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
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10篇)

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近年来,我国幼儿园规模逐渐扩大,人数也越来越多,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显得格外重要。
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不仅是一项法律责任,也是做好幼儿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之一。
那么,如何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呢?一、按照国家规定建立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为了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国制定了《幼儿园卫生保健规范》等相关法规和标准,这些规定应成为各类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的基础。
幼儿园应按照国家制定的卫生保健规范,建立完善的卫生保健制度,不断改进和提高卫生保健工作质量。
二、加强幼儿园环境卫生管理幼儿园环境卫生是卫生保健工作的重点,特别是对保育婴幼儿的幼儿园来说更是如此。
建立整洁、卫生的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保健保障的前提。
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各类卫生设施和器具的正常运转、定期清洁消毒,要求全体员工统一着装,严格管理职员接触幼儿的卫生环节。
三、密切幼儿园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家长是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力量,应该密切配合与幼儿园合作,共同推进幼儿卫生保健工作。
在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中,增加家长的参与,让家长全程跟进其子女的卫生健康状况,了解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进展,让其感受到幼儿园为争取每一个孩子的健康而做的努力。
四、注重幼儿园人员的卫生教育培训幼儿园人员是幼儿园卫生保健的关键人物,教育他们关于卫生保健的重要性,提高其卫生保健知识水平,将是卫生保健制度健康健好运转的重要保障。
幼儿园可以组织专业人士,或者通过学习培训、信息交流等方式进行幼儿园人员的卫生保健知识学习,让其对卫生保健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更为高效地维护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
五、建立幼儿园卫生保健档案针对每个孩子制定个性化的卫生保健计划非常重要,尤其对于幼儿。
建立幼儿园的卫生保健档案,纪录幼儿的身高、体重、牙齿状况、听力视力等方面的情况,也要记录出生到幼儿园的历程、过程。
这些资料可以为幼儿是否异常抱病、进行卫生保健干预方式和监控结果评估等工作提供有力依据,更好的保障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规范及预案

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规范及预案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1. 晨检制度幼儿园应严格执行晨检制度,每日早晨对入园的幼儿进行健康检查,包括体温测量、观察幼儿的精神状态、询问幼儿的身体状况等。
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家长并采取相应措施。
2. 卫生消毒制度幼儿园应定期对教室、玩具、餐具等进行清洁消毒,确保幼儿活动的环境干净卫生。
同时,应加强对幼儿个人卫生的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3. 食品安全制度幼儿园应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制度,确保幼儿的饮食安全。
应定期对食堂进行卫生检查,对食品原料进行严格把关,杜绝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4. 传染病预防制度幼儿园应建立健全传染病预防制度,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控制等方面进行严格管理。
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例,应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并通知家长。
5. 幼儿健康管理制度幼儿园应定期对幼儿进行健康检查,建立幼儿健康档案,及时了解幼儿的身体状况,对有特殊需要的幼儿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二、幼儿园卫生保健规范1. 幼儿日常卫生幼儿园应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日常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勤剪指甲、不随地吐痰等。
同时,应定期组织幼儿进行体育锻炼,增强幼儿的体质。
2. 教室卫生幼儿园应保持教室的整洁卫生,定期进行教室的清洁消毒,确保教室空气质量。
同时,应合理布局教室,保持教室的通风换气。
3. 食堂卫生幼儿园应严格执行食堂卫生规范,确保食品的加工、储存、供应等环节的卫生安全。
同时,应定期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卫生培训,提高食堂工作人员的卫生意识。
4. 玩具卫生幼儿园应定期对玩具进行清洁消毒,确保玩具的卫生安全。
同时,应避免使用容易破碎、含有小零件的玩具,防止幼儿误食造成安全事故。
三、幼儿园卫生保健预案1. 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幼儿园应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例,应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并通知家长。
同时,应加强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幼儿和家长的防范意识。
2.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幼儿园应制定食物中毒应急预案,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事故,应及时采取救治措施,并通知家长。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管理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管理一、卫生环境管理卫生环境管理是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幼儿园应定期进行清扫,确保园内环境整洁、无杂物。
同时,应定期对室外场地进行清理和消毒。
2.建立卫生制度:幼儿园应建立完善的卫生制度,规定每天的清洁时间、清洁标准和清洁方法等,确保卫生工作有章可循。
3.定期检查:幼儿园应定期对卫生环境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环境卫生符合标准。
二、日常清洁消毒日常清洁消毒是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物品消毒:幼儿园应对接触幼儿的物品进行定期消毒,如玩具、餐具、图书等。
可以采用紫外线消毒、消毒液擦拭等方法。
2.空气消毒:幼儿园应定期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如采用紫外线灯照射、喷洒消毒液等方法。
3.手部卫生:幼儿园应教育幼儿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提供洗手设施和洗手液等。
三、饮食健康管理饮食健康管理是保障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膳食:幼儿园应提供营养均衡、口味多样的食物,确保幼儿获得足够的营养。
同时,应根据幼儿的年龄和生长发育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2.食品安全:幼儿园应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规,确保食品的卫生和质量安全。
同时,应对食品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饮水管理:幼儿园应提供干净卫生的饮用水,教育幼儿正确的饮水习惯。
同时,应对饮水设施进行定期清洗和消毒。
四、幼儿健康检查幼儿健康检查是及时发现和处理幼儿健康问题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定期检查:幼儿园应按照相关规定对幼儿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如身高、体重、视力、听力等。
2.异常情况处理: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幼儿园应及时处理或通知家长带孩子去医院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同时,应注意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健康档案管理:幼儿园应对每个幼儿的健康状况进行档案管理,记录幼儿的健康检查情况、疾病史、过敏史等信息。
这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健康状况,为今后的保健工作提供参考。
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制度10篇

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制度10篇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是保障幼儿在幼儿园内健康成长和安全生活的紧要构成部分,幼儿园必需切实做好幼儿生理和心理卫生保健工作,培育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
下面是的我为您带来的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制度最新10篇,倘若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忙,请共享给最好的伙伴。
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篇一一、幼儿园切实做好幼儿生理和心理卫生保健工作,严格执行卫生部颁布的《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以及其相关的法规、规章和制度。
二、幼儿入园:家长要出据户口簿、当地卫生院儿童健康证明和幼儿防备接种证明。
幼儿园不接收证明不全或患有传染病的幼儿入园。
三、幼儿园为每位幼儿建立幼儿健康检查制度和幼儿健康卡或档案。
每年体检一次,每半年测身高视力一次,每季度量体重一次,坚持每日晨午检,对有特异体质的幼儿要实施特别保护。
注意幼儿口腔卫生,保护幼儿视力。
四、幼儿园职工持健康证上岗。
每年体检一次,严禁有传染性疾病、心理精神疾病或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的人员从事幼教工作。
五、认真订立科学合理的《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进餐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5小时,户外活动时间一般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
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
要充分利用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以及当地自然环境,有计划地磨练幼儿肌体,加强身体的适应和抵御本领。
六、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活动室、寝室、玩具、毛巾、水杯、餐具、厕所等每天要消毒一次,严防交*感染。
七、搞好幼儿营养调查,做到科学配餐,培育幼儿良好饮食习惯,教育幼儿不挑食、不偏食、不随便吃零食。
适时发觉分析解决幼儿进食异常情况。
八、贯彻防备为主的。
方针,有效防备疾病和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做到早防备、早发觉、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
积极搭配防疫部门做好幼儿防备接种工作。
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篇二为确保全园各处室、各班教室及室外卫生区乾净美观,给全园师生制造一个干净、美妙、舒心的学习,工作环境,展现我园风貌,结合目前学校实际,订立本实施方案。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措施和方法 幼儿园卫生

保健工作是幼儿园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良好的卫生保健工作能够保障幼儿健康成长,同时也是家长对于幼儿园选择的重要考量之一。
那么,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和方法呢?接下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环境卫生的保障1.1、保持教室和活动室的清洁整洁。
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活动的场所,教室和活动室的整洁直接关系到孩子们的健康。
保持环境清洁整洁是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首要任务。
1.2、定期消毒。
幼儿园的教室、活动室、卫生间等场所是病菌滋生的地方,定期进行消毒工作可以有效杀灭病菌,保障幼儿的健康。
1.3、室内通风。
空气流通对于保障幼儿健康至关重要,因此需要保证教室和活动室的良好通风,让新鲜空气能够进入,有害气体得以排出。
二、饮食卫生的保障2.1、食材的选择。
幼儿园的餐饮食材要选择新鲜、安全的食材,尽量避免使用农药残留过高的蔬菜、水果,确保食材的安全健康。
2.2、食品加工的卫生。
餐饮工作人员要求严格按照食品加工的卫生标准操作,做到手洁、器具消毒、食品储存合理,以确保餐饮安全。
2.3、饮食结构的合理。
幼儿园的饮食结构要合理,包括主食、蔬菜、水果等的搭配,确保幼儿吸收到全面、均衡的营养。
三、安全防护的措施3.1、安全设施的完善。
幼儿园应该配备齐全的安全设施,包括消防设备、防护设施、安全门窗等,确保幼儿在校期间的安全。
3.2、事故预防意识的培养。
幼儿园要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对幼儿进行火灾、交通、食品安全等方面的预防教育,使幼儿在校期间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四、疾病预防的措施4.1、病媒生物的防制。
幼儿园要加强对蚊虫、苍蝇等病媒生物的防制工作,保证校园环境的清洁卫生,减少传染病的传播。
4.2、疫苗接种。
对于一些常见传染病,幼儿园可以组织幼儿进行预防性疫苗接种,提高幼儿的抵抗力,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五、卫生保健的宣传教育5.1、传播卫生常识。
幼儿园要加强卫生常识的宣传教育,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卫生观念,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幼儿园日常卫生保健工作班级管理幼儿园卫生保健的内容

幼儿园日常卫生保健工作班级管理幼儿园卫生保健
的内容
幼儿园日常卫生保健工作班级管理的内容包括:
1. 班级环境卫生保持:确保班级环境整洁,包括地面、桌椅、玩具等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2. 班级空气质量保障:保持良好通风,定期打开窗户进行通风换气。
3. 常规体温测量:每天对幼儿进行体温测量,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有发热症状的幼儿。
4. 手部卫生教育:定期教育幼儿正确洗手方法,养成勤洗手的良好习惯。
5. 病儿隔离:发现幼儿有疾病症状时,及时隔离并及时告知家长,确保其他幼儿不受
感染风险。
6. 班级餐具卫生保障:保证餐具的清洁和消毒,确保幼儿用餐的安全卫生。
7. 室内外卫生常规:定期对教室、卫生间等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幼儿园整体卫生环
境的良好。
班级管理幼儿园卫生保健的内容主要是确保班级环境的清洁和卫生、监测幼儿的健康
状况、开展健康教育等工作,通过这些工作确保幼儿的健康与安全。
同时,还需要与
幼儿家长进行紧密联系,及时告知幼儿的健康情况,并做好保健卫生相关的交流和宣
传工作。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管理实施细则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管理实施细则以下是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管理实施细则:1. 卫生保健工作的组织管理- 成立卫生保健工作小组,负责卫生保健工作的协调和监督。
- 制定卫生保健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责任分工。
- 建立健康档案,记录幼儿的健康情况和接种疫苗情况。
2. 环境卫生管理- 定期对幼儿园的各项卫生设施进行检查和消毒。
- 组织幼儿指导员和保育员进行环境清洁工作。
- 确保饮用水和食品的卫生安全。
3. 健康监测和预防工作- 定期开展幼儿身体健康检查和口腔健康检查。
- 保持幼儿园的通风和日常消毒工作,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 加强幼儿园的安全教育,预防意外伤害的发生。
4. 传染病防控工作- 严格按照国家卫生部门的要求,对进入幼儿园的幼儿进行传染病筛查。
- 发现传染病疫情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采取隔离和治疗措施。
- 加强幼儿的个人卫生习惯培养,如正确洗手、咳嗽礼仪等。
5. 疾病及伤害的急救工作- 建立健全幼儿园的急救系统,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 培训相关工作人员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提供急救培训课程。
- 定期开展急救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6. 家长互动和教育-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告知幼儿的健康情况和重要通知。
- 组织家长参加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家长对幼儿健康的关注和重视。
- 倡导家长和幼儿一起参与家庭卫生保健,共同创建健康的生活环境。
7. 卫生保健工作的评估和改进- 定期对卫生保健工作进行评估,检查工作的执行情况和效果。
-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工作方案和改进工作方法。
- 积极借鉴其他幼儿园的经验,提高卫生保健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3篇)

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是为了保障幼儿的健康、安全,促进幼儿园环境卫生和预防传染病的传播而设立的一套规范性措施和管理制度。
常规的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幼儿健康管理:定期进行幼儿健康体检,记录幼儿的身高、体重等基本生长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幼儿的健康问题,如早期发现和隔离传染病患儿,定期检查口腔卫生情况等。
2. 幼儿园环境卫生管理:保持教室、活动室和公共区域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和消毒教具、玩具等,保障幼儿园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定期检查室内空气质量,预防霉菌滋生等。
3. 食品安全管理: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严格按照食品卫生要求准备和保存食物,避免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的发生。
合理搭配餐食,提供营养均衡的食物,加强食品卫生意识教育和培训。
4. 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定期进行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幼儿和家长的疾病预防意识,加强个人和环境卫生,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及时隔离和处理感染病例,报告疾病疫情,加强与卫生部门的联络和合作。
5. 应急管理:建立幼儿园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保障幼儿的安全和救援工作。
配备急救设备和药品,并有专业人员进行急救培训。
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的实施,需要幼儿园管理者和教师的积极参与和落实,家长们也应积极配合和参与,共同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2)的建立对维护幼儿身体健康、促进幼儿全面发展非常重要。
以下将就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的内容和实施进行详细阐述。
一、卫生保健制度的制定1.法规依据: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的制定需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儿童福利法》等相关规定,确保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2.制度目标: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的目标是保障幼儿的健康和安全,提高疾病预防和卫生保健知识普及率,提高全员的卫生素养,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3.制度内容: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包括幼儿园内部环境卫生、幼儿园卫生设施设备的管理、幼儿卫生保健知识普及和宣传、疾病预防控制、传染病防治等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
第二节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
12
晨检结束后,要进行综合分析,挑出患儿,隔离观察,抑制疾病的蔓延和传播。 午间检查:又称午检即是每日午睡后,保健医生应到各班组巡视一遍,了解幼儿的精神、 饮食、睡眠及大小便是否有异常情况,对异常者应进行适当的处理。尤其在幼儿传染病流行 时,如水痘、腮腺炎,风疹等,往往是早上晨检未发现异常,在午睡后则有典型的症状,亦 是幼儿急性传染病的特点(发病急)。 (2)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精神环境。 (3)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行为习惯 (4)密切与家长的联系和配合 2.卫生保健工作的检查 3.卫生保健工作的总结
(三)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过程 1.卫生保健工作计划的制订和执行 首先,要确定本期卫生保健工作的总任务和要求,要突出重点,体现改进和提高的精神。 其次由各部门据此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各项工作要任务明确,措施具体,进行的方式、执 行人及完成日期都要落实。 保健医要根据全园工作计划制定学期保健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定期的幼儿体检,对体检 结果的分析;按时完成计划接种,并做好记录;经常性的疾病诊治,做好统计工作,并开展 对一般慢性病的防治和缺点矫治,加强对流行病的预测,做好防治计划,以及对体弱儿童的 特殊护理等等。
第七章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
第二节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
7
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有效管理的要求
1.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2.从组织结构和制度上确定卫生保健工作在幼儿园管理工作中的地位 3.加强计划性和检查指导工作 4.注意日常性的卫生保健工作
第七章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
第二节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
4.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是由幼儿园教育的社会功能所决定的 幼儿园担负着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和为家长解决后顾之忧的双重任务。 幼儿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幼儿年龄特点开展以卫生保健为重点的养护工作, 有效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就可以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
第七章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
第一节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管理的意义、任务和内容
第七章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
第二节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
10
(1)加强对幼儿每日的健康状况的观察和检查。 一问:是询问幼儿家长,了解幼儿离园后到来园期间的一般情况,包括精神方面,饮食 情况,睡眠,大小便以及有无咳嗽等异常症状。 二摸:常用手触摸幼儿前额,颈部以便发现幼儿是否有发烧现象,对可疑发烧者应及时 测量体温。以便进行对症处理并作好记录。 三看:主要观看幼儿的精神状态,咽部是否红肿,是否精神活泼,面色是否正常,眼结 膜是否充血,是否红肿,流泪及分泌物等,观其是否流鼻涕感冒的症状。同时还要顺便注意 查幼儿皮肤,如颜面部、颈部,耳后等处,是否有皮疹,防止急性发疹性传染病,如水痘、 风疹、手足口病等。
第三节 幼儿园安全教育与容和方法 (一)玩具的安全 1.避免购置危害幼儿安全的玩具,如边缘锋利的玩具、容易破损或断裂的玩具、用有毒材 料或涂料制成的玩具等。 2.教会幼儿玩玩具的方法,尤其是户外大型玩具,应让幼儿掌握游戏常规。对于需成人指导 才能玩的玩具,一定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如一些需插电的电动玩具。 3.注意玩具的维修和保管。如要定期给玩具消毒,对残旧的玩具要及时修理或丢弃。对大 型户外玩具要经常检查、清洁,如沙池,要定期清理,避免某些尖锐物体刺伤幼儿的手指。
第一节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管理的意义、任务和内容
4
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意义 1.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 幼儿园保健工作的对象是幼儿,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生长发育还未定型, 可塑性大,易受伤害, 2.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是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所要求的 身体的发展指儿童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心理的发展指儿童的认识过程、情感、意志 和个性的发展。出生后的头6年,儿童的发展是十分迅速的,不仅是量的变化过程,也是质的 变化过程,这些都对其心理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
第七章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
第二节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
11
(1)加强对幼儿每日的健康状况的观察和检查。
四查:根据当地当时幼儿传染病发生及流行的情况,应该有针对性的重点进行检查,例 如正处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就应注意检查幼儿的腮腺处(耳垂周围)及颌下腺是否肿胀, 对可疑幼儿应进行检疫隔离观察。同时要检查幼儿口袋中是否携带可造成创伤的玩物,如小 刀、玻璃片及石子等物品。
学习目标
1.了解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2.掌握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重点及常规管理。 3.理解班级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性。
第七章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管理的意义、任务和内容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 幼儿园安全教育与管理
第七章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
6
二、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任务 1.保护幼儿的生命与健康,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增强体质 2.培养幼儿保持、增进健康的能力,养成健康生活和安全生活的习惯、态度
三、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内容 1.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 2.制定和执行科学的生活制度 3.提供合理的营养和膳食 4.完善各种卫生制度,预防疾病的产生 5.开展体格锻炼 6.重视安全工作 7.重视幼儿的心理卫生与健康
第七章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
第一节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管理的意义、任务和内容
5
3.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是由幼儿园集体教育形式决定的 在集体中幼儿接触面广,交叉感染的机会多,传染病极易蔓延,为了保证全体幼儿的健 康,幼儿园必须将卫生保健工作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上,创设干净、清洁的环境,采取保健 的安全措施,给幼儿提供有利于健康发展的环境。
8
二、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组织管理 (一)建立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领导组织 (二)健全各种卫生保健制度 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制度有以下几种:
1.教职工和幼儿体格检查制度; 2.幼儿体格锻炼制度; 3.预防接种制度; 4.隔离、消毒制度。
第七章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
第二节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
9
第七章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
第三节 幼儿园安全教育与管理
13
一、幼儿园安全工作管理的要求
1.强化全园教职工的安全意识 2.清除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加强预见性 3.加强幼儿的常规训练,重视组织幼儿活动中的安全问题 4.注意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掌握安全常规
第七章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