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专升本考试计算机科学类专业基础课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003709考试大纲

003709考试大纲

003709考试大纲考试大纲:003709一、考试性质003709考试是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而设计的。

本考试旨在测试考生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范围1. 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2. 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基本知识和应用;3. 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应用;4. 常用软件开发工具和开发方法,以及软件项目管理和软件质量保证的基本知识;5. 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的基本知识;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发展动态。

三、考试内容1. 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如信息表示、计算机体系结构等;2.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原理,如指令系统、计算机存储系统等;3. 操作系统基本概念和基本功能,文件系统、进程管理、设备管理、用户管理、安全性等;4. 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算法实现;5.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包括关系数据库、查询语言和查询优化等;6.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包括网络协议、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安全等;7. 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包括软件生命周期、软件开发方法、软件测试等;8. 常用软件开发工具和开发方法,如Java、C++等语言及其应用;9. 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的基本方法;10. 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发展动态,如人工智能、云计算等。

四、题型和分值本考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题型。

满分为100分,其中选择题约占30分,填空题约占35分,简答题约占35分。

五、考试要求1. 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 熟悉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架构;3. 掌握操作系统、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系统等基本知识及应用;4. 熟悉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等基本概念及应用;5.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

福建专升本信息技术基础考纲

福建专升本信息技术基础考纲

福建专升本信息技术基础考纲一、考试的性质与目的福建专升本信息技术基础考试是为选拔福建省内优秀专科毕业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而设立的选拔性考试。

其目的在于考核考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为本科阶段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考试内容与要求(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计算机的发展、特点、分类及应用考生需要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包括不同阶段的主要特点和代表机型;熟悉计算机的特点,如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存储容量大等;掌握计算机的分类方法,如按照性能、用途等进行分类;能够列举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实例。

2、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考生要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并了解它们的功能和工作原理;熟悉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分类,如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以及常见的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等。

3、信息的表示与存储考生需理解数制的概念,如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并能够进行数制之间的转换;掌握字符编码,如 ASCII 码和 Unicode 码;了解计算机中数据的存储单位,如位、字节、千字节、兆字节等。

(二)Windows 操作系统1、 Windows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操作考生要熟悉 Windows 操作系统的桌面、窗口、菜单等基本元素;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包括创建、复制、移动、删除、重命名等操作;能够设置系统的日期和时间、显示属性等。

2、 Windows 操作系统的常用工具考生需了解画图、记事本、计算器等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磁盘清理、磁盘碎片整理等系统维护工具的操作。

(三)文字处理软件 Word1、 Word 的基本操作考生要能够启动和退出 Word 软件;熟悉 Word 工作界面,包括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状态栏等;掌握文档的创建、打开、保存和关闭等操作。

2、文档的编辑与排版考生应熟练掌握文本的输入、删除、修改、查找和替换等操作;能够设置字体、字号、颜色、加粗、倾斜等字体格式;掌握段落格式的设置,如缩进、行距、段间距等;能够进行页面设置,包括纸张大小、页边距、页眉页脚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考试大纲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考试大纲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考试大纲一、引言在当今信息化社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专升本考试作为进一步学习和提升的重要途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考试大纲自然成为了考生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基本概念、重点内容、考试形式和学习方法等多个方面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考试大纲进行全面评估,旨在帮助考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把握这一重要内容。

二、基本概念1. 专升本考试概述专升本考试是指通过自学或参加培训班等方式,用较短的时间提高学历水平,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考试则是考核考生在相关领域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从而获得相应的学历资格证书。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概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以信息学科为基础,以信息处理与信息传播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计算机体系结构、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等多个方面。

三、重点内容1.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考试中,重点涉及计算机硬件组成与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操作系统原理与实践、数据库系统原理等内容。

考生需要全面了解计算机各部件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同时还需要掌握计算机软件的安装与配置、网络协议的应用、数据库的设计与管理等实际操作技能。

2. 算法与数据结构算法与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核心内容,也是考试中的重要考点。

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常用的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以及相关的算法设计与分析方法,能够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四、考试形式1. 考试方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考试通常以闭卷形式进行,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实验题等。

2. 考试内容和时间考试内容涉及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数据库、算法与数据结构等多个方面,时间一般为2-3个小时。

五、学习方法1. 理论与实践结合在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结合,通过实验课、实习、项目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 新的考试计划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 新的考试计划

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考试计划,具体的安排和要求可能因地区和学校而有所不同。

我将提供一般性的信息,供参考。

1. 考试科目:考试科目通常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编程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相关专业课程。

2. 考试形式:考试形式可能包括笔试和/或实践操作。

笔试部分可能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计算题等。

3. 考试内容:考试内容主要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重点考察学生对计算机基础概念、编程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管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准备建议:为了顺利通过专升本考试,建议学生做以下准备:
-复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知识,包括编程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知识。

-做练习题和模拟考试,熟悉考试题型和时间管理。

-参考相关教材、课件和学习资料,扩展知识面。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5. 报名与考试时间:具体的报名和考试时间需要咨询当地的招生办
公室或相关部门,了解具体要求和流程。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的考试计划可能会因地区和学校的政策调整而有所不同。

建议你联系相关学校或招生部门,获取最新的考试计划和要求。

计算机专升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

计算机专升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

计算机专升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是计算机专业学习的基石,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本文将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定义、历史发展、基本原理和重要概念等方面进行探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定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研究计算机系统基本原理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它通过研究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软件和应用,探讨计算机内部结构、代码编写、数据处理、算法设计等方面的知识,以实现对计算机及其应用的全面理解。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历史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的早期。

当时,计算机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计算机的体积庞大、性能有限,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和军事应用。

随着技术的进步,计算机逐渐进入商业和个人领域,并在信息时代发挥了重要作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也逐渐成为各大高校开设的专业,并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

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原理1. 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硬件是指计算机的物理组成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

它们协同工作,完成各种计算和信息处理任务。

2. 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是指各种程序和数据的集合,能够实现计算机系统的各种功能。

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如操作系统、编程语言、办公软件等。

3. 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结构是指组织和管理数据的方式,算法是指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良好的数据结构和高效的算法,能够提高计算机程序的执行效率。

4.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互联起来,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它包括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等。

计算机网络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重要概念1. 计算机语言:计算机语言是计算机与人进行交流的媒介,用于编写程序和指挥计算机进行操作。

常见的计算机语言有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

2. 数据库:数据库是组织和存储数据的集合,具有高效的数据访问和管理功能。

数据库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企业管理、科学研究、电子商务等。

计算机应用基础》专升本考试大纲3篇

计算机应用基础》专升本考试大纲3篇

计算机应用基础》专升本考试大纲一、考试大纲1. 课程目标:本科目旨在培养学生具备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了解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网络基础知识,能独立完成一定规模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并能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终身学习和创新能力。

2. 考试科目本科目考试共分为两部分:笔试和上机操作。

(1) 笔试部分:注重考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包括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网络基础、数据结构、算法、程序设计语言等方面的知识。

(2) 上机操作部分:注重考生对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的实际能力,通过考察考生对一定规模的软件开发任务的完成情况来评价考生应用能力。

3. 考试内容(1) 计算机硬件:包括计算机的组成、存储技术、输入输出设备、主板、CPU、硬盘、内存等基础知识。

(2) 操作系统:包括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设备管理等知识。

(3) 网络基础:包括网络的基本概念、协议、拓扑结构、传输介质、网络安全等知识。

(4) 数据结构与算法:包括数组、链表、树、图等基本数据结构和排序、查找、递归等基本算法。

(5) 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高级语言(如C语言、Java语言、Python语言)、脚本语言(如JavaScript语言、PHP语言)、数据库语言(如SQL语言)等。

(6) 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包括软件开发过程、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流程及相关工具和技术。

4. 考试要求(1) 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网络基础、数据结构、算法、程序设计语言等基础知识,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相关概念,了解主流技术发展趋势。

(2) 具备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能力:掌握软件开发过程及相关工具和技术,能够独立完成一定规模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任务,具备一定的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在计算机领域中的应用,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仿真等方面。

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大纲

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大纲

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是根据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及我省考试要求组织实施的考试,主要衡量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达到学习要求的程度,是保障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制度。

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是学校改进教学工作的重要参考,是评价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的重要考核指标。

Ⅱ.考试内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业水平考试为合格性考试,旨在检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理解和运用的水平。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业水平考试重点考查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认知、认同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了解:要求对某一知识和原理,能够再认、再现,即知道“是什么”。

理解:要求对某一知识和原理能够较全面、较深入地领会,并分析、解释现象,辨明正误,即明白“为什么”。

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应用知识点的原理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即清楚“怎么办”。

熟练掌握:指在掌握的基础上,能运用多个知识点对具体问题作出分析、判断和提出解决方案,具备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范围和要求依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对本考试范围和要求进行重新修订,根据新课程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对信息技术理解与应用的实际需求,选取新课程标准中的基础模块,分别为: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网络应用、图文编辑、数据处理、程序设计入门、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信息安全基础和人工智能初步共八个部分做为本考试范围。

考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第一章信息技术应用基础1.认识信息技术与信息社会(1)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2)理解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的典型应用;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3)了解信息社会的特征和相应的文化、道德和法律常识;(4)了解信息社会的发展趋势。

2.认识信息系统(1)了解信息系统组成;(2)了解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了解二进制、十进制整数的转换方法;(3)了解存储单位的基本概念,掌握位、字节、字、KB、MB、GB、TB的换算关系;(4)了解ASCII码的基本概念;了解汉字的编码。

专转本计算机考试考纲

专转本计算机考试考纲

考试大纲〔一〕信息技术概述1.信息和信息技术(1) 信息特性及定义,数据、信息、知识,信息处理系统。

〔理解〕(2) 信息分类及信息处理,信息技术内容。

〔熟悉〕2.微电子技术(1) 集成电路的概念,集成电路开展与分类,IC卡。

〔理解〕(2) 集成电路制造封装形式,Moore定律。

〔熟悉〕3.通信技术(1) 通信系统根本原理,信道、信源、信宿,模拟信号,数字信号,全光网。

〔理解〕(2) 信道的传输形式,信道的带宽,信道的传输速率,多路复用技术,交换技术。

(熟悉)(3) 有线传输,无线传输,有线载波通信,传输介质,光纤通信。

〔熟悉〕(4) 无线电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红外线通信,挪动通信。

〔理解〕4.数字技术根底(1) 信息表示单位,常用进制数,BCD编码,传输速率单位。

〔理解〕(2) 整数编码表示,原码,补码,反码,实数编码表示,机器数,真值,数据溢出。

〔熟悉〕(3) 比特位逻辑运算,进制数之间的转换,进制数的运算,原码、反码与补码之间的转换,原码和补码表示数的范围。

〔掌握〕〔二〕计算机硬件1.计算机根本原理(1) 计算机开展及分类,软件概述,硬件概述。

〔理解〕(2) 常见的输入设备,常见的输出设备,中央处理器概述,奔腾处理器特点。

〔理解〕(3) 计算机分类,内存储器、外存储器概述,系统总线,I/O总线。

〔理解〕(4) 微处理器开展、字长、处理速度,指令与指令系统,客户机、效劳器概述。

〔理解〕2.PC机组成(1) 主板、芯片组、BIOS、内存储器概述,I/O总线和I/O接口。

〔理解〕(2) BIOS组成及运行过程,内存储器RAM和ROM各种类型。

〔理解〕(3) 当前流行的SDRAM、DDRSDRAM、RDRAM各项参数,数据传输率计算,内存条封装形式。

〔理解〕(4) I/O总线,I/O操作方式,常用的几类I/O设备接口,I/O总线带宽计算。

〔理解〕3.常用输入设备(1) 键盘,鼠标,笔输入设备,扫描仪,数码相机概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资料整理,仅供个人学习使用
20XX年福建省专升本考试计算机科学类专业基础课考试大纲 C 语言程序设计(100 分)一、考试要求:1 .对C 语言的语法、语义有较好的理解。

2 .能熟练地阅读C 源程序,并具有初步分析程序的能力。

3 .初步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能从分析问题入手,设计可行的算法,进而用C 语言编写结构良好的面向过程的程序。

4 .通过上机实验,掌握程序的调试和测试方法。

二、考试内容第一章C 语言概述•了解 C 语言的发展、特点;•掌握 C 程序的基本结构;3. 掌握TURBO C 环境下C 程序的上机步骤。

第二章算法•理解算法的概念;•了解算法的表示方法;•理解组成结构化程序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4. 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的过程;第三章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了解C 语言中数据类型的分类;•掌握整型、实型、字符型、字符串常量的表示方法;•掌握符号常量的定义和使用;•掌握变量的定义、初始化;•掌握算术、赋值、复合赋值、自增、自减、逗号运算符及表达式;6. 掌握各类数值型数据间的混合运算。

第四章输入输出•掌握赋值语句及使用;•了解字符输入输出(get char 函数和putchar 函数); 3. 掌握格式输入输出(scanf 函数和printf 函数)。

第五章选择结构•掌握关系、逻辑运算符及表达式;•掌握if 语句的三种形式;•掌握switch 语句及break 语句的使用; 4. 要求能编写含有if 语句嵌套结构的程序。

第六章循环结构•掌握while 语句及应用;•掌握do-while 语句及应用;•掌握for 语句及应用;•掌握break 语句在循环中的作用;•了解continue 语句在循环中的作用;6. 要求能编写含有二重循环结构的程序。

第七章数组•掌握一维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及元素引用;•掌握二维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及元素引用;•掌握字符数组的定义及使用;4. 了解字符串处理函数;第八章函数•掌握函数的定义与调用;•掌握函数调用时的实参与形参的结合;•理解函数原型声明与函数在源程序中的相对位置的关系;•理解函数的嵌套调用和递归调用;•理解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的概念及应用;•了解变量的存储类别(auto 、static 、register 、extern );7. 要求能编写编写多函数结构的程序。

第九章预处理命令•理解.#define 命令的使用;
2. 了解#include 命令的作用。

第十章指针•掌握地址、指针、指针变量的概念;•掌握指针变量的定义、初始化、赋值;•掌握两个与指针有关的运算符(& 和* );•掌握指针和一维数组的关系;•了解指针和二维数组的关系;•掌握指针和字符串的关系;•掌握参数为指针类型的函数应用;8. 了解指针数组和指向指针的指针。

第十一章结构体、共用体和枚举类型•掌握结构体类型的定义;•掌握结构体变量、数组、指针变量的定义、初始化及成员引用;•理解参数为结构体变量或结构体指针的函数;•了解共用体的概念及共用体类型的定义;•理解枚举类型的概念及共用体类型的定义;6. 了解typedef 语句的使用。

第十二章文件•理解C 文件的概念;•掌握文件类型指针的概念;•掌握文件的打开和关闭(fopen 函数和fclose 函数);•了解文件的字符读写(fgetc 函数和fputc 函数);•掌握文本文件的格式化读写(fscanf 函数和fprintf 函数);6. 了解二进制文件的数据块读写(fread 函数和fwrite 函数);7. 了解文件的定位(rewind 函数和fseek 函数)。

三、考题类型•选择题(概念、语法等):60% •程序阅读题:20%
3. 程序设计题(或程序填空):20% 《 C 语言程序设计》,谭浩强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程序设计基础》,张杰敏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数据结构(100 分)一、考试要求1 、能分析数据的内在逻辑关系。

2 、掌握常用数据结构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法。

3 、理解数据表示和数据处理之间的关系,理解算法效率的分析方法。

4 、能利用常见的数据结构,进行算法设计。

二、考试内容第1 章引论 1 、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2 、了解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算法的概念。

3 、理解数据类型、抽象数据类型的概念。

4 、理解时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的概念。

第 2 章表1 、理解ADT 表的概念及基本运算。

2 、掌握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运算的实现。

3 、掌握表的链接存储结构及其运算的实现。

4 、理解单链表、循环链表、双向链表的特点。

第3 章栈1 、掌握栈的定义和基本运算。

2 、掌握栈的顺序实现及其运算的实现。

3 、掌握栈和队列的链接实现及其运算的实现。

4 、掌握栈的应用。

第 4 章队列 1 、掌握队列的定义和基本运算。

2 、掌握队列的顺序实现(循环队列)及其运算的实现。

3 、掌握队列的链接实现及其运算的实现。

4 、掌握队列的应用。

第 5 章递归•理解递归的概念。

•了解分治与递归的关系。

•了解用栈模拟递归技术。

第 6 章排序与选择•理解排序的基本概念(关键字、内外排序、稳定性、时间效率、空间效率)•掌握选择排序的方法(简单选择排序、堆排序)•掌握插入排序的方法(直接插入排序)•掌握交换排序的方法(冒泡排序、快速排序)•了解合并排序的方法。

•理解各种排序方法的优缺点。

第7 章树1 、掌握树的表示法,包括父亲结点数组表示法、儿子链表表示法、左儿子右兄弟表示法。

2 、理解二叉树的定义和术语、性质。

3 、掌握二叉树的存储结构,包括顺序存储实现和指针实现。

4 、掌握二叉树的遍历算法及其应用。

5 、了解线索树的概念。

第8 章集合 1 、了解以集合为基础的抽象数据类型。

2 、了解集合上的基本运算。

3 、了解集合的实现(位向量实现、链表实现)。

第9 章符号表•理解抽象数据类型符号表的概念。

•掌握符号表的数组实现。

•掌握开散列表和闭散列表的
1 /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