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安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河南省安阳市小微企业发展情况

2013年河南省安阳市小微企业发展情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项优惠政策的出台、多种经济类型资本的介入,安阳市小微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量日益庞大,家底日益丰厚,已成为安阳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生力军,但部分小微企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有的已经举步维艰。
因此,小微企业能否健康发展,已经不仅仅是个微观、个体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宏观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方方面面的大问题。
一、安阳市小微企业的发展现状1、企业数量众多,发展活力充足。
据调查,安阳市小微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不包括个体工商户)2013年已达到8000多家,比上年略有增加,从业人员达42.9万人, 1-8月份,实现总产出1251.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增加值完成339.7亿元,同比增长3.9%,实现利润111.9亿元。
可以说,小微企业已成为安阳市最大的企业群体(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0%以上),也是安阳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点之一。
2、行业涵盖广泛,聚集效应明显。
据测算,2013年安阳市小微企业增加值占全市经济总量的50-60%,行业涵盖装备制造、食品、化工、纺织服装、医药、印刷、农副产品加工、玻璃制品、包装、电子和新能源等多个行业,并以产业集群形式分布。
已经形成了林州市装备制造、安阳县冶金建材、内黄县中原瓷都、滑县服装城、汤阴县食品医药、高新区电子信息与新能源等各具特色、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产生了明显的集群效应。
3、私营企业居多,规模不断壮大。
据统计,安阳市99%以上的小微企业均属于私营企业,它们经营灵活,规模不断壮大。
像安阳博士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不足五年,目前却已经是一家专业从事医疗、康复保健仪器和中药外用技术、纳米托玛琳健康产品应用开发与研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企业。
他们经营理念先进,经营模式以整店输出、开店连锁、加盟代理为主,现有技术工人有15人,发展前景良好。
二、制约小微企业就业带动能力的因素分析1、人员流动性大。
2013年河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2013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河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2014年2月28日2013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面对严峻形势,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努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了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全省生产总值32155.86亿元,比上年增长9.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58.98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7806.39亿元,增长10.0%;第三产业增加值10290.49亿元,增长8.8%。
三次产业结构为12.6:55.4:32.0。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9%,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5.6%。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9%。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5%。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0.7%。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0.1%。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3%。
表1: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图1: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各月环比指数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43.1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6.8万人。
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0万人。
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660万人。
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3686.81亿元,比上年增长12.3%。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13.06亿元,增长18.3%,其中,税收收入1762.58亿元,增长19.9%,税收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3.0%。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578.23亿元,增长11.4%,其中,教育支出增长6.0%,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增长15.2%,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5.7%。
全省108个县(市)中,有 28个县(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超10亿元,其中,有 16个县(市)超15亿元。
二、农业全年全省粮食种植面积10081.81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0%,其中,小麦种植面积5366.66千公顷,增长0.5%;棉花种植面积186.67千公顷,下降27.3%;油料种植面积1589.93千公顷,增长1.0%;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1745.78千公顷,增长0.9%。
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摘要]国家统计局今日(2014年1月20日)公布,2013年GDP(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完成了年初设定的7.5%的调控目标;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29547元和8896元,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2.6%。
2013年,面对极为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科学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国民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8%,四季度增长7.7%。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7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增长8.3%。
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8%。
全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7%。
一、农业生产再获丰收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194万吨,比上年增加1236万吨,增长2.1%。
其中,夏粮产量13189万吨,增长1.5%;早稻产量3407万吨,增长2.4%;秋粮产量43597万吨,增长2.3%。
全年棉花产量631万吨,比上年减少7.7%;油料产量3531万吨,增长2.8%;糖料产量13759万吨,增长2.0%。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373万吨,比上年增长1.8%,其中猪肉产量5493万吨,增长2.8%。
生猪存栏47411万头,比上年下降0.4%;生猪出栏71557万头,比上年增长2.5%。
全年禽蛋产量2876万吨,比上年增长0.5%;牛奶产量3531万吨,下降5.7%。
二、工业生产增势平稳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7%。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9.5%,二季度增长9.1%,三季度增长10.1%,四季度增长10.0%。
安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阳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安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阳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法规类别】计划综合规定【发文字号】安政[2013]11号【发布部门】安阳市政府【发布日期】2013.06.13【实施日期】2013.06.13【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安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阳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安政〔2013〕1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及有关单位:《安阳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市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2013年6月13日安阳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一、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12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极为困难的一年。
面对一系列风险和挑战,全市上下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持续提升”的总要求,着力稳增长、保态势,破瓶颈、惠民生,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增长,较好地完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
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593亿元,增长7.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1%;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5.4%;实际利用外资31573万美元,增长22.2%;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3%;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总产量达到349.6万吨;预计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8.9%,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任务;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3万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2.6%和13.6%;新开工保障性住房2.28万套,竣工1.12万套;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3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当前,我市正处于爬坡过坎、攻坚转型的关键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需求不足的矛盾上升,产业结构不合理带来的影响凸显,钢铁、化工等支柱产业受到较大冲击,部分重点企业生产经营十分困难;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放缓,财政增收的压力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还不够完善,一些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尚未得到很好解决,特别是非法集资对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影响仍然较大;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社会管理等领域仍有不少薄弱环节亟待加强。
2013年河南省安阳市畜牧业生产情况

2013年河南省安阳市畜牧业生产情况2013年,安阳市畜牧业生产稳中有升,前景向好。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安阳市肉类总产量23.7万吨,同比增长3.7%,其中猪肉产量15.9万吨,同比增长5.2%;禽蛋产量30.0万吨,同比增长1.9%;牛奶产量6.7万吨,同比有所下降。
一、生猪饲养规模平稳增长,生产前景看好1、生猪养殖总量稳定增加。
2013年,年末生猪出栏209.6万头,比上年增长1.06%;猪存栏193.0万头,比上年增长0.1%;猪肉产量15.9万吨,比上年增长5.2%。
近年来,通过规模猪场改造工作、“菜篮子”工程项目、能繁母猪补贴工作等一系列政策扶持,巩固了规模户养殖的信心,扩大养殖意愿有增无减;相对而言,散养户由于收益不稳定、抵抗风险能力较差,呈逐步淡出生猪养殖队伍趋势,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已成生猪养殖业发展趋势,是生猪养殖量稳定增加的重要支撑点。
2、养殖成本相对增加。
据价格监测,玉米从年初的2.2元/千克上涨到年底的2.43元/千克。
豆粕价格、小麦麸全年处于高位运行,豆粕价格在4元/千克-4.63元/千克;小麦麸价格在1.76元/千克-2.1元/千克;育肥猪配合饲料从从年初的2.9元/千克上涨到年底的3.2元/千克。
加之人工费也不断上涨,算下来养殖一头猪成本比去年增加200元左右。
3、生猪价格下滑。
生猪价格行情前半年不景气,1-5月份生猪价格持续低迷,从18元/千克左右下滑至12元/千克左右,养殖户处于亏损状态,到6月份效益才有所上升,下半年生猪价格趋于稳定,为15元/千克左右,猪粮比价在7:1左右,养殖户每出栏一头生猪利润在150-300元左右。
全年仔猪价格在28-34元/千克的价位波动。
总体来看,2013年生猪市场供求维持相对平衡,原料价格继续高位运行,生猪养殖处于微利状态运行。
二、受禽流感影响鸡肉产量下降明显,禽蛋产量有所增加2013年,鸡肉产量4.7万吨,比上年降低9.4%;年末鸡存栏3894.2万只,比上年降低8.78%;出栏4010.1万只,比上年降低7.67%。
2013年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城乡居民收入情况分析

2013年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城乡居民收入情况分析2013年,殷都区各项经济工作扎实稳步推进,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全年城乡居民收入实现情况(一)农村居民收入实现情况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2013年殷都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3380元,同比增加1486.47元,增长12.5%。
增收势头依然看好,分项看,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0502元,同比增加1064.5元,增长11%;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为1622元,同比增加430.44元,增长36%;人均财产性收入为914元;人均转移性收入为342元。
殷都区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随着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力度的加大,农民本地务工机会越来越多,农村务工就业形势越来越好,农村务工人数不断增加且劳务工价居高不下,村组干部工资待遇调整提高,促进了农民工资性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二是农产品量增价涨。
农作物长势良好,产量增产增收,农民家庭经营现金收入稳步增长。
三是随着产业经济发展,农村土地流转步伐加快,农民从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中获得的收入大幅增加,拉动农民财产性收入成倍增加。
四是各项民生政策的贯彻落实并逐年增加,今年生产资料综合直补等各项惠农补贴兑付较为及时,农村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民生补贴标准的提高和及时发放落实,农民的转移性收入得到快速增加。
(二)城镇居民收入实现情况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为26518.82元,同比增加2163.02元,增长9%,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8.22元,同比增加2574.22元,增长11%。
分项收入看,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3735.27元,同比增加1633.67元,增长13%;人均经营净收入为4494.95元,同比增加299.2元,增长7%,人均财产性收入为253.92元,同比增加30.9元,增长14%;人均转移性收入为8034.68元,同比增加199.25元,增长3%。
2013年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13年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2013年,面对极为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河南省牢牢把握主题主线,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
全年全省生产总值32155.86亿元,比上年增长9.0%。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8.4%,二季度增长8.4%,三季度增长9.1%,四季度增长9.7%。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058.98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17806.39亿元,增长10.0%,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15960.60亿元,增长9.9%;第三产业10290.49亿元,增长8.8%。
一、农业生产形势总体良好粮食生产努力克服高温干旱等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再获丰收,全年全省粮食总产量1142.74亿斤,连续10年增产、连续8年超千亿斤。
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拉动下,畜牧业生产总体正常、发展平稳。
全年猪牛羊禽肉、禽蛋、牛奶产量分别达到681.80万吨、410.20万吨和316.40万吨,比上年分别增长3.3%、1.5%和0.1%。
二、工业生产稳中有升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8%,分别比前三季度、上半年和一季度加快0.2、0.7和0.7个百分点。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5.3%,集体企业增长10.3%,股份制企业增长12.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7.6%。
分产品看,发电量增长8.3%,粗钢增长21.5%,钢材增长18.7%,水泥增长9.3%,氧化铝增长6.3%,铝材增长25.5%,焦炭增长12.1%,化肥(折纯)增长18.4%,帘子布增长107.7%,服装增长29.0%,畜肉制品增长39.5%,速冻米面食品增长13.7%,汽车增长26.7%,手机增长41.7%,电子元件增长28.5%。
三、服务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10290.49亿元,比上年增长8.8%,占GDP 的比重达到32.0%,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
【VIP专享】2013年河南省安阳市城乡居民收支情况分析

2013年河南省安阳市城乡居民收支情况分析2013年,安阳市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消费支出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13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19元,同比增长9.4%,人均消费支出14003元,同比增长6.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670元,同比增长12.2%,人均消费支出6735元,同比增长24.8%。
一、城镇居民收入与支出变化特点(一)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4%2013年安阳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23787元,同比增长7.2%;人均可支配收入23019元,同比增长9.4%。
1、政策因素推动,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
工资性收入对城镇居民收入的拉动作用依然是最明显的,2013年安阳市人均工资性收入15066元,同比增长10.5%,拉动人均总收入增长6.5个百分点。
工资性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2013年1月1日起再次调整全市最低工资标准,由1080元上调为1240元,增幅约15%,加强了对低收入群体的保护。
二是部分行政机关工资改革,增补发了津补贴;部分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继续推进,工资水平上调。
三是部分大型企业单位效益好转,相应增加了奖励工资。
2、措施有力,经营净收入持续增长。
城镇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3238元,同比增长20.1%。
(1)、2013年8月安阳市“营改增”试点启动,降低了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的税负;(2)、自2012年下半年起,政府部门围绕小微企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从财税、资金、融资等方面出台措施扶持小微企业,研究出台了《安阳市中小企业“助保贷”管理暂行办法》。
这些措施切实减轻了小微企业的负担,扶植了小微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经营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
3、财产性收入大幅增长。
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566元,同比增长86.1%。
大幅增长的原因:一是出租房屋收入增长1.6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安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4-03-13 来源:国民经济综合统计科编辑:和勇博发布人:和勇博
点击:17
2013年,面对极为错综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经济运行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健康发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3年全市生产总值1683.65亿元,增长8.5%;其中,一产增加值199.2亿元,增长4%;二产增加值966.1亿元,增长10.2%;三产增加值523.4亿元,增长6%。
三次产业结构为11.8:57.1:31.1。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 2.2%,其中,粮食价格上涨6.3%,菜价格上涨6.4%,油脂价格上涨0.4%,肉禽及制品价格增长0.9%。
表1:2013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以上年同期为100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83051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1946人,其中,困难群体再就业10321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843.8万亩,比上年增长1.3%。
其中,夏粮种植面积461.49万亩,增长0.7%;秋粮种植面积382.3万亩,增长2.1%。
棉花种植面积8.8万亩,下降37.3%。
油料种植面积90万亩,增长7.7%。
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354.34万吨,比上年增长1.4%;棉花产量6560吨,下降30.9%;油料产量27.3万吨,增长11.9%。
全市肉类、禽蛋、牛奶产量分别达到23.7万吨、30万吨、6.7万吨,增长3.7%、1.9%、-23%。
表2:2013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855.5亿元,增长10.1%。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772亿元,增长12.4%。
其中,轻工业增加值202.2亿元,比上年增长4.7%;重工业增加值569.8亿元,比上年增长15.1%。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18.4亿元,下降1.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99家,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415家,其中100亿元以上企业2家,50亿元以上企业10家,10亿元以上企业57家。
表3: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要分类情况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210.3亿元,增长24.8%;汽车制造业增加值60.3亿元,增长19.7%;炼焦业增加值38.5亿元,增长21.8%;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39.6亿元,下降8.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65.6亿元,增长11.9%;烟草制品业增加值57亿元,增长9.9%;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39.2亿元,下降0.2%;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17.2亿元,增长2.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24.2亿元,增长18.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21.7亿元,增长9.2%。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原煤产量增长7.5%,卷烟增长1.3%,发电量增长5.5%,布增长8.8%,水泥下降6%。
表4: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80.7亿元,增长15.9%。
实现利润总额219.4亿元,增长39.7%。
分所有制看,公有制企业实现利润21.8亿元;非公有制企业实现利润197.6亿元。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48.4亿元,比上年增加30.7亿元;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4.3亿元,比上年增加3.9亿元;炼焦业18.9亿元,比上年增加3.4亿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5.1亿元,比上年增加7.5亿元;煤炭开采和洗选业6.1亿元,比上年增加1.5亿元;通用设备制造业5.7亿元,比上年减少0.1亿元;农副食品加工业9.8亿元,比上年增加0.3亿元;专用设备制造业9.7亿元,比上年增加1.5亿元;酒、饮料和精茶制造业5亿元,比上年增加0.7亿元;烟草制品业11.8亿元,比上年增加1.8亿元。
全年全社会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05.6亿元,比上年增长11.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368亿元,增长22.2%。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328亿元,增长23%。
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47亿元,比上年增长11.7%;
第二产业投资699.2亿元,增长21.6%;第三产业投资582.4亿元,增长25.7%。
采矿业投资20.3亿元,下降19.4%;制造业投资619亿元,增长20.8%;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59.9亿元,增长59.1%;批发和零售业投资36亿元,增长167.2%;住宿和餐饮业24.3亿元,增长94.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54.4亿元,下降4.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15.2亿元,增长769%;金融业投资1.6亿元,增长10.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89.2亿元,下降5.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20.1亿元,下降2.9%;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投资1亿元,下降63.4%;教育投资22.1亿元,下降23.3%;卫生和社会工作业投资12.5亿元,增长74.2%。
全年房地产企业开发投资153.8亿元,比上年增长10.2%。
商品房屋销售面积399.4万平方米,增长18.2%。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32.7亿元,增长13.6%。
其中批发业实现零售额为88.8亿元,增长14.5%;零售业实现零售额为377.4亿元,增长14.5%;住宿业实现零售额3.7亿元,增长3%;餐饮业实现零售额为62.8亿元,增长7.8%。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18671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5.6%。
其中进口总额14258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3.6%;出口总额44127万美元,比上年下降8.9%。
实际利用外资3805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0.5%。
七、交通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63.7亿元,比上年增长5.4%。
公路货运周转量1042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2.5%。
公路客运周转量54.7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6%。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2726.63万人次,增长9.2%;国内旅游收入181.42亿元,增长8.1%。
接待入境游客7.8万人次,增长11.9%;外汇收入2051万美元,增长12.1%。
八、财政、金融
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2.2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税收收入66.6亿元,增长19.5%,税收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7.2%。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15.6亿元,增长5.3%,其中:教育支出增长4.4%,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增长18%,医疗卫生支出增长3%,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13%。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584.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1%。
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5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8.4%。
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53.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8.9%。
九、教育和科技
2013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2919所。
高等院校9所,普通高中38所,中等职业学校23所,初中258所,小学1362所,特殊教育学校 8所,幼儿园1161所,职业技术培训学校60所。
基础教育在校生 999567人,其中:学前 192500人、义务722519人(小学528486
人,初中194033人)、高中 83401人、特教 1147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36323人。
另外培训学生18745人。
基础教育教职工64404人,其中专任老师 53675人;中等职业教育教职工2687人,其中专任老师2200人。
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 99.75%。
安阳市是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具有较雄厚的科技综合实力。
现有科研院所8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9家。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安全生产
年末总人口为576.45万人,常住人口为509万人。
城镇化率为43.8%。
出生率10.55‰,死亡率5.89‰,自然增长率4.66‰。
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数占总人口的22.15%,15-64岁人口数占总人口的68.34%,65岁以上人口数占总人口的9.51%。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19元,比上年增长9.4%。
农民人均纯收入9670元,比上年增长12.2%。
全市共发生各类伤亡事故10起,死亡19人。
注:
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2014年安阳统计年鉴》为准。
2、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
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