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釉料制备及施釉

合集下载

施釉的名词解释

施釉的名词解释

施釉的名词解释施釉,作为一种常见的手工艺术技巧,是一种在陶瓷制品上涂覆特殊液体的过程。

施釉的目的是为了增强陶瓷制品的美观度和保护性能。

通过施釉,可以赋予陶瓷作品更加丰富的色彩和纹理,同时也能增加其表面的光滑度和防水防尘的能力。

施釉这一工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文明时期。

当时,人们发现通过将特殊材料涂覆在陶器表面,不仅可以提高陶器的美观,还能够增加陶器的耐用性和防水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施釉逐渐成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陶瓷工艺技巧,被应用在各个领域的陶瓷制品制作中。

施釉的主要过程是将特殊的釉料均匀地涂布在陶瓷制品的表面。

釉料由多种不同的成分组成,例如矿物粉末、氧化物、碱金属等等。

这些成分在高温下熔化,形成一层保护性的涂层。

施釉之后,陶瓷制品经过烧制,釉料与陶瓷表面结合,形成一种持久的保护膜。

施釉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

首先,需要对陶瓷制品进行清洁和磨光,以确保釉料能够均匀地附着在表面上。

接下来,根据设计师的意愿,选择合适的釉料颜色和纹理。

不同的釉料含有不同的矿物质,因此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质地效果。

在涂布釉料之前,还需要对釉料进行混合和稀释,以确保涂布的流动性和均匀性。

当准备工作完成后,可以开始施釉的过程。

一般来说,施釉可以通过喷涂、浸涂、刷涂等不同的方法进行。

喷涂是一种快速且均匀的方法,适用于大面积的陶瓷制品。

浸涂是将陶瓷作品完全浸入釉料中,使其表面均匀受釉。

刷涂则是使用刷子将釉料均匀地涂抹在陶瓷表面上。

施釉之后,陶瓷制品需要进行烧制。

烧制的温度和时间取决于釉料的成分和陶瓷制品的类型。

在烧制的过程中,釉料会熔化并与陶瓷表面结合,形成一层保护性的釉层。

烧制完成后,陶瓷制品表面会出现光亮、平滑的质感,并且釉料的颜色也会得到更好的呈现。

施釉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涂覆过程,它还蕴含着对陶瓷制品美学的追求和对工艺技巧的掌握。

通过施釉,设计师可以赋予陶瓷作品独特的色彩和纹理,使其更具个性和魅力。

施釉也是陶瓷制品保护性能的重要一环,可以增强陶瓷制品的耐用性和防水性。

陶瓷工艺与制品制作作业指导书

陶瓷工艺与制品制作作业指导书

陶瓷工艺与制品制作作业指导书第1章陶瓷工艺概述 (3)1.1 陶瓷的定义与分类 (3)1.2 陶瓷工艺发展简史 (4)1.3 陶瓷制品的应用领域 (4)第2章陶瓷原料与配料 (4)2.1 陶瓷原料的种类与特性 (4)2.1.1 粘土 (4)2.1.2 石英 (5)2.1.3 长石 (5)2.1.4 高岭土 (5)2.2 配料计算与工艺要求 (5)2.2.1 配料计算 (5)2.2.2 工艺要求 (5)2.3 原料加工与处理方法 (5)2.3.1 粉碎 (6)2.3.2 筛分 (6)2.3.3 混合 (6)2.3.4 陈腐 (6)2.3.5 塑化 (6)第3章陶瓷坯料制备 (6)3.1 坯料制备工艺流程 (6)3.1.1 原料选择 (6)3.1.2 配料计算 (6)3.1.3 混合磨料 (6)3.1.4 成型 (6)3.1.5 干燥 (7)3.2 混合与磨料工艺 (7)3.2.1 混合 (7)3.2.2 磨料 (7)3.3 塑性与注浆成型 (7)3.3.1 塑性成型 (7)3.3.2 注浆成型 (7)第4章陶瓷成型工艺 (8)4.1 成型方法概述 (8)4.2 模压成型 (8)4.3 挤压成型 (8)4.4 干压成型 (8)第5章陶瓷装饰技术 (9)5.1 陶瓷装饰的种类与特点 (9)5.1.1 釉下彩装饰 (9)5.1.2 釉上彩装饰 (9)5.2 釉下彩装饰 (9)5.2.1 彩料制备 (9)5.2.2 釉下彩绘制 (9)5.2.3 釉料覆盖 (9)5.3 釉上彩装饰 (10)5.3.1 彩料制备 (10)5.3.2 釉上彩绘制 (10)5.3.3 低温烧成 (10)5.4 雕刻与堆贴装饰 (10)5.4.1 雕刻装饰 (10)5.4.2 堆贴装饰 (10)5.4.3 烧成工艺 (10)第6章陶瓷烧成工艺 (10)6.1 烧成过程与原理 (10)6.1.1 干燥 (10)6.1.2 预热 (11)6.1.3 烧成 (11)6.1.4 冷却 (11)6.2 窑炉种类及其特点 (11)6.2.1 隧道窑 (11)6.2.2 辊道窑 (11)6.2.3 梭式窑 (11)6.3 烧成制度的制定与优化 (11)6.3.1 烧成制度的制定 (11)6.3.2 烧成制度的优化 (12)第7章陶瓷釉料制备 (12)7.1 釉料的组成与分类 (12)7.1.1 釉料组成 (12)7.1.2 釉料分类 (12)7.2 釉料制备工艺 (13)7.2.1 原料选择与处理 (13)7.2.2 配制釉浆 (13)7.2.3 釉浆细度控制 (13)7.2.4 釉料施釉 (13)7.3 釉料功能检测与分析 (13)7.3.1 釉料功能检测 (13)7.3.2 釉料分析 (13)7.3.3 釉料质量评价 (13)第8章陶瓷后期处理 (13)8.1 冷加工与热加工 (13)8.1.1 冷加工 (14)8.1.2 热加工 (14)8.2 陶瓷制品的修补与修饰 (14)8.2.2 修饰 (14)8.3 陶瓷制品的质量检测与包装 (15)8.3.1 质量检测 (15)8.3.2 包装 (15)第9章陶瓷制品应用案例 (15)9.1 建筑陶瓷制品 (15)9.1.1 瓷砖 (15)9.1.2 陶瓷马赛克 (15)9.1.3 陶瓷卫浴产品 (15)9.2 电子陶瓷制品 (15)9.2.1 压电器件 (15)9.2.2 多层陶瓷电容器 (16)9.2.3 陶瓷天线 (16)9.3 生物陶瓷制品 (16)9.3.1 人工骨 (16)9.3.2 人工关节 (16)9.3.3 齿科修复材料 (16)9.4 艺术陶瓷制品 (16)9.4.1 陶瓷雕塑 (16)9.4.2 陶瓷绘画 (16)9.4.3 精品陶瓷器皿 (16)第10章陶瓷产业发展与展望 (17)10.1 国内外陶瓷产业发展现状 (17)10.1.1 国内陶瓷产业现状 (17)10.1.2 国外陶瓷产业现状 (17)10.2 陶瓷产业的技术创新 (17)10.2.1 传统陶瓷工艺的改进 (17)10.2.2 新型陶瓷材料的研发 (17)10.2.3 陶瓷设计与工艺的结合 (17)10.3 陶瓷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17)10.3.1 发展趋势 (17)10.3.2 挑战 (18)10.4 陶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18)10.4.1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集中度 (18)10.4.2 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 (18)10.4.3 推广绿色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 (18)10.4.4 弘扬陶瓷文化,提升品牌影响力 (18)第1章陶瓷工艺概述1.1 陶瓷的定义与分类陶瓷是一种以氧化物、非氧化物及氧化物和非氧化物的混合物为主要成分,经高温烧结而成的非金属无机材料。

乳浊釉的烧造工艺

乳浊釉的烧造工艺

乳浊釉是一种瓷器釉色名,又称“蛋白釉”。

在烧成过程中,由于釉中含有铁、镁、钙等金属氧化物的小颗粒,这些小颗粒在釉中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种类似于乳液的状态,使釉面呈现出一种乳白色的效果。

乳浊釉的烧造工艺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釉料制备:将釉料的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经过研磨、过筛等工序,制成釉浆。

2. 施釉:将釉浆均匀地施在瓷器的表面,可以采用浸釉、浇釉、刷釉等方式。

3. 干燥:将施釉后的瓷器进行干燥,以便釉层能够牢固地附着在瓷器表面。

4. 烧成:将干燥后的瓷器放入窑炉中进行烧成,烧成温度和时间根据釉料的组成和瓷器的种类而定。

5. 冷却:烧成结束后,将瓷器从窑炉中取出,进行自然冷却。

需要注意的是,在烧造过程中,釉料的组成、烧成温度和时间等因素都会对乳浊釉的效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和调整。

釉料制备及施釉

釉料制备及施釉

2.池炉
• 图3-6-6为良种不同池炉的结构示意图。 • ??????????????????
池炉与坩埚相比,具有以下特 点:
• (1) 熔块料与火焰直接相接触,受 气氛影响。 • (2) 产量高,劳动条件好,易实现 自动化。 • (3) 结构简单,维修费用低 • (4) 熔块料中易挥发组分有损失, 但仍呢感保证熔块质量。
2浇釉法
• 浇釉是将胚体放在旋转的机轮上,釉浆 浇在胚体中央,借离心力使得浆体均匀 散开。或使釉浆流过半球浇釉器表面在 流向胚体。此发适用于盘碟或者单面层 瓷砖或胚体强度较差的胚体。
3喷釉发
• 利用喷枪或喷雾器将釉浆成雾滴使之附 在胚体上。胚与枪的距离、喷釉压力、 釉浆密度决定釉层厚度,此发适用与大 型,薄壁或形状复杂的生胚。可多次喷 釉以增加厚度,近年来卫生陶瓷生产线 上采用自动喷釉,并设计出静电喷釉, 使之操作时损失大为减少。
1.
熔块的配制原则
• ( 1 )( SiO2+B2O3 ):( R2O+RO ) = ( 1 : 1 ) — (3:1)。此外必须考虑PbO、B2O3和碱金属氧 化物在高温时的挥发。 • ( 2 )在熔块中碱金属氧化物与碱土金属氧化 物之比小于1:1 • (3)熔块中的酸性成分须含SiO2 , 但如果加 入B2O3,则SiO3与B2O3之比宜大于或等于2:1。 • (4)熔块中Al2O3不宜超过0.2mol(釉式),
二、釉熔体的粘度、润湿性和 表面张力
在成熟温度下,釉的粘度过小,则流动性过大,容 易造成流釉、堆釉及干缺陷;釉的粘度过大,则流 动性差,易引起橘釉、针眼、釉面不光滑,光泽不 好等缺陷。 釉的表面张力对釉的外观质量影响很大。表面张力 过大,阻碍气体的排除和熔体的均化,在高温时对 坯的湿润性不好,容易造成缩釉缺陷;表面张力过 小,则易造成“流釉”(当釉的粘度也很小时,情 况更严重),并使釉面小气孔破裂时形成针孔难以 弥合,形成缺陷。

陶瓷的施釉

陶瓷的施釉

陶瓷的施釉一、釉的概念釉是熔融在陶瓷制品表面上一层很薄很均匀的接近玻璃的物质。

二、施釉的概念施釉是将深度一定的釉浆,即悬浮在水中的釉料,利用压缩空气喷到生坯表面上。

生坯很快地吸收湿釉中的水分并形成一定的较硬的表面。

在烧成后的制品表面就形成300到400微米厚度的釉层。

三、施釉步骤1、制釉(分为白釉和色釉两类进行说明)(1)白釉高档的豪华卫生陶瓷产品,已经有了使用锡的氧化物的釉面配方;中低档产品釉的配方中使用了硅酸锆。

使用专用的预混原料,锡熔块釉只需与水混合并加入到原料中。

粒度一般控制在10微以下,颗粒占65%~75%。

当烧到“70~1230℃时,就玻化而形成白釉,几乎可以不考虑缩釉。

这是所用的釉面配方之一。

第二种配方,锆乳浊釉。

要将釉料球磨至粒度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占到75%~85%,才能在1150~1230C温度范围内烧成时,形成比较好的釉面。

乳浊剂费用较低,但准备费用较高,更重要的是,因为颗粒细小,有约3%的产品易发生缩釉缺陷。

这就需要有较好的生产条件。

若其中90%~100%的产品可以卖到标准价格,使用硅酸锆则比较经济合理:若需重烧,考虑到一般重烧损失及费用,就不够经济了。

而第三种釉可以在原料消耗和生产工艺之间达成折衷。

它需要球磨几个小时,使70%~80%的颗粒小于10微米。

考虑产品的外观要求,上述原料都必须经过充分的烧成,而且要达到同样质量。

由于每种成分都经过严格测试,在产品经过窑炉烧成后,就能够获得理想的釉面。

釉浆必须至少一个月测试一次,即将釉浆喷到两个经过标准干燥的、未经烧成的测试片表面。

然后在实验室的窑炉中烧成,这种窑炉可以使其中一个试样升温到1250℃,另一个(放在窑炉尾部区域)则升温到1150℃,分开进行测试烧成。

烧成膨胀率也必须一个月测试一次,并与坯体进行比较。

(2)色釉彩色制品价格较高,而且也比白色制品畅销。

但由有色原料制备色釉要比制备白釉贵得多。

因此在喷釉时,应严格控制釉层的厚度,这就需要有一个灵敏度高的控制系统。

《釉料制备及施釉》课件

《釉料制备及施釉》课件

滑石、绿泥石等
作为助熔剂,降低釉料熔融温 度。
原料加工
精选
破碎
球磨
除铁
去除杂质,确保原料纯 净。
将大块原料破碎成小块 或粉末。
使原料混合均匀,达到 一定的细度。
去除原料中的铁杂质, 提高釉料白度。
配料与混合
01
02
03
04
根据配方称量原料,确保准确 比例。
将原料混合均匀,避免出现不 均匀的组分。
张力。
釉料的密度和容重
1 2 3
密度和容重对施釉过程的影响
密度和容重决定了釉料的流动性和填充能力。密 度和容重过大可能导致施釉不均匀,密度和容重 过小则可能产生流釉现象。
密度和容重对釉面质量的影响
密度和容重适中的釉料可以形成光滑、平整的釉 面,而密度和容重不均则可能导致釉面出现缺陷 。
密度和容重与釉料成分的关系
THANKS
感谢观看
环保型施釉技术
无毒釉料
无毒釉料是环保型施釉技术的重 要发展方向,通过采用无毒、无 害的原料和添加剂,降低釉料对 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节能减排
通过改进施釉工艺和设备,降低 能耗和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陶 瓷行业的绿色生产。
高压施釉技术
高压施釉设备
高压施釉技术需要使用高压设备,通 过高压将釉浆均匀地喷涂在陶瓷表面 ,形成光滑、均匀的釉层。
《釉料制备及施釉》ppt课件
目录
• 釉料制备 • 施釉工艺 • 釉料性质对施釉的影响 • 施釉技术的新发展 • 施釉缺陷及预防措施
01
釉料制备
原料选择
01
02
03
04
粘土
作为基础原料,提供釉料所需 的硅和铝元素。
长石

第七章釉料制备及施釉

第七章釉料制备及施釉

特点:适应性强、透光性好、硬度较高、还原焰烧成,白里泛青、
镁质釉
在石灰石釉中引入白云石或滑石, MgO>0.5mol
特点:熔融温度提高、温度范围拓宽,白度、透光度均提高。 不足处:釉浆易沉淀、与坯的附着力差。
锌釉—ZnO>0.5mol
制造结晶釉的一个重要体系。
铅釉及铅硼釉
成熟温度低、熔融温度范围宽、光泽好、弹性好、釉面硬度低 、化学稳定性差、需先制成熔块再进行配釉 如:PbO•0.1~0.5Al2O3• (1~2)SiO2 900~1000℃ 陶器、釉面砖
、高岭土、烧高岭土及石英作为配料原料。
2.满足釉式中各成分
氧化物 釉式
K2 O 0.25
CaO 0.56 0.56 0.56 0
MgO 0.06 0.06 0.06 0.06 0
ZnO 0.13 0.13 0.13 0.13 0.13 0
Al2O3 0.58
SiO2 4.5
引入0.25mol钾长石 剩余
按坯体类分: 瓷釉、陶釉及火石器釉;
按烧成温度分: 低温釉,中温釉,高温釉;
按釉面特征分类: 白釉大概是人们出于对银器的钟爱,颜色釉是以其
五彩缤纷受到人们的欢迎,结晶釉的纹样变幻美丽动人,
窑变纹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裂纹釉清晰古朴、高雅别 致。除上述外,还有无光釉、乳浊釉、食盐釉等。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千姿百态的流 动釉、神奇莫测的变色釉、霞光闪烁的彩虹釉、贵如明珠 的夜光釉等新品种。
8.引入B2O3的原料,硼酸H3BO3、硼砂(Na2B4料配方的设计原则 为了确定釉料的配方,首先①要考虑釉层性能的要 求,如釉面为透明或乳浊、光泽或无光、釉层硬度、热稳
定性、化学稳定性及电气绝缘性能等。②掌握坯体的类型

陶瓷工艺中的釉料制备及应用

陶瓷工艺中的釉料制备及应用

陶瓷工艺中的釉料制备及应用一、何克服陶瓷制品釉面无光的缺陷:1、产生原因:①釉料这熔剂少,熔点高,烧成温度不够。

②施釉太薄,或施釉时釉料未经搅拌均匀。

③已施釉的坯体接近于多孔性的吸水性强的坯体和器物时,很轻易使有釉的坯体釉面受到影响。

④燃料中硫磺过多,烧成二氧化硫气体和灰份与釉料化合而生成硫化物,从而提高了釉熔点,促使釉面产生无光。

2、克服措施:①适当增加釉的浓度或多上几次釉。

②适当增加釉料中的熔剂,降低耐火度,或适当提高烧成温度。

③已施釉的坯体要避免接近无釉或某此吸水性强的器物,无釉坯和釉坯不能在同一匣钵内烧成。

光泽釉,半无光釉,无光釉与碎纹釉:各种釉料对于光线吸收不同,而区别为光泽釉、半无光釉、无光釉及碎纹釉品种。

上述釉料均呈色丰富,釉色种类很多,仅就瓷砖釉料的发展趋势将逐渐转向半无光、无光釉系列。

无光釉用成色元素不多,但釉色很丰富,已经形成高岭质无光釉、碱性无光釉、二氧化硅质无光釉种类。

其中,又以钡无光釉、锌无光釉、镁无光釉为其主要代表。

此外还有结晶型无光釉、锂辉石析晶型无光釉、难溶性无光釉等类型。

碎纹釉是釉面生成网状龟裂纹,适宜于瓷砖装饰,最早起源于我国的碎瓷产品。

后来西方国家将其用于瓷砖装饰,收到格外美的效果。

由于坯釉的膨胀系数不同而发生龟裂现象,碎纹釉的配制方法有五种:如采用两种具有不同收缩率的釉,将有高收缩率的釉料施于普通釉上,烧成后上层釉龟裂可以透见下层釉;增加釉的可溶性使釉的收缩增加,如增加长石与硼酸的量;增加釉的收缩率,减少坯的收缩率;使产品急冷工艺也可生成碎纹釉;有的釉在经年放置后也能形成碎纹釉。

如法国采用在普通釉料中增加二氧化硅,矾土或碱类的方法,制成碎纹釉品种。

有的采用多次烧成方法以形成不同的碎纹与颜色效果。

陶瓷的釉面光泽度与配方间关系:瓷器的光泽度与釉层表面的平整光滑程度和折射率有关,它取决于光线在釉面产生镜面反射的程度,是成瓷产品的重要表观质量指标之一,假如釉层表面光滑,反射效应强烈,则光泽度就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335KJ/mol 3)极性共价键-离子键向共价键过渡的氧化物易形成玻璃
既具有离子键,易改变键角形成不对称变形的趋势--远程无序又具有共价
键的方向性与饱和性,不易改变键角与键长的倾向――远程有序 4)熔体的结构:
熔体中阳离子团聚合程度大,形成玻璃倾向大,因高聚合的阳离子团难以位
移和重排,结晶激活能大,不易组成晶体,阳离子团的对称性低,也容易形成玻 璃玻璃。
1.按制备方法分类
生料釉:
熔块釉:
全部原料都不经过预选熔制,直接加水调制而成浆。 釉料制浆前,先将部分原料熔制成玻璃状物质并用水淬
成小块(熔块),再与其余原料混合球磨成釉浆。
盐釉:
此釉不须事先制备,而是在产品煅烧至高温时,向窑内投
入食盐,盐的挥发物使坯体表面形成薄层玻璃物质。
土釉:
此釉是天然有色粘土经淘洗后直接作为釉料使用。
(3)按照烧成温度进行分类
烧成温度<1150 ℃的釉,为低温釉。 烧成温度介于1150~1250 ℃的釉,为中温釉。 烧成温度>1250 ℃的釉,为高温釉。
第二节
制釉原料(不讲)
一、釉用原料的分类
按照各成分在釉中所起的作用: 1.玻璃形成剂(网络形成剂) 2.助熔剂 3.乳浊剂 4.着色剂
5.其它辅助剂
5.引入MgO的原料,菱镁矿、白云石、滑石等,采用菱镁矿时,
用量不宜超过6%,否则产生缩釉缺陷;滑石一般煅烧后的使用。
6.引入ZnO的原料,透明釉中引入量一般控制在5%
以下,由锌白引入,生锌白活性大,与水生成氢氧化锌
,使釉浆稠化,所以要煅烧后使用。
7.引入PbO的原料,铅丹(Pb3O4)
铅白(碱式碳酸铅,2PbCO3· Pb(OH))
3.乳浊剂-保证釉层有足够的覆盖能力
熔体析出的晶体、气体或分散粒子折射率不同,光线散射产
生乳浊。
1)悬浮乳浊剂-不溶于釉,以悬浮状态存在 SnO2、CeO2、ZrO2、SbO3 2) 析出式乳浊剂-冷却时从熔体中析出微晶 ZrO2、SiO2、TiO2 3) 胶体乳浊剂-C、S、P、F
4.着色剂- 釉层吸收可见光波,呈现不同颜色。
现代日用陶瓷生产所用的釉分为石灰釉和长石釉。石灰
釉是用釉果(类似瓷石的一种天然矿物原料)和灰釉(主要
成份氧化钙)配制而成,长石釉主要由石英、长石、大理石、 高岭土等组成。在石灰釉和长石釉中加入金属氧化物,或渗 进其它化学成份,就会成为各种各样的釉色。
第三章
二 确定釉配方的依据 三 釉料配方计算 1.釉式的表示方法
二、釉的作用
一般釉的厚度只有坯体厚度的1%-3%,但经过窑火焙 烧后,就紧紧附着在瓷胎上,使瓷器致密化、光泽柔和,又
1. 使坯体对液气具有不透过性;
2. 艺术效果; 不透水和气,给人明亮如镜的感觉。同时可以提高使用强度, 3. 易于清洗; 起到防止污染,便于清洗等作用。 4. 改善性能。
第一节 釉的种类
2.助熔剂-网络变性体
单键强度<251KJ/mol
不能单独形成玻璃,一般处于玻璃网络之外,所以又称为网
络外体。主要有:Li2O、Na2O、K2O、PbO、CaO、MgO等。
促进高温化学反应,加速高熔点晶体(SiO2)结构键的断裂
和生成低共熔点化合物,调整釉层物理化学性质(机械强度,粘度,
化学稳定性等。
引入0.56mol石灰石 剩余 引入0.02mol烧滑石 剩余
引入013mol烧氧化锌
0.25 0
0.25 0.33
0.33 0.33 0.33 0.10 0.23 0.23 0
1.5 3.0
3.0 0.08 2.92 2.92 0.20 2.72 0.46 2.26
剩余 引入0.10mol高岭土 剩余
特点:适应性强、透光性好、硬度较高、还原焰烧成,白里泛青、
镁质釉
在石灰石釉中引入白云石或滑石, MgO>0.5mol
特点:熔融温度提高、温度范围拓宽,白度、透光度均提高。 不足处:釉浆易沉淀、与坯的附着力差。
锌釉—ZnO>0.5mol
制造结晶釉的一个重要体系。
铅釉及铅硼釉
成熟温度低、熔融温度范围宽、光泽好、弹性好、釉面硬度低 、化学稳定性差、需先制成熔块再进行配釉 如:PbO•0.1~0.5Al2O3• (1~2)SiO2 900~1000℃ 陶器、釉面砖
釉是附着于陶瓷坯体表面的一种连续的玻璃质层,或者是
一种玻璃体与晶体的混合层。釉的产生可能是古代垒石烹食时
所用含钙石头与炭灰而生成,也可能是受贝壳表面美观质感的 启发,有意识地用贝壳粉作为原料制成。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学会了用岩石 和泥巴制成釉来装饰陶瓷了。到了汉代又发明了用铅作助熔剂 的低温铅釉,后来陶瓷艺人利用窑灰自然降落在坯体上能化合 成釉的现象,进而用草木灰作为制釉的一种原料。
8.引入B2O3的原料,硼酸H3BO3、硼砂(Na2B4O7)。
第三节
釉料配方及其计算
一、釉料配方的设计原则 为了确定釉料的配方,首先①要考虑釉层性能的要 求,如釉面为透明或乳浊、光泽或无光、釉层硬度、热稳
定性、化学稳定性及电气绝缘性能等。②掌握坯体的类型
与组成、烧成工艺等。初步拟定制釉、施釉、烧釉的工艺
、高岭土、烧高岭土及石英作为配料原料。
2.满足釉式中各成分
氧化物 釉式
K2 O 0.25
CaO 0.56 0.56 0.56 0
MgO 0.06 0.06 0.06 0.06 0
ZnO 0.13 0.13 0.13 0.13 0.13 0
Al2O3 0.58
SiO2 4.5
引入0.25mol钾长石 剩余
陶瓷的衣裳——釉
我们日常使用的陶瓷器,一般都穿着一身光润、平滑的
衣裳,特别是日用陶瓷,对“衣裳”更为讲究,有的洁白如玉,
有的五彩缤纷,十分美观。陶瓷的这种衣裳,名叫“釉”。 汉字中的釉,其含义是指有油状的光泽,所以用“油” 字来表示瓷器表面的光泽,但又因为“油”字代表食物,经后
人修改取表示光彩的“采”,加上油字的“由”,合成为“釉” 字。
铅碱釉 0.5(K2O+Na2O) (0.2~0.3)Al2O3•(2~2.5)SiO2 960~1100℃陶器、炻瓷器 0.5PbO 铅硼釉
0.3~0.4R2O
(0.2 ~ 0.3)Al2O3 • 0.6 )SiO2 1100~1160℃ 0.1~0.5 B2O3 日用、卫生精陶
按坯体类分: 瓷釉、陶釉及火石器釉;
按烧成温度分: 低温釉,中温釉,高温釉;
按釉面特征分类: 白釉大概是人们出于对银器的钟爱,颜色釉是以其
五彩缤纷受到人们的欢迎,结晶釉的纹样变幻美丽动人,
窑变纹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裂纹釉清晰古朴、高雅别 致。除上述外,还有无光釉、乳浊釉、食盐釉等。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千姿百态的流 动釉、神奇莫测的变色釉、霞光闪烁的彩虹釉、贵如明珠 的夜光釉等新品种。

一 釉的作用及特点、分类
2.釉式的计算
3.釉料配方计算(生料釉、熔块釉) 四 釉层的物理化学性质
*釉的熔融温度范围、粘度与表面张力、 机械性
质、化学稳定性、 光学性质、 *坯釉适应性等
釉层是附着在坯体表面的平均厚度为120~140μm的硅酸盐
玻璃。
一、釉的特点
1.与玻璃有相似的性质:如玻璃的通性;有光泽,硬度大; 抗酸碱的侵蚀;质地致密,对液气均呈不渗透性质。 2.不同之处:玻璃组成类型多,如磷酸盐玻璃、硼酸盐玻璃 ,釉属硅酸盐玻璃;釉中Al2O3 多;坯釉接触面上相互作用; 釉的均匀程度较差,含有气泡、未反应石英或新生成的晶体。
2. 熔块釉的配方计算 熔块釉的计算步骤:
引入0.23 mol烧高岭土
剩余
引入2.26 mol石英 剩余
2.26 0
3.计算各原料用量
原料 钾长石 石灰石 摩尔数 0.25 0.56 摩尔质量 556.8 100.0 重量 139.20 56.00 重量百分数(%) 32.69 13.15
烧滑石
烧氧化锌 高岭土 烧高岭土 石英
0.02
0.13 0.10 0.23 2.26
及熔体性质。对一次烧成制品的釉料,要求它在坯体烧结
范围内成熟;对二次烧成制品的釉料,一般釉烧温度低于 素烧温度60-120℃。
二、确定釉料组成的方法
1.借助成功的经验配方加以理论上的调整。 利 用 三 元 相 图 , 长 石 釉 K2O-Al2O3-SiO2、 石 灰 釉 CaOAl2O3-SiO2。如 RO•(0.1~0.4)Al2O3• (2.5~4.5)SiO2 多孔陶瓷生料釉
361.3
81.4 258.1 222.2 60.1 合计
7.23
10.58 25.81 51.11 135.83 425.76
1.70
2.48 6.06 12.00 31.90 99.98
2. 熔块釉的配方计算
熔块的配置原则:
(1)所有水溶性原料、有毒原料、相对密度特别大的原料都要配入熔块。 (2)熔块中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的摩尔数比应在1:1—3:1之间。此项规定 是确保玻璃熔块的形成能力和适宜的熔制温度。 (3)熔块中Al2O3的摩尔数应小于0.2。因为Al2O3能显著增大熔体粘度,若引
1) 有色离子着色剂:Cr3+、Mn4+、Fe3+、Co3+等
2) 胶体离子着色剂:Cu、Au、Ag、CuCl2
3) 晶体着色剂:一些高温形成的尖晶石型矿物 5.其它辅助剂 提高釉面质量(光泽,白度,乳浊度)、改善釉层物化性能、 控制釉浆性能(釉浆悬浮性,粘附性)等。
二、釉用原料
1.引入SiO2的原料 2.引入Al2O3,选用优质高岭土,一般粘土用量在10%以下。 3.引入Na2O、K2O的原料 主要是钾、钠长石,K2CO、Na2CO、KNO3、NaNO3 等化工原 料仅在某些熔块釉中部分地采用。 4.引入CaO的原料。石灰石,方解石、大理石等碳酸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