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学习重点说课讲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学习重点

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学习重点第一章

1、研究原则:包括客观性、发展性、教育性。

研究方法:

第二章

1、1、加涅:学习记忆模型

A、加工系统(操作)

B、执行控制系统

C、预期控制系统(动机)

2、发展与学习的关系:

A、发展对学习有制约作用

1)学习需要以个体的生理发展为自然前提,个体的生理发展,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成熟为有效的学习提供物质基础。(拔苗助长是错误的)2)学习必须依赖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已有水平。

B、学习对个体发展的促进作用

3、学习准备期:又名学习的准备状态或学习的准备性,指的是学习者在从事

新的学习时,他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程

度。适合性包含3个因素:个体生理因素、个体智力因素的发展、个体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学生原有的准备状态是教学的出发点、

4、学习关键期: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个容易学习和获得某种心理与

行为反应并且一旦错过就难以弥补的特定阶段。Eg: 2岁——口头语言、4岁——形状直觉形成 4-5 岁——学习书面语言。

5、发展敏感期:儿童学习某种知识或行为比较容易,此能力某方面最为迅速

时期。4岁前 Eg:2—4岁——语音学习、5—5.5岁——掌握数概念

6、发展性教学:维果斯基提出,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是,这样的教学才是

最好的教学。

7、最近发展区:

第三章(基础)

1、学习理论诞生的标志:桑代克的“联结说”。

2、准备率、练习律、效果律

2、意义学习、机械学习、实质性练习、非人为的联系、先行组织者、上位学习

下为学习、并列结合学习、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3、托尔曼的“认知——期待说”首次提出“中介变量”的概念 S——0——R。实

验:位置学习、迂回实验、潜伏学习实验。

4、班杜拉(容易被考到)——社会性学习理论:

外部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自我效能感

5、人本主义理论——讲学习氛围。(即可)马斯洛、罗杰斯

6、建构:3种倾向:认识、社会文化、行为

第四章

1、幼儿学习:幼儿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学习,不仅包括科学知识

的学习,而且包括各种生活技能的学习。

2、幼儿学习的基本模式——操作学习。

3、幼儿学习的特点:

A、游戏室幼儿学习基本的形式和方法

B、幼儿在生活中学会学习

C、幼儿学习强调真实的经验和主动参与

D、幼儿学习需要幼儿园教学的适应性与促进

4、皮亚杰:前运算阶段布鲁纳:肖像表征阶段

5、内部动机、外部动机、辅导性动机、主导性动机

6、幼儿学习动机的培养:(大题)

A、奖励和敲入其分地评价以强化内部学习动机。

B、及时反馈以强化幼儿的成功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C、适时地揭露事物的本质,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7、发展记住两句话:外部动机起主导,内部动机逐渐发展。主从关系开始形成。

8、正迁移、负迁移、零迁移、水平迁移、垂直迁移、逆迁移、一般迁移、具体迁移、同化、顺应

9、问题解决等于迁移

第五章

1、游戏的心理特征:

A、游戏是一种意向性活动;是与认知性活动相对应的一种心理过程,意向性活动是人对待或处理客观事物的活动,游戏是一种肯定或正向的意向活动。(活动动机的内源性、活动目的隐蔽性、活动过程松散性、活动内容虚构性、活动规则变通性、活动主体积极性)

B、游戏是可观察性行为(认知行为、交往行为、宣泄行为)

C、游戏是一种情境性活动(熟悉同伴、玩具或引发儿童兴趣操作材料、)

2、

3、儿童的需要:

A、对爱和安全感的需要

B、对新体验的需要(探究体验的需要)

C、对赞扬和认可的需要(成就性动机对立)

D、对责任感的需要(成就性对应)

4、儿童游戏动机:

A、活动性

B、探究性

C、成就性

D、亲和性

5、幼儿游戏的特征是象征性游戏,其主要形式是角色游戏。

6、幼儿游戏类型P186的图表

7、幼儿游戏指导策(或小的名解)

A、平行游戏法;教师接近儿童,并且用相同的游戏材料玩同样的游戏,但教师不与儿童相互交往,不参与儿童游戏。往往用于结构游戏与表演游戏。

B、合作游戏法;当儿童专注于游戏时,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加入游戏,但仍然有儿童掌握游戏的进程。不是教师传授游戏方法,而是以暗示的方式引导儿童合力展开游戏情节。关键在于:把握介入游戏的契机。

C、指导游戏法;适合还未进入角色的儿童。便于教师对游戏过程的调控,弊端:儿童可能终止游戏。

D、“真实发言人”;适用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和智力游戏。目的:促进儿童按照现实生活的客观逻辑展开游戏过程,减少游戏的虚构成分。

A、B和C是一种情景内指导,(基于虚构情景)D是一种情景外的指导,这就是创造的真谛。A和B是一种间接指导策略,充分运用暗示原理,C和D是一种直接指导策略,充分运用示范和讲解,用于有组织的游戏。

8、A、游戏准备:

1)、游戏时间;时间必须充足,每天30—50分钟的自由时间,游戏的时机也很重要,要在幼儿精力充沛和头脑清醒的上午,避免就餐或午睡之前开展。

2)、游戏地点;不要过于空旷或狭窄,表演游戏:空地大一点智力游戏:安静的环境

3)、游戏材料:富有童趣,能满足好奇心。

4)、经验准备:是指儿童知识水平和能力结构,集体性的合作游戏具有较高的游戏水平。游戏准备工作的核心就是创造条件。

B、游戏观察:不仅提供游戏准备工作的基础,而且构成了准备工作和成人介入游戏的桥梁。基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

第六章

1、怎么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性学习

2、技能学习包括:动作技能——外化和智力技能(感知、思维)——内化

3、技能学习的特点:

A、技能学习是一个“内化——外化”双向构建的过程

B、合乎法则的练习将极大促进技能的掌握

4、亚当斯——闭合回路理论;施米特——图式理论

5、幼儿动作技能形成四个阶段动作技能的训练

A、动作定向 A、动作定向的训练

B、动作模仿 B、动作模仿的训练

C、动作的整合 C、动作整合的训练

D、动作的熟练 D、动作熟练的训练

6、儿童动作技能发展表现 A、双手操作技能的发展

B、躯体运动的发展(走、跑、跳、平衡、钻爬和攀登)

7、、影响幼儿动作技能学习的因素

A、知识经验

B、讲解与示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