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 有趣的植物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葱苗的栽植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葱苗的栽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葱苗的栽植引言:综合实践活动在小学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将课堂学习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葱苗的栽植是一项简单而有趣的实践活动,适合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进行。
通过参与葱苗的栽植活动,学生将学习到植物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耐心。
一、活动背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葱是一种常见的蔬菜。
葱叶可以用于烹饪,不仅增加了食物的美味,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通过葱苗的栽植,我们可以了解到葱的生长过程,并学习到如何照顾植物。
二、活动目标:1.了解葱苗的生长周期及生长环境需求。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通过参与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耐心。
三、活动准备:1.准备葱苗的种子、土壤和花盆。
2.准备一些小铲子、浇水壶和扫帚等工具。
3.为每个学生准备一张活动作业表,记录他们的观察和经验。
四、活动步骤:1.引入活动:首先,向学生简单介绍葱苗的基本信息,包括葱苗的生长周期和生长条件。
解释葱苗的种子需要土壤、水和阳光才能生长成葱。
2.播种准备:让学生分别取一块花盆,并用小铲子将土壤填满花盆的三分之二。
然后,学生将一颗葱苗种子放在土壤表面,并轻轻用手指压实。
3.养护葱苗:让学生按照活动作业表上的提示,每天给葱苗浇水,并确保土壤湿润但不过度浸泡。
学生也可以观察到葱苗的生长情况,并记录在作业表上。
4.观察和记录:每隔一段时间,组织学生观察他们种植的葱苗。
他们可以观察葱苗是否出土、葱叶的形状和颜色等。
同时,鼓励学生在作业表上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以及需要采取的下一步行动。
5.维护花园环境:在观察和记录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葱苗的生长受到环境的影响。
讨论如何保持花园的清洁,防止杂草的生长。
6.收获葱苗:当葱苗长到一定高度时,学生可以有机会收获自己种植的葱苗。
提醒学生小心地用小铲子将葱苗从土壤里取出。
7.总结活动:在活动结束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小学综合实践《有趣的丝网花》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有趣的丝网花》教案有趣的丝网花:小学综合实践《有趣的丝网花》教案引言:小学综合实践《有趣的丝网花》教案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通过制作丝网花,学生将能够体验到种植植物和制作手工艺品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耐心。
此外,学生还能够通过观察花朵的形态和颜色,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艺术创造力。
本教案将详细介绍在班级中开展这一综合实践活动的步骤和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通过观察真实的花朵,学生能够认识花朵的形态和颜色变化。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将亲自动手制作丝网花,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耐心。
3. 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学生将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设计和制作丝网花。
二、教学准备1. 花朵样本:准备一些真实的花朵样本,用于学生观察和学习。
2. 制作材料:准备彩色纸、剪刀、胶水、丝网和颜料等制作材料。
三、教学步骤1. 引入:在班级中展示一些不同种类和颜色的真实花朵样本,鼓励学生观察花朵的外形和颜色。
询问他们对花朵的印象和喜好。
2. 观察花朵:将学生组织成小组,向每个小组分发花朵样本。
让学生仔细观察花朵的形态、颜色和花瓣的排列方式。
引导他们描述花朵的外观特征。
3. 制作丝网花:向学生解释如何制作丝网花。
首先,将提供彩色纸和丝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设计和剪裁花瓣的形状。
然后,使用彩色颜料将花瓣染色,待干后将花瓣粘贴在丝网上。
最后,制作花蕊和花茎,将花瓣围绕花蕊粘贴在一起,并将花茎粘贴在底部。
4. 制作展示:让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丝网花,并邀请其他班级的学生来参观展览。
鼓励学生向参观者介绍他们所制作的花朵和制作过程。
5. 总结:让学生回顾整个制作过程,分享他们的心得体会。
询问学生他们通过制作丝网花学到了什么,并分享他们对花朵和艺术创造的新认识。
四、教学扩展1. 花朵的多样性: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种类和颜色的花朵,并比较它们的外观特征和花瓣的排列方式。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植物》PPT课件教案

能力目标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 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幼儿积极探索和合作的精神
情感目标
培养幼儿对植物的热爱和关注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 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合作精神
02
活动内容
活动重点
了解植物的外部特征和作 用
掌握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 长条件
表扬鼓励: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表扬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布置作业:根据本次活动的主题和目标,布置相关作业,帮助幼儿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04
活动评价与反思
活动效果及亮点
幼儿参与度高,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活动过程中,幼儿能够充分观察、探索、发现植物的奥秘 通过实际操作,幼儿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植物的特点和生长过程 活动亮点在于结合幼儿的兴趣点和认知水平,设计出了适合大班幼儿的科学活动方案
教学方法和手段得到了很好的实践和检验,如通过观察、触摸、品尝等感官体验,激发了幼儿对植物的兴趣和好 奇心。
幼儿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同时课堂秩序也得到了很好的维护。
有些植物的名称和特征对于幼儿来说可能比较陌生,需要教师在活动中进行更多的解释和引导。
THANK YOU
汇报人:
学会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特 点和变化
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 趣和好奇心
幼儿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有初步 的了解。
活动难点
幼儿能够理解植物的构造及功能。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幼儿能够掌握植物的各个生长时期 的特点。
幼儿能够掌握植物的种植方法及养 护技巧。
活动创新点
创新的教学方式: 采用互动式教学 方式,注重幼儿 的参与和体验, 让幼儿在游戏中
有趣的植物作文100字

有趣的植物作文100字
有趣的植物。
植物是大自然的奇妙之处,它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形态和特性,
有些甚至让人忍俊不禁。
比如,仙人掌就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植物。
它们长有长长的刺,看起来就像是一位戴着帽子的小精灵。
而且,
仙人掌还能够在沙漠里生存,不需要太多的水分,这种适应能力真
是令人叹为观止。
此外,还有一种名为食人花的植物也非常有趣。
它们的花瓣就
像是张开的大嘴巴,里面长满了锋利的牙齿,一旦有昆虫飞到它们
的附近,它们就会迅速合上花瓣,将昆虫吞噬。
这种捕食方式实在
是太有趣了,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除了仙人掌和食人花,还有许多其他有趣的植物,比如大力水
手植物。
它们的叶子形状很像是大力水手的肌肉,看起来非常有趣。
还有一种名为睡莲的水生植物,它们的花瓣在夜晚会合拢,早晨会
再次张开,这种变化也是非常有趣的。
总的来说,植物世界是充满了奇思妙想的,它们的形态和特性
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希望我们能够更加关注和保护这些有趣的植物,让它们在地球上继续生长茁壮。
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种植大白菜

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种植大白菜活动简介在四年级综合实践课程中,我们进行了一项有趣的种植活动,种植了大白菜。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研究了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培养了观察和动手能力,同时也增加了对食物的认识和自己动手种植的乐趣。
活动流程1. 准备工作:老师在课前准备好种植的土壤、种子和盆土等物品。
学生们将种植工具清洗干净,准备好笔记本和铅笔,记录整个种植过程。
准备工作:老师在课前准备好种植的土壤、种子和盆土等物品。
学生们将种植工具清洗干净,准备好笔记本和铅笔,记录整个种植过程。
2. 了解大白菜:老师向同学们简要介绍大白菜的生长特点和适宜的生长环境。
同学们可以提问并记录自己对大白菜的了解。
了解大白菜:老师向同学们简要介绍大白菜的生长特点和适宜的生长环境。
同学们可以提问并记录自己对大白菜的了解。
3. 播种:老师向同学们展示如何播种大白菜种子。
我们依次将种子在盆土中按照一定的间距播下,然后用盆土轻轻覆盖。
播种:老师向同学们展示如何播种大白菜种子。
我们依次将种子在盆土中按照一定的间距播下,然后用盆土轻轻覆盖。
4. 浇水:同学们将适量的水倒入盆中,保持湿润的环境有利于种子发芽。
浇水:同学们将适量的水倒入盆中,保持湿润的环境有利于种子发芽。
5. 观察和记录:每天我们观察盆中的土壤,记录大白菜的生长情况,包括发芽的时间、苗的高度和叶片的颜色等。
同时,我们也观察和记录了温度、阳光、水分等环境因素的变化。
观察和记录:每天我们观察盆中的土壤,记录大白菜的生长情况,包括发芽的时间、苗的高度和叶片的颜色等。
同时,我们也观察和记录了温度、阳光、水分等环境因素的变化。
6. 维护和照料:同学们定期浇水,保持盆土湿润。
还要注意扶正苗,防止过度生长。
维护和照料:同学们定期浇水,保持盆土湿润。
还要注意扶正苗,防止过度生长。
7. 收割和品鉴:大约经过一个月的时间,我们的大白菜长大了。
我们小心地将大白菜从盆中取出,洗净后品味。
同学们纷纷表示,自己亲手种植的大白菜真是最棒的食物。
大班科学有趣的植物教案三篇

大班科学有趣的植物教案三篇植物是大自然的奇妙之物,它们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和颜色展现在我们面前。
在大班科学课堂上,通过有趣的植物教案,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重要性。
下面是三篇有关植物的有趣教案。
一、从种子到植物的奇妙旅程引子:小学生对植物的生长过程往往只能通过简单的观察得到一些了解,这节课我们将通过实践,让孩子们亲手触摸种子、观察发芽和生长,感受到植物的奇妙旅程。
活动一:播种1. 提前准备好不同植物的种子,如豌豆、南瓜、向日葵等。
2. 配备透明的花盆或瓶子,让孩子们可以清晰地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
3. 小班分组进行播种,每个小组选取一种植物的种子。
4. 孩子们按照一定的步骤,将种子种植到花盆或瓶子中。
活动二:观察发芽1. 每天观察种子是否发芽,记录在观察表上。
2. 孩子们可以用手轻轻触摸土壤,感受发芽的种子。
活动三:生长观察1. 孩子们每天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测量植物的高度。
2. 帮助孩子们理解光照、水分和空气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3. 设计一份小实验,例如将某些植物遮光,观察其生长情况是否有差别。
活动四:总结1. 结合实际观察,鼓励孩子们总结植物从种子到成长的过程。
2. 提醒他们关于植物生长的重要要素,如阳光、水、空气。
二、植物的繁殖方式引子:孩子们往往只知道植物通过种子生长,却对于其他繁殖方式知之甚少。
为了让他们了解植物的不同繁殖方式,我们将进行一次探究实验。
活动一:繁殖方式探究实验1. 选择几种常见的植物,如西瓜、葡萄、菊花等,将它们分成五组。
2. 创造条件:第一组不进行任何操作,是作为对照组;第二组只提供足够的阳光;第三组只提供足够的水分;第四组只提供足够的空气;第五组提供阳光、水分和空气。
活动二:观察记录1. 鼓励孩子们每天观察植物的变化,记录在观察表中。
2. 提醒孩子们观察植物生长的速度、健康状况和细节变化。
活动三:总结1. 让孩子们总结每组植物的生长情况,并通过比较找出其中的规律。
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植物趣事多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植物趣事多教学设计摘要本设计针对三年级下册的综合实践植物趣事多课程,通过植物趣事多主题,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植物及其生态环境。
本设计深入挖掘了植物趣事多课程的教学思想和核心价值观,呈现了一套充满趣味性和实践性的课程体系。
课程内容课程名称综合实践植物趣事多课程目标1.通过趣味的方式,探究植物的分类、特点以及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植物相关知识。
2.提高学生对生物和生态环境的认识和兴趣,激发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增强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引导他们形成热爱生命、崇尚自然、珍惜资源的正确观念和价值观。
教学目的1.帮助学生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分类和生长习性。
2.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真正了解植物及其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作用。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设计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等科学素养。
4.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1.学生对不同种类植物的观察和比较。
2.学生对植物生态环境的认知和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1.如何启发和激发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
2.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本课程分为四个部分,以不同主题引导学生深度了解植物及其环境。
第一部分:植物分类以植物分类为主题,向学生介绍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可以选择不同的植物,让学生观察比较,掌握它们的区别和相似之处。
第二部分:植物生长以植物生长为主题,向学生展示植物的各种姿态和生长习性,可以透过显微镜观察不同的植物组织和细胞的结构,可以让学生了解植物营养、水分、光照等因素对生长的影响。
第三部分:植物环境以植物环境为主题,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对植物的影响,可以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活动,引导学生对植物所处环境的记录和分析。
第四部分:植物保护以植物保护为主题,教导学生如何爱护小区、学校等周边的植物,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植树护林、节约水源、减少污染等环保志愿者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环保氛围。
观察日记300字植物6篇

观察日记300字植物6篇【篇一:凤仙花的成长】今天,我种了一盆凤仙花,并开始给它浇水,晒太阳,让它快速地成长。
过了3天,凤仙花种子生根发芽了,并且还长出了小片的叶子,我们每天给它浇花,晒太阳,并且杀虫。
这样,凤仙花才能开花结果。
过了一个星期后,凤仙花长出了许多叶子,小的叶子都变成大的叶子了,我想再过几天,凤仙花就开始开花。
我很期待凤仙花开花结果。
过了16天以后,凤仙花果然开花了,开出了一个大的花朵。
也意味着快要结果了。
凤仙花结果了,它弹出了一粒粒凤仙花种子,繁殖完后,就意味着枯萎死亡。
过了不到5天,凤仙花枯萎死亡了。
凤仙花虽然枯萎死亡了,但是到了春天,是可以枯木逢春的!【篇二:观察日记】昨天,我去买了花种。
放学后,我快快地做完作业,就去种花儿了。
我先把一点土倒进盆栽里,然后再小心翼翼地把向日葵的种子倒进土里。
最后,我一边轻轻拍打着土,一边找出刚才到了一点土的袋子。
土刚溜到盆栽里来玩,就要和太阳公公一起聊天啦!他们一定很高兴的!这时,妈妈却把盆栽拿了下来,加了很多的水,对我说:“记住,刚栽植物的时候,一定要加大量的水。
”我点点头。
当我栽薄荷和薰衣草的种子时,我还是先把一点土倒入了盆栽,再小心的撒花种。
这次我更加小心的撒花种了,因为薄荷和薰衣草的花种更小,只要我一不小心把装花种的袋子一斜,花种就会调皮的出去玩。
把剩下的土倒进盆栽后,我加入了大量的水,才放心的让他和太阳公公玩。
只剩下波斯菊的花种啦!我兴冲冲的倒了点土,准备撒花种。
这花种够调皮了,竟然敢从我眼皮底下跳走!我只好手忙脚乱地去找花种。
找到花种后,我狠狠地把他塞进土里,然后又浇上大量的水,才把这具有调皮种子的盆栽放入阳台。
但愿我的小花儿快快长成小苗啊!【篇三:观察日记作文】今天,学校启动了“小小园丁显身手,我与植物共成长”种植活动,我分到了几粒鸡冠花与黄瓜花的种子,将种子捧在手中,我希望它们能够努力生长,开出美丽的花朵。
种子的样子各不相同。
鸡冠花种子的个头很小,只有芝麻那么大,全身黑观察日记300字植物篇二:植物观察日记【篇一:植物观察日记】我们家的阳台上有一盆芦荟,长得很旺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实践《有趣的植物》一、主题内容分析本次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心,根据儿童的认知策略和心理能力的发展设计活动方案,注重研究策略,指导学生基于兴趣,培养学生参加实践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热爱植物的感情.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热情.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究,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通过实践,增强创新意识,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学会主动参与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良好学习习惯。
二、主题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参加实践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热爱植物的感情.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热情.2、让学生了解叶子的形状、颜色,了解绿色植物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
引导学生都来关心、爱护绿色植物。
3、培养学生学会主动参与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良好学习习惯。
三、主题教学策略分析先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植物知识,认识身边的植物。
激发学生热爱植物的感情。
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热情。
再通过了解叶子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的好习惯。
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等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
第一课时:身边的植物教材分析:本次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心,根据儿童的认知策略和心理能力的发展设计活动方案,注重研究策略,指导学生基于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究,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通过实践,增强创新意识,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1、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参加实践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热爱植物的感情.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热情.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
探究的精神.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植物知识,认识身边的植物。
2.让学生了解一些奇特有趣的植物。
3.激发学生热爱植物、保护环境的热情。
教学准备:1.老师收集有关录像,做成课件。
2.学生带一盆植物。
3.学生了解植物知识,收集图片等。
活动过程:一. 激趣导入:播放一段有趣的植物录像图导入新课.同学们,请看屏幕,无论是街道两旁,生活小区还是庭院中、家庭居室里,植物可以说无处不在,他们能够净化空气,绿化环境,装点我们美好的生活..二.教学过程:1.同学们都非常喜欢植物,老师发现同学们都以植物为自己的小队命名,现在哪个小组介绍一下自己为什么以这种植物命名吗?2.除了刚才介绍的这些植物之外,你还喜欢那些植物,为什么?学生介绍身边的植物(包括带来的植物)(1) 同学们一定很喜欢植物,所以课前你们都以最喜欢的植物名作为你们小组的名字,能说说为什么吗?(2) 让学生说说这种花让人喜爱的原因,引导学生最好说出它的文化内涵.(3)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如果把你们四个小队的名字和起来是什么?对,正是花中四君子.同学们知道的真多.那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介绍一下自己最喜欢的植物.在班级里进行汇报交流.(4) 指名介绍喜欢的植物.3.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植物的特点(1)同学们介绍的这些植物都很可爱.关于植物,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吗?总结归纳植物的饮食.颜色.作用和其他等方面的特点.(2)同学们提了那么多问题,可见同学们都很会思考,善于提出问题,现在就利用集体的力量来解决问题.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就其中一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看哪个小队合作的最好,一会回答问题回答的最准确.(3)小组汇报.4.课外拓展现在,(1)我们来举行植物新闻发布会,让学生来宣布自己了解到的植物知识.刚才我们了解了很多植物和植物知识.除此之外,世界上还有许多有趣的植物,请看屏幕.(2)出示世界上的珍奇植物。
吃荤的猪笼草等植物画面。
(3)出示大榕树的画面.这是一课大榕树,它已经有500年的树龄了,它位于广东省新会似的一座小岛上,它的树冠大得出奇,浓荫覆盖着20多亩土地,正是“独木成林”。
乘小艇从远处看,就成了浮在水面的绿洲,景色奇特迷人.尤其有趣的是,这棵大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各种各样的鸟,被称为鸟的天堂,关于这鸟的天堂,巴金爷爷曾有过一段精彩的描述.著名作家巴金爷爷看了这棵榕树后发出了由衷的赞美.老师背诵有关段落.同学们看,这是多少棵树?它占地多少?看了这棵大榕树后,你想说什么?是啊!大榕树的生命力太旺盛了,巴金爷爷的这段话充满了对大榕树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希望同学们也要具有大榕树的精神,,努力学习,增长才干,展示自己的生命之绿.4总结全文,渗透环保(1)通过这课学习,我们学到了很多植物知识,很多的问题得到了解答.这时候,你想说什么?(2)同学们一定更喜欢植物了,今后同学们一定要保护.爱护植物,使我们生活的环境更加美好.第二课时:有趣的叶子教学目标:1、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叶子的形状、颜色,了解绿色植物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
引导学生都来关心、爱护绿色植物。
2、通过小组合作的集体调查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对自己的调查研究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能感受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
在活动过程中体会绿色植物给自己带来的乐趣,逐渐养成爱植物、护植物的好习惯。
3、培养调查、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培养主动、积极参与活动,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了解叶子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孩子们,我们这次活动的主题是什么?(生齐)有趣的叶子你注意到秋天的叶子了么?是呀,生活中,叶无处不在,它用它多姿多彩点缀着我们的生活见证着大自然神奇的变化。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汇报交流大自然中有很多神奇的叶子,谁来说一说你收集到的叶子。
学生做好准备材料进行汇报。
展示各种颜色叶子的标本。
一边出示叶子,一边说一说你知道关于叶子的信息。
三、制作叶贴画1、电脑出示叶贴画学生欣赏图片,说说他们都像什么?2、教师展示叶贴画作品3、讨论制作过程说一说想做什么样子的作品,积极讨论,小组内合作并汇报。
4、制作叶贴画小组制作或独立制作5、展示叶贴画并相互评价,将评出的优秀者给予奖励。
学生欣赏并进行评议。
评出“小小叶贴画艺术家”。
四、总结本次活动今天,我和大家一起走进了叶的世界,神奇的叶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遐想。
你有哪些收获呢?第三课时:植物调查教学目标:1、为学生营造一个能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或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2、培养学生学会主动参与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良好学习习惯。
3、初步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自主地进行科学实验、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交流与合作等探索活动的能力。
教材分析:本课通过调查、探究及设计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调查的方法。
虽然学生对植物分类知识还不很熟悉,甚至于有些花草树木叫不上名字来,但他们可以通过阅读教材、搜集相关的课外资料、询问与他人分享和交流信息达到认识和了解的目的。
调查法不仅是研究生物的方法之一,而且是了解事物的常用方法之一。
因此,本课的设置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教学目标:1、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等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
2、懂得爱护植物,保护环境课前准备:1、观察校园里的植物形态特征2、制作表格教学过程:一:调查校园植物种类及分布1、提问:(1)你知道校园里都有哪些植物吗?它们具有哪些特性?(2)你能说出校园里所有植物的名称吗?3、观察校园植物活动(1)讲注意事项:每位同学准备笔和纸(书);在楼道排队时,要求快、静、齐;经过一楼教师办公室的窗前时,也要保持安静,如果需要讨论时,必须轻声讨论,不可以影响老师们办公;观察植物时,要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不可以破坏植物;保持校园的环境卫生;在经过操场时,要绕开上体育课的班级,不可以打扰别的班级上课;排队及时跟着班级同学一起边走边观察,不可以擅自行动。
(2)老师和班干部一起组织学生排队绕校园走一圈,边观察植物,边记录,可以轻声讨论;老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工作。
(3)回到班级,填写表格。
(4)老师根据学生活动的表现,进行打分。
二、制作校园植物名片我们想为校内的每一种植物制作名片,希望更多的同学关心植物,了解植物。
1、分组讨论(1)本组同学想做哪些名片?(2)需要哪些准备工作?2、开始制作3、展示植物名片。
三、上网查资料了解发达国家绿化的情况1、网上资料:(1)中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五位。
中国土地面积占世界7.2%,森林面积 1.34亿公顷,占世界3.9%,森林覆盖率14%。
中国人均森林面积居世界第119位;中国森林总蓄积量占世界第8位。
中国人均森林蓄积量是世界最低的国家之一;世界人均拥有森林蓄积量为71.8立方米,中国人均森林蓄积量仅为8.6立方米。
中国人工林面积占世界发展中国家人工林面积总量的50%左右。
发展中国家年均消失天然林1628.2万公顷,中国年均消失40万公顷。
(2)20年前,深圳绿化覆盖率为10%,而目前深圳绿化覆盖率已达到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6.0平方米。
水土动态流失面积低于50平方公里。
自然保护区面积170.3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区覆盖率8.7%。
全市公园136个,特区内公园41个。
深圳先后获得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环境保护“全球500佳”、“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荣誉。
(3)1981年,巴黎市内有285块公共绿地,总面积大约有355公顷,不算布洛涅和万塞那森林的1850公顷,也不算装饰性绿化小景、墓地和道路两旁绿化。
从1981年到1999年,市区两级政府经过极其艰难的努力,使公共绿地面积增加了140公顷,总面积升至496公顷,加上布洛涅和万塞那的森林面积,绿化面积为22.3%,人均绿地面积为13.94平方米。
在增加绿地中有市级大公园、区级公园和社区公园和广场绿地,以及塞纳河、运河边的公园和绿地。
巴黎的绿地现在还在以每年大约100公顷的速度继续增长。
(4)199年统计城市人均绿地面积要达到10平方米以上,才能起到改善环境的作用。
2、填写表格:四、了解植物与生存环境的关系1、把在树木和花草丛中的各种感受写出来。
如:“雨后树林里的空气特别清新,我喜欢这时去散步……”“每次走过厕所旁边的那颗老榕树,心里就会有种空寂的感觉……”2、了解种植植物的好处:(1)空气清新;(2)防止水土流失;(3)心情轻松、愉悦;(4)操场上的植物可以防止同学们运动时容易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