配方与应用在陶瓷烧制技术中,釉料是起到保护和装饰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釉料的配方和应用技术对于陶瓷制作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陶瓷釉料的配方和应用技术,以及其在不同类型陶瓷制作中的应用。

一、釉料配方的重要性釉料是由多种化合物组成的复杂体系,其配方的选择对于陶瓷制作的成品质量和特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釉料的配方需要考虑到陶瓷的类型、用途以及所需的装饰效果等因素。

一般而言,釉料的配方包括主要材料、助熔剂、稳定剂和颜料等。

主要材料是釉料的基础,通常包括石英、长石、黏土和石灰等。

这些材料在烧制过程中能够形成玻璃质的结构,使釉料能够附着在陶瓷表面,并提供保护作用。

助熔剂是用来降低釉料的熔点,使其在烧制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融化和流动。

常见的助熔剂包括碱金属氧化物和碱土金属氧化物等。

助熔剂的选择和使用量需要根据陶瓷的类型和所需的效果来确定。

稳定剂是用来调节釉料的黏度和流动性的物质。

常见的稳定剂有硼酸和磷酸等。

稳定剂的添加可以改善釉料的涂覆性能和烧结性能。

颜料是用来给釉料着色的物质,常见的颜料有金属氧化物和金属盐等。

颜料的选择和使用量需要根据所需的装饰效果来确定。

二、釉料应用技术的发展随着陶瓷制作技术的不断发展,釉料的应用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传统的釉料应用技术主要包括浸渍、刷涂和喷涂等。

浸渍是将陶瓷坯体浸入釉料中,使其吸收釉料后再进行烧制。

刷涂是用刷子将釉料涂抹在陶瓷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釉层。

喷涂是利用喷枪将釉料均匀地喷射在陶瓷表面上。

近年来,随着喷墨技术的发展,数字喷墨技术在陶瓷釉料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数字喷墨技术可以将图案和图像直接打印在陶瓷表面上,实现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装饰效果。

这种技术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

三、釉料的应用范围釉料在陶瓷制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用途,釉料可以分为透明釉、不透明釉和装饰釉等。

透明釉是最常见的一种釉料,其主要成分是石英和长石等。

陶瓷工艺中的釉料制备及应用

陶瓷工艺中的釉料制备及应用

陶瓷工艺中的釉料制备及应用一、何克服陶瓷制品釉面无光的缺陷:1、产生原因:①釉料这熔剂少,熔点高,烧成温度不够。

②施釉太薄,或施釉时釉料未经搅拌均匀。

③已施釉的坯体接近于多孔性的吸水性强的坯体和器物时,很轻易使有釉的坯体釉面受到影响。

④燃料中硫磺过多,烧成二氧化硫气体和灰份与釉料化合而生成硫化物,从而提高了釉熔点,促使釉面产生无光。

2、克服措施:①适当增加釉的浓度或多上几次釉。

②适当增加釉料中的熔剂,降低耐火度,或适当提高烧成温度。

③已施釉的坯体要避免接近无釉或某此吸水性强的器物,无釉坯和釉坯不能在同一匣钵内烧成。

光泽釉,半无光釉,无光釉与碎纹釉:各种釉料对于光线吸收不同,而区别为光泽釉、半无光釉、无光釉及碎纹釉品种。

上述釉料均呈色丰富,釉色种类很多,仅就瓷砖釉料的发展趋势将逐渐转向半无光、无光釉系列。

无光釉用成色元素不多,但釉色很丰富,已经形成高岭质无光釉、碱性无光釉、二氧化硅质无光釉种类。

其中,又以钡无光釉、锌无光釉、镁无光釉为其主要代表。

此外还有结晶型无光釉、锂辉石析晶型无光釉、难溶性无光釉等类型。

碎纹釉是釉面生成网状龟裂纹,适宜于瓷砖装饰,最早起源于我国的碎瓷产品。

后来西方国家将其用于瓷砖装饰,收到格外美的效果。

由于坯釉的膨胀系数不同而发生龟裂现象,碎纹釉的配制方法有五种:如采用两种具有不同收缩率的釉,将有高收缩率的釉料施于普通釉上,烧成后上层釉龟裂可以透见下层釉;增加釉的可溶性使釉的收缩增加,如增加长石与硼酸的量;增加釉的收缩率,减少坯的收缩率;使产品急冷工艺也可生成碎纹釉;有的釉在经年放置后也能形成碎纹釉。

如法国采用在普通釉料中增加二氧化硅,矾土或碱类的方法,制成碎纹釉品种。

有的采用多次烧成方法以形成不同的碎纹与颜色效果。

陶瓷的釉面光泽度与配方间关系:瓷器的光泽度与釉层表面的平整光滑程度和折射率有关,它取决于光线在釉面产生镜面反射的程度,是成瓷产品的重要表观质量指标之一,假如釉层表面光滑,反射效应强烈,则光泽度就好。

陶瓷工艺学--3.1-3.2_釉的作用,特点,性质

陶瓷工艺学--3.1-3.2_釉的作用,特点,性质
由固态到液态或相反的变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无固定 的熔点;
具有光泽; 硬度大; 能抵抗酸和碱的侵蚀(氢氟酸和热碱除外); 质地致密,对液体和气体均呈不渗透性质。
h
4
2、具有和玻璃不同的特点 ①釉不是单纯的硅酸盐,经常还含有硼酸盐、磷
酸盐等。
②大多数釉中含有较多的Al2O3,而玻璃中Al2O3 的含量相对较少。
弹性:当物体受外力时,其体积或形状发生变化,同时在其 内部产生抵抗外力的应力,外力解除后,即恢复到原来状态。
如果釉的弹性很小,尽管坯与釉的膨胀系数一致,但仍难免 有碎纹产生;相反,如果釉的弹性大,即使釉与坯的膨胀系 数相差较大,也不一定会产生碎纹。
釉的组成对弹性模量的影响非常复杂,一般认为碱金属氧化 物能降低釉的弹性模量,碱土金属氧化物能提高釉的弹性模 量。B2O3的含量不超过12%能提高弹性模量,若含量增加, 则弹性模量降低。
h
19
③润湿性。釉熔体对坯体的润湿性可以用釉熔体 与坯体的接触角来表示。其测定方法可将干釉制 成直径10mm、高10mm的圆柱形试样,置于坯体 上,烧后测定其接触边角,以此来判别它的润湿 性。
从图3-1(P160)可以看出熔融釉与坯体接触 边角θ>90o时,熔体不能将坯体润湿;θ<90o时, 则坯表面被完全润湿;θ=0o时,熔体扩散开。θ值 愈大,润湿性愈不好。
c)三价及高价氧化物,如Al2O3、SiO2、TiO2等都会提高釉的 粘度。而B2O3对釉粘度的影响比较特殊,常出现“硼反常”现 象,当加入量较小(一般<15%左右)时,B2O3处于[BO4]的网 络结构状态,粘度随B2O3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而超过一定量时 又起到降低粘度的作用。
h
18
②表面张力。釉的表面张力对釉的外观质量影响 很大。表面张力过大,阻碍气体排除和熔体均化, 在高温时对坯的润湿性不利,容易造成“缩 釉”(滚釉)缺陷;表面张力过小,则容易造成 “流釉”(当釉的粘度也很小时,情况更严重), 并使釉面小气泡破裂时所形成的针孔难以弥合。

釉料的性质及制备工艺

釉料的性质及制备工艺
釉的表面张力影响釉面平滑程度和釉对坯体的润湿,所以对外观质量影 响很大。 1)由于表面张力过大会阻碍气体排除、釉对坯润湿不好、熔融液不均化 和发生缩釉现象,因此会造成釉面缺陷; 2)表面张力过小会造成流釉和小气孔破裂后形成针孔,难以弥合; 影响因素:釉的组成(Pb0明显降低表面张力),温度、气氛(还原 气氛使表面能力增大)。粘度、表面张力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6.2.4釉的硬度和光泽度
1.硬度
• 硬度是一种材料抵抗另一种材料压入、划痕或磨损的能力。 表征材料表层的强度,看成表层产生塑性变形或破坏所需的 能量。 影响因素: 1)釉层化学组成:釉面硬度取决于釉层化学组成,组成玻 璃网络的SiO2 、B2O3提高硬度。由于硼反常现象,用B2O3 代替釉中SiO2时,若B2O3 <15%,随着B2O3的增加,釉的 硬度不断增大;若B2O3 >15%,则釉的强度会降低。 2)矿物组成、显微结构:釉层析出硬度大的微晶,并高度 分散在釉面上,则硬度明显增加,尤其析出针状晶体,效果 更显著。 提高硬度的晶体:锆英石、锌尖晶石、镁铝尖晶石、金红石、 莫来石、硅锌矿等。 因此,乳浊釉和无光釉的耐磨性比透明釉高。
• 酸度系数是指釉(坯)中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之比。
• C.A= RO2 R2O+RO+3R2O3
• 式中:RO2 酸性氧化物摩尔数; • R2O+RO+3R2O3 碱性氧化物摩尔数。
6.4.3 合理选择釉用原料
配釉要用天然矿物原料,也要用化工原料,以便调整好釉浆 的性能及很好的适应坯体。 原料选择注意下列问题: 1)制釉原料要求纯度高,并与其它原料分开贮存,以免杂 质混入; 2)采用不溶解于水的原料,避免釉浆组分被坯体吸入,影 响其性质;
4.按釉料的制备方法分类 • (1) 生料釉—所用的全部原料都不经过预先熔制,直接加 水调制成浆。 • (2) 熔块釉—此釉在制浆前,先将部分原料熔成玻璃状物 质并用水淬成小块(熔块),再与其余原料混合研制成釉浆。 • (3) 熔盐釉—此釉不须事先制备,而是在产品煅烧至高温 时,向窑内投入食盐、锌盐等挥发物,使与坯体表面作用 形成薄层玻璃物质。如果坯料中含有一定量的Fe2O3和 CaO,则由于不同气氛,可获灰、黄至棕红色釉层。 • (4) 土釉—此釉是采用天然有色粘土,经淘洗后直接作为 釉料使用。 5.按显微结构和釉性状的分类 • 透明釉—无定形玻璃体; • 晶质釉—乳浊釉、析晶釉、砂金釉、无光釉; • 熔析釉(液相分离釉)—乳浊釉、铁红釉、兔毫釉等。 • 所以,同为一种釉,由于分类方法不同可同时具有几种名 称。

第7章 釉料

第7章 釉料

釉料加热时的变化
釉层冷却时的变化
坯釉中间层的形成
中间层:由于坯釉化学组成不同,高温下相互扩散、溶解、 反应、结晶,生成一层组成和性能介于坯釉之间的过渡性
物质。
釉料与坯体相互作用导致中间层的出现。 对坯釉之间因膨胀系数之 差产生的应力起缓冲作用; 提高制品的热稳定性; 增加制品的强度
二 釉用原料
矿物原料 化工原料
长石、霞石正 长岩、火山灰、 碎玻璃、瓷土、 粘土 辅助原料
B2O3、R2O、 RO、ZnO、
PbO和Pb3O4
乳浊剂、悬浮 剂、粘结剂、 分散剂和解凝 剂
三 釉层形成
釉层形成过程的反应 坯釉适应性
1 釉层形成过程的反应 釉层形成过程的反应为:原料的分解、化合、熔 化及凝固(包括析晶) 交叉或重复出现。
四 釉料制备
(一)生料釉 原料选择 煅烧 配料 釉料研磨
(二) 熔块釉料配制
熔块釉包括熔块与生料两部分。 坩锅炉 熔块的配制 原料准备 配料 熔制 池炉
回转炉
水淬成粒
贮存备用
熔块釉的制备 熔块 生料 配料 球磨 检查细度
助剂
除铁 过筛 试烧样品
贮存备用(陈腐)
釉料的熔制
坩埚炉 池 炉 回转炉
釉层受力分析
坯体 釉层剥落
正釉
(3) 坯釉的热膨胀系数接近或相等(釉=坯)
一般来说,脆性材料的耐压强远高于抗张强度,所以 开裂的情况较剥落更容易出现。 希望釉的膨胀系数接近于坯体而稍低于坯体
中间层对坯釉适应性的影响
发育好的中间层可填满坯体表面的缝隙,减弱坯
釉间的应力,增大制品的机械强度。
五 施 釉
浸釉(蘸釉) 坯的吸水性或热坯的 附着作用使釉浆吸附着。

釉料概述、性质、依据和计算

釉料概述、性质、依据和计算

6.1.4.1 长石釉和石灰釉
原料
湖南建湘(长石釉) 唐山某厂(石灰釉)
石英 长石 粘土 石灰石 滑石
30 55 5
10
22 52 12 14
0.4408 K2O 0.1070 Na2O 0.0642 CaO
0.3880 MgO
0.7188 Al2O3 0.0114 Fe2O3
7.1480 SiO2 (湖南建湘)
始熔温度过低,釉熔体过早封闭坯面,阻 碍坯中气体排出。
熔融温度范围过窄,烧成操作控制困难, 易产生流釉或生釉;
熔融温度范围过宽,导致①始熔点前移; ②使上限与下限釉面质量不同(组分挥发、内 扩散)
15
实际应用时中,考虑釉的始熔温度和熔融温度范围 不能脱离坯体的烧结性能和具体的烧成条件。 对于日用瓷: ①始熔温度应高于坯体烧结温度的下限;(便于排气) ②始熔温度不应超过制品烧成温度(范围)的下限; ③流动温度(熔融温度范围上限)应与制品烧成温度 (范围)的上限相对应。
釉的作用
(1) 装饰:提高艺术、欣赏价值。 (2) 改善制品的各种性能:
化学稳定性、防污性(平滑、表面积减小) 力学性能、电学性能、抗菌性能等等。
3 3
6.1.2 制釉原料及釉的分类
制釉原料:天然原料和化工原料
天然原料:石英、钾钠长石、粘土、滑石、石灰石、白云 石、 硅灰石、锂辉石、锆英石、萤石等 。
(B)石灰釉特点
(1) 釉式中CaO的mol 数不小于0.5。 (2) 弹性好,透明度好,还原气氛易烟熏,烧成范围窄。 (3) 与氧化铝含量较高的坯结合较好(北方瓷)。
8 8Biblioteka 6.1.4.2 镁质釉及其特点
(1) 由滑石等镁质原料引入的熔剂性氧化物MgO在釉式中的含 量不小于0.5 mol。

浅议陶瓷色釉料配方及工艺[权威资料]

浅议陶瓷色釉料配方及工艺[权威资料]

浅议陶瓷色釉料配方及工艺[权威资料] 浅议陶瓷色釉料配方及工艺[摘要]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陶瓷制品已不仅是使用价值的要求和满足,而且对制品的花色品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制品的色彩、艺术美越来越敏感。

因此,用陶瓷色釉来装饰陶瓷制品,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陶瓷色釉料配方工艺TQ325.67 A 1009-914X(2015)47-0371-01陶瓷色釉料包括色剂、颜料、颜色轴和某些具有特殊效果的釉料等。

陶瓷色釉料的配制不仅用到通常的原料如长石、石英、和高原土等,而且还用到多种不可缺少的着色颜料和辅助原料。

掌握这些原料的性质和配比,是制作出来精美釉色的重要前提。

本文介绍了几种近几年比较流行的色釉料供大家作为参考。

1全抛釉全抛釉瓷砖是一种可以在釉面进行抛光工序的一种特殊配方釉,是施于仿古砖的最后一道釉料,目前一般为透明面釉或透明凸状花釉,施于全抛釉的全抛釉砖集抛光砖与仿古砖优点于一体,釉面如抛光砖般光滑亮洁,釉面花色又如仿古砖般图案丰富,色彩厚重或绚丽。

全抛釉的化学成份主要以:钾钠长石,方解石,石英,硅灰石,高岭土,氧化铝等组成,。

它逼真的仿古、仿木等效果,简直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方。

全抛釉可以说是釉下彩在墙地砖生产中的应用,但多了表面抛光工序。

坯体不用优质原料,表层只要有0.5-1mm左右的釉层就可以了,施釉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1 适当选择釉的浓度。

在上釉时要适当选择釉浆的浓度。

釉浆的浓度过小,则在坯体上容易形成釉层的过薄,造成烧成制品釉面上的痕迹粗糙,而且烧后的釉面光泽不良。

但如釉浆的浓度太大,不但施釉操作不易掌握,且坯体内部有棱角的地方往往上不到釉。

施釉后釉面较易开裂,烧后在制品表面上可能产生堆釉等现象。

1.2 注意釉料的细度。

釉料的粉碎过细,则釉浆粘力过大,含水量过多,在干燥的坯体施釉后,釉面容易发生龟裂,釉层翘起与坯体脱离等现象。

如果施釉较厚,这种缺陷更明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2釉的分类(自学教材P128表10-1)
1.按坯体的类型进行分类
• 例如:瓷釉、陶釉以及炻(shí )器釉。
2.按烧成温度进行分类
• 1120℃以下烧成的釉称为易熔釉 • 1120-1300℃之间烧成的釉为中温釉 • 1300℃以上烧成的釉为高温釉
3.按釉面特征分类 • 釉可分为透明釉、乳浊釉、结晶釉、无光 釉、光泽釉、碎纹釉、单色釉、花釉等各 种类型。
1)什么是生料釉? 釉用的全部原料都不经过预选熔制,直接加水调制而成浆。 2)什么是熔块釉? 釉料制浆前,先将部分原料熔制成玻璃状物质并用水淬成小块(熔 块),再与其余原料混合球磨成釉浆。 3)什么是盐釉? 此釉不须事先制备,而是在产品煅烧至高温时,向窑内投入食盐, 盐的挥发物使坯体表面形成薄层玻璃物质。 4)什么是土釉? 此釉是天然有色粘土经淘洗后直接作为釉料使用。 5)什么是长石釉? 此釉主要由石英、长石、石灰、和粘土配成,它的特点是硬度大, 光泽较强,透明,有柔和感,烧成范围宽。 6)什么是石灰釉? 此釉主要由氧化钙作熔剂,且氧化钙的分子数应占半数以上,石灰 釉弹性好,光泽强,也可以烧成无光釉和乳浊釉,其缺点是烧成范 围较狭,制品易烟薰。 7)什么是铅釉? 此釉部分引用铅的氧化物作为熔剂,常和硼的氧化物一起使用,强 烈地降低釉的熔融温度,铅及铅硼釉的最大优点是光泽度强,弹性 好,能适用于多种坯体,并能加强色釉的呈色,但考虑到铅毒的危 害,目前应尽量少用。
B2O3含量不同时对粘度有不同影响,这和B离子的配位状态有密切关系。 B2O3含量较少时,B离子处于[BO4]四面体状态,使结构紧密,粘度随其含 量增加而升高。当较多量的B2O3引入时,部分[BO4]会变成[BO3]三角形, 使结构趋于疏松,致粘度下降。这称为硼反常现象。(与玻璃相似)
2.釉的表面张力
6.2.2釉的粘度和表面张力
1.釉的粘度:釉在熔融状态下的粘度是判断釉的流动情况的尺寸。 釉的粘度过小,容易造成流釉、堆釉和干釉等缺陷。 釉的粘度过大,易引起桔釉、针眼、釉面不光滑、光泽不好等缺 陷。
影响釉的粘度的主要因素是:釉的组成和烧成温度
釉的组成:釉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碱金属氧化物增加,粘度下降;CaO 高温时降低粘度,MgO高温时具有较高粘度,但是影响比Al2O3小,其 它正二价金属与CaO基本相同,B2O3特殊,加入量<15%, B2O3含 量增加,粘度提高,>15%又起降低粘度作用。
6.2.3 釉的弹性和热膨胀性
1.釉的弹性是能否消除釉层应力引起的缺陷的重要因素。可 用弹性模数表示,弹性模数小则弹性大;反之弹性小。 弹性好的釉可使坯釉适应性好,即使加热和冷却速度 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也不会使釉面产生缺陷。 影响因素: 1)组成:碱土金属氧化物( CaO最明显)提高弹性模数,而 碱金属氧化物降低弹性模数; B2O3<12%,含量增加则提 高弹性模数,而B2O3>12%,含量增加则降低弹性模数。

6.2釉层的性质
6.2.1釉的熔融温度范围
由始熔温度至流动温度称作釉的熔融温度范围。 始熔温度:当圆柱体试样(φ2mm×3mm)受热至形状开始变化。 (收缩) 全熔温度:试样变成半圆球的温度。(枝角变圆) 流动温度:试样流散开来,高度降至原有的1/3时的温度。 某釉料的熔融温度
1.釉的熔融温度: 要求釉的熔化温度要与坯体相适应,即釉要在坯体中气孔已 经排除,已开始烧结出现液相时熔化,过早熔化,将被多孔 坯体吸收影响表面光泽,过晚熔化则釉层玻化不好。 2.影响熔化温度因素:原料的化学组成和原料细度、均匀度烧 成温度和时间等有关。 酸度系数(酸碱氧化物摩尔数之比)大,釉的烧成温度高。 • 测定方法: 1)用测定耐火度方法:将釉浆烘干,加糊精(淀粉加热糊状)制成 试锥与标准锥一起弯倒的温度。 2)用高温显微镜。
釉的表面张力影响釉面平滑程度和釉对坯体的润湿,所以对外观质量影 响很大。 1)由于表面张力过大会阻碍气体排除、釉对坯润湿不好、熔融液不均化 和发生缩釉现象,因此会造成釉面缺陷; 2)表面张力过小会造成流釉和小气孔破裂后形成针孔,难以弥合; 影响因素:釉的组成(Pb0明显降低表面张力),温度、气氛(还原 气氛使表面能力增大)。粘度、表面张力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4.按釉料的制备方法分类 • (1) 生料釉—所用的全部原料都不经过预先熔制,直接加 水调制成浆。 • (2) 熔块釉—此釉在制浆前,先将部分原料熔成玻璃状物 质并用水淬成小块(熔块),再与其余原料混合研制成釉浆。 • (3) 熔盐釉—此釉不须事先制备,而是在产品煅烧至高温 时,向窑内投入食盐、锌盐等挥发物,使与坯体表面作用 形成薄层玻璃物质。如果坯料中含有一定量的Fe2O3和 CaO,则由于不同气氛,可获灰、黄至棕红色釉层。 • (4) 土釉—此釉是采用天然有色粘土,经淘洗后直接作为 釉料使用。 5.按显微结构和釉性状的分类 • 透明釉—无定形玻璃体; • 晶质釉—乳浊釉、析晶釉、砂金釉、无光釉; • 熔析釉(液相分离釉)—乳浊釉、铁红釉、兔毫釉等。 • 所以,同为一种釉,由于分类方法不同可同时具有几种名 称。
6.1 釉的作用及分类 6.2 釉层的性质 6.3 坯釉适应性 6.4 釉料配制原则 6.5 釉料制备 6.6 施釉 6.7 日用陶瓷的装饰
6.1釉的作用及分类
6.1.1釉的作用
1.使坯体对液体和气体具有不透过性; 2.覆盖坯体表面并给人以美的感觉,尤其是颜色釉与艺术釉 (结晶釉、砂金釉、无光釉)等更增添了陶瓷制品的艺术价值; 3.防止污染坯体,为洗刷创造方便条件; 4.与坯体起作用,并与坯体形成整体,增加陶瓷强度和硬度。
第六章 釉料的性质及制备工艺
• 釉(glaze)是覆盖在陶瓷坯体表面上的一层近似玻璃态的物 质。 • 釉近似玻璃,但不是玻璃。 与玻璃近似的性质: 各向同性,无固定熔点,随温度和组成变化的规律也 近似玻璃。 具有光泽、透明、不透水性等。耐酸碱腐蚀。
与玻璃区别:釉层微观组织结构和化学组成的均匀性都比 玻璃差,常夹杂各种晶体及未能逸散的气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