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论文选题指南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论文选题指南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论文选题指南《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论文选题指南(备注:以下各条是选题指南,不是具体题目,题目自拟)1、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2、当代世界政治发展趋势分析3、欧盟一体化进程及对中国的影响4、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的关系5、当今世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选一个角度)6、新经济体的兴起及对世界经济秩序的影响7、雅尔塔体制及对中国的影响8、中苏关系及经验教训9、非传统安全威胁及对国际政治的影响10、恐怖主义盛行的原因、国际反恐现状、恐怖主义的新特点11、当今大国关系的调整及特点12、联合国改革问题及中国的态度13、中印关系的现状及发展前景、主要障碍14、印度的发展及前景预测15、中国和印度的发展现状及竞争力比较16、苏联模式及形成原因、特点及评价17、巴以冲突的由来、现状、发展前景18、比较“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19、中东、北非局势动荡的原因及应对20、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及其对国际政治的影响21、朝鲜半岛核问题的由来、发展现状及解决前景22、欧盟与中国的关系(如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对华武器禁运问题等)23、独联体国家的“颜色革命”及发生的原因分析、对我国的启示24、“中国模式”的特点及优势(与世界其他发展模式比较)25、中国“和谐世界”的外交理念(提出的背景、内涵、评价等)26、中国“和平发展”的主张及评价27、中国对外政策的调整28、中美关系(历史、现状、前景、主要障碍等)29、日本“政治大国”的战略(提出的背景、过程、前景等)30、评析新时期(奥巴马上任后)美国对外战略的调整31、越南的经济、政治现状中越关系32、朝鲜的经济、政治现状中朝关系33、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原因、表现、前景等)34、比较德国和日本对待历史的态度(表现、原因、评价)35、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前途分析36、独联体国家内部的纷争及原因分析37、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分析及启示38、中国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39、我国外交战略评析40、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启示1。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结课论文

二、论文
题 目
论中美关系的发展方向与对策
论
文
摘
要
(200字左右)
中美关系的演化不仅关系到两国的发展,更牵动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命脉。如今正是多事之秋,台独势力抬头,朝鲜半岛核问题激化,叙利亚战火连连,恰逢特朗普美国大选胜出,这究竟
正 文
三、参考文献
请按下列格式列出参考文献,否则酌情扣2-5分。
1.论文:尹承德:《大国关系调整和世界格局的新变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3期。
2.着作: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9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
3.网络:萧琴筝:《到了放弃对日本幻想的时候了》,中评网,2013年1月18日。
( )论点错误,内容粗制滥造,语无伦次,或者大量抄袭,不按照要求答题。
论文,黑天鹅世界震惊世界,很多事件偏离了正常的历史轨道。2016年6月21日,英国通过公投,宣布脱离欧盟,目前正在启动脱欧程序。2016年12月,美国大选终于落下帷幕,以“大嘴巴”着称的特朗普当选,成为美国第45届总统。2017年3月22日,英国议会大厦附近发生了血腥的恐怖袭击事件。在西方,以排外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以及种族主义为代表的民粹主义正在兴起。你如何看待这些事件?谈谈你对西方政治的看法。
要求:
(1)从上述选题中任选其一(请在题序号前打“√”),完成不少于2000字的课程论文,题目自拟。
(2)论文必须结合所学知识,教材的知识点和内容必须在论文中有所体现。
(3)确保论文格式的完整性,即包括封面、论文题目、摘要、正文、参考文献。
(4)本表格A4打印,论文题目、摘要、正文和参考文献必须手写,左侧装订。
√2.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二战结束以来,尤其是冷战结束后,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上升,虽贵为世界上最大的超级大国,美国却不得不更加重视与中国的对外关系。4月6日,两国最高领导人将实现特朗普任期内的首次会晤,中美关系将走向何方备受世人瞩目。请结合战后中美关系的历史和现实,谈谈你个人的看法。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论文 精品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大国关系的最新变Array化(一)美国与新兴国家特别是与中国的关系21世纪初国际关系最大的特点就是以中国、印度等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兴起。
新兴市场国家正在成为全球经济新的重要力量,促使世界经济力量结构发生巨大的变迁,同时也影响政治格局的面貌。
对于印度,美国十分重视其经济潜力、地缘政治地位和在亚太安全中的作用,称印度为美国的“天然盟友”。
近几年印美关系不断升温,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
美中关系的复杂性超过以往任何大国之间的关系。
面对中国正在崛起的趋势,美国存在着对中国的国家定位和民族心理调适问题,尤其是容易导致非理性的反应,如军力对比变化、食品和玩具不安全等,心理土壤极其脆弱,容易受到外界评论的左右。
国际关系史告诉我们,新崛起的大国与现存的大国之间的关系总是十分复杂,涉及经济、文化和军事战略层面。
这些问题如何解决,事关美中关系能否长期稳定。
美中关系遏制与接触的两面性继续存在,但关系互动发展相对稳定。
鉴于中国在诸如反恐、朝核、伊核等一系列国际问题上的重要性,避免对抗、与中国进行接触与合作也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
美中之间建立战略经济对话机制,2007年11月两国国防部首次建立军事热线电话,在台湾问题上的合作等都是理性的反应。
总之,一方面期望中美关系很好是不现实的,另一方面中美关系全面恶化也不容易,安全、贸易、金融及人权等领域将是分析美中关系未来发展的关注点。
(二) 美俄关系传统地缘大国俄罗斯的复苏向美国提出了挑战。
从2006年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天然气纠纷开始,俄对独联体中亲美国家采取越来越强硬的态度,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直接和间接挑战美国。
从海底到陆地、天空,甚至延伸到外太空,俄罗斯都采取进攻性的姿态。
特别是2007年10月普京高调访问伊朗,成为 1943年以来首位访问伊朗的俄罗斯领导人。
俄罗斯公开支持伊朗和平利用核能,坚决反对美国对伊朗动武,并进一步加强与伊朗的能源战略合作,还签署了向伊朗空军供应50台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协议。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 结课论文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政治格局——寻中国崛起之路,观世界风云摘要: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当今世界的经济局势已经从二战结束时美国独霸天下变成了多元化发展,政治格局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上世纪中期形成的帝国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对峙的两极格局,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级格局的结束,世界的政治格局呈多极化曲折的发展。
而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各项科研领域均取得了突破式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军事力量的增强,世界政治、经济及军事等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随着中国的逐渐崛起,世界经济正朝着新的方向发展,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明显感受到了政治上带来的压力。
面对经济全球化这把“双刃剑”,我国应深入研究其发展趋势和应对措施,尽快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大潮,实现中国经济政治在新世纪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政治格局;中国崛起;中国面临挑战与机遇一.二战结束后世界经济的演变1.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战后初期至70年代)世界第二次大战结束时,德国、意大利、日本这些战败国几乎成了一片废墟,战胜国中的英国、法国也是遍体鳞伤。
唯独美国在战争中大大膨胀起来,远离战场使他没有像其他国家那样遭受战火破坏,战时《租借法案》的实施为他的军火生产和过剩的农产品打开了销路。
到1945年,美国独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的60%,战对外贸易的32.5%以及黄金储备总量的59%。
这种压倒是的优势,为美国构筑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奠定了物质基础。
在经济领域,1944年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了以美元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1945年,在华盛顿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既世界银行。
在国际贸易领域,美国积极推动贸易自由化。
构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即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变经济体制。
这是美国制定的实现其紧急霸权的体制。
对西欧和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美国采取了扶植政策。
对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美国采取新殖民主义的手法,对社会主义国家,美国实行经济、技术封锁,遏制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论文题目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论文题目全球经济正处于大规模金融危机和信心严重丧失造成的严重衰退之中。
虽然从第二季度开始收缩幅度应缩小,但预计2022 年全年世界产出将减少1.3%,2022 年仅将逐渐恢复,增长1.9%。
为实现这一好转,需加紧修复金融部门,同时继续通过放松货币和财政政策来支持消费需求。
近期经济和金融发展世界各地的经济受到金融危机和经济活动疲软的严重影响。
先进经济体的实际GDP 在2022 年第四季度经历了前所未有的7%的下降,并且估计产出在2022 年第一季度以几乎同样快的速度下滑。
尽管美国经济可能受金融压力加剧和住房部门继续下跌的影响最大,西欧和先进亚洲则受到全球贸易崩溃以及其自身金融问题增加和一些国家房市调整的沉重打击。
损害是通过金融和贸易渠道造成的,严重依赖制造业出口的东亚国家和依靠资本大量流入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兴欧洲和独联体经济体受到的损害尤其大。
在全球活动迅速降温的同时,通货膨胀压力迅速消退。
商品价格从年中的高水平上急剧下跌,使中东和独联体经济体以及拉丁美洲和非洲的许多其他商品出口国的收入遭受极大损失。
与此同时,经济日趋疲软抑制了工资增长并侵蚀了利润。
其结果是,先进经济体的12 个月总体通货膨胀在2022 年2 月下降到低于1%,尽管核心通货膨胀仍处在1-2%的范围内,但日本是显著的例外。
新兴经济体的通货膨胀率也显著下降,尽管在某些情况下汇率贬值抑制了下降势头。
在稳定金融市场和遏制产出下滑方面,广泛的、往往是非传统的政策回应措施所取得的进展有限,未能阻止经济活动疲软与金融局势紧张之间的恶性反馈。
止血措施包括注入公共资本和提供一系列流动性贷款、放松货币政策以及实施财政刺激计划。
虽然二十国集团4 月初会议以来出现了一些令人鼓舞的情绪改善的迹象,但对金融市场的信心仍然很低,影响经济早日复苏的前景。
2022 年4 月期《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估计,2022-2022 年所有金融机构源于美国的资产的减记数额将为2.7 万亿美元,高于2022 年1 月估计的2.2 万亿美元,这主要是由于经济增长前景不断恶化。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学探讨论文-当代世界政治论文1000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学探讨论文|当代世界政治论文1000摘要:“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对于高校人才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给任课教师带来巨大的挑战。
针对该课程教学与建设过程,我们实施“五抓”策略:抓教学内容改革、抓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启蒙与孵化、抓教研科研成果联动、抓课堂教学纪律、抓任课教师自身能力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学与建设;“五抓”策略“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因独特的课程地位、鲜明的形势特质和纵横的交叉学科背景,使课程教学与建设过程显得尤为丰富与多样,亦不失严谨。
因此,在课程教学与建设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课程的规范性、指导性与务实性;课程教学与建设结果,注重学生的学习与任课教师的教学的成效性。
一、“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地位中宣部、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98”方案)中,明确要求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列为必修课程;《<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05”方案)要求在本科生中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选修课。
教育部社科司在年度工作重点和教社科司函〔2021〕46号文先后对在高校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选修课提出明确要求。
江西省教育厅要求省内各高校针对“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依据教育厅关于《关于认真做好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选修课程工作的通知》文精神,按照“文史类学生限选、理工类学生自选”的原则,在课程的安排上,将该门课程作为选修课列入学校教学计划;在课时的安排上,参照“98方案”规定的课时并作适当调整,以满足教学要求;在教材的使用上,各高校使用省教育厅组织编写的《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教学的考核上,各高校结合实际,改革考试考核方式,建立有利于学生巩固学习效果的考核体系。
李景治《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后习题】(当代世界政治)

李景治《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后习题】(当代世界政治)第一章当代世界政治1.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是怎样发展演变的?答: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了两极到多极化的形成、发展、演变过程,大体分为:第一个时期,两极格局的形成;第二个时期,两极格局的发展与演变;第三个时期,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①世界政治格局,就是国际政治舞台上各种力量(主要是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结构,它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国际关系的比较集中而概括的表现形式。
②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局的明朗,新的世界政治格局也在酝酿之中,美、英、苏三国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a.1945年2月4日至11日,苏、美、英三国领导人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苏联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举行战时的第二次首脑会议。
正是这次“三巨头”会议,形成了雅尔塔体系。
战后两极格局基本是在雅尔塔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
联合国的建立既是雅尔塔协议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各国合作的一个重要标志。
b.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应杜鲁门邀请,在美国富尔敦发表反苏演说。
它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杜鲁门主张同苏联展开全面对抗,“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c.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提出“复兴欧洲”计划,即马歇尔计划。
其目的是通过援助西欧振兴经济,从政治和军事上控制西欧,进一步实现同西欧结盟,遏制苏联,称霸全球。
d.1949年4月4日,美、加、英、法、比、荷、卢、丹、挪、冰、葡、意12国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一个打着集体防御和维护北大西洋区域安全与和平的旗号,实际上旨在遏制苏联的军事集团。
它的成立加剧了欧洲乃至全球的冷战局面。
e.1949年1月,杜鲁门在其第二任总统就职演说中,提出美国外交方面的四点行动计划。
其中,“第四点计划”实质是利用援助的方式来控制不发达国家,是一种新的殖民主义政策。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论文题目与要求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
2011 ─ 2012 学年 第 1 学期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课程试卷
试卷类型 (A 、B 卷) 考试类型 (开卷)
注意:1、本课程为 选修 , 学时为 34 ,学分为 2
2、本试卷共 2 页;考试时间 分钟; 出卷时间: 2011 年 12 月
3、姓名、学号等必须写在指定地方; 考试时间: 2011 年 12 月 日
4、本考卷适用专业年级: 2008级 任课教师: 朱 勇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
一
十
二
总 分
得 分
阅卷人
(以上内容为教师填写)
专业 年级 班级 学号 姓名
论文题目:
一、论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影响。
二、评述美国的全球战略及其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要求:
1、两题任选一题;
2、写清楚专业、姓名、年级、班级、学号和联系方式;
3、字数不少于3000字;
4、内容充实,思路清楚,逻辑严谨,言之成理;
5、标题3号字,正文5号字;
6、统一A4纸打印,装订;
7、严禁抄袭,雷同或者大体雷同的,取消成绩;
8、 2011年12月25日前完成,班长收齐按照学号整理好统
一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论文选题指南(备注:以下各条是选题指南,不是具体题目,题目自拟)
1、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2、当代世界政治发展趋势分析
3、欧盟一体化进程及对中国的影响
4、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的关系
5、当今世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选一个角度)
6、新经济体的兴起及对世界经济秩序的影响
7、雅尔塔体制及对中国的影响
8、中苏关系及经验教训
9、非传统安全威胁及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10、恐怖主义盛行的原因、国际反恐现状、恐怖主义的新特点
11、当今大国关系的调整及特点
12、联合国改革问题及中国的态度
13、中印关系的现状及发展前景、主要障碍
14、印度的发展及前景预测
15、中国和印度的发展现状及竞争力比较
16、苏联模式及形成原因、特点及评价
17、巴以冲突的由来、现状、发展前景
18、比较“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
19、中东、北非局势动荡的原因及应对
20、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及其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21、朝鲜半岛核问题的由来、发展现状及解决前景
22、欧盟与中国的关系(如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对华武器禁运问题等)
23、独联体国家的“颜色革命”及发生的原因分析、对我国的启示
24、“中国模式”的特点及优势(与世界其他发展模式比较)
25、中国“和谐世界”的外交理念(提出的背景、内涵、评价等)
26、中国“和平发展”的主张及评价
27、中国对外政策的调整
28、中美关系(历史、现状、前景、主要障碍等)
29、日本“政治大国”的战略(提出的背景、过程、前景等)
30、评析新时期(奥巴马上任后)美国对外战略的调整
31、越南的经济、政治现状中越关系
32、朝鲜的经济、政治现状中朝关系
33、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原因、表现、前景等)
34、比较德国和日本对待历史的态度(表现、原因、评价)
35、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前途分析
36、独联体国家内部的纷争及原因分析
37、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分析及启示
38、中国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
39、我国外交战略评析
40、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启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