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料的性质及制备工艺

合集下载

陶瓷釉料配方工艺原理与瓷器质量改善

陶瓷釉料配方工艺原理与瓷器质量改善

陶瓷釉料配方工艺原理与瓷器质量改善陶瓷釉料配方工艺原理与瓷器质量改善陶瓷釉料是陶瓷制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能够增加陶瓷表面的美观度,还能够提升陶瓷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陶瓷制作过程中,釉料的配方工艺以及工艺原理的理解对于确保瓷器质量的稳定和改善至关重要。

首先,陶瓷釉料的配方工艺是指将各种不同的化学物质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以制成釉料的过程。

釉料中常用的化学物质包括各种石英、石灰石和粘土,以及一些金属氧化物如铝、钾、镁等。

这些化学物质的比例和配合方式直接关系到最终的釉料配方和性能。

釉料的性能主要取决于矿石的选择和磨制工艺。

不同的矿石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因此在磨制釉料时需要根据矿石的特性进行相应的处理。

一般来说,矿石越细腻,釉料的质地就越均匀,颜色也会更加鲜艳。

此外,磨制过程中的温度和时间也会影响到釉料的性能,需要控制好这些参数以获得理想的釉料质量。

其次,陶瓷釉料的工艺原理是指通过控制配方和烧制过程来改善陶瓷的质量。

对于陶瓷而言,釉料起到了保护作用,能够使陶瓷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涂层,防止其受到外界环境的侵蚀。

此外,釉料还能够填充陶瓷表面的微孔,减少细菌的滋生和陶瓷的吸水性。

因此,通过改变釉料的配方和烧制过程,可以改善陶瓷的质量。

改进陶瓷釉料配方的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优化釉料中各种化学物质的比例和配合方式,以获得更加均匀和稳定的釉料质地;二是引入新的化学物质或改变烧制工艺,以改善陶瓷的特殊性能。

例如,可以添加一些玻璃或釉膜剂来提高釉料的透明度和光泽度,或者添加一些抗菌剂和防腐剂来增加陶瓷的寿命。

除了配方工艺的改进,烧制工艺也对陶瓷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烧结温度、时间和气氛都会直接影响到陶瓷的致密度、硬度和光泽度。

因此,在烧制过程中需要控制好这些参数,以获得理想的陶瓷质量。

同时,采用先进的烧制设备和技术也能够提高陶瓷的品质和生产效率。

总之,陶瓷釉料配方工艺原理的理解和瓷器质量改善是陶瓷制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釉料制备及施釉

釉料制备及施釉

2.池炉
• 图3-6-6为良种不同池炉的结构示意图。 • ??????????????????
池炉与坩埚相比,具有以下特 点:
• (1) 熔块料与火焰直接相接触,受 气氛影响。 • (2) 产量高,劳动条件好,易实现 自动化。 • (3) 结构简单,维修费用低 • (4) 熔块料中易挥发组分有损失, 但仍呢感保证熔块质量。
2浇釉法
• 浇釉是将胚体放在旋转的机轮上,釉浆 浇在胚体中央,借离心力使得浆体均匀 散开。或使釉浆流过半球浇釉器表面在 流向胚体。此发适用于盘碟或者单面层 瓷砖或胚体强度较差的胚体。
3喷釉发
• 利用喷枪或喷雾器将釉浆成雾滴使之附 在胚体上。胚与枪的距离、喷釉压力、 釉浆密度决定釉层厚度,此发适用与大 型,薄壁或形状复杂的生胚。可多次喷 釉以增加厚度,近年来卫生陶瓷生产线 上采用自动喷釉,并设计出静电喷釉, 使之操作时损失大为减少。
1.
熔块的配制原则
• ( 1 )( SiO2+B2O3 ):( R2O+RO ) = ( 1 : 1 ) — (3:1)。此外必须考虑PbO、B2O3和碱金属氧 化物在高温时的挥发。 • ( 2 )在熔块中碱金属氧化物与碱土金属氧化 物之比小于1:1 • (3)熔块中的酸性成分须含SiO2 , 但如果加 入B2O3,则SiO3与B2O3之比宜大于或等于2:1。 • (4)熔块中Al2O3不宜超过0.2mol(釉式),
二、釉熔体的粘度、润湿性和 表面张力
在成熟温度下,釉的粘度过小,则流动性过大,容 易造成流釉、堆釉及干缺陷;釉的粘度过大,则流 动性差,易引起橘釉、针眼、釉面不光滑,光泽不 好等缺陷。 釉的表面张力对釉的外观质量影响很大。表面张力 过大,阻碍气体的排除和熔体的均化,在高温时对 坯的湿润性不好,容易造成缩釉缺陷;表面张力过 小,则易造成“流釉”(当釉的粘度也很小时,情 况更严重),并使釉面小气孔破裂时形成针孔难以 弥合,形成缺陷。

陶瓷工艺学第六章坯、釉料制备

陶瓷工艺学第六章坯、釉料制备

二、生料釉制备 生料釉制备流程参见P309-310。
三、熔块釉料制备 熔块釉料制备流程参见P311。
第四节 坯釉料制备的主要工序及设备
本节主要内容: 一、原料粉碎 二、筛分 三、除铁 四、泥浆脱水 五、陈腐与练泥
一、原料粉碎
块状的固体物料在机械力的作用下而破碎使块度 或粒度达到要求,这种原料的处理操作,即为原 料粉碎。
坯料制备新工艺: 天然原料加工专业化和质量标准化; 采用喷雾干燥代替压滤脱水; 采用电子计算机配料及控制。
(二)日本的塑性坯料制备 日本对原料要求很严格,非常注重原料的研究工
作,他们认为没有标准化的原料,就谈不上后续 工序的产品品质。所有原料都按标准精制,并分 为高级、中级、低级,按质论价。
(二)注浆坯料的品质要求
①泥浆流动性要好,含水量要少。一般泥浆含水量 在28%~38%,含水量过高,要获得厚度符合要求的 坯体,则泥浆在模型中停留时间过长,并是非可塑性 原料颗粒沉降,致使泥浆分层,造成废品;含水量过 少则难于获得粘度相当低的泥浆,粘稠泥浆流动性差, 不能充分注满到模型中的各部位,易产生废品。
坯料的可塑性主要取决于强可塑性粘土的用量,而 瘠性原料如长石、石英等会降低坯料的可塑性。
2、含水量
坯料的含水量应适宜,分布应均匀。对于大型器 皿,手工成形,水分含量在23%~25%;一般器皿,旋 压成形,水分含量在21%~23%;一般器皿,滚压成形, 水分含量在19%~24%。 3、细度
坯料的细度要求能够通过万孔筛,即筛下的颗粒 粒径均小于0.06mm。生产中以通过万孔筛筛余量来控 制,一般要求筛余在0.2%~1%。坯料达到这样的细度, 具有足够大的总表面积,扩大了颗粒之间的接触面,使 各组分之间达到充分混合,提高混合的均匀度。这样在 成瓷过程中能加快固相反应的速度,降低成瓷温度,提 高瓷质强度,改善瓷的半透明度。细度主要是通过研磨 时间来控制。

陶瓷工艺学 3.3 釉的种类与制釉原料

陶瓷工艺学 3.3 釉的种类与制釉原料

配料中常采用CaCO3,因其密度小,易悬浮在釉浆主要由滑石、碳酸镁、白云石引入。作用:
1) MgO在低温时起耐火作用,在高温下,是强的活性助熔 剂,可提高釉熔体的流动性;能降低釉的膨胀系数,可促 进坯釉中间层的形成,从而减弱釉面的龟裂。 2)提高釉面硬度,用作建筑瓷釉可提高釉面耐磨性,作卫生 瓷可耐酸碱。 3) MgO在用作低温无光釉组分时,以滑石加入,有提高乳 浊性的作用,与锆英石同时引入,乳浊效果更为明显,可 提高白度。

2、Al2O3
主要由粘土、长石、氧化铝、氢氧化铝等引入。在釉中的 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釉的硬度和机械强度; 2)提高釉的耐化学侵蚀能力; 3)降低釉的膨胀系数,用以解决熔块釉的釉面龟裂; 4)增加釉的耐火度,提高它的熔融温度。 5)可通过调整Al2O3/SiO2摩尔比来控制釉的光泽。在明亮的 光泽釉中,Al2O3/SiO2的摩尔比在1:6~1:10之间;在无光 釉中为1:3~1:4。增加Al2O3的含量,能获得好的无光效果。
⑶镁质釉:为了克服石灰釉熔融范围较窄、烧成方法难于 控制自如的困难,在石灰釉中引入白云石和滑石。其MgO 的含量大于0.5mol。
优点:熔融温度比石灰釉要高,熔融范围宽,对坯体适应性 强,膨胀系数小,不易出现发裂,对气氛不敏感,不易发生 烟熏,有利于白度与透光性的提高。 不足之处:釉浆易沉淀,与坯粘着力差,烧后釉面光亮度不 及石灰釉。 ⑷锌釉:ZnO的含量大于0.5mol,是制结晶艺术釉的一个 重要体系,组成调节适当,亦可获光泽透明釉,用于陶器、 炻瓷器。
9、其它原料:碳酸钡、碳酸锶、锆英石、骨 灰、瓷粉、色料等。
(1)碳酸钡:用量较大时(通常大于0.15mol),起耐火 作用,可提高熔融温度;如用量较小时(通常小于 0.15mol),可改善制品釉面的光泽度和力学强度。但大 部分钡的化合物有毒性,在使用时应注意。

铁锈釉的制造工艺

铁锈釉的制造工艺

铁锈釉的制造工艺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铁锈釉是一种具有独特质感和色彩的釉料,它能够在陶瓷作品上呈现出一种具有历史感和沧桑感的美学效果。

制作铁锈釉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工艺步骤,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铁锈釉的制造工艺。

制作铁锈釉的原材料是非常重要的。

通常情况下,制作铁锈釉所需要的原材料包括石英、长石、黏土、氧化铁等。

这些原材料将在一定比例下混合,并加入适量的水,然后经过混合、过筛等步骤,最终形成铁锈釉的坯料。

接下来,将铁锈釉的坯料放入窑炉中进行烧制。

烧制的温度和时间是影响铁锈釉质地和颜色的重要因素之一。

正是通过控制这两个参数的变化,才能最终得到理想的铁锈釉效果。

在烧制的过程中,制造铁锈釉的工艺师还需要对釉料进行处理。

通常情况下,会利用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或者添加剂来调整铁锈釉的质地和色泽。

这也是铁锈釉能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纹理和色彩的原因之一。

为了增加铁锈釉的质感和美感,制造工艺师通常会在釉面进行一定的处理。

这种处理方式包括抛光、雕刻、刷釉等,通过这些步骤可以使铁锈釉的质感更加细腻,色彩更加鲜艳。

在铁锈釉的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对环境和安全的保护。

烧制过程中所产生的烟尘和废气不仅对人体健康有害,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在制作铁锈釉的过程中,需要做好通风设备的安装,并合理处理废气和废水。

制作铁锈釉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工艺过程,需要经验丰富的工艺师以及优质的原材料和设备。

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才能够制作出质量优良、色彩丰富的铁锈釉产品。

希望通过以上的介绍,可以让大家更加了解铁锈釉的制作工艺,并对这种独特的釉料有更深入的认识。

第二篇示例:铁锈釉是一种特殊的釉料,其质感带有独特的金属光泽和铁锈的质感,常用于陶瓷、陶艺和雕塑等艺术品的制作中。

铁锈釉的制造工艺相对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下面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铁锈釉的制造工艺。

第一道工序是原料准备。

铁锈釉的主要原料包括石英、长石、黏土、铁和氧化剂等。

釉料的性质及制备工艺分析

釉料的性质及制备工艺分析

6.1.2釉的分类(自学教材P128表10-1)
1.按坯体的类型进行分类
• 例如:瓷釉、陶釉以及炻(shí )器釉。
2.按烧成温度进行分类
• 1120℃以下烧成的釉称为易熔釉 • 1120-1300℃之间烧成的釉为中温釉 • 1300℃以上烧成的釉为高温釉
3.按釉面特征分类 • 釉可分为透明釉、乳浊釉、结晶釉、无光 釉、光泽釉、碎纹釉、单色釉、花釉等各 种类型。
1)什么是生料釉? 釉用的全部原料都不经过预选熔制,直接加水调制而成浆。 2)什么是熔块釉? 釉料制浆前,先将部分原料熔制成玻璃状物质并用水淬成小块(熔 块),再与其余原料混合球磨成釉浆。 3)什么是盐釉? 此釉不须事先制备,而是在产品煅烧至高温时,向窑内投入食盐, 盐的挥发物使坯体表面形成薄层玻璃物质。 4)什么是土釉? 此釉是天然有色粘土经淘洗后直接作为釉料使用。 5)什么是长石釉? 此釉主要由石英、长石、石灰、和粘土配成,它的特点是硬度大, 光泽较强,透明,有柔和感,烧成范围宽。 6)什么是石灰釉? 此釉主要由氧化钙作熔剂,且氧化钙的分子数应占半数以上,石灰 釉弹性好,光泽强,也可以烧成无光釉和乳浊釉,其缺点是烧成范 围较狭,制品易烟薰。 7)什么是铅釉? 此釉部分引用铅的氧化物作为熔剂,常和硼的氧化物一起使用,强 烈地降低釉的熔融温度,铅及铅硼釉的最大优点是光泽度强,弹性 好,能适用于多种坯体,并能加强色釉的呈色,但考虑到铅毒的危 害,目前应尽量少用。
B2O3含量不同时对粘度有不同影响,这和B离子的配位状态有密切关系。 B2O3含量较少时,B离子处于[BO4]四面体状态,使结构紧密,粘度随其含 量增加而升高。当较多量的B2O3引入时,部分[BO4]会变成[BO3]三角形, 使结构趋于疏松,致粘度下降。这称为硼反常现象。(与玻璃相似)

陶瓷工艺中的釉料制备及应用

陶瓷工艺中的釉料制备及应用

陶瓷工艺中的釉料制备及应用一、何克服陶瓷制品釉面无光的缺陷:1、产生原因:①釉料这熔剂少,熔点高,烧成温度不够。

②施釉太薄,或施釉时釉料未经搅拌均匀。

③已施釉的坯体接近于多孔性的吸水性强的坯体和器物时,很轻易使有釉的坯体釉面受到影响。

④燃料中硫磺过多,烧成二氧化硫气体和灰份与釉料化合而生成硫化物,从而提高了釉熔点,促使釉面产生无光。

2、克服措施:①适当增加釉的浓度或多上几次釉。

②适当增加釉料中的熔剂,降低耐火度,或适当提高烧成温度。

③已施釉的坯体要避免接近无釉或某此吸水性强的器物,无釉坯和釉坯不能在同一匣钵内烧成。

光泽釉,半无光釉,无光釉与碎纹釉:各种釉料对于光线吸收不同,而区别为光泽釉、半无光釉、无光釉及碎纹釉品种。

上述釉料均呈色丰富,釉色种类很多,仅就瓷砖釉料的发展趋势将逐渐转向半无光、无光釉系列。

无光釉用成色元素不多,但釉色很丰富,已经形成高岭质无光釉、碱性无光釉、二氧化硅质无光釉种类。

其中,又以钡无光釉、锌无光釉、镁无光釉为其主要代表。

此外还有结晶型无光釉、锂辉石析晶型无光釉、难溶性无光釉等类型。

碎纹釉是釉面生成网状龟裂纹,适宜于瓷砖装饰,最早起源于我国的碎瓷产品。

后来西方国家将其用于瓷砖装饰,收到格外美的效果。

由于坯釉的膨胀系数不同而发生龟裂现象,碎纹釉的配制方法有五种:如采用两种具有不同收缩率的釉,将有高收缩率的釉料施于普通釉上,烧成后上层釉龟裂可以透见下层釉;增加釉的可溶性使釉的收缩增加,如增加长石与硼酸的量;增加釉的收缩率,减少坯的收缩率;使产品急冷工艺也可生成碎纹釉;有的釉在经年放置后也能形成碎纹釉。

如法国采用在普通釉料中增加二氧化硅,矾土或碱类的方法,制成碎纹釉品种。

有的采用多次烧成方法以形成不同的碎纹与颜色效果。

陶瓷的釉面光泽度与配方间关系:瓷器的光泽度与釉层表面的平整光滑程度和折射率有关,它取决于光线在釉面产生镜面反射的程度,是成瓷产品的重要表观质量指标之一,假如釉层表面光滑,反射效应强烈,则光泽度就好。

陶瓷工艺学第六章坯、釉料制备

陶瓷工艺学第六章坯、釉料制备


按粉碎后物料块度可分为粗碎(破碎后物料块度 直径≤40~50mm)、中碎(粉碎后物料块度 ≤0.5mm )、细碎(粉碎后物料块度或粒度 ≤0.06mm )。
粉碎的方法
(a)挤压,(b)劈裂,(c)折断,(d)磨剥, (e)冲击。 挤压需力较大,而劈裂和折断需力较小。
粉碎比(Crushing ratio)的概念
2、坯料的品质要求
为了保证产品品质和满足成形的工艺要求,坯料应
具备下述基本条件: ①配方准确。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控制:准确称料(应 除去原料中水分,按绝干料计);加工过程中避免杂 质混入。 ②组分均匀。坯料中的主要原料、水分、添加剂等都 应均匀分布。 ③细度合理。各组分的颗粒应达到一定细度,并具有 合理的粒度分布。 ④气孔少。空气的存在对产品品质和成形都有不利的 影响,应尽量减少其含量。
二、注浆坯料制备
注浆坯料制备的工艺流程和塑性坯料制备基本相似。
水 原料干粉 电解质 称重 配料 湿法 球磨
送成型
搅拌 陈腐
过筛 除铁
三、干压坯料制备

干压坯料含水率低、对原料可塑性要求不高,但要
求具有较好的流动性。而粉状体的流动性不好将难
以压实,因此要使粉状体具有流动性,必须采取工
艺措施造粒。

6、收缩率
坯料的收缩率举例如下:
界牌瓷厂坯料的收缩率:干燥线收缩4%,烧 成线收缩12.8%,总收缩15.6%。
唐山地区瓷厂坯料的收缩率:干燥线收缩 4%, 烧成线收缩10.0%,总收缩13.6%。 景德镇地区瓷厂坯料的收缩率:干燥线收缩 7.5%,烧成线收缩12.8%,总收缩19.3%。
收缩率可通过瘠性物料和塑性物料相对含量来调
硬质、软质原料先后入磨法 先将难磨料(硬质料)入球磨,粉磨一段时间, 然后加入易磨料(软质) 优点:球磨效率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釉的表面张力影响釉面平滑程度和釉对坯体的润湿,所以对外观质量影 响很大。 1)由于表面张力过大会阻碍气体排除、釉对坯润湿不好、熔融液不均化 和发生缩釉现象,因此会造成釉面缺陷; 2)表面张力过小会造成流釉和小气孔破裂后形成针孔,难以弥合; 影响因素:釉的组成(Pb0明显降低表面张力),温度、气氛(还原 气氛使表面能力增大)。粘度、表面张力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6.2.4釉的硬度和光泽度
1.硬度
• 硬度是一种材料抵抗另一种材料压入、划痕或磨损的能力。 表征材料表层的强度,看成表层产生塑性变形或破坏所需的 能量。 影响因素: 1)釉层化学组成:釉面硬度取决于釉层化学组成,组成玻 璃网络的SiO2 、B2O3提高硬度。由于硼反常现象,用B2O3 代替釉中SiO2时,若B2O3 <15%,随着B2O3的增加,釉的 硬度不断增大;若B2O3 >15%,则釉的强度会降低。 2)矿物组成、显微结构:釉层析出硬度大的微晶,并高度 分散在釉面上,则硬度明显增加,尤其析出针状晶体,效果 更显著。 提高硬度的晶体:锆英石、锌尖晶石、镁铝尖晶石、金红石、 莫来石、硅锌矿等。 因此,乳浊釉和无光釉的耐磨性比透明釉高。
• 酸度系数是指釉(坯)中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之比。
• C.A= RO2 R2O+RO+3R2O3
• 式中:RO2 酸性氧化物摩尔数; • R2O+RO+3R2O3 碱性氧化物摩尔数。
6.4.3 合理选择釉用原料
配釉要用天然矿物原料,也要用化工原料,以便调整好釉浆 的性能及很好的适应坯体。 原料选择注意下列问题: 1)制釉原料要求纯度高,并与其它原料分开贮存,以免杂 质混入; 2)采用不溶解于水的原料,避免釉浆组分被坯体吸入,影 响其性质;
4.按釉料的制备方法分类 • (1) 生料釉—所用的全部原料都不经过预先熔制,直接加 水调制成浆。 • (2) 熔块釉—此釉在制浆前,先将部分原料熔成玻璃状物 质并用水淬成小块(熔块),再与其余原料混合研制成釉浆。 • (3) 熔盐釉—此釉不须事先制备,而是在产品煅烧至高温 时,向窑内投入食盐、锌盐等挥发物,使与坯体表面作用 形成薄层玻璃物质。如果坯料中含有一定量的Fe2O3和 CaO,则由于不同气氛,可获灰、黄至棕红色釉层。 • (4) 土釉—此釉是采用天然有色粘土,经淘洗后直接作为 釉料使用。 5.按显微结构和釉性状的分类 • 透明釉—无定形玻璃体; • 晶质釉—乳浊釉、析晶釉、砂金釉、无光釉; • 熔析釉(液相分离釉)—乳浊釉、铁红釉、兔毫釉等。 • 所以,同为一种釉,由于分类方法不同可同时具有几种名 称。
6.1 釉的作用及分类 6.2 釉层的性质 6.3 坯釉适应性 6.4 釉料配制原则 6.5 釉料制备 6.6 施釉 6.7 日用陶瓷的装饰
6.1釉的作用及分类
6.1.1釉的作用
1.使坯体对液体和气体具有不透过性; 2.覆盖坯体表面并给人以美的感觉,尤其是颜色釉与艺术釉 (结晶釉、砂金釉、无光釉)等更增添了陶瓷制品的艺术价值; 3.防止污染坯体,为洗刷创造方便条件; 4.与坯体起作用,并与坯体形成整体,增加陶瓷强度和硬度。
2.光泽度:是反应釉的平整光滑的指标。表面张力小、折
射率大,光泽度好。
6.3坯釉适应性
坯釉适应性是指陶瓷坯体与釉层有相互适应的物理化学性 质,使釉面不剥落,不开裂的性能。 釉层剥落和开裂的根本原因使釉层所受的应力超过了 釉层强度。
•控制釉层应力:
1.主要控制坯和釉的膨胀系数差,控制釉层应力是 解决坯釉适应性问题的关键。
B2O3含量不同时对粘度有不同影响,这和B离子的配位状态有密切关系。 B2O3含量较少时,B离子处于[BO4]四面体状态,使结构紧密,粘度随其含 量增加而升高。当较多量的B2O3引入时,部分[BO4]会变成[BO3]三角形, 使结构趋于疏松,致粘度下降。这称为硼反常现象。(与玻璃相似)
2.釉的表面张力
浸釉:将坯体手工全部浸入釉浆中,又称蘸釉。所用釉浆浓度比 喷釉法大。盘类产品采用的飘釉法也是浸釉法的一种。 淋釉:又称浇釉,是将釉浆浇到坯体上,强度差的生坯不能用浸 釉,可采用浇釉(釉面砖等广泛采用)。 喷釉:利用压缩空气将釉浆通过喷枪或喷釉机喷成雾状,使之均 匀地粘附于坯体上。釉层厚度比较均匀,易于控制,与其它方法 比容易实现机械化、自动化,适于大型薄壁及形状复杂制品。
6.1.2釉的分类(自学教材P128表10-1)
1.按坯体的类型进行分类
• 例如:瓷釉、陶釉以及炻(shí )器釉。
2.按烧成温度进行分类
• 1120℃以下烧成的釉称为易熔釉 • 1120-1300℃之间烧成的釉为中温釉 • 1300℃以上烧成的釉为高温釉
3.按釉面特征分类 • 釉可分为透明釉、乳浊釉、结晶釉、无光 釉、光泽釉、碎纹釉、单色釉、花釉等各 种类型。
例如:
试样尺寸,φ20mm
无釉瓷 施白釉瓷
膨胀系数,α×106/℃
5.5(坯) 5.02(釉)
抗折强度,MPa
78 102
希望得到受一定压应力的釉层,α坯>α釉 受到压应力釉层:不易剥落、能抵消产品在使用时可能受到 的部分张力,提高产品的机械强度和抗热震性。
2.组成不变时,釉层应力与其厚度极其相关
6.2.2釉的粘度和表面张力
1.釉的粘度:釉在熔融状态下的粘度是判断釉的流动情况的尺寸。 釉的粘度过小,容易造成流釉、堆釉和干釉等缺陷。 釉的粘度过大,易引起桔釉、针眼、釉面不光滑、光泽不好等缺 陷。
影响釉的粘度的主要因素是:釉的组成和烧成温度
釉的组成:釉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碱金属氧化物增加,粘度下降;CaO 高温时降低粘度,MgO高温时具有较高粘度,但是影响比Al2O3小,其 它正二价金属与CaO基本相同,B2O3特殊,加入量<15%, B2O3含 量增加,粘度提高,>15%又起降低粘度作用。
3)石英、长石原料仔细挑选、洗涤;
4)石英预烧利于粉碎,同时将其中铁杂质暴露选出, 粘土部分预烧,防止其过量收缩,对施釉发生影响; 5)利用废瓷部分取代长石作为制釉原料,粉碎前必 须洗涤,除去污泥与灰尘。
6.5 釉料制备
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通常分为生料釉和熔块釉两种
生料釉:将全部已加工至粒度的釉用原料按配比精确称量后,直接 加水至球磨机内研磨。
6.6 施釉
其它方法:
荡釉:将釉浆注入器物内,然后上下左右摇动,使釉浆布满内 表面,然后将余浆倒出。用于对中空制品,如壶、花瓶及罐、 缸等内部施釉。 涂刷釉:用毛刷或毛笔浸釉后,再涂刷在坯体表面上。多用于 在坯体上施几种不同釉料,形成特厚釉层及补釉操作。
喷釉:利用压缩空气将釉浆通过喷枪或喷釉机喷成雾状,使之均
第六章 釉料的性质及制备工艺
• 釉(glaze)是覆盖在陶瓷坯体表面上的一层近似玻璃态的物 质。 • 釉近似玻璃,但不是玻璃。 与玻璃近似的性质: 各向同性,无固定熔点,随温度和组成变化的规律也 近似玻璃。 具有光泽、透明、不透水性等。耐酸碱腐蚀。
与玻璃区别:釉层微观组织结构和化学组成的均匀性都比 玻璃差,常夹杂各种晶体及未能逸散的气泡。
应力变化的总趋势为釉层加厚,釉的压应力降低。一般常 见釉层厚<0.3mm。厚度由釉浆的稠度、上釉的次数、坯 体气孔率等工艺因素决定。
3.釉层的弹性
釉层的弹性是缓和釉层应力的另一个因素,生产中将釉的弹 性调大一些,能减少产品的开裂。
6.4釉料配制原则
6.4.1 釉料的组成应适应坯体的工艺性能
1.釉的成熟温度应稍低于坯体烧结温度范围的上限; 2.釉的始熔温度应高于坯体中碳酸盐,硫酸盐和有机物的 分解和挥发的温度; 3.熔化的温度范围也要求尽可能宽。 6.4.2 要使釉层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坯相适应 1.釉的膨胀系数和弹性模量略小于坯; 2.控制好坯釉的酸度系数( C.A ) 瓷坯的C.A=1~2; 瓷釉的C.A=1.8~2.5; 陶坯的C.A=1.2~1.3;陶釉的C.A=1.5~2.5
匀地粘附于坯体上。釉层厚度比较均匀,易于控制,与其它方法 比容易实现机械化、自动化,适于大型薄壁及形状复杂制品。
6.7日用陶瓷的装饰
• 装饰是在陶瓷器体上进行艺术加工的工序,它使既有实用价值又 有艺术感,并能扩大制坯原料的来源和提高产品等级。其装饰技 法有: 1)雕塑:刻花、剔花、堆花、镂空、浮雕、塑造; 2)色坯与化妆土; 3)色釉:单色釉、复色釉、变色釉、窑变花釉; 4)晶化釉:结晶釉、砂金釉、液-液分相晶化釉; 5)釉上彩:古彩、新彩、光彩、印彩、刷彩、喷彩、贴花; 6)釉下彩和釉中彩:贴花、印彩、彩绘; 7)贵金属装饰:亮金、磨光金、腐蚀金; 8)其它装饰方法:如光泽彩、碎纹釉、无光釉、流动釉、斗 彩、照相装潢。
硼反常现象。
2)晶体尺寸和均匀分布程度:均匀分布的细小析晶有利于 提高釉的弹性。 3)温度:釉的弹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4)釉层厚薄:釉层愈薄弹性愈大。
2. 釉的膨胀性用一定温度范围内长度膨胀百分率或线膨胀 系数表示。 釉层受热膨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温度升高时构成釉层网 络质点热振动的振幅增大,这种由于热振动引起的膨胀,其 大小决定于离子键间的键力,键力愈大则热膨胀愈小,反之 也如此。 影响因素:组成、温度。 1)组成:SiO2是釉的网络生成体,有坚强的Si-O键,若其含 量高,则釉层结构紧密,热膨胀小。引入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离 子削弱了Si-O键,或折断了Si-O键,使膨胀系数增大。碱金属 离子增大釉膨胀系数超过碱土金属离子。 2)温度:釉的热膨胀系数与温度有关。
6.2釉层的性质
6.2.1釉的熔融温度范围
由始熔温度至流动温度称作釉的熔融温度范围。 始熔温度:当圆柱体试样(φ2mm×3mm)受热至形状开始变化。 (收缩) 全熔温度:试样变成半圆球的温度。(枝角变圆) 流动温度:试样流散开来,高度降至原有的1/3时的温度。 某釉料的熔融温度
1.釉的熔融温度: 要求釉的熔化温度要与坯体相适应,即釉要在坯体中气孔已 经排除,已开始烧结出现液相时熔化,过早熔化,将被多孔 坯体吸收影响表面光泽,过晚熔化则釉层玻化不好。 2.影响熔化温度因素:原料的化学组成和原料细度、均匀度烧 成温度和时间等有关。 酸度系数(酸碱氧化物摩尔数之比)大,釉的烧成温度高。 • 测定方法: 1)用测定耐火度方法:将釉浆烘干,加糊精(淀粉加热糊状)制成 试锥与标准锥一起弯倒的温度。 2)用高温显微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