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釉料的配方及计算

合集下载

釉料的组成

釉料的组成
氧化物能形成稳定的玻璃。可以认为,键角分布小、作用范围小的纯共 价键物质及成键无方向性、作用距离长的纯离子键物质,形成玻璃的可 能性小;而处于二者之间的混合键物质及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很 弱的有机物容易形成玻璃。
三、确定釉料组成的依据
氧离子场强与其形成玻璃的能力
氧化物 SiO2 B2O3 P2O5 GeO2 Li2O Na2O K2O CaO MgO SrO BaO ZnO PbO 阳离子半径r(nm) 0.042 0.023 0.035 0.053 0.068 0.097 0.133 0.099 0.066 0.112 0.134 0.074 0.12 阳离子电荷z 4 3 5 4 1 1 1 2 2 2 2 2 2 阳离子场强z/r2 2267 5670 4080 1420 220 110 60 210 460 160 110 360 140 形成玻璃的能力 形成硅酸盐玻璃 形成硼酸盐玻璃 形成磷酸盐玻璃 形成锗酸盐玻璃
三、确定釉料组成的依据
赫默把釉的乳浊剂在周期表中的 位置绘于右图。由图可见,ZrO2 位于三种乳浊剂的范围内。
形成玻璃的能力
不能形成玻璃 形成玻璃 形成稳定玻璃 形成稳定玻璃 难形成玻璃 不能形成玻璃 不能形成玻璃
三、确定釉料组成的依据



(4)、熔体的结构 当熔体中阴离子团聚合程度大,例如形成三维空间状结构、两维空间 的层状结构或一维空间的链状结构共存的交错结构,则形成玻璃的倾 向大。 高聚合的阴离子团难以位移和重排,结晶激活能较大,不易组成晶体。 此外,阴离子团聚合程度大,其结构愈复杂,熔体的粘度就愈大,愈 有利于玻璃的形成。 阴离子团的对称性低,也容易形成玻璃。在SiO2玻璃中Si-O-Si键角 变动于120~180°之间,键角的不规则分布,造成阴离子团的几何不 相对称,决定其结构无序,玻璃化倾向性大。

釉料制备及施釉

釉料制备及施釉

2.池炉
• 图3-6-6为良种不同池炉的结构示意图。 • ??????????????????
池炉与坩埚相比,具有以下特 点:
• (1) 熔块料与火焰直接相接触,受 气氛影响。 • (2) 产量高,劳动条件好,易实现 自动化。 • (3) 结构简单,维修费用低 • (4) 熔块料中易挥发组分有损失, 但仍呢感保证熔块质量。
2浇釉法
• 浇釉是将胚体放在旋转的机轮上,釉浆 浇在胚体中央,借离心力使得浆体均匀 散开。或使釉浆流过半球浇釉器表面在 流向胚体。此发适用于盘碟或者单面层 瓷砖或胚体强度较差的胚体。
3喷釉发
• 利用喷枪或喷雾器将釉浆成雾滴使之附 在胚体上。胚与枪的距离、喷釉压力、 釉浆密度决定釉层厚度,此发适用与大 型,薄壁或形状复杂的生胚。可多次喷 釉以增加厚度,近年来卫生陶瓷生产线 上采用自动喷釉,并设计出静电喷釉, 使之操作时损失大为减少。
1.
熔块的配制原则
• ( 1 )( SiO2+B2O3 ):( R2O+RO ) = ( 1 : 1 ) — (3:1)。此外必须考虑PbO、B2O3和碱金属氧 化物在高温时的挥发。 • ( 2 )在熔块中碱金属氧化物与碱土金属氧化 物之比小于1:1 • (3)熔块中的酸性成分须含SiO2 , 但如果加 入B2O3,则SiO3与B2O3之比宜大于或等于2:1。 • (4)熔块中Al2O3不宜超过0.2mol(釉式),
二、釉熔体的粘度、润湿性和 表面张力
在成熟温度下,釉的粘度过小,则流动性过大,容 易造成流釉、堆釉及干缺陷;釉的粘度过大,则流 动性差,易引起橘釉、针眼、釉面不光滑,光泽不 好等缺陷。 釉的表面张力对釉的外观质量影响很大。表面张力 过大,阻碍气体的排除和熔体的均化,在高温时对 坯的湿润性不好,容易造成缩釉缺陷;表面张力过 小,则易造成“流釉”(当釉的粘度也很小时,情 况更严重),并使釉面小气孔破裂时形成针孔难以 弥合,形成缺陷。

陶瓷工艺学3435釉料配方与计算釉层形成过程09110912

陶瓷工艺学3435釉料配方与计算釉层形成过程09110912
随着温度升高,釉层中最初出现的液相使粉料由固相反应逐
渐转化为有液相参与的反应,并不断地熔解釉料成分,最终使 液相量急剧增加,绝大部分成分变成熔体。而温度的继续升高, 使液态充分流动,对流作用使釉的组成逐渐均匀化。
事实上,釉层不可能完全均匀,在釉中仍然存留着残留石英
或方石英以及未熔的乳浊剂和着色剂颗粒,同时还有少量的气 体存在。
3、配料量表示法。以原料的质量分数来表示配方组成的 方法。
4、示性矿物组成表示法。坯料配方组成以纯理论的粘土、 石英、长石等矿物来表示的方法。
(二)釉料配方的计算 1. 生料釉配方的计算 生料釉是以生料配方经混合磨细后施釉烧成的。 在计算时一般先用长石来满足钾(钠)含量,同时 平衡部分氧化铝,然后用粘土平衡掉剩余的氧化铝, 再逐项平衡其它组成,最后为被平衡的组成采用化 工原料加以平衡。 [例1] P180
二、釉料配方的确定
1、掌握必要的资料



①首先要掌握坯料的化学与物理性质,如坯体的化学组成、 膨胀系数、烧结温度、烧结温度范围及气氛等。 ②必须明确釉本身的性能要求(例如白度、光泽度、透光度、 化学稳定性、抗冻性、电性能)及制品的性能要求(例如力 学强度、热稳定性、耐酸耐碱性、釉面硬度等)。 ③制釉原料化学组成、原料的纯度以及工艺性能等。 除以上三点外,工艺条件对釉的影响也很大,如细度与 表面张力的关系、釉浆稠度对施釉厚度的影响、燃料种类、 烧成方法、窑内气氛等均需在釉料的研究中着重考虑。

影响熔融和均化的因素: ①釉料内部的高温排气。在高温下,釉料内气泡的排出会 在釉熔体中起搅拌作用。温度愈高,釉粘度下降愈大, 搅拌作用愈强,从而使釉层均化较好。 ②原料的状态。原料颗粒愈细,混合的愈均匀,愈能降低 熔化温度,大大缩短熔化时间,增强均匀程度。 ③釉烧时间和温度。釉烧时间长,温度高,会使釉熔化和 均化更充分。

釉料的配方及计算

釉料的配方及计算

分类的依据
坯体的种类 制 造 工 艺 釉料制作方法 烧成温度 烧釉速率 烧成方法 瓷器釉、炻器釉、陶器釉
釉 的 名 称
生料釉、熔块釉、挥发釉(食盐釉)、自释釉、渗彩釉 低温釉(<1120º C)、中温釉(11201300º C)、高温釉(>1300º C)、易熔釉、难熔 釉 慢速烧成釉、快速烧成釉 一次烧成釉、二次烧成釉
(1) 装饰作用: 可以使陶瓷表面光滑、明亮、美观,提 高陶瓷的艺术、欣赏价值。 (2) 可以改善瓷胎的各种性能: 釉具有不透水、不透气 、易洗涤、耐污 染 、耐腐蚀等优良性能。可以提高陶瓷的化 学稳定性、防污性(平滑、表面积减小) 力 学性能、电学性能等。
1.3 制造陶瓷时对釉的基本要求
有均匀的、光润的、有玻璃光泽的表面
釉料对釉下彩或釉中彩不致溶解或使其变色。 选择配釉的原料时,应全面考虑其对制釉过程、釉浆性
能、釉层性能的作用和影响。
4.3 釉料配方的确定

(1)掌握必要的资料
(A)坯料的化学和物理性质:组成、加热过程的物理化
学 变化、烧成温度范围和气氛等。 (B)釉的性能要求:光学、力学、电学、热学和化学稳 定性等 (C)制釉原料的化学组成、纯度、细度及工艺性能。 (D)燃料种类、烧成方法和烧成气氛等。
(2) 弹性好,透明度好,还原气氛易烟熏,烧成范围窄。
(3) 与氧化铝含量较高的坯结合较好。
2.其它种类的釉
镁质釉及其特点

由滑石等镁质原料引入的熔剂性氧化物MgO在釉式中的含量不 小于0.5 mol。 热膨胀系数小,不易烟熏,有利于白度和透光度的提高, 烧成范围宽。 对坯体的适应性强。

解:1,求出并例表表示各配料中氧化物的含量

陶瓷工艺学34-35釉料配方与计算,釉层形成过程-0911-0912

陶瓷工艺学34-35釉料配方与计算,釉层形成过程-0911-0912


中间层的厚度一般为10~50um,深入釉层中1/20~1/4。 中间层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由制品的烧成温度、保温 时间及窑内气氛性质所决定。 中间层的组成:根据坯和釉组成不同,中间层可含有 莫来石、硅灰石、钙长石、磷石英和方石英,以及呈 气泡状的气相。

影响熔融和均化的因素: ①釉料内部的高温排气。在高温下,釉料内气泡的排出会 在釉熔体中起搅拌作用。温度愈高,釉粘度下降愈大, 搅拌作用愈强,从而使釉层均化较好。 ②原料的状态。原料颗粒愈细,混合的愈均匀,愈能降低 熔化温度,大大缩短熔化时间,增强均匀程度。 ③釉烧时间和温度。釉烧时间长,温度高,会使釉熔化和 均化更充分。

三、釉层内的气泡

釉层内普遍存在气泡,即使是表面平滑、光泽良好的 釉层,利用显微镜等手段也总是能见到断面上存在着 气泡。釉中气泡主要是由N2、水汽、CO、O2、SO2、 H2等气体所组成。

釉层产生气泡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1、由于坯釉本身反应产生的气泡 ①坯体中存在着很多气孔,可以分为两类:开口气孔和闭口气 孔。在温度升高时,开口气孔体积膨胀并进入釉层而排出。另 外,随温度升高,釉层熔融将坯体湿润,由于釉对坯体的熔解 作用可以打开原来已封闭的闭口气孔,也会使其通过釉层排出 而形成针孔、凹坑等缺陷。对于没有排出的气孔,则留在釉层 中形成气泡。 ②坯釉中含有CO32-、SO42-、NO3-、Pb3O4等,在高温下分解而 排出气体,产生气泡。 ③熔块中溶入的水分在高温下逸出,形成气泡。 ④ Fe2O3 在高温下发生分解反应生产 FeO 和 O2,O2 在釉层中形 成气泡或通过釉层产生缺陷。
3.4 釉料配方与计算
一、釉料配方的配制原则
确定釉料的配方,首先要考虑不同的制品对釉性能的 不同要求。例如:

釉料概述、性质、依据和计算

釉料概述、性质、依据和计算
始熔温度过低,釉熔体过早封闭坯面,阻 碍坯中气体排出。
熔融温度范围过窄,烧成操作控制困难, 易产生流釉或生釉;
熔融温度范围过宽,导致①始熔点前移; ②使上限与下限釉面质量不同(组分挥发、内 扩散)
15
实际应用时中,考虑釉的始熔温度和熔融温度范围 不能脱离坯体的烧结性能和具体的烧成条件。 对于日用瓷: ①始熔温度应高于坯体烧结温度的下限;(便于排气) ②始熔温度不应超过制品烧成温度(范围)的下限; ③流动温度(熔融温度范围上限)应与制品烧成温度 (范围)的上限相对应。
16
釉熔融温度范围
T始融
●● ●
T坯烧结 T烧成下
T流动
●● ●
T烧成上 T坯膨胀
制品烧成温度范围
坯体烧结温度范围
17
··釉的烧成温度的估算
(1) 酸度系数法 (C.A) C.A =(酸性氧化物mol数)/(碱性氧化物mol数)
C.A
RO 2
R2ORO 3R2O3
式中:RO2— 酸性氧化物mol数; R2O、RO、R2O3—碱性氧化物mol数;
慢速烧成釉、快速烧成釉
一次烧成釉、二次烧成釉
主要熔剂 长石釉、石灰釉(石灰—碱釉、石灰—碱土釉)、锂釉、镁

釉、锌釉、铅釉(纯铅釉、铅硼釉、铅碱釉、铅碱土釉)、无
成 主要着色剂 铅釉(碱釉、碱土釉、碱硼釉、碱土硼釉)
铜红釉、镉硒红釉、铁红釉、铁青釉、玛瑙红釉
外观特性 透明釉、乳浊釉、虹彩釉、无光釉、半无光釉、金属光泽釉
23 23
(B)硬度
硬质瓷
划痕硬度
釉面硬度一般为 莫氏硬度7~8;维氏硬度5200~7500MPa
影响硬度的因素: (1)化学组成:适应加和性法(p166)

坯釉料配方计算程序

坯釉料配方计算程序
❖ 坯式通常以中性氧化物R2O3为基准,调整其物质的 量的为和1为m基ol准来,表调示整,其也物可质以的用量R2为O1及mRoOl来的表物示质。的量
❖ 釉式常以在釉料中起熔剂作用的碱金属及碱土金属 氧化物( R2O及RO)的物质的量之和为1mol来表 示。
(4)矿物组成表示法
❖ 在坯、釉料配方中,把天然原料中所含的同类矿物 含量合并在一起,以纯理论的黏土质、长石及石英 三种矿物来表示坯、釉料配方组成,这种方法称为 矿物组成表示法,又称示性组成表示法。
釉的名称
瓷器釉、炻器釉、陶器釉
生料釉、熔块釉、挥发釉(食盐釉)、自释釉、渗彩釉 低温釉(<1120ºC)、中温釉(11201300ºC)、高温釉(>1300ºC)、易熔釉、难熔 釉 慢速烧成釉、快速烧成釉 一次烧成釉、二次烧成釉
主要熔剂
长石釉、石灰釉(石灰—碱釉、石灰—碱土釉)、锂釉、镁釉、锌釉、铅
❖ 硬质瓷含纯黏土物质40%~60%,长石20%~30%, 石英20%~30%。
❖ 软质瓷含纯黏土物质20%~40%,长石30%~60%、 石英20%~40%。
(5)三角坐标图法
❖ 陶瓷工业产用三角坐标图来标出三元配方坯料所在 的位置,一表示坯料的组成,这种表示方法称为三 角坐标图法。
❖ 三角形面积上的任何一点都代表三种物质按一定比 例的混合物。
❖ 陶瓷配方目前广泛采用多组分原料配料,以减少原 料波动对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的影响。
②、各种氧化物在瓷坯中的作用
SiO2 : ❖ 主要由石英引入,也可由粘土,长石引入。是成瓷
的主要成分。
❖ 部分 SiO2与Al2O3在高温下生成莫来石;部分SiO2 以残余石英形式存在,这是构成瓷体的骨架,提供 瓷体的机械强度。

陶瓷釉料配方600例

陶瓷釉料配方600例

陶瓷釉料配方600例陶瓷釉料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陶瓷材料,其配方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用途进行调整。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600例陶瓷釉料配方的相关参考内容,以供参考。

1. 透明釉料配方:- 20% 镁长石- 40% 黄长石- 20% 石英- 20% 重铬酸铅2. 白釉料配方:- 50% 金星瓷土- 30% 镁长石- 20% 石英3. 红釉料配方:- 30% 金星红瓷土- 30% 石英- 20% 镁长石- 20% 红铁矿4. 黄釉料配方:- 40% 金星黄瓷土- 30% 镁长石- 20% 石英- 10% 黄铁矿5. 蓝釉料配方:- 40% 金星蓝瓷土- 40% 石英- 10% 无定形玻璃- 10% 金属氧化物颜料6. 绿釉料配方:- 30% 绿瓷土- 30% 石英- 20% 镁长石- 20% 铬氧化物颜料7. 黑釉料配方:- 40% 黑陶瓷土- 30% 石英- 20% 镁长石- 10% 锰氧化物颜料8. 粉釉料配方:- 30% 粉红瓷土- 40% 石英- 20% 镁长石- 10% 无定形玻璃9. 橙釉料配方:- 30% 金星橙瓷土- 30% 石英- 30% 镁长石- 10% 铁氧化物颜料10. 灰釉料配方:- 50% 灰陶瓷土- 20% 石英- 20% 镁长石- 10% 硅石11. 青釉料配方:- 30% 玉石瓷土- 30% 石英- 20% 镁长石- 20% 铜氧化物颜料12. 咖啡色釉料配方: - 30% 咖啡瓷土- 30% 石英- 20% 镁长石- 20% 锰氧化物颜料13. 紫色釉料配方: - 30% 金星紫瓷土 - 30% 石英- 20% 镁长石- 20% 锰氧化物颜料14. 金色釉料配方:- 40% 金星金瓷土- 30% 镁长石- 20% 石英- 10% 金属颜料15. 银色釉料配方:- 40% 银瓷土- 30% 石英- 20% 镁长石- 10% 金属颜料这里列举了15种常见的陶瓷釉料配方,包括透明釉、白釉、红釉、黄釉、蓝釉、绿釉、黑釉、粉釉、橙釉、灰釉、青釉、咖啡色釉、紫色釉、金色釉和银色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熔剂 组 成 主要着色剂
长石釉、石灰釉(石灰—碱釉、石灰—碱土釉)、锂釉、镁釉、锌釉、铅 釉(纯铅釉、铅硼釉、铅碱釉、铅碱土釉)、无铅釉(碱釉、碱土釉、碱硼釉、 碱土硼釉) 铜红釉、镉硒红釉、铁红釉、铁青釉、玛瑙红釉 透明釉、乳浊釉、虹彩釉、无光釉、半无光釉、金属光泽釉、闪光釉、偏 光釉、荧光釉(发光釉)、单色釉、多色釉、变色釉、结晶釉、金星釉、 裂纹釉、纹理釉、水晶釉、抛光釉 低膨胀釉、半导体釉、耐磨釉、抗菌釉 玻璃态釉、析晶釉、结晶釉、分相釉 装饰釉、粘接釉、丝网印花釉、商标釉、电瓷釉等
唐宋以前青釉瓷
RO2/R2O3 4.4~5.0 5.0~7.0 5.0~7.0 5.0~7.0 5.0~7.0 5.0~8.0 5.0~8.0
R2O3/(R2O+RO) 1.26~0.92 0.70~0.46 0.88~0.70 0.46~0.30 0.92~0.52 0.84~0.39 0.39~0.18
33.644 9.568 8.788
46.54% 39.50%
5.585 4.74
100% 13.96% 1.675
14
14% 1.675%

2. 计算各种氧化物的釉式系数
SiO2 Al2O3 K2O CaO
含量
分子量
去除烧减后含量
61.299
60.1 62.34 1.037 2.971
14.308产生差 Nhomakorabea的原因 配方不同。 烧成制度不同。 釉与坯体之间会发生扩散和反应。
2.2 釉的分类
釉的分类方法
釉的分类按不同基准有不有的名称,一般可按坯
体的种类、制造工艺、组成、性质、显微结构、 用途进行分类。 我国生产中习惯以主要熔剂种类及外观特征命 名釉料,如铅釉,石灰釉,长石釉,乳浊釉,无 光釉,颜色釉等。
(1)SiO2 釉玻璃的主体(50%以上),提高釉的熔融温度和粘度 赋予釉高的力学强度,良好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高的 白 度和透明度。 (2) Al2O3 在釉中的作用类似于 SiO2,但是提高熔 融温度和高温粘度的能 力更强。 釉的光泽度的基本划分
光泽釉(釉式)中Al2O3/SiO2=1:6 ~ 10 无光釉(釉式)中Al2O3/SiO2=1:3 ~ 4
5.0~7.4 7.0~8.4
0.87~0.49
0.72~0.55 0.86~0.50
(6)PbO 最强的熔剂,古代低温釉的最主要助熔剂。硅酸 铅玻璃折射率高,光泽度高。适量的 引入与碱金属 氧化物相比可以更好的降低高温粘度,加宽熔融范围; 提高强度、光泽度和弹性;降低热膨胀系数。大 量使 用可使釉的强度和热稳定性降低。
(7)其它氧化物:MgO、ZnO、BaO等。
(8)骨灰、瓷粉、乳浊剂、色料等 骨灰 可提高光泽度,促进釉料分相,提高白度。 瓷粉 取代长石调节釉料,可提高釉的熔融温度, 降低釉的高温粘度。减少釉面针孔,提高白度。 乳浊剂 SnO2、TiO2、ZrO2、锑(Sb)化物、磷酸盐 着色剂 Co 、Fe、Cu 等的 氧化物、化合物或合成 颜料。

我国古陶瓷 研究工作者 总结了对历 代古瓷釉的 化学分析结 果,得到以 下釉式分布 规律。
黑釉瓷
枢府釉
钧釉(绝大部分)
7.4~8.4
9.0~12.0 5.0~7.4 5.0~7.4
0.96~0.80
0.50~0.34 0.86~0.53 1.40~0.80
白釉瓷
邢窑 定窑
德化窑
巩县窑 景德镇青花
5.0~7.4
101.9 14.55 0.143 0.410
8.788
94.2 8.94 0.095 0.272
14
56.1 14.24 0.254 0.728
摩尔分子数 釉式系数
3.写出釉式
4.5 我国部分古瓷釉式的分布规律
种类 窑口 建阳窑 吉州天目釉 定窑黑釉 宋以前黑釉 其它黑釉 青瓷 唐宋青瓷釉
(2) 弹性好,透明度好,还原气氛易烟熏,烧成范围窄。
(3) 与氧化铝含量较高的坯结合较好。
2.其它种类的釉
镁质釉及其特点

由滑石等镁质原料引入的熔剂性氧化物MgO在釉式中的含量不 小于0.5 mol。 热膨胀系数小,不易烟熏,有利于白度和透光度的提高, 烧成范围宽。 对坯体的适应性强。
釉的本质
“釉“的配制与烧成,我国古代是一门很神秘、
很具挑战性的学问,古代的许多名窑、名瓷 都是以独特的釉来命名的:祭红、郎窑红、 唐三彩、兔毫、油滴、窑变花釉、……。 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用一句简要的话进行概 括:釉是附着在陶瓷坯体表面的一种玻璃或 玻璃与晶体混合物的连续粘着层。
1.2 釉的作用
(1) 装饰作用: 可以使陶瓷表面光滑、明亮、美观,提 高陶瓷的艺术、欣赏价值。 (2) 可以改善瓷胎的各种性能: 釉具有不透水、不透气 、易洗涤、耐污 染 、耐腐蚀等优良性能。可以提高陶瓷的化 学稳定性、防污性(平滑、表面积减小) 力 学性能、电学性能等。
1.3 制造陶瓷时对釉的基本要求
有均匀的、光润的、有玻璃光泽的表面
熔块釉


低温熔块釉(添加含PbO、B2O3等强熔剂的原料),其中铅 釉是古代低温釉陶瓷的最主要种类。 高温熔块釉 (添加含ZnO、BaO、SrO等熔剂的原料)
3 制釉的原料
天然原料
石英、钾钠长石、粘土、滑石、草木灰、石灰石、
白云石、铅丹。
化工原料
4.釉料配方

4.1 釉料配方的依据--釉中各氧化物的作用

(2)釉料配方的确定方法
(A)借助成功的经验
根据制品的种类特点,查阅资料参考成功的配方,结 合可选用原料的组成和性能,生产厂的生产工艺条件, 通过计算、 调整、试验、性能测试等环节,最后得出各 方面性能满意同时 又经济合理的最优配方。
(B)借助三元系统相图 相图特点:只考虑三组分,缓慢升温的平衡过程。 釉的特点:多组分系统,快速升温的非平衡过程。 成份接近时有釉的的指导意义。 (C)利用釉的组成-温度图
(5) Li2O、Na2O、K2O 都是强熔剂,降低熔融温度和高温粘度,降低化学 稳定 性和力学强度。助熔能力: Li2O> Na2O >K2O。Li2O 在无铅釉中使用可使釉的热膨胀系数降 低,光泽度高,强度和耐酸性有一定的提高。Na2O 降低弹性和抗张强度,提高热膨胀系数,光泽度差。 K2O 常由钾长石引入,比钠长石熔融温度范围宽,粘 度大,
4.2 釉料配方的基本原则
(1)满足制品对釉面的性能要求
日用瓷、墙地砖、卫生洁具、电瓷等。
(2)釉的成熟温度在坯的烧成范围之内
一次烧成釉,始熔温度应高,成熟范围应宽。避
免干釉和 起泡。二次烧成釉,生釉的粘附性要强。
(3)坯釉的热膨胀系数及弹性模量等物理性
能相适应

(4)坯釉的化学组成相适应

解:1,求出并例表表示各配料中氧化物的含量
石英 22%
理论含量 实际含量
钾长石 52%
理论含量 实际含量
高岭土 12%
理论含量 实际含量
生石灰 14%
理论含量 实际含量
核计 100%
61.229% 14.308% 8.788%
SiO2 Al2O3 K2O CaO I.L.
100%
22
64.7% 18.4% 16.9%
(特 殊效果的釉除外) 不可发生开裂或剥落现象 (特殊效果的裂纹釉除外) 高温流动性好,釉面易于平滑 耐酸碱腐蚀 根据实际需要的其他特殊要求
2 .1釉的特点


釉的特点
大多数釉是玻璃体,具有普通玻璃的物理化学性质。
釉与玻璃的不同点
釉层中含有气泡和晶体。
釉化学组成中氧化铝较玻璃高。 釉的熔融温度范围较宽。
(D)参考测温锥的组成进行配方 每一个标号的测温锥都有确定的组成。某标定温度组 成的锥料作为釉料时,该釉的烧成温度应当比标定温度高 4~5个锥号。
例如:欲设计1350º C 成熟的釉,试确定参考釉式。 1350º C 锥号SK12(测温锥标号) 12-(4 ~ 5)=7 ~ 8 参考SK7、SK8的组成 0.3K2O 0.7Al O ·7.0SiO SK7: 2 3 2 0.7CaO
坯釉的化学组成一般应有一定的差别,酸性坯配碱性釉--
----碱性坯配酸性釉,常用C.A(酸度系数CA反映坯釉的 酸性程度)控制:
瓷坯C.A=1 ~ 2 < 瓷釉C.A=1.8 ~ 2.5 陶坯C.A=1.2 ~ 1.3 < 陶釉C.A=1.5 ~ 2.5

(5)合理选择原料
既要保正生产工艺性能和釉面质量,又要经济合理。
第四章 釉料的配方及计算
1.1 釉的概念
汉字中的“釉”,由彩和油的偏旁部首组成。 “釉”字古通“油”字,宋代编纂的按照汉字字音 分韵 的字书《集韵· 宥韵》中记载, “釉,物有光 也,通作油”,说明釉是一种有油状光泽的物体。 后来为和“油”相区别,改为“釉”,更进一步表 明“釉”的含义是指有油状的光泽同时有颜色的物 体。陶瓷制品表面多半穿着一件光滑、平滑、漂亮 的外衣,“赤膊上阵”的很少。这件五彩缤纷的外 衣就是我们所要介绍的”釉“。
(3)CaO 釉中是主要熔剂,古代高温釉的主要助熔剂,可以降 低釉的粘度,提高釉的流动性和釉面光泽度,对有些 色釉可增强釉的着色 能力(如铬锡红釉),一般其用 量不超过18%,过多会使釉结 晶,形成无光釉。CaO 与碱金属氧化物相比,能增加釉的抗折 强度和硬度, 降低釉的膨胀系数,能提高釉的化学稳定性。另 外, CaO可改善坯釉结合性。配料中常采用石灰石,其密 度小, 能增强釉的悬浮性。
分类的依据
坯体的种类 制 造 工 艺 釉料制作方法 烧成温度 烧釉速率 烧成方法 瓷器釉、炻器釉、陶器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