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普查分类范围

合集下载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类别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类别

第八条地理实体的相关信息(地理实体概况)地理实体的相关信息,是指地名所指代的地理实体的性质、特征及文化内涵等。

12.陆地水系类。

121.河流:长度(千米)、流域面积(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河流级别、河流类别(内流河/外流河,地上河/地下河,常年河/季节河)、主要水文站、径流量、所在(跨)行政区、其他信息(如揭示河流历史文脉和特色文化内涵的信息等)。

1211.河源(一般是分布在山脉中的溪、泉、冰川、沼泽或湖泊等,是河流干流(或其支流)的发源地):所在(跨)行政区、其他信息。

1212.峡谷(峡谷是深度大于宽度谷坡陡峻的谷地。

V形谷的一种。

一般发育在构造运动抬升和谷坡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段。

):长度(千米)、宽度(千米)、走向、所属山系、起点名、止点名、河流名、所在(跨)行政区、其他信息。

1213.河滩(河边水深时淹没,水浅时露出的地方):面积(平方千米)、所在(跨)行政区、其他信息。

1214.阶地(指由于地壳上升,河流下切形成的阶梯状地貌):高度(米)、阶地级数、陡坎角度、所属河流、所在(跨)行政区、其他信息。

1215.河湾:所在河流、所在(跨)行政区、其他信息。

1216.河口(为河流终点,即河流注入海洋或湖泊的地方):类型(滨海/滨湖/滨河)、所在(跨)行政区、其他信息。

1217.三角洲(即河口冲积平原,是一种常见的地表形貌):类型(滨海/滨湖/滨河)、面积(平方千米)、海拔(米)、所在(跨)行政区、其他信息。

122.湖泊(湖盆及其承纳的水体。

湖盆是地表相对封闭可蓄水的天然洼池):类型(常年湖/时令湖,淡水湖/咸水湖)、面积(平方千米)、最大长度(千米)、最大宽度(千米)、平均水深(米)、最大水深(米)、主要水源、所在(跨)行政区、其他信息(如沿湖重要自然和人文地理实体及有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等)。

123.陆地岛屿。

1231-1232-1233.洲、河岛,湖岛,矶(洲,水中的陆地,大陆及其附属岛屿的总称;河岛,为河中岛,即指位在河流中间的岛屿;湖岛,因为此岛处于湖中腹地主航道旁,山势高峻,视野极佳,可观四周之岛和湖中美丽风光;矶,水边突出的岩石或石滩):类型(基岩/冲洪积)、面积(平方千米)、近陆距离(千米)、相对高程(米)、植被覆盖率、所在(跨)行政区、其他信息〔如人口(人)、自然聚落、建筑物等〕。

地名普查方案

地名普查方案

地名普查方案一、背景介绍地名是一个地区的重要标志,它记录着地域的文化、历史和地理信息,并为人们提供了定位和导航的功能。

为了有效管理和保护地名资源,我们制定了地名普查方案。

二、目的与意义1. 目的地名普查旨在系统全面地收集、整理和归档地名信息,为相关部门和公众提供准确、丰富的地名资源。

2. 意义(1)保护地名资源:通过普查工作,及时发现和保护那些可能濒临消失的地名,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文化遗产。

(2)提供准确导航:记录和更新地名信息,提供更新的导航数据,帮助人们更好地定位和导航。

(3)辅助决策:为城市规划、交通建设以及历史研究等领域提供准确的地名数据,为决策者提供支持和参考。

三、普查内容与方法1. 普查内容(1)地名分类:按照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行政区划等不同分类方式对地名进行整理和归类。

(2)地名标准化:对地名进行统一命名规范,减少重名和混淆,提高地名的可读性和可辨识性。

(3)地名识别:采用现场实地调查和地图对比等方式,确认地名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地名归档:将普查获得的地名信息进行整理、编码和归档,建立地名数据库和相关文献资料。

2. 普查方法(1)实地调查:派遣专业人员对各地点进行走访与调查,记录地名信息,包括名称、含义、来源等。

(2)地名排查:结合地图、历史文献等资料,对已有的地名进行核实和修订,确保其准确性和可读性。

(3)技术支持:应用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辅助普查工作,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四、普查组织与管理1. 组织架构普查工作由地名普查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并设立普查指导组、普查执行组和普查技术组等各级工作组织。

2. 工作流程(1)规划阶段:确定普查范围、目标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制定普查手册和标准规范。

(2)实施阶段:按照工作计划,组织实地调查和资料整理工作,保证普查的顺利进行。

(3)审核与归档:对普查获得的地名信息进行审核和归档,建立规范的地名数据库和相关文献资料。

五、普查成果与应用1. 普查成果(1)地名数据库:建立完善的地名数据库,包括地名名称、含义、来源、地理位置等信息。

地名普查百问解答(word)

地名普查百问解答(word)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培训教材编委会主任李立国副主任宫蒲光主编宫蒲光执行主编柳拯副主编黄茹曾凡孙秀东许启大王胜三宋久成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王慧娟田园冯瑶刘连安刘静阮文斌庄茂军许丹丹李实李香娥张伟吴坚岳昆仑周毅胡小勇赵淑英贺延伟黄智晖曹瑞昌董小环零振洪臧振力目录第一篇政策类1.地名普查的目的和意义?2.地名普查的任务?3.地名普查的范围?4.地名普查总体要求?5.地名普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6.地名普查宣传应主要围绕哪些方面?7.地名普查的主要宣传方式有哪些?8.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利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9.地名普查时间安排?第二篇工作要求类10.地名普查中的地名类别有多少类?11.实际普查中的地名分类与《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中的地名分类的关系?12.普查中的地名具体包括哪些类别?13.在地名普查工作中,地理实体按基本形态分为哪几类?14.点状地理实体包括哪些?15.线状地理实体包括哪些?16.面状地理实体包括哪些?17.地名普查数量要求原则?18.地名归类的原则是什么?19.地名普查数据质量要求?20.地名调查的基本准则21.“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调查目录”与“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目录”的区别?22.如何处理“二普”与“一普”的关系?23.地理实体位置信息采集的方式和方法?24.对各成员单位所提供资料的基本要求?25.地名命名、更名的政策依据?26.地名不规范有哪些表现形式?27.为什么要进行地名标准化?28.地名标准化有哪些主要内容?29.地名成果表中“标准地名”的填写要求?30.少数民族语地名译写原则?31.增设地名标志的原则要求?32.普查中遇到数据库中没有列出的地名类别如何处理?33.普查用图有哪些保密管理要求?34。

装载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计算机有哪些保密管理要求?35.各级地名普查机构名称的规范称谓?36.地名普查成果主要包括哪些内容?37.普查成果质量具体要求有哪些?38.为什么要对地名普查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验收?39.地名普查基本工作流程?第三篇属性信息类40.填写地名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的基本要求?41.地名的历史沿革追溯到什么时期?42.如何填写成果表中地理实体概况?43.属性信息质量把关要求?44.属性信息“密级”如何填写?45.什么是“必填字段”?46.经纬度填写应注意哪些问题?47.如何避免地名类别填写错误?48.“所在(跨)行政区”应如何填写?49.跨县级行政区的地名代码如何编制?50.跨乡级行政区的地名代码如何编制?51.点状地理实体的地理位置填写要求是什么?52.线状地理实体的地理位置填写要求是什么?53.面状地理实体的地理位置填写要求是什么?54.数字信息填写有哪些注意事项?55.实测地理坐标的精度要求?56.行政区域包括哪些?57.“街道”与“街道办事处”在地名分类中的关系?58.非行政区域包括哪些?59.群众自治组织包括哪些,信息如何填写?60.居民点包括哪些?61.常见的具有地名意义的交通运输设施主要有哪些?62.有轨交通线路主要包括哪些?63.公共交通车站主要包括哪些?64.桥梁主要包括哪些?65.哪些地理实体应归入“隧道”类下?66.常见的具有地名意义的水利、电力、通信设施主要有哪些?67.常见的水系类地名主要有哪些?68.水系类地名中的“洲”、“矶”主要指什么?69.水系类地名中的“河源”、“河滩”、“阶地”主要指什么?70.常见的具有地名意义的纪念地与旅游景点类主要有哪些?71.纪念地、遗址主要包括哪些?72.风景区的概念及含义?73.常见的具有地名意义的建筑物主要有哪些?74.普查中“亭、台、碑、塔”如何归类?75.房屋主要包括哪些?76.广场主要包括哪些?77.体育场主要包括哪些?78.市场、集市等如何归类?79.常见的具有地名意义的单位主要包括哪些?80.党政机关主要包括哪些?81.人民团体主要包括哪些?82.民间组织主要包括哪些?83.事业单位主要包括哪些?84.企业单位主要包括哪些?85.对规模较小地理实体的普查如何掌握?86.涵洞、堤堰等地理实体的相关信息中的“所在位置”如何填写?87.区片、地片的含义?88.历史地名如何普查?89.数据库中标绘行政区域界线的要求?90.多媒体信息的填制要求?91.多媒体信息文件名命名规则?92.地名普查各种表格的编制单位如何填写?第四篇图形信息类93.普查到的地名在图上表示的原则?94.地形图的选用?95.地理实体在工作图上定位点的符号类型?96.地理实体定位点符号类型的适用范围?97.什么是连接关系的完整性?98.在进行图库匹配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99.同一地图要素对应多个地名如何处理?100.在数据库图形数据中,对地名的修改整饰有哪些内容?101.如何看待地名普查工作图的作用?102.成果图打印的要求是什么?第五篇规范类103.数据库地名代码的特性?104.地名代码编制依据是什么?105.地名代码是怎样组成的,各表示什么含义?106.地名分类的基本原则?107.数据库地名代码中表示地名属性类别的数字段是如何构成的?108.地名代码第二段填写为“999”的主要有哪些地名?109.罗马字母拼写应注意哪些问题?附录一、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实施方案二、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规程第一篇政策类1.地名普查的目的和意义?地名普查的目的和意义:调查地名基本情况,规范地理实体名称,设置地名标志,开发、应用普查成果,建立地名普查档案。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普查内容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普查内容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普查内容第一条地名核查内容及分类标准根据地名分类,核查本行政区域内所有人文地理实体和自然地理实体名称。

地名分类以《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GB/18521-2001)为标准。

边境地区原有的地名,或已写入边界条约上的地名,现在已成历史地名的,仍需进行普查。

第二条地名的基本信息普查地名的基本信息内容是:标准地名、少数民族语书写、罗马字母拼写、地名发音、别名、简称、类别名称、使用时间、地理位置、语种、密级、地名的含义、来历、历史沿革、地理实体概况、多媒体信息等内容。

第三条地名的属性信息普查地名的附加属性信息主要包括下列内容:一、海域类。

1.海洋:气候类型、潮汐类型(半日潮/全日潮/混合潮)、面积(平方公里)、平均深度(米)、最大深度(米)、最大长度(米)最大宽度(米)、最大浪高(米)、海洋产业种类、年降水量(米)、平均风速(米/秒)、其他信息(如境内海岸线长度等)。

2.海湾:面积(平方公里)、平均深度(米)、最大深度(米)、最大潮差(米)、夏季平均水温(摄氏度)、冬季平均水温(摄氏度)、最大浪高(米)、底质(指海底何种堆积物)、长度(米)、宽度(米)、最窄宽度(米)、所在海洋、所在(跨)行政区、其他信息(如境内海岸线长度等)。

3.海峡:连通海域、起点、止点、平均深度(米)、最大深度(米)、流速(米/秒)、潮流(指潮水流向)、最大潮差(米)、最大浪高(米)、底质(指海底何种堆积物)、长度(米)、宽度(米)、最窄宽度(米)、所在(跨)行政区、其他信息。

4.岛屿:类型(岛/低潮高地/暗礁)、最大长度(米)、最大宽度(米)、面积(平方公里或平方米)、近陆距离(米)、土岩类型、所在海洋、所在(跨)行政区、其他信息〔如人口(万人或人)、年降水量(毫米)〕。

5.群礁、群岛:岛屿数量、最大岛屿(含最大礁石)、面积(平方公里)、潮汐类型(半日潮/全日潮/混合潮)、最大潮差(米)、底质类型(基岩/水泥/珊瑚礁)、所在海洋、所在(跨)行政区、其他信息。

普查区划分工作细则

普查区划分工作细则

普查区划分工作细则(一)根据《全国农业普查条例》有关条款的规定,特制定本细则。

(二)普查区、普查小区的划分,是农业普查中极为重要的工作。

为保证农业普查数据质量,必须周密科学地划分普查区、普查小区。

(三)普查区的划分凡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农村地域以及开展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城镇地域必须划分普查区。

普查区按村民委员会所辖地域、居民委员会所辖地域或具有村级行政管理职能的农(林、牧、渔)场划分。

1.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普查机构应逐级明确省、地、县三级行政区划界线,各级行政区划之间不得有遗漏地域。

2.普查区的边界线按行政区域的地理边界划定。

普查区边界线不能交叉。

相邻普查区之间,只能有一条边界线。

3.对非当地行政管辖,地理范围跨越乡镇及乡镇以上行政管辖区域的“飞地”单位,其普查区的划分由当地上级普查机构负责。

4.普查区的名称,沿用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或农(林、牧、渔)场的名称,不得用简称或习俗名称。

(1)普查区的名称在本乡镇所辖行政区域内不得重复,普查区的归属必须唯一,并与地址码严格一致。

(2)普查区必须归属于所在地域的上一级行政单位,不允许与当地行政单位脱离。

(四)普查小区的划分普查区以下设置普查小区。

普查小区的划分,由农业普查小组负责,划分原则如下:1.普查小区原则上以村民小组划分。

如果没有设置村民小组,村民小组规模过大或边界不清晰,或者村民小组内住户分散在5个聚居处以上时,应参照明显的地理标记划分普查小区。

普查小区规模一般为50-100户。

人口密度小、交通条件困难的地区可按20-50户设置普查小区。

2.住户在100户以下、没有村民小组的小行政村,其普查区就是普查小区。

3.普查小区的名称,沿用村民小组的名称,或称之为“第一普查小区”“第二普查小区”等等。

4.有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城镇地域按居民委员会划分普查区,是否划分普查小区由其所在乡镇农业普查办公室根据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数量和普查工作量确定。

不划分普查小区时,普查区即为普查小区。

11大类92种地名普查登记表及其填写说明(河南省专版)(1)修改

11大类92种地名普查登记表及其填写说明(河南省专版)(1)修改

(含填表说明、各类地名通名解释)二〇一六年五月十日制表人:审核人:年月日制表人:审核人:年月日表1:河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登记表编制单位:(公章)编号:填表说明河流,是陆地表面上经常或间歇有水流动的线形天然水道。

河流在我国的称谓很多,较大的称江、河、川、水,较小的称溪、涧、沟、曲等。

藏语称藏布,蒙古语称郭勒。

1、标准地名(汉字):指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汉语)书写,并经过官方认可的地名全称。

如:黄河、淄河。

2、使用时间:按照地名的实际使用状况分为“现今地名”和“历史地名”,可选择填写。

3、简称:是指经过官方认可或约定俗成的地名的简单称谓。

凡地名简称不通用、来源不详或不能确认的则不填写。

4、别名:是指某一地理实体标准地名及其简称以外的其他现行名称,如亦名、旧名、雅名等。

5、曾用名:曾经使用过的名称,按使用先后顺序填写。

如果曾用名较多,可有选择地填写,用字要固定,以不超过3个为宜。

6、所在(跨)行政区:指地名所指代的地理实体所位于(跨)的行政区,填写乡级(含)以上行政区名称,无须在其前面加冠其上一级政区名称。

对于完全坐落于一个县级政区内但涉及两个(含)以上乡镇街道的地理实体,其所在(跨)行政区逐个填写所跨的乡镇街道。

对于涉及两个以上县级政区的地理实体,其所在(跨)行政区仅填写本县内所跨的乡、镇、街道。

“所在(跨)行政区”中的“行政区”最低一级为“乡、镇、街道”。

7、地名的来历、含义:包括标准名称及其别名、曾用名、简称等名称的含义,包括地名形成的历史背景、命名理据(文化内涵)等。

一个地名的来历、含义有多种说法的,要依照诸说并存的原则记述;来历、含义不明,实在无法考证的,依照存疑待考原则,据实填写。

所有地名的该项要素内容不能为空。

8、历史沿革:指该地名的历史演变情况,尽可能详细说明。

河流、公路等线状地名包括何时命名更名、隶属关系调整、起止点变化和走向调整情况等。

山、河、湖等自然地理实体的历史沿革酌情填写,但不能为空。

印江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质量验收标准

印江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质量验收标准

印江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质量验收标准通过整理我县“地名一普”和学习“地名二普”试点省份工作经验,特制定我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质量验收标准。

第一部分各类地名普查设计标准一、行政区域类地名普查设计标准:地区代码、行政级别、地理位置、毗邻的相关政区、上级政区、下级政区、总面积、总人口、其中政府驻地人口、民族构成、所辖政区、政府驻地、政府网址、电话区号、邮政编码、气候类型、地貌特征、主要山峰、主要河流、境内主要矿产资源、主要工业、主要农业、主要交通干道、主要文教科体卫事业单位、著名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著名历史人物、主要特产。

二、非行政区域类地名普查设计标准:1、矿区:范围驻地、人口、面积、主要矿产产值、设立时间、所在(跨)行政区;2、农、林、牧、渔区:类型、范围、人口、面积、年均气温、无霜期、年均降水量、主要产业、所在(跨)行政区;3、工业区、开发区:范围、人口、面积、主要产业、所在(跨)行政区4、贸易区、口岸:范围、人口、面积、主要产业、主要商品、所在(跨)行政区。

5、地片、区片:范围、人口、面积、所在(跨)行政区。

三、单位类地名普查设计标准:单位类型、所属行业、地址、法人代表、联系电话、邮政编码、业务范围、单位网址。

四、群众自治组织地名普查设计标准:类型、组织宗旨、管理范围、下级组织、联系电话、邮政编码、所在(跨)行政区。

五、居民点地名普查设计标准:类型、地名的来历及沿革、地理实体概况(含人口、面积)、所在(跨)行政区。

六、交通运输设施类地名普查设计标准:1、公路(含国道、高速公路等):主要技术参数(起点、止点、长度、宽度、路面质地、道路等级)、沿途重要地物、始建时间、建成时间。

2、街、巷:主要技术参数(起点、止点、长度、宽度、路面质地、道路等级)门牌号范围、地名含义及沿途重要地物(含始建时间、使用时间)、途经行政区。

3、车站(含火车站、汽车站、城市公交站、地铁站)、停车场:主要技术参数(建筑面积、占地面积、年客运量、年货运量)、地名沿革(地名含义、始建时间、建成时间、与之相连的主要交通线)、主要运营线、所在(跨)行政区。

地名普查337个事业单位小类、136个中类、27个大类行业分类表

地名普查337个事业单位小类、136个中类、27个大类行业分类表

行业分类表
小类
研究生院、部 综合院校 理工院校 农业院校 林业院校 医药院校 师范院校 语文院校 财经院校 政法院校 体育院校 艺术院校 民族院校 职业院校 其它本科院校 综合高等专科学校 理工高等专科学校 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林业高等专科学校 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语文高等专科学校 财经高等专科学校 政法高等专科学校 体育高等专科学校 艺术高等专科学校 民族高等专科学校 职业高等专科学校 其它高等专科学校 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农业中等专业学校 林业中等专业学校 医科中等专业学校 师范中等专业学校 财经中等专业学校 政法中等专业学校 体育中等专业学校 艺术中等专业学校 外语中等专业学校 其它中等专业学校 职业中学 技工学校 其他职业技术学校
1、统计事业单位
1、农业服务单位
十一、技术推广与实验
2、其他农业事业单位 3、林业服务单位
十一、技术推广与实验
3、林业服务单位
4、其他林业事业单位 5、畜牧业服务单位 6、其它畜牧业事业单位
1、房地产服务事业单位
2、园林绿化事业单位
3、城市环卫事业单位 十二、公共设施与管理 4、航务单位
5、公路事务单位
事业单位行业分类表
大类
中类
1、研究生院、部
2、本科院校
3、高等专科学校
一、教育
4、中等专业学校
5、职业技术学校
6、基础教育学校
7、成人教育高等学校
二、科研
8、成人教育中等学校
9、成人教育初等学校 10、其他教育事业单位 1、自然科学研究单位
2、社会科学研究单位 3、综合科学研究单位 4、其它科学研究事业单位
编码
10101 10201 10202 10203 10204 10205 10206 10207 10208 10209 10210 10211 10212 10213 10214 10301 10302 10303 10304 10305 10306 10307 10308 10309 10310 10311 10312 10313 10314 10401 10402 10403 10404 10405 10406 10407 10408 10409 10410 10411 10501 10502 1050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名普查分类范围
地名普查分类范围
山口、关隘1341 山口关隘有地名意义的山口、关隘
山谷、谷地1342 山谷谷地有地名意义的山谷、谷地
山坡1343 山坡有地名意义的山坡
山峰1344 山峰有地名意义的山峰
山1345 山有地名意义的山
山体(山脉、山
系)
1346 山体有地名意义的山体
湿地(沼泽)1351 湿地沼泽有地名意义的湿地(沼泽)
草原1353 草原有地名意义的草原
森林1354 森林有地名意义的森林
洞穴1391 洞穴有地名意义或有开发价值的洞穴天生桥1392 天生桥有地名意义的天生桥
台地1393 台地有地名意义的台地
行政区域省行政区域212
行政区域
经合法程序审批的行政区划单位市行政区域213
县行政区域214
乡行政区域215 习惯界线
群众自治组织村委会2161
群众自治组织
所有经县级人民政府审批的群众自治组织所有村民小
组、居民小组
社区、居委会2162
村民小组2163
居民小组2164
非行政区矿区2171 矿区
经省级国土部门审批的矿区,相当于科级及科级以上
的矿区
域农、林、牧、
渔区
2172 农林牧渔区相当于科级及科级以上的农、林、牧、渔区工业区、开发

2173 工业区开发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工业区、开发区边贸区、口岸2174 边贸区口岸所有边贸区、口岸
地片2176
地片区片一般代指某个区域。

尊重群众习惯,由县级普查办明确普查范围
区片2177 指以某地为中心的一个范围。

尊重群众习惯,由县级普查办明确普查范围
居民点城镇居民点221
居民点
包括居民小区、社区网格或常住户在50户以上的居民
聚集区
农村居民点222 包括自然村或常住户在20户以上的村民聚集区
工矿点223 矿区内的居民点
农、林、牧场

224 农、林、牧场区内的居民点
交通运输设施锚地2311 锚地县级以上航运部门管理的锚地
河港、湖港2313 河港湖港县级以上航运部门管理的河港、湖港
船闸、升船机

2314 船闸升船机站所有船闸、升船机站
渡口2315 渡口年客运量大于1万人或年货运量大于5万吨的渡口公路2321 公路有名称的所有公路
长途汽车站2322 长途汽车站所有长途汽车站
收费站2323 收费站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收费站
铁路2331 铁路所有铁路
火车站2332 火车站所有火车站
道口2333 道口所有仍在使用的道口
航空港2341 航空港
以有关专业管理部门提供的数据为准
管道2342 管道
管站2343 管站
道路、街巷2351 道路街巷城镇所有道路、街、巷
有轨交通线路2352 有轨交通线路所有有轨交通线
公共交通车站2353 公共交通车站所有公共交通站
停车场2354 停车场50个泊位以上的公用停车场
桥梁2361 桥梁城市立交桥、人行桥及跨径大于30米的公路、铁路桥隧道2362 隧道所有隧道
道班2363 道班所有道班
检查站2364 检查站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合法检查站
环岛、路口2365 环岛路口以交通部门提供的数据为准
加油站2366 加油站经正式批准、合法经营的加油站
灯塔、导航台2367 灯塔导航台以有关专业部门提供的数据为准
索道、扶梯2391 索道扶梯有地名意义的索道和室外大型扶梯
水利、电力、通信设施井241 井以有关专业部门提供的公用数据为准
池塘2421 池塘面积大于1000平方米且有地名意义的池塘。

水库2423 水库库容10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
蓄洪区2424
蓄洪区泻洪区以水利部门提供的数据为准
泻洪区2425
灌区2426 灌区面积不小于50亩的灌区
灌溉渠2431 灌溉渠
水利、市政部门提供的数据为
排水沟2432 排水沟
渡槽2433 渡槽
泵站2434 泵站
涵洞2435 涵洞
河堤2442
河堤湖堤闸坝拦河坝以水利部门提供的数据为准
湖堤2443
闸坝2444
拦河坝2445
垸2446 垸仍在使用的垸子
运河245 运河所有运河
发电站2462 发电站所有发电站
输变电站2463 输变电站所有输变电站
通信基站2472 通信基站以通信设施专业管理部门提供的数据为准
纪念地、人物纪念地2511
人物事件纪念地已经开发的纪念地事件纪念地2512
旅游景点宗教纪念地2513 宗教纪念地按省民宗局提供的目录普查遗址2514 遗址具备开发价值的遗址
公园252
公园风景区
对公众开放的公园
风景区253 以旅游局公布的资料为准自然保护区254 自然保护区所有自然保护区
建筑物房屋261 房屋
七层以上的独栋建筑、三栋以上的建筑物群和占地面
积2000平方米以上的建筑物(含厂区、办公区)
亭2621
亭台碑塔
县级以上文物部门登记在册的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主
持修建有特殊意义的亭、台、碑、塔
台2622
碑2623
塔2624
广场2631
广场体育场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的广场、体育场
体育场2632
城堡2641
城堡墙所有城堡和具有地名意义的墙
墙2642
集贸市场2651
市场以有关专业部门提供的数据为准
专业市场2652
单位类党政机关271
单位以有关专业、职能部门提供的数据为准社会组织272
事业单位273
企业274
军事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