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平面构成_近似构成
平面设计三大构成基础:概念、要素、形式分析

平面设计三大构成基础:概念、要素、形式平面构成的概念所谓构成(包括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是一种造型概念,也是现代造型设计用语。
其含义就是将几个以上的单元(包括不同的形态、材料)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并赋予视觉化的、力学的概念。
其中,立体构成是以厚度塑形象,是将形态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形体;平面构成则是以轮廓塑形象,是将不同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
平面构成元素,包括概念元素、视觉元素和关系元素,概念元素是指创造形象之前,仅在意念中感觉到的点、线、面、体的概念,其作用是促使视觉元素的形成。
视觉元素,是把概念元素见之于画面,是通过看得见的形状、大小、色彩、位置、方向、肌理等被称为基本形的具体形象加以体现的。
关系元素,是指视觉元素(即基本形)的组合形式,是通过框架、骨格以及空间、重心、虚实、有无等因素决定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骨格,是可见的,其它如空间、重心等因素,则有赖感觉去体现。
平面构成的框架一切用于平面构成中的可见的视觉元素,通称形象,基本形即是最基本的形象;限制和管辖基本形在平面构成中的各种不同的编排,即是骨格。
基本形有“正”有“负”,构成中亦可互相转化;基本形相遇时,又可以产生分离、接触、复叠、透叠、联合、减缺、差叠、重合等几种关系。
骨格可以分为:在视觉上起作用的有作用骨格和在视觉上不起作用的无作用骨格,以及有规律性骨格(即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等骨格)和非规律性骨格(即密集、对比等骨格)。
基本形与骨格的上述这些特性,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而构成千变万化的构成图案(如下图,就是由基本形通过重复、接触、差叠等构成的)。
平面构成的要素平面构成的要素:点的构成形式、线的构成形式、面的构成形式点的构成形式(1) 不同大小、疏密的混合排列,使之成为一种散点式的构成形式 .2)将大小一致的点按一定的方向进行有规律的排列,给人的视觉留下一种由点的移动而产生线化的感觉。
(3)以由大到小的点按一定的轨迹、方向进行变化,使之产生一种优美的韵律感。
平面构成——近似构成

平面构成——肌理构成
• 肌理指由于材料的不同配列、组成和构造 而使人得到触觉质感和视觉触感。
• 肌理是形象表面的特征。肌理分为两大类: 视觉肌理——指用眼看得到的肌理,无须 用手摸而能感到的
• 触觉肌理——用手可感觉到纹理的。
• 常用的肌理制作方法 • 1.印拓法 • 2.墨纹法 • 3.滴流法 • 4.吹色法 • 5.喷刷法 • 6.压印法 • 7.拼贴法
点的集合。
• 2.线的密集 • 3.面的密集
• 作业: • 1.做近似构成练习1张,密集构成练习1张 • 规格(15×15cm) • 2.做肌理构成练习4张规格(10×10cm)
• 骨格的近似——也就是骨格单位的形状单位的形状。大
小有一定变化,是近似的。或将基本形分布在设计的骨格 框架内,使每个基本形以不同的方式、形状出现在单位骨 格里。
• 在构成设计中注意:近似于渐变的区别, 渐变变化是规律性很强的,基本形排列非 常严谨,而近似的变化性不强,基本形与 其他视觉要素的变化较大,也比较活泼。
授课教师:
平面构成——近似构成
•
近似构成是指骨格与基本形变化不大,在形象的大
小、形态、色彩、肌理的等方面有着共同的特性的构成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式,称之为近似构成。
• 形状的近似——在形状的近似中,一般首先找一个基本
形作为原始的材料,然后再这个基础上做一些加、减、变 形、正负、大小、方向、色彩等方面的变化,这种变化的 强弱要特别注意,不能变的形状之间一点相似的因素都没 了。
平面构成——密集构成
• 密集的基本形是自由的排列,有疏有密, 不规律地分布在画面上。密集是靠“疏”、 “散”的形式来体现的。在密集的骨格中, 基本形的面积要小,变化不宜太大,数量 多,才会出现密集的效果。
平面构成,重复,近似

第二节 重复和近似构成形式
第二节 重复和近似构成形式
第二节 重复和近似构成形式
第二节 重复和近似构成形式
• 二 近似
• 概念:用近似的骨骼线单元、近似基本形相互组合或与其 它基本形或骨骼单元组合的排列构成。
近似构成的骨骼可以是重复或是分条错开的,但近似主要 是以基本形的近似变化来体现的
第二节 重复和近似构成形式复 • 将基本形做巡回式的重复排列 • 例:教室中的桌椅
第二节 重复和近似构成形式
• 3.近似的重复 • 将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基本形重复排列。 • 例:一串葡萄
第二节 重复和近似构成形式
• • • • • • • • 4.大小重复: 相似或相同的形状,在大小上进行重复。 5.色彩重复: 在色彩相同的条件下,形状、大小可有所变动。 6.肌理的重复: 在肌理相同的条件下、大小、色彩可有所变动。 7.方向的重复: 形状在构成中有着明显一致的方向性。
• (一)近似的方法 • 形象 大小 排列 色彩 肌理
第二节 重复和近似构成形式
(二)近似的要求 1.相同的内容占主体 2.差异的内容占少数
第二节 重复和近似构成形式
第二节 重复和近似构成形式
第二节 重复和近似构成形式
第二节 重复和近似构成形式
• 三 连续
• 概念:是重复的一种特殊形式,高秩序的重复不一定产生 连续的性质,连续是没有开始,没有终结,没有边缘的一 种严格秩序形式。 • 连续可以是二方连续、四方连续 • 二方连续:散点式、直立式、倾斜式、折线式、波纹式、 综合式 • 四方连续:散点式、错位式、连缀式
第二节 重复和近似构成形式
第二节 重复和近似构成形式
第二节 重复和近似构成形式
• 四 重复的情感特征
平面构成的八种基本形式

平面构成的八种基本形式
1、重复形式:重复构成形式是以一个基本单形为主体在基本格式内重复排列,排列时可作方向、位置变化,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
2、近似形式:近似构成形式是有相似之处形体之间的构成,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是近似构成的特征,在设计中,一般采用基本形体之间的相加或相减来求得近似的基本形。
3、渐变形式:渐变构成形式是把基本形体按大小、方向、虚实、色彩等关系进行渐次变化排列的构成形式,渐变包括(形状的渐变疏密的渐变虚实的渐变色彩的渐变)。
4、发射形式:发射构成形式是以一点或多点为中心,呈响周围发射、扩散等视觉效果,具有较强的动感及节奏感.发射包括(点式发射构成形态多点式发射构成形态旋转式发射格)。
5、空间形式:空间构成形式是利用透视学中的视点、灭点、视平线等原理所求得的平面上的空间形态.其中包括——点的疏密形成的立体空间、线的变化形成的立体空间、重叠而形成的空间、透视法则形成的空间(以透视法中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等关系来进行表现的)、矛盾空间的构成(错
觉空间构成):以变动立体空间形的视点、灭点而构成的不合理空间,“反转空间”是矛盾空间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6、特异构成形式:特异构成形式是在一种较为有规律的形态中进行小部分的变异,以突破某种较为规范的单调的构成形式,特异构成的因素有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及色彩等,局部变化的比例不能变化过大,否则会影响整体与局部变化的对比效果。
7、密集构成:密集构成是指比较自由性的构成形式,基本形的密集,须有一定的数量、方向的移动变化,常带有从集中到消失的渐移现象.此外,为了加强密集构成的视觉效果,也可以使基本形之间产生复叠、重叠和透叠等变化,以加强构成中基本形的空间感。
8、对比构成:较之密集构成更为自由性的构成,称为对比构成。
平面构成——近似构成 ppt课件

• 包装设计图片
平面构成——近似构成
平面构成——近似构成
平面构成——近似构成
平面构成——近似构成
平面构成——近似构成
• 一、基本形的近似
• 左图利用树叶作为基本形 抓住了树叶叶脉的特点, 进行了叶片的变形处理。
• 近似的画面使人百看不厌 趣味无穷。
平面构成——近似构成
(1)同形异构
• 是指外形相同、内部结构 不同的造型方法。
平面构成——近似构成
近似的骨格 骨格单位空间不 尽相同而大致相 近的骨格形式
1.带有一定规 律的作用性 骨格。这种 骨格是重复 骨格的轻度 变异,可直 接纳入基本 形。
平面构成——近似构成
2.非规律性的无序近似骨 格 这种骨格不预设骨格线, 近似的基本形直接在框 架上自由分布,每个形 占有面积相等的空间。
平面构成——近似构成
• 近似是指——在形状、大小、色彩、肌 理等方面有着共同的特征,它有在统一 中求变化的效果。
• 形象彼此相像,而不完全一样。
• 近似构成——探讨基本形的变化,是重 复的轻度变异,没有重复的严格规律, 但又不失规律感。
• 特点:求大同,有小异,可以取得统一 又富于变化的效果。
平面构成——近似构成
平面构成——近似构成
平面构成——近似构成
• (2) 完美与 不完美:设计
某一形象为原形, 由此形状变化出 一系列碎裂、崩 缺或变形的形状, 这一系列不完美 形即为近似形。
平面构成——近似构成
平面构成——近似构成
• (3)相加或相 减——
• 一个基本形的 产生由两个以上的 形状彼此相加(联 合)或相减(减缺) 而成,由于加减的 方向、位置、大小 不同,便可得一系 列近似形。
平面构成的9种基本形式

1. 平面构成的基本格式(基本格式大体分为:90度排列格式、45度排列格式、弧线排列格式、折线排列格式)2. 重复构成形式(以一个基本单形为主体在基本格式内重复排列,排列时可作方向、位置变化,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简单重复构成-多元重复3. 近似构成形式(有相似之处形体之间的构成,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是近似构成的特征,在设计中,一般采用基本形体之间的相加或相减来求得近似的基本形)4. 渐变构成形式(把基本形体按大小、方向、虚实、色彩等关系进行渐次变化排列的构成形式)-形的大小、方向渐变-形状的渐变-疏密的渐变-虚实的渐变-色彩的渐变5. 发射构成形式(以一点或多点为中心,呈响周围发射、扩散等视觉效果,具有较强的动感及节奏感)-一点式发射构成形态-多点式发射构成形态-旋转式发射格6. 空间构成形式(利用透视学中的视点、灭点、视平线等原理所求得的平面上的空间形态)-点的疏密形成的立体空间-线的变化形成的立体空间-重叠而形成的空间-透视法则形成的空间(以透视法中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等关系来进行表现的)-矛盾空间的构成(错觉空间构成):以变动立体空间形的视点、灭点而构成的不合理空间,“反转空间”是矛盾空间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7 .特异构成形式(在一种较为有规律的形态中进行小部分的变异,以突破某种较为规范的单调的构成形式,特异构成的因素有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及色彩等,局部变化的比例不能变化过大,否则会影响整体与局部变化的对比效果)8. 分割构成形式-等形分割(形式较为严谨)-等量分割(只求比例的一致,不需求得型的统一-自由分割(特点灵活、自由)9. 肌理形态构成(肌理指客观自然物所具有的表面形态,是各种物体性质表面特征),制作更多的肌理图案:滴色法水色法水墨法吹色法蜡色法撕贴法压印法干笔法木纹法叶脉法拓印法盐与水色法。
平面构成—近似、渐变、发散、密集构成(铺装设计)

51
52
53
五、肌理构成
4 )染——用具有吸水力强的表面,如宣纸、棉纸 等,用搅和后的有纹理的液体颜料进行渲染、浸 染,颜料会在表面自然散开,产生自然优美奇妙 的肌理效果。
5 )刻刮——在已着色的表面用尖利的物品刻刮, 或撕裂得到意外的形状边缘,会得到粗犷、强烈 的肌肤效果。还可用硬物摩擦、刮裂得到肌理。 6)压印法——在玻璃上或光滑的纸上,放上颜料, 然后用手压,形成奇妙的形态。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 发射构成 • 密集构成 • 对比构成 • 特异构成 • 肌理构成
一、发射构成
• 1 概念 • 首先,发射是一种特殊的重复,是基本形或骨
格单位环绕一个或多个中心点向外散开或向内 集中。 • 其次,发射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渐变,它同 渐变一样,骨格和基本形要作有序的变化。但 是发射有两个最显著的特征: 其一、发射具有很强的聚焦,这个聚焦通常位于 画面的中央; 其二、发射有一种深邃的空间感,光学的动感, 使所有的图形向中心集中或由中心向四周扩散。
7
一、发射构成
8
一、发射构成
9
一、发射构成
10
一、发射构成
11
一、发射构成
12
二、密集构成
• 密集是对比的一种特殊情形,就是数量众多的基 本形在某些地方密集起来,而在其他地方疏散, 但在集与散、虚与实之间,常常带有渐移的现象。
(1)点的密集:在设计中将一个概念的点放在构 图的某一点上,基本形在组织排列上都趋向这个点 密集,愈接近此点愈密,愈远离此点愈疏。 (2)线的密集 (3)自由密集:没有点或线的密集的约束,完全 是自由散布,没有规律。
6
一、发射构成
• 3 发射骨骼与基本形的关系 • 1)在发射骨骼内纳入基本形的关系 • 2)利用发射骨骼引导辅助线构筑基本形 • 3)以骨骼线或骨骼单位自身为基本形,基本形
平面设计之近似构成

平面设计之近似构成近似构成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人们穿的服装、各种品牌各种型号的汽车等。
自然界中更是无处不在,同一种类的树叶、相同品种的蝴蝶等。
近似的事物可以呈现出视觉上的统一感,在统一中呈现出生动的效果。
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现象都可以称为近似的形象。
所谓近似,只是相比较而言。
所以,在使用近似的时候,要注意近似的程度是否得当。
近似,应该先考虑形态方面,然后考虑大小、色彩、肌理等各方面因素。
近似构成的概念近似构成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形在形状上相似成分比较多,形成一种既统一又有变化的视觉感受的构成组织方式。
近似构成的骨骼既可以是重复的,也可以是近似的。
通过基本形象的局部变化,使画面在统一中呈现出生动的效果。
近似构成是程度的轻度变异,说的是基本形的形态近似或接近,基本形的变化不是完全一致的,而是在某个方面具有相同的特征,可以进行形状、大小、色彩、肌理和组合等的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基本形的近似程度虽然可大可小,但是如果近似的程度过大,容易产生重复的乏味感;如果近似的程度较小,又容易破坏整体的统一感,容易变得凌乱分散。
适当的变化,既可以保持基本形的整体统一感,又可以增加设计效果。
总而言之,平面构成中的近似构成要让人感觉到基本形之间有着相同的属性。
近似构成的特点1.基本形作为具象的时候,可以选取功能和意义互有联系的同一类,或具有较强共同特征的对象。
1)如图是一个动漫人物,取其头部为基本形,虽然角度各不相同,但是发型、脸部特征、五官等具有较强的相似性,使观众一眼便知这是同一个人不同角度的脸部,而不是另外的一个人。
forms1.png2)这是一组不同的APP启动图标,虽然都是手机应用,但功能、定位都各不相同,看似没有相同的地方,但是每个图标的外轮廓都遵循IOS的规范,也就是宽高比例为1:1,圆角矩形的圆角半径也都是相同的。
在同一平台下,各种启动图标的规范都是一致的。
所以,这些图标都不尽相同,但都有共同的特点,在IOS平台中不会显得凌乱不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重复构成:概念总结
重复是指在同一设计中,相同的基本形(形象)出现 过两次或超过两次的构成形式。
构成中,基本形可以在方向、尺寸、色彩、肌理上进 行变化。
重复构成的骨骼是最有规律可寻的构成形式,重复构 成是一种特殊的构成,凭借以静制动的形式,构造出 特有的形式美感,给人留下深刻额的印象,获得规律 化的 节奏感和较突出的统一效果 。
——
近 似 构 成
赏 析
——
近 似 构 成
赏 析
幼儿般手法的表现,通过字母元素组合完成。
——
近 似 构 成
赏 析
概括化的眼睛都是近似的形象。 偏向于正负形转换的近似构成。
——
近 似 构 成
赏 析
近似的瓦当组合构成。
——
近 似 构 成
赏 析
基本形在正形、负形和基本形的方向、中心 形态上演化,构成近似效果。
与底、分解(打散)、分割等。
• 除此外,还有一个特殊的形式:群化。
二、近似构成:简介
近似是指在同一设计中,运用了在基本形形状、大小 、色彩、肌理等方面有共同特征的基本形进行构成, 这一构成的方法就是近似构成。
近似构成比重复更自由,只是需要有着共同接近或类 似的特征。
相对而言,近似构成比较容易设计,只要是同类物都 可以作为它的基本形。
——
近 似 构 成
赏 析
近
减减减
似
构
成
特殊 减 加
——
特殊 加 减
赏 析
近似的瓢虫构成。 基本形在加法、减法变换上,构成近似效果。
二、近似构成:训练
1.请先设计一个基本形,将基本形放在纸上空白处位置。(见作 业格式)
2.按照给出的骨骼样式与你设计的基本形在A4速写本上做近似构 成训练。
3.骨骼样式可任选其一或者有兴趣的可以选择全做,全做加分! (见骨骼样式)
二、近似构成:简介
例如: 钥匙作为一种类别,有千万种差别。 飞鸟一类,也有很多选择。 面具; 鱼; 房子; 桥梁; 动态人物; 花儿……
二、近似构成:简介
近似构成要用抽象的基本形造型、正负形转换,利用 基本形作加法、减法变换获得新的形态。
这是最常用的近似构成手法。
不同形态的钥匙用非规律性骨骼组合构成。 非规律性骨骼:无明显、严谨的骨骼线。
作业格式
基本形
课程名称 美术设计基础 作品名称 近似构成练习 班级 姓名 日期
再见!☺
今天的课程就结束了!
谢谢观看! 2020
——
近 似 构 成
赏 析
基本形在正形、负形和基本形的动态形象上 演化,构成近似效果。
——
近 似 构 成
赏 析
基本形在正形、负形和基本形的方向、中心 形态上演化,构成近析
基本形在正形、负形和基本形的动态形象上 演化,构成近似效果。
近似的树叶构成。
基本形在形状、肌理、造型方面的变化,构 成近似效果。
4.要求: 请充分利用抽象的
基本形造型在形状、 大小、色彩、肌理、 正负形转换、加减法
A4速写本尺寸要求:15cm*15cm 小于A4速写本尺寸要求:12cm*12cm或 10cm*10cm
提醒:不可随意更改规定尺寸,或做 错尺寸,发现错误一律不给分!
变换等手法做近似构成。
骨骼样式
15*15cm,近似构成练习
重复构成首先要选择好用作重复的图形:基本形,再 设计一个可供基本形排列的骨骼结构,按照一定规律 去布局排列。
在我们详细理解了平面构成中的重 复构成之后,再来学习其它有规律 或无规律构成时,就要简单很多!
• 1.有规律: • 重复(重复性骨骼)、近似、渐变、发射等。
• 2.无规律: • 特异(突变)、对比、密集、肌理、空间、图
三大构成的学习
李艺婷
目录
第一讲 构成概述 第二讲 平面构成 第三讲 色彩构成 第四讲 立体构成 第五讲 编排构成
第二讲 平面构成
规律骨骼构成
1、重复构成 2、近似构成 3、渐变构成 4、发射构成
非规律骨骼构成
5、特异(突变)构成 6、对比构成 7、密集构成 8、肌理构成 9、空间构成 10、分解(打散)构成 11、群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