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书评】《月亮宝石》(The Moonstone)
解读《月亮宝石》.

解读《月亮宝石》摘要:从叙事分析学和符号学的角度分析和解读侦探小说《月亮宝石》,其不仅讲述了一个情节神秘曲折的故事,更揭示了人性的阴暗面,揭示了月亮宝石本身并不具备神性和邪性、月亮宝石的特性其实是和人性互为依存的这一事实。
关键词:月亮宝石叙述学符号邪恶人性被称为“第一部最伟大的英国侦探小说”⋯的《月亮宝石》是英国作家威廉·威尔基·柯林斯的成名作。
作者舍弃了以第三人称或单一的叙述者讲述故事的办法,借用了7个不同人物的口和笔,讲述了13个不同的故事。
笔者在本文中将从叙述学及符号学的角度对《月亮宝石》进行粗浅分析。
从某种意义上说,结构主义是从“共时”这一概念开始的,认为变化是无意义的,共时体才是一个有意义的体系。
但如果从共时角度考察叙事形式、故事、/J、说、轶事等,是无法考察到事件的发生的。
因为出现不曾预料或不曾存在的事情才是变化或发生。
杰姆逊在《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中指出:一次事件或变化具有这样一种性质,那就是对于相对已经存在的系统来说它是完全崭新的,完全不曾预料的。
如果故事都是一个共时的系统,那么讲故事就是要制造出一个事件的幻觉,即历时性的幻觉。
杰姆逊还指出,光有时间的流逝并不成其为故事,而愿望的满足经常被认为是属于基本性事件 J。
笔者认为《月亮宝石》中至少提到了4个愿望:(1)印度人夺回宝石完成神职的愿望,这是贯穿小说的主线索;(2)男女主人公对爱情的追求,希望能结成百年之好的愿望;(3)满足贪婪私欲或把灾难转嫁他人,以达到报复对方目的的愿望;(4)不让名誉受诋毁的愿望。
有了愿望,就必须有满足愿望的方法,以及阻碍愿望实现的“妨碍者”,只有这些因素存在才能形成一个故事或者说才是真正的叙事。
在一个故事里必然有历时的成分,必须有些不曾预料的事,但在叙事分析理论里,却又必须使这种不曾预料性属于同一个系统。
共时系统必须能够产生这种不曾预料性,并且能够解释它。
由此就会产生一种奇特的平衡,读者已知的事物和用这些事物来制造惊奇感觉之间的平衡[3]。
《月亮宝石》读后感

《月亮宝石》读后感很多年前,我在一个悠闲的午后,偶然间翻开了一本名为《月亮宝石》的书籍。
这本小说讲述了一个奇幻的故事,让我陷入了其中,久久不能自拔。
故事发生在一个神秘的世界里,这个世界上的人们生活在一个由月亮宝石所构成的国度中。
月亮宝石是这个国度的灵魂,它们闪烁着五彩斑斓的光芒,赋予了世界独特的魔力和富饶的资源。
人们每天都会感受到月亮宝石的美丽和神奇,这让他们感到无比自豪和幸福。
在这个国度里,主人公小琳娜是一个机智聪明的女孩。
她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意外地发现了一颗不同寻常的月亮宝石。
它散发着温暖的光芒,小琳娜被它深深吸引。
她决定将它带回家,并给它取名为“晨曦”。
晨曦的到来,改变了小琳娜的生活。
她发现自己可以通过晨曦与月亮宝石进行心灵感应,这使她具备了特殊的能力。
她可以与月亮宝石沟通,了解它们的故事和秘密。
小琳娜变得更加勇敢,她利用自己的能力,帮助国度中的人们解决了许多问题和困难,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爱戴。
然而,晨曦的出现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和贪婪。
恶棍弗朗西斯科对晨曦起了贪念,他想夺取它的力量,为自己谋取私利。
他设计了一个圈套,企图将小琳娜和晨曦囚禁起来。
小琳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她必须展现出自己真正的勇气和智慧,才能够解救自己和晨曦。
在小琳娜的努力下,她最终成功地摆脱了弗朗西斯科的限制。
她利用晨曦的力量,解救了被囚禁的月亮宝石,使他们重新焕发了生机。
整个国度因此而重归和平,人们重新拥有了自由和快乐。
读完《月亮宝石》,我感受到了很多。
首先,这本小说给我带来了无尽的想象力。
作者用细腻的文字描绘了月亮宝石的美丽和神奇,让我仿佛亲身置身于那个世界中,感受到了其中的每一个细节。
我可以想象出那五彩斑斓的光芒,以及人们因此而获得的喜悦与自豪。
其次,故事中的主人公小琳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是一个普通的女孩,但她敢于冒险、勇于担当,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改变了整个国度的命运。
她展现出了坚强和乐观的品质,这些品质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和借鉴的。
推理小说推荐:《月亮宝石》

推理小说推荐:《月亮宝石》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月亮宝石》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您喜欢小编的推荐,请继续关注店铺。
"The Moonstone", Wilkie Collins.《月亮宝石》【英】威尔基•柯林斯中国文联出版公司本书讲叙围绕着一块印度宝石发生的种种怪事,是侦探文学初创期的作品,作者柯林斯系英国文学大师。
该书现在看来可能有点落伍,毕竟不是人人都会欣赏那种慢节奏的,缺少血腥谋杀和精妙诡计的侦探小说。
不过考虑到《月亮宝石》是推理小说草创期的作品,我们还是要佩服柯林斯说故事的本领,佩服他能够在如此漫长的篇幅中始终牵住读者的视线。
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诗人艾略特曾评价此书为"最优秀的英国侦探小说"。
作者的另一部作品《白衣女人》(32)也同时上榜。
【作品简介】《月亮宝石》主要内容包括:月亮宝石——印度世代相传的一颗钻石。
一个英国军官从印度佛寺掠走了这颗宝石,于是,这颗价值连城的宝石便传到了英国。
此后,这颗该诅咒的宝石夺走了许多它的拥有者的生命。
令人生畏的印度人若隐若现的身影,紧追着这颗宝石。
作者威廉•威尔基•柯林斯,与狄更斯同时代的作家,两个都受到美国作家爱伦•坡的影响,柯林斯的作品更接爱现代的侦探小说。
【作者介绍】威尔基·柯林斯,逝世在伦敦。
父亲是个风景画家。
他12岁时随父母迁居意大利,三年后回国,就读于海伯里私立寄宿学校,曾在茶叶公司工作,后改学法律,在伦敦林肯法学协会当过律师。
1847年,父亲死后,他才开始以写作为生。
第一部作品是《威廉·柯林斯》传,不久就从事小说创作。
一开始成绩平平,后来他结识了当代文豪狄更斯,成为莫逆之交,并为狄更斯主编的,当时最风行的杂志经常撰稿,并且他也是狄更斯的女婿。
他的长篇小说往往在这本杂志上先发表,然后出单行本。
这期间他写了不少小说,大都以侦破犯罪事件为题材,柯林斯即以此种小说蜚声社会,享誉30余年,但他作品虽多,而得以流传后世并得到肯定的仅有《月亮宝石》和成名作《白衣女人》两部。
《月亮宝石》读后感

《月亮宝石》读后感在我有生以来,我曾阅读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然而,近期我读到了一本特别引人入胜的小说,它就是《月亮宝石》。
这本小说以其深刻的情感和生动的描写方式令我难以忘怀。
在这篇读后感中,我将与大家分享自己对于这本小说的感受和体验。
《月亮宝石》讲述了一个温馨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偏远的山村里。
主人公是一个名叫小玉的女孩,她和父亲生活在一起,并过着贫困的生活。
然而,尽管面对困难和挫折,小玉总是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
她相信通过努力和坚持,她的生活会有所改变。
在这个故事中,作者生动地描绘了小玉独特的个性和她与父亲之间深厚的感情。
尽管她们只有彼此相依为命,但她们用无尽的爱和关怀支持和鼓励着对方。
这种真挚的亲情感动了我,让我想起了自己与我的父母之间的关系。
另外,这本小说也向读者展示了山村的美丽和宁静。
作者通过描写自然环境和村民们的生活,为读者创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世界。
我几乎可以感受到阳光的温暖,闻到大自然的芬芳。
这些描写不仅增添了故事的趣味性,还使我对山村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小玉追求梦想的坚持和勇气。
尽管她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但她从未放弃过自己心中的梦想,那就是成为一名著名的画家。
她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美丽的画作,并坚信自己的作品能够触动人们的心灵。
她的努力和执着无疑是这个故事最大的亮点之一。
通过阅读《月亮宝石》,我学到了许多关于生活和梦想的重要教训。
这本小说告诉我,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只要我们勇敢地面对,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同时,也要珍惜身边的亲人和朋友,用爱和关怀去支持他们。
在读完这本小说后,我对于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梦想,并决心更加努力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同时,我也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并努力用自己的方式来支持和鼓励他们。
总而言之,《月亮宝石》是一本令人难以忘怀的小说。
它通过温馨的故事情节、深入人心的描写和深刻的主题,向读者传递了许多人生道理和价值观。
为心灵打开一扇窗《月亮宝石》读后感(1000字).docx

为心灵打开一扇窗——《月亮宝石》读后感暮色降临,月亮挂在夜空中放着幽光。
我坐在窗前独自赏着月光,想起来了那本被我遗忘了很久、放在书架角落的一本书——《月亮宝石》。
趁着月色,便找出了那本已有薄薄灰尘的一本书。
书的大概内容已经有些陌生了,只是模糊记得这是由一颗巨大的宝石引起的曲折离奇的故事。
这颗几百年来镶嵌在印度月亮神额前的宝石,因为颜色像月亮,光泽随月亮变化而得名。
根据神的旨意,它一直由三个婆罗门守卫着,神还预言说,谁要是拿走这颗宝石,灾祸就必将落到他的头上。
而《月亮宝石》就是由于它的丢失而发生一系列的故事,是属于侦探小说。
看书的介绍知道书的作者是柯林斯,他的作品大多侦破犯罪事件为题材。
通常都有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以惊人的场面开始,制造疑云,设立悬念,然后抽丝剥茧,直至真相大白而告终。
而《月亮宝石》便是其中的代表作,他还和美国作家爱伦同被称为现代侦探小说的鼻祖。
看了介绍便更迫不及待的翻开书本。
仔细阅读,感觉自己好像又重新阅读了一次。
书的内容十分曲折离奇,让人的情绪随情节而波动,而我也感觉到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书中了。
而看到最后,结局是最令人意外的。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想过很多人拿了月亮宝石,却没有想到过时弗兰克林那个带头侦察是谁偷了月亮宝石的人,是他在自己无意识的情况下拿的。
而书中的女主人公雷茜尔,也就是月亮宝石曾经的拥有者其实亲眼看到了是弗兰克林拿到。
而因为爱,她选择了隐瞒。
而这一定需要巨大的痛苦和内心的折磨,一次次的试探与回避更让她心灰意冷。
但弗兰克林也不明白这是为何,更不能理解她的做法。
他以为他只有更努力的去寻找月亮宝石,这样才会被原谅。
却不知这样她只会觉得更加讨厌与难受。
一对相爱的人,却因为月亮宝石而落得如此地步,这是如此的可悲。
或许这就是月亮宝石带来的灾祸吧。
更可悲的是里面的一个仆人罗珊娜,她对弗兰克林一见钟情。
可是却无人在意,毕竟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一个人。
而巧的是,她也看到了弗兰克林拿了月亮宝石。
《月亮宝石》读后感

《月亮宝石》读后感在忙碌的生活中,能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就像在沙漠中找到了一泓清泉,让人感到无比的惬意和满足。
最近,我就沉浸在了威尔基·柯林斯的《月亮宝石》里,体验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悬疑之旅。
这本书的情节那叫一个跌宕起伏,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谜团的迷宫之中。
故事围绕着一颗价值连城的月亮宝石展开,它在印度被视为圣物,却在英国的一个贵族家庭中引发了轩然大波。
从宝石的离奇失踪,到各个嫌疑人的神秘行为,每一个情节都紧紧地抓住了我的心,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真相。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对人物的刻画。
每一个人物都像是真实生活在我身边的人,有着鲜明的个性和复杂的内心世界。
比如那位固执己见的高夫利先生,他一心想要维护家族的荣誉,却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困境;还有温柔善良的雷切尔小姐,她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让我忍不住为她的遭遇感到心疼。
说到这,我想起了书中的一个细节。
那是一个夜晚,风呼呼地吹着,窗外的树枝在风中摇晃,像是一只只张牙舞爪的怪物。
雷切尔小姐独自一人在房间里,手里紧紧地握着那封神秘的信件。
她的脸色苍白,眼神中透露出恐惧和迷茫。
她的嘴唇微微颤抖着,仿佛在自言自语。
微弱的烛光在风中摇曳,映照着她那不安的身影。
她一会儿走到窗前,望着外面漆黑的夜色,一会儿又坐回椅子上,双手抱着头,陷入深深的沉思。
这个场景让我仿佛能感受到雷切尔小姐当时的心情,那种无助和恐惧,真的是太真实了。
还有那个狡猾的弗兰克林先生,他总是出现在一些关键的时刻,让人对他的真实意图充满了怀疑。
他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好像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记得有一次,他在客厅里与众人交谈,表面上谈笑风生,眼神却时不时地闪过一丝狡黠。
他的手指轻轻地敲打着桌面,节奏时快时慢,似乎在暗示着他内心的不安。
当别人看向他时,他又立刻换上一副无辜的笑容,让人摸不着头脑。
除了人物,书中的悬疑氛围也营造得十分出色。
每一个线索都像是隐藏在迷雾中的星星,若隐若现,让人想要去追寻。
月亮宝石读书心得

月亮宝石读书心得月亮宝石是一部由海明威所著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与背叛的故事。
在读完这本小说后,我不禁深思其中的主题,同时也被故事情节所吸引。
以下是我对《月亮宝石》的读书心得。
首先,这本小说以其优美的叙述风格让我为之着迷。
作者海明威以简洁明快的文字,描述了一段关于三角恋的故事。
他的描写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1920年代的法国和西班牙,真实而生动。
通过在小说中使用大量的对话,海明威成功地展现了人物之间的复杂情感和动人心弦的故事情节。
其次,这部小说在探讨爱情与背叛的主题上给予了我很多启示。
故事中的主人公,美丽而富有的布列塔尼娜(Brett Ashley),是一个聪明,独立却又迷人的女性。
她被很多男人所吸引,却也因此经历了一系列的爱情纠葛和背叛。
这使我深思,爱情和背叛之间的界限究竟在哪里?为了追求真爱,我们是否可以选择背叛?这些问题让我深入思考,对于个人的价值观和道德底线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此外,小说中的角色塑造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主人公伊斯皮诺萨(Jake Barnes)是一位在战争中受伤丧失了性能力的报纸编辑。
他的遭遇让我感到悲伤和同情。
即便如此,他依然暗恋着布列塔尼娜,并为了她而忍受着心灵的痛苦。
这使我思考了人性的强大之处,以及在面对困境时如何坚持自己的感情。
总的来说,《月亮宝石》是一本引人入胜的小说。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体会到了爱情和背叛的复杂性,以及个人在面对困境时的坚持。
同时,作者的描写手法和角色塑造也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读书,可以让我们开阔视野,增加人生的体验和智慧。
我期待着继续阅读更多优秀的作品,并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和思考。
《月亮宝石》读后感

《月亮宝石》读后感在众多书籍的海洋中,我偶然捞起了《月亮宝石》这颗璀璨的明珠。
读完之后,那跌宕起伏的情节,个性鲜明的人物,就像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我脑海中不断浮现。
故事围绕着一颗价值连城的月亮宝石展开。
这宝石本属于印度的一座神庙,被英国军官约翰· Herncastle 掠夺而回。
他临死前把宝石留给了自己的侄女雷切尔· Verinder。
然而,就在雷切尔生日当晚,宝石离奇失踪。
这神秘的失窃案就像一个钩子,紧紧地勾住了我的心,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跟着书中的人物去揭开那层神秘的面纱。
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被作者刻画得入木三分。
雷切尔,这位美丽又有些倔强的姑娘,她的情感变化贯穿了整个故事。
在宝石丢失后,她所承受的压力和误解,让人心疼。
还有那执着的探长 Cuff ,他敏锐的洞察力和坚定的决心,让我对他的每一次推理都充满期待。
但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书中对于人性的描绘。
在面对宝石的巨大诱惑时,有的人失去了理智,有的人露出了丑恶的嘴脸,而有的人则坚守着内心的善良和正义。
这让我不禁想到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
记得有一次,我和朋友一起参加了一个小型的寻宝活动。
那是在一个公园里面,组织者事先藏好了一些“宝贝”,让我们去找。
一开始,大家都兴致勃勃,充满了期待。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人开始变得急躁起来。
有个家伙为了找到更多的“宝贝”,竟然偷偷地去翻看别人的背包。
这一幕被我看到了,我当时就特别气愤,怎么能这样做呢!这和《月亮宝石》中那些为了宝石不择手段的人有什么区别呢?在那个寻宝活动中,我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原则,认真地在规定的区域内寻找。
虽然最后我找到的“宝贝”不是最多的,但我心里特别踏实。
就像《月亮宝石》中的那些坚守正义的人一样,他们或许在物质上没有得到最多,但他们的内心是安宁的,是充满了自豪的。
回到《月亮宝石》这本书,它不仅仅是一个充满悬疑的故事,更是一次对人性的深度探索。
作者通过巧妙的情节设置,让我们在感受紧张刺激的同时,也能静下心来思考人性的复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书评】《月亮宝石》(The Moonstone)
【推荐理由】
《月亮宝石》(The Moonstone)讲述的是一个
由一颗巨大的钻石引起的曲折离奇的故事,这颗几百年
来镶嵌在印度月亮神前额的宝石,因为颜色像月亮,光
泽随月色变化而得名。
根据神的旨意,它一直由三个婆
罗门守卫着,神还预言说,谁要是拿走这颗宝石,灾祸
就必将落到他的头上。
十八世纪初叶,月亮宝石被抢,
后来落到了英国军官亨卡斯尔上校的手中。
在他将此作
为生日礼物赠送给外甥女雷茜尔后,宝石突然失踪。
经
过许多周折,案件终于真相大白,月亮宝石最后又重嵌
回到月亮神的前额上……该小说构思精巧,情节曲折,
悬念丛生,扣人心弦。
结局出人意料,但论证确凿,合
乎情理,令人叹服。
作者威尔基·柯林斯(Wilkie Collins,1824-1889),英国著名侦探小说家。
作为柯林斯最成功的作品,《月亮宝石》(The Moonstone)被认为是英国历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侦探小说,而柯林斯也被誉为“现代侦探小说鼻祖”。
原文来自必克英语/magazine/guide_text.jsp?id=51050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